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寒烟翠

国学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故事:御前舞马

陈友冰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
张说
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
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
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
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
  唐代的大型宫廷娱乐游戏,除了“斗鸡”外,还有一种叫“舞马”。所谓“舞马”,又称“蹀马之戏”,即让装饰有金带绣衣的马群随着鼓乐舞曲作起卧跳跃、奋首扬尾、旋转直立等舞蹈动作。所不同的是,斗鸡活动起源较早,早在先秦的周宣王就有驯养斗鸡用来打斗的记载,而舞马之戏则较迟,见于文字记载的是三国曹魏时代曹植的《献文帝马表》。其中提到汉献帝时,他的父亲曹操有匹大宛国的紫騂马,“形法应图,善持头尾,教令习拜,今辄已能,又能行与鼓节相应”。另外,斗鸡常用来赌博,舞马则纯粹是一种表演,而且带有杂技技巧。据宋代李昉《太平广记》等资料记载,舞马时,有时让乐人执鞭在高台上指挥,有时又让乐人骑在马上,有时让舞马在石台上登降,有时又设置三层板床,让舞马在板床上旋转。在奏《饮酒乐》曲时,群马还会“以口衔杯,卧而复起”,叫做“登床舞拜、衔杯祝寿”。
  由于要胜任这种艺术性极强的表演活动,舞马必须品质优良,合乎其特有的标准和要求。一是要体形健美,外貌奇特,观赏性强。宋人董逌在仔细研究了前代保留的《舞马图》之后,总结说:“其为马异于今者众矣,或角或距,朱尾白鬛。盖所用于舞者,其马果有异邪?”南梁张率则描绘所见的吐谷浑舞马“有竒貌绝力”;二是必须动作协调能力强,且能解人语,善知音节。曹植在《献文帝马表》中形容自己的舞马是“善持头尾”,张率所见舞马则“能拜善舞”。因此,舞马难以从体质驽劣的中原土产马中选出,而主要来自域外一些出产良马的草原地区。这类会“习拜”,能“与鼓节相应”的“舞马”产自西域,是张骞同通西域后才流入内地的。据有关资料主要产地有四处:一是大宛。大宛位于中亚地区费尔干纳盆地,隋唐又有拔汗那等政权。该国所出“汗血马”高大矫健,号称“天马”,堪称优良之最。早从汉武帝时期,中原王朝就不惜血本从这里引进种马。宋膺《异物志》描绘道:“大宛马,有肉角数寸,或有解人语及知音舞与鼓节相应者。”曹植《献文帝马表》中提到的舞马就是来自大宛。直到今日,汗血马认为最为优良的马种,世界上有一个世界汗血马协会。今年5月12日,世界汗血马协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世界汗血马协会特别大会暨中国马文化节。土库曼斯坦(古代大宛国所在地)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赠给习近平主席一匹汗血马。第二是吐谷浑主要统治着青海地区,也以出产良马而著名。《北史》记述道:“青海周围四千余里,海内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牝马置此山,至来春收之,马皆有孕,所生得驹,号为龙种,必多骏异。”吐谷浑是向中原王朝进贡舞马比较频繁的政权。南北朝时期,吐谷浑不断加强与南朝政权之间的友好关系。宋、梁相继册封吐谷浑王为河南王等名号,而吐谷浑王则将舞马作为礼品不断进贡到中原来。据沈约《宋史》卷96《索虏传》记载:宋孝武帝刘骏“大眀五年(461),(吐谷浑王)拾寅遣使献善舞马、四角羊”;姚思廉《梁书》卷33《张率传》: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三月甲寅,禊饮华光殿。其日,河南国献舞马”。于此同时,吐谷浑也像北方中原政权进贡舞马:西魏大统(535—551)初,“夸吕再遣使献能舞马及羊、牛等”。第三是吐火罗。主要在今阿姆河流域,原为大月氏西迁后的立国之地贵霜帝国疆域,居中西丝绸之路的枢纽地位。据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86记载:吐火罗都城“城北有玻瓈山,南崖穴中有神马。国人每牧牝马其侧,时产名驹,皆汗血焉,事与大宛同”。唐陆龟蒙有《开元杂题七首·舞马》诗中有“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句,明代学者陈耀文考证说:“月窟,即指月氏之国。”在唐代,吐火罗很可能是中原舞马的主要进贡之地,以至陆龟蒙把唐玄宗所训练成的百匹舞马统统称作“月窟龙孙”。第四为大秦。即罗马和东罗马帝国,唐称拂菻,因在波斯湾以西,又号称“海西国”。该国地域广阔,出产良马,俗有大秦马能解人语之说。除此四地之外,西域的疏勒,境内的银州、幽州也有向朝廷进贡舞马的,但多是从外地购入作为贡品,非本地特产。《明皇杂录》说“(安)禄山尝睹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卖于范阳”,说明唐代幽州一带也盛行舞马之戏。
  舞马之戏以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最盛。“舞马”和“斗鸡”一样,皆作为玄宗皇帝的八月五日生日即千秋节上重要的表演节目,地点在兴庆宫勤政殿之前,后来在元旦朝会和清明节的宫廷举行大型宴饮活动时也常有斗鸡和舞马之戏,地点在骊山或洛阳宫等地。据《新唐书·礼乐志》、《明皇杂录》、《太平广记》以及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二》等史料和诗话对此皆有记载:“唐开元中,教舞马四百蹄,衣以文绣,饰以珠玉,和鸾金勒,星粲雾驳,分左右,每舞,藉以巨榻,舞《倾杯》数十曲。俯仰赴节,曲尽其妙。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
  尽管开元天宝年间不是马舞的初创期,中原地区不是马舞艺术的发源地,但它凭借这个时期帝王和王族(如宁王李琏)对音乐舞蹈艺术的爱好和精通,将马舞艺术发扬光大,最终创造出一种成熟而绚丽的马舞艺术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峰。比起其它时代,玄宗时代的舞马之戏有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规模盛大、豪奢。据《明皇杂录·补遗》:“玄宗甞命教舞马,四百蹄各为左右,分为部,目为某家宠、某家骄。”可见玄宗时期的舞马阵容相当可观,常备舞马至少有百匹。《太平御览》等史料记载甚至多至四百匹。表演时组成一个巨大的方阵,场面展示极为壮观。《旧唐书》载,每遇勤政殿宴享,通常要调用舞马三十匹表演一曲“倾杯乐”,整个表演要用舞马百匹以上。《资治通鉴》卷218·天宝十五年条云:“初,上皇每酺宴,先设太常雅乐坐部、立部,……又教舞马百匹,衔杯上寿”。张悦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说是“繁骄不进蹈千蹄”,则有两百匹以上。虽是诗的夸张,但也可作为舞马方阵有百匹以上的旁证。这些舞马装饰也十分豪奢,一般要“衣以文绣,络以金铃;饰其鬛间,杂以珠玉”。即身披彩纹花绣的衣服,颈悬金光灿烂的铃铛,马鬃则用珍珠美玉加以装饰,极尽其富丽之态。张说在《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中形容的“玉鞭金翅引龙媒”(之三),《舞马词》中所说的“彩旄八佾成行”(之三)也都是在夸饰舞马和指挥者的装饰华丽!一九七0年在西安何家村还出土一把唐代舞马衔环皮囊式银壶,壶两面各刻有舞马栩栩如生的舞姿形态。从其装饰,已可见其华丽。
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陶土舞马
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舞马衔杯银壶
  二是舞马的进呈、驯养、表演的时间、地点形成了一定制度。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700),武后设立“仗内六闲”,此后舞马专属仗内诸闲、厩。另外,东宫以内也设有马坊,由太子的亲信家奴掌管。据《旧唐书》:由域外各国入贡的马匹,经过管理马匹的太仆寺官员检查,其中优良者直接陈列在“朝堂之上”,展示天子威化,四夷宾服。差一些或有病的,则牵入太仆寺的马厩之中驯养:“献马,则殿中、太仆寺涖阅,良者入殿,孥病者入太仆”。如果是地方进献的,则经州县长官或群牧使、诸监牧使等拣选后进献到朝廷,由殿中省和太仆寺检验接收。(《旧唐书》卷48“百官志”)。管理方面,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700),武后设立“仗内六闲”,此后舞马专属仗内诸闲、厩。另外,东宫以内也设有马坊,由太子的亲信家奴掌管。至于表演的时间地点,据《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729)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将玄宗生日八月五日这一天定为“千秋节”。马舞活动是作为庆贺仪式的一部分,这天在长安兴庆宫勤政殿前表演。其后,在另外两种场合下,也有舞马表演:一是元旦和清明,前者在骊山,后者常在洛阳宫,二是玄宗摆设大型宴会宴享宾客之时,亦常在勤政楼前:“玄宗在位多年,善音乐,若宴设酺会,即御勤政楼”(《旧唐书》卷28·音乐志)。根据《旧唐书·音乐志》的记载,在大型宴会上舞马表演的一般程序是:前一天就呈上节目单,玄宗亲自审阅批示:“若常享会,先一日具坐、立部乐名封上,请所奏御注而下”。宴享之时,“百僚、常参供奉官、贵戚、二王后、诸蕃酋长谢食就坐。太常大鼓,藻绘如锦,乐工齐击,声震城阙。太常卿引雅乐,每色数十人,自南鱼贯而进,列于楼下。鼓笛鸡娄,充庭考击。太常乐立部伎、坐部伎依点鼓舞,间以胡夷之伎。日旰,即内闲厩引蹀马三十匹,为《倾杯乐曲》,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抃转如飞。又令宫女数百人自帷出击雷鼓,为《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又五坊使引大象入场,或拜或舞,动容鼓振,中于音律,竟日而退”
  此外,马舞还有专门的表演舞台,称作“舞马台”。《陕西通志》卷72引宋敏求《长安志》说:“舞马台,在斗鸡殿之北。”
唐代长安舞马台遗址
  三是表演中的音乐和舞蹈组成都比较复杂,并带有杂技表演形式的高难动作。
  就曲子而言,《倾杯乐》是最为流行的马舞乐曲。该曲早在中宗朝已有雏形,名为《饮酒乐》。宋人程大昌《考古编》卷9曰:“世传舞马衔杯上寿起于开元,非也。中宗时已有之。景龙文馆记:殿中奏蹀马之戏,婉转中律。遇作《饮酒乐》者,以口衔杯,卧而复起。吐蕃大惊。”到玄宗朝,将此曲加以改进,每逢千秋节则奏之,成为定制。与前曲相比,《倾杯乐》在技术处理上更为复杂。《明皇杂录》说:“其曲谓之倾杯乐者,数十回。”其复杂程度可以想见。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云:“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绿骥舞华冈?”可知当时舞马乐曲多取之乐府,《华冈》也是一支比较流行的舞曲。就舞马动作而言,要与音乐高度配合“奋首鼓尾,纵横应节”,“骧首奋鬣,举趾翘尾,变态动容,皆中音律”(《明皇杂录·补遗》),还能根据调马人的举动下意识地理解其中暗示,并主动调整、改进自己的姿势动作“才敲画鼓头先奋,不假金鞭势自齐”,并且按照乐曲的要求做出更为复杂的动作:
  “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一),“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之二)。
  舞马表演中还带有杂技艺术。据有关资料,当时马舞,除了在地面舞蹈之外,还有种叫“乘马登高而舞”。这种高难动作又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三层高台之上:“施三层板床,乘马而上,旋转如飞”。人在上面指挥,马在下面蹈舞,“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明皇杂录·补遗》)。一种是在壮士举起的榻板之上,还要旋转如飞,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其中带有类似杂技的惊险成分:“或命壮士举一榻,马舞于榻上”(同上),“壮士举榻,马不动”(《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演出场地上,还有专门的伴奏乐队:“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
唐代训练舞马陶俑
  四是唐代的马政由闲厩使和飞龙使相继独揽大权,他们多选北衙军将子弟(即“诸军小儿”)养护和调教御马,并世代袭任,俗称“马家”。与斗鸡小儿一样,养护和调教御马的“马家”小儿,凭借调马小技获得皇帝宠爱,甚至掌握大权。如在安史之乱中,随玄宗入蜀的军士在马嵬坡发生骚乱,由龙武将军陈玄礼与太子心腹飞龙马家李护国商量后,率众军请诛祸国的宰相杨国忠。玄宗答应后,为杜绝后患,又请去杨国忠妹妹杨贵妃,导致“宛转蛾眉马前死”。这位李护国即李辅国,本名静忠,原是闲厩使下马家小儿。因为善于调教舞马,被闲厩使五鉷嘉推荐到东宫。太子李亨即位为肃宗,他则成为掌控禁军的大太监。(《旧唐书》卷184,李辅国传)李辅国能以飞龙厩养马人的身份参与筹划政变,显然拥有一定权势。这也是后人批判玄宗天宝后期政治的一个重要理由。
  至于舞马之戏的本身,唐代一些诗赋有着相当一批记载如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舞马词》,杜甫的《斗鸡》,郑嵎《津阳门》,王建的《楼前》,陆龟蒙《舞马》,钱起《千秋节勤政楼下观舞马赋》,阙名《舞马赋》等。其内容和创作宗旨大约有三个方向:
  一是借此颂圣或就是帝王下令的应制诗赋,借大宛、吐谷浑等地进贡的舞马来宣扬天子盛德,四夷宾服,并藉此展示帝国声威。据沈约《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和卷九十六《索虏传》:宋孝武帝刘骏大明五年(461),“世祖(吐谷浑王拾寅)遣使献善舞马、四角羊”,刘骏下诏要群臣写赋歌颂,皇太大子、王公等曾作舞马歌二十七首赞贺。其中刚入选为吏部尚书的著名辞赋家谢庄献上《舞马赋》,赋中称颂孝武帝是“驭三光,总万宇,挹‘云经’之留宪,裁‘河书之’遗矩。是以德泽上昭天、下漏泉,符瑞之庆咸属,荣怀之应必躔“由于德被天下,所以四海归附。这才出现舞马从西域“辞水空而南傃,去轮台而东洎;乘玉塞而归宝,奄芝庭而献秘”。马屁拍的让孝武帝很舒服,又命他再作《舞马歌》让乐府配器在舞马表演时演唱。
  天宝十年,新科进士、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钱起,有首记述他在玄宗千秋节勤政楼前观看舞马表演的赋作《千秋节勤政楼下观舞马赋》,也是一篇应制之作,一开始就是颂圣:“惟大唐之握乾符,声谐六律,化广三无。能使乘黄服皂,龙马负图。必将登高率舞,岂独载驰载驱。岁八月也,一圣之生,千秋之首。举天庆丹陵之会,率土献南山之寿。上乃御层轩,临九有。张葛天氏之乐,醉陶唐氏之酒。感百兽之来仪,即八骏之孔阜”。结尾中间描述舞马表演,结尾又归到颂圣:“虽燕王市骏骨,贰师驰绝塞。岂比夫舞皇衢,娱圣代,表吾君之善贷。向使耳长坂,翘足远坰。天骥之才莫用,盐车之役不停。安得播天乐,辉皇灵。服御惟允,箫韶是听。则知绝群称德,殊艺逸貌。足之舞之,莫匪圣人之教,则陈力者愿驱策而是效”。开头即声称大唐江山上应上天符瑞、教化天下。以致天马下凡为大唐天下服役,龙马也从洛水中献出河图。因此马不仅能够奔走驰驱,还能登高表演载歌载舞。于是在皇帝诞辰八月五日千秋之际,玄宗皇帝亲临舞马表演现场,奏乐宴饮。于是连百兽都前来舞拜献寿。结尾仍是围绕名马这个题材,颂扬玄宗识良马,用名臣,超过历史上以千金市骏骨的燕昭王和善用马的汉代名将李广利因为他们只知将名马用于征战。而当今天子却使马不在用于征战和拉车,而是来播天乐、听箫韶,作舞蹈,成为舞马,这是历代圣王都没有做到的。马屁拍得真是别出心裁!
  第二是与此创作目截然相反,藉此批判玄宗的骄奢淫逸、朝政昏乱,宠信宦官、驯鸡舞马者,导致安史之乱。李白曾写过几首批判“养鸡小儿”的诗章,如《古风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古风五十六·一大车扬飞尘》、《叙旧赠江阳宰陆调》、《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杜甫倒是养鸡、舞马放在一起批判,他在《斗鸡》诗中忆昔叹今:“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批判安史之乱前玄宗“斗鸡初赐锦,舞马更登床”的奢华生活。王建的《楼前》:“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亦在忆昔叹今、追念昔日繁华中暗寓对天宝时政的批判。郑嵎《津阳门诗》和陆龟蒙《开元杂题七首·舞马》亦类此。如郑嵎《津阳门诗》中回忆当年云:“幽州晓进供奉马,玉珂宝勒黄金羁。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皆含有盛世不再的今昔之叹,内含国运衰败一至于此的检讨和批判。其中批判最直接也最尖锐的当属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其《跋范宽秦川图》云:
华清高宴戛宫梧,舞马如何护两都。
纵得青骡还蜀道,肉得沙场白骨无。
兴亡自取不足吁,可怜神州为盗区。
贪征往古山川事,忘却题诗赏画图”。
(《中州集》己集第六)
  范宽,北宋著名山水画家,代表之作有《雪景寒林图》和《溪山行旅图》等。元好问这首题画诗,就是他在欣赏范宽的《秦川图》中联想到秦川大地上当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其中也暗藏对金代后期政治的现实批判。诗人感慨说:唐玄宗只知道在华清宫高高的枫树下铺张盛宴,只能歌舞表演的舞马不是战马,怎能保卫长安和洛阳这两座京都呢。安史乱后,舞马早在战乱中尸骨全无,自己也只能骑着驴子返回京都。安史之乱完全是荒淫逸乐的唐玄宗咎由自取啊!可怜的是:大地神州竟成为安禄山这伙匪盗肆虐之地!我一味思考着当年这段兴亡往事,都忘记欣赏范宽的《秦川图》和题跋了。
  第三是对舞马表演的欣赏尤其是表演技艺的惊叹。但这类诗赋中往往和颂圣或批判玄宗的骄奢淫逸、朝政昏乱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目的混杂在一起。属于后者的如陆龟蒙《开元杂题七首·舞马》:“月窟龙孙四百蹄,骄骧轻步应金鞞。曲终似要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嘶”;郑嵎《津阳门诗》诗:“幽州晓进供奉马,玉珂宝勒黄金羁”“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飞龙老友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楼前》)等。其中陆龟蒙和王建的诗作皆是在忆昔伤今、盛世不再的叹息中,描述的舞马之戏的精彩场面。陆龟蒙回忆当时玄宗开元年间的大型舞马方阵,方阵中舞马随着乐曲应节起舞的情形。王建则强调玄宗生日千秋节勤政楼前的舞马表演,更带有史料价值。郑嵎的诗作则点出舞马和指挥者装饰的华贵,从一个角度提供了舞马表演的第一手资料。在颂圣一类的诗赋中,关于舞马表演描述的更加细腻也更加夸张,如钱起《千秋节勤政楼下观舞马赋》,在颂圣的主旨下,也生动地描绘了舞马表演时的情形:“顿缨而电落朱鬣,骧首而星流白颠。动容合雅,度曲遗妍。尽庶能於意外,期一顾於君前。喷玉生风,呈奇变态”。其中“顿缨”二句描绘舞马矫健的身姿和动作的迅捷;“动容合雅,度曲遗妍则是夸饰舞马的神态则是形容舞马动作优雅,与音乐配合无间;“尽庶”二句是说舞马的许多高难动作出人意外,目的是欲得到君王的眷顾;“喷玉生风,呈奇变态”是夸饰是夸饰舞马的神态和舞姿的变化无穷。
  还有阙名的《舞马赋》描述的更为详尽、生动、夸张:“饰金羁,顿红緌”,“日照金羁,而晴光交映;风飘锦覆,而淑气相资”,这是描述舞马华丽的装饰;“类却略以凤态,终宛转而龙姿”,“宛迹迟迟,汗血生姿,顺指不动,因心所之”这是在形容大宛汗血马的风神和身姿;“聆音却立,赴节腾凑,顾迟影而倾心,效长鸣而引脰。徘徊振迅,类威凤之来仪;指顾倏忽,若腾猨之惊透”,“或进寸而退尺,时左之而右之。至如鼍鼓历考,龙笛昭宣,知执辔之有节,乃蹀足而争先,随曲变而貌无停趣,因矜顾而态有遗妍,既习之於规矩,或奉之以周旋”,这是在具体描绘舞马表演中随着音乐的节奏,时而蹲踞翻卷、踏步徘徊;时而腕足膝行、进退侧转;时而顿缨骧首、衔杯上寿等种种舞蹈乃至杂技动作。
  在众多的唐代诗人关于舞马的诗赋中,创作数量最多、最早,影响最大的当属张说。他写过三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还写过六首《舞马歌》。从《舞马歌》中的“二圣先天合德,群灵率土可封”(之五)诗句来看,应是写于高宗麟德元年(664)之后。因为这年,武后以谋反之名杀掉起草废皇后的诏书的上官仪和高宗长子燕王李忠,“自是上(高宗)每视事,后(武氏)垂簾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而三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则写于玄宗开元年间,因为诗中明确点出“千秋节”:“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之一)。唐玄宗出生于八月五日。据《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729)八月五日,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将这一天定为“千秋节”。由此也可得知,这三首《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是写于开元十七年。因为这年张说由中书令拜为尚书右丞相,集贤院学士。第二年即患病去世。张说(667—730),字道济(或作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后徒洛阳,史载“敦气节,重然诺。为文精壮,长于碑志。”武则天策贤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书郎,迁左补阙,后为兵部侍郎,弘文馆学士。睿宗时同中书门下乎章事,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累官至凤阁舍人。因忤旨流配钦州,唐中宗时召还。开元初年,因不附太平公主,罢知政事,唐玄宗时任中书令,任朔方节度使,建议招募壮士以充宿卫。封燕国公,擅长文辞,当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尤长于碑文墓志,与许国公苏颋(许国公)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前后三次为相,明于政体,改革不合时宜的政治和军事制度。故史家称赞他“发明典章,开元文物彬彬,说居力多”,是推动“开元之治”的一位重要人物。
  本文开头所录的《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是他写的三首舞马词中第二首,也是描述舞马表演最细腻、最生动的一首。至于创作目的正如题目所示,是颂祝二圣(唐高宗和武后)“千秋万岁”的颂圣之作,属于庙堂乐章,属于《乐府诗集》中的“杂曲歌词”,所配的乐曲是《倾杯乐》。唐代舞马活动伴奏的乐曲有数十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倾杯乐》。诗的开头两句“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即点明题旨:咏歌舞马,为德配天地的圣王祝寿。“之一”中提到“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即点明为“千秋节”祝寿之作。
  前面已经说过,唐玄宗出生于八月五日,开元十七年(729)八月五日,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将这一天定为“千秋节”。“海西”即是西域的大秦国,唐称拂菻,因在波斯湾以西,又号称“海西国”。该国地域广阔,出产良马,俗有大秦马能解人语之说。大秦进贡舞马,是表示臣服之意。张说在“之三”中则夸饰这是由于明君爱惜人才,以致远方的良马都来投奔了:“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颂圣和夸饰,是庙堂乐章或应制诗中应有之义和必要手法,几乎所有的应制之作和庙堂乐章皆是如此,不能以此将张说视为献媚取宠之臣。实际上,张说立朝刚正并多有作为。
  诗中接下去的六句则是咏歌舞马的精神气质和出色的表演技艺。“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是描述舞马跪拜天子的情形。这是一个大阵仗,两百多匹舞马组成一个方阵——“蹈千蹄”,排成整齐的队伍缓缓地向前跪拜——“腕足齐行拜两膝”。而且,这个方阵在缓缓前行中队形还不断做出变化:“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之三)。五、六两句“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则由舞马方阵过渡到一只只舞马的精神气质具体表演的描绘。“髤髵”(xiūér),猛兽怒而鬃毛奋张貌;鬣(liè),马颈上的长毛。“髤髵奋鬣”和“鼓怒”是描写舞马的剽悍和挺拔不群之状。“时蹲踏”、“骧身”和“忽上跻”则是各种表演动作。最后两句“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则是舞马表演中最出彩的一个镜头:“衔杯上寿”。许多描述舞马表演的诗赋都会提到这个环节,如钱起《千秋节勤政楼下观舞马赋》中的“使乘黄服皂,龙马负图”“举天庆丹陵之会,率土献南山之寿”,借洛水河马负图而出来比附舞马献寿。刘宋谢庄的《舞马赋》描绘伴随舞马动作的咏歌是:“击辕之蹈,抚埃之舞,相与而歌曰:耸朝盖兮泛晨霞,灵之来兮云汉华。山有寿兮松有茂,祚神极兮贶皇家”。张说为高宗和武则天“二圣”写的《舞马词六首》之三:“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三)中的“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其中的“河中兰叶开”也是借洛水河马负图而出来比附舞马献寿。“衔杯上寿”也是舞马表演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诗中说是“终宴曲”。至于“垂头掉尾醉如泥”则是夸张舞马也像在祝寿宴上喝醉了酒。
  舞马活动以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最盛,但在唐中期仍有延续。陆游曾在文史笔记《避暑漫抄》中记有史料云:“洎肃宗克复,方散求于人间,其归于京者十无一二。”是说唐肃宗在收复两京后,曾搜罗安史之乱中散失于民间的舞马,但找到的十无一、二,可见玄宗之子肃宗李亨也爱舞马之戏。《明皇杂录》中还具体提到玄宗逃到四川后舞马散落于民间的情形:
  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其后,上既幸蜀,舞马亦散在人间,禄山尝睹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卖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杂战马中,置之外栈。忽一日,军中享士,乐作,马舞不能已。厮养皆谓其为妖,操箠击之。马谓其舞不中节,愈加抑扬顿挫。厩吏遽以马怪白之,箠至死。时人亦有如其舞马者,以暴故,终不敢言。
  文中的“禄山”即安禄山,时为范阳(今北京市和河北省保定市北部)节度使。开元末年,田承嗣任安禄山卢龙军前锋兵马使,在和奚、契丹人的战斗中屡立战功,升至武卫将军。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发动叛乱,田承嗣为其主将之一。到763年正月,唐军已收复大部分州郡,田承嗣见大势已去,于是降唐,受封莫州刺史。到773年九月为止,十年间,历任魏、博、德、沧、瀛五州都防御使、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雁门郡王。但田承嗣的部下已不知舞马的性能,当宴会奏乐时,舞马随节拍舞动,厮养者认为这是妖孽,拿鞭子揍牠。而舞马却错以为舞蹈未中节拍,更加抑扬顿挫地舞动。管理马匹的厩吏很快将此怪事报告田承嗣。田承嗣也不懂得舞马,于是下令将这些舞马用鞭子打死。当时社会上还是有人知道舞马的,但害怕田承嗣的横暴,不敢告诉他。
  中唐时代的德宗、敬宗也爱好这项活动,《旧唐书》和杜佑《通典》中都有相关记录:德宗贞元四年(788)“三月甲寅,宴百僚于麟德殿,设九部乐及内出舞马。帝制序及诗以赐羣臣,于是给御笔,仍命属和”(《旧唐书》卷40),仍仿照玄宗,不但在麟德殿前举行舞马之戏,而且还要群臣写应制诗赋。杜佑《通典》则提到驯养舞马的地点和功用:“今翔麟、凤苑廐,有蹀马,俯仰腾跃,皆合曲节。朝会用乐,则兼奏之”(卷145)。
  中唐以后,再无朝廷中有舞马的记载。明末的四公子之一方以智则明确断言:“今之字舞,鞞拂犹存,无蹀马鱼龙之戏”马舞活动在中原地区真正销声匿迹了。
附:新唐书·礼乐志
  唐玄宗好舞马,尝以马百匹,盛饰,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倾杯》数十曲。壮士举榻,马不动。乐工少年姿秀者十数人,衣黄衫,文玉带,立左右。
太平广记卷四三五·畜犬二李昉
  玄宗尝命教舞马四百蹄,分为左右部,各有名称,曰某家騧,其曲曰《倾盆乐》者。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习,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马舞于榻上,乐工数人立左右前后,皆衣淡黄衫,文玉带,必求少年而姿貌美秀者,每千秋节,命舞于勤政楼下。其后上既幸蜀,舞马亦散在人间。禄山常睹其舞而心爱之。自是因以数匹置于范阳。其后转为田承嗣所得,不之知也,杂之战马,置之外栈不知其技也。一日大飨,乐作,马闻乐而舞,厩人以为妖,遽以马怪白。承嗣命棰之,甚酷,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而鞭挞愈加,竟毙于枥下。时人亦有知其舞马者,惧暴而终不敢言。
舞马词(六首)
唐·张说
(一)
万玉朝宗凤扆,千金率领龙媒。
眄鼓凝骄蹀躞,听歌弄影徘徊。
(二)
天鹿遥徵卫叔,日龙上借羲和。
将共两骖争舞,来随八骏齐歌。
(三)
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
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
(四)
帝皂龙驹沛艾,星兰骥子权奇。
腾倚骧洋应节,繁骄接迹不移。
(五)
二圣先天合德,群灵率土可封。
击石骖驔紫燕,摐金顾步苍龙。
(六)
圣君出震应箓,神马浮河献图。
足踏天庭鼓舞,心将帝乐踌蹰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一)
张说
金天诞圣千秋节,玉醴还分万寿觞。
试听紫骝歌乐府,何如騄骥舞华冈。
连骞势出鱼龙变,蹀躞骄生鸟兽行。
岁岁相传指树日,翩翩来伴庆云翔。
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三)
远听明君爱逸才,玉鞭金翅引龙媒。
不因兹白人间有,定是飞黄天上来。
影弄日华相照耀,喷含云色且徘徊。
莫言阙下桃花舞,别有河中兰叶开。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故事:宫廷斗鸡

