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周振甫、冀勤《谈艺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节讲水中倒映景物的奇特景象,属于写景。张先的词句“浮萍破处见山影”,写水中倒影只说“见山影”,并不突出,好在“浮萍破处”才见;翁卷的“忽于水底见青山”,写“见青山”也不突出,好在“忽于水底见”。这两句的好处,皆在写出一种情景来,好在情景中见。元好问的诗不是这样,他写出水中倒影的的美好,即水中的山影,成了“一堆苍烟收不起”,比上两句更进一步作了比喻了。《老残游记》里说倒影比真山更好看。谢偃的《影赋》,具体写出水中倒影的美好。写出水中倒影的天显得高远,水中倒影的云彩如霞起。杜甫《渼陂行》:“半陂以南纯浸山,动影袅窕冲融间。”“动影”写山影在水中动摇,“袅窕”状动摇的样子。“冲融”指水波平定。这句指水波的忽起忽平,造成山影的忽动忽静。又《渼陂西南台》:“错磨终南翠,颠倒白阁影。”终南山的翠色倒映水中,由于水波的荡漾,好像山翠也在磨动那样。白阁倒影水中,上下颠倒了。窦痒的“万状分明光似洗”,倒影在水中的万象更显得有光彩而似洗的明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先生在这里推重储光羲的诗,因为他从倒影中写出奇异的景象,开出一种新的写法。因为山的倒影水中,所以水中动物似亦居山上,水中植物似亦生山上。因为山上的物象倒影水中,所以山上动物似亦行水中,山上的植物似亦浮水中。后来杨无补写的鱼如游树,柳眠在池;潘耒写的鱼游天上,树倒波心;杨敬德的鱼泳山中,花开天上;王铎的波流蛱蝶,树浴鸳鸯;阮大铖的素鲔游空,鸟翻荇藻,都像储光羲写的,所以钱先生特别推重储光羲写水中倒影的诗。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八)作对仗以不类为类
  律体之有对仗,乃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譬如秦晋世寻干戈,竟结婚姻①;胡越天限南北,可为肝胆②。然此事俪白配黄,煞费安排,有若五雀六燕,易一始等。见《九章算术》卷八③。亦须挹彼注兹,以求铢称两敌④,庶免骥左驽右之并驾、凫短鹤长之对立。先获一句,久而成联者有之。贾浪仙:“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自注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⑤”。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⑥,《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谓始得上句,弥年无对,王君玉为足成之⑦。戴石屏:“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⑧,《归田诗话》卷中谓初见夕照映山得下句,欲对不惬,后睹雨霁行潦得上句,始相称⑨。《中兴群公吟稿》戊二,又袁选《石屏续集》三均有一诗题,略云:“赵用父问近诗,因举‘今古一凭栏、夕阳山外山’两句,未得对。用父以‘利名双转毂’对上句,刘叔安以‘浮世梦中梦’对下句,遂足成篇。仆终未惬意,都下会范鸣道,以‘春水渡傍渡’为对,当时未觉此语为奇。江东夏潦无行路,逐处打渡而行,溧水界上,一渡复一渡,时夕阳在山,分明写出此一联诗景。恨不得与鸣道共赏之。”诗曰:“世事真如梦,人生不肯闲。利名双转毂,今古一凭栏。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吟边思小范,共把此诗看。”则此联非石屏自得,瞿氏说误。诗题言以刘叔安句足成篇,而诗乃曰:“吟边思小范”,则是成篇以后,至是方改为定本也。马金辑《石屏诗集》卷四载此诗,尽削其题,仅取诗首二字,标曰:《世事》,则小范不知所指矣。又按马辑诗集卷三《风雨无聊中揽镜有感》五律后有石屏识语,称道其侄孙之佳句云:“春水绿平野,夕阳红半山”,则此联机杼早已透露。观《风雨无聊》一律前后诸诗,当作于壬寅,为理宗淳祐二年;《世事》一律后即《改元口号》,更后《悼侄孙》诗跋中,明署宝祐三年,则《世事》当作于淳祐十二年。石屏自称出陆放翁门下,放翁《老学菴笔记》卷四载法云长老戏仿程公辟体得句曰:“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典型犹在,何至不能属对。窃疑石屏耻盗其侄孙句,遂作此狡狯,幻出一段故实,宁归功于范鸣道,而置“春水、夕阳”之先例勿道耳。瞿氏或见赵汝腾作石屏诗序,记石屏自云:“作诗不论迟速,每一得句,必经年成篇”,又隐约闻此诗原题之言,遽加附会。《宋诗纪事》卷六十三采《归田诗话》,不据《石屏续集》驳正,亦为阔略。石屏侄孙昺  《东野农歌集》有《自武林还家由剡中》云:“野渡浅深水,夕阳高下山”,《抵池阳泊齐山》云:“涨水渺弥春雨后,远山重叠夕阳时”,然则戴氏有传家句法矣。(185—186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①春秋时秦、晋二国有几次战争,如秦晋韩之战,秦晋殽之战等。秦晋又世为婚姻。
  ②胡在北,越在南,相隔极远。作为对偶,喻关系密切。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物虽胡越,合则肝胆。”
