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周振甫、冀勤《谈艺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由此,联想到《管锥编•全宋文卷三四》的一段话颇有深意:“据此以订史,是为捕风捉影,据史以订此,是为杀风景。”又云:“吾国子书(笔记小说类)所载,每复类是。均姓名虽真,人物非真。有论《庄子》中膺篇《盗跖》者,于其文既信伪为真,于其事复认假作真,非痴人之闻梦,即黠巫之视鬼。”可惜,《管锥编》出版迟了,早在1975年批儒评法之际,闻知某院校正在新编文学史,其所谓新者之一,便是增加了没有作品的作家盗跖的章节,显然是上了《庄子》的当。由此可见,钱先生所指出的,对治史治文者均有裨益。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八股文通于戏曲
  八股古称“代言”,盖揣摹古人口吻,设身处地,发为文章;以俳优之道①,扶圣贤之心。董思白《论文九诀》之五曰“代”是也②。宋人四书文自出议论,代古人语气似始于杨诚斋③。及明太祖乃规定代古人语气之例④。参观《学海堂文集》卷八周以清、侯康所作《四书文源流考》⑤,然二人皆未推四书文之出骈文。窃谓欲揣摩孔孟情事,须从明清两代佳八股文求之,真能栩栩欲活。汉宋人四书注疏,清陶世征《活孔子》⑥,皆不足道耳。其善于体会,妙于想象,故与杂剧传奇相通。徐青藤《南词叙录》论邵文明《香囊记》⑦,即斥其以时文为南曲,然尚指词藻而言。吴修龄《围炉诗话》卷二论八股文为俗体⑧,代人说话,比之元人杂剧。袁随园《小仓山房尺牍》⑨卷三《答戴敬咸进士论时文》一书,说八股通曲之意甚明。焦理堂《易余籥录》卷十七以八股与元曲比附⑩,尤引据翔实。张诗舲《关陇舆中偶忆编》记王述庵语⑾,谓生平举业得力《牡丹亭》,读之可命中,而张自言得力于《西厢记》⑿。亦其证也。
  此类代言之体,最为罗马修辞教学所注重⒀,名曰prosopopoeia⒁,学僮皆须习为之。亦以拟摹古人身分,得其口吻,为最难事。马建忠《适可斋记言》⒂卷二有《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记卒业考试,以拉丁文拟古罗马皇贺大将提都征服犹太诏等⒃,即“洋八股”也。(32—33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八股文通于戏曲
  八股古称“代言”,盖揣摹古人口吻,设身处地,发为文章;以俳优之道①,扶圣贤之心。董思白《论文九诀》之五曰“代”是也②。宋人四书文自出议论,代古人语气似始于杨诚斋③。及明太祖乃规定代古人语气之例④。参观《学海堂文集》卷八周以清、侯康所作《四书文源流考》⑤,然二人皆未推四书文之出骈文。窃谓欲揣摩孔孟情事,须从明清两代佳八股文求之,真能栩栩欲活。汉宋人四书注疏,清陶世征《活孔子》⑥,皆不足道耳。其善于体会,妙于想象,故与杂剧传奇相通。徐青藤《南词叙录》论邵文明《香囊记》⑦,即斥其以时文为南曲,然尚指词藻而言。吴修龄《围炉诗话》卷二论八股文为俗体⑧,代人说话,比之元人杂剧。袁随园《小仓山房尺牍》⑨卷三《答戴敬咸进士论时文》一书,说八股通曲之意甚明。焦理堂《易余籥录》卷十七以八股与元曲比附⑩,尤引据翔实。张诗舲《关陇舆中偶忆编》记王述庵语⑾,谓生平举业得力《牡丹亭》,读之可命中,而张自言得力于《西厢记》⑿。亦其证也。
  此类代言之体,最为罗马修辞教学所注重⒀,名曰prosopopoeia⒁,学僮皆须习为之。亦以拟摹古人身分,得其口吻,为最难事。马建忠《适可斋记言》⒂卷二有《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记卒业考试,以拉丁文拟古罗马皇贺大将提都征服犹太诏等⒃,即“洋八股”也。(32—33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董思白《论文九诀》不见《容台集》中⒄,李延昰(古文“夏”字)《南吴旧话录》卷四记董行书《制举文办法》手卷⒅,佳绢二十余丈,旧藏李氏,为马士英勒索以去⒆。