陈友冰

古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这首诗主要是抨击写宦官、鸡童的豪华生活和飞扬跋扈的气焰,表达诗人对天宝后期朝廷腐朽政治的强烈不满。诗人抨击的是唐玄宗宠幸的两类内廷人物:一是宦官,“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中贵”,是“中贵人”的省称,指有权势的太监。“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是夸张他们目中无人、得意骄纵;“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则是强调这些太监不但有势,而且有钱。“甲宅”,即头等的宅第。接下的四句即是写斗鸡者,首先强调其服饰的豪奢:“冠盖何辉赫”。斗鸡人与宦官不同,他是缓辔放马而行,好像故意要显示他的权势和服饰的华贵。在“亭午”阳光的照耀下,他们的车盖衣冠何等光彩夺目!二是夸张其气焰熏天:“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虹蜺即虹霓,鼻息吹动了天上的云霞,活现出斗鸡人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行人皆怵惕”,则是通过行人的心理表情进一步烘托映衬其熏天气焰。李白此时正在长安作翰林供奉,此情此景应当是其目睹,是唐玄宗后期糜烂生活和昏聩朝政的现实批判。李白也不只在这一首诗中对天宝年间朝廷和上层贵族中沉溺的斗鸡游戏、尤其是背后的政治乱象作出批判,在此前后的多首诗中亦是如此,如:《古风四十六》:“一百四十年,国容何赫然。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王侯象星月,宾客如云烟。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李白回顾唐代开国到安史之乱前一百四十多年间国力强盛、繁荣富庶景象。其中提到上层贵族斗鸡、蹴鞠等豪奢游乐生活。其中提到“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自然是指喜爱斗鸡的唐太宗、唐玄宗等帝王,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诗人最后提到扬雄的《解嘲》。《解嘲》中有这么一段话:“当涂者入青云,失路者委沟渠。旦握权则为卿相,夕失势则为匹夫”,揭示出这班权贵不会有好结局,得意的日子不会长久。李白以此为喻,指出这种骄奢游乐生活必然给本人和国家带来灾难。接着发生的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足以证明李白判断的准确。最后两句“独有扬执戟,闭关草《太玄》”二句,诗人以扬雄自比,向权贵们投以鄙视的目光。表现了诗人节操自守和与权贵们决绝的态度。除此之外,李白在《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也说道:“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在《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云:“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皆表达类似的态度和批判精神。
  李白虽然是位浪漫主义诗人,诗中多夸张和想象,但上述几首诗中对天宝后期朝廷上下沉溺于斗鸡游戏,以及斗鸡人由此获得宠幸过着骄奢淫逸生活,以及由此带来的上层政治腐朽和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变,所作的揭露和批判,确实异常真实的。它为另外一些作家作品乃至历史笔记所证实:
  唐人郑处诲的《明皇杂录》云:“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批判唐明皇骄奢淫乐,喜爱斗鸡之类游乐而导致政治混乱而亡国。晚明学者张岱在《陶庵梦忆》中也证实了这段记录,称“一日余阅稗史,有言唐玄宗以酉年酉月生,好斗鸡而亡其国。余亦酉年酉月生,遂止。”
  上御勤政楼。金吾及四军兵士未明陈仗,盛列旗帜,皆帔黄金甲,衣短后绣袍。太常陈乐,卫尉张幕后,诸蕃酋长就食。府县教坊,大陈山车旱船,寻橦走索,丸剑角抵,戏马斗鸡。又令宫女数百,饰以珠翠,衣以锦绣,自帷中出,击雷鼓为《破阵乐》、《太平乐》、《上元乐》。
  宋人张表臣在《珊瑚钩诗话·卷二》中还介绍了玄宗宫廷具体的斗鸡情形和杜甫关于斗鸡的诗篇:
  杜诗云“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初,明皇命五方小儿,分曹斗鸡,胜者缠以锦段。
  这首杜诗批判了斗鸡这两种宫廷游乐,诗题叫《斗鸡》:“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帘下宫人出,楼前御曲长。仙游终一閟,女乐久无香。寂寞骊山道,清秋草木黄”。中唐诗人韩愈和孟郊的《斗鸡联句》,则堪称古诗中第一首描绘斗鸡的佳篇:
  大鸡昂然来,小鸡竦而待。——韩愈
  峥嵘颠盛气,洗刷凝鲜彩。——孟郊
  高行若矜豪,侧睨如伺殆。——韩愈
  精光目相射,剑戟心独在。——孟郊
  既取冠为胄,复以距为镦。天时得清寒,地利挟爽垲。——韩愈
  磔毛各嘌痒,怒瘿争碨磊。俄膺忽尔低,植立瞥而改。——孟郊
  腷膊战声喧,缤翻落羽皠。中休事未决,小挫势益倍。——韩愈
  妒肠务生敌,贼性专相醢。裂血失鸣声,啄殷甚饥馁。——孟郊
  对起何急惊,随旋诚巧绐。毒手饱李阳,神槌因朱亥。——韩愈
  恻心我以仁,碎首尔何罪。独胜事有然,旁惊汗流浼。——孟郊
  知雄欣动颜,怯负愁看贿。争观云填道,助叫波翻海。——韩愈
  事爪深难解,嗔睛时未怠。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孟郊
  头垂碎丹砂,翼拓拖锦彩。连轩尚贾余,清厉比归凯。——韩愈
  选俊感收毛,受恩惭始隗。英心甘斗死,义肉耻庖宰。——孟郊
  君看斗鸡篇,短韵有可采。——孟郊
  诗中活灵活现地描绘的斗鸡的全过程:斗前两只斗鸡的风采,缠斗中的南难解难分,初败时的喷水再战,最终胜者的昂首高啼、余勇可贾,败者的头破血流和羽毛零落。诗中还描绘了斗鸡场内外的气氛和观者的心情感受。
  在所有记述唐代斗鸡游乐的诗文、文史笔记中,陈鸿所撰写的《东城老父传》是最为详尽的一篇。这篇传记在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叙了玄宗时代沉溺于斗鸡游乐的宫廷风气,斗鸡小儿贾昌的家世和受宠经过以及得宠后气焰熏天情形。作者引用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鸡童谣》对玄宗生活上的骄奢和政治上的腐败进行讽刺和抨击,指出这是导致天下大乱的祸源。文中也生动描述了贾昌在玄宗生日节庆上指挥斗鸡的场面。这一部分是传记的主体部分,也是精华所在。第二部分叙述安史乱起,贾昌因故未能随玄宗入蜀,隐居终南,不做伪官。长安收复后,他再不能入宫,终于看破红尘,出家为僧。第三部分则变换角度,写作者对贾昌的采访,引出老人的一席长谈。通过两个事例作今昔对比,以期说明“理乱之根由”,暗含作者对当时政局的隐忧。表达方式上第一、二两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三部分则改为议论为主。这部分虽比较枯燥,但却点破主题,其中政治和人生哲理的含蕴却很丰富。这种以历史大事编年为框架,分别以叙事和议论的结构方式,在唐人小说中是很独特的,明显受了韩愈《张中丞传后叙》等纪传散文的影响。另外,小说中的一些细节和场面描写也异常生动传神,如描写贾昌在宫中指挥斗鸡的场面,短短一百来字,再现了一个完整的斗鸡过程,而且斗鸡的情态风神,指挥者的从容威风,皆尽得以展现。当然,唐玄宗的奢侈和皇族的腐败也从这奢华的场面中得以暗暗流露。
  下面将《东城老父传》中最精彩的第一部分简译如下:
  东城老父姓贾名昌,是长安城宣阳里人,生于玄宗开元元年(713)。到宪宗元和五年(810)已经九十八岁了,但耳不聋,眼不花,说起话来慢慢的很安详,心力没有虚耗。说起安史乱前太平年间往事,记得的清清楚楚。贾昌的父亲叫贾忠,身高九尺,力气大的可以倒曳牛,以低级武官身份担任宫廷卫士。唐中宗景龙四年(710),拿着撑帐幕用的长竿随玄宗进入大明宫诛杀擅权的韦后,拥戴睿宗登基,于是成为睿宗景云年间的功臣。配长刀担任睿宗的亲随侍卫。睿宗下诏将其家迁移到皇宫东面的云龙门。贾昌七岁时就矫健过人,能攀柱而上,在屋梁上飞走。又很会说话,善于应对,并懂得鸟语。
  唐玄宗身为临淄王还未登基前,就十分喜爱民间清明节时的斗鸡游戏。等到即位后,在东宫和掖庭宫之间建“治鸡坊”,从长安城寻找能斗的雄鸡一千只,个个羽毛的末端放着金光,爪子坚硬如铁,鸡冠高尾巴长,养在治鸡坊内。又从六军中选取五百个少年军人,让他们来饲养训练斗鸡。皇上既然如此喜好斗鸡,也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李姓诸位王爷,外戚,公主驸马和公侯之家,往往倾其所有去购置斗鸡,不惜破产。长安城内男男女女都喜爱养鸡斗鸡。穷人家买不起斗鸡,就弄个木头的假斗鸡来玩。
  有天玄宗出游,看见贾昌在云龙门的道旁玩弄木鸡,便把他召收为鸡坊小儿,属于右龙武军编制。贾昌训练斗鸡也确实有一套办法。他一到鸡坊,群鸡就围拢过来与他亲密。鸡的壮、弱、勇、怯、什么时候要进食,什么时候要为水,有没有生病,他一看便知。更了不起的是他指派两个鸡相斗,这两只鸡便乖乖斗起来,十分听话。管理“治鸡坊”的长官王承恩将此情况奏知玄宗,玄宗亲自召见面试,样样都让玄宗感到满意,立即封贾昌为鸡坊五百小儿的头领。又加上贾昌为人忠厚,所以玄宗很喜欢他,几乎天天都有金帛赏赐。开元十三年(713),玄宗到东岳泰山封禅,贾昌携带三百笼斗鸡随行。父亲贾忠死于途中泰山之下,贾昌作为儿子得到玄宗批准将其父灵柩运到陕西安葬。当地县官为之准备随葬器皿,官方的马车布满洛阳大道。开元十四年三月,贾昌身着斗鸡服,到骊山华清宫温泉拜见玄宗。当时天下人称他为“神鸡童”,并流传一个民谣说:“养个儿子不要去读书识字,会斗鸡、学舞马胜似读书。你难道没有看见贾家那个十三岁的孩子贾昌,因为会斗鸡而享荣华受富贵哪个也不如他。他就是因为会斗鸡,能身穿白罗绣衫跟随在皇帝的轿子后面。父亲死在千里之外,能让官府派差夫拉着丧车运回家乡长安”。
  玄宗的父亲睿宗李旦为相王时,玄宗的母亲昭成皇后于八月五日在相王府生下玄宗。玄宗登基后,将其生日定为“千秋节”(按:据《唐会要·节日》:“开元十七年(717)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张说等,上表请以是日为千秋节。至天宝二年(743)八月一日刑部尚书兼京兆尹萧炤及百寮,请改千秋节为天长节”。自玄宗之后,皇帝的生日始称为“千秋节”)。千秋节这天,赏给天下百姓赐天下民牛酒(按:“牛酒”即牛和酒。其数量按《史记·封禅书》记载是“百户牛一头,酒十石”,即一百户给一头牛,十缸酒),歌舞三日,
  把这叫做“酺”,后来变成一种经常性庆祝活动,不一定要在生日这一天,在宫中举行大型游乐活动。每年或是在洛阳,但元旦朝会和清明节,大多在骊山。每到这一天,多种游乐活动一起展开,六宫嫔妃汇集跟从。此时,贾昌头戴雕翠金华冠,上身穿锦袖,下穿绣襦裤,手中拿着号令用的大铃和拂尘,站立在广场上,面对群鸡,眼中顾盼有神,手中指挥若定。斗鸡则个个羽毛怒张、拍打翅膀,磨砺着尖嘴利爪,随时准备投入搏斗取胜。随着贾昌鞭子的高低上下,或进或退,指挥有度。打斗分出胜负后,胜出的斗鸡在前,斗败的鸡随后,按顺序跟随贾昌回到鸡坊。看到这种情形,表演其它游艺节目的艺人,如表演摔跤的,穿过刀山、用棍捶打胸脯的,踢球的、走高空走绳的、在高竿上表演的,一个个神色沮丧,不敢进场表演,更不用说那些耍猴的驯兽的了。天宝二十三年,玄宗指派宫廷艺人潘大同将女儿嫁于贾昌为妻。婚礼上,贾昌佩戴的玉佩,妻子穿的绣襦,都出自皇家御府。贾昌养了两个儿子,名叫至信、至德。天宝年间,贾昌的妻子潘氏因善歌舞很得杨贵妃的宠爱。夫妻俩受宠爱前后达四十年,皇家恩泽始终不衰,这难道不是由于他俩精于技艺,又小心谨慎侍奉的缘故吗?玄宗生于乙酉鸡时这个时辰。却使人从身穿朝服去斗鸡,这岂不是太平时节要动乱的征兆吗?可是玄宗没有领悟这一点。
宫中斗鸡图
  如上所述,陈鸿写《东城老父传》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记叙宫廷斗鸡这种游乐活动,或是记叙斗鸡小儿贾昌的一生遭遇,而是要通过这些记叙来探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就像他的另一篇名作《长恨歌传》一样,也是要通过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遭遇来批判“汉皇重色思倾国”,终而导致安史之乱,以此来总结历史教训,“惩尤物,窒乱阶”。
  实际上,斗鸡这种宫廷游乐并不始于玄宗。玄宗之前的太宗,玄宗之后的文宗、僖宗都是斗鸡的爱好者。太宗皇帝在藩邸为秦王时,就爱上这种游乐。高祖时天策府曹参军、文学馆学士杜淹就写过一首描绘当时斗鸡情形的诗献给秦王李世民,题为《咏寒食斗鸡应奉秦王教》:“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通中。飞毛遍绿野,洒血渍芳丛。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诗的最后两句“虽然百战胜,会自不论功”显然是在以鸡喻人,自我表白。杜淹在隋朝时,“(隋)文帝恶之,谪戍江表”。唐高祖也不喜欢他,“坐事流巂州”。但在太宗登基后,却“拜御史大夫,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不知与他投太宗所好,写下这类咏歌斗鸡的马屁诗是否有关?
  太宗之子高宗李治虽不爱斗鸡,但他的儿子们却个个喜爱。当时的“初唐四杰”之一王勃在高宗第六个儿子后来继位为太子的沛王李贤府内任修撰。有次他要与弟弟英王李显比赛斗鸡。“修撰”本来就是主管文字、担任修史的官职。此时李贤要与李显比赛斗鸡的文字联络自然落到王勃身上。这一年王勃16岁,李贤12岁,李显10岁,皆是不更事少年。王勃为了展露自己的才华,仿照两军对垒时的军事檄文,写了篇《檄英王鸡》,给对方下了战书。这篇檄文引经据典,形神兼备,写得慷慨激昂,洋洋洒洒。从鸡在上天的星宿昴日星君,写到它的司晨之职;从孟尝君的鸡鸣狗盗、祖逖的闻鸡起舞、淮南王的鸡犬升天,凡是与鸡有关的典故尽数搜罗进去。表现出初唐和一个少年才子的奢华文风。至于两鸡打斗一段,倒是十分出色生动:“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昂首而来,绝胜鹤立;鼓翅以往,亦类鹏抟。搏击所施,可即用充公膳;翦降略尽,宁犹容彼盗啼。岂必命付庖厨,不啻魂飞汤火。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鹯之逐。”这段文章的意思是:一山容不得二虎,利喙之下岂能妄自菲薄?养鸡百日,用在此时;激愤填膺,与敌手一决雌雄!勇敢的斗鸡啊,你貌似静若处子,呆若木鸡,但一上战场,你却斗志昂扬,如有神助!你尾部高耸,锐喙前沉,昂首前进,胜过那矫健的白鹤;你拍着翅膀,就像苍鹰在抟击!在你的有力攻击下,对手必死无疑,只会成为厨房中的美味;你将对手消灭殆尽,不会让他们留下偷偷地啼哭!其实,败寇何须到厨房发落,你铁喙翻飞,啄它一地鸡毛。捷报传来后,鹅鸭齐声欢叫;血战功成,你就是鸡中的雄鹰!沛王李贤读后也很得意就将这篇《檄英王鸡》呈给他的父亲高宗看。结果大谬不然,不但没有夸奖,反招来一番责罚。因为高宗并不喜欢斗鸡,相反却认为这是玩物丧志。而且在兄弟间互下战书,这个征兆也不祥。当然,父亲是不会过多责怪自己儿子的,于是便迁怒于写这篇檄文的王勃,将他赶出沛王府。王勃本想以此成名,结果却失去一切。随即出游巴蜀,上元二年(675)王勃南下,探望任交趾令的父亲,结果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26岁。可以说,这篇《檄英王鸡》葬送了他的一生!
檄英王鸡
  到了武宗会昌年间,则有李商隐有《赋得鸡》:“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阳乌”,太阳据说是三足乌鸦,这里代指君王,“不辞风雪为阳乌”是指平叛大军为了报答君王之恩,不惜清晨顶风冒雪向前进军。据清代学者冯浩注,此诗写于武宗会昌三年(843),随岳父王茂元讨伐泽潞、宣谕河朔三镇时所作。诗中的为稻粱谋、妒敌自娱的斗鸡实际上是割据一方的藩镇象征,也是借鸡喻人;直到五代后蜀的花蕊夫人《宫词》中还有对斗鸡的描写和感慨:“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赌红罗被十床”。至于晚唐诗人韩偓《观斗鸡偶作》则是借题发挥,意在言外,运用象征的手法来反映晚唐军阀割据、互相缠斗、不顾民生的社会现实。诗人将那些割据一方不知报效国家、不去击退外族“枭鸣”,却阵日争权夺利、残民以逞的藩镇军阀,比作是“何曾解报稻粱恩”,只知以“金距”、芥羽”陷害对方,“金距花冠”、趾高气扬的一只只斗鸡,可能是所有斗鸡描写中讽刺最为深刻、批判精神最强的一篇: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
  白日枭鸣无意问,惟将芥羽害同群。
  可见有唐一代,从李世民还是秦王的唐高祖时代直到唐朝灭亡的后蜀时代,斗鸡一直是上层贵族乃至宫廷一种普遍受到欢迎以致沉溺其中的游乐活动,甚至由此导致用人腐败和政局混乱,受到一些清醒的政治家和正直诗人的批判指责!
  再说回来,斗鸡作为一种民间游乐或上层宫廷的游乐活动,也并不起于唐朝,更不止于唐朝。斗鸡是以喜打善斗为特性的古老鸡种之一,有打鸡、咬鸡、和军鸡之称。斗鸡以体型魁梧、体质健壮结实、结构匀称紧凑、筋肉发达强、健肌肉发达、性强悍、善斗为基本特征。骨骼发达,骨质致密而粗硬。头、颈昂起,颈、胸、胫几乎成一直线。冠红色,冠、髯、耳垂不发达。眼大而锐,喙粗短、坚硬呈楔形,尖端微弯而甚锐,颈粗长灵活,腿强劲有力,胫长,距发达,长而锐,生向上方。爪粗大、坚硬锋利。全身羽毛稀薄、粗刚、短而紧贴体表,并富光泽,羽色多样,以黑色羽居多,翼羽拍打有力。《列子》中就有“纪渚子为周宣王养斗鸡”的记载。斗鸡之风在春秋时期已较盛行,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载:当时鲁国的两家贵族季平子和郈昭伯养的斗鸡都很著名:“季、郈之鸡斗,季平子介其鸡,郈氏为之金”。是说季平子将芥末撒在它的鸡翅膀上(或云以胶漆其羽毛,使之类似铠甲),郈昭伯在他的鸡爪上扎金属刀尖。李白诗中说的“狸膏金距”(《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这类唐代盛行的斗鸡训练办法,至少在春秋时代就已经具有。当时鲁国的国君鲁昭公支持郈氏,引起季孙氏的不满,于是联合叔孙氏、孟孙氏三家反抗,将昭公逐出鲁国。因为斗鸡丢掉王冠,看来斗鸡一开始就与政治相连。周宣王三年(公元前679),春秋时代的霸主齐桓公因宋背盟,汇聚诸侯伐宋。取胜后在宋国北境筑斗鸡台,“斗鸡其上”。斗鸡台遗址今仍存,据山东《成武县志》:“斗鸡台在文亭山后”。《战国策》中也有“去筑弹瑟,斗鸡走犬”的记载,可见当时玩斗鸡在上层贵族中已颇盛行。实际上,先秦时代的斗鸡游戏不仅在王府和贵族家中十分盛行,即使是在民间也蔚成风气。据《国策·齐策》的记载,当时齐国临淄城(今山东临淄市)民众无不喜欢斗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
  斗鸡之风如此之盛,自然会涌现出如何调教和豢养斗鸡的专家和有关的经验介绍。《庄子·达生篇》中有段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的对话: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这段关于训练斗鸡的对话是说:纪渻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十天后周宣王问纪渻子:“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询问,纪渻子的回答还是“不行”!因为斗鸡“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十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仍是“不行”,“还是那么东张西望、快速奔跑,斗志昂扬的样子”。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又问,纪渻子回答说:“现在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牠听到也没有反应,看上去呆头呆脑像木头一样!但它的内在道行却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见到牠就会掉头逃跑”。这就是今日成语“呆若木鸡”的来源,这个成语本义是褒义的,今日词意已经变迁了。
  
