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木斋《苏东坡研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说诗史的某个历史时期,譬如说《诗经》是“自然艺术”时,实质上它已经包涵了自己的对立面━━“人为艺术”的因素;说六朝是“人为艺术”时,其中也已包涵了陶诗为代表的自然艺术;当我们说某个诗人,譬如说谢灵运的诗是“人为艺术”,陶诗是“自然艺术”时,陶谢二人的诗中同时也都各自存在这种概括的对立因素。因此,这种概括仅仅是就本质和主流而言,是就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言。它们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互相补充而存在。
所谓互为因果,一方面,是指一种艺术的发展,当它发展到极致时,必然会出现反拨,造成另一种艺术的兴盛;另一方面,某一种艺术的发展,又为另一种艺术向更高一层次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如果没有《诗经》这条自然艺术发展的线索,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六朝至初唐的近体诗的诞生;而没有六朝“人为艺术”艺术美的追求,就不会有唐宋时期那种更高一层次的“自然艺术”。它们在诗史的发展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互相排斥的状态,实质上却互为因果。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此,对两种艺术无需抑此扬彼,它们各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也都各有自己的欣赏者。也许有人会喜欢苏词那种“一洗绮罗宛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的“自然艺术”;而被王国维批评为“雾里看花,终隔一层”的姜白石词或周邦彦词,也同样会有许多崇拜者。后二者之词作,无疑更具有“人工气”、“雕琢气”,因此,可以概括为“人为艺术”。当一种艺术的发展走向衰落时,另一种艺术将起而代之,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在这个历史的、具体的情形下,我们才有权力说,这种新兴的“艺术”,代表了诗史发展的必然,满足了诗史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它是另一种即将衰落的艺术的高一个层次的替代物。
以上所说,强调的是二者的联系,意在对艾青所论作一补充,同时,也是对本文所说的“自然艺术”和“人为艺术”的性质及其关系作进一步的说明。本文所论的两种艺术也都是相对意义上的概括,是就本质和主流而言。其实,二者的联系同样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常常强调的是区别的方面,而无力于时时处处对这种相对性的联系作补充性说明。艾青所论,也许同样属于此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此就否认了二者的区别。没有区别,也就无所谓质变,诗史就成了没有发展变化的僵死物了。如果我们因为《诗经》中有“人为艺术”的因素就否认了它“自然艺术”的总体性质,因为六朝艺术中有陶诗的存在,就否认了六朝“人为艺术”的本质性概括,因为苏诗中有“以诗为诗”的一面,就否认了他“以文为诗”的存在,从而否认苏诗“自然艺术”的总体性质,我们就无法清理出诗史发展变化的脉络,整个诗史也就成为只有量变而无质变,只有联系而无区别的混沌一团。忘记了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联系性,显然是片面的;但因为彼此互寓而认为此就是彼,彼就是此,显然也是片面的。
在作过这些力求全面的探讨和说明之后,再看艾青所论,还是抓住了诗之所以要具有散文的本质,抓住了散文接近社会生活,接近“自然”的艺术本质,因而,也就间接地证明了“以文为诗”和“自然艺术”之间的本质联系。苏轼“以文为诗”,正是要借鉴散文的这种“自然”的特质,使诗歌也具有“自然美”,也具有“不需要涂抹脂粉的本色”,也“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这正是苏轼“以文为诗”艺术本质的关键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苏轼所处时代的文学状况来看,一方面诗歌自六朝以来,形式美的追求将诗的“雕琢气”、“人工气”推向极致。李杜之后,“自然艺术”的审美思潮处于萌生和不断发展的时期,诗史提出了实现对“人为艺术”的彻底反拨,和进一步发展“自然艺术”的客观要求,如前节所论;另一方面,要实现这种反拨,就只有借鉴“格律的对立物”━━散文。如本节刚才所述。
宋代,就文学体裁来说,恰是一个散文的黄金时代。在散文领域,欧阳修、苏轼等人接过韩、柳“古文运动”的革新旗帜,开展了诗文革新运动。这一运动的性质,正如朱靖华先生所指出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是旨在反对晚唐五代以来浮靡骈体文风,并特别针对北宋初年兴起的‘嘲风月、弄花草’的西昆体诗赋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见《苏轼新论. 苏轼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真正完成者》)苏轼本人,恰恰是这一运动的主帅之一,如朱先生在上文所论,他是这一运动的“真正完成者”。毫无疑问,这一运动就其本质来说,是“自然艺术”对“人为艺术”的否定,是从韩柳以来“自然艺术”美学思潮不断上升和发展的产物。苏轼本人也曾明确地指出过,当时以欧阳修为主帅的散文革新,其性质是“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苏轼《谢欧阳内翰书》)。苏轼“以文为诗”所借鉴的“文”,正是这样一种具有“自然艺术”本质的“文”。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功,带来了宋代散文的空前繁荣,以致于有人认为以宋为起点,开始了我国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宋以来怕可以说是我们的散文时代,散文的体式逼着一般作家接受;诗不得不散文化,散文化的诗才有爱学爱读的人。”(朱自清《论“以文为诗”》)
欧、苏的散文,其本质既然是“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的“自然艺术”,那么,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功,也就必然地对正在发展中的“自然艺术”美学思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鉴散文的种种特质,来实现诗歌领域里的革新,就不但是必然的,而且也是势在必行的了。正如一种物种在繁衍发展了若干时期之后,就必然要衰老退化,而改善物种的主要方式是杂交一样,文学上各种体裁之间的杂交,也势必能引起此种文学形式的扩展和革新。这一点,南宋的陈善似有所悟,他称这种杂交为“相生法”:“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世传以为戏,然文中要自有诗,诗中要自有文,亦相生法也”(见《扪虱新话》)。这还是很有道理的。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 “合于天造,厌于人意”
苏轼“自然艺术”美学思想的探讨