备载其文,说“代”曰:“代当时作者之口,写他意中事。如《逍遥游》代鷟鸠笑大鹏⒇,说曰:‘我决起而飞’云云。太史公称燕将得鲁连书曰(21):‘与人刃我宁自刃’”(参观《管锥编》164—166页)。《容台集•文集》卷二《俞彦直文稿序》亦云:“往闻之先辈云:岭南廖同墅为孝廉时,以行卷谒吾乡陆文裕公。公谓之曰:‘曾读西厢、伯喈否。’(22)廖博雅自命,不读非圣书,颇讶其语不伦。又经月,复以行卷谒公。公曰:‘尚未读二传奇何也。’廖始异其语,归而读之。’倪鸿宝有《孟子若桃花剧序》,见其弟子郑超宗所选《媚幽阁文娱》中(23),未收入《倪文贞公文集》,略云:“文章之道,自经史以至诗歌,共禀一胎,要是同母异乳,虽小似而大殊。惟元之词剧,与今之时文,如孪生子(24),眉目鼻耳,色色相肖。盖其法皆以我慧发他灵、以人言代鬼语则同。而八股场开,寸毫傀舞。宫音串孔,商律谱孟(25);时而齐乞邻偷,花唇取诨;时而盖驩鲁虎(26),涂面作嗔;净丑旦生,宣科打介则同。”贺子翼《激书》(27)卷二《涤习》略云:“黄君辅学举子业,游汤义仍先生之门。每进所业,先生辄掷之地,曰:‘汝能焚所为文,看吾填词乎。’乃授以牡丹记。闭户展玩,忽悟曰:‘先生教我文章变化,在于是矣。’由是文思泉涌。”袁子才《小仓山房尺牍》(28)卷三《答戴敬咸进士论时文》云:“从古文章皆自言所得,未有为优孟衣冠(29),代人作语者。惟时文与戏曲则皆以描摩口吻为工,如作王孙贾(30),便极言媚灶之妙,作淳于髠、微生亩(31),便极诋孔孟之非。犹之优人,忽而胡妲,忽而苍鹘(32),忽而忠臣孝子,忽而淫妇奸臣,此其体之所以卑也。”李元玉《人天乐》(33)第十七折亦云:“昔年诸理斋负笈遨游,囊中惟携《西厢》一卷,说道:‘能活文机’。”何屺瞻《何义门先生集》卷十《书塾论文》反复于八股须“顺口气”(34),正董、倪所谓“写他意中事”(35)、“以人言代鬼语”耳。陶世征《活孔子》梗概见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卷八(36),余未得而读也。(360—361页)
  ①俳优之道:俳优俗谓滑稽戏,此指不庄重的方法。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②董思白:明董其昌,字元宰,号思白。
  ③四书文:用“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出题作文,自发议论,宋时称为时文。《学海堂文集》卷八侯康《四书文源流考》:“四书文,今谓之帖括。帖括二字始于唐。”宋宝应二年,杨绾上疏请废帖括,“神宗熙宁四年,用王安石议,更定科举法。”郑灏若《四书文源流考》:“四书之文,原于经义,创自荆公。”但在写作上,这种时文,用排偶句法,代圣贤立言,又似始于宋杨万里(号诚斋)。因侯康《四书文源流考》中又说:“惟杨诚斋传文三首,汪六安传文五首,与今体略同。”
  ④侯康《四书文源流考》:“至代古人语气,则起自明初,乃明太祖与刘基所定。”《明史•选举志》: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试士,“盖明太祖与刘基所定。”
  ⑤《学海堂文集》:清阮元编,十六卷。其卷八有《四书文源流考》。
  ⑥陶世征《活孔子》:清陶世征平生模学孔子,由一部《论语》追想孔子之神貌,遂写《活孔子》。
  ⑦徐青藤《南词叙录》:明徐渭(字文长)自号青藤山人。著《南词叙录》。《叙录》专论南戏,称:“以时文为南曲,元末国初未有也。其弊起于《香囊记》。《香囊》乃宜兴老生员邵文明(邵璨字)作,习《诗经》,专学杜诗,遂以《诗经》杜诗语句匀入曲中,宾白亦是文语,又好用故事作对子,最为害事。”即指斥他以时文的排偶句作南曲。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⑧吴修龄《围炉诗话》:清吴乔(字修龄)撰,六卷。论八股文为俗体:“学时文甚难,学成只是俗体,七律亦然。……自‘六经’以至诗余,皆是自说己意,未有代他人说话者也。元人就故事以作杂剧,始代他人说话。八比虽阐发圣经,而非注非疏,代他人说话。”