  ③《九章算术》八《方程》:“今有五雀六燕,集秤之衡,雀俱重,燕俱轻、一雀一燕交而外,衡适平。”把五雀六燕放在天平的两头,五雀重。把其中的一雀与一燕对调,天平就平了。《九章算术》九卷,有《永乐大典》本。
  ④铢称两敌:铢和铢相称,两和两相对,即分量相当。二十四铢为一两。
  ⑤《唐才子传》称贾岛字浪仙。《自题》曰:“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⑥晏殊《浣溪沙》词。
  ⑦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复斋漫录》称王琪字君玉足成下句。
  ⑧南宋戴复古有《石屏集》六卷。
  ⑨明人瞿佑《归田诗话》三卷。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讲律诗的对仗。刘勰《文心雕龙•丽辞》里讲对仗,分为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指不用事的对仗,事对指用事的对仗,正对指事异义同的对仗,反对指理殊趣合的对仗。钱先生在这里提出“‘不类为类’的对仗”。“不类为类”即对仗两句写的事物不是同类的,却配成对仗又是相类的。好比“撮合语言,配成眷属”。男女结成夫妇,就男女异性说是不类,配成眷属又是相类的。刘勰说的“理殊”即不类,趣合”即相类,这才是好的对仗。对仗的相配,又好像天平上称物,要轻重相称才好,否则一高一低就配不好。贾岛的“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用“潭”和“树”相对,不是同类事物,是不类;用“影”和“身”相对,又是相类的。晏殊用“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不是同类的,但“燕归来”对“花落去”又是相称的。这是讲对仗要以不类为类。
  钱先生又考证戴复古《世事》一联:“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认为戴复古《风雨无聊》一首作于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世事》一律后即《改元口号》,理宗改淳祐年号为宝祐,在1253年,则《世事》当作于淳祐十二年(1252)。他在《风雨无聊》诗后已称赞侄孙槃的佳句:“春山绿平野,夕阳红半山。”那他的“春水”一联实是模仿他侄孙的一联。他为了掩盖他模仿的痕迹,故意构造注文中所讲的一段故事。钱先生的考证极为详实可信。再看“春水渡傍渡,夕阳山外山”,似不如“春水绿平野,夕阳红半山”,因为“红”“绿”两字色彩鲜明。又“夕阳红半山”比较自然,似胜于“夕阳山外山”。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九)对仗和用韵的因难见巧
  此则(指上一节)似朱起求欢,旷日经时,必得请于氤氲大使,好事方谐①。否则句佳而对不称,东坡《答孔毅父》诗所谓:“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②谢女嫁王郎③,麻胡配菩萨④,心有遗憾终身者矣。作者殊列,诗律弥苛,故曲折其句法以自困,密叠其字眼以自缚,而终之因难见巧,由险出奇,牵合以成的对。例若《诗苑类格》所举“回文”、“连绵”、“双拟”、“隔句”四格⑤。此似选婿甚严,索聘奇昂,然倘得良媒,为寻灵匹,鸳社待阙,鹊桥可填,未遽踏地唤天作老女也。欧公《六一诗话》论韩退之“信倔强⑥。作古诗,得韵宽则溢出,得韵窄则愈险愈奇。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⑦”窃谓诗人矜胜,非特古体押韵如是,即近体作对亦复如是。因窄见工,固小道恐泥,每同字戏;然初意或欲陈样翻新,不肯袭常蹈故,用心自可取也。古名家集中,几无不有此。如太白《子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⑧;元微之《送岭南崔侍御》:“火布垢尘须火浣,木棉温软当棉衣。桄榔面碜槟榔涩,海气常昏海日微”⑨;又《三兄以白角巾寄遗》:“白发过于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
  周太《赠李裕先辈》:“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⑩”殆难备举。(186—187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①朱起:宋陶穀《清异录》中人物。他爱上伯氏虞部家女妓宠宠,精神恍惚,后得青巾仙相助,相合十五年,宠宠病死。氤氲大使:传说中的媒妁之神。陶穀《清异录•仙宗》:“(朱)起再拜,以宠事诉,青巾笑曰:‘世人阴阳之契,有缱绻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诸夙缘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乃成。’”(涵芬楼排印本《说郛》卷六十一)
  ②苏轼《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天边鸿鹄不易得,便令作对随家鸡。”王注:“集古诗,前古未有,王介甫盛为之,多者数十韵。鸿鹄不可与家鸡为对,犹古人诗句有美恶工拙,其初各有思考,岂可混为一律邪?”
