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木斋《苏东坡研究》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次,苏轼和同学们在校舍中遇到大雨阻隔,一时不能回家,他和几个小同学诗兴大发,四个人就一人一句作了一首联句诗,一位叫程建用起句:“庭松偃仰如醉”;另一个叫杨尧咨的接句:“夏雨凄凉似秋”;苏轼接上第三句,说:“有客高吟拥鼻”,苏辙结尾:“无人共吃馒头”。程杨两人首两句类似唐诗,好而少创意,苏轼兄弟则绝类宋诗,谐谑奇趣,引得众人一堂哄笑,坐皆绝倒。以后,苏轼“以议论为诗”,在少儿时已见端倪。 十九岁时,苏轼已经长成为一位颇富学识的英俊青年了,父母为他娶了离家乡不远处的青神人王弗为妻,她是乡贡进士王方之女,时年十六岁。后二年苏洵为子由所娶的妻子史氏年龄更小,为十五岁,子由后来写给妻子史氏回忆说:“与君少年初相识,君年十五我十七”(《寄内诗》)。所不同的,是史氏长寿,伴随了子由几十年,而王弗却短寿,只伴君十二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婚后的苏轼,显得更加成熟。“成家”而后就要立业了,他象一只雏鹰,就要飞离故乡的山水,去到一个更广阔的天空里翱翔。他在积蓄着力量,演练着各种技艺,等待着时机的到来。十九岁的苏轼,在离川前的两年时间,开始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他努力地攀登,力争站在更高的视点上,鸟瞰中国历史的盛衰变化,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有贾谊、陆挚等人。他以务取实用,不为空言的精神,对中国古典之文化、之人物一一立论,据《本集》考索,计有:?

《易论》、《书论》、《诗论》、《礼论》、《春秋论》、《中庸三论》、《伊尹论》、《周公论》、《子思论》、《孟轲论》、《宋襄公论》、《秦始论》、《汉高论》、《管仲论》、《孙武论》、《乐毅论》、《荀卿论》、《韩非子论》、《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霍光论》、《扬雄论》、《士燮论》、《诸葛亮论》、《曹操论》、《韩愈论》、《思治论》、《正统论》、《续朋党论》等等,繁不胜载。

以后,他又接触到《庄子》,为庄周那汪洋恣肆、汗漫无涯、变幻无端的风格所倾倒,说:“得吾心矣。”庄子那种浪漫的文风正与苏轼所追求暗合,以后在苏轼的作品中,亦时时可看到庄子的浸染。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才思敏捷,兴致高时,每日可写数千字。只可惜眉州地处偏狭,名人高士甚少,可说是除三苏父子之外,更无他人。偶然有学子扣门来请交,亦非同一层次者,只有一个叫晁端彦( 字美叔)的,曾经主动来访,欲订交为友。 以后苏轼写诗给晁美叔云:“我生二十无朋俦,当时四海一子由,君来扣门若有求。”(苏轼诗《送美叔》)

此时张方平以户部侍郎坐镇西蜀,苏洵与之交谊甚深,方平曾向朝廷举荐苏洵为四川州学学官,未获朝廷批准( 林传云苏洵不愿接受此职,误),后又写信向欧阳修等人举荐。现在, 苏洵将自己的这个羽毛已丰既将飞出巢窝的儿子介绍给张方平,方平一见,以国士待之。张方平可说是苏轼所拜晤的第一位大学者。张方平虽与欧阳修素不相能,但欧阳修以后得张方平推荐苏氏父子的信,读了三苏之文章,并不因与张的关系而怠慢之,相反,和张方平一样,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以后苏轼兄弟“出入四十余年,虽物议于二人各不同,而亦未尝敢有纤毫轻重于其间也”,(《避暑录话》)。可以说,张方平是“三苏”的最早发现者、推荐者,又是苏轼兄弟在政治上的保护者,以后苏轼下狱,方平亦挺身而出,抗章救援。而苏轼亦终身敬事张方平,为其文集作序时,比之孔融、诸葛,不亚于对另一恩师欧阳修 的敬重。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得到了当世名流张方平的高度奖誉,苏轼更充满了信心。嘉祐元年三月,苏轼21岁,苏轼父子离别了故乡,去京城参加秋试。告别西蜀时,他们又一次拜访了张方平,对子由来说,却是第一次拜谒。苏家不仅有苏洵、苏轼父子,使他惊讶了两次,17岁的子由又一次使他这位名重全国的学者惊讶:兄弟二个都是如此出众,如此不凡,他们绝非某个地区出类拔萃的人物,而是全国少见,也许是几百年来少见的人物!?