山东济宁培育的斗鸡          济宁斗鸡的打斗场面
  两汉以后,斗鸡之风更甚。《史记》和《汉书》上关于“斗鸡走狗”有多处记载。《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就记载:“(袁)盎免病居家……相随行斗鸡走狗”。汉末三国时,魏明帝曹叡在鄴都(今河南临漳县以西)筑斗鸡台,直到十六国后赵时,其台仍是斗鸡之所,后赵的国君石虎“亦以芥羽漆砂,斗鸡于此”,并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的诗句(《鄴都故事》)。曹叡的叔叔,一代名家曹植成为此作《斗鸡篇》:“游目极妙伎,清听厌宫商。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斗鸡间观房。群雄正翕赫,双翘自飞扬。挥羽激清风,悍目发朱光。觜落轻毛散,严距往往伤。长鸣入青云,扇翼独翱翔。愿蒙狸膏助,常得擅此场”。诗中除了生动描绘出斗鸡场面外,诗中“主人寂无为,众宾进乐方。长筵坐戏客,斗鸡间观房”等句也反映了当时上层贵族百无聊赖中喜爱斗鸡的习尚。魏晋时期,尤其流行在寒食节斗鸡,从早到晚,无止无休,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瑒《斗鸡诗》就描叙的此日斗鸡的情形:“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二部分曹伍,群鸡焕以陈。双距解长绁,飞踊超敌伦。芥羽张金距,连战何缤纷。从朝至日夕,胜负尚难分。专场驱众敌,刚捷逸等羣。四坐同休赞,宾主怀悦欣。博奕非不乐,此戏世所珍”。在应瑒看来,斗鸡是一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它能让众人欢聚一堂,让平日“劳勤”的身心得到释放:“戚戚怀不乐,无以释劳勤。兄弟游戏场,命驾迎众宾”。结尾的“宾主怀悦欣”、“此戏世所珍”则是公开夸奖和看中这种游乐活动
  唐代以后,斗鸡这种游乐活动更是有增无减:不但京都开封盛况空前,就是远处西南的四川,也是斗鸡如狂。宋太宗时张咏一首诗描叙四川斗鸡的情形:“斗鸡破百万,骄马黄金路”的诗句蜀国富且庶,风俗矜浮薄。奢僭极珠贝,狂佚务娱乐。虹桥吐飞泉,烟柳闭朱阁。烛影逐星沉,歌声和月落。斗鸡破百万,呼卢纵大噱。游女白玉珰,骄马黄金络。酒肆夜不扃,花市春惭怍。禾稼暮云连,纨绣淑气错。熙熙三十年,光景倏如昨”(《张乖崖集》卷二)。宋代的斗鸡主要品种有河南斗鸡、山东斗鸡等,尤以产于开封、郑州和洛阳等地的河南斗鸡血统较纯,也更著名。此外,还有安徽北部、新疆吐鲁番和伊犁、云南西双版纳和福建漳州所产的斗鸡等。
  元明时代,斗鸡活动仍久盛不衰。明代诗人高启写过一篇《书博鸡者事》,说的是元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9)。袁州有博鸡者。一向游手好闲,不从事劳动生产,每天抱着鸡召唤一帮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输赢。因为“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因此成为一个群众领袖,被众人推举出来惩治豪强,然后又率众到御史台为下狱的袁州太守喊冤,惩治的贪墨的按察使臧某。一个博鸡者能有如此号召力,除了个人的品德才干外,与斗鸡在当时社会的普及和受欢迎,也可能不无关系。
  如果要在向前推溯,斗鸡也并非中国所独有。斗鸡游戏起源于亚洲,最早是由百越中的泰系民族发展出来。印度河文明时代就已有斗鸡,不过用来打斗的是原鸡而非另一鸡种斗鸡。印度的娱乐斗鸡也有悠久历史,其他盛行斗鸡的亚洲国家还有菲律宾、日本、越南、泰国、缅甸等。斗鸡游戏约于公元前5世纪传入欧洲,后传至世界其他地方。近百余年来,据报刊报道,国外一些国家也喂养斗鸡,如英、美、印度、泰国、越南、西班牙、古巴等都有数量不等的斗鸡。美国著名小说《根》就是描写美国斗鸡情况的一部名著。有些国家还进行全国性比赛。
西方斗鸡图
  附:《东城老父传》陈鸿
  老父姓贾名昌,长安宣阳里人,开元元年癸丑生。元和庚寅岁,九十八年矣,视听不衰,言甚安徐,心力不耗。语太平事,历历可听。父忠,长九尺,力能倒曳牛,以材官为中宫幕士。景龙四年,持幕竿,随玄宗入大明宫诛韦氏,奉睿宗朝群后,遂为景云功臣,以长刀备亲卫,诏徙家东云龙门。昌生七岁,趫捷过人,能抟柱乘梁。善应对,解鸟语音。
  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及即位,治鸡坊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选六军小儿五百人,使驯扰教饲。上之好之,民风尤甚,诸王世家,外戚家,贵主家,侯家,倾帑破产市鸡,以偿鸡直。都中男女以弄鸡为事,贫者弄假鸡。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云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儿,衣食右龙武军。三尺童子入鸡群,如狎群小,壮者弱者,勇者怯者,水谷之时,疾病之候,悉能知之。举二鸡,鸡畏而驯,使令如人。护鸡坊中谒者王承恩言于玄宗,召试殿庭,皆中玄宗意。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金帛之赐,日至其家。开元十三年,笼鸡三百従封东岳。父忠死太山下,得子礼奉尸归葬雍州。县官为葬器。丧车乘传洛阳道。十四年三月,衣斗鸡服,会玄宗于温泉。当时天下号为神鸡童。时人为之语曰:“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能令金距期胜负,白罗绣衫随软舆。父死长安千里外,差夫持道挽丧车。”
  昭成皇后之在相王府,诞圣于八月五日,中兴之后,制为千秋节。赐天下民牛酒乐三日,命之曰酺,以为常也,大合乐于宫中。岁或酺于洛,元会与清明节,率皆在骊山。每至是日,万乐具举,六宫毕従。昌冠周?翠金华冠,锦袖绣襦裤,执铎拂,导群鸡,叙立于广场,顾眄如神,指挥风生。树毛振翼,砺吻磨距,抑怒待胜,进退有期,随鞭指低昂,不失昌度。胜负既决,强者前,弱者后,随昌雁行,归于鸡坊。角牴万夫,跳剑寻撞,蹴球踏绳,舞于竿颠者,索气沮色,逡巡不敢入,岂教猱扰龙之徒欤?二十三年,玄宗为娶梨园弟子潘大同女,男服珮玉,女服绣襦,皆出御府。昌男至信、至德。天宝中,妻潘氏以歌舞重幸于杨贵妃,夫妇席宠四十年,恩泽不渝,岂不敏于伎,谨于心乎?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上心不悟。
  十四载,胡羯陷洛,潼关不守,大驾幸成都。奔卫乘舆,夜出便门,马踣道穽,伤足不能进,杖入南山。每进鸡之日,则向西南大哭。禄山往年朝于京师,识昌于横门外,及乱二京,以千金购昌长安洛阳市。昌变姓名,依于佛舍,除地击钟,施力于佛。洎太上皇归兴庆宫,肃宗受命于别殿,昌还旧里。居室为兵掠,家无遗物,布衣憔悴,不复得入禁门矣。明日,复出长安南门道,见妻儿于招国里,菜色黯焉。儿荷薪,妻负故絮。昌聚哭,诀于道,遂长逝。息长安佛寺,学大师佛旨。大历元年,依资圣寺大德僧运平住东市海池,立陀罗尼石幢。书能纪姓名,读释氏经,亦能了其深义至道。以善心化市井人。建僧房佛舍,植美草甘木。昼把土拥根,汲水灌竹,夜正观于禅室。建中三年,僧运平人寿尽。服礼毕,奉舍利塔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手植松柏百株,构小舍,居于塔下。朝夕焚香洒扫,事师如生。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又立外屋,居游民,取佣给。昌因日食粥一杯,浆水一升,卧草席,絮衣,过是悉归于佛。妻潘氏后亦不知所往。贞元中,长子至信,依并州甲,随大司徒燧入觐,省昌于长寿里。昌如己不生,绝之使去。次子至德归,贩缯洛阳市,来往长安间,岁以金帛奉昌,皆绝之。遂俱去,不复来。
  元和中,颍川陈洪祖携友人出春明门,见竹柏森然,香烟闻于道。下马觐昌于塔下,听其言,忘日之暮。宿鸿祖于斋舍,话身之出处,皆有条贯,遂及王制。鸿祖问开元之理乱,昌曰:“小人少时,以斗鸡求媚于上,上倡优畜之,家于外宫,安足以知朝廷之事?然有以为吾子言者。小人见黄门侍郎杜暹,出为碛西节度,摄御史大夫,始假风宪以威远。见哥舒翰之镇凉州也,下石堡,戍青海城,出白龙,逾葱岭,界铁关,总管河左道,七命始摄御史大夫。见张说之领幽州也,每岁入关,辄长辕挽辐车,辇河间蓟州佣调缯布,驾轊连軏,坌入关门。输于王府,江淮绮縠,巴蜀锦绣,后宫玩好而已。河州敦煌道,岁屯田,实边食,余粟转输灵州,漕下黄河,入太原仓,备关中凶年。关中粟麦藏于百姓。天子幸五岳,従官千乘万骑,不食于民。小人岁时伏腊得归休,行都市间,见有卖白衫白叠布。行邻比鄽间,有人禳病,法用皂布一匹,持重价不克致,竟以幞头罗代之。近者小人扶杖出门,阅街衢中,东西南北视之,见白衫者不满百,岂天下之人,皆执兵乎?开元十二年,诏三省侍郎有缺,先求曾任刺史者。郎官缺,先求曾任县令者。及小人见四十,三省郎吏,有理刑才名,大者出刺郡,小者镇县。自小人居大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朝廷沙汰使治郡。开元取士,孝弟理人而已,不闻进士宏词拔萃之为其得人也。大略如此。”因泣下。复言曰:“上皇北臣穹庐,东臣鸡林,南臣滇池,西臣昆夷,三岁一来会。朝觐之礼容,临照之恩泽,衣之锦絮,饲之酒食,使展事而去,都中无留外国宾。今北胡与京师杂处,娶妻生子,长安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视首饰靴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乎?”鸿祖默不敢应而去。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八

陈友冰

南朝乐府·吴声歌
欢闻变歌(之二)
欢来不徐徐,阳窗都锐户。
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
  《欢闻变歌》是《欢闻歌》的变声。据南朝陈代释智匠《古今乐录》云:此调制于晋穆帝升平初年(357),每曲结束时则高呼“欢闻不?”,以此作为尾声,后来就用此作为取名曰《欢闻歌》。到了升平中期(359年左右)一些童子改此词而歌,开头是“阿子闻”,尾声则高呼“阿子闻汝不?”。没多久,晋穆帝死,褚太后哭歌“阿子闻汝不?”,声调凄苦,因以名之,《欢闻变歌》因此得名。不过到了南朝乐府中,《欢闻变歌》已不是丧歌而变成了情歌,仅取其哀苦之调来表达相思的怨叹和相别的哀苦。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欢闻变歌》六首,这是第二首。
  南朝乐府常以巧妙地比喻以及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作为它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诗中常用芙蓉来比喻青春美好,用霜下草来比喻青春的消逝(《子夜歌》);用落入井中的飞鸟和织不成布的残丝来比喻爱情受挫(《读曲歌》)。至于以“丝”谐“思”、以“莲”谐“怜”、以“藕”谐“偶”,以“棋”谐“期”,在《子夜歌》、《大子夜歌》、《读曲歌》中则比比皆是,但这首《欢闻变歌》倒是独树一帜,它撇开南朝乐府中同类作品常用的比喻、双关等手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天都快亮了,赴约的情郎还迟迟未来,这让她既焦急又担心。妈妈也真是的,都啥时候了居然还没有入睡,真让人不安和心烦!
  这种直接抒情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很平直,实际上是经过精心处理的。在五言绝句这个五言四句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要想叙事、抒情,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一个特定的镜头,集中抒发某个瞬时特定的情感。《子夜歌》之三十三“夜长不得眠”;之九“今夕欢已别”等皆是如此。这首歌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这个特写镜头的背景似乎比其它同类型的诗歌更富有戏剧性,作为典型时刻的特定情感也迁延等更加漫长。他以不是一般的特写镜头,简直是一个母女之间的暗中互相较量的独幕剧!开头两句“欢来不徐徐,阳窗都锐户”看似一句女主人公的独白,诉说她等候情郎的到来,几乎等了整整一夜。把情人称作“欢”,固然是南朝乐府的通用手法,但也透露出自己的情感。“徐徐”是行走的从容之态,她悬想着情郎徐徐而来,但每次都落了空。“阳窗都锐户”是个紧缩句,指天都亮了,阳光已穿透窗户,也就是说等候情郎赴约等了整整一夜。整整一夜的盼望和等待,这位女主人公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下度过可想而知。明代有首山歌描绘一位女性在约会中久等的心情是:“约郎约在月上时,等郎等到月偏西。莫非是侬处山低月上早,还是郎处山高月上迟”(《山歌·劈破玉》)。这位山歌中的女性也几乎是等了一夜。即使如此,她也没有朝坏处想,而是离奇地猜测:“莫非是郎处山高月上迟”,千方百计为情郎开脱(当然也是为了欺骗和安慰自己)。但在这首《欢闻变歌》中,无论原因和处理手法都不同于这首明代山歌,也不同于南朝乐府中同类题材。
  首先,它的主题不是谴责男方负心和背盟。尽管这种谴责或担心在南朝乐府中多有表现,如“常虑有贰意,欢今果不齐。枯鱼就浊水,长与清流乖”(《子夜歌》之十八),“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叹负情人,郎今果成诈。”(《懊侬曲》),这是谴责男方的负心和背盟;“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子夜歌》之十三),“今夕已欢别,合会在何时?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子夜歌》之七)这是男方的毁约和背盟担心。但这首《欢闻变歌》的主题并非是谴责或担心男方的失约或变心,而是这位姑娘的母亲没有入睡,情郎不敢前来赴约。因此她不必像明代山歌那样为了欺骗和安慰自己而千方百计为情郎开脱,更不会像其它南朝乐府类似题材那样去谴责和埋怨情郎。而是把全部埋怨发泄在她母亲身上:“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耶婆”即“阿婆”,“婆”在此专指母亲。北朝乐府《折杨柳歌》歌云:“阿婆不嫁女,哪得孙儿抱”亦是如此。这两句是此诗的点睛之笔,内涵十分丰富:它既点破情郎未能赴约的原因,不是情郎毁约而是母亲未睡,他无法前来赴约,显示出这首诗不同于其他南朝乐府的独特主题;同时也暗示这位女主人与情郎的相约是封建道德规范所不允许的,只能背着封建家长进行。既然老母未睡,情郎当然不能前来赴约,女主人公也不敢让他前来赴约。
  其次,这短短两句,却写出人物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简直是一出独幕剧:老母到天快亮时仍然未眠,情郎到天快亮时仍然不能前来,这位姑娘自然也是一夜如热锅蚂蚁,徘徊不停、焦灼难耐。诗人用了个比喻:“肝心如推橹”。“橹”是划船工具,安放在船尾,通过左右摇摆“推橹”,使船前行。这位姑娘此时心如推橹摇摆不停,这个比喻不但准确表现出女主人公此时的焦灼、忐忑、祈求、希冀等种种复杂的情感和思绪;也可看出这是位船民的女儿或出身与下层市民,不会是贵族千金,否则,不会采用“推橹”这个比喻的。这两句更为出彩的是它富有戏剧性,暗暗点破母女间进行的一场无声的较量。“耶婆尚未眠”应当说是有两种可能的:一种是老年人瞌睡少,难以入眠,所以到天快亮时“尚未眠”;另一种可能是老母似乎有所觉察,有意提防,久久未睡。从这首诗所作的暗示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这两句把母女间各怀心思又互不道破的微妙之状写的相当生动,意味深长。所以我们说,这首歌表面上简单直白,实际上经过精心处理,含蕴是很丰厚的。
  最后想提及的是,男女之间约会受到父母的阻隔,表现其间的悲怆或担忧,中国历代民歌中都有出色的诗章,如《诗经》中的《柏舟》,一位姑娘爱上了一位髧彼两髦的漂亮小伙子,但母亲不同意,她只好悲怆地高呼:“之死矢靡惹。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汉乐府《有所思》中女主人回忆当年与情人约会时,提心吊胆的情形:“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这都说明,家长的不体谅所造成的阻隔,以及支撑这个家长制的封建制度,一直是封建时代青年男女相恋相爱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也一直是中国古代民歌中咏歌不衰的一个永恒主题。这是这首《欢闻变歌》在前人多方开拓、难乎为继的情况下,又独辟蹊径,以这种表面直白、实则含蕴丰厚的内容,以及用这母女间各怀心思又互不道破的独幕剧形式加以表现,确实是独具一格,具有开创性意义!
耶婆尚未眠,肝心如推橹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八
陈友冰欢闻变歌(之三)
张罾不得鱼,鱼不橹罾归。
君非鸬鹚鸟,底为守空池?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男女相悦,多是男方主动,其追求往往是大胆而强烈,女方则表现为羞涩而阻拒。这种差别,固然与性别不同所造成的差异有关,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在封建社会中,不同的经济地位和传统思想对女子的束缚所造成的。这并不意味着妇女没有爱情的追求,更不意味着中国古代妇女没有冲决传统观念的勇气和叛逆精神。所不同的是,她们对爱情的表达和理想的追求,较之男子往往显得隐晦一些,也更慎重一些,常常是通过一些比喻和暗示来传达的,如中国第一部民歌集《诗经》中的女性:  標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再如中国近代客家族民歌中的女性: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欢闻变歌》这位女性也是这样,她期待着男方的爱情,也考验着男方的忠诚;她暗中怂恿他去追求,但表面上又在逃脱和阻拒。这种复杂的爱情表达方式,在诗中是透过张罾和得鱼这个比喻,巧妙地表达出来。罾(zēng),一种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鱼网。张罾,即撑开罾网捕鱼。诗人在此用“张罾”来比喻男方对女性的追求,用“不得鱼”来比喻这种追求一时没有奏效。为什么没有奏效呢?肯定不是女方的无情或坚拒,从后面两句“君非鸬鹚鸟,底为守空池”的挑逗和暗示中,我们可以明确肯定这一点。究其原因,可能是男方的功夫未到或女方的有心考验。因为在那个妇女毫无社会地位和经济优势的封建社会中,不知有多少妇女因为轻信而造成终生悔恨,又无处可以倾诉或让他得到惩处。中国第一部民歌集《诗经·氓》中那位遭遗弃的女子,不是连她的兄弟都不理解和同情她,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吗:“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所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正是她们千百年来和着血与泪的经验总结!但是《欢闻变歌》歌这位男子对爱情倒是很专一,追求起来也是相当执着坚定的:“鱼不橹罾归”。“橹”是划船工具,安放在船尾,通过左右摇摆“推橹”,使船前行。他下定决心,打不到鱼,绝不收网,绝不摇橹返回。郭茂倩《乐府诗集》中这句为“鱼不橹罾归”意思很令人费解,左克明的《古乐府》此句作“不橹不罾归”意思要明确一些。此句的解释即据左克明的《古乐府》作出。  男方这种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专一的情感,女主人公当然既满意又感动,但妙在诗中并不去表现这种满意和感动,更不去写她因感动而满口承诺,这样写就太实在了,也太平凡了,相反却仍在阻拒,装得同没事人一般在哪儿打趣:“君非鸬鹚鸟,底为守空池?”鸬鹚,一种水鸟,性喜食鱼,常伫立在水边等候鱼踪。“空池”,这里指水中无鱼,而不是无水。池里根本没有鱼,鸬鹚再有捕鱼的本领,再有等候的耐心也将是一无所获。这位女性通过这个比喻似乎是要告诉男方:我心里根本没有你,你在再有千般追求的本领,再有耐心的苦等也是枉然。但实际的情形是否真的如此?恐怕就像一首巴东情歌唱的那样:“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男女之间的情爱,并不像数学上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明了,往往是明拒暗合,嘴苦心甜。孙犁著名小说《风云初记》的姑娘春分一心爱着芒种,但当着芒种的面却撇撇嘴:“我那个眼角能瞅得上你!”王书怀诗中的村长媳妇,心中常为有这样一个丈夫而自豪,但与邻居们拉起家常来却一个劲的埋怨:“当初真是糊涂油蒙了心,居然嫁给这样一个人!”。所以,《欢闻变歌》这位女性,嘴上说我心中没有你,你不要在此白等了,但内心恐怕有种异样的感情在骚动,有种说不出的满足和喜悦吧!不然,就不会如此的来调侃和打趣,恐怕就会像秦罗敷拒绝五马太守那样:“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或者像《羽林郎》中那位卖酒姑娘那样:“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这样女主人公仍在和男方一唱一和,这说明她并非无情,只不过她比较慎重,仍想对男方进一步试探和考验!  余冠英先生的《乐府诗集》在为此时作注时,曾引了一首安化民歌:“大河里涨水小河里浑,两边只见打鱼人。我郎打鱼不到不收网,恋姐不到不放心”,可视为这位嘴硬心软的女性内心表白吧!20141130_002君非鸬鹚鸟,底为守空池?
 楼主| 发表于 2016-1-25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八
陈友冰丁督护歌(之四)
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
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大家熟悉的《丁督护歌》是李白的“云阳上征去”,反映纤夫在暑天拖运磐石的苦辛,表达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但那是对乐府《丁督护歌》的继承和创新。《丁督护歌》的源头是南朝乐府,是首情歌。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收有《丁督护歌》六首,其中第六首是文人王金珠的仿作。此是第四首。此调源出于南朝刘宋会稽公主。据《宋书·徐湛之传》和《宋书·乐志》等史料记载:会稽公主是宋武帝刘裕的长女,嫁给彭城内史徐逵之为妻。当时,刘裕诸子尚幼,因此寄重任于徐逵之。晋安帝义熙十年(414)长江中游重镇荆州刺史司马休之与雍州刺史鲁宗之起兵讨伐时为东晋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臣刘裕。刘裕命徐逵之率军迎击,准备事成后授其为荆州刺史,掌控长江中游。殊不知两军在夏口(今武昌市)一接触,徐逵之即被鲁宗之之子鲁轨所杀。消息才传到建业(今南京市),刘裕便命府内直督护丁旿(wǔ)去料理善后。丁旿为人骁勇,遇事果断。据《宋书·武帝纪》记载,他曾在殿堂上机警地捉获并杀死妄图叛乱的诸葛长民。当时流传的民谚说:“勿跋扈,付丁旿”。派这样的人去处理后事,足见刘裕对此事的震动。丁旿返回后,会稽公主又召见丁旿,亲自询问殡葬事宜,“每问,辄叹息曰:‘丁督护’!其声哀切,后人因其声广其曲焉”(《古今乐录》)。《丁督护歌》就这样产生了  这位会稽公主善哭,在当时朝野是出了名的,连皇帝都怕她哭。她是宋文帝的姐姐,宋文帝西征谢晦,“使公主留止台(城)内,总摄六宫。忽有不得意,辄号哭,上甚惮之”。她的儿子徐湛之犯了罪也是靠她号哭才得以赦免的;丈夫对她更是如此:“家事大小,必咨而后行”(《宋书·徐逵之传》)。现在丈夫被害,她的哭声自然更加惊天动地、哀切感人。“后人因其声而广其曲”,也就是很自然的事。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后人”究竟是谁?《旧唐书·音乐志》和徐陵的《玉台新咏》皆说是刘裕之孙,这位善哭公主的侄儿宋孝武帝刘骏所作,而杜佑的《通典》和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则说是刘裕所作,其实,这些记载都有误。据《南史·武帝纪》称:宋武帝刘裕“清心寡欲,后庭无纨绮丝竹之声。初,朝廷未备音乐。长史殷仲文以为言。帝曰:‘日不暇给,且所不解’仲文曰:‘屡听,自然解之’。帝曰:‘政以解则好之,故不习耳”。刘裕出身贫苦,在京口(今镇江市)靠卖柴草为生。然后参加刘牢之的北府兵,一直过着戎马倥偬生活。践帝位后崇尚节俭,不爱珍宝,不喜豪华,宫中嫔妃也少。宁州地方官曾经奉献琥珀枕,是无价之宝,他不稀罕。在出征后秦时,有人说琥珀能够治疗伤口,他就命人将它砸碎,分给将领作为治伤药。“后庭无纨绮”,其孙宋孝武帝在拆毁刘裕生前的卧室建玉烛殿,发现床头上是土帐,墙上挂著葛布制的灯笼及麻制蝇拂。他不懂音乐也不听音乐,“后庭无丝竹之声”,大臣劝他多听听音乐就懂来了。他说正因为一旦听懂就会爱好音乐,所以不听。一个把治国与音乐对立起来的武夫怎么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首哀婉动人的乐调呢?孝武帝刘骏是会稽公主的侄儿,他也不至于拿姑母的伤心事来制曲作乐吧!况且,徐逵之是从金陵西征,讨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而六首《丁督护歌》中提及的皆是“北征”:“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之一);“督护北征去,相送落星墟”(之三);“闻欢去北征,相送直渎浦”(之五)。从内容上看两者的差距更大:现存的五首《丁督护歌》中最后一首,将送别的对象称为“欢”,这是南朝乐府中女子对情郎的通用称呼,其内容也是写女子与情人的相恋相别,歌者的身份显然是城市下层女子,与帝王贵胄的生活情趣显然毫不相关。所以,我们只能认定它的作者是城市下层女子或乐人,它反映的是征战或劳役给百姓家庭和年轻人的爱情生活所带来的苦难。虽也是相恋相别这个爱情主题,但其背景与其它南朝乐府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共收乐府民歌《丁督护歌》五首,此是第四首。前三首主要是偏重夸赞男方的才干和声威,可以看出这位情郎在女主人公心目中的地位。后两首偏重描述送别时的情景,抒发留恋与相思之情。其中以这首的心理描绘更为细腻,想象更为奇特。作为一个处于热恋中的女子,在与情人离别之际心情也许是极端复杂的:起初见即将出征的情人威风凛凛,豪情满怀去博取功名,也许会沉浸在当时热烈的气氛当中,受到情人和周围人的情绪感染,也许也会同样表现出亢奋,满怀着希冀和憧憬:“督护北征去,前锋无不平。硃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但随着情人的远去,时间的推移,相思就会暗暗滋生。那种热烈、亢奋很快就会冷却下来,希冀和憧憬也会变得很暗淡,功名、荣誉渐渐会让位于刻骨的相思,这时就会萌生痛苦和懊丧:只要夫妻能相守,就比什么甘甜!相当一批古代诗词都出色描绘了这一心理变化过程,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丁督护歌》中这位女性也是这样,随着离愁的加重和相思的加剧,功名富贵都失去了往日那绚烂的色彩,她带着懊丧回忆起当时分别的情形:“督护初征时,侬亦恶闻许”。“许”即“此”,代表督护出征这个消息;“恶闻许”即怕听到督护出征这个消息。这是她不在矜夸“帆樯如芒柽,督护今何渠”(之三),也不再企盼“硃门垂高盖,永世扬功名”(之一)而是强调一开始就怕听情人出征的消息,就舍不得情人离开。这当中亦掺有心理上的自我欺骗和安慰。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种自我安慰、自我欺骗也是人们维持心理平衡,避免精神失控的一种心理调节。因为这时她如果承认当年送行时的兴奋和矜夸,不是更要追悔,精神上更加痛苦吗?但督护毕竟要去北征,情人总归要离她而去。情感羁绊,“牵衣顿足拦道哭”,这些传统的办法都无济于事。因为情人要去出征,王命在身,由不得他,也由不得她。因此,这位姑娘顿作奇想:“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石尤风,是一种飓风,传说是一位商人尤郎的妻子石氏魂魄所化。据《嫏嬛记》卷中引元代郭霄凤的《江湖纪闻》记载:“石尤风者,传闻为石氏女。嫁为尤郎妇,情好甚笃。为商远行,妻阻之不从。尤出不归,妻忆之,病亡。临亡长叹曰:‘吾恨不能阻其行,以至于此。今凡有商旅远行,吾当作大风,为天下妇人阻之’。自后商旅发船,值打头逆风,则曰‘此石尤风也’遂止不行。妇人以夫姓为名,故曰石尤”。此时,诗中的女主人公愿化作石尤风,这当然是浪漫的想象。而且这阵石尤风还是四面俱起,使得情人出征路上四面皆堵,哪儿也去不成——“四面断行旅”,这更是一种奇想。女主人公对情人的执著深情,从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当然,只有靠四面刮起石尤风来改变眼前分离的现实,女主人公依赖这种不是办法的办法,也暗示了她对这场不可避免的别离的无可奈何。这也就决定了《丁督护歌》的基调是伤感的、悲情的愿作石尤风,四面断行旅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七

陈友冰

南朝乐府·吴声歌
子夜四时歌·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子夜四时歌》是《子夜歌》的变曲,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后人依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吴声也”。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收集的晋、宋、齐三个时代的《子夜四时歌》辞七十五首。其中春歌二十首,夏歌二十首,求歌十八首,冬歌十七首。都是写妇女一年四季的生活及其思想情感的。其共同特点是皆能结合不同的季节好景物特征,来表达各种细腻的思想情感,其中皆以恋情居多。语言上则清新而秀丽,呈现南朝乐府的共同特点。
  关于这首春歌的主题,有人认为是“写春光的明媚动人”。其实,咏歌春光只是手段,抒发女主人公在春光中的情思方是目的。
  首先,她是以一种异样的情调在观赏着春光。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诗人的笔下,山水花鸟往往都带有诗人的主观情感,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高兴时听鸟鸣是“百啭千声随意移”(欧阳修《画眉鸟》),忧伤时则是“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蜀道难》)。所以,诗中的“春鸟意多哀”亦大有讲究。面对着葱茏的春林,鲜媚的春花,女主人公却从春鸟的啼叫声中听出了悲哀,这是为什么呢?有人把“多哀”解释为“动人”,似乎这样就能多媚的春花相协调,都是意在表现春天的美好。殊不知,诗人如要表现春鸟叫声的动人,是另有表达的。就在《子夜四时歌》的另一首“春歌”中,鸟儿的叫声则是“山林多奇采,阳鳥吐清音”,那才是写鸟叫声的动人,才是表现女主人公对春天到来的欣喜。而这首歌中的春鸟不但不“吐清音”,反而“意多哀”,定是别有怀抱。就像“恨别鸟惊心”一样,与其说是鸟声多哀,还不如说是这位女性心里多哀,是她带着哀怨听鸟鸣,结果鸟声也变得“多哀”了这完全是由女主人公的主观情感所造成的。当今的文学理论把艺术的表现手法分为三类:生活“就是如此”、“实际如此”,这是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生活“应当如此”、“希望如此”,这是理想主义;“我觉得是如此”、“我印象是如此”,这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不仅表现在毕加索的绘画,马尔克斯·西蒙的小说中,它也是中国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李贺的很多诗歌如《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皆是如此,这首《子夜四时歌·春歌》此句的表现手法也是如此。
  如果再追问下去:她为何会产生这种“多哀” 的印象呢?我想,这可能是由于她在自然与人之间产生了联想:由大自然中春天的到来想到了岁月的流逝,由春花的“多媚”想到青春的易逝。这是人们在观花赏月中常有的人生感慨,更何况这还是位感情极为丰富的女性呢!汉乐府中有首《董妖娆》,可以作为这种设想的旁证。此诗中写道:洛阳的城东路上桃李吐艳,花叶低昂,一位采桑的姑娘由花的鲜媚联想到自己的青春将逝,欢爱相忘,因而对鲜花产生妒意,刻意将花摧折:“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扬。“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这种对花枝的妒意和这首《子夜四时歌》中听春鸟的“意多哀”,在心理上是相似的。
  如果说一、二两句是写春光给这位女性带来的感受,那么三、四两句则是写春风对这位女性的撩拨。这当然又是主观感觉。在这位女性看来,吹开罗裳的春风是颇为多情的;但读者心里明白,这是这位女性的多情:春花的鲜媚触发了她春情的萌动,春鸟的哀鸣更提醒她对青春年华的珍惜。所以,当拂面的春风吹开罗裳时,她竟由此产生遐想,竟把它当成是情人对己的挑逗了。虽然,这两句只写出一个生活场景短暂的一瞬,但它包含的内在情感却是异常丰富的。这中间有惊喜、有娇羞,也有多情的悬想和期待。它把一位少女在春天的情思,表现得异常形象和充分。同为南朝乐府的《子夜歌》中有个类似的场面:“揽裙未结带,约眉出前窗。 罗裳易飘扬,小开骂春风”。刚穿上裙子,带子还没系好,约好的情人已出现在窗前,被风一吹,罗裙分开。这位姑娘为掩盖自己的慌乱,却去责怪东风。这个交代的更具体的情节和更为明白的心理,可作为这首《子夜四时歌·春歌》后两句的补充。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七