  ③《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悦)。”指谢女看不起她的丈夫。
  ④宋曾慥《高斋漫录》:成郎中“貌不扬而多髭。再娶之夕,岳母陋之,曰:‘我女如菩萨,乃嫁一麻胡!’”
  ⑤宋李淑《诗苑类格》已佚,见《诗人玉屑》七引。回文,如‘“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有倒用词语。连绵,“‘残河若带,初月如眉’是也”。残河指银河,银河与初月相连接,故称连绵。coc2双拟,“‘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一句以新月比眉,认为眉胜新月,一句以花比脸,认为脸胜花。两句用两个比喻。隔句,如“‘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是也”。是隔句为对。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⑥欧阳修《六一诗话》。
  ⑦蚁封:蚁穴外隆起的小土堆。
  ⑧李白诗。三巴,指四川旧巴郡、巴东郡、巴西郡。
  ⑨元稹诗。火布,火浣布,石棉织成的布,在火中一烧可使布洁白。桄榔面:桄榔树中有屑如面,可食。碜(chěn):杂有沙子。又《三兄以白角巾寄遗发不胜冠,因有感叹》:“白发过于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白角巾,裹头用故称冠,白发的白胜过冠色的白。白角巾上当有银钉,比颔下白须少。颔中银指颔下白须。
  ⑩周太朴诗:金马门,汉宫门前有铜马的,称金马门。芸香阁:唐朝京中藏秘书处称芸香阁,亦称芸阁。芸香可以防蠹。
  这里也讲对仗,有集句诗的对仗,有近体诗的对仗,又讲韩愈的用韵,总之是讲对仗或用韵的因难见巧。集句诗是集古人的诗句作诗,集古人的诗句作对。王安石写了不少集句诗。集句诗是将古人的诗句构成一首诗,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思,像自己写的一样。集句诗的对偶要对得恰好,好比鸿鹄配家鸡就配不上,不成为好对。如王安石《老人行》:“翻手作云覆手雨(杜甫《贫交行》),当面输心背面笑(杜甫《莫相疑行》)。”上句用两“手”字,下句用两“面”字,对得工。这里引《诗苑类格》的讲回文:“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还不如倒读苏轼《题金山寺回文体》:“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这首诗就是完全可以倒读的回文体。中间两联,不论顺读或倒读,对得都很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又谈到宽韵窄韵的因难见巧。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余独爱其(指韩愈的)工于用韵也。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旁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按《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用七阳韵。七阳韵中的字比较多,称宽韵。但像“驱驰公事退,闻子适及城。”“城”字是“八庚’韵。“岁时未云几,浩浩观湖江。”“江”字是三江韵。“从丧朝至洛,还走不及停。”“停”用九青韵。“辕马蹢躅鸣,左右泣仆童。”
  “童”是一东韵。“甲午憩时门,临泉窥斗龙。”“龙”是二冬韵。洪迈《容斋四笔》曰:“退之《此日足可惜一首赠张籍》,凡百四十句,杂用东、冬、江、阳、庚、青六韵。”论者认为这六韵,古韵有可以相通的,韩愈按照古韵来押韵。这是碰到宽韵,泛入旁韵。又《病中赠张十八》用三江韵,三江韵字数少,称窄韵。如“扶几导之言,曲节初摐摐。”“牛羊满田野,解旆束空杠。”用“摐摐”指撞击声。用“杠”指旗杆,即用难字押韵,因难见巧。说明韩愈用韵的特点,跟一般人不同。
  这里又提到近体诗的对仗,如李白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用三个“一”字对三个“三”字,对得工切。如元稹的“火布垢尘须火浣,木棉温软当棉衣”,上句两个“火”字,下句两个“棉”字,是交错相对。“桄榔面碜槟榔涩,海气常昏海日微”,上句两“榔”字,与下句两“海”字交错相对。“白发过于冠色白,银钉少校颔中银”,上句两“白”字,对下句两“银”字。周太朴诗:“马疑金马门前马,香认芸香阁上香”,上句用三“马”字,对下句三“香”字,都是“因窄见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避免词意重出
