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诗论词话] [书目举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五十七卷)[清]纪昀等 纂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淮南子》·二十一卷(内府藏本)
汉淮南王刘安撰,高诱注。安事迹具《汉书》本传。《汉书·艺文志·杂家》,
《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今所存
者二十一篇,盖内篇也。高诱序言此书大较归之於道,号曰鸿烈。故《旧唐志》
有何诱《淮南鸿烈音》一卷,言鸿烈之音也。《宋志》有《淮南鸿烈解》二十一
卷,亦鸿烈之解也。而注其下曰淮南王安撰,似乎解亦安撰者。诸书引用,遂并
《淮南子》之本文亦题曰《淮南鸿烈解》,误之甚矣。晁公武《读书志》称,
《崇文总目》亡三篇,李淑《邯郸图书志》亡二篇。其家本惟存原道、ㄈ真、天
文、坠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泛论、诠言、
兵略、说林、说山十七篇,亡其四篇。高似孙《子略》称,读《淮南》二十篇。
是在宋已鲜完本。惟洪迈《容斋随笔》称,今所存者二十一卷,与今本同。然白
居易《六帖引》乌鹊填河事,云出《淮南子》,而今本无之,则尚有脱文也。公
武谓许慎注称记上,陈振孙谓今本题许慎注,而详序文即是高诱,殆不可晓。芦
泉刘绩又谓记上犹言标题进呈,并非慎为之注。然《隋志》、《唐志》、《宋志》
皆许氏、高氏二注并列。陆德明《庄子释文》,引《淮南子》注称许慎。李善
《文选注》,殷敬顺《列子释文》引《淮南子》,注或称高诱,或称许慎,是原
有二注之明证。後慎注散佚,传刻者误以诱注题慎名也。观书中称景古影字,而
慎说文无影字,其不出於慎审矣。诱,涿郡人,卢植之弟子。建安中辟司空掾,
历官东郡濮阳令,迁河东监。并见於自序中,慎则和帝永元中人,远在其前,何
由记上诱注?刘绩之说,盖徒附会其文而未详考时代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志》·三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魏刘?撰。?字孔才,邯郸人。黄初中官散骑常侍。正始中赐爵关内侯。事
迹具《三国志》本传。别本或作刘劭,或作刘邵。此书未有宋庠跋云,据今官书,
《魏志》作勉劭之劭,从力。他本或从邑者,晋邑之名。按《字书》,此二训外
别无他释,然俱不协孔才之义。《说文》则为?,音同上,但召旁从卩耳,训高
也,李舟切韵训美也。高美又与孔才义符。扬子《法言》曰,周公之才之?是也。
所辨精核,今从之。其注为刘?丙所作。?丙字延明,?敦煌人。旧本名上结衔
题凉儒林祭酒。盖李?时尝授是官。然《十六国春秋》称,沮渠蒙逊平酒泉,授
?丙秘书郎,专管注记。魏太武时又授乐平从事中郎。则?丙历事三主,惟署凉
官者误矣。?书凡十二篇,首尾完具。晁公武《读书志》作十六篇,疑传写之误。
其书主於论辨人才,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分别流品,研析疑似,故《隋志》
以下皆著录於名家。然所言究悉物情,而精核近理。视尹文之说兼陈黄、老、申、
韩,公孙龙之说惟析坚白同异者,迥乎不同。盖其学虽近乎名家,其理则弗乖於
儒者也。?丙注不涉训?,惟疏通大意,而文词简古,犹有魏、晋之遗。汉魏丛
书所载,惟每篇之首存其解题十六字,且以卷首阮逸之序,讹题晋人,殊为疏舛。
此本为万历甲申河间刘用霖所刊,盖用隆庆壬申郑?旧版而修之,犹古本云。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楼子》·六卷(永乐大典本)
梁孝元皇帝撰。《梁书·本纪》称帝博总群书,著述词章,多行於世。其在
藩时,尝自号金楼子,因以名书。《隋书·经籍志》、《唐书》、《宋史·艺文
志》俱载其目,为二十卷。晁公武《读书志》谓其书十五篇,是宋代尚无阙佚。
至宋濂《诸子辨》、胡应麟《九流绪论》所列子部,皆不及是书。知明初渐已湮
晦,明季遂竟散亡。故马?撰《绎史》,徵采最博,亦自谓未见传本,仅从他书
摭录数条也。今检《永乐大典》各韵,尚颇载其遗文。核其所据,乃元至正间刊
本。勘验序目,均为完备。惟所列仅十四篇,与晁公武十五篇之数不合,其二南
五霸一篇与说蕃篇,文多复见。或传刻者淆乱其目,而反佚其本篇欤?又《永乐
大典》诠次无法,割裂破碎,有非一篇而误合者,有割缀别卷而本篇反遗之者。
其篇端序述,亦惟戒子、后妃、捷对、志怪四篇尚存,馀皆脱逸。然中间兴王、
戒子、聚书、说蕃、立言、著书、捷对、志怪八篇,皆首尾完整,其他文虽搀乱,
而幸其条目分明,尚可排比成帙。谨详加裒缀,参考互订,厘为六卷。其书於古
今闻见事迹,治忽贞邪,咸为苞载。附以议论,劝戒兼资,盖亦杂家之流。而当
时周、秦异书未尽亡佚,具有徵引。如许由之父名,兄弟七人,十九而隐,成汤
凡有七号之类,皆史外轶闻,他书未见。又立言、聚书、著书诸篇,自表其撰述
之勤,所纪典籍源流,亦可补诸书所未备。惟永明以後,艳语盛行,此书亦文格
绮靡,不出尔时风气。其故为古奥,如纪始安王遥光一节,句读难施,又成伪体。
至於自称五百年运余何敢让,俨然上比孔子,尤为不经。是则瑕瑜不掩,亦不必