陈友冰

子夜四时歌·夏歌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一首出色的诗歌,不但应该有深厚的含蕴,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还应该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做到“诗中有画”。这首“夏歌”庶几可以接近这个美学要求。诗人运用青荷、绿水、红芙蓉等具有典型夏季特征的自然景物,在色彩上构成强烈的对比度,给人留下鲜明的视觉印象;又透过暗喻和双关来提醒读者其中蕴含的情思,让人留下无尽的回味和想象。从这来两个方面来看,都不失为佳作!
  诗的前两句是幅色彩鲜明、景物娇媚的芙蓉出水图:青青的荷叶向一张张撑开的伞遮盖着绿水,青碧的伞盖上一朵朵芙蓉初绽,显得那样娇艳和红鲜。应当说,诗人对色调的选择和搭配是很有眼光的:清荷、绿水既显出水面的青碧,也道出荷的旺盛生命力,暗示出夏季的季节特征,回应了诗题“夏歌”。在画面上,这是层底色,为整个画面设下了厚重的铺垫;出水芙蓉则是这幅画图中的细部和重点。这是朵初绽的新荷,在绿水、碧叶的烘托映衬下显得格外鲜红娇艳。诗人着意指出“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不仅是要告诉我们芙蓉为何显得显得格外红鲜、格外娇艳,更是为后两句将要出现的出水芙蓉般的少女埋下伏笔,贮好蓄势。因此,从构图上来看,诗人先用“青”、“绿”、“红鲜”准确而形象地为这些自然景物着色,又用“盖”、“葩”等动词把它们联系起来,呈现一种色调匀称和谐的美感,也生出一种拂面而来的青春气息,从而为诗的主题提供了足够的暗示!
  三、四两句“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是个绝妙的暗喻,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达这位少女对求爱者的情思。表面上看,似乎是荷花的拟人独白:水面上,一位少年见荷花红鲜娇艳,要来采摘,荷花说:“他要来采摘我,殊不知我的花心之中还有莲子”。采摘芙蓉,这是生活中常有之事,尤其是在江南。古诗十九首中就有《涉江采芙蓉》,更屡见不鲜于古人的画图之中。但实际上,这是个含蓄的暗喻,比喻这位姑娘对求爱者的情思,见有人示好——“欲采我”,真是又惊又喜!这句在结构上也是大幅度的跳跃:从上两句的自然景物跳跃到现实生活,从具体景物的鲜明色彩跳跃到抽象的不可捉摸的人的情感,但其间的勾连脉络还是清晰可辨的。我们读前两句时还以为诗人是在品赏江南水乡美景,醉心于大自然之美。但读了这句后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诗人并不醉心于景,而是醉心于人。青荷绿水、红鲜芙蓉只是一种形象的暗喻:以青荷绿水之上的红鲜芙蓉来暗喻少女的艳丽,以青荷的出水和芙蓉的才初绽来形容她正当妙龄。唐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用的是明喻,正面道破采莲女的青春姣好;此处则是暗喻,含蕴更为深厚。更何况,它又来了个跳跃——把少女脸似芙蓉的比喻干脆略去,甚至把情郎见到红鲜似芙蓉的少女所引起的倾慕也略去,直接写情郎的行动——“欲采我”,透过这三个字,把这位女性的清纯娇媚引起的情人倾慕与渴求,简洁而含蓄地表现了出来。当然,这个“欲采我”也是诗人在故意含混——把少女与芙蓉搅和在一起,使人分不清郎是要采芙蓉还是攀求这位少女。少女即芙蓉,芙蓉即少女,也许这正是诗人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吧!
  如果第三句是写郎有情,那么第四句则是妹有意。所不同的是第三句是个暗喻,第四句则是南朝乐府中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用“莲”谐“怜”,表示对男方的怜爱。在语意上也比第三句进了一步:第三句是郎有情,第四句则是妹有意;第三句写郎喜欢我——“郎见欲采我“,第四句则是我也很喜欢他——“我心欲怀莲”。但比起上个叙述句,这句表达更加巧妙:在现实生活中,荷花的花心中有莲子,这句似乎是在诉说生活中这个普通的常识,实际上却不然,这个“莲”不仅是个双关和谐音:用“莲”谐“怜”,而且身份也发生了位移,由第三句的男方转移到此句的女方:郎有情妹也有意,她对男方也怀着爱怜。双方都有情意,这种情意又皆以“莲”为媒介来传递,是那么情意绵绵,有那么巧妙含蓄,使这幅江南芙蓉图又增添了许多内涵和韵味。另外,女性在爱情上的主动和大胆的表白,是南朝乐府中一个常态,在这首《子夜四时歌·夏歌》中又一次得到证明!
  从这首《子夜四时歌·夏歌》向后推五百年,宋代欧阳修有首著名的绝句叫《宜远桥》:
朱栏明绿水,古柳照斜阳。
何处偏宜望?清涟对女郎。
  从这首绝句为朱栏、绿水、古柳、斜阳所铺设的明丽色彩,从前两句的景色描绘到后两句的情感抒发的跳跃性结构中,大概可以感觉到南朝乐府在艺术表达上对后来绝句的影响和启发了吧!
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七

陈友冰

子夜四时歌·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秋天,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个伤感的季节,人们往往由秋风的萧瑟联想到身世的飘零,由草木的摇落哀叹人生的短暂。尤其是那些闺中独守的离妇和羁留他乡的客子,秋风秋雨更容易触发他们的离忧和别愁,所谓“多情自古伤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这首《子夜四时歌·秋歌》中的少妇也是如此:萧瑟的秋风吹进了窗棂,飘飏起罗帐,也把阵阵寒意吹进了她的心中,触发了她阵阵的离愁和忧伤。她孤独地伫立在清冷的月光下,无可奈何地对月抒怀,望月长叹……..
  在这首诗中,秋风是激起这股情感波涛的契机,但诗人在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上自有其特色: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秋风不仅是吹进室内,也摇荡着室外的万物,欧阳修的《秋声赋》就形容秋风过处,“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况且吹进室内,也不只是摆动罗帐,也定然吹动着室内所有的物体。但所有这些,诗人统统都没有写,仅仅点出飘飏起罗帐。这种写法,不但使它不同于传统的对秋的描绘。从宋玉开始,说到秋的悲哀,往往都是着眼于万物的凋零,如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但在这首诗中,诗人则是通过室内特定的物件来做情感上的暗示——“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罗帐,是寝具的一部分,也是做容易被秋风摆动的物件。当然,更重要的,它是最容易表示夫妻和好团聚或分离独处的物件。聪明的古代诗人们常常借用这个道具来表现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如周邦彦《花心动:“兰袂褪香,罗帐褰红,绣枕旋移相就”,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红罗帐里不胜情”,这是夫妇或情人相偎下的红罗帐;崔液《代春闺》:“青楼明镜昼无光,红帐罗衣徒自香。妾恨十年长独守,君情万里在渔阳”, 赵嘏《惊魂同夜鹊》:“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这是孤寝独宿时的红罗帐!这首诗要表现的情感自然属于后者。试想:情人去后,罗帐长掩,闺房之中阵日静悄悄的。现在罗帐倒是飘飏起来了,但不是情人的搴开,而是秋风的吹动。一阵秋风之后,罗帐又将会静悄悄地垂悬在那里。这样选择闺房内典型的物件来以动写静,更能反衬出情人去后闺中的寂寞和孤独。当然由于秋风掀动了罗帐,也触动了这位少妇的忧思和烦扰。这位少妇也许还会进一步责怪秋风掀动罗帐,也搅动了她内心的愁思,以及因孤寂而引起的烦躁。但限于五言四句的短小形式,这首《秋歌》无法做进一步的表述。有些诗人关于秋日的思念,庶几可以补其不足,如李清照秋日思念丈夫的词作《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柳永思念妻子的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诗的后两句由秋风写到秋月。望月抒怀、对月长叹,通过这冰清玉洁、千里同辉的明月来寄托相思,这是中国古代诗人古代诗人的常用手法,如“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这些名句千百年来之所以久传不衰,脍炙人口,恐怕就在于它们出色地表现了离人这种典型的情感。《子夜四时歌·秋歌》中这位女主人公也是如此。她在夜不能寐时仰头望月,寄情于明月的千里辉光之中。不过,诗中所说的“寄情”似乎有两层含义:一是把自己对情人的思念寄托于明月,借月的清辉把它带到千里之外的情人身边;二是由于自己的满腔情思无处倾诉,只好对月抒怀。因此,这种行为和动作,和前两句的秋风摆动罗帐一样,皆是在托物寓情,表达女主人公对情人深长的思念。
  《汉乐府·相和歌》中有首《伤歌行》:
昭昭素明月,辉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耿耿夜何长。
微风吹闺闼,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徘徊以彷徨。
春鸟翻南飞,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舒愤诉穹苍。
  这首汉乐府与南朝乐府中这首《子夜四时歌·秋歌》在内容上几乎完全相同,但多了许多过程的叙述和细节的描绘,如长夜难眠之际如何揽衣曳长、步下高堂的,在庭院中又是如何徘徊彷徨、不知所往的。同时,感情的抒发也较直接和充分。诗人直接倾诉自己耿耿难寐的忧思和长夜漫漫时的感受。诗的最后更是大段抒发自己的感物伤怀、抒愤苍穹的不平和伤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汉乐府以叙事见长,注意过程的叙述和细节的描绘,感情的抒发也较为坦率和充分;南朝乐府则以抒情见长,它往往有意略去过程和细节。同时,感情的抒发也较为含蓄。这是南朝乐府和汉乐府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之处。这种不同就像春兰黑夜秋菊一样,虽风韵格调相异,但皆是一时之秀!
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七

陈友冰

子夜四时歌·冬歌
果欲结金兰,但看松柏林。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这首诗的主题与汉乐府“铙歌”《上邪》相同,都是爱情的盟誓,但在艺术风格和人物情感的表达方式上,却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上邪》中的女主人公在两人相爱中是异常大胆和主动的。诗的一开头就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哀”,有一种不顾一切的执拗劲头和一种发自内心、冲口而出的坦率。《子夜四时歌·冬歌》则相反,不是写女主人公的对爱情的表态或盟誓,而是强调对方(当然也包括自己)怎样对待这场爱?尤其是在遭到挫折或打击时,应当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操守!其中“果欲结金兰”的主语是“您”。 “结金兰”即时结同心之好,《易经·系辞》云:“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果欲”是她对男方的询问,其中当然隐含着顾虑和担心。因为在那个男尊女卑社会中,妇女没有任何地位,只能任人摆布。尤其是在商业经济特别发达的吴地,大小官吏、商人更是把城市下层妇女当作追欢买笑的对象,一旦他们调任货尽离开这里,就会对她们弃之若敝履。所以,一种对男方移情的担忧或不信任感,甚至在两情正浓时也会有被遗弃的隐忧,这是南朝乐府“吴歌”中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如:
  我与欢相怜,约誓底言者?常叹负情人,郎今果成诈。——《懊侬歌》
  揽枕北窗卧,郎来就侬嬉。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子夜歌》之十二
  那么《子夜四时歌·冬歌》中的这位女主人公向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生活呢?她没有直说,而是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愿对方像林中的松柏一样,“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女主人公这个比喻含蓄地告诉对方,在爱情上要坚贞、忠诚,经得起严峻的考验,永不变心。这朵爱情之花也应该像松柏一样,无论霜欺雪压,永不凋谢!当然,这也是女方的自我表白。在另一首《子夜四时歌·冬歌》中也做了类似的表白,但是以询问对方的方式,而且更为公开:“渊冰厚三尺, 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 君情复何似?”可见在南朝乐府中,这种对男方移情的担忧或不信任感,不只是这首“冬歌”中所独有!只不过此首表达的更为含蓄一些。明写男方,暗写自己。这种以松柏喻坚贞的含蓄咏志方式,在此之前一些文人作品也提供了某种借鉴,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刘祯的《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中描绘了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以此借物咏志,通过对松树坚贞高洁的性格,既是对其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在表达方式上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象“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两句,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 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和坚韧品格,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诗风豪迈凌厉,具有清刚之气。被诗论家评为,也体现出刘祯身处乱世,“挺立自持”、“高风跨俗”的人格特征。在借物喻人、咏物喻志和含蓄深沉等表现手段上,《赠从弟》和《子夜四时歌·冬歌》是有共通之处的。可见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百花园中,不只是民间文学为文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文人的优秀之作同样也为民间文学确立了标杆。而对于后者,一些文学史和文艺理论著作是和很少提及的。
  另外《子夜四时歌》作为组诗,在选材和结构上也形成一个整体,显得十分精妙:这四首歌,不仅描绘出四季不同的典型季节特征:春日初放的百花,夏日红鲜的芙蓉,秋天的秋风和明月,冬日的岁寒与风雪。而且,与季节特征相吻合的还有女主人公的爱情经历:春日百花初绽,也开始春情萌动;夏日荷花火红,爱情也火热;冬日岁寒,松柏经受考验,爱情也经受考验。四季之中,大自然经历了一个轮回,这位姑娘的爱情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从组诗的构思和设计来看也十分精妙!
经霜不堕地,岁寒无异心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故事:太宗骗《序》

陈友冰

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
辩才
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
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
答辩才探得“招”字
萧翼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这两首唱和诗的作者一是朝廷显贵萧翼,一是山中老僧辩才,两人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如何聚到一起,而且互相唱和,这当中有个生动曲折的故事。故事所涉及的又是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千古一帝唐太宗。
《兰亭序》又名《兰亭序》、《禊帖》、《临河序》、《兰亭宴集序》,是书法家王羲之为当时一批风流人物在兰亭雅集创作的诗歌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言。兰亭,位于绍兴古城西南约13公里处的兰渚山下,地理位置正好处于绍兴平原、水网地带与丘陵山区的接缘之处,山地景观与水乡风貌得到充分而和谐地体现,因此,早在1600多年前,这里就是非常有名的风景游览地。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在此修禊,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淌水的小溪中有许多“港湾”式的小曲,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使出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得诗一首。王羲之之子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用绢纸、鼠须笔为兰亭集作了一篇序文,计28行,324字,世称“兰亭帖”。
《兰亭序》(唐中宗时冯承素摹本)
  《兰亭序》中描绘了兰亭一带的山水美景,众人曲水流觞等修禊之乐。其中抒发了人生苦短、世殊事异的人生感慨,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情随事迁、及时行乐的魏晋士大夫的人生取向。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通篇文字优美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更值得珍贵的是,他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之作。据说写作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右军亦自珍爱宝重”(何延之《兰亭记》)。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其中的二十一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被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兰亭也因此而成了历代书法家与书法爱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圣之地和江南的著名园林。
今日兰亭和王右军祠
  现存的兰亭建筑和园林是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移此重建的。有小溪流经此处,称为曲水。临溪有流觞亭,亭旁有王右军祠,祠内正殿中有王羲之像,内有墨华池、墨华亭,两廊壁上嵌有历代书法家临王羲之书法的石刻。流觞亭后有御碑亭,内立有清康熙书兰亭碑一块。亭前30米处为鹅池,中立有刻有“鹅池”两大字的石碑一块,相传为王羲之书。祠内陈列有唐中宗时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代摹本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献之的后人。安西成王谘议王彦祖的孙子,庐陵王胄昱之子。与兄王孝宾俱出家为僧,俗号永禅师。智永继承乃祖的书法技艺,居住在家庙永欣寺阙阁上临帖,用废掉的秃笔头就放在大竹簏里,每个竹簏可以放上一石多笔头。他在阁上呆了三十年,临得楷书、草书千字文有八百多本,浙江东部名寺院都赠送壹本,现在保存下来的,仍值数万钱。智永活了近百岁。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是南朝梁代司空袁昂之玄孙,法号辩才,生卒年及籍贯履历均不详,大约公元610年前后在世。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每临智永禅师之书法,逼真乱本。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在所寝方丈“梁上凿其暗槛以藏《兰亭序》,从不示人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
  但是,这幅被辩才藏在屋梁暗洞中,从不示人的王羲之《兰亭序》手稿,后来怎么落到唐太宗的手中,甚至被唐太宗作为最珍贵的殉葬品入藏昭陵,这中间就有一个传奇故事。唐人何延之的《兰亭记》,详细地记述了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全过程,及此序尔后的收藏、传世,直到到唐太宗如何派萧翼骗取《兰亭集序》,以及御命临摹、著录、殉藏于唐太宗昭陵这一完整过程。其记中说:
  《兰亭集序》是东晋右军将军、会稽(今绍兴市)内史、琅琊(今山东省临沂市)人王羲之(字逸少)所书写的诗序。王右军出生于世代贵胄之家,又是当代风流潇洒的名贤,他喜爱山水,尤其善于书法,特别是草书和隶书。晋穆帝永和九年(353)春末,三月三日上巳节这一天,身为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太原的孙统承、孙绰兴、广汉的王彬、陈郡的谢安、高平郗昙、太原王蕴、僧人释支遁以及自己的未成年孩子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等四十一人,来到兰渚山下溪流边,举行除灾求福、清除不祥的祓(fú)禊(xì)祭祀。在众人诗成之后,王羲之挥毫作序,并在鼓乐之中书写。用的是蚕茧纸、鼠须笔。书体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其中的“之”字最多,有二十多个,每个“之”字都变换一种写法,没有一个是相同的。书写时像有神灵相助。等他酒醒后,他日再书数十百本,没有一本有祓禊时所写的那本那样好。王羲之本人也将这本《兰亭集序》视为至宝。
  王羲之去世后,这本《兰亭集序》传给了子孙。到第七代孙智永,他是王羲之第五个儿子王献之的后人。安西成王谘议王彦祖的孙子,庐陵王胄昱之子,陈郡谢少卿的外孙。与兄王孝宾俱出家为僧,俗号永禅师。智永继承乃祖的书法技艺,居住在家庙永欣寺阙阁上临帖,用废掉的秃笔头就放在大竹簏里,每个竹簏可以放上一石多笔头。他在阁上呆了三十年,临得楷书、草书千字文有八百多本,浙江东部名寺院都赠送壹本,现在保存下来的,仍值数万钱。智永的哥哥王孝宾后来改名惠欣。兄弟俩初出家时,住在会稽嘉祥寺,这里原是王羲之的旧宅。兄弟俩为了祭扫王羲之等祖坟的方便,因而移居该寺。并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下,置地作为王羲之以及羲之叔叔王荟以下诸先人的墓园。梁武帝赞赏惠欣和智永两兄弟均能崇尚佛教,将他俩居住的寺庙以兄弟俩命名,赐名“永欣寺”。此事见于《会稽志》。智永在永欣寺临帖的阙阁,至今仍在。智永活了近百岁。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
  到了唐太宗贞观(627—649))年间,唐太宗在治理国家的暇裕之际,特别喜欢书法。
  尤其酷爱王羲之的字,临摩右军真、草书帖,几乎将王羲之的法帖都购置全了,唯独没有王羲之最著名的《兰亭集序》。太宗到处寻找这个法帖,后来知道在智永的徒弟辩才那里。于是。降旨将辩才请到宫廷内的道场供养,恩惠赏赐甚多。几天后,才问道《兰亭集序》的下落,劝说利诱,各种方法都用尽了。但辩才却坚称:“往日侍奉智永师时,确实见到过《兰亭集序》。但自从智永师去世后,又经过丧乱该帖就遗失了,现在不知在何处”。太宗既然从辩才那里知道《兰亭集序》的下落,只好将辩才放回会稽。但后来在细加打听,得知该法帖确实就在辩才处。于是又下令将辩才送回大内,重新盘问《兰亭集序》的下落,这样反复搞了几次,辩才则始终坚称不知其下落。太宗只好对左右侍臣们说:“我特别喜爱王羲之的书法。其中却独独缺少他最著名的书法《兰亭集序》,我真是白天黑夜都在想着这部法帖。辩才已经年老,《兰亭集序》放在他那里也没有什么用。你们能不能找到一个聪明人,用个巧妙的办法将《兰亭集序》拿到手”?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上前奏曰:“臣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之曾孙。现住在魏州莘县。此人以才艺自负,又精于计谋,派他担当此任,必定能拿到《兰亭集序》”。太宗于是诏见萧翼萧翼说:“如果以官府的身份去,一定还是不能得到,我请求以私人的身份去,但需要王羲之父子的其它两三件书帖”。太宗给了他所要的书帖。
  于是萧翼换上普通百姓的衣服和帽子,在湖南湘潭搭上商船来到山阴永欣寺。萧翼穿着又宽又长的黄色长衫,打扮成一个很潦倒的山东书生模样,选择太阳快落山进寺,缓步而行,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观看寺中的壁画。当他来到辩才的寺院时,故意停步不前。辩才见这位气宇不凡的游客,便上前施礼问道:“何处施主光临寒寺?”萧翼彬彬有礼上前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卖完蚕种顺道游历圣寺,在此遇上大师,真是三生有幸!”两人一番客套之后,话语间就很投机。辩才将客人请到房内,两人一起下围棋、抚琴,做投壶游戏、横槊赋诗,谈说文史,意甚相得。辨才说:“两人之间,有的到年老了还像刚认识那样生疏;有的则一见如故。我俩今后可不拘形迹”。于是留萧翼在寺内过夜,并摆上了美酒、药酒、水果招待萧翼。“缸面”是一种新酿的好酒,河北人称瓮头酒。可见辩才此时内心的高兴。一阵欢饮之后。便开始赋诗。辩才首先用“来”字韵吟成一首五律,题为《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诗云:
初酝一缸开,新知万里来。
披云同落寞,步月共徘徊。
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
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燃灰?
  诗题上说的“缸面酒”本意为浮在酒缸面上的那层酒。此处指初熟的黄酒,这种黄酒向为浙江省绍兴市之特产;“款”即款待、招待;“探得来字”,这是作旧体诗的一种创作方法,即先用抽阄来指定所用韵脚,“探得来字”即拈得诗韵“来”字,诗中即押“来”字韵。诗中表达对新近结识的朋友的欣喜之情。诗中描绘两人在深夜抚琴、月下共同吟唱的相知相许,以及由于新知的到来是自己早已枯寂的心泉又得到了生命的甘露。诗写得很是绵密深沉,更充满喜悦之情。由此可见,这位老僧平日多么寂寞,多么信任朋友,有多么善良。然而,这位姓萧的朋友别有用心,有为而来,却是这位老僧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萧翼也和了一首,题为《答辩才探得“招”字》,诗云: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针对老僧的热忱和坦诚,萧翼也尽量套近乎:开头两句写两人初逢的情景,感谢老僧的盛情招待。接下来的两句“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则在“邂逅”上做文章。“邂逅(xièhòu)”,不期而遇,偶然相逢,意思是说虽然天阔地远,两人偶然相逢,但心心相映,宛若旧时相识一样。最后四句“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则针对老僧感谢客人给自己孤独的生活带来慰藉道出自己的感激之情:美酒相倾,是自己浮躁的心态得以止息;我往日也像只失群的孤雁,今日在您这里得到了慰藉。
  两人互相感激,心心相通,真是相见恨晚。两人通宵欢饮,直至天明,萧翼方告别而去。临别时,辩才对萧翼说:“希望檀越有空时便来小寺相叙”。“檀越(tányuè)”,梵语,僧人称布施者为檀越,又称作檀越主,后来作为僧人对香客的通称。不久,萧翼果然携酒往访,两人又一起饮酒赋诗,如此往复多次。两人诗酒为务,不分彼此,过了十天半月。一次,萧翼带了名画梁元帝的《职贡图》给辩才观赏,师嗟赏不已。《职贡图》是一幅反映境内的少数民族上层向中国皇帝进贡的纪实图画。梁元帝名萧绎,字世诚,武帝萧衍第七子聪慧好学,擅长书画,冠绝一时。南朝陈姚最评价萧绎说:“学穷性表,心师造化,足使荀最、卫协搁笔,袁倩、陆探微韬翰。”可惜传世作品仅有《职贡图》,且已残缺。萧绎流传下来的画作《职贡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职贡图》。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的绘画水平,成为了解南朝绘画艺术的珍贵资料,亦是真实记录南北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萧绎的《职贡图》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绢本,设色,纵25cm,横198cm。辩才看了《职贡图》后,感叹不已。对萧翼的身份和艺术水平,更加深信不疑。萧翼趁机将话题引到书法上面来。萧翼说:“弟子的家门皆喜欢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法,我自幼便沉溺于其中。至今还有几幅二王法帖带在身边”。辩才高兴地说:“明天请您带来给我看看”。
  第二天,萧翼如期前往,将二王的几幅法帖出示给辩才。辩才看后说:“真迹倒是真迹,可惜不是佳品。贫道有一王羲之的真迹,颇不平常。”萧翼追问是何帖,辩才毫不犹豫说是兰亭帖。萧翼见辩才上了钩,故意装出若无其事地说:“数经战乱,王羲之的兰亭帖怎么还会在世呢?一定是赝品。”辩才说:“智永师在世时,对此帖异常珍惜。临死之际,亲自交给我保存。交给我时有关手续皆在,哪会有偏差?你明日可以来亲自验看”。第二天,萧翼来后,辩才亲自从屋梁上的洞内取出《兰亭集序》让萧翼验看。萧翼为了打消辩才的戒备,故意找其中瑕疵,对辩才说:“你看,这不证明是赝品吗?”于是两人争论不休。辩才见萧翼不看好此帖,便不戒备。不再将它放回屋梁上的洞内,将它和从萧翼那里借来的几幅二王法帖一起放在桌子上。辩才此时已八十多岁,每日还在窗下临摹二王法帖及《兰亭集序》数遍,其老而笃爱二王书法到了如此地步。
  自此以后两人又多次往来,僮仆们也很熟稔对萧翼不加猜疑。有次辩才外出到灵汜桥南严迁家去做家斋,萧翼私下来到辩才房前,对辩才弟子说:“我将一块帛子遗忘在辩才师房内的座位上”门童为萧翼打开房门,萧翼于是将桌上的《兰亭集序》以及太宗交给他的二王法帖拿在手中,迅速赶赴官方的永安驿,告诉驿长凌愬说:“我是御史,奉太宗敕命来此,有太宗手书的敕令,你快去报知当地都督齐善行。”齐善行即是隋末大起义中号称夏王窦建德的妹婿,在伪夏王之时为右仆射,由于听从黄门侍郎庐江节公及隋黄门侍郎裴矩的建议,举国归降我大唐,因此保住大好仕途,被授予上柱国,又被封为封真定县公。齐善行闻讯后,飞马·飞快前来拜谒。萧翼向齐善行宣示太宗旨意,将自己来此的缘由经过一一告诉了齐善行。
  善行立即派人传呼辩才,此时辩才仍在严迁家中,还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什么原由。善行派遣的差人又告诉辩才,说是侍御要见他。等到辩才来到都督府,才知道这位御史就是常来他房中叙话的书生。萧翼告诉他:“我奉旨前来取《兰亭集序》,现在《兰亭集序》已取到了,所以请老师父前来作别”。辩才听完此言,一下子晕了过去,很久才苏醒过来。
  萧翼迅速从永安驿出发赶往京都。向太宗皇帝上奏。唐太宗非常高兴,夸奖房玄龄举荐得人,赏彩色锦缎千段,将萧翼提拔为员外郎,官衔升为五品。又赏赐银瓶一、金镂瓶一、玛瑙碗一、并将瓶和碗内都装满珍珠。又从御马中挑出两匹好马,配上宝装鞍辔赏给萧翼,又赐给他庄宅一座。
  太宗开始时恼怒辩才私藏秘籍,隐瞒不报,欲加以刑法。但考虑到辩才年老,不忍加刑,数日后,还赐给他谷物三千石,下令由绍兴所在的越州从当地划拨。辩才不敢将入己用,回去后造一座三层宝塔,非常精丽,放在永欣寺,用以告慰他的老师智永,也用以表示自己的失职歉疚。此塔至今犹存。辩才因此事又惊又怕,愧悔莫及,患了重病,不能吃饭,只能啜点稀粥,一年多便病故。太宗命宫廷供奉中书法家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分别拓印数本,赐给各位皇子,诸王和近臣。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患病,卧在玉华宫含风殿。临死前,对儿子高宗李治说:“我想从你那里求一件东西,你是很孝顺的,岂能违背我的心意,不知你肯不肯?”高宗哭着将耳朵附到太宗嘴边听话。太宗说:“我所想要的就是《兰亭集序》,可将它作为陪葬随我一同前去”。太宗去世后,《兰亭集序》及随同太宗喜爱的弓剑等,一同葬入昭陵。现在赵模等人的《兰亭集序》拓本,仍在世的,一本都要值数万钱。至于《兰亭集序》的真本,世上却再也见不到了。
  我曾经担任过左千牛卫一职,当时按官方文书指派到越州去。我乘船度过大海,登上会稽山,探访过禹穴名胜,也寻访过奇书。发现会稽这一带的名僧处士,超过其它诸郡许多倍。方知虞预之著的《会稽典录》中,历代都有著名人物,这是可信的,有历史依据的。其中辩才的徒弟玄素,俗姓杨,是陕西华阴县人,汉代太尉杨震的后人。其六世祖杨佺期为东晋时的叛臣桓玄所害,子孙为了避难,偷偷潜逃到江南来,后来编入山阴籍贯,即是我外婆家的亲属,今日殿中侍御史杨玚一族。武则天长安二年(702),玄素师已九十二岁,但视力、听力都不见衰退,仍然住在永欣寺智永禅师原来的禅房内,亲自向我叙说了上述故事。我在退职之后,将这个故事的前后经过整理了一番。以期盼后来的君子,了解我的心意所在。我将整理出来的这则故事,交给永(彭年)、明(察微)、温(抱直)、超(令叔)等兄弟保存。至于那些对此事感兴趣、想想了解此事始末者,也毫无隐蔽地告诉了他们。此时的时间是甲寅年(公元714年,玄宗开元二年)三月三日上巳节。感慨于当年王羲之等在此日修禊写下《兰亭集序》,因而写下这篇《兰亭记》。当今皇上每有空暇,很关注书法艺术,已达到很高的造诣,其中尤其看重《兰亭集序》。我于玄宗开元十年(722)四月二十七日任均州刺史,蒙朝廷恩准回家乡祭扫祖茔,到了京城后,本准备将寻访得来的上述故事告诉皇上,但因病不能叩见皇上,只得派遣儿子昭成皇太后挽郎吏部常选骑都尉何永写成文本奏上。某日接到朝廷降旨要何永到日曜门听宣。皇上从大内赐给何永绢三十疋。何永感激天恩浩荡,手舞足蹈。捧着绢回到住宅,让周围的人都分享皇恩,光耀整个街坊。我跼促病榻闻此喜讯,趴在枕头上也高兴万分。面对突然降临的荣宠,我的大病也好了几分。于是将这段经历题于文本之后,以昭示后代。
  以上就是唐代何延之的《兰亭记》。其中记载了《兰亭序》的全过程,及此序尔后的收藏、传世,直到到唐太宗如何派萧翼骗取《兰亭集序》,以及御命临摹、著录、殉藏于唐太宗昭陵这一完整过程。最后还以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以证实。从今天的观点来看,《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后人的私人收藏,袁辩才持有《兰亭集序》有文书依据,也是合理合法的。唐太宗凭一己之好,强要不成,又去派人骗取,实在有损一代明君的形象。至于萧翼,利用老僧的坦诚和信任,是在是个超级骗子。老僧后来在惊吓中去世,他实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历史角度来看,福田之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贵重之物应该是天子居之,这是天经地义的;辩才所为,反倒有欺君之罪。太重不加惩处,反赏赐谷物,倒是宽大为怀的明君行为。所以此事被视为佳话,见于文人笔记和绘画,甚至记于历史典籍《贞观实录》之中。
  唐代大画家阎立本有幅名作《萧翼赚兰亭图》,就是根据何延之《兰亭记》故事而创作作。画中描绘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七代传人的弟子袁辩才的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的故事。画面上是萧翼向袁辩才索画。萧翼洋洋得意,老和尚辩才张口结舌,失神落魄;旁有二仆在茶炉上备茶;各人物表情刻画入微。《萧翼赚兰亭图》横宽65厘米,高28毫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唐人刘餗的《隋唐嘉话》也记载有太宗获取《兰亭集序》的故事,不过派出的使者不是侍御史萧翼而是萧翊,其前后情节也多相同:李世民是在高祖武德五年(622)获得此帖,时为秦王,而非即位后的太宗;萧翊是从辩才处求得,而非骗取;太宗死后《兰亭序》归葬昭陵,亦非太宗遗诏,而是中书令褚遂良的建议。其中也缺少何延之《兰亭记》细致的情节和生动的故事性。《隋唐嘉话》云:
  王羲之的《兰亭序》,南朝梁代的动乱中流落在外,到了陈朝天嘉年间(陈文帝年号,560——565)为僧人智永所得到。到了太建年间(陈宣帝年号,569—582),智永将它献给宣帝。后来隋平定陈朝,此帖又被献给晋王杨广,但杨广不甚看重。僧果(汲郡修武人,俗姓赵,名法祐)从杨广那里借去做拓片。后来杨广称帝,也不记得从僧果那里要回来。僧果去世后,弟子僧辩得到这幅法帖。唐太宗为为秦王时,见到此帖的拓本,十分惊喜。乃出高价购买王羲之手书的该帖,但始终没有得到。后来知道此帖在辩师处,便派萧翊到越州从辩才处求得此帖。该帖于高祖武德五年归秦王府。到了贞观十年(636),乃将拓本十本赐给近臣。太宗去世后,中书令褚遂良上奏,认为《兰亭集序》为太宗生前所看重,不可留在世间。于是秘密葬于昭陵。
  刘餗的《隋唐嘉话》与何延之的《兰亭记》内容虽有出入,但一些基本情节是相同的,如:《兰亭集序》民间最后的收藏者是山阴的僧人辩才;太宗非常喜爱《兰亭集序》,千方百计寻去而始终未能得到;最后由太宗派出的使者萧翼或萧翊从辩才处获得;《兰亭集序》最后被秘密陪葬于昭陵。
  这个基本事实也被后来的许多研究《兰亭集序》的资料所证实。到了宋代,御府、定武、会稽、洛阳等地传刻和公私收藏的各种《兰亭》版本,共有一百六十多种,并出现许多研究此法帖和考订不同拓本的专著,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桑世昌的《兰亭考》和俞松《兰亭续考》。桑世昌(生卒年不详,约1135前后一1210前后在世),字泽卿,号莫庵,淮海(今江苏徐州一带)人,南渡后,其家居天台(今属浙江),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外甥。《兰亭考》原名《久兰亭博议》,共十二卷并有附录《群公帖跋》。此书是最早关於《兰亭序》研究与资料整理的专著。汇集了散见於各种着录、笔记、信札、诗文和题跋中关于兰亭序的记述。书后附录的《群公帖跋》,虽经高似孙删改,仍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兰亭续考》,二卷,为续《兰亭考》而作。作者俞松,字寿翁。所录内容均为两宋人物就《兰亭》诸本所作题跋。其题跋与《兰亭考》基本不重出,特别是李心传跋语多及史事,可补史缺。上述两本专著都确切记载了《兰亭序》真本为温韬发掘昭陵时所毁。温韬是五代后梁时代耀州节度使,也是专门盗取唐朝皇陵的盗墓贼。唐代皇陵有十八座,据说被温韬挖了十七座。唯独挖到乾陵时,风雨大作,无功而还。据《新五代史·温韬传》载,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曾盗昭陵:“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其中并未提到《兰亭集序》,可能该法帖仍藏于昭陵墓室某更隐密之处。
  至于骗取老僧辩才《兰亭集序》萧翼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何延之《兰亭记》中的说法:萧翼把兰亭集序带回长安后,太宗予以重赏。另一是史籍《贞观实录》中的说法:萧翼因骗的兰亭集序而内疚,出家做了辨才的徒弟。《贞观实录》虽是史籍,但史学界更倾向于何延之的说法。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故事:太宗骗《序》