  夫一家诗集中词意重出屡见,藉此知人,固征其念兹在兹,言之谆谆,而谈艺则每嫌其事料俭而心思窘,不能新变,几于自相蹈袭。黄梨洲《明文授读》卷二十周容《复许有介书》云①:“何以读君一首而辄得数十首以后,读君一过而如己数十过之余,曷故也。古人著述足以传久不朽者,大约有三。一曰避。使龙而日见形于人,亦豢矣。使人而日餐江瑶柱,亦饫矣。故读数首而不得其所守之字,读数十首而不得其所守之律,读数十百首而不得其所守之体。陆生曰:‘数见不鲜’②;可以悟所避矣。”陈眉公《晚香堂小品》卷十二《汪希伯诗序》云③:“吾辈诗文无别法,最忌思路太熟耳。昔王元美论艺④,止拈《易》所云:‘日新之谓盛德’。余进而笑曰:孙兴公不云乎⑤:‘今日之迹复陈矣’。故川上之叹,不曰‘来者’,而曰‘逝者’⑥。天马抛栈,神鹰掣鞲,英雄轻故乡,圣人无死地⑦;彼于向来熟处,步步求离,刻刻不住。右军万字各异⑧,杜少陵诗无一篇雷同;是两公者非特他人路不由,即自己思路亦一往不再往”(参观《管锥编》1199页增订论“陈言’与“割爱”)。皆快论隽语,欲诗人遣词命意,如蘧庐之一宿不再宿⑨、阿疭国之一见不再见⑩。虽陈义过卓,然作者固当仰高山而心向往也。尝试论之。一首之中,字句改易,后来居上,定本独传,然往往初稿同留天壤,有若良工示璞、巧妇留针线迹者。如少陵《曲江对酒》之“桃花细逐杨花落”,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是也。一集之中,语意屡见,亦仿佛斟酌推敲,再三尝试以至于至善,不啻一首之有草稿与定本。特数篇题目各异,语得并存,勿同一首涂逭之后,存一而舍其余耳。如少陵《奉寄郑少尹审》云:“社稷缠妖气,乾坤送老儒。百年同弃物,万国尽穷途”;《野望》云:“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大暦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峡》云:“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江汉》云:“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客亭》云:“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旅夜书怀》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语意相近或竟相同,而《江汉》、《客亭》、《旅夜书怀》中句毫发无憾,波澜老成;则视他三首中句为此三首中句之草创或试笔,亦无伤耳。吴淡川《南野堂笔记》⑾卷一尝谓少陵“风急天高猿啸哀”一首即将“重阳独酌杯中酒,卧病起登江上台”二句“衍为一篇”,正复有见于此。试取斯类诸篇汇观,宛若睹一篇之先后数番改稿,惨淡经营,再接再励,而非百发百中焉。(397—398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①黄犁洲:黄宗羲号,选有《明文授读》六十二卷。周容,明诸生。
  ②陆生:《史记•陆贾传》,贾称“数见不鲜”。见的次数多了,就不新鲜,遭人讨厌了。
  ③陈眉公:陈继儒号。
  ④王元美:王世贞字。
  ⑤孙兴公:孙绰字。
  ⑥川上之叹:《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⑦天马抛栈:栈,栈豆,马房豆料,驽马恋栈豆,天马抛弃栈豆跑了。神鹰掣鞲:神鹰拉断皮带飞去。圣人无死地:圣人到处行道,不停留在一地,故没有一定的死处。
  ⑧右军万字各异:王羲之做右军将军。他写《兰亭集序》中有不少“之”字,写法有变化,不相同。“万字各异”是夸张说法。
  ⑨蘧庐:旅舍。《庄子•天运》:“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⑩阿疭(chù畜)国:阿疭佛国,见《阿疭佛国经》二卷,支娄迦谶译。