曲为讳尔。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子》·十卷(内府藏本)
案《刘子》十卷,《隋志》不著录。《唐志》作梁刘勰撰。陈振孙《书录解
题》、晁公武《读书志》俱据唐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序,作北齐刘昼撰。《宋史
·艺文志》亦作刘昼。自明以来,刊本不载孝政注,亦不载其序。惟陈氏载其序,
略曰,昼伤己不遇,天下陵迟,播迁江表,故作此书。时人莫知,谓为刘勰、刘
歆、刘孝标作云云。不知所据何书,故陈氏以为终不知昼为何代人。案梁通事舍
人刘勰,史惟称其撰《文心雕龙》五十篇,不云更有别书。且《文心雕龙·乐府
篇》称,涂山歌於仆人,始为南音。有?谣乎飞燕,始为北声。夏甲叹於东阳,
东音以发。殷整思於西河,西音以兴。此书辨乐篇称,夏甲作破斧之歌,始为东
音,与勰说合。其称殷辛作靡靡之乐,始为北音,则与勰说迥异,必不出於一人。
又史称勰长於佛理,尝定定林寺经藏,後出家,改名慧地。此书末篇乃归心道教,
与勰志趣迥殊。《白?霁道藏目录》亦收之《太玄部·无字号》中,其非奉佛者
明甚。近本仍刻刘勰,殊为失考。刘孝标之说,《南史》、《梁书》、俱无明文,
未足为据。刘歆之说,则激通篇称班超愤而习武,卒建西域之绩,其说可不攻而
破矣。惟北齐刘昼字孔昭,渤海阜城人,名见《北史·儒林传》。然未尝播迁江
表,与孝政之序不符。传称昼孤贫受学,恣意披览,昼夜不息。举秀才不第,乃
恨不学属文,方复缀辑词藻,言甚古拙,与此书之缛丽轻?亦不合。又称求秀才
十年不得,乃发愤撰高才不遇传。孝昭时出诣晋阳上书,言亦切直而多非世要,
终不见收,乃编录所上之书为帝道。河清中又著金箱壁言,以指机政之不良,亦
不云有此书。岂孝政所指,又别一刘昼欤?观其书末九流一篇,所指得失,皆与
《隋书·经籍志·子部》所论相同。使《隋志》袭用其说,不应反不录其书。使
其剽袭《隋志》,则贞观以後人作矣。或袁孝政采掇诸子之言,自为此书而自注
之。又恍惚其著书之人,使後世莫可究诘,亦未可知也。然刘勰之名,今既确知
其非,自当刊正。刘昼之名则介在疑似之间,难以确断。姑仍晁氏、陈氏二家之
目,题昼之名,而附著其?牾如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颜氏家训》·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撰。考陆法言《切韵序》作於隋仁寿中,所列同
定八人,之推与焉,则实终於隋。旧本所题,盖据作书之时也。陈振孙《书录解
题》云,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然李翱所称《太公家教》,虽属伪书,至杜预
《家诫》之类,则在前久矣。特之推所撰,卷帙较多耳。晁公武《读书志》云,
之推本梁人,所著凡二十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以训世人。今观
其书,大抵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而能文之以经训,故《唐志》、《宋志》俱
列之儒家。然其中归心等篇,深明因果,不出当时好佛之习。又兼论字画音训,
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曼衍旁涉,不专为一家之言。今特退之杂家,从其类焉。
又是书《隋志》不著录,《唐志》、《宋志》俱作七卷,今本止二卷。钱曾《读
书敏求记》载有宋钞淳熙七年嘉兴沈揆本七卷。以阁本、蜀本及天台谢氏所校五
代和凝本参定,末附考证二十三条,别为一卷,且力斥流俗并为二卷之非。今沈
本不可复见,无由知其分卷之旧,姑从明人刊本录之。然其文既无异同,则卷帙
分合,亦为细故,惟考证一卷佚之可惜耳。
△《长短经》·九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
唐赵蕤撰。孙光宪《北梦琐言》载,蕤,梓州盐亭人。博学韬钤,长於经世。
夫妇俱有隐操,不应辟召。《唐书·艺文志》亦载蕤字太宾,梓州人。开元中召
之不赴。与光宪所纪略同,惟书名作《长短要术》为少异。盖一书二名也。是书
皆谈王伯经权之要,成於开元四年。自序称凡六十三篇,合为十卷。《唐志》与
晁公武《读书志》卷数并同。今久无刊本。王士祯《居易录》记徐乾学尝得宋椠
於临清。此本前有传是楼一印,又有健?收藏图书一印,後有乾学名印,每卷之
末皆题杭州净戒院新印七字,犹南宋旧刻,盖即士祯所言之本,然仅存九卷。末
有洪武丁巳沈新民跋,称其第十卷载阴谋家本阙,今存者六十四篇云云。(案:
此跋全剿用晁公武之言,疑书贾伪托。)是佚其一卷而反多一篇,与蕤序六十三
篇之数不合。然勘验所存,实为篇六十有四,疑蕤序或传写之讹也。第一卷八篇,
题曰文上,第三卷四篇,题曰文下。第二卷四篇,则有子目而无总题,以例推之,
当脱文中二字。第四卷一篇,题曰霸纪上。第五卷一篇,论七雄之事,题曰霸纪
中。第六卷一篇,论三国之事,亦无总题,以例推之,当脱霸纪下三字。第七卷
二篇,题曰权议。第八卷十九篇,题曰杂说。第九卷二十四篇,题曰兵权。其第
十卷所谓阴谋者,则今不可考。篇中注文颇详,多引古书,盖即蕤所自作。注首
或标以议曰二字,或亦不标,体例不一,亦未详其故也。刘向序《战国策》,称
或题曰长短,此书辨析事势,其源盖出於纵横家,故以长短为名。虽因时制变,