而对于第一次远离故土的苏家兄弟来说,虽然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幻想,但毕竟天外有天,他们怀着兴奋又略有忐忑的心情从陆路北上,向着长安,向着汴京进发。?

“我家江水初发源”。苏轼也如同刚刚发源之江水,开始了他人生旅途的远航。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 “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 名动京师

一、名动京师

在秋高气爽的八月,礼部初试在景德寺如期举行。苏轼、苏辙都参加了这场考试。

苏洵曾给梅尧臣写信,谈及自己当年应试之苦:“中夜起坐,裹饭携饼,待晓东华门外,逐队而入,屈膝就席,俯首据案,其后复思至此,即为寒心。”苏轼兄弟与当年父亲同样经历了中夜起坐,带着冰凉的饭饼,凌晨就等待在东华门外,一一唱名而入的景况,只不过结果不似父亲那样悲惨而已。眉山地区来应试者四十五人,苏轼.苏辙等十三人入选。

嘉祐二年正月,以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欧阳修知贡举,欧阳修举荐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负责具体编排详定的工作。试题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是一篇论述刑罚奖赏政策的政论文。苏轼厚积薄发,发挥得十分出色。以“广恩”“慎刑”为题旨,展开论述,并自撰了一个典故以论证: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尧之时,臬陶为士,将杀人,臬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臬陶三次请求要杀掉犯人,而尧三次以“宽宥”来答复。梅尧臣首先从堆积如山的试卷中发现了这篇精采的论文,将他推荐给主考欧阳修。欧阳修一见惊喜,马上就想将此卷作为第一名,但怀疑是他的门生曾巩所作。曾巩,字子固,江西人,后来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长苏轼十八岁。此时,他正投于欧阳修之门下,为欧阳修最得意的门生。当时科考的试卷全部由人誊写,以防考官与考生营私舞弊,故欧阳修有此猜测。为防物议,欧阳修将此卷抑为第二。没想到,压抑的是一名他已听说过,但还未见过面的考生━━苏轼。

此前,苏轼虽然一直渴望着能拜晤欧阳修,但终未实践,一是欧阳为主考,瓜田李下,考前投谒,终为不妥;二是苏轼毕竟有此自信,欲以文投师。现在果然成功了。对于韩琦、富弼等名重一时的老臣,苏轼也同样渴望拜会结识而未付诸实践,他只在京师的熙熙攘攘的车群中瞻仰了这些元老重臣的丰采,一直到考试完毕之后,才在欧阳修的引荐下,一一拜访。而身任执政的韩、富诸公,一见苏轼,也都大加赞许,目以国士。成为了继张方平、欧阳修之后苏轼的老师和保护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随后,苏轼又参加了由仁宗皇帝御临的复试,在崇政殿举行。宋初的御考在讲武殿举行。如《续资治通鉴》载太祖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