“行为━━不是一个,而是两个原因: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的结合。”(〈前独联体〉尼.伊.茹科夫《控制论的基本原理》) 如前文所论,“以文为诗”是时代、诗史、美学思潮诸方面要求所致,但对于苏轼个人来说,这些就又都是“外部原因”。它们要通过苏轼的美学观来发生作用,才能产生苏轼的“以文为诗”。
探讨苏轼的美学观,是个很复杂的论题,因为篇幅关系,本文只能就与“以文为诗”和“自然艺术”联系密切的方面作一简论。
在前文对“以文为诗”的探讨中,我们已指出了苏轼的“以文为诗”就其艺术本质来说,是一种“自然艺术”。
要探讨苏轼的“自然艺术”,首先要探讨苏轼对“自然艺术”的态度。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主张自然天成,反对人为雕琢,是他贯彻一生的文艺主张,也是他一生不渝的美学追求。但是,他并不是一般地反对人为雕琢,而是主张经过人为雕琢阶段之后的“自然”。正如要经过六朝的“人为艺术”之后,才会产生苏轼的“自然艺术”一样。但是,这样也就容易使人产生苏轼到底是哪种艺术论者的疑问。譬如周紫芝《竹坡诗话》曾有过这样的一段文字:

东坡尝有书与其侄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余以为不但为文,
作诗者尤当取法于此。
(《历代诗话论作家》P706)

“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这句话很容易使人产生苏轼是个“人为艺术”论者的想法。其实,东坡原意,乃是指“自然”要经过“人为”的阶段而已。周紫芝所引,与东坡原文有些出入,试看苏轼原文: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
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旦夕学此。
(苏轼《与侄论文书》)

可知,苏轼原文所强调的“绚烂”,乃是针对他的侄子未曾经历过“绚烂”的阶段,直接学习他和子由的“平淡”而发。因此,他指出自己与子由的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是“绚烂之极”走向极端,经否定反拨后而实现的自然平淡,是包容了“绚烂之极”的更高一层次的“自然艺术”。“何不取旧日应举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则是明确地指明了自己旧日曾经历过“绚烂之极”的阶段。但是,这并不能因此就否认苏轼的自然平淡,他分明说:“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明确地用“平淡”来概括自己晚年的艺术本色。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大诗人梵乐希在评论陶诗的“自然艺术”时,曾经作过这样的区别:“朴素有两种:一种是原始的,来自窘乏;另一种却生于过度,从滥用觉悟过来。”(梵乐希《法译陶潜诗选序》)苏轼正是在批评其侄的“来自窘乏”的朴素,告诉他要先去经历“气象峥嵘,五色绚烂”的阶段后,才能实现“大巧之朴”。
苏轼的“自然艺术”观,首先强调了社会生活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位置。早在写于嘉〖四年的《南行前集叙》中,他就作了这样的论述:

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充满勃郁,而见于
外,夫虽欲无有,其可得耶?自闻家君之论文,以为古之圣人有所不能自已而作者。故轼与弟辙为文至多,而未尝敢有作文之意。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在这里阐述了一个极简单,然而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原理,就是文学创作必须源于生活,主观的兴会灵感等都无非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所谓“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正是强调了对生活的起初感受是第一性的,而表现这种感受则是第二性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的文艺观。这种创作之产生,就象是“山川之有云雾,草木之有华实”一样,由于内在的“充满勃郁”才见之于外,成为艺术。也只有具有了这种“充满勃郁”、不吐不快的灵感和激情时,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这种艺术,由于是以内在积蓄的情感火山爆发似地喷涌而出所产生的,则必然是如水到而渠成,如瓜熟而蒂落,必然是无暇于借助人工的雕琢━━尽管它不可能脱离人工的技艺。苏轼此处所论,与韩愈的“气盛言宜”、陆游的“功夫在诗外”,以及恩格斯的“愤怒出诗人”都是相同、相似的例题,都是强调了社会生活的第一性。
由此出发,苏轼进一步强调了个人阅历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位置,强调生活实践对诗人创作灵感的触发的重要性。他说: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游遍钱塘湖上山,归来文字带芳鲜。
(《送郑户曹》)

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当然,苏轼也并不排除个人文化修养和锤炼文字的重要性。但是,归根结底,此二者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要与诗人的真情实感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艺术。因此,苏轼虽然才华横溢,他的诗歌也广泛地使事用典,次韵炼字,被人批评为“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但实际上就本质和主流而言,他的“才学”、“文字”是从属于他的“自然艺术”,并是其“自然艺术”的重要补充。
社会生活和大自然既然是客体的,如天工之无迹,似化工之无痕,作为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在诗人心中“充满勃郁”而生于外的文学,当然也要自然生成,行云流水。他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创作状况: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
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文说》)

在《答谢民师书》中,苏轼作了相似的描述,并进一步概括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显然是对自己的艺术创作的本质性概括。
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诗人还明确地提出了“天成”和“自得”的艺术口号,标榜“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所谓‘天成’,即浑然天成,所谓‘自得’,即自然的获得”;“苏轼是强调了对客观事物天然面目的真实刻画,艺术作品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描绘,而无斧凿痕迹,即所谓‘合于天造,厌于人意’(《净因院画记》)”。(见朱靖华先生《苏轼新论》P4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在和明上人谈自己作诗的体会时,还明确地提出了“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的例题:“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一方面要求用日常生活的语言,一方面又要求不违背艺术的规律,这正是苏轼自然艺术的核心思想。
在苏轼“天成”、“自得”等自然艺术的体系中,并不排除人为的剪刻雕琢,关键在于要使这种“人为性”化入“自然艺术”的总体要求中。他说:“芳心谁剪刻,天质自清华”(《三月二十日多叶杏盛开》);“画师争摹雪浪石,天公不见雷斧痕”(《雪浪石》);“恐君雕琢伤天和”(《张作诗送砚反剑,乃和其诗......》)。“雕琢”、“剪刻”要以不影响“自然”的整体风貌为转移。
使事、用典、次韵、对仗,就本质来说,更多的属于“人为艺术”的范畴,然而,苏轼对它们的态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相反,是努力将它们“同化”在其“自然艺术”的艺术体系中。对于用典使事,他要求“信手拈得俱天成”(《次韵孔毅父..... .》);对于对仗,他也要求“自然生成”, 即由于客观事物本来就自然存在对仗的事物而产生对仗,就会使其“人工气”消失在“自然”的审美感觉中。《冷斋夜话》曾有这样两条记载和评论: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坡曰:世间之物,未有无对者,皆自然生成之象。虽文字之语,但学者不思耳。

东坡作对则不然,如曰“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已不看”之类,理无龃龉之态。细味对甚的,而字不露,此其得渊明之遗意耳。

努力去发现“自然生成”的对仗美,加以人工的匠心设计,最后使之达到“细味对甚的,而字不露”的“自然”效果,这正是苏轼“自然艺术”观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苏轼天才横溢,资质聪慧,更兼学力雄厚,又提倡“自然”、“天成”,这使人常常认为他的创作是“信笔挥洒”(赵翼语,见《瓯北诗话》),“无须字雕句琢便可出口成章”(南帆《论诗的技巧与自然天成的审美观念》)。这是对苏轼某种程度上的误解,苏轼本人曾这样描述过自己的创作情形:

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
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
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
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宿望湖楼再和》)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自然是天才,然“天才来自勤奋”,苏诗当然是“自然艺术”,然“自然”来自锤炼。苏诗之杰作,固然是兴到神会,心灵迸发的产物,但是毫无疑问,它们也是诗人“厚积薄发”,反复锤炼而成者。譬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无疑是“自然”之极,不啻脱口而出,但实际上,把西湖比喻成西子这一意象,也是诗人反复思考,不断升华而成的。此诗写作之前,诗人曾有这样的诗句: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娟娟到湖上,潋潋摇空碧。
(《宿望湖楼再和》)

从“潋潋摇空碧”到“水光潋滟”的描写,从“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到“西湖若西子”的想象,不难看出二者相承的关系,不难看出前者是后者的雏型。只不过后者更集中、更精炼、更自然、更形象,因而也更脍炙人口。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从铅中提炼银:“新诗要锻炼,乃得铅中银。”(《崔文学甲携文见过,萧然有出尘之姿,. ..... 》)这可说是苏轼对其“自然艺术”的这一个侧面的说明吧!
所以,苏东坡所追求的自然平淡,并不是浅易与简陋,而是“从极端的细密”中得来的“浅易”,是“从过量的丰富与浓郁”而获取的“朴素”,(引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语) 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绚烂之极”的自然艺术,是“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书黄子思诗集后》)的“自然艺术”,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然艺术”。
由于篇幅关系,对于苏轼的“自然艺术”体系,我们只能作这样一个简单的探讨。即使是这些不全面的引证,也已经不难得出苏轼是个“自然艺术”论者的结论。苏轼这些论述理论上的意义,“在于使自然天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审美概念。这种审美概念一旦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它便返身对诗人的艺术创造发生影响。自然天成的艺术风格将不再仅仅是诗人人格才力的显现,而是包含了普遍的审美理想”(南帆《论诗的技巧与自然天成的审美观念》)。对于苏轼自身的诗歌创作来说,苏轼的“自然艺术”美学思想,与诗史,时代的诸要求相呼应,于是诞生了苏轼“以文为诗”的自然艺术。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 “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
苏轼“以文为诗”艺术实践的考察


以上三节,我们着重从诗史、诗文关系及苏轼的美学观等三个角度探讨了苏轼“以文为诗”产生的原因及其性质,初步论证了其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在,我们应该着重从苏轼“以文为诗”的创作实践的角度,给予进一步的认识和考察。
如果说,李、杜、韩、白等人还仅仅是分别进行了“以文为诗”某一个方面的尝试,苏轼则是“以文为诗”之集大成者。这一点,清人赵翼早有公断:

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
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
(《瓯北诗话》)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赵翼此评,清楚地指明了苏轼与唐人在“以文为诗”方面的关系:一方面是对唐人的继承,一方面又是有着由量及质的飞跃。因此,本节在下文所列举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苏轼的首创:它们有些是对前人“以文为诗”尝试的继承和光大,有些则是独具特色的创新。
苏轼怎样“大放厥词”,以致使“以文为诗”能够从此“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的呢?从狭义的角度说,主要是从字法、句法、章法等方面对诗歌的艺术形式给予了进一步的改造,以使诗歌更接近社会生活的原形,更具有“自然艺术”的性质。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探讨。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在字法方面的“以文为诗”

字法问题,主要是个语言问题。(狭义的“语言”)苏轼在这方面的“以文为诗”,主要是把当时不便于入诗的新鲜词汇及方言、土语广泛地在诗中加以使用,从而使得宋代诗歌从“人为艺术”进一步走向“自然艺术”的流变中发生了语言上的变革。
我国古代汉语的发展,在词汇方面,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多音词发展。这些词汇在散文式的文学体裁中,特别是在话本小说等通俗文学中,常常可以自由出现,而在传统的诗歌里,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在苏轼诗中,我们却能接触到大量的此类新鲜词汇。
譬如唐人已开始大量使用的双音节词: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戏剧:
顾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
(《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自由:
箕距狂歌不自由。
(《次韵答邦直、子由五首》)

也有在前人诗作中罕见的多音词:

浮名利:
虚飘飘,比浮名利犹坚牢。
(《虚飘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3 03:45 , Processed in 0.06191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