不免为事功之学,而大旨主於实用,非策士诡谲之谋,其言固不悖於儒者,其文
格亦颇近荀卿《申鉴》、刘邵《人物志》,犹有魏、晋之遗。唐人著述,世远渐
稀,虽佚十分之一,固当全璧视之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同书》·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罗隐撰。隐字昭谏,新城人,本名横。以十举不中第,乃更名。朱温篡唐,
以谏议大夫召,不应。後仕钱Α为钱塘令。寻为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
运副使。授著作佐郎,司勋郎中。历迁谏议大夫,给事中。《吴越备史》载隐所
著有《淮海寓言》、《谗书》,不言有此书。然《淮海寓言》及《谗书》陈振孙
已访之未获,惟此书犹传於今,凡十篇。上卷五篇,皆终之以老氏之言。下卷五
篇,皆终之以孔子之言。《崇文总目》谓以老子修身之说为内,孔子治世之道为
外,会其指而同原。然则两同之名,盖取晋人将无同之义。晁公武以为取两者同
出而异名,非其旨矣。《书录解题》引《中兴书目》,以为唐吴筠撰。考《宋史
·艺文志》别有吴筠《两同书》二卷,与此书同载之杂家类中,非一书也。
△《化书》·六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曰齐邱子,称南唐宋齐邱撰。宋张耒跋其书,遂谓齐邱犬鼠之雄,盖
不足道。晁公武亦以齐邱所撰著於录。然宋碧虚子陈景元跋,称旧传陈抟言,谭
峭景?在终南著化书。因游三茅,历建康,见齐邱有道骨,因以授之。曰是书之
化,其化无穷。愿子序之,流於後世。於是杖ヒ而去。齐邱遂夺为己有而序之。
则此书为峭所撰,称齐邱子者非也。书凡六篇,曰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
化,俭化。其说多本黄、老道德之旨,文笔亦简劲奥质。元陆友仁《砚北杂志》
称谭景?书世未尝见,他书言其论书道,锺、王而下一人而已。今考书道一条,
见在仁化篇中,而友仁顾未之见,则元世流传盖已罕矣。明初代王府尝为刊行,
後复有刘氏、申氏诸本。今仍改题化书,而以陈景元跋附焉。峭为唐国子司业洙
之子。师嵩山道士,得辟?养气之术。见沈汾《续仙传》中。其说神怪,不足深
辨。又道家称峭为紫霄真人。而《五代史·闽世家》称王昶好巫,拜道士谭紫霄
为正一先生。其事与峭同时,不知即为一人否?方外之士,行踪靡定,亦无从而
究诘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昭德新编》·三卷(直隶总督采进本)
宋晁迥撰。迥字明远,澶州清丰人。自其父始迁家彭门。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至道末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旋为翰林学士,加承旨,天禧中判西京留司
御史台,以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文元。事迹具《宋史》本传。是编为其晚年所作。
因居昭德坊,故以名书。宋初承唐馀俗,士大夫多究心於内典。故迥著书,大旨
虽主於勉人为善,而不免兼入於释氏。自序谓东鲁之书文而雅,西域之书质而备,
故此五说,酌中而作,盖指下卷指迷五说也。李淑言其服膺《坟典》,耆年不倦,
少遇异人指导心要。王古称其名理之妙,虽白乐天不逮,其所学可知矣。迥五世
孙溯,搜罗家集,得此书於丹棱李焘。庆元中尝有刊本,明嘉靖间又有重刊本。
此本首题裔孙伏武重录。迥自序及李遵勖後序,皆与晁溯所记相符。盖犹旧本。
其後附迥及明晁?栗、晁东吴三人之诗数十首,盖其後人采辑家集而未成者,文
不相属,实为骈拇枝指。今悉删之,不著於录焉。
△《刍言》·三卷(永乐大典本)
宋崔敦礼撰。敦礼家本河北,南渡後与弟敦诗同登绍兴进士。官至诸王宫大
小学教授。爱溧阳山水,买田筑室居焉。是编凡分三卷,上卷言政,中卷言行,
下卷言学。其造文皆规模扬雄、王通,无语录鄙俚之习。然首卷以道德仁义分析
差等,中又以诸经传注为蠹道之书,其旨颇杂於黄、老,未为粹然儒者之言。至
其间指切事理,於人情物态,抉摘隐微,多中疑要,则亦不可尽废者。杂家者流,
《七略》著录,固不妨并存其说,备采择焉。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乐?遗书》·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旧本题宋李衡撰。其门人龚昱编。衡有《周易义海撮要》,已著录。昱字立
道,昆山人。据隆庆元年沈珠序,称旧本五卷,今定为四卷。旧曰《语录》,今
更曰《遗书》。然珠但称初得《语录》一册,不言其所自来。又言随失去,复得
郡守曹紫峰抄本。所谓初得一本,当即指天顺癸未成廷?所刻者。而卷末天顺己
卯郑文康跋在刻前四年,亦称仅得抄本,是终莫详此书授受之的也。考书中所言,
大抵与隆、万间心学相合。卷首吴仁杰序,与所作《两汉刊误》、《离骚草木疏》、
《古周易》诸序截然如出二手。其大旨以悟为宗。又述周必大书曰,乐?临行一
著,实是难得,禅和子亦服他。盖寻常说时甚易,腊月三十日直是不能瞒人。此
老平生跌宕,到此乃得力,可敬可羡,亦殊不似必大之语。考《宋史》衡本传,
有临没沐浴冠巾,?然而逝,周必大闻之曰,世谓潜心释氏,乃能达生死,衡非