陈友冰

  附一:兰亭记(唐·何延之)
  《兰亭》者,晋右将军、会稽内史、琅琊王羲之字逸少所书之诗序也。右军蝉联美胄,萧散名贤,雅好山水,尤善草隶。以晋穆帝永和九年暮春三月三日,宦游山阴,与太原孙统承公、孙绰兴公、广汉王彬之道生、陈郡谢安安石、高平郗昙重熙、太原王蕴叔仁、释支遁道林、并逸少子凝、徽、操之等四十有一人,修祓禊之礼,挥毫制序,兴乐而书。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乃有二十许个,变转悉异,遂无同者。其时乃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无如祓禊所书之者。右军亦自珍爱宝重。
  此书留付子孙传掌,至七代孙智永,永即右军第五子徽之之后,安西成王谘议彦祖之孙,庐陵王胄昱之子,陈郡谢少卿之外孙也。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俗号永禅师。禅师克嗣良裘,精勤此艺,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置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凡三十年。于阁上临得真、草《千文》,好者八百余本,浙东诸寺各施一本,今有存者,犹直钱数万。孝宾改名惠欣,兄弟初落发时,住会稽嘉祥寺,寺即右军之旧宅也。后以每年拜墓便近,因移此寺。自右军之坟及右军叔荟已下茔域,并置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下。梁武帝以欣、永二人皆能崇于释教,故号所住之寺为永欣焉。事见《会稽志》。其临书之阁,至今尚在。禅师年近百岁乃终,其遗书并付弟子辩才。辩才俗姓袁氏,梁司空昂之玄孙。辩才博学工文,琴棋书画,皆得其妙。每临禅师之书,逼真乱本。辩才尝于所寝方丈梁上凿其暗槛,以贮《兰亭》,保惜贵重,甚于禅师在日。
  至贞观中,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之所,乃降敕追师入内道场供养,恩赉优洽。数日后,因言次乃问及《兰亭》,方便善诱,无所不至。辩才确称,往日侍奉先师,实尝获见。自禅师殁后,荐经丧乱坠失,不知所在。既而不获,遂放归越中。后更推究,不离辩才之处。又敕追辩才入内,重问《兰亭》。如此者三度,竟靳固不出。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亭》。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
  翼遂改冠微服,至湘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倒,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堈面、药酒、茶果等。江东云“堈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各赋诗。辩才探得“来”字韵,其诗曰:“初酝一堈开,新知万里来。披云同落莫,步月共俳徊。夜久孤琴思,风长旅雁哀。非君有秘术,谁照不然灰。”萧翼探得“招”字韵,诗曰:“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谁怜失群翼,长苦叶风飘。”妍蚩略同,彼此讽味,恨相知之晚,通宵尽欢。明日乃去,辩才云:“檀越闲即更来此。”翼乃载酒赴之,兴后作诗,如此者数四。诗酒为务,其俗混然,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付受有绪,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类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竞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弄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
  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告驿长凌愬曰:“我是御史,奉敕来此,有墨敕,可报汝都督齐善行。”善行即窦建德之妹婿,在伪夏之时为右仆射,以用吾黄门庐江节公及隋黄门侍郎裴矩之策,举国归降我唐,由此不失贵仕,遥授上柱国金印绂绶,封真定县公。于是善行闻之,驰来拜谒。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善行走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又遣散直云:“侍御须见。”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以玄龄举得其人,赏锦彩千段,擢拜翼为员外郎,加入五品,赐银瓶一、金镂瓶一、玛瑙碗一、并实以珠;内厩良马两疋,兼宝装鞍辔;庄宅各一区。
  太宗初怒老僧之秘恡,俄以其年耄,不忍加刑,数日后,仍赐物三千段、谷三千石,便敕越州支给。辩才不敢将入己用,回造三层宝塔,塔甚精丽,至今犹存。老僧用惊悸患重,不能强饭,唯啜粥,岁余乃卒。帝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贞观二十三年,圣躬不豫,幸玉华宫含风殿,临崩,谓高宗曰:“吾欲从汝求一物,汝诚孝也,岂能违吾心耶?汝意如何?”高宗哽咽流涕,引耳而听受制命。太宗曰:“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及弓剑不遗,同轨毕至,随仙驾入玄宫矣。今赵模等所拓,在者,一本尚直钱数万也。人间本亦稀少,代之珍宝,难可再见。
  吾尝为左千牛,时随牒适越,航巨海,登会稽,探禹穴,访奇书。名僧处士,犹倍诸郡,固知虞预之著《会稽典录》,人物不绝,信而有征。其辩才弟子玄素,俗姓杨氏,华阴人也,汉太尉之后。六代祖佺期为桓玄所害,子孙避难,潜窜江东,后遂编贯山阴,即吾之外氏近属,今殿中侍御史玚之族。长安二年,素师已年九十二,视听不衰,犹居永欣寺永禅师之故房,亲向吾说。聊以退食之暇,略疏其始末,庶将来君子,知吾心之所存,付永、(彭年。)明、(察微。)温、(抱直。)超(令叔。)等兄弟,其有好事同志须知者,亦无隐焉。于时岁在甲寅季春之月、上巳之日,感前代之修禊,而撰此记。主上每暇隙,留神术艺,迹逾华圣,偏重《兰亭》。仆开元十年四月二十七日任均州刺史,蒙恩许拜扫,至都,承访所得委曲,缘病不获诣阙,遣男昭成皇太后挽郎吏部常选骑都尉永写本进,其日奉日曜门宣敕,内出绢三十疋赐永,于是负恩荷泽,手舞足蹈,捧戴周施,光骇闾里。仆跼天闻命,伏枕怀欣,殊私忽临,沉疴顿减,辄题卷末,以示后代。
  附二:《隋唐嘉话》卷下(唐·刘餗)
  王右军《兰亭序》,梁乱出在外,陈天嘉中为僧永所得。至太建中,献之宣帝。隋平陈日,或以献晋王,王不之宝。后僧果从帝借拓。及登极,竟未从索。果师死后,弟子僧辩得之。太宗为秦王日,见拓本惊喜,乃贵价市大王书《兰亭》,终不至焉。及知在辩师处,使萧翊就越州求得之,以武德四年入秦府。贞观十年,乃拓十本以赐近臣。帝崩,中书令褚遂良奏“《兰亭》先帝所重,不可留”遂秘于昭陵。
  附三:兰亭序(晋·王羲之)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jī)(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左右(12),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9)。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shèng)(20),所以(21)游目骋(chěng)(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fú)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悟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qū)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zàn)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fú)!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注释: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会:集会。
  (3)会[kuài]稽: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4)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毕:全、都。
  (7)少长:年少的年长的。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和畅:缓和。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使…奔驰(使动用法)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悟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世殊事异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31)怏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32)(曾)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竟然。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翻译:
  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饮酒一杯,咏诗一首,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清明爽朗,和风习习。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自由放纵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恬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产生。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是一件大事。”怎么能不悲痛呢?
  每当看到古人(对死生)发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样相合,没有不面对他们的文章而感叹悲伤的,不能明白于心。本来就知道,那种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命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代的人看现在,也正如同我们今天看过去一样,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抄录他们做的诗赋,即使时代变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们兴发感慨的由缘,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有感慨于这次聚会的诗文。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六

陈友冰

南朝乐府·吴声歌
子夜歌(之十一)
高山种芙蓉,复径黄檗坞。
果得一时莲,流离婴辛苦。
国学《子夜歌》语言上的特点有二:一是明白清丽,二是自然率真,这在当时早就被公认的。如,当时的《大子夜歌》中就这样称赞《子夜歌》:“歌谣数百种,子夜最可怜。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其一);“丝竹发歌响,假器扬清音。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其二)。
国学但是,语言上的明白清丽,并不排斥情感上的婉转含蓄;抒情方式的自然率真,也绝不意味着表达方式上的肤浅和粗直。相反地,《子夜歌》中有的诗篇对人生道路、生活规律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含蕴着极为丰富的人生哲理,这首《子夜歌》(之十一)就是如此。它透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一个爱情上也是生活中的真理:爱中有苦也有甜,苦尽才会甘来。要想获得对方的爱,就不能怕挫折,怕委屈,就要准备历尽苦辛。这样得来的爱,才牢靠,也才会倍加珍惜!
国学这首诗是通过芙蓉、黄檗等日常生活中的比喻,来阐发上述真理的。芙蓉,荷花的别称。荷花本开在水中,现在却种到了高山之上——“高山种芙蓉”。诗人用芙蓉来谐音“夫容”,用以比喻女方的情人,用“高山种芙蓉”来比喻人事乖忤,好事多磨。登高山采芙蓉,这已是勉为其难了,何况还要经过长着黄檗的山坞。黄檗,落叶乔木,高三、四丈,树心味苦,所谓“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子夜四时歌》)黄檗坞在此用来比喻爱情道路上的艰难困苦。这种痛苦也许来自周围的压力,也许是对方有意设置的考验。总之,如果在黄檗坞前停滞不前,就不可能获得爱情的甜蜜之果。诗人在此用“复经”来强调爱情道路上周折困苦之多,“黄檗坞”不过是其中一个代表罢了。
国学如果说,诗的前两句是以比喻来叙述自己的爱情经历,那么后两句则是从具体事例中得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果得一时莲,流离婴辛苦”。其中的“莲”又是一个巧妙的谐音和双关:它既是高山种芙蓉的结果,又与“怜”字谐音,暗示要得到对方的怜爱,必须经过“流离辛苦”的考验。“流离”是辗转奔波,“婴”是“加上”之意。也就是说,不只是辗转奔波,还要加上周折辛苦。其中的哲理内涵,已不只是爱情格言,也是人们对生活应有的态度。试想一下:那一项事业的成功,哪一座人生高峰的登攀,不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不需要“流离婴辛苦”?有个别到一般,由实到虚,善于从个人经历和爱情生活中提取出带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而且将这种哲理又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表达出来,正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
果得一时莲,流离婴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六

陈友冰

子夜歌(之三十三)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国学悬想和虚拟,这是中国古典民歌的传统手法。《诗经·卷耳》就是透过一位挖野菜妇女的悬想,来表现她对远方从军丈夫的思念:她想象自己的爱人一会儿行进在大道上,一会儿又在翻越上岗;想象他的马疲乏了,人也病了,不停地在长吁短叹。以至悬想得入了神,把挖野菜这事都忘了。这首《子夜歌》也是通过一位女子的悬想,来表现她对情人的思念:在皎洁的月夜,她因思念情人而辗转难眠。就在这时,她仿佛听到情人在呼喊自己,于是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思念情人到了这种忘情失态的地步,当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也反映了她此时的寂寞。诗人为了表现女主人公这种执著的情感和寂寞的愁绪,采用了实中有虚、虚实并用的表现手法。
国学“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是实写她的愁绪。这位女子在床上翻来覆去、辗转难眠。为何难眠?据女主人自己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夜太长——“夜长不得眠”,二是月亮太亮——“明月何灼灼”。从表面三个看,这也不失为理由:夜长当然容易醒,月亮光太强往往难以入眠,周邦彦词中说:“月皎惊乌栖不定”。鸟且如此,何况人呢!所以这位女主人埋怨夜长、埋怨月亮,使她无法入睡,似乎是可以理解的太亮。但实际上,使她难以入眠的真正原因既不是夜长,也不是月明,而是那难以忍耐的寂寞和那牵肠挂肚的相思。因为“欢愉嫌时短,寂寞恨夜长”,正因为孤独寂寞才会觉得长夜漫漫,没有尽头。吴歌《读曲歌》中有这么一首诗:“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欢愉情浓之际居然希望黑夜连着黑夜,天永远不会亮。可见夜的长与短是随着人的情绪不同而不同的。至于恨月亮太明也是如此。苏轼的《水调歌头》曾道破其中的奥秘:“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怨月亮太圆,恨月光太亮,归根到底都还是在于人的别离和相思。苏轼的伤别是出于兄弟间的情谊,这首《子夜歌》的伤别是由于是出于男女间的相思。事不同而理同。透过她的怨夜长、恨月明,把她由于孤清独处所产生的幽怨和企盼情人不至的焦灼,含蓄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可称为实中有虚。
国学大概由于思恋太深的缘故吧!女主人公在久久的企盼和悬想中产生了幻觉:突然听到情人呼唤自己的声音。于是,周围的一切顿时明亮起来,寂寞和幽怨顷刻消失,怀着惊喜也怀着感动,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这真是传神之笔!它的高妙就在于并不重墨浓彩去刻画女主人公肝肠寸断的相思之苦,却调转笔锋去写她此间出现的幻觉,幻觉中与情人的虚空问答,此间还带着惊喜和欢悦。这种避实而就虚的写法,更能衬托出女方的痴情和愁苦。因为如不是企盼得花了眼,悬想得出了神,思念到了极点,是不会出现这种幻听的。更何况,随着她的一声回应,听到的只是空漠的反响。她会猛然醒悟,这只是自己的“虚应”,这只是自己的“想闻”。于是,一切又回到冰冷的现实中去。于是,夜会显得更加漫长,月亮会觉得更加刺眼,时辰也会变得更加难捱。这不由得是我们想起丹麦作家安徒生笔下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划着的火柴,使她看到了短暂的光明,出现了她久久企盼的幻象:背上插着刀叉的烤鹅,香喷喷的奶酪,慈祥的老祖母……..但短暂的光明之后,她又陷入更加冷酷的黑暗之中,这使她更加难以忍耐,于是,她一根接一根划着火柴,直至握着满把划过的火柴冻死在圣诞之夜。这种悬想虚拟产生的巨大反差和对比,产生了巨大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我想,在这点上,中外艺术家是共通的!
国学最后,还想提一下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那也是表现对情人执着思念的千古名篇。其中有两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也是运用了悬想虚拟之法。诗人悬想自己的情人因为相思离别,一夜之间满头白发;情人也会惦念自己彻夜难眠,立在窗前细声吟哦。这可以和这首《子夜歌》对举:《子夜歌》是悬想虚拟男方对己的呼喊;《无题》则是男方悬想女方对己的惦念和愁容。从这当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一些杰出的诗人是如何对民歌学习借鉴的,也能感到从《诗经》开始的这种悬想虚拟之法是如何的源远流长!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六

陈友冰

子夜歌(之三十五)
我念欢的的,子行由豫情。
雾露隐芙蓉,见怜不分明。
国学少男少女在恋爱过程中,由互相欣悦到海誓山盟,这中间往往要经过一个情探。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男子的矜持和少女的羞涩,往往使这个阶段变得异常纷纭复杂。反复的试探,多次的阻拒和试探,有意设置的云山雾障,常常使陷入其中的情侣感到异常的困惑和痛苦,成为整个恋爱阶段最磨人的一环。古代小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夜探潇湘馆,《西厢记》中张生的待月西厢下和盈盈的突然毁约,对此都有出色的描绘。但在民歌中,尤其是在只有五言四句形式短小的南朝乐府中,也表现同样的过程,而且把此中的人物心理处理的如此细腻逼真,就更显得难能可贵。这首《子夜歌》(三十五)在这方面堪称杰作!
国学这是一位女性在猜测和思索男方对爱情的态度。她本人是主动的、坚决的,情感上也是充满了欣喜。“欢”在此指男方,把男方称作“欢”,自己的态度和情感自明;“的的”即“昀昀”,清楚明白之意。“我念欢的的”,是她对爱情的表白。她不畏人言,也不囿于传统的封建礼教。作为一位女性,作出如此大胆主动的表白是异常泼辣又勇敢的。这种女性性格的塑造,对后来的民歌影响很大,如明代冯梦龙收集的民歌《山歌·劈破玉》中有这么两首:
国学结识私情弗要慌,捉着子奸情奴自去当。
国学拚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咬钉嚼铁我偷郎!——山歌·偷
国学乞娘打子好心焦,写封情书寄在我郎标。
国学有舍徒流,迁配、碎剐、凌迟,
国学天大罪名阿奴自去认,叫郎千万再来遭!——吴歌·甘认
国学这些山歌中女性的泼辣、主动和敢于担当,为了与情郎结合,甚至不怕官府酷刑,从中我们都能看到《子夜歌》中这位女性的影子!
国学虽然女方对爱情如此积极主动、大胆明朗,但男方却在犹豫、延宕,含糊不清——“子行由豫情”。“子”指男方,“行”即行将、仍在。有的选本将“行”解释为“行为”,不确。“由豫”即“犹豫”这并非女方的多疑或误解,而是男方的行为让她得出这个客观印象。至于男方什么样的行为使女方得出如此印象,产生这种行为的动机和背景又是什么?诗中没有说,也无须说——这毕竟是首只有二十个字的小诗啊!清代学者施补华在谈到绝句这种艺术形式时,曾深感它天地的狭小:“离首即尾,离尾即首”(《岘佣说诗》)。要想在这个狭小的天地里表现出深广的社会内容,就必须含蓄凝练,“必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方为佳唱”(《岘佣说诗》)。在这首五言诗中,诗人在前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明男女双方在爱情态度上的差异,暗暗交代了使女方产生困惑和疑虑的原因,显得很含蓄;又让女方通过直接表白来突显这种差异,这样就省去了大量笔墨,又显得很凝练。不仅如此,这种“语短意长,而声不促“的绝句艺术,还表现在下面女主人困惑心理的处理方式上:
国学南朝乐府之前,要表现情人间的困惑或猜疑,往往是透过人物的行为和内心的表白来完成的。如《诗经·静女》中的“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薆而不见,搔首踟蹰”,就是通过约会时女方的躲躲藏藏,男方的挠头来有意表达他的困惑和茫然;汉乐府《有所思》则通过女方时而撕毁信物,时而缅怀往事,来表现女主人公情感上的把握不定。南朝乐府中的这首《子夜歌》则不同于上述的表达方式,它是通过比喻和双关这个渠道,让自己的疑虑暗暗地潜流出来。女主人公说自己此时心中的疑虑和把握不定,就像是雾中看芙蓉花,隐隐约约,模糊不清。这是个很精巧的比喻。之所以说它精巧,因为它符合受理生活实际:雾中看花,自然模糊不清。水边的雾气更浓,见莲自然更加朦朦胧胧。之所以说它精巧,更在于它准确地模拟出女主人公此时的心境:如上所述,女主人公对这场恋爱的态度是主动的,情感是热烈的,这表明她深深地爱着对方。现在她觉察到对方还在犹豫,由此而生困惑和猜疑,这只能说明她对男方满怀感情,对两人的结合也还没有失望,更谈不上绝望。因此,她既不像《诗经·氓》中女主人公那样决绝,也不像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弃妇那样哀怨。她此时的心情就像是雾里看花,模模糊糊,似幻似真:要说毫无希望,她眼前毕竟有个可触可摸的实体;要说充满希望,它又忽隐忽现,模糊不清。所以说这个比喻是相当精当的。同时,这两句也是个巧妙地谐音双关:“芙蓉”谐“夫容”;“莲”谐“怜”。这种双关使女主人公上述心理在情感上更更丰满,因为“隐芙蓉”不仅是指情人的面容不清,也兼指他的内心难以捉摸,不知他作何打算,是否还真心爱着自己?“见怜”也不仅暗示对方的怜爱,还兼表达自己内心的悲苦。因为莲心是苦的,女主人公正是借莲子的生物特征来作情感上的自喻。明代伊世贞的《琅嬛记》曾引述过一个汉代故事:“汉有女子舒襟,为人聪慧,事事有意。与元群通,尝寄群以莲子,曰:‘吾怜子也’。群曰:‘何以不去心?’使婢答曰:‘正欲汝知心内苦’”。因此,通过上述的双关暗示,我们可以发现这位女性在爱情上不但大胆、主动,而且多愁善感,聪慧含蓄。这种深长的意味,也许就是施补华说追求的那种“语短意长,而声不促”的绝句意境吧!
雾露隐芙蓉,见怜不分明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故事:昌谷家山