  ⑾吴淡川:清吴文溥字,著《南野堂笔记》十二卷。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则讲一家诗集中的词意避免重复。陆机《文赋》说:“谢朝花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即别人用过的词意不再用,要创造别人没有用过的。别人用过的辞,如比喻,用花比美人,前人已经用得多了,再用就没有意味了。用意也这样。这里指出一家的诗,自己用过的辞意,最好也避免不用。《管锥编》1198页:陆机《文赋》:“必所拟之不殊,乃暗合乎曩篇;虽杼柚于予怀,怵他人之吾先;苟伤廉而愆义。亦虽爱而必捐。”钱先生称:“若侔色揣称,自出心裁,而成章之后,忽睹其冥契‘他人’亦即‘曩篇’之作者,似有蹈袭之迹,将招盗窃之嫌,则语虽得意,亦必刊落。”这是说,自己创作的,跟前人之作暗合,应当删去。这里讲的,当如《谈艺录》三五“放翁诗词意复出议论违牾”。举例如:“自《唐安徙家来和义》云:‘身如林下僧,处处常寄包;家如梁上燕,岁岁旋作巢’;《寒食》云:‘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秋日怀东湖》云:‘身如巢燕临归日,心似堂僧欲动时’;《夏日杂题》云:‘情怀万里长征客,身世连床旦过僧。’”这里四首诗,都用僧和燕作比,四首诗用相同的比喻,词亦相类。这就是钱先生指出要相避的。钱先生引周容《复许有介书》,“读君一首辄得数十首以后,读君一过而如已数十过之余。”为什么读一首诗往往如得读数十首呢?读一遍如已读数十遍呢?我们读陆游上举的四首诗,就比喻说,好像读一首。这里说,读一首好像读几十首,当是因为一首诗中的词意都是新创的缘故。
  《易•系辞上》:“日新之谓盛德。”创作要避免重复,就要求日新。反映新的生活,就可避免与旧的创作重复了。孔子在川上的叹息,不说“来者”,而说“逝者”,即“来者”当含有新的意味,“逝者”含有旧的意味,这里也含有去旧求新的意味吧。钱先生又指出创作后的修改,语意相近或相同,经过修改后的句子胜过原作,那虽有相同还是可传的了。钱先生指出“社稷缠妖氛,乾坤送老儒”四句,一指世乱,一指自己如同弃物的老儒,但把世乱归罪于女祸,称女娲为“妖氛”,这是不恰当的,有毛病。再像“纳纳乾坤大,行行郡国遥”,乾坤大指空间说,郡国遥也指空间说,不像《绝句四首》中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一句写时间,一句写空间。又如“此生遭圣代,谁分哭穷途。”即生在圣代,谁料不遇。又“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以天地之大,不能容一腐儒,使他只能思归而不得,含意较前二句深沉。“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不说朝廷抛弃他,却说自己老病而离开朝廷,这反映杜甫的仁厚的心情。“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岂有因文章而著名,实因老病而休官,反映了杜甫自谦而仁厚的性情。这样写,才“毫发无憾,波澜老成”,虽与以上几首词意相同,也无碍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2-11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引申
  王静庵《苕华词•蝶恋花》:“往事悠悠容细数。见说他生,又恐他生误。纵使兹盟终不负,那时能记今生否?”即萚石《追忆诗》所谓:“他生便复生同室,已是何人不是君!”(《钱锺书研究》22页)
  这一则是《文心雕龙•镕裁》讲的引申道:“引而申之,则两句敷为一章”,把两句话发展成一章。钱载《追忆诗》的“他生便复生同室,已是何人不是君!”王国维把它扩展成《蝶恋花》的下片。上片是:“落日千山啼杜宇,送得归人,不遣居人住。自是精魂先魄去,凄凉病榻无多语。”钱载的两句,比较凝炼。王国维从往事悠悠讲起,说到他生“又恐他生误”。又进一步说到纵使不误,也不会记得今生了。跟钱载的话又有差异。因此,王国维的词,他的设想是与钱载的用意,是暗合还是用钱载的话加以扩展,还不一定。明显是扩展的,像杜甫《羌村》:“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晏几道《鹧鸪天》作:“今宵剩把银钰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把五言扩展成七言。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振甫、冀勤《谈艺录》7

三、作家作品论

  (一)论陶渊明