  ⑨袁随园:清袁枚(字子才)因卜居江宁小仓山之随园,自号随园老人,仓山居士。
  ⑩《易余籥录》:清焦循撰,二十卷。卷十七称:“元人曲止正旦正末唱,余不唱。其为正旦正末者,必取义夫贞妇忠臣孝子厚德有道之人。余谓八股文口气代其人说话,实为本于曲剧。而如阳货、臧仓等口气之题,宜断作,不宜代其口气,是当以元曲之法如法。”即认为对八股中写到的坏人,不当代坏人口气说话。
  ⑾张诗舲:清诗画家张祥河,有《小重山房集》、《南山集》等。王述庵:清王昶,字德甫,号述庵。
  ⑿这里讲戏剧代剧中人说话,与八股代圣贤说话,代人口气相同,所以读了《牡丹亭》、《西厢记》,对写八股文有帮助,并可考中。《牡丹亭》:明代戏曲家汤显祖代表作,写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西厢记》:元代戏曲家王实甫代表作,写书生张珙与崔莺莺恋爱故事。
  ⒀罗马:古罗马帝国。
  ⒁Prosopoeia:译音“普罗索珀皮亚”,意即修辞学上的拟人法,使虚幻的人物具体化,或使抽象的事物人格化。
  ⒂马建忠:清人,曾游学法国。撰有《适可斋记言》四卷,《记行》六卷。
  ⒃拉丁文:古意大利罗马人的语言为拉丁语,文字为拉丁文。犹太:指古罗马时代犹太人的故国巴力斯坦。诏:向下属发布的文告。
  ⒄董思白: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号,有《容台集》二十卷。
  ⒅《南吴旧话录》:清李延昰(初名我生,字辰山)撰,二十四卷。
  ⒆马士英:明魏忠贤奸党,字瑶草。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⒇《逍遥游》:《庄子》名篇,寓言。鷟鸠:斑鸠。《逍遥游》:“蜩(蝉)与学鸠笑之(大鹏,一飞九万里)曰:“我决(疾貌)起而飞,枪(突)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21)太史公:司马迁。指《史记•鲁仲连传》。
  (22)西厢:即《西厢记》。伯喈:元代戏曲家高明(字则诚)撰南戏《琵琶记》的男主人翁,姓蔡名伯喈,赴京应试,中状元后,历经种种磨难,最终与贤妻赵五娘团圆。
  (23)倪鸿宝:明代书画家倪元璐,字玉汝,号鸿宝。郑超宗:明郑光勋。有《媚幽阁文娱》一卷。
  (24)孪生子:双生子。
  (25)宫音串孔,商律谱孟:指用八股文的排偶句代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宫商指音律,八股的排偶句要合于对偶句的音律。(26)齐乞:《孟子•离娄下》“齐人有一妻一妾”,是写齐人出外乞食。邻偷:《孟子•滕文公下》“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盖驩:《孟子•公孙丑下》,孟子与盖大夫王驩出吊于滕,驩独断独行,孟子不与驩说话。鲁虎:《论语•阳货》讲孔子遇阳虎事。阳虎即阳货。这里是指八股文中代这些人说话,好像戏剧中的生旦净末丑都有。
  (27)贺子翼:明贺贻孙字。有《激书》二卷。
  (28)袁子才:清袁枚字。有《小仓出房尺牍》十卷。
  (29)优孟衣冠:春秋时,艺人优孟,善诙谐,曾在孙叔敖死后,著其衣冠,代其子争得封地,后人以此称假装似真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30)王孙贾:春秋时人,欲使孔子赏识他,对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为孔子拒绝。奥,黑暗的墙角。
  (31)淳于髠:战国时人,滑稽多辩。《孟子•离娄上》,淳于髠责问孟子为何不援天下。又《告子下》,淳于髠讥孟名实不副。微生亩:春秋时隐士,尝问孔子:“丘何如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