帝御讲武殿,复试礼部合格人,进士加论一首。

五年后,将讲武殿改为崇政殿。以后皇帝复试礼部之全格者,皆在此举行。苏轼此次为第一,子由,曾巩等都同时成为当年进士。

金榜一发出,立刻就引起一场风暴。因为当时仍然盛行奇诡磔裂的文风。此派之首领刘几也参加了这场考试,却被欧梅黜落。以至这一大群考生,士论汹汹,哄然于途,群嘲聚骂。来自西蜀僻远之地,此时尚无名气的苏轼名列第二,自然是众矢之的。以后在欧阳修.梅尧臣等人一再的品评下,众人才渐渐服气,考场风波也慢慢平静下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时,苏轼可以去拜访自己的恩师了。欧阳修,字永叔,四十一岁时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长苏轼三十岁,在政治上是个锐意进取的改革家,在文坛上,他是当时“天下翕然而师尊之”的一代文宗。在他身边,聚集着梅尧臣、苏舜钦、尹师鲁等一大批文学家,正在为改革文风而斗争。

苏轼在《谢欧阳内翰书》中,将五代.有宋以来的文学演变作了剖析:

自昔五代之余,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有宋以来改革此风: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招来雄俊魁伟敦厚朴直之士,罢去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将以追两汉之余,而渐复三代之故。

而当时一些学子,在扭转浮华文风之时,却“用意过当,求深者或至于迂,务奇者怪僻而不可读,余风未殄,新弊复作。大者镂之金石,以传久远,小者转相摹写,号称古文。纷纷肆行,莫之或禁。”此次苏轼兄弟所参加的这场考试,以高屋建瓴的气势和眼光,指出五代至宋初文学演变的历程。其论确当。

五代至宋初之西昆体,以浮华为尚,学李商隐又仅学其皮毛,至仁宗时期以来,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力倡诗文革新,但又有些人“用意过当”,矫枉过正,求深务奇以险怪为时尚,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故苏轼论之。

此次以苏轼为代表的新文风取得全胜,也可看作这场革新运动的一个重要事件。而三苏,曾巩.王安石等人,也都在欧阳修的奖掖扶持下,崛起于文坛。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一直是欧阳修的崇拜者。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昼诵其文,夜梦见之”(《祭欧阳文忠公》),以后,他又在为欧阳修的《居士集》作的序中评价:“欧阳子,今之韩愈也。”欧阳修所倡导的文风,无疑使苏轼从心底折服,其父老苏的文学主张与欧阳修暗合。以后,三苏,特别是苏轼,以其惊人之才华.奇特之遭际,使他从理论到实践都大大地超过了他的恩师,从而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集大成者,此是后话。此时,欧阳修一见三苏之文章,就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后来之文章当如此”,认为三苏代表了未来发展的趋势。欧阳修亦无愧于一代文坛宗师之称号,他以敏锐的眼光发现了以苏轼为代表的新一代文学家的价值,并且给予全力的扶持。读罢上文所举苏轼之文,欧阳修不觉汗出,他对梅尧臣说:“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欧阳修此言此举,真当令千古文人汗颜!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欧苏会见,师生相唔,自然是十分愉快的。不过欧阳修对他试卷中所用的尧宥之三的典故感到陌生,便问他的这位新弟子:“典出何处?”苏轼回答说:“何须出处,想当然耳。”意思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合于艺术的真实。欧阳修赏其豪迈,更欣赏他的创新精神,对梅尧臣说:“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关于这段传奇,也有材料说,苏轼的回答是:“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即:曹操以袁熙妻赐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以妲已赐周公。”操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臬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参见《诚斋诗话》)苏轼用孔融杜撰典故来解释自己之杜撰典故,这就给“何须出处,想当然耳”给予了更深入的解释。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初出茅庐,就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考场上杜撰典故。这要冒很大的风险,幸亏考官是具大慧眼的欧阳修,他也同样具有着创新精神,主张“善读书,善用书。”苏轼经过欧阳修的一再奖掖,名声大震于京师,而他的新作,每一落笔,就立刻被人传诵。这是当时的口头媒介,口头的出版。欧阳修更是时刻关注着他的这位高足的新作。每篇作品,他必以先睹为快;每篇作品,都使他感到审美的愉悦。有一次在读完了苏轼的新作后,他对他的中子欧阳〗谈起了苏轼:“再过三十年,就不会有人再谈论我了。”欧阳修的这个估价虽然有些自悲之意,他毕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镇,不会被遗忘的;但这一估价也有准确之处,就是苏轼的名声确实超过了他的这位恩师,特别是再过三十年的时候,全国关注的中心已成为苏轼,无人再论及欧阳修了。不过,人们也不会忘记欧阳修扶持后进的功劳,那些为苏轼作传的人,也不会忘记怀着由衷的感激心情写一写欧阳修。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奔丧与南行