陈友冰

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李贺
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
长枪江米熟,小树枣花春。
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
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
土甑封茶叶,山杯锁竹根。
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
国学这首古风,是中唐诗人李贺在就任朝廷奉礼郎后,怀念家山昌谷时所作。在群峰并峙的中唐诗坛上,李贺是位极富特色并对后人产生极大影响的青年诗人。他一生年促命短,只活了二十七岁(790——816);但却是一位神童,据说七岁即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师”。当时著名的大诗人韩愈就同皇甫湜一道慕名去看望过他,他当着两位大诗人的面,写了一首古风《高轩过》,记录咏歌此事的经过,而且把两人奇特瘦硬的诗风加以形象概括,使得两位大诗人诧不已,“二公大惊,亲为束发”(《新唐书·本传》),并结下终生忘年交。李贺不但年初命短,身体也瘦弱不堪,史称他“细瘦通眉,长指爪”,他自己也说是阵日与药罐子为伴,而且早衰,不到十八岁就已出现白发,并且一根根往下掉。在短短的一生当中,生活道路也异常坎坷:他虽是个皇族,为陇西郑王李亮之后,但家道早已中落。其父李晋肃是个官卑职微的“边上从事”,晚年当过一段时间陕县令,在李贺刚踏上人生之旅时即已去世,留下他和母亲、姐姐和弟弟一家四口靠着几亩薄田度日。他曾在诗中描叙家中的困苦:可以说是一贫如洗,风雨之夜,伴随着舂声的,是差吏前来收租的敲门声;甚至连唯一的幼弟都养不活,要送到江南去谋生。自己在仕途上也是困踬一生、地位低下:他本可通过进士试而获朝堂之位,但因惧社会流言,避父亲“晋肃”讳而不去应“进士”试,尽管韩愈专门为他写了《讳辩》,鼓励他反抗流俗,前去应进士试。但出于性格的敏感怯懦,始终不敢去应试,到头来只能凭皇族的身份去充当个“臣妾气态间”的奉礼郎,郁郁不得志终生。这首《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就写于奉礼郎的任上。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李贺为人虽瘦弱多病,但为人志向远大,渴望建功立业:“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至酒行),结束当时的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不息为国捐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但是,因为这个荒唐的“避讳”,阻断了李贺的仕途,也使李贺无法实现“提携玉龙为君死”报国之志。加上生活艰难,作为长子的李贺必须承担起养家活口的责任。宪宗元和六年(811),迫于生计,李贺离开家乡到京城长安去担任一个叫做奉礼郎的小官。奉礼郎属太常卿,原称治礼郎,唐高宗时,因避李治名讳,改称奉礼郎。主要掌管朝廷朝会、祭祀之礼仪,一般由皇族担任。李贺因为是李唐王朝远亲,所以被选取担任此职。因为这个职务属于门荫,地位又低,从九品,位卑职微,任上又无可事事,所以李贺非常压抑。他当时住在长安崇义里,曾写了首《崇义里滞雨》,很能反映他担任奉礼郎时的处境和心境:“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壮志成空,愁恨不已。加上穷困孤独,自己的心境也像是阴暗的里巷和淅沥不断的秋雨一样,这与《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所要抒发和表达的情感相近。只不过后者更强调家山的美好和对故乡的怀念。诗人将昔日在家山品茶饮酒的悠闲自在景与眼前退衙回来闭门独坐的孤独以及“鹤病悔游秦”的病痛相互比照,旨在强调身在仕途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喟叹。失落加上乡愁,更增添几分愁苦,也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
国学诗题中提到的“忆昌谷山居”即是诗人的故乡所在地。昌谷,位于今日洛阳西南宜阳县境内。今日的宜阳,显得偏僻和贫穷,但在隋唐时期,此地则是江淮粮赋陆路和漕运的重要中转站。其中李贺居家的三乡驿(今名三乡乡),是当时从洛阳通往长安大道上的一座重要驿站。为唐代诸帝东巡必经之地,在此建有连昌宫、兰昌宫等行宫,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在此驻跸,其中的连昌宫更因元稹的《连昌宫词》而闻名千古。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三乡所在地昌谷,是两山间的一块谷地,是个水陆交汇、山川形胜之处,昌谷北有凤翼山、汉山,南有女几山、梅鹿山,昌涧水从凤翼山和汉山间缓缓穿过昌谷向东南流注洛水。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中原经济由于安史乱后遭到极大破坏,唐王朝的财赋主要取自东南,这里又是江南漕运的主要中转站,宪宗元和年间“每岁运江淮米五十万斛,至河阴留十万,四十万送渭仓”(《旧唐书·食货志下》),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可以想象。昌谷不仅水陆交汇,也是山川形胜之处,在唐代也是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涧水两岸水草丰茂、杨柳婆娑,汉山也是“周围十里,古柏苍然”,“林壑茂美”(《宜阳县志·山川》)。附近的汉山上有汉光武庙,刘秀曾在此收编投降的赤眉军(《重修汉光武庙记》);对面的女几山上有兰香女神庙,有着“女几化石”的神话传说。所以在唐代,昌谷也是个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据《新唐书·地理志》:唐代诸帝东巡,三乡驿为必经之地,在此建有行宫兰昌宫,武则天、唐玄宗都曾在此驻跸,唐玄宗还在三乡驿题过诗,题为《望女几山》。除上述帝王在此驻跸外,诗文名家张九龄、韩愈、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都游过昌谷。梅鹿山上至今还存有刻着皇甫湜姓名的古碑,为清康熙四十六年立。张九龄是作为宰相陪同玄宗东巡止息于三乡驿的,并对玄宗题诗有首和诗,题为《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刘禹锡游览昌谷时玄宗的题诗仍在,刘还为此写了一首诗抒发感慨,题为《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李贺故居具体在何处,古人未言及,今人多歧说。因为毛泽东喜爱李贺诗,所以宜阳县委宣传部在1974年文化大革命高潮中,还组织了一次关于李贺故居的专门调查,认定故里是在西柏坡,并“统一宣传口径”,命令当地政府按此口径对外介绍,所以不少书籍文章在介绍李贺时,都以为李贺故居在昌谷西柏坡。其实,对李贺故居最有发言权的是李贺本人,另外还有宋人张耒。贺诗中有不少关于家乡风物的描绘可作为我们推断的依据,张耒到过李贺故居并留有诗作,在现有史料中,它与李贺时代最近。张耒在上述两诗中说到李贺宅的位置是“连山忽中开,砑若敞双户。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清溪水拱荒凉宅,幽谷花开寂寞春”。李贺诗中也说到“我在山上舍,几亩蒿硗田”(《送韦仁实兄弟入关》),“长峦谷口倚稽家,白昼千峰老翠华”(《南园》十一),又说“舍南有竹堪书字,老去溪头作钓翁”(《南园》十一),“怡怡中谈笑,小弟裁涧菉”(《题旧梦》)。可见宅在山上,而且是在群峰中开的谷口处,附近还有涧溪环绕。按以上开列的环境来判定,似是在汉山靠近昌谷的山坡上,隔着连昌河与凤翼山相对处。21世纪初,我曾在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葛景春和宜阳县文联主席刘雷和宜阳电视台台长郅敬伟等陪同下考察过李贺故居并到过汉山。汉山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个小高坡,海拔仅150多米,坡度平缓,我们乘坐的越野车沿坡一直开到山顶的光武庙。而且山顶平坦,除光武庙外,余皆为玉米和山芋地。可见贺诗说在山上有几亩蒿硗田是可信的。史载汉山“周围十里,古柏苍然”,“林壑茂美”,没有说它是“幽壑”、“峻美”,可见其平缓模样。为其有“林壑”,故居旁才会有涧溪环绕,才会有竹林,弟弟才会去涧里采菉草,自己也才会上山采石蜜。这也与张耒诗中的“连山忽中开,砑若敞双户”以及贺诗“长峦谷口倚稽家”吻合。
国学《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在结构上也颇有特色。为了表达思乡之情,全诗十六句将故园家山的美好与生活于其间的愉悦如意于今日奉礼郎生活的孤独病痛,不但对比着去写,而且交叉进行:一二句写今日当差生活的乏味和冷清,接下来四句则是写家山生活惬意和自由:吃着自己田里产的可口的长腰槍稻米,屋外小树的枣花开了,意味着秋天又有枣子吃和枣子酿的酒合。这是说吃的,“向壁悬如意,当帘阅角巾”这是描述家居时悠闲而自由的生活环境,与“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的局促乏味官衙生活形成强烈反差。接下来又回到眼前:“犬书曾去洛,鹤病悔游秦”。“犬书”据用陆机典故。陆机有骏犬,名黄耳。机寓京师,久无家问,笑语犬曰:汝能赍书归家否?犬摇尾作声。机乃为书,竹筒盛之系犬颈。寻路南走,遂至家,得报还洛。“鹤病”是指自己在京伤病,也有人疑为在洛阳的妻子有病。“悔游秦”直接抒发自己懊悔不该来京任奉礼郎一职。接下去的四句,又是对家山故园的追忆和眷恋:用瓦罐蒸茶封存,用竹根作为酒杯。烹茶饮酒,这是夸张生活的从容悠闲;以瓦罐蒸茶,竹根为杯,则是强调民间的清贫生活。最后两句“不知船上月,谁棹满溪云”是形容明月之夜在昌涧闲游的情形:轻舟短棹,划破了明月下倒映在溪水中的白云,这是何等的清幽和惬意!作者以此来与“扫断马蹄痕,衙回自闭门”冷清、幽闭的奉礼郎生活作比,来表达他对奉礼郎生活的厌弃和对故园家山的眷恋,自然也暗示自己的人生归趋。据朱自清的《李贺年谱》,李贺于宪宗元和六年(811)秋赴京任奉礼郎一职,到元和八年春,即因病辞官,回到故乡昌谷,担任该职不过一年多时间,而且到25岁去世,从此没有在担任过任何职务,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山度过。这既表现李贺对家乡故园的热爱和对世事的看破,也表现了这位瘦弱、敏感又多才的年轻人确实不善于与社会沟通,也难容于世。当然,家山的美好和度日的从容悠闲,在这首诗中是被刻意地夸大了。因为李贺在家乡生活异常艰苦,窘迫。如上所述,他家此时已是一贫如洗,只有山上几亩薄田:“我在山上舍,一亩嵩硗田”。而且因交不起租税,风雨之夜被差吏逼租:“夜雨叫租吏,舂声暗交关。”甚至连唯一的幼弟都养不活,要送到江南去谋生:“欲将千里别,持此易斗粟…….青轩树转月满床,下国饥儿梦中见。辞家三载今如此,索米王门一事无”(《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作者之所以要做如此的夸张,起动机其动机也是相当明显地。另外,这首诗在结构上交叉跳跃,也很能表现出李贺诗歌的特色。晚唐知名诗人杜牧在《李长吉歌诗叙》中将李贺诗歌称之为“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第一次提出李贺诗歌缺少思理这一特色,后人如陆龟蒙、宋祁、王琦等,皆指出李贺诗歌想象怪特但结构跳跃缺乏思路连贯这一特征。今人更提出李贺诗歌是采用“印象连缀”这一印象派的写作方式。从这首诗来看,今日的现状与昔日的回忆,不同时空的片段印象不断浮现而且交叉呈现,完全靠回忆这根线索断断续续相连确实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昌谷是个方圆十几里的谷地,散落着西柏坡、后院、小寨、南寨、上庄、下庄等五六个村落以及汉山、女几山、昌涧水等山水名胜。在汉山靠近昌谷的山坡上李贺故居前后,并反复被李贺咏歌的则有汉山、女几山以及住宅前后的南园和北园。下面依据考察情况依次介绍:2k45j国2498z学8vzcd网f89af
汉山
国学汉山在宋代张耒的诗歌中叫“南山”,他在探访昌谷李贺宅的位置时说:“连山忽中开,砑若敞双户。南山当其门,列嶂俨环护”(《春游昌谷访李贺故居》)。是说李贺的故宅在山峦中断处,汉山在其北,当起门户。李贺自己也说自己的住宅在长峦谷口,“长峦谷口倚稽家,白昼千峰老翠华”(《南园》十一),而且在南山上有几亩薄田:“我在山上舍,几亩蒿硗田”(《送韦仁实兄弟入关》)刘秀曾在此收编投降的赤眉军(《重修汉光武庙记》),山上有汉光武帝刘秀庙,称“光武庙”。据史载,汉山异常秀美:“周围十里,古柏苍然”,“林壑茂美”,但到了李贺生活的中唐时代,这座曾经香火鼎盛、金壁辉煌的庙宇已是“颓圮残破,十不存一”了。神殿的破败更显得林壑的阴森,十里古柏更衬出古刹的神秘。
李贺故园附近的汉山和山上的光武庙
国学李贺在其咏歌南山的一些诗章中反复表现一种冷寂中的伤感和冥冥中的神秘,如:“南山何其悲,鬼雨撒空草……漆矩迎新人,幽圹萤扰扰”(《感讽五首》);“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南园》);“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南山田中行》),未尝不是这座古刹荒寺给诗人自小就留下的心灵痕迹。其中代表之作就是这首《南山田中行》: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国学诗人用富于变幻的笔触描绘了故园南山下神秘又空旷的秋夜田野:它明丽而又斑驳,空旷而又幽冷,带着神秘,使人恐怖,又带着温馨,使人眷恋。诗人将种种矛盾又复杂的情感表达在斑驳幽暗的画面中,典型地体现了长吉歌诗奇谲幽冷的风格和跳跃矛盾的思想情感!13k4j国k1jda学iuf57网97n67
国学诗歌开头三句吸收古代民间歌谣起句形式,描绘秋夜南山下田野给诗人的总体印象:描绘了空旷、静谧,皓月当空,秋风万里,眼前塘水深碧,耳畔虫声轻细,有声有色,充满诗情画意。ad8f7国a87fa学d67fa网87d6f
国学四、五句写南山。山间云绕雾漫,岩石上布满了苔藓,娇弱的红花在冷风中瑟缩着,花瓣上的露水一点一点地滴落下来,宛如少女悲啼时的泪珠。写到这里,那幽美清朗的境界蓦然升起一缕淡淡的愁云,然后慢慢向四周铺展,轻纱般笼罩着整个画面,为它增添了一种迷幻的色调。13kj4国k1j4v学x7bx9网87356
国学六、七句写山下田野深秋九月,田里的稻子早就成熟了,枯黄的茎叶横七竖八地丫叉着,几只残萤缓缓地在斜伸的田埂上低飞,拖带着暗淡的青白色的光点。13kj4国k1j4v学x7bx9网87356
国学结尾两句由景物描绘过渡到主观感受,展示了幽冷凄清甚至有点阴森可怖的境界:从石缝里流出来的泉水滴落在沙地上,发出幽咽沉闷的声响,远处的燐火闪烁着绿荧荧的光,像漆那样黝黑发亮,在松树的枝丫间游动,仿佛松花一般。泉水是人们喜爱的东西,看着泉水流淌,听着它发出的声响,会产生轻松欢快的感觉。人们总是爱用“清澈”、“明净”、“淙淙”、“潺潺”、“叮咚”之类的字眼来形容泉水。李贺却选用“滴沙”这样的词语,描摹出此处泉水清幽而又滞涩的形态和声响,富有艺术个性,色调也与整个画面和谐一致。末句描写的景是最幽冷不过的了。“鬼灯如漆”,阴森森地令人毛骨悚然;“点松花”三字,又多少带有生命的光彩,使读者在承受“鬼气”重压的同时,又获得某种特殊的美感,有一种幽冷清绝的意趣。
国学李贺从小就生活在这中空旷、幽闭又带着某种神秘的故园山水之中,成年以后也多次返回故里闲居。故乡风物是昌谷诗中经常表现的对像,也是形成李贺或艳丽或幽冷诗风的主要动因,甚至对李贺封闭内向性格的形成以及多言鬼神创作倾向的产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李贺为人异常脆弱又异常敏感,这种性格的形成与他早年在昌谷的生活环境和创作习惯有很大关系。大自然的清幽陶冶了诗人的纯情,也培育了诗人的敏感,但也使诗人的生活面极为狭窄和单调,《新唐书》本传对李贺的这种生活有段记载:
(贺)每日旦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而”。
国学早上出去观风赏景,寻找诗材,激发诗兴,晚上回来整理创作素材和佳句。日日骑着一匹瘦马、伴着一个书童,再加上一个阵日为他耽心的母亲,这就是李贺在昌谷的全部生活内容。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自然会形成落落寡合的性格和孤寂愁苦的心态。而这种内向性格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定式,即使走向社会后也会本性难移:在洛阳求职时他是闭门著述、苦思冥想;在长安任奉礼郎时也是下班回家,闭门独处;即使在漫长的旅途上也是“独骑往还京洛”。独往独来,罕与人交,整日浸淫在读书与创作之中。情感的闸门一旦向外封闭,情感就必然要向内心回流,李贺单调贫乏的现实生活造成了天平向另一端倾斜——精神世界异常丰富和活跃。李贺诗歌多幻想、多写虚幻世界,都与这种青少年时代生活环境有关。adkjf国aiua9学87df8网a7dfa
女几山
国学女几山在李贺故园昌谷之南。比起汉山,女几山要出名和秀丽得多,它是著名的洛水发源地,早在我国第一部地理神话著作《山海经》中就有女几山的记载:“女几之山,洛水出焉,东注于江”。至于女几山之得名,《山海经》曰:“又东二百里,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瑶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这关如兔丘,服之媚于人”。意思是说由鼓钟山向东二百里有座山,名叫姑瑶山。天帝的女儿就是在这里死的。她名叫女尸,死后化为瑶草。这种草的叶子相互重叠,花是黄色的,果实就像兔丝的果实,人吃了这种果实,就会扮相妖媚,得到别人宠爱。至于姑瑶山为何又称为女几山,一些史料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说是孝女杜兰香感天帝,在此飞升成仙,遗留一个石几在此:“兰香神女上升处,遗几在焉”,因而得名。这种说法最早见于刘义庆的《幽明录》;另一种见于《宜阳县志》:说是一个买酒的妇人叫女几,作酒常美。仙人过其家饮酒,以素书五卷质钱。几开视也,乃长生之术。女几按书上所写之法进行修炼,三十年后颜色更少,像个小姑娘。数岁,仙人复来,笑着对女几说:“你这个道婆还不随我飞升而去?”女几于是随仙人去,不知其所之。所居,即今女几山也。第三种说法亦见于《宜阳县志》,说“石几山”乃是“石鸡山”的讹音。刘宋永嘉年间,有位女子叫彭娥,是龙屋保彭氏之女。永嘉之乱时,有次彭娥带着水桶去汲水。看到有贼兵来便往回跑。贼兵追到溪边。彭娥看到高数十丈的石壁挡住去路,便大哭说:“老天莫非要让我受辱于贼耶!”说着便以头碰石壁,石壁忽然裂开数丈,彭娥跑了进去。贼兵也随后跟着入内,但石壁有合起来,贼兵皆被挤压而死。彭娥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只留下她汲水的水桶化而为石,形状像只鸡。当地人便把这座山称之为“石鸡山”,其水为“女娥潭”后人虽讹为“石几山”。13kj4国kj9uf学da09f网7k3jr
国学在这几种女几山得名的传说中,刘义庆《幽明录》所载的兰香女神传说流传最广。唐《元和郡县志》和宋代《太平广记》皆依据此说,说此山乃仙女杜兰香得道成仙之所,其升仙处尚留一石几,故得名“女几山”。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又称之为“化姑山”,几仙姑道化之所。大概由于此山秀丽多林木花果,宋以后将“化姑山”讹成了“花果山”。1986年,宜阳县人民政府决定统一口径,将此山统一称呼“花果山”,并成立“花果山旅游资源开发公司”,1991年,国家林业部正式同意成立“花果山国家森林公园”,要开发成新的旅游景点了。为此改名,我在考察中曾问过同行的宜阳县文联主席刘雷、宜阳电视台台长郅敬伟:按说,“女几”得名最早,历代名流对女几皆有咏歌,山上有女几和兰香女神庙,又有着裴度、韩愈、白居易的女几逸事和“女几化石”的神话传说,既有历史的深沈、文化的积淀又有神话的浪漫。而“花果山”则仅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只是作为“花姑山“的一个讹音和当地俗名,为什么宜阳政府要去古而取今,去正而从讹,去雅而从俗?至于把“女几石”改为“悟空戴帽”、将“兰香女神庙”改为“花果山庙”更是让人莫名其妙。回答是女几山很少有人知道,花果山则由于《西游记》今人人皆知,为了开发旅游事业,扩大宜阳的社会影响,县委、县政府对此命名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国学实际上,女几山的人文自然景观俱佳。据唐代杜光廷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女几山也是道藏中的七十二福地之一。唐玄宗写过《望女几山》,张九龄是作为宰相陪同玄宗东巡止息于三乡驿的,并对玄宗题诗有首和诗,题为《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刘禹锡游览昌谷时玄宗的题诗仍在,刘还为此写了一首诗抒发感慨,题为《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名相裴度出讨淮西叛军吴元济时,曾到过女几山兰香女神祠,祝祷平叛胜利,并刻石题诗:“待平贼垒报天子,莫指仙石示武夫,“后果如所言,克期平贼”。此时随军的韩愈未能陪同游山,却奉命写下一首和诗《奉和裴相公东征途径女几山》,诗中则表达了他游此山的渴望:“旗穿晓日云霞杂,山倚秋空剑戟明。敢情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十年后的文宗大和二年,已闲居洛阳的白居易游历女几山,见此诗碑感慨万分,写了一首长达二百言的古风《题裴晋公女几山刻石诗后有感》。诗中表达了对名相裴度为民除害建功立业的敬仰和感佩,也抒发了今日老死林泉、世道沧桑的感慨。其实,游览和咏歌女几山的不仅是唐人,而是代有名流,宋代有蔡襄、邵雍、张耒,金代有元好问,明代有唐寅、魏云霄,清代有吕履恒、吕谦恒等。宋人邵雍在诗中竟发这样的感慨:“予看山多矣,未尝逢此奇。巨崖如格虎,险石若张旗。云气间舒卷,岩形屡改移。丹青难尽处,四面尽如斯”。13j4k国1jouf学iugjk网ljgsf
国学亦依据此说,刘宋以后的此山便建有兰香女神庙,又叫“女几祠”,历代皆有对该祠的用个咏歌:明代的顾达有一首《谒女几祠》,诗中写道:“宜阳城西九十里,同山巍然名女几。上有窈窕之神女,服靓妆淡淡如洗”,据此神女庙在女几山上。宋代的邵雍也有一首《女几祠》的诗,但据邵诗,女几祠当在女几山下洛水边上:“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千年女几祠,门临洛水边。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和邵雍同一时代的诗人张耒也有一首写女几祠的诗:“山边白云闲不扫,山下松花龙甲老。东风古柏吹暖香,庙前土马荒春草。朝霞为裳水为佩,守庙千年老龙在。清风扫裳神暮还,山头月出溪澉澉。”张耒的诗,写女几祠的景象较为具体,既远写了山边的白云、山下的松花,又近写了庙内的古柏和庙前的土马,可见张耒是确切临其境的,可见兰香女神庙是在山下。akdjf国43987学sdfia网o9vua
国学这座兰香女神庙,至少在李贺的时代还是香火鼎盛。李贺诗集中就有一首《兰香女神庙》,对这位女神进行了具体而细腻的描绘,为历代咏歌中所未见:caduf国90a87学f0qej网ad878
古春年年在,闲绿摇暖云。
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
沙砌落红满,石泉生水芹。
幽篁画新粉,蛾绿横晓门。
弱蕙不胜露,山秀愁空春。
舞珮剪鸾翼,帐带涂轻银。
兰桂吹浓香,菱藕长莘莘。
看雨逢瑶姬,乘船值江君。
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
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
团鬓分蛛巢,秾眉笼小唇。
弄蝶和轻妍,风光怯腰身。
深帏金鸭冷,奁镜幽凤尘。
踏雾乘同归,撼玉山上闻。
国学诗中的这位女神异常艳丽:“密发虚鬟飞,腻颊凝花匀。团鬓分珠巢,浓眉笼小唇。弄蝶和轻艳,风光怯腰身”。值得注意的是这为兰香女神是按照李贺的美学标准乃至李贺的形象塑造的:李贺诗“通眉”,这位女神也是浓眉:“浓眉笼小唇”;李贺不到二十岁就落发:“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咏怀》),所以他羡慕发密:“密发虚鬟飞”;李贺很瘦弱,这位女神也是“风光怯腰身”。不仅如此,李贺诗歌中的美人也大多有这种诗人自我崇拜的倾向,如洛姝真珠:“浓蛾叠柳香唇醉”;《恼公》:“添眉桂叶浓”,“发重疑盘雾”;《贝宫夫人》:“长眉凝绿几千年”。明代诗论家胡震亨云:“李长吉师心,故而作怪”(《唐音癸籖》)这种凭自己主观感觉而改变客观事物面貌的“师心”倾向,颇像今日毕加索的绘画,也是李贺诗歌一个很显著的特征。qbenv国rj3ai学duiqo网a987d
国学在这首诗歌中,李贺笔下的兰香女神又极具神通:“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锦鳞”,“踏雾乘风归,撼玉山上门”;兰香女神庙周围女几山一带景色也异常优美,类似道家仙境:“松香飞晚华,柳渚含日昏。沙炮落红满,石泉生水芹。幽篁昼新粉,蛾绿横晓门”。传说兰香女神在此山修道,功德圆满后白日飞升,留下一石几在修炼处,故得名为女几山。女几山高峻巍峨,石湍飞瀑,云环雾绕,再加上有上述传说,很容易产生一种仙山琼阁的神秘感。宋人蔡襄在《雪中不见女几山》一诗中就表达了这种感受:“宜阳南路是仙山,雪拥云埋缈霭间。洗眼看来无觅处,不知可复在人寰”。唐玄宗在路过三乡驿时也写了首望女几山诗,此诗《全唐诗》未载,但从读过此诗的刘禹锡所发的感慨来看,玄宗此时也产生了飘飘欲仙之感和创作上的冲动。路过其间都会产生这种心理,何况生活于其间,整个身心都浸淫于其中的李贺了。从李贺《兰香女神庙》一诗的描述来看,此庙当时香火鼎盛,从小就瘦弱多病的李贺大概也会随着众人或家人前来祈福消灾。这座女神庙不仅给李贺诗作带来终生难以抹去的鬼神气息,而且这位女神的容貌气度、神情也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以至成了他写女神、写女鬼,乃至写名姬、写美女的模板和模式。由此可见,李贺早年幽寂又带有鬼神气息的生活环境,对贺诗多言鬼神,充弥“鬼气”的美学倾向是有较大影响的。
李贺《兰香女神庙》
南园、北园、后园
国学李贺诗作中除上面提到的南山(女几山)、兰香女神庙外,写的较多的故乡山水还有南园、北园和后园。诗作中直接写南园的有《南园十三首》和《南园》;写北园的有《北园新笋四首》,写后园的则有《后园凿井歌》共十九首。
国学可是,这三园究竟何指并位于何处?学界一直议论纷纷,至少有三种主要说法:一种是在1974年毛泽东写给陈毅的《关于谈诗的一封信》发表之后,信中除了批评宋人不懂形象思维,诗歌“味同嚼蜡”外,着重提到“李贺诗歌值得一读”。伟大领袖一声令下,百万“革命大军”自然闻风而动,神州大地一片颂读李贺诗歌以及解释为何“李贺诗歌值得一读”。在这个大背景下,李贺诗歌中的南园、北园和后园居然还不知究竟何指,这怎么可以呢?于是,宜阳县委宣传部专门组织了个“工农兵李贺诗歌研究小组”,在三乡公社作了三天调查,然后得出“统一结论”,由宜阳县革命委员会向外宣布:“三园是以连昌宫为中心的三片竹林,连昌宫南称南园,宫北称北园,北园的后面称后园”,这一结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定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关于李贺诗歌的论着,多采用此说。第二种看法认为是村庄名。钱仲联在《李贺年谱会笺》中即认为“昌谷后园、南园是连昌河汇入洛河处的两个村庄,后园即今日的后院村,南园即今日的南寨村”,“后院(园)村旁房后,竹林夹道,或即是李贺当年‘斫取青光写楚辞’之地”。第三种看法是杨其群在九十年代出版的《李贺研究论集》中提出的新看法,认为“园”与“原”通,即可种植谷物的平地。“北园”就是“昌谷范围以内丘岭‘可种谷给食之处’”,“可称昌谷北原”。至于南园则是“昌谷口以南与洛河交汇范围以内‘可种谷给食”的平地”,“可称南原”。我通过这次在昌谷的实际考察,倒是倾向于三园为三片竹园这种在“文革”中提出的说法。因为“文革”虽然荒谬,但也不是事事荒谬,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就是在“文革”中上天,第一颗原子弹也是爆炸于“文革”前夕的1964年12月,难道都会因为“文革‘而被否定和推翻?不能因人废言,也不能因事废言。只是需要修订的是,我以为三园的得名不是以连昌宫为中心来定位,而是以这三片竹园的相对位置而得名:大概位于今日南寨附近的这片竹园称南园,南寨西北今日上庄附近的竹园称北园,北园再往北靠近连昌河的竹园称后园。因为连昌宫的故址在下庄,南寨在其西,上庄在其西偏北,无法形成宫之北为北园,宫之南为南园这种地理概念。ad78q国w7ead学kjdnv网a8d87
国学李贺关于故园的十九首诗歌中,《后园凿井歌》是单独一首的歌谣:
井上辘轳床上转。
水声繁,弦声浅。
情若何?荀奉倩。
城头日,长向城头住。
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
国学诗人借《晋书》“吴拂舞歌·淮南王篇”来表现夫妻俩摇辘轳汲水的两情欢好情景。
国学诗中说到的荀奉倩即晋人荀粲。据《世说新语》:“粲与妇情至笃。”诗人借此历史典故来表达夫妻间的深挚之情。至于“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更是用泉水千年不息来祝祷夫妻间恩爱不断,“长相守而不老”。让我们窥见李贺夫妻生活中不可多得的一面。89qeh国jhadj学q1837网i0auv
国学除《后园凿井歌》外,《南园》和北园皆是组诗。《南园》诗十三首是诗人辞去奉礼郎回到福昌昌谷后在家乡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创作时间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至元和十一年(816)之间。年龄为24岁到27岁之间,也是他生命最后三年的绝笔之作,也为研究李贺的乡居生活和思想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因而显得十分珍贵。十三首南园诗涉及面非常之广,有描述南园春天美丽的田园风光和自己在故乡从事农活的情形(其一、其八、其九、其十一、其十三),采桑、缫丝等农家生活(其二、其三),有对藩镇割据的愤慨和要为国建功立业的志向(其四、其五),有怀才不遇、读书无用的慨叹,表示要改弦更张、弃文习武(其六、其七),有忆古叹今,借古人表达自己的归隐之志)(其十)等。写的最多的还是春天的南园一带田园美景“花枝蔓草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这是南园内开在草丛中娇艳的小花;“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这是写花上采蜜的黄蜂和掠水低飞的新燕;“泉沙软卧鸳鸯暖,曲岸回篙舴艋迟”,描绘的是春日暖阳下卧于沙滩的鸳鸯和绕着弯曲溪岸前行的小船。其中最后一首(其十三)写得特别美:ad910国7aidi学au8vn网ajhda
南园(第十三)
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
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
古刹疏钟度,遥岚破月悬。
沙头敲石火,烧竹照渔船。
国学诗人将南园一带的的远山、近水,麦田、柳絮,古刹、渔舟春日清晨到夜晚的美景描绘的十分美妙:夜雾渐渐消散,蜿蜒在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坦陈于眼前。小路两旁蒙茸茸的细草沾满夜露,显得湿漉漉的。诗人踏着朝露、沿着小到来到南园下的昌谷河边。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浅浅的河滩上像铺了一层雪,春阳下的麦苗死劲地往上窜,简直要涨破溪田!天色渐渐暗下去,远处的古刹传来阵阵晚钟声,一轮残月开始浮现在远远的女几山头上。渔人正在敲石取火,通红的火把将小船照得如诗如画。谁读了这首诗,都会感到诗人观察的细密和触觉的敏锐,也都会被诗人笔下的南园美景所迷恋。静谧又温馨的南园,对仕途坎坷、刚刚辞职归来的诗人无疑是最大的心灵慰籍。aeYddier国学网a5kufFH
国学这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画。诗人以诗作画,采用移步换形的方法,就象绘制动画片那样,描绘出南园一带从早到晚的水色山光,旖旎动人:首二句写晨景。夜雾逐渐消散,一条蜿蜒于绿树丛中的羊肠小道随着天色转明而豁然开朗。路边的蒙茸细草沾满了露水,湿漉漉的,分外苍翠可爱。诗歌开头从林间小路落笔,然后由此及彼,依次点染。显然,它展示的是诗人清晨出游时观察所得的印象。yedd国学网u3470L’;c4s
国学三、四句写白昼的景色。诗人由幽静、逼仄的林间小道来到空旷的溪水旁边。这时风和日暖,晨露已晞,柳絮纷纷扬扬,飘落在溪边的浅滩上,白花花的一片,象是铺了一层雪。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诗人沿途所见多是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田园。到了这里,眼前忽地出现一片银白色,不禁大为惊奇。惊定之后,也就尽情欣赏起这似雪非雪的奇异景象来。国学诗人观赏了“雪浦”之后,把视线移向溪水和它两岸的田垅。因为不久前下过一场透雨,溪水上涨了,田里的水也平平满满的。春水丰足是喜人的景象,它预示着将会有一个好的年景。/-**yF4国学网Itryker国学网
国学前面我曾多次提到李贺诗歌的跳跃性,“师心”和缺少“思理”,但这首诗却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诗的前六句主要描摹自然景物,运笔精细,力求形肖神似,象是严谨密致的工笔山水画。其中只有第三句“柳花惊雪浦”中的“惊”字是写人的感受,透露出“诗中有人”,有人的观感,有人的情思。这种观感和情思把诗歌所展示的各种各样的自然景物融成一片。。末二句则正面写人的活动,用墨省俭,重在写意,犹如轻松淡雅的风俗画。两者相搭配,相映衬,情景十分动人。而且诗中的山岚、溪水、古刹、渔船,乃至一草一木都显得寥萧淡泊,有世外之意。想来是诗人的情致渗透到作品的形象里,从而构成这样一种特殊的意蕴,反映了诗人“老去溪头作钓翁”(《南园》其十)的归隐之情,其实诗人此时只有26岁左右!/-**yF4国学网Itryker国学网
国学李贺还有四首组诗是写“北园”的,但并不像《南园》那样或写景,或抒情,去全面描绘南园风物美景,刻画田园生活的安逸,或抒发韶华易逝、抱负难酬的感叹。而是皆是描写北园内竹子的。从其中的“茂陵归卧叹清贫”(其四)、“斫取青光写楚辞”、“无情有恨何人见”(其二)等诗句来看,也是写于归隐之后,牢骚满腹之时,而且是借咏北园之竹来抒愤,但其中也透露出关于北园的一些信息:这是一所竹园,而且时间很久:“古竹老梢惹碧云”、“风吹千亩迎雨啸”(其四);这所竹园是从李贺宅后的井旁一直延伸到昌谷河边:“家泉石眼两三茎,晓看阴根紫陌生。今年水曲春沙上,笛管新篁拔玉青”(其三)、“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其一)。诗人以此自喻,借新笋难以成材抒发有志难伸的愁叹和无奈,同时也对那个压抑人才、毁灭人才的社会发出控诉。四首中以第二首这种情感更为突出:/-**yF4国学网Itryker国学网
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二)
斫取青光写楚辞,腻香春粉黑离离。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国学昌谷一带风景优美,到处是茂林修竹。李贺在《昌谷诗》就曾写道:“竹香满凄寂,粉节涂生翠”。李贺家园《北园》更是一片葱茏茂密的竹林,至今仍是如此。05awemk国学网rWR034$@
今日三乡乡北园的竹林
国学但李贺在四首北园组诗中,并没有泛写北园竹林,而是特意选取刚出土的新笋,这更有深意。因为笋子不仅有竹子的品德,如正直、虚心,以象征高风亮节。更在于笋子具有天生资质,拔节快、成长迅速,就像李贺在诗中咏歌的“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所以世人形容迅速成长的新生事物如“雨后新笋”。还在于笋子是美食,容易被人伤害、夭折。晚唐的李商隐在酒席上看见有人吃新笋,就发出这样的感慨:“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初食笋呈座中》)。二十来岁正在成长之中,关怀,需要人人扶持用新笋自喻,来比喻自己遭受打击和坎坷,只在恰当不过了。
国学诗的前两句描述自己在竹上题诗的情景,语势流畅而又含蕴深厚。句中的“青光”指代竹皮,同时把竹皮的颜色和光泽清楚地显现出来;“楚辞”代指作者自己创作的歌诗。诗人从自身的生活感受联想到屈原的遭遇,这里因借“楚辞”含蓄地表达了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在生活中,李贺也非常喜欢《楚辞》,几乎日日不离手:“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赠陈商》),其创作风格也是屈原,为李贺诗集作序的杜牧就称李贺是“骚之苗裔”。次句运用了对比映照的手法:新竹散发出浓烈的芳香,竹节上下布满白色粉末,显得生机勃勃,俊美可爱;可是题诗的地方青皮剥落,墨汁淋漓,使竹的美好形象受到污损。这里,诗人巧妙地以“腻香春粉”和“黑离离”这一对矛盾的形象,表现内心的幽愤。i8^$#^国学网(_+!@$%era
国学后两句着重表达怨恨的感情。“无情有恨”,似指在竹上题诗的事。诗人毁损了新竹俊美的容颜,可说是“无情”的表现,而这种“无情”乃是郁积心中的怨愤无法抑制所致。对此,姚文燮有一段很精彩的评述:“良材未逢,将杀青以写怨;芳姿点染,外无眷爱之情,内有沉郁之恨。”(《昌谷集注》)诗人曾以“龙材”自负,希望自己能象新笋那样,夜抽千尺,直上青云,结果却无人赏识,僻处乡里,与竹为邻。题诗竹上,就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怨恨。然而无情也好,有恨也好,却无人得见,无人得知。“无情有恨何人见?”这里用疑问句,而不用陈述句,使诗意开阖动荡,变化多姿。末句含蓄地回答了上句提出的问题,措语微婉,然而感情充沛。它极力刻画竹的愁惨容颜:烟雾缭绕,面目难辨,恰似伤心的美人掩面而泣;而压在竹枝竹叶上的积露,不时地向下滴落,则与哀痛者的垂泪无异。表面看起来,是在写竹的愁苦,实则移情于物,把人的怨情变成竹的怨情,从而创造出物我相契、情景交融的动人境界来。IWV国学网[muk国学网IOKspan#
国学这是一首咏物诗。通篇采用“比”、“兴”手法,移情于物,借物抒情。从头至尾写竹,却又无处没有诗人自己的面目精神在。竹的愁颜宛如人的愁颜,竹的哀情也与人的哀情相通。写竹又似写人,其旨趣在有意无意之间,扑朔迷离,使人捉摸不定,然而风神高雅,兴寄深微,远非一般直抒胸臆的诗篇可比。表现手法而言,写竹的形态是实,人的感情是虚;而从命意来说,则正好相反,写人的感情是实,竹的形态是虚,因为诗人写竹,旨在表达自己心中郁积已久的哀怨之情。读者在领悟了诗的题旨以后,竹的形象就与诗人自己直接抒情的形象迭合起来,不再是独立自在的实体。这样写,有实有虚,似实而虚,似虚而实,两者并行错出,无可端倪,给人以玩味不尽之感。*mbvSNZBYRI 国学网JK]rtvg$t
国学总之,短促的生命和困顿的一生,并没有妨碍李贺成为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乃至中国文学史上最富才华、也最具有想象力的诗人:他幼为神童,声名早播,以至当时的文章巨公韩愈和皇甫湜曾联袂前往探看。成年以后,李长吉歌诗更以其出人意表的想象,奇诡幽冷的风格和极为浓艳、极富张力的语言使他和唐代诗坛乃至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流大家并驾齐驱:他与盛唐诗人李白、晚唐诗人李商隐并称“三李”,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称为“诗鬼”。他的诗歌风格被称为“长吉体”,对宋人刘克庄、谢翱,元人萨都喇、杨维桢,清人黎简、姚燮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他生活的中晚唐时代也极负盛名,戴叔伦、韩愈、张碧、沉亚之、无可、齐己、杜牧、李商隐、陆龟蒙、皮日休等二十位多名家皆称誉过其人其诗。李商隐为之作传,称其为“奇才”;张碧是称其能“补造化”;吴融赞其诗歌的特色是“刻削峭拔,飞动文采”,齐己称赞贺诗“巧夺天工、无险不入,能抉赤水之虹、昆山之玉,两手掀翻蓬莱”。最形象而全面地对李贺诗歌风格作出描绘概括的当数杜牧,他在《李贺诗集序》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和赞誉长吉歌诗,其中最后一句“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荒诞虚幻也”几乎成了贺诗诡谲风格的定评。ADSU%^*+_国学网|$%^$@$@#~G
国学李贺这位极富戏剧性的人物在人生谢幕时,还有个戏剧性的结局:据李商隐的《李贺小传》载:李贺将死时,有一绯衣人驾赤虬从天而降,手捧一诏书,说:上帝造了一座白玉楼,召李贺升天为此楼作记。这个传说虽然荒诞无稽,但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李贺才华的高度评价和年促命短的深深同情:李贺不是死去,而是上天成神了。天帝造白玉楼,也要请李贺去作楼记。后代一些名家,也多以此传说为据来讴歌长吉,如北宋末年名将李纲称赞说:“长吉工乐府,字字皆雕锼……呕心古锦囊,绝笔白玉楼”(《读李长吉诗》)。元代经学家郝经亦叹道:“人间不复见奇才,白玉楼头耿孤洁。自此雄文价益高,翠华灼烁紫霓掣”(《长歌哀长吉》)。@%@62S12国学网34KZ^$#!%NUI#$
李贺故园附近的福昌宫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杜诗别裁·百忧集行