  按陶公诗又云:“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又云:“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又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盖矫然自异于当时风会。《世说•政事》注引《晋阳秋》记陶侃斥老庄浮华,渊明殆承其家教耶。明人郎仁宝《七修类稿》卷十七论陶诗①,至欲语语以性理求之。近人沈子培《寐叟题跋》上册有论支谢诗三则②,深非刘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二语,以为“六朝诗将山水庄老,融併一气。谢康乐总山水庄老之大成,支道林开其先,模山范水,华妙绝伦。陶公自与嵇阮同流,不入此社”云云。沈氏知作诗“以庄老为意,山水为色”,颇合“理趣”之说。《世说》一书所载曲阿、印渚、华林园、山阴道等游观诸语,皆老庄风气中人所说;孙兴公“斋前种松,楚楚可怜”③,亦几有濂溪、明道爱玩阶草之意④。然支道林存诗,篇篇言理,如《八关斋》、《述怀》、《咏怀》、《利城山居》等作,偶点缀写景一二语,呆钝填砌,未见子培所谓“模范华妙”者。子培好佛学,故论诗蛮做杜撰,推出一释子,强冠之康乐之上,直英雄欺人耳。以山水通于理道,自亦孔门心法,子培必欲求之老庄,至不言读《论语》,而言读皇侃疏,岂得为探本穷源乎。陶公不入此社,固也,与嵇阮亦非同流。陶尊孔子,而《拟古》肯称庄周为“此士难再得”;阮学老庄,而《达庄论》乃大言庄周不足道。子培之言,诚为淆惑矣。颜鲁公《咏陶渊明》以张良、龚胜比渊明。山谷《怀渊明》诗略云:“岁晚以字行,更始号元亮。凄其望诸葛,忼戆犹汉相。时无益州牧,指挥用诸将。”真西山《跋黄瀛甫和陶》称其“有长沙公之心而力未逮”⑤。卢挚《题渊明归去图》以留侯、武侯相比⑥。王述庵《书渊明传后》称有经略用世之志⑦。龚定庵《已亥杂诗》中读陶诗三首称其有“侠骨”而“豪”⑧。盖皆韩昌黎《送王秀才序〉所谓:“阮籍、陶潜为事物是非相感触有托而逃”。余复拈出其儒学如左,以见观人非一端云。(239—240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①郎仁宝:明郎瑛字,有《七修类稿》五十一卷。
  ②沈子培:沈曾植字,号乙鰋,又号寐叟。支谢:支遁,字道林,谢灵运,袭封康乐公。
  ③孙兴公:晋孙绰字。
  ④濂溪:宋周敦颐居濂溪,世称濂溪先生。明道:宋程颢称明道先生。
  ⑤真西山:真德秀,学者称西山先生。有《西山文集》五十五卷。
  ⑥卢挚:元诗人,有《疏斋集》。
  ⑦王述庵:王昶号,清人,有《述庵诗抄》十二卷。
  ⑧龚定庵:清龚自珍号,有《龚定庵全集》。
  这一则讲陶渊明诗。钱先生认为陶诗有儒家思想,引了“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先师指孔子,《论语•卫灵公》:“君子忧道不忧贫。”又引“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引“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指周续之传授孔子的道,有祖企、谢景夷两人响应到来。陶渊明也响应着。说明陶渊明不同于当时崇尚老庄的风气。《世说新语•政事》“陶公性检厉”条引《晋阳秋》,称陶侃以为“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而不敢行。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耶!”因此钱先生说:“渊明殆承其家教耶?”家教即指他曾祖陶侃传下来的家教。孔子儒家学说,到了宋朝,发展成为性理学。明人郎瑛用宋人的性理学来研究陶诗,是不恰当的。清末民初的沈曾植认为陶渊明与嵇康、阮籍是一流人,不加入当时的白莲社。白莲社是晋释慧远与慧永、刘遗民、雷次宗等十八人在庐山东林寺结的社,修佛教的净土宗。陶渊明信奉孔子的教导,没有入社。嵇康、阮籍不满于司马氏专政,嵇康被司马昭所杀。阮籍纵酒谈玄,以求自全。陶渊明嫌仕途恶浊,不愿做官,辞去彭泽令,归乡亲自参加农业劳动,过着清贫的生活,与嵇康阮籍不同。陶的《拟古》称庄子为“此士难再得”,推重庄周。阮籍《达庄论》说庄周不足道,看轻庄周。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陶跟阮不同。所以沈曾植说他与嵇阮同流是不对的。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里讲:“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当时的玄言诗用庄子老子的思想来做诗。玄言诗衰落了,山水诗兴起来了。这话是对的。沈曾植极力反对这话,他认为当时山水庄老融为一气,认为谢灵运是山水庄老结合在一气的集大成者,支道林是创始者,描摹山水,写得极好的。