三苏父子名动京师,正要一展身手时,四月八日, 苏轼兄弟之母程氏突然病故,事先毫无准备,苏氏父子仓促出京,竟至于未能与恩师叙别。按当时惯例,苏轼兄弟要为母亲丁忧守丧二十七个月,即便是很高的官职也要丁忧,否则,就要指为不孝。后来王安石,还有明代著名的宰相张居正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老父苏洵还沉浸在儿子成功的喜悦之中,突然遭丧妻之变故,一路上旅途奔波,回家后,看到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之人家,一下子老了许多,四十九岁的人,一下子就成了白发老翁了,以后,他只活了九年,与这次打击不无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洵将程氏丧于武阳安镇山下的老翁泉边。传说,此泉在月夜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白发老翁出没在泉国,但人一走近,他就会消失在水中,因名“老翁泉”,苏洵在夫人的墓边预留下了自己的位置,九年后,这里成为他永远的归宿。他的字号也就以“老泉”命名。他的《祭亡妻文》:“呜呼!与子相好,相期百年。不知中道,弃我而先。......惟轼与辙,既冠既昏,教以学问,孰知子勤。......既荐既名,试于南宫。文字炜炜,惊叹群公。归来空堂,哭不见人。伤心故物,感涕殷勤。嗟予老兮,四海一身。”哀哭其妻,其情凄恻,唯有二子之捷,报与其母在天之灵,可惜他们的母亲再也听不到了。含辛茹苦,倾尽心血教育培养的两个儿子,已经初战告捷,她却未能分享成功的喜悦。

对于苏轼来说,失母(也是师长)之哀自不必说,不过,两年多的守丧期,处在大考之后,也正好得以调整和休息。他时常去青神岳父母家作客玩耍,与夫人王弗的兄弟姐妹们相交甚欢,其中王弗的一个名叫王闰之的堂妹,当时才十岁,以后会与苏轼发生更密切的关系,成为他的第二任夫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嘉祐四年九月,苏轼兄弟守丧期满。从嘉祐二年四月八日接母丧讣告,到仓促归家,从六月算起,恰好二十七个月。苏洵叫人塑了六座菩萨像,置放于木刻镶金的圣龛里,安放在极乐院的如来厅内。六菩萨是观音娘娘.势至菩萨.天藏王.地藏王.解冤王者和引路王者。然后,苏洵为此作了《六菩萨记》,记中说少时父母俱存,不知有死生之悲,以后,他先后经历了母亲、长兄、父亲、女儿(嫁程家)之死别,现在四十九岁时又丧妻,“骨肉之亲,零落无几”。因此,自已要“逝将南去,由荆楚,走大梁”,“徜徉于四方,以忘其老将去”。苏洵已决意永离故乡了,因此与妻子作最后的告别。