赵永刚

  【作者简介】赵永刚,贵州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倐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覩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呌怒索饭啼门东。
  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曰:“此章三韵,分三叚。首叙少年得意之状。此叹身老拙于逢世。此叹贫窭不能顾家之情最惨。”从字面意思上来说,仇兆鳌的分段是对的。不过,深入探讨诗意,杜甫实则展示了四种关系。
  第一,十五岁之我与五十岁之我的关系。
  十五岁时,一片童心,健如黄犊,生活富足,顽皮可爱。五十岁时,年老体衰,仰人鼻息,家徒四壁,衣食无措。“倐忽”不单是感叹时间飞逝,更是反映今昔天壤之差。
  第二,我与主人的关系。
  诗中的“主人”,黄鹤以为是崔光远,施鸿保认为是严武,都是坐实之论,有胶柱鼓瑟之嫌。浦起龙《读杜心解》所言最为通达合理,“黄鹤多方考核,谓主人是成都尹李若幽、崔光远辈。愚按:公在成都,与李、崔曾无往还之文,何得强派?且此诗是总慨入蜀以来落寞之况。居草堂席不及暖,之蜀州,之新津,之青城,又尝闻彭州高适、唐兴王潜。凡所待命,皆主人也。凡面谈简寄,皆笑语也。”“主人”是泛指杜甫入幕的幕主,为了政治理想、家庭生计,杜甫不得不强颜欢笑,小心侍奉。换来的结果却是百忧并集,一筹莫展。“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这两句“笑语”与“百忧”的对比极为醒目,题目是“百忧集行”,径直写忧也就罢了,却偏偏宕开一笔,从少年之乐起首,以笑语侍人转折。少年之乐是真乐,衬托出暮年之忧是真忧。笑语侍人是强颜欢笑,生涯百忧是切肤之痛。老杜此诗宛如渔夫之网,撒开网能够笼罩一片,收起网又能集中一点。纵横捭阖,随心所欲,真不可及也!
  第三,我与妻子的关系。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覩我颜色同。”是说夫妻二人面对贫窭的生活窘境,都束手无策。朝鲜时代学者李植评此二句曰:“自外来者疑在家者有所得,而四壁依旧空匮;在家者疑外来者有所得,而睹其忧色不减。”如此说来,上句是杜甫对妻子感到失望,下句是妻子对杜甫感到失望。虽然双方都感到失望,可是在失望之中,也传达出一种患难夫妻之间的互相理解。这种理解不是举案齐眉的矫情,而是相濡以沫的默契。
  第四,我与儿子的关系。
  “痴儿不知父子礼,呌怒索饭啼门东。”饥者欲食,寒者欲衣,这是人类的正常生理欲求,也是保证生命存活的基本条件。文明化的成人,有时会为了礼仪规范暂时克制衣食方面的欲求。但是作为幼小的孩童,衣食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无疑是远远超过礼仪的。杜甫不可能不知道儿子的基本需求,而是无法满足儿子的基本需求。所以这两句,表面是在责备儿子痴顽,不晓得父子之礼,不能体谅父亲的忧愁苦闷。其时责备是假,愧疚是真。《咏怀五百字》曰:“入门闻嚎啕,幼子饿已卒。”“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六年前(天宝十四年),杜甫的小儿子因饥饿夭折,这段沉痛的经历,在杜甫心中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当诗中的“痴儿”“叫怒索饭”的时候,不堪回首的往事无疑会再次涌上杜甫的心头。此时的杜甫肯定会担忧悲剧再次发生,所以百忧之中,也有这层难以启齿的忧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五

陈友冰

南朝乐府·吴声歌
子夜歌(之一)
落日出门前,瞻瞩见子度。
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子夜歌(之二)
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
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
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国学《子夜歌》是吴声歌中的一个曲调,约产生于晋孝武帝太元年间(376—383)。之所以称之为“子夜”,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晋代有位女子名叫子夜,《子夜歌》是她创制的,“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旧唐书·乐志》);另一种说法是说“子夜”乃曲调名,为半夜时分的鬼歌,“晋孝武太元中,琅琊王轲之家,有鬼歌‘子夜’”(《宋书·乐志》)。殷允为豫章太守时,也听说庾僧虔家有鬼歌“子夜”。两种说法以后一种较为可信。大概因为曲调哀苦缠绵,能使鬼哭,才附会有鬼歌之说。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共收《子夜歌》四十二首。各首之间虽互不关联,但仍有情感的脉络可寻。大概是叙述一位女子和情人初遇、欢会、别离、相思的一个完整的恋爱过程。这里选的是第一、二两首。写这对少男少女邂逅相,遇产生爱慕、两相欣悦的情景。前四句为男歌,后四句为女答。大概《子夜歌》开始产生时,都是这种男女相问相答的对唱形式,类似汉乐府中的相和歌。后来经过文人加工,这种形式逐渐隐没。在现存的四十二首《子夜歌》中,唯有这两首仍保持原生状态。
国学男歌的中心是竭力表现对对方的倾慕。这次相遇是很偶然的。男方在傍晚时分出门,看见这位女郎从门前的路上经过。“度”即是穿过,如同是南朝乐府中《读曲歌》“败桥语方相,欺侬那得度?”“五更起开门,正见欢子度”。这位男子不是一般地看,而是“瞻瞩”。“瞻”是带着仰慕观望,“瞩”是注目细细地看。那么,男方为何要强调自己是带着仰慕、细细注目呢?因为从门前经过的这位女郎实在太漂亮了。为了表现这种美所引起的男方的震惊,诗中用了三个虚实结合的手法:“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冶容多姿鬓”是实写女郎的娇媚之姿。女人的妖冶,往往从鬓发的装饰上能看出来。汉乐府《羽林郎》中那位招人喜爱的胡姬,就是“两鬓何窈窕,一世良所无”;《陌上桑》中使人流连忘返的秦罗敷,也是“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所以,诗中着意强调女郎的鬓发多姿,以此来表现她的“冶容”。除此之外,再用“芳香已盈路”来夸张她的惊人之美。这种芳香,绝不是指身上涂抹的膏脂或佩戴的香囊所发出的香味,而是形容她内在的丽质和香艳,这才会“盈路”。
国学因此,这“盈路”的与其说是女郎身上的芳香,毋宁说是她的娇艳给这位男子带来的主观感受。是他对女郎的十分爱慕,而造成的一种情感上的夸张。十八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有幅名作叫《惊马》。画家为了表现马的受惊之状,让它飘起的鬃毛充塞了整个画面,大概也是意在强调画家的主观感受,对生活中见到的情形加以夸张吧!
国学后四句是女方的答对。针对男方对己姿容的称赞,这位女郎更强调内心的纯洁和本质的芬芳:“芳是香所为,冶容不敢当”。这里的“芳”是指男方所称赞的“已盈路”的丽质和香艳,而这里的“香”已并非指一些芬芳的香料如沉水香、檀香之类,而是指本质的芳洁,因为只有内在的高洁,才会有外表的香艳。正像屈原所说的那样:“犹昭质其未亏兮,芳菲菲其弥章”。也正因为如此,她对男方称赞自己“冶容多姿鬓”表示愧不感当,不承认自己是“冶容”,这固然是女郎的谦逊(也是对歌时应有的态度),但也说明女方取人的标准,更注重内在的人品,而不是外在的形象。最后两句“天不夺人愿,故使侬见郎”,是写女方对男方的爱慕,它是针对男方所唱的“落日出门前,瞻瞩见子度”而发:男方认为他俩的相逢是偶然的、无心之遇,女方则认为这是老天的着意安排,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两句是女方的爱情表白,大胆、直接又富有想象力。这是南朝乐府中女性共有的特征,这与他们是小商贩、婢女和水家姑娘的身份不无关系。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这首诗五言四句形式,以及他的男女对歌表现形式,不但对后来的新体诗绝句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也引起文人们的纷纷仿效,如同时代谢灵运的《东阳谿中赠答》,释宝月的《估客乐》,唐代崔颢的《长干行》等都是直接仿效这种对答体,其中以崔颢的《长干行》尤为出色: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
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国学这四首诗皆是五言四句形式,其手法也皆采用男女对歌问答的方式,以及花轻莲重的双关隐喻手法,都是对《子夜歌》的借鉴。只不过问者由男方变成了女方,结构也由一问一答变成了互问互答,体制上有所创新。我们从南朝的《子夜歌》到唐人崔颢的《长干行》的发展演变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古典诗歌每一个新体的创建,总是以民间文学作为它的源头的。
国学这种对歌的形式也一直延续到今天。我们从江南汉族的《采茶调》,壮族民歌《刘三姐》和白族民歌《阿诗玛》中都可以看到他的演唱形式。2k45j国2498z学8vzcd网f89af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五
陈友冰子夜歌(之七)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国学一位姑娘怀着初恋的真诚和坦率,希望和自己心爱的人心心相印、白头到老。但到头来并没有如愿以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首《子夜歌》就是她对这段爱情经历的回顾,也是她对爱情真谛的思索和探求。围绕这种思索和探求,诗人运用出色的表现手法,使这首仅有二十个字的民歌表现得十分精妙!首先,它采用倒叙的手法开头,并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从这次初恋的结局来反思当时的情形。这位姑娘在初恋中是很主动的,这从“始欲识郎时”的“始欲”二字可以看出。同《子夜歌》(之二)一样,这种主动表白的爱情姿态与当时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城市下层妇女的生活方式当然有关(从她用的比喻“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来看,至少是知道纺纱织布的劳动女性)。另外,这位姑娘在初恋中也很痴情,她盼望着“两心望如一”。“两心望如一”即“望两心如一”,这是女方的主观愿望。有的选本把此解释为两心(男方和女方)都望如一,这不符合诗意:女方如此主动,如此痴情,但结局却如残丝入机,不能成匹,其责任到底在谁是不难判断的。但别具一格的是,诗中的这位姑娘并不像《诗经》“氓”、“谷风”或《汉乐府》“有所思”中女主人公那样去追究男方的责任,去指斥对方的负心。反而是以一个生动恰当的比喻去暗示这场恋爱的结局,并留下一个充满疑问、意味深长的结尾,以此来引导读者和她一道思索,一道去探求本源,在同类诗歌中,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很精巧也很独特的。我在《南朝乐府》总论中曾指出:其风格总的来说就是慷慨中含蕴着清纯,凄怨中缠绕着婉转,明丽中吐放着清秀。恋情中还分外缠绵和伤感,带有南方水乡女子特有的情感特征和心理素质。这首《子夜歌》就是很好地证明,这也是《南朝乐府》不同关于《北朝乐府》、《汉乐府》,乃至《诗经》的要点之一。国学其次是结构上的大幅度跳跃。这首民歌只有四句二十个字。所叙述的则是一个城市下层女性从初恋到失恋的整个恋爱过程,并表达她的此事的反思。要把一个时间跨度如此之长。又有深度思考的事件,用如此短小的篇幅表现出来,就需要在结构上大幅度地跳跃。诗人采取的办法是选取整个恋爱过程开头和结尾两个片段,把情节高度浓缩,同时又略去人物语言动作的叙述和描绘,着重表现她的内心情感和思索:初恋时的热切和倾心,失恋后的疑问和反思。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笔墨,把主题表现得简洁而生动。这种把情节高度浓缩、结构上大幅度跳跃的处理方式,对后代的诗人创作和诗歌理论都产生很大的影响。如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著名的《送元二使安西》就采用这种手法:选取整个送别过程的开头和结尾两个片段,把情节高度浓缩:开头铺写送别的时间地点“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之后,就一下子跳到饯别宴席的尾声,宴会前、宴会中一概略去,只留下饯席尾声的一句敬酒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把他的深情厚谊、千叮咛万嘱咐都寄托在这最后一句话、最后一个动作之中:这当中有对友人远去他乡的慰藉,也有对友人的良好祝愿,也有自己依依惜别的深情。把送别的场面和依依惜别的深情,高度浓缩在这个最富有情感特征的凝重动作之中,显然是对《子夜歌》这种结构方式的继承和发展。另外这种采用大幅度跳跃来处理内容和篇幅之间的矛盾,也成为后来五言绝句的一条规则:清代诗论家方东树在谈到五言绝句作法诗曾指出:“第三句要响”(《昭昧詹言》)。这个“要响”既包括遣词命意的精彩华美,更是要求起到浓缩诗意、大跨度跳跃的结构上作用。国学再次,是双关和谐音手法的运用。大量使用双关和谐音,是南朝乐府独具的显著特色之一,这首《子夜歌》也不例外。诗人以蚕丝的“丝”谐思念的“思”,又以布匹的“匹”与匹配的“匹”双关。这位女郎表面上是在说织布,思考残断的织布机为何不能织成锦缎,暗中却是在诉说自己的思恋,为何不能与情人匹配结合的原因。实际上“残机”二字已给了我们足够的暗示:机残丝必断,维系彼此之间的情感已经残破断裂,当然“不成匹”,无法再结合到一起了。至于男方为何变卦,这正是女主人公深深思索,也是读者在深深思考的问题。由此看来,这种谐音和巧妙的双关,把这位女性要表达的情感,处理的更加委婉含蓄、细腻深长。正如明人胡应麟所称赞的那样:“其用意之工,传情之婉,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诗薮》)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十五