钱先生认为沈曾植提出以庄老思想来写山水景色,颇有合“理趣”的说法。“理趣”即在写山水景物中透露出一种情理来。《世说新语》中讲到当时人在游历观赏许多名胜地方,像曲阿、印渚、华林园、山阴道等处,所说的话,都受到老庄风气的影响。像《世说新语•言语》:“王子敬(献之)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这里就含有头绪纷繁,应付不过来的道理在内。又:“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这里的“濠濮间想”,便有庄子与惠子在濠濮水观鱼,讲鱼乐的故事。庄子在濮水上钓鱼,楚王派使者来请他去做官,庄子辞谢不去的故事。反映庄老风气中说的话。又:“孙绰斋前种一株松,恒手自壅治之。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爱),但永无栋梁用耳。’”钱先生认为孙绰爱小松,近乎宋人周敦颐、程颢爱阶前草,观察草的生意的意思,即从景物中体会道理,有理趣之意。钱先生又指出支道林的诗并不华妙。如《述怀》:“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达观无不可,吹累皆自然。穷理增灵薪,昭昭神火传。熙怡安冲漠,优游乐静闲。膏腴无爽味,婉娈非雅弦。恢心委形度,亹亹随化迁。”写得“呆钝填砌”,未见华妙。这是批评沈曾植的说法不对。钱先生又指出“以山水通于理道,自亦孔门心法。”如《论语•雍也》:“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所以沈曾植一定要把山水道于理道,归于老庄,也不确。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先生又提出陶渊明诗的另一方面。如颜鲁公即颜真卿《咏陶渊明》:“张良思报韩,龚胜耻事新,狙击不肯就,舍生悲缙绅。鸣呼陶渊明,变叶为晋臣。”用张良得力士狙击秦始皇,为韩报仇。龚胜不事王莽,绝食而死。用他们来比陶渊明忠于晋朝。又引黄庭坚《怀渊明》,说他本名潜,字渊明,晚年以字行,称渊明,改号元亮,在想望诸葛亮,用诸葛亮来比他。真德秀称陶渊明有长沙公陶侃建功立业的用心,而力不及。卢挚用张良、诸葛亮来比陶渊明。王昶说陶渊明有为晋朝建功立业的志向。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有读陶诗三首:“陶潜却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不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已无多。”这两首诗,一首把陶渊明比诸葛亮,诸葛亮作《梁甫吟》,所以说陶诗是二分《梁甫吟》,一分《离骚》。一首诗讲陶的《咏荆轲》。说他“豪”和“侠骨”。再归结到韩愈《送王秀才序》称阮籍、陶潜“为事物是非相减触”,即阮籍不满于司马氏的代魏,陶潜不满于刘裕的代晋,都托于纵酒以逃祸。钱先生在这里主要提出两点:一点是陶渊明的儒家思想,一点是不少人推重他的志节。指出要全面地观察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历代论陶渊明诗
  (1)
  当时解推渊明者,惟萧氏兄弟,昭明为之标章遗集,作序叹为“文章不群”,“莫之与京①”。《颜氏家训•文章》篇记简文“爱渊明文,常置几案,动静辄讽”②。顾二人诗文,都沿时体,无丝毫胎息渊明处。昭明《与湘东王书》论文只曰③:“古之才人,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④”宋陈仁子撰《文选补遗》⑤,赵文作序,述仁子语,亦怪昭明选渊明诗,十不存一二。可见渊明在六代三唐,正以知希为贵。即今众议佥同,千秋定论,尚有王船山、黄春谷、包慎伯之徒⑥。或以为渊明“量不弘而气不胜,开游食客恶诗”。见《夕堂永日绪论》内编⑦。或以为“今情五言之境,康乐其方圆之至矣,犹之洙泗之道⑧,遍及人伦,虽陶彭泽亦夷、惠、老、庄之列也。⑨”《梦陔堂文集》卷三《与梅蕴生书》⑩。或以为渊明诗“不如康乐诗竟体芳馨”,见《艺舟双楫》卷一《答张翰风书》。《归去来辞》言不丽而意无则。卷一《书韩文后》下篇。则当时之进前不御,奚足怪乎。(91页)
  ①昭明:萧统,谥昭明。有《陶渊明集序》。“京”,高大。
  ②《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撰,二卷。简文:梁简文帝萧纲。
  ③湘东王:萧绎,即位后为梁元帝。