逃儒入墨者,而临终超然如此,殆几孔门所谓闻道者欤云云。无乃姚江末流,借
此语以影撰此书此序,借以助心学之澜,并所谓天顺刻本之序跋亦出影撰欤?不
然昱此编出於淳熙中,正与朱子同时,何以朱子於张九成、陆九渊辨析不遗馀力,
而此书混儒、墨而一之,至轮对上殿,敢谓周公亦坐禅,而朱子寂无一语也?疑
以传疑,存备杂家之一种可矣。
△《习学记言》·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叶适撰。适字正则,自号水心居士,永嘉人。淳熙五年进士,官至宝文阁
学士。谥忠定。其书乃辑录经史百氏各为论述,条列成编。凡经十四卷,诸子七
卷,史二十五卷,文鉴四卷。所论喜为新奇,不屑摭拾陈语,故陈振孙《书录解
题》谓其文刻峭精工,而义理未得为纯明正大。刘克庄为赵虚斋作《注庄子序》,
亦称其讲学析理,多异先儒。今观其书,如谓太极生两仪等语为文浅义陋,谓檀
弓肤率於义理,而謇缩於文词,谓孟子、子产不知为政,仲尼不为已甚,语皆未
当,此类诚不免於骇俗。然如论读诗者专溺旧文,不得诗意,尽去本序,其失愈
多。言《国语》非左氏所作,以及考子思生卒年月,斥汉人言洪范五行灾异之非,
皆能确有所见,足与其雄辨之才相副。至於论唐史诸条,往往为宋事而发,於治
乱通变之原,言之最悉,其识尤未易及。特当宋之末世,方恪守洛、闽之言,而
适独不免於同异,故振孙等不满之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语》·六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是书成於万历丙子,距拱罢归之日
已十三年,故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
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麻。皆以阴比徐阶,论卢怀慎,则阴比殷士儋辈。亦发
愤而著书者也。其间如隆庆六年宿良乡,梦见孔子之类,颇为夸诞;如谓无意之
妙,非意之所能为,故圣人贵忘之类,亦颇涉虚无;至驳伊川说春秋灾异一条,
欲破董仲舒、刘向、刘歆之说,遂谓天道不关於人事,尤为纰缪。其他辨诘先儒
之失,抉摘传注之误,词气纵横,亦其刚狠之馀习。然颇有剖析精当之处,亦不
可磨。五卷以下,皆论时事,率切中明季之弊。故《明史》称其练习政体,有经
济才。一书之中,盖瑕瑜互见云。
──右“杂家类”杂学之属,二十二部,一百七十八卷,皆文渊阁著录。
(案:古者庠序之教,胥天下而从事六德、六行、六艺,无异学也。周衰而後,
百氏兴。名家称出於礼官,然坚石白马之辨,无所谓礼;纵横家称出於行人,然
倾危变诈,古行人无是词命;墨家称出於清庙之守,并不解其为何语;〔以上某
家出某,皆班固之说。〕实皆儒之失其本原者各以私智变为杂学而已。其传者寥
寥无几,不足自名一家,今均以杂学目之。其他谈理而有出入,论事而参利害,
不纯为儒家言者,亦均附此类。)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一百十八·子部二十八
○杂家类二
△《白虎通义》·四卷(通行本)
汉班固撰。《隋书·经籍志》载《白虎通》六卷,不著撰人。《唐书·艺文
志》载《白虎通义》六卷,始题班固之名。《崇文总目》载《白虎通德论》十卷,
凡十四篇。陈振孙《书录解题》亦作千卷,云凡四十四门。今本为元大德中刘世
常所藏,凡四十四篇,与陈氏所言相符。知《崇文总目》所云十四篇者,乃传写
脱一四字耳。然仅分四卷,视诸志所载又不同。朱翌《猗觉寮杂记》称,《荀子
注》引《白虎通》天子之马六句,今本无之。然则辗转传写,或亦有所脱佚,翌
因是而指其伪撰,则非笃论也。据《後汉书》固本传,称天子会诸儒讲论五经,
作《白虎通德论》,令固撰集其事。而《杨终传》称,终言宣帝,博徵群儒,论
定五经於石渠阁。方今天下少事,学者得成其业,而章句之徒,破坏大体,宜如
石渠故事,永为世则,於是诏诸儒於白虎观论考同异焉。会终坐事系狱,博士赵
博,校书郎班固、贾逵等,以终深晓《春秋》,学多异闻,表请之,即日贳出。
《丁鸿传》称,肃宗诏鸿与广平王羡及诸儒楼望、成封、桓郁、贾逵等论定五经
同异於北宫白虎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主承制问难。侍中淳于恭奏上,帝亲称制
临决。时张?、召驯、李育皆得与於白虎观,盖诸儒可考者十有馀人。其议奏统
名《白虎通德论》,犹不名通义。《後汉书·儒林传》序言,建初中,大会诸儒
於白虎观,考详同异,连月乃罢。肃宗亲临称制,如石渠故事,顾命史臣,著为
通义。唐章怀太子贤注,云即《白虎通义》。是足证固撰集後乃名其书曰《通义》、
《唐志》所载,盖其本名。《崇文总目》称《白虎通德论》,失其实矣。《隋志》
删去义字,盖流俗省略,有此一名。故唐刘知几《史通》序引《白虎通》、《风
俗通》为说,实则递相祖袭,忘其本始者也。书中徵引,六经传记而外涉及纬识,
乃东汉习尚使然。又有王度记、三正记、别名记、亲属记,则礼之逸篇。方汉时
崇尚经学,咸兢兢守其师承,古义旧闻,多存乎是,洵治经者所宜从事也。国朝
任启运尝举正其阙,作《白虎通レ讹》,见所自为制艺序中。今其书不传,所纠
之当否,不可考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独断》·二卷(通行本)
汉蔡邕撰。王应麟《玉海》谓是书间有颠错,嘉?中,余择中更为次序,释