  “非敢为佞止,疾固也。”
  (32)胡妲:旦角的一种。周密《武林旧事•舞队》称傀儡戏有粗妲、细妲。苍鹘:戏曲中的副末。《辍耕录》:“鹘能击禽鸟。”
  (33)李元玉:清李玉字。《人天乐》见《古本戏曲从刊三集》,撰者署笑苍道人。《曲海总目提要》云黄周星撰。第十七折《净旦》:“小生:‘那稗官野史之书,虽是俚词,无非学问,若是会读书之人看之,大可触发聪明,增益意智,所以杨升庵《词品》上说道: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与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三才,昔年诸理斋负笈遨游,囊中惟携《西厢》一卷,说道:鸢飞鱼跃,能活文机,莫过于此。冠翁读破万卷,想于此道亦必留心。’”
  (34)何屺瞻:清何焯字,号义门。有《何义门先生集》十二卷。卷十《书塾论文》:“八股与讲义区别者,在顺口气,而今人顾乃莫之也。口气非描头画角所能有,举其隅,亦曰观圣贤之气象而已。明季以来……若《论》《孟》文字,口气概乎无辨也。”
  (35)董倪:董其昌、倪元璐,皆明代书画家。
  (36)唐鉴:清人,字镜海。有《国朝学案小识》十五卷。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文学史讲到明清两代文学,多注重小说、戏曲,故使一般读者对诗文知之甚少,尤其是八股文,是怎样一种文体,有些什么特点,了解不多,仅将它看作是应举的必修课。这里两则指出八股文的渊源、与戏曲相通的特色,均为前人所未明确论述的。
  (一)八股文是骈俪的支流,对仗的引申。清阮元在《揅  经室三集》云:“洪武永乐四书文甚短,两比四句,即宋四六之流派。是四书排偶之文,上接唐宋四六。”此番话仅将这种文学现象追溯到唐宋四六文句对偶的影响,清人周以清、侯康专门研究四书文的源流,也没有触及到四书文出自魏晋六朝的骈文,钱先生在此作了补说。这里不妨举出几个事例,如初唐四杰对比已多,杨炯集里骈体比比皆是,如《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有云:“天光下烛,悬少微之一星;地气上腾,发大云之五色。”又“寒山四绝,烟雾苍苍;古树千年,藤萝漠漠。诛茅作室,挂席为门。石隐磷而环阶,水潺湲而匝砌。”又如《大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云:“由是五噫标兴,播金石而腾徽;七贵承荣,绾银黄而叠茂。”又“西园坐宴,侣明月而飞文;北土行康,望浮云而展足。”等等,都是两两相对的句式。“六代语整而短”,如梁代吴均的《与宋元思书》有云:“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排比对偶句式,亦可见一斑。这里将八股文排偶句的渊源直接追溯到六朝的骈文。八股文只是六朝及唐四六文的发展,每股的字数多于四字六字句。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八股文与杂剧传奇相通。八股文古称“代言”,是就它依据四书五经,揣摹古人思想口吻写作的一种方法而说的,“代言”者,即代替古人说话。这里指出太史公称燕将得鲁连书曰:“与人刃我宁自刃。”(参观《管锥编》)即指出史家已有代言体。“如僖公二十四年介之推与母偕逃前之问答,宣公二年钡麑自杀前之慨叹,皆生无傍证、死无对证者。……盖非记言也,乃代言也,如后世小说、剧本中之对话独白也。左氏设身处地,依傍性格身份,假之喉舌,想当然耳。”而“设身处地,发为文章”很重要,犹如对演员的要求,要求他能进入角色,表现角色。或“代当时作者之口,写他意中事。如《逍遥游》中代鷟鸠讥笑大鹏”说的话,实际上是庄子代鷟鸠讥笑大鹏说的话。清代陶世征,他从《论语》中追想孔子当日的声音笑貌,处处模仿,维妙维肖,说明八股文与戏剧相通。