  ④扬、马、曹、王:扬雄、司马相如、曹植、王粲。潘、陆、颜、谢:潘岳、陆机、颜延之、谢灵运。
  ⑤陈仁子:南宋学者,撰《文选补遗》四十卷。
  ⑥王船山:王夫之,隐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著有《夕堂永日绪论》。
  包慎伯:包世臣字,撰《艺舟双楫》六卷。
  黄春谷:黄承吉号,撰《梦陔堂文集》十卷。
  ⑦《夕堂永日绪论》:清王夫之撰,内编一卷,外编一卷。
  ⑧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洙泗之道:孔子教学生在洙水泗水流域,指儒家之道。
  ⑨陶彭泽:陶渊明曾做彭泽令。夷、惠、老、庄:伯夷、柳下惠、老子、庄子。
  ⑩《梦陔堂文集》:清黄承吉(字谦牧,号春谷)撰,十卷。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则讲当时推重陶渊明诗文的,有萧统的《陶渊明集序》,称“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高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贞。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这是当时对陶渊明最推重的话。但萧统的诗文并不仿效陶渊明。他编《文选》,对陶渊明诗文,选得也不多。后代像王夫之、黄承吉、包世臣都对陶渊明诗有不满的指摘,就这里所引看,批评的话都不够恰当。如“量不弘而气不胜”,“亦夷、惠、老、庄之列”,“言不丽而意无则”,只要看萧统序,就把他们的贬责驳斥了。如说“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又“抑扬爽朗,莫之与京”,就显出他的气盛格高;称“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就兼包儒家,不限于“夷、惠、老、庄”了。像“文章不群,词采精拔”,就不是“言不丽而意无则”了。还是苏轼称“渊明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要是只看到他的质和癯,自然要对他表示不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2-12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2)
  辛稼轩《贺新郎》:“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朱子语类》卷一百四十①:“渊明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又:“隐者多带气负性,陶欲有为而不能者,又好名。”朱琰《明人诗抄》②正集卷三张志道以宁《题海陵石仲铭所藏渊明归隐图》:“昔无刘豫州,隆中老诸葛。所以陶彭泽,归兴不可遏。岂知英雄人,有志不得豁。高咏《荆轲》篇,竦然动毛发。”孙太初《太白山人漫稿》③卷二《三隐逸诗》:“渊明豪杰人,出处亦有道。昔读《荆轲》诗,仿佛见怀抱。”董若雨说《丰草庵前集》④卷二《书桃花源记后》:“不能为报韩之子房,则当法避秦之楚客。陶氏《咏荆轲》与《桃花源记》异用而同体;慨然欲为荆轲不可得,然后徙而为桃源避秦之谋。呜呼悲哉。”顾亭林《日知录》卷十九⑤《文词欺人》:“栗里之征士,淡然若忘于世,而感愤之怀,有时不能自止而微见其情者,真也。”王禹卿文治《梦楼诗抄》卷十《彭泽》第三首⑥:“人爱陶令逸,我知陶令豪。易水咏荆轲,寒水暮萧萧。垂天有奇翮,岂在腾扶摇。古来世外人,经济乃更饶。商绮息汉争⑦,鲁连解齐嚣⑧。”定庵以渊明“诗喜说荆轲”而叹“江湖侠骨”,着眼与朱子等相同;又称渊明“酷似卧龙豪”,自注:“语意本辛弃疾”,实则山谷诗已发此意矣。(555页)
  ①《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宋黎靖德编。
  ②朱琰:清人,有《明人诗抄》十四卷。
  ③孙太初:明孙一元字,有《太白山人漫稿》八卷。
  ④董若雨:清董说字,有《丰草庵前集》六卷。
  ⑤顾亭林:清顾炎武号,有《日知录》三十二卷。
  ⑥王禹卿:清王文治字,有《梦楼诗抄》二十四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3:32 , Processed in 0.06188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