以己说,故别本题《新定独断》。择中之本今不传。然今书中序历代帝系末云,
从高祖乙未至今,壬子岁三百一十年。壬子为灵帝建宁五年,而灵帝世系末行小
注乃有二十二年之事,又有献帝之谥,则决非邕之本文,盖後人亦有所窜乱也。
是书於礼制多信《礼记》,不从周官。若五等封爵,全与大司徒异,而各条解义
与郑玄《礼注》合者甚多。其释大祝一条,与康成《大祝注》字句全符,则其所
根据,当同出一书。又《续汉书》舆服志樊哙冠广九寸,高七寸,前後出各四寸,
是书则谓高七寸,前出四寸,其词小异。刘昭《舆服志注》,引《独断》曰,三
公、诸侯九旒,卿七旒,今本则作三公九,诸侯、卿七。建华冠注引《独断》曰,
其状若妇人缕鹿。今本并无此文。又《初学记》引《独断》曰,乘舆之车皆副辖
者,施辖於外乃复设辖者也。与今本亦全异。此或诸家援引偶讹,或今本传写脱
误,均未可知。然全书条理统贯,虽小有参错,固不害其宏旨,究考证家之渊薮
也。
△《古今注》·三卷、附《中华古今注》·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古今注》三卷,旧本题晋崔豹撰。《中华古今注》三卷,旧本题後唐太学
博士马缟撰。豹书无序跋。缟书前有自序,称昔崔豹《古今注》博识虽广,殆有
阙文,洎乎黄初,莫之闻见。今添其注,以释其义。然今互勘二书,自宋、齐以
後事二十九条外,其魏、晋以前之事,豹书惟草木一类及鸟兽类吐绶鸟一名功曹
七字为缟书所无,缟书惟服饰一类及开卷宫室一条、封部兵陈二条、马<鼠勺>犬
二条为豹书所阙,其馀所载,并皆相同,不过次序稍有後先,字句偶有加减,缟
所谓增注释义,绝无其事。又缟书中卷云:棒,崔正熊注车辐也。使全袭豹语,
不应此条独著豹名。考《太平御览》所引书名,有豹书而无缟书,《文献通考·
杂家类》又只有缟书而无豹书,知豹书久亡,缟书晚出,後人摭其中魏以前事赝
为豹作。又检校《永乐大典》所载《苏鹗演义》与二书相同者十之五六,则不特
豹书出於依托,即缟书亦不免於剿袭。特以相传既久,姑存以备一家耳。考刘孝
标《世说注》,载豹字正能,晋惠帝时官至太傅。马缟称为正熊,二字相近,盖
有一误。新、旧五代史均有缟传,载其明经及第,登拔萃科,仕梁为太常修撰,
累历尚书郎,参知理院事,迁太常少卿。唐庄宗时为中书舍人,刑部侍郎,权判
太常卿。明宗时贬绥州司马,复为太子宾客,迁户部兵部侍郎,终於国子祭酒。
今本题唐太学博士,盖据《书录解题》。然称为太学博士,实振孙之误。至其时
代,则振孙亦称後唐不专称唐,实明人刊本以意改之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资暇集》·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唐李匡?撰。旧本或题李济翁,盖宋刻避太祖讳,故书其字,如唐修《晋书》,
称石虎为石季龙。或作李?,亦避讳刊除一字,如唐修《隋书》,称韩擒虎为韩
擒,实一人也。《文献通考》一入杂家,引《书录解题》作李匡文;一入小说家,
引《读书志》作李匡义,而字济翁则同。《陆游集》有此书跋,亦作李匡文。王
?《野客丛书》作李正文。然《读书志》实作匡?,诸书传写自误耳。匡?始末
未详。书中称再从叔翁?公,知为李勉从孙。又称宗人翰作《蒙求》,载苏武、
郑众事云云,则晋翰林学士李翰之族,其人当在唐末。《唐书·艺文志》有李匡
文《两汉至唐年纪》一卷,注曰昭宗时宗正少卿,盖即匡?。书中但自称守南漳,
盖所历之官,非所终之官也。《读书志》载是书有匡?自序曰:世俗之谈,类多
讹误,虽有见闻,嘿不敢证。故著此书,上篇正误,中篇谈原,下篇本物。此本
前有虞山钱遵王氏藏书印,盖也是园旧物。未题埭川顾氏家塾梓行。中间贞字、
徵字、完字皆阙笔,盖南宋所刊。殷字亦尚阙笔,则犹刻於理宗以前,宣祖未祧
之时,较近本为善。然无自序,疑装辑者佚之。书中亦不标三篇之目,其所说之
事,则皆与目应。疑自序乃隐括之词,原未标目也。其书大抵考订旧文。黄伯思
《东观馀论》尝驳其茶托一条,黄朝英《缃素杂记》尝驳其亻暴直一条,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尝驳其药栏一条,王?《野客丛书》尝驳其急急如律令一条。
今观所辨,如千里不唾井事,云本因南朝宋之计吏,不知《玉台新咏》旧本载曹
植代刘勋出妻王氏诗已有千里不唾井,况乃昔所奉句,则宋计吏之说为误。又蜀
妓薛涛,见於唐人诗集者无不作涛,此书独作薛陶,显为讹字。又解龙锺为龙所
践处,亦涉穿凿。又全书均考证之文,而穆宁?熊白一条忽杂嘲谑杂事,於体例
尤为不伦。然如谓荀悦汉纪防将来之误,角里直书禄里,足验用字上加一拂别作
?字之非。谓《论语》宰予昼寝作画寝,乃梁武帝之说。伤人乎不问马,不字断
句,乃《经典释文》之说,均不始於韩愈笔解。谓五臣注《文选》窃据李善之本,
谓韩愈讳辨误以杜度为名,谓有母之人不可称舅氏为渭阳,谓作《诗疏》之陆玑
名从玉傍,非士衡,谓万几字讹作机由汉王嘉封事,谓除授二字有分,以至座前
阁下之别,竹甲题签、门杖之始,皆引证分明,足为典据,其中赞阝侯音鹾一条,
明焦?作《笔乘》摭为异闻。不知属沛国者音鹾,属南阳者音赞。匡?已引邹氏
《史记注》驳读鹾之非,?殆未见此书也欤。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刊误》·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唐李涪撰。旧本前有结衔称国子祭酒。郭忠恕《佩Δ》引此书,亦称李祭酒