深秋十月,父子三人再次离别故乡,奔赴京师。不过此次是携眷先走水路,南下荆楚。由嘉州乐山大佛的脚下出发,舟船在苏轼的诗中启航: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可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行集》所载苏轼之四十首诗,为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期,是苏轼集中最早的诗作。前一次出川入京,虽然也颇多人文景物,但无诗作留世,盖前次赴京赶考,尚无此闲心也。而此次兄弟皆已功名在身,前程似锦,更兼水路舟行,诗酒唱和.两岸风光,尽在目前。所以,《屈原塔》下吊屈子,《昭君村》前写昭君,更有许多奇异的三峡风光,如《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气势雄豪,景物变幻,动静之间,颇富妙意。而结句“孤帆南去如飞鸟”,与李白之“轻舟已过万重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此作在结构上尚有汉赋的痕迹,以前后左右上下为构图,毕竟为前期之作,不必苛求。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江上的航行中,遇上一场大雪,三苏以此为诗题,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类前人已用滥用熟的词汇来比喻雪,也不许使用皓、白、洁、素等惯用的形容词来形容雪花,在苏辙写后,苏轼用他的原韵写下:“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变尽沧浪髭”的名句,将两岸的青山比作一翩翩少年,一场大雪使他变成白发老者。在险境、难境中出奇,这是苏轼以后作诗的特点之一,被批评为“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此首已见这种特点的端倪。不过,只要诗作得好,显示些才学,戏谑于文字,又有何妨呢?它似乎更能合于知识分子的口味。

《南行集》四十首,尚多有摹仿痕迹,特别是学杜之习作较多,不过,诗神的车轮一旦启动,就不可抑止了。以后,诗词之作,伴随了苏轼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赴凤翔

嘉祐五年二月中旬,三苏父子抵达京师, 但苏轼并未能在此安居。他在顺利地通过了又一次考试之后,被授予大理寺评事凤翔签判的职务。关于苏家兄弟参加的这次考试,有这样的一个传说,说宋朝试科目按惯例应在八月中旬举行,但由于子由在考试前忽然感疾卧病,不能赴试。三苏的保护人之一韩琦听说后,立即启奏皇上,说今年制科之士,只有苏轼、苏辙最有声望,如果兄弟中有一人不能参加考试,就会降低考试水准,请求延期考试,仁宗皇帝竟然准许了这个要求,比常例推迟了二十天来考试,以后,这个高级别(对已考取进士者,授官职之前的考试)的考试,就都定在九月举行了。是否真有此事,尚请专治宋代考试史的学者加以详查。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嘉祐六年十一月,在他放舟三峡吟唱《南行集》后两年时,他又踏上了赴凤翔任的征途。子由因父亲授职留京,不能无人照顾,也就留在父亲身边。兄弟俩有生以来第一次分手,恋恋难舍的心情可想而知。弟弟一直送哥哥送到郑州才打马返回,而哥哥也在迷离恍惚之中。目送着弟弟远去的身影,他的心也随着弟弟身影踏入归程。当弟弟的身影就要消逝在远方时,哥哥禁不住攀登上近处的高坡,再一次地凝望,终于,弟弟的身影就要全部消逝了,只有纱帽时隐时现,颤动在平野的坡垅之上。这就是苏轼著名的《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这篇名作,一般苏诗的选本,都以此诗为首篇,它标志了苏诗的成熟:

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哥哥担心弟弟的衣裳太薄,想象着弟弟独自骑着一匹瘦马在寒冷的残月下前行。接着诗人又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写路人、居人之欢乐,再从童仆的角度说自己的凄恻,再用“亦知人生要有别”的宽慰做一转折,接以岁月飘忽,时不我与的忧虑,跌宕波折,极尽摇曳之美。“夜雨萧瑟”句,是兄弟二人之间的典故。夏天在京城居住时,一夜风起雨作,苏轼正夜读韦应物的《与元常全真二生》诗,读至“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的诗句,不禁感慨今后之离合,兄弟相约,不要贪恋官场,要早享闲居之乐。从此,风雨对床,就成了兄弟二人秘密的盟约,即早日归隐的誓言。以后,他们的诗中又多次反复地提及,如子由诗:“逍遥堂后千寻木,长送中宵风雨声。惊喜对床寻旧约,不知漂泊在彭城”;苏轼《在东府雨中作示子由》:“对床空悠悠,夜雨今萧瑟。”苏轼刚出仕,就恋归,并且,归隐的欲念成为他诗文的一大主旋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7:11 , Processed in 0.09781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