陈友冰

子夜歌(之九)
今夕欢已别,会合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国学在我国古代民歌中表现男女之间相恋相爱的题材相当普遍,如诗经中的《关雎》、《汉广》,汉乐府中《上邪》、《有所思》,明代山歌集《精选劈破玉》等都是其中上乘之作。但像这首《子夜歌》这样,专写一对情人欢会后的惆怅和对来日的企盼却很少见。况且,把欢会的兴奋与别后的惆怅,来日的希望与眼前的失望,种种复杂的情思交织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字当中,表现得如此的出色,是不多见的。13k4j国k1jda学iuf57网97n67
国学这首歌的开头就是就是分别,分别时自然也有欢乐,这欢乐来自与情人的欢会。积年的相思今日了却,情感的愉悦可想而知,所以她把情人干脆称作“欢”。但是,这种欢愉又是偷偷摸摸的和极为短暂的,并未获得合法的身份和公开结合的社会认可。未来如何?女主人公心中无底,甚至连再次幽会也不能确定能否实现和何时实现?因此,这次短暂的欢乐只会带来更加深长的相思,只会留下更加痛苦的回忆。唐代诗人王维为了表现深林的幽暗,特意让一抹余晖透过林隙照射在地面的青苔上,所谓“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砦》)因为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有了这束透过密林的光线,反倒使它周围的幽暗更加突出。特别这又是“返影”,既微弱又短暂,当这一抹余晖转瞬逝去后,接踵而来的不是更加浓重而漫长的幽暗吗?王维的《鹿砦》与《子夜歌》(之九)所采用的视觉原理,应当说是共同的。在《子夜歌》(之九)中,诗人正是用欢会的欢乐来反衬离别的痛苦,用幽会欢聚的短暂来反衬相思痛苦的漫长。试想,在这短暂的欢会之后,女主人公不就像王维笔下的深林一样,沉浸到无边的寂寞和孤独之中,时光将会变得何等的漫长和难捱啊!所以女主人公问道:“会合在何时”?这声音如此空洞,没有把握!它把这位女郎的忧虑、焦灼以及毫无希望的企盼,全都充分地表露出来!“会合在何时”?也许是在问情郎,也许是在问苍天,也许是在问自己,但谁又能回答出来呢!ad8f7国a87fa学d67fa网87d6f
国学那么,欢会后的相思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南朝乐府的类似题材中,曾做过如实的描绘:有的说自己蓬头垢面、无心梳洗:“自从别欢来,奁器了不开。头乱不敢理,粉拂生黄衣”(《子夜歌》之四);有的诉说自己终日叹息,日子一天比一天难以忍受:“自从别欢后叹声不绝响黄檗向春生苦心随日长”;更有甚者,诉说自己因刻骨相思,弄得形锁骨立,奄奄一息:“自从别郎后,卧宿头不举。飞龙落药店。骨出只为汝”(《读曲歌》)应当说,这些描写和抒情都很准确,也很形象。但是,诗歌是宜虚不宜实的。悬想和虚拟,往往比具体的描绘更富有文学的感人的力量。战国时代辞赋家宋玉夸奖其邻女之美,并没有作具体的描述,只是说“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8),施朱则太赤”,究竟如何,让读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想象,“透过幻觉产生一个更真实的假象”(歌德《诗与真》)。这首《子夜歌》也是如此,而且是通过谐音双关这种南朝乐府特有的表达方式来虚拟。在女主人公看来,两人的结合,甚至连下次的欢会,就像是“空局”一样,在明灯之下,悠然无期,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空局”即是没有棋子的空棋盘,“悠然”和“七”则是巧妙的双关:“悠然”既是指时间漫长、遥遥无期,也暗含“油燃”之意,与上句的“明灯”照应。诗中没有具体地描绘别后苦苦思念的情形,也没有去抒发欢情受阻的苦闷和忧愁,而是别出心裁,用明灯之下的无棋空局来暗示自己的希望落空,自己的期待也将是遥遥无期。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腾出大段的空白,让读者去虚拟填补,显得更为传神,也更显出南朝乐府低回婉转的特色!13kj4国k1j4v学x7bx9网87356
今夕欢已别,会合在何时?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唐诗故事:柳州绝唱

陈友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国学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已挨过十年永州(今湖南省零县一带)之贬的柳宗元,再次带着愤懑和失望,拖着衰病之躯,到比荒僻的永州更为僻远也更蛮荒的柳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去赴任。十年前的改革岁月,还像刚刚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贞元二十一年(805)正月二十三日(癸巳),德宗病故。太子即位,是为顺宗。顺宗在东宫长达20年,从旁观者的角度对唐朝政治的黑暗有深切的认识,即有变革新政之志。一旦即位,就任用他最信任的两位东宫老师王伾,王叔文,开始被后来史学家称为“永贞改革”的政治革新。王叔文、王伾也不负重任,团结一批立志革新的新锐,形成一个革新集团,迅速推行改革。其中最主要的骨干就有刘禹锡和柳宗元,史称“二王刘柳集团”。刘禹锡在上篇《玄都二唱》中已作介绍。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永济(今山西永济县)人,出生于京都长安,世称“柳河东”。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夙有大志。贞元九年(793)进士及第,与刘禹锡同榜。十四年(798)登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初次入仕就很顺利,求进之心更加勃发。三年多后调任京畿附近的蓝田县任县尉,类似今日的到基层挂职锻炼,以备重用。贞元十九年(803)调回中央任监察御史里行。贞元二十一年被王叔文看中,擢为吏部员外郎,成为革新集团的重要骨干,从此走上一条政治不归路,时年三十三岁。凡是革新必遭保守势力的拼死反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为了对付改革派,朝中权要、外地藩镇与手握中央禁军的宦官结成神圣同盟,开始反扑:八月四日,大宦官俱文珍逼顺宗下制,称:“积疢未复,其军国政事,权令皇太子纯勾当”。 五日,太上皇徙居兴庆宫,改元元和(806)。这场政治革新七个月后即告失败。接着,便是对改革派的残酷镇压:六日,贬王伾为开州司马,王叔文为渝州司马。王伾不久死于贬所,王叔文第二年亦被赐死。九月十三日,贬刘禹锡为连州刺史,柳宗元为邵州刺史,其它的改革派骨干人物韩泰为抚州刺史,韩晔为池州刺史。就这样还嫌不解恨,等这些人已启程赴任,途中又加重处罚:再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韩泰为虔州司马,韩哗为饶州司马;又贬程异为郴州司马,凌准为连州司马,陈谏为台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3ad87国6f8s6学gf98s网6g8a9
国学柳宗元虽和刘禹锡为同榜进士,有同是改革派中坚。既是政治上同道,又是文学上好友,但两人的性格和生活取向却有所不同。刘禹锡性格坚韧倔强,乐观豪放,对未来充满信心,在贬谪之中写的《浪淘沙九首·之八》:“莫道谗言似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就是很好的证明。《玄都二唱》中提到的“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是很好的证明。即是到老,他仍坚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柳宗元则不同,他虽然与刘禹锡一样能忠诚坚贞,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表现出一个革新党人的高洁操守。但是他脆弱而敏感,在政治迫害下容易沮丧,对自己壮志未遂和有志难伸显得愤懑不平。例如他在放逐到永州时所写的《钴鉧潭西小丘记》,对有着“嘉木”、“美竹” 、“奇石”的小丘被遗弃在荒州惋惜而不平:“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按:指京城一带),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地价仅四百文,居然长时间卖不掉“连岁不能售”。这显然是自喻和自伤!另外,写小丘的“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之状,显然也是表露自己不平的心声。13513国4kj5k学jlk4k网2n4m5
国学正因为求仕进之心不死,施展抱负和才华知心甚切。所以宪宗元和十年(815)年二月,他被召回京城时,他误判是执政者回心转意了,自己的命运会就此改变,兴奋和期待溢于言表。在途经汨罗时他写了首《汨罗遇风》,表示自己不会去学屈原,因为自己遇到的是位明君,此番征召、前途有望:“南来不作楚囚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而同时被征召回京的刘禹锡却更为执着和倔强一些。前面曾提到他在京城写的那首《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以此来抨击时政和谴责群小,也含蕴了革新失败、同道被逐被害的愤慨和不平。事实证明尽管柳宗元把唐宪宗视为明君,这位明君却不把革新党人视为贤臣。靠镇压永贞革新人士上台的宪宗和他身边的宦官、权臣,对二王刘柳的夙恨并未消解,而且正在酝酿一场新的迫害。刘禹锡的《玄都观看花君子》只不过给政敌提供了一个新的借口。vad90国713k4学k1ljb网n23i1
国学这次召见的结果,是经过十年之贬的革新党人被贬到更僻远、更荒凉的边州:刘禹锡贬为播州(今遵义地区)刺史,柳宗元为柳州刺史。其他几位昔日改革骨干八司马之一的韩泰、韩晔、陈谏也分别贬为漳州(今福建龙溪县)刺史、汀州刺史(今福建长汀县)和封州刺史(今广东封开县)。希望大,失望自然更大,此时的柳宗元精神和我身体几乎全垮了。但就在这种情况下,柳宗元表现出一个革新党人的忘我情谊,提出愿意与刘禹锡对换,自己到播州去任职,让刘禹锡去相对要近一点的柳州,因为刘禹锡有个八十岁的老母。此后由于同情刘禹锡的朝臣裴度以行孝的名义上奏,让朝廷收回成命,改派刘禹锡去连州(今广东连县)但柳宗元如此注重情义、舍身忘我之举,不但让朝廷震动、党人感奋,就连反对永贞革新的韩愈也极为感佩,他后来在为柳宗元写的《柳子厚墓志铭》中详细记载了这件事,并发表大段感慨:“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国学元和十年三月,四十二岁已满头白发的柳宗元带着衰惫的身体、沮丧的情怀踏上赴柳州任的征途。唯一的慰藉就是和好友、同道刘禹锡可以相伴上路。因为都是向南,有很长一段路相同。到了衡阳,两人一是向南,一是向西南,终于分别了,国愁家恨、悲己伤友,人生百味一起涌上心头,柳宗元连续写了三首诗赠与刘禹锡:《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重别梦得》和《三赠刘员外》,这就是有名的“衡阳三赠”。在《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中,除了像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用《沧浪歌》中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作操守上的表白和互勉外,更多的是意外沮丧:“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人生的虚幻感:“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同上)。甚至还劝诫刘禹锡今后少写《游玄都观戏赠看花诸君子》这类招惹物议、带来麻烦的诗:“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重别梦得》和《三赠刘员外》中,不仅有种老之将至美人迟暮之感,而且有种看破世事的人生虚幻感:“二十年来万事同, 今朝岐路忽西东”(《重别梦得》);“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甚至打算如蒙恩准,与刘禹锡相约,归隐田园了:“皇恩若许归田去, 晚岁当为邻舍翁”(《重别梦得》);昔日的战斗锋芒已消失殆尽,也找不到刘禹锡身上的豪放和乐观精神。况且,其中还有种隐约的不祥预感:“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这大概就是柳宗元赴柳州任前的心态和精神面貌。2k45j国2498z学8vzcd网f89af
国学经过三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六月二十七日终于来到荒凉僻远的柳州。柳州建城始于西汉,汉武帝元鼎六年(西元一一一年)设谭中县,即以此为县治,地址在今广西柳州市鱼峰区的驾鹤山。隋代改为马平县,县治移至城北的雀儿山以东。唐代置柳州,下设马平、龙城、洛容、洛封、象县这五县,治所在今日的柳州市,属桂管经略使管辖。当时的柳州,人烟稀少,极其荒僻。至唐玄宗开元年间,柳州的五县仅有三千七百三十四户。到了柳宗元被贬的元和年间,更减为三千二百八十七户(据《元和郡县制》记载)。柳宗元到柳州后的处境,他在给长安的友人韦衍的一首长诗中作了形象又具体的描绘,诗题曰《寄韦衍》,其中写道:
炎烟六月咽口鼻,胸鸣肩举不可逃。
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
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
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
饥行夜坐设方略,笼铜枹鼓手所操。
奇疮钉骨状如箭,鬼手脱命争纤毫。
今年噬毒得霍疾,支心搅腹戟与刀。
迩来气少筋骨露,苍白瀄汩盈颠毛。
国学六月炎天热得人手脚无处可放又无处可以躲避,四周是葛藤蔽日、阴森荒僻的林莽。林莽内,大蛇、毒虫像葡萄一样从树上一串串挂下来。社会也很不安宁,盗贼遍地、缚壮杀老,哭声遍野。自己又水土不服,于是先罹患了一种奇疮,钉骨如箭,疼痛无比,险些送了性命。后来又得了伤寒,支心搅腹,如刀剑交加。治愈后身体自然更加衰弱。除了环境的恶劣和身体的疾病外,更为痛苦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无端被贬,壮志成空,同道者无缘再聚,故乡又远在天涯,都使这位感情丰富又脆弱的诗人,镇日感伤不已。为了表达对昔日战友的怀念,也为了抒发胸中的愁愤。他到了柳州后,就写了一首诗寄给同时被贬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四位同道,这就是有名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3k4j国k1jda学iuf57网97n67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茘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国学此诗借登高眺远,抒发了诗人叠遭打击、被贬遐荒的忧愤,同时也表达了对同道者的怀念和聚会无期的惆怅,很能代表当时的心境。ad8f7国a87fa学d67fa网87d6f
国学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景交融,多用比兴。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就是描景抒情、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的佳句。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大荒”是感物起兴,使我们想起《寄韦衍》中“桂州西南又千里,漓水斗石麻兰高”空阔苍茫的景象。“海天愁思正茫茫”即情由景生,由海天相连的苍茫空阔眼前之景引发自己茫茫的“愁思”,充溢在这个空阔苍茫海天之间。这个“愁思”是什么,诗人并未直接道破,而是运用比兴之法:“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这似乎是赋笔,描叙眼见所见之景:水面上的荷花被狂风摧折,密集的骤雨敲打着长满薜荔的城墙。柳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又时值旧历六月,诗人所描述的催折万物狂风骤雨完全可能使实际景象。但诗人意不在此,更在于借眼前所见的岭外景象来比喻当时的政治气候,来表达自己此时的内心感受。芙蓉,是荷花;薜荔,是一种芳草。自屈原起,它们就成为君子的代称,高洁的象征。《离骚》中就不止一次做过这样的描述,如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诗人从眼前的“薜荔”、“芙蓉”等美好事物受到侵害的景象,来控诉朝廷群小使永贞革新夭折,而且对革新党人接连不断的迫害,抒发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上遭挫折所产生的痛楚和不平。这就是他要把这首登楼诗寄给同时遭到迫害的昔日战友的原因所在。13kj4国k1j4v学x7bx9网87356
国学第三联又由近景过渡到远景仍然是赋体铺叙,同样情由景生。句式设计分外精巧:“岭树重遮千里目”,是向前眺望,是写对漳、汀、封、连四州好友的悬望、惦念;“江流曲似九回肠”是俯身下视,抒发自己此时此地的哀愁情怀。每句之中“岭树重遮”是实写、是因,“千里目”则是虚拟、是果;“江流曲”是实写、是因,“九回肠” 又是虚拟、是果。这样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两句之间以及每句之中对仗都显得异常工整。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名句。至于让几位改革同道天各一方的是“岭树重遮”还是政治迫害?回肠为何九曲而似江流,诗人无需挑明,读者自会从中得出结论!
国学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前六句是写登楼,登楼所见和登楼所感。其中赋中有比,情由景生。最后两句则是直抒其情,表达对同是遭受政治迫害的友人的惦念和无由相会的怅惘。在结构上,“共来百越文身地”与首句“城上高楼接大荒”呼应;“犹自音书滞一乡”与首联“海天愁思正茫茫”呼应,做到首尾、前后相呼应,又统摄诗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诗题中的“寄”字,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正如清人方东树所称赞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六句登楼,二句寄人。一气挥斥。细大情景分明。”
国学但是,柳宗元毕竟是一位又是一个不肯苟且因循的人。尽管荒州地僻民穷,自己又身心角瘁,但一上任,就投入繁忙政务,而且昼夜操劳,不得休息。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民众做了许多好事,留下了众口交赞的政绩。其中之一便是解放奴婢。当时的柳州有一种恶俗:穷人借高利贷,过期还不起钱,就要没身为奴。这样,一方面大批破产农民沦为奴婢,使生产力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不甘心为奴的农民又铤而走险,造成社会的不稳定。柳宗元从同情贫民和维护社会治安出发作出规定,让那些卖身为奴的人,按为奴的时间来计算报酬,报酬与借款相抵时,就自动解除奴役关系。韩愈的政治见解与柳宗元相左,但却很欣赏柳宗元这一做法,当韩任袁州刺史时,就仿此做法解放袁州的奴婢。可见柳宗元这一施政措施的普遍社会意义。柳宗元还是当时少见到具有经济头脑的政治家。他知道要改变柳州这块蛮荒之地的生活条件,单靠务农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展经济作物。他在柳州提倡植树造林,尤其是种植经济林木。他身体力行,带头在城西北角种了200棵柑桔,并写了一首《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诗,来表白他种柑树的目的,诗是这样的:adkjf国aiua9学87df8网a7dfa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花开闻喷雪,何人摘宝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国学东吴丹阳太守李衡曾广种橘树,声称这是“木奴”,是留给后代的比金银更宝贵的遗产。柳宗元也在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但他种柑的目的不是学东吴丹阳太守李衡为后代留下遗产,而是学屈原借橘明志。等到柑橘结果,遗惠柳州时,自己大概也能品尝到为政辛劳后的甘甜吧!他还有首《种柳戏题》,同样表达了他欲改变柳州面貌、遗惠后人的愿望: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成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荫当复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今日柳侯祠内为纪念柳宗元广种柑桔而建的“柑香亭”
国学柳宗元在柳州,还致力于复兴文化,编写地方志,并“大修孔子庙”,以达到“人去其陋,而本于儒,孝父忠君,言及礼仪”之教化目的。柳宗元来柳州时,当地人吃水要到柳江取水,天旱江水浅远,往返艰难;雨天更是泥泞难行。当地人也挖过井,可能由于土质不好,屡次崩塌,结果造成一种迷信,柳州不能破土挖井。柳宗元为解决柳州居民饮水困难,亲自勘查地形,选定“城北隍上”作为井址,为了不增加民众负担,动用公帑雇工凿井,“役庸三十六,大砖千七百”。为了开发民智,他又写了《井铭·并序》和《祭井文》以纪其事。所以柳宗元在柳州挖井,不仅为了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也带有破除迷信之意味。
柳侯祠内存留至今的“柳侯井”
国学经过几年的辛勤经营,柳州的经济和文化乃至街道面貌都发生了变化:“凡立屋大小若干楹,凡辟地南北东西若干亩,凡树木若干本,竹三万竿,圃百畦,田若干塍”这对一个人口仅九百户的柳州城来说,确有点“乐生兴事”的景象。柳宗元此时虽身处荒州,却未忘国家大事。在柳州期间,陆续有《平淮夷雅》、《柳州贺平破东平表》、《贺中书门下诛淄青逆贼李师道状》、《贺分淄青诸州为三道节度表》等上奏朝廷的表章以及贺诗,表达自己消平藩镇、中兴王室之愿。这说明作者在顺宗永贞时代(八O五年)的壮志,并未因放逐而消磨殆尽,相反的却老而弥笃,久而愈坚。13kj4国kj9uf学da09f网7k3jr
国学柳宗元被贬到柳州的后期,名相裴度(七六五——八三九)已经执政。当年朝廷贬谪柳宗元、刘禹锡等人为偏远州刺史时,就是靠身为御使中丞的裴度抗颜上疏,才迫使宪宗皇帝收回成命,才将刘禹锡由播州刺使改为条件较好一些的连州刺史。这说明了裴度对长期远贬的永贞诸人是抱有同情的。此时又加上北归的吴武陵向他推荐柳宗元,所以到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柳宗元接诏,准备离开柳州,并已向上司管桂观察使裴行立辞行。关于这一点,柳宗元集中虽无记录,但他的好友又是同道刘禹锡在祭文中说得很明确:“自君失意,沈伏远郡。近遇国士,方伸眉头。亦见遗草,恭辞旧府。”(《祭柳宗元文》)但他还未及成行,就赉志以殁,年仅四十七岁。他在死前一年,与部将魏忠、谢宁等饮酒时,就曾有预感:“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结果不幸言中。柳宗元为官清廉,柳州又是荒凉之州,所以他死后家境很是凄凉,留下二子二女。长子周六仅六岁,次子周七是遗腹子。长女年龄大些,但也未成人。还是柳宗元的上司和好友管桂观察使裴行立为孤儿寡妇筹措了费用,由柳宗元的表弟卢遵经办丧事,并把灵柩运回长安万年县,归葬于先墓。13j4k国1jouf学iugjk网ljgsf
国学柳宗元去世时,他的好友刘禹锡老母也病死在连州。刘禹锡扶母灵柩北归途经衡阳市,得悉柳的噩耗,精神上收到强烈刺激而几乎失去控制,“惊叫大号,如得狂病”(《祭柳员外文》)。想到四年前两人在衡阳分手, 柳宗元“衡阳三赠”,感慨“今日临岐别,何年待汝归”?想不到同去却未能同归,好友已作他乡之鬼。禁不住悲从中来,写下《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以寄托哀思:akdjf国43987学sdfia网o9vua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国学同时又写下《祭柳员外文》。同时写下祭文的还有极为佩服柳宗元为人并同时发起古文运动的韩愈。这位当时写墓志的高手又受刘禹锡之托,写下名垂千古的《柳子厚墓志铭》。刘禹锡则将柳宗元的遗稿整理、编纂成集,又收养柳的次子,视同己出。表现出这位可以托生死的战友侠肝义胆。caduf国90a87学f0qej网ad878
国学但柳州百姓并未忘记这位才华横溢又无端遭贬的天才诗人,更未忘记他在困顿之中仍为柳州人民兴利除弊、遗惠一方的德政。柳宗元逝世后,柳州人民在城东南的罗池畔修建了一座柳侯祠,并且在祠后建了衣冠冢,以享四时香烟。柳侯祠建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因为在罗池之畔,又叫罗池庙。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赐额“灵文庙”;但历代仍习惯称之为柳侯祠或罗池庙。柳侯祠在元代至大,明代永乐、嘉靖,清代康熙、乾隆几朝,曾有过几次较大规模的修葺,但皆毁于兵隳。现在的这座祠堂是清代的建筑,壁上存有乾隆时柳侯祠和书院等建筑的石刻图。光绪三十年(1906),此祠址开辟为柳侯公园。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又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改进。门额所刻“柳侯祠”三字,为郭沫若题写。两旁的对联是清人杨翰(宛平人,道光进士,工书画)书写联云:“山水归来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系集韩愈《享神诗》词语而成。祠内天井院左右各有一井围,井旁有三方刻石。其中之一是柳宗元撰的《井铭》,另外两方是府志中关于柳宗元凿井等政绩的记载。
国学天井院的两侧是碑廊,陈列宋元以来的碑刻四十多件,其中最著名的是“罗池庙碑”和“荔子碑”。荔子碑高2.2米,宽1.20米,为黑色大理石碑,碑文是韩愈为柳州民众祭祀柳宗元而写的祭歌《迎享送神诗》。因此诗的开头一句是“荔子丹兮黄蕉”,故得此名。此碑立于宋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年),碑文为苏轼书,镌刻刀锋圆熟,笔画丰腴流走,朱熹称之为“奇伟雄健”,明代王世贞更评为“苏轼书中第一碑”。此碑融合柳宗元之事迹,韩愈之诗文,苏轼之书法,所以一问世,即被视为珍品,称为“三绝碑”。此碑经历颇为坎坷。此碑立于宋宁宗嘉定十年,距苏轼去世已一百六十年。为什么苏轼的碑书一百多年后方刻石立庙呢?这与当时的党禁有关。宋徽宗崇宁年间,新党复起,视苏轼等旧党为仇敌。蔡京等在朝门外立党人碑,开列三百零九人的旧党名单。他们的著作一律销毁,子女永远不能在朝为官,甚至忠贞家庭的子孙也不准嫁娶“元祐党人”。作为旧党之首的苏轼著作当然首当其冲,他题写的碑碣当然也不能幸免。崇宁二年曾下诏:“应天下碑碣傍额系东坡书撰者,并一律除毁。”(吴曾《能改斋漫录》)因此,荔子碑当然亦在除毁之例。直到南宋乾道六年(一一0七),孝宗朝彻底为苏轼平反,赐谥为“文忠公”,并赠以太师高位,这以后才会有嘉定年间的重新刻石。但是此碑的坎坷并未就此为止。从宋代到明代,该碑又在兵隳中迭遭厄运。据清代《马平县志》载,此碑曾因兵隳毁弃,不知下落,直到明嘉靖年间修筑柳州外城,才从地下失而复得,但碑之一角已残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柳侯祠被改为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荔子碑被砌入办公室墙壁之中,用石灰泥巴涂得与墙壁浑然一体。“文化大革命”中,为逃避“红卫兵”扫“四旧”的厄运,好心人又把此碑埋入污泥之中。直到改革开放之今日,已残断的荔子碑方被视为国宝,镶以大理石边,矗立于正厅之内,供海内外人士观赏。至于唐长庆三年(八二三)立的《柳州罗池庙碑》韩愈撰文,沈传师(贞元进士,吏部侍郎,工书法)书,因是名人名文名书法,所以也同荔子碑一样,也有“三绝碑”之誉。所不同的是:自宋代以来,对此碑的真伪一直存疑。qbenv国rj3ai学duiqo网a987d
国学柳侯祠正厅之后约十米,即“柳侯墓”。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日,柳宗元殁于柳州。一年后,由其表弟卢遵将灵柩运回京兆万年县棲凤原(今西安市临潼境内)安葬。柳州百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在其棺木厝放处建一座衣冠冢。原为毛石砌墓,后于清代重建,碑题为“唐刺使文惠侯柳宗元之墓”。联曰:“文能寿世,惠以养民。”“文革”中期这墓被“红卫兵”毁平。“文革”末期“评法批儒”时才修复,郭沫若题额碑“唐代柳宗元衣冠墓”。衣冠冢的西北角有柑香亭。原来柳州人为纪念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遗惠柳州,曾在城西北角建柑子堂,堂内有刻石,刻有柳宗元的《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一诗。据宋人陶弼诗中记载,宋时此堂和刻石仍在。其后原址塌废,文物荡然。清乾隆十九年(一七五四),始在东面的罗池上另建香亭,后又移至罗池畔,并立碑记其事。后又几经反复兴废,现在的柑香亭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按照乾隆年间的样式而重建的。
国学柑香亭之东即罗池。据明人李西涯《罗池书屋记》载:“罗池在柳州城东二百武,广袤可数里。”唐代更在远郊,面积更大。由于淤塞,池面逐渐缩小;到了清代,仅长十二丈,宽六丈了(清《罗池庙址界碑记》)。清代的柳州城区已扩大到罗池。它的南面即罗池街,街右为太平桥,现在已成为商业和文化的中心地带了。ad78q国w7ead学kjdnv网a8d87
附:《旧唐书·柳宗元传》 宋·刘昫
国学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国学顺宗继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国学
国学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附:《唐才子传·卷五·柳宗元》 元·辛文房
国学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贞元九年苑论榜第进士。又试博学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县尉,累迁监察御史里行。与王叔文、韦执谊善,二人引之谋事,擢礼部员外郎,欲大用,值叔文败,贬邵州刺史,半道,有诏贬永州司马。遍贻朝士书言情,众忌其才,无为用心者。元和十年,徙柳州刺史。时刘禹锡同谪,得播州,宗元以播非人所居,且禹锡母老,具奏以柳州让禹锡,而自往播,会大臣亦有为请者,遂改连州。宗元在柳多惠政,及卒,百姓追慕,立祠享祀,血食至今。公天才绝伦,文章卓伟,一时辈行,咸推仰之。工诗,语意深切,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及也。司空图论之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应物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厉靖深不及也”今诗赋杂文等三十卷,传于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2:02 , Processed in 0.12512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