涪。五代去唐末未远,当得其真。而陆游《渭南集》有是书跋曰,王行瑜作乱,
宗正卿李涪盛陈其忠必悔过。及行瑜传首京师,涪亦放死岭南。疑即此人,未详
孰是也。前有自序,称撰成五十篇。此本惟四十九篇,盖佚其一。其书皆考究典
故,引旧制以正唐末之失,又引古制以纠唐制之误,多可以订正礼文。下卷间及
杂事,如论仅、甥、旁、缪、厩、荐六字之讹,辨陆法言《切韵》之误,解《论
语》不问马之不非否音,校《左传》缮完葺墙之完为宇字,以及驳李商隐孔子师
老聃,老聃师竺乾之妄,正贾耽《七曜历》之缪,亦颇资博识。唐末文人,日趋
佻巧,而涪独考证旧文,亦可谓学有根柢者矣。
△《苏氏演义》·二卷(永乐大典本)
唐苏鹗撰。鹗字德祥,武功人。宰相?之族也。光启中登进士第。仕履无考。
尝撰《杜阳杂编》,世有传本。此书久佚,今始据《永乐大典》所引裒辑成编。
杂编特小说家言,此书则於典制名物具有考证。书中所言,与世传魏崔豹《古今
注》、马缟《中华古今注》多相出入,已考证於《古今注》条下。然非《永乐大
典》幸而仅存,则豹书之伪犹可考见,缟书之剿袭竟无由证明。此固宜亟为表章,
以明真赝。况今所存诸条为二书所未刺取者,尚居强半。训诂典核,皆资博识。
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其考究书传,订正名物,辨证讹谬,可与李涪《刊误》、
李济翁《资暇集》、邱光庭《兼明书》并驱,良非溢美,尤不可不特录存之,以
备参稽也。原书十卷。今掇拾放佚,所得仅此。古书亡失,愈远愈稀,片羽吉光,
弥足珍贵。是固不以多寡论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兼明书》·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五代邱光庭撰。光庭,乌程人。官太学博士。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光庭为
唐人,《续百川学海》及《汇秘笈》则题曰宋人。考书中世字皆作代,当为唐人。
然《罗隐集》有赠光庭诗,则当已入五代。其为唐讳,犹孟昶石经世民等字犹沿
旧制阙笔耳。是书皆考证之文。《宋史·艺文志》作十二卷,《书录解题》作二
卷,此本五卷,疑後人所更定。首为诸书二十二条。次为周易五条,尚书四条,
毛诗十三条。次为春秋十条,礼记五条,论语十三条,孝经二条,尔雅三条。次
为文选二十二条。次为杂说十八条,字书十二条。其字书十二条中,耻字、鳏字、
明字、朴字四条有录无书,系传写脱佚。起字一条,语不相属,详其大义,盖说
起字者佚其下段,说朴字者佚其上段,传写误合为一也。其中如诸书门,据《山
海经》凤凰之文,管子《韩诗外传》封禅之记,谓作字不始於仓颉,不知百氏杂
说,不足为据。春秋门,讥刘知几论春秋诸侯用夏正之非,不知《左传》记晋事,
经传皆差两月,有用夏正之明徵。《论语》请车为椁一条,谓毁车为椁、非卖车
市椁,不知一车之材,毁之岂能为椁,殊不近事理。杂说门,七夕一条尤杜撰。
尚书门,论周康王当名钭。《孝经》门,谓仲尼之尼当作<尸二>,为古夷字。春
秋门,谓卫桓公当名儿,更臆断无所依据。然如论《史记》误以放勋、重华、文
命为尧、舜、禹名,毛苌误以垤为?岂冢,孔安国误解菁茅,颜师古误以尸?鸠
为白{厥鸟},孔颖达误以鸱?为巧妇,又误以占书为龟策同衅,公羊?梁误以荆
人为贬词,杜预误以文马为画马,赵匡误以诸侯无两观,郭璞误以窃脂为盗肉,
应劭误以邱氏为出左邱明,皆引据辨驳,具有条理。所记社稷诸条,多得礼意,
驳五臣《文选注》诸条,亦皆精核。谓春秋之例,有褒而书者,有贬而书者,有
讥而书者,有非褒非贬非讥国之大事法合书者,尤为卓识。在唐人考证书中,与
颜师古《匡谬正俗》可以齐驱。苏鹗之《演义》、李涪之《刊误》、李匡?之
《资暇集》,抑亦其次。封演《见闻记》颇杂琐事,又其次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事会元》·五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
宋李上交撰。上交,赞皇人。始末未详。是书成於嘉?元年。前有上交自序。
陈振孙《书录解题》曰,《近事会元》五卷,李上交撰。自唐武德至周显德,杂
事细务皆纪之。钱曾《读书敏求记》曰:上交退寓锺陵,寻近史及小说、杂记之
类凡五百事,厘为五卷,目曰《近事会元》。《唐史》所失记者,此多载焉。此
本末题万历壬牛元素斋录副本,犹明人旧钞,卷数与二家所记合。其纪事起讫年
月与振孙所言合,条数及自序之文亦与曾所言合,盖即原本。惟振孙以为皆记杂
事细务。今观其书,自一卷至三卷首载宫殿之制,次载舆服之制,次载官制、军
制,其次亦皆六曹之掌故。四卷为乐曲,为州郡沿革。惟五卷颇载琐闻,然如妇
人檐子、兜笼、线?华、线鞋、亲迎、举乐、障车、公主事姑舅、公主赐谥、山
川岳渎封号、国忌行香、上元点灯、散从亲事官、处士谥先生、律格、赦书、投
匦、刑统、律令、死罪覆奏、断狱禁乐、逐旬问罪人、表状、书奏、制敕及始流
沙门岛、始配衙前安置、始贬?州诸条,亦皆有关於典制。大抵体例在崔豹《古
今注》、《高承事物纪原》之间,其中如《霓裳羽衣曲》考证,亦极精核,不可
徒以杂事细务目之。振孙殆未详核其书,但见其标题列说如《?仙杂记》、《清
异录》之式,遂漫以为小说欤。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观馀论》·二卷(浙闽总督采进本)
宋黄伯思撰。伯思字长睿,号霄宾,又自号?林子,昭武人。政和中官至秘
书郎。伯思殁时,年仅四十,而学问淹通。李纲志其墓,称经史百家之书,天官
地理律历卜筮之说,无不精诣。又好古文奇字,钟鼎彝器款式体制,悉能了达辨
正。所著有《法帖刊误》二卷,《古器说》四百二十六篇。绍兴丁卯,其子讠乃
与其所著论辨题跋合而刊之,总名曰《东观馀论》。然讠乃跋称共十卷,今本仅
二卷,或後来传写所合并。所载古器亦不足四百二十六条,则疑讠乃於其未定之
说有所去取。较务矜繁富,不辨美恶,徒夸祖父之长,而适暴所短者,其识特高。
又《书录解题》载伯思《博古图说》十一卷,凡诸器五百二十七,印章四十五,
无古器说之名。又称後来修《博古图》多采用之,疑为官书既行之後,其名适同。
亦讠乃改题之,以避尊也。其书颇讥欧阳修不精考核,而楼钥跋中乃摘书中史籀
书一条,异苑一条,王献之璇题一条,勿勿一条,甘蔗帖一条,纠其疏漏。盖考
证之学,本无尽藏,递相掎摭,不能免也。要其精博,胜《集古录》多矣。
△《靖康缃素杂记》·十卷(通行本)
宋黄朝英撰。晁公武《读书志》曰:朝英,建州人。绍圣後举子。又曰:所
记凡二百事。今本卷数与公武所记同,而只有九十事。程大昌《演繁露辨》其误
引麦秋一条,此本无之。考王?《野客丛书》,亦具载麦秋之说,称《缃素杂记》,
知非大昌误引。又《野客丛书》载其辨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序,误以折露盘为青
龙九年一条,麻胡仅得二事一条,袁文《瓮牖闲评》载其辨?阳一条,辨芦菔一
条。此本亦无之,盖明人妄有删削,已非完书矣。袁文、王?於此书颇有驳正,
然考证之学,大抵後密於前,不足为病。晁公武讥其为王安石之学,又讥其解诗
芍药握椒为鄙亵,刘敞《七经小传》亦摭此条为谐笑,虽不出姓字,殆亦指朝英。
今观其书,颇引《新经义》及《字说》,而尊安石为舒王,解诗绿竹一条,於安
石之说尤委曲回护,诚为王氏之学者。然所说自芍药握椒一条外,大抵多引据详
明,皆有资考证,固非漫无根柢,徒为臆断之谈。敞本与安石异趣,公武又自以
元?党家,世与新学相攻击,故特摭其最谬一条,以相排抑耳。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猗觉寮杂记》·二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宋朱翌撰。翌字新仲,自号潜山居士,舒州人。政和中登进士第,南渡後官
中书舍人。此编上卷皆诗话,止於考证典据,而不评文字之工拙,下卷杂论文章,
兼及史事。近时鲍氏知不足斋刻本,割其下卷六十八条移入上卷,以均篇页,殊
失古人著书之意矣。前载与丞相洪适求序书一篇,鲍氏移之卷末,亦非其旧也。
适未及作序而卒,其弟迈始为序之。称其穷经考古,上扌覃骚雅,旁弋史传。刘
克庄《後村集》中亦极称其考证之功。今观其书,如杜甫已上人茅斋诗,天棘蔓
青丝句,据《本草》改为颠棘,未免穿凿。苏轼诗,宜蚕使尔茧如瓮句,事出
《列仙传》,而引伪托之《述异记》。韩愈谢自然诗,实属唐人,乃云出《风俗
通》。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诸本皆作苦县光和尚骨立,乃误作骨力,引《南史》
张融事为证。鹊填河事见《颜氏家训》及庾肩吾诗,又见白居易《六帖》,乃与
亲家等字一概谓之俗说。(案:马缟《中华古今注》亦以鹊填河为出俗说,然
《俗说》乃沈约所著书名,见《隋志》。)苏辙诗传仍存小序首一句,乃屡谓之
废序。唐、虞自是国号,乃云尧姓唐,舜姓虞。皆不免於疏舛。至於雷琴一条,
引元稹诗注,证为蜀匠。又贺若一条,引《唐书·王涯传》,证为贺若夷。不知
段安节《乐府杂录》称,贞元中,成都雷生善凿琴,其业精妙,天下无比,弹者
亦众焉。在和中有贺若夷,尤能。後为待诏,对文宗弹一调,上嘉之,赐朱衣,
至今为赐绯调云云。固俱有明文,不须旁证,亦未为能究根柢。然其引据精凿者,
不可殚数。在宋人说部中,不失为《容斋随笔》之亚,宜迈序之相推重也。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改斋漫录》·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宋吴曾撰。曾字虎臣,崇仁人。秦桧当国时,曾上所业得官。绍兴癸酉,自
敕局改右承奉郎,主奉常簿,为玉牒检讨官。迁工部郎中,出知严州,致仕卒。
此书末有其子复跋,称所记凡二千馀条,厘为十八卷。自元初以来,刊本久绝,
此本乃明人从秘阁抄出,原阙首尾二卷。焦?家传写之本,遂以第二卷、第十七
卷各分为二,以足其数,实非完帙。又书中分事始、辨误、事实、沿袭、地理、
议论、记诗、谨正、记事、记文、方物、乐府、神仙鬼怪共十三类。而诸家传本,
或分卷各殊,或次序颠倒,或并为十五卷,或以第十一卷分作两卷,而并第九卷
入第八卷内,或无谨正一类、而并入记事类中,或多类对一门、诙谐戏谑一门。
盖辗转缮录,不免意为改窜,故参错百出,莫知孰为原帙也。赵彦卫《?麓漫抄》
又记秦桧卒後,曾不敢出其第十九卷。则当曰已无定本,无怪後来之纷纷矣。是
书考证颇详,而当时殊为众论所不满。刘昌诗《芦浦笔记》常摘其舛误十一条,
又称其比事门中(案:今本无比事之名。)多所漏略,举史记八事以例其馀。赵
彦卫《?麓漫抄》亦摘其中论佛法与天地并原一条,为所学之诬妄,并称其诟訾
前贤不少。如诗人得句偶有相犯,即以为蹈袭,及恃记博,妄有穿凿。周?《清
波杂志》则谓其记荆王元俨戏剧批判及宗室子好尚之僻诸事,有论其不应言者,
旋被旨毁版。盛如梓《恕斋丛谈》。又载当日有知麻城县郑显文者,遣其子之翰
赴御史台论曾事涉讪谤,有旨曾、显文各降两官。臣僚缴奏乃黜显文,送其子汀
州编管。後京钅堂爱其书,始版行。与?所记不同,未详孰是。王士祯《池北偶
谈》以为曾书多不满王安石,显文殆又袭党人故智,今观其书,以荀?为汉之忠
臣,以冯道为大人,其是非甚为乖剌。又如孙仲?贺秦桧诗,曾?上秦桧书事十
绝句,皆胪载无遗,是其党附权奸,昭然可见。并其书遭人攻击,盖由於此,士
祯偶未详考也。然曾记诵渊博,故援据极为赅洽,辨析亦多精核,当时虽恶其人,
而诸家考证之文,则不能不徵引其说,几与洪迈《容斋随笔》相埒。置其人品而
论其学问,弃其瑕类而取其英华,在南宋说部之中,要称佳本,则亦未可竟废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杂记》·四卷(永乐大典本)
宋张氵昊撰。氵昊有《会稽续志》,已著录。此书《书录解题》、《宋史·
艺文志》皆不载,惟《文渊阁书目》载有一册,其本久佚。今从《永乐大典》中
采撮得一百十条,别有徐邦宪《书帖》一首,及氵昊识语一则,乃当时冠於卷首
者。又有杨楫、章颖、叶适後序三篇,及氵昊自跋一篇,尚皆完整无阙。谨依类
排次,析为四卷,而取书帖序跋分载首末,以略还原本之旧。宋人说部纷繁,大
都摭拾琐屑,侈谈神怪。惟氵昊此书,专为考据之学。其大旨见自跋中。故其折
中精审,厘订详明,於诸家著述,皆能析其疑而纠其缪。如论蕙之非零陵香,而
驳邵博《闻见录》之舛,论王羲之换鹅实有黄庭、道德二经,而斥蔡绦《西清诗
话》之非;引董德元言证苏轼诗虎头城之为虔州;引曾忄造《百家词》证虎儿为
米友仁字,而摘施宿、任渊二家所注之误;其厘正是非,确有依据,颇足为稽古
之资,宜当时极重其书也。叶适後跋,以氵昊所论泊宅编花书名一条,义有未安,
别存商榷之语,氵昊并存诸卷中。即是一节,亦与一语异同,务伸已是,书函往
返,动溢万言。讫於各尊所闻,各行所知者,意量之公私,相去远矣。
△《西溪丛语》·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姚宽撰。宽字令威,嵊县人。父舜明,绍圣四年进士。南渡历官户部侍郎,
徽猷阁待制。宽以父任补官,仕至权尚书户部员外郎,枢密院编修官。其书多考
证典籍之异同。如辨《文选·神女赋》玉字为王字之误,辨刘?论萧何不为功曹
之误,辨黄庭坚论徐浩诗瑰能字押奴来切之误,辨欧阳修论张继半夜钟之误,辨
王安石《诗经新义》彤管为箫笙之误,皆极精审。至考《感甄赋》之始末,不辨
其非,谓陶潜诗中之田子春即《汉书·刘泽传》之田生,谓杜甫诗中之黄衫少年
为霍小玉传之黄衫客,又谓甫俊逸鲍参军句为讥李白,皆失之穿凿附会。注刘禹
锡诗翁仲字不知其不作於洛阳,注李白诗唾井字不知其出於《玉台新咏》。王宋
诗引秦嘉赠妇诗误以第一首为徐淑作,引《诗品》误改宝钗字,皆为疏舛。然大
致瑜多而瑕少,考证家之有根柢者也。叶适《水心集》有《西溪集跋》,其称此
书以易肥Т为飞Т,以《孟子》不若是恝为不若是{介心}二条。又谓金海陵王南
侵时,宽推论太乙、荧惑行次,决其必败,未几果有瓜洲之事。又谓其著书二百
卷,古今同异,无不该括。又谓其《古乐府》流丽哀思,颇杂近体诗。长短皆绝
去尖巧,乃全造古律,加於作者一等。盖亦一代博洽工文之士矣。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林》·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
宋王观国撰。观国,长沙人。其事迹不见於《宋史》,《湖广通志》亦未之
载。惟贾昌朝《群经音辨》载有观国所作後序一篇,结衔称左承务郎,知汀州宁
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末题绍兴壬戌秋九月中氵?,则南渡以後人
也。考晁公武、陈振孙两家书目及《宋史·艺文志》是书俱未著录,吴曾《能改
斋漫录》、赵与[B081]《宾退录》引之,均称曰《学林新编》。而今所传本,但
题《学林》,无新编二字。考袁文《瓮牖闲评》、王?《野客丛书》亦只称王观
国《学林》,则当时已二名兼用矣。书中专以辨别字体、字义、字音为主。自六
经、史、汉旁及诸书,凡注疏笺释之家,莫不胪列异同,考求得失,多前人之所
未发。《宾退录》尝摘其误以不羹为羹颉,《瓮牖闲评》亦摘其议《资暇集》以
行李为行A12,A12字无所根据,不知玉篇山部有此字,注释甚详。《能改
斋漫录》又摘其谓《左传》季氏介其鸡当存高诱注以铠著鸡头,不当作蒙鸡之臆。
佛氏精舍江表传载于吉事,是魏初已有之,观国谓自晋始有者为误。又孟子以言
饣舌之,观国不取郭璞音义,而取玉篇音甜之说。京索之索,观国以为当音山客
反,不知陆氏《释文》及五臣之注、韩退之之诗皆音悉落反,固未尝误,亦颇为
他家所驳正。然考证之文,递相掎摭,此疏彼密,利钝互形,原不能毫无疵累。
论其大致,则引据详洽,辨析精核者十之八九。以视孙奕《示儿编》,殆为过之。
南宋诸儒,讲考证者不过数家,若观国者,亦可谓卓然特出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3 03:36 , Processed in 0.06854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