明徐渭《南词叙录》指出邵璨的《香囊记》里混有四书文排偶句,让不识字的人也用《诗经》、杜诗来讲话,不是按照角色的口气说话,因而失败了。这里还举引了清人吴乔将八股文的代人说话看作是“俗体”,与元杂剧的代人说话有相似处。袁枚曾说八股通曲,焦循也将八股文与元剧比附,认为元剧不让坏人唱曲,八股文也该不代坏人说话。明清两代盛行八股文,所以研治者也多,但是论说最为透彻的是明倪元璐,他将元剧与八股文看作双胞胎,“眉目鼻耳,色色相肖”。最耐人寻味的是例举两位应试者成功的经验之谈,都说自己所以能考中,有赖于熟读过《牡丹亭》、《西厢记》的缘故,学会了代人说话的本领。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八股文不是中国独有的文体。这里举出罗马的修辞教学也注重普罗索珀皮亚,即拟人法的讲授,让小学生就开始学习怎样使虚幻的人物具体化,或使抽象的事物人格化,他们也认为揣摹古人声口,摹拟古人身份最为难事。这里还举到《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在留学期间的结业考试,便是代古罗马皇帝拟写诏书,并风趣地称之为“洋八股”。看来,在“代言”这一点上,中外有相类似之处。说明这种代言体要体会古人的神情,用古人的口气说话,是一种学童必须学习的修辞教学。但这种代言体只代古人说话,不说自己的话,所以吴乔称它为“俗体”,贬低它的价值。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修辞

  (一)博喻
  (1)
  (黄庭坚)《观王主簿家酴醿》①:“露湿何郎试汤饼②,日烘荀令炷炉香。③”青神注:“诗人咏花,多比美女,山谷赋酴醿,独比美丈夫;见《冷斋夜话》④。李义山诗:‘谢郎衣袖初翻雪⑤,荀令薰炉更换香。’”按引语见《冷斋夜话》卷四,义山一联出《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野客丛书》卷二十亦谓此联为山谷所祖⑥。《冷斋夜话》又引乃叔渊材《海棠》诗⑦:“雨过湿泉浴妃子⑧,露浓汤饼试何郎”,称其意尤佳于山谷之赋酴醿;当是谓兼取美妇人美男子为比也。实则义山《牡丹》云:“锦帏初卷卫夫人⑨,绣被犹堆越鄂君”⑩,早已兼比。(341—342页)
  ①酴醿:即荼縻花,蔷薇科。
  ②何郎:三国魏何晏,字平叔,面白皙,美姿仪,时有傅粉何郎之称。
  ③荀令:三国魏荀彧,字文若,《襄阳记》载:荀令至人家,坐处三日香气不歇,因有留香之说。
  ④《冷斋夜话》:宋释惠洪(原名洪觉范)撰,十卷。
  ⑤谢郎:南朝宋谢庄,美仪容,尝下殿时雪集衣,皇帝以为瑞兆。
  ⑥《野客丛书》:宋王楙撰,三十卷。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⑦渊材:宋音乐家彭渊材,释惠洪叔父。时洪觉范奇于诗,郑元佐奇于命,渊材奇于乐,谓新冒三奇。
  ⑧指唐玄宗贵妃杨太真,曾于华清宫(在今陕西临潼县南)之温泉沐浴。
  ⑨用孔子反卫,见海子在锦帏中,以比盛开的花。《典略》:“夫人在锦帷中。”
  ⑩用越鄂君用绣被堆拥着越女,以比喻牡丹之含苞初放。见西汉刘向《说苑•善说》。
  比喻俗谓打比方,在中国诗文中有悠久的传统,《诗经》首篇《关睢》首句即以挚鸟求偶比喻男女间的爱情。这里举引黄庭坚的《观王主簿家酴醿》,咏花以美男子何晏比喻它色白,以荀彧留香比喻它芳香,确实少见。因为一般常见的是以花与女子互相比喻。这一则主要是讲博喻,即用几样东西来喻一种花,李商隐诗在修辞上早已采用这种方法,比如《牡丹》诗的颈联:“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以晋代石崇以蜡烛代薪的富有,比喻牡丹的富贵;以荀令不必用香炉熏香,比喻牡丹的香气,这里他不仅用男性喻花,一反以往用美女喻花,而且同时用两个男性喻一种牡丹。还是这首《牡丹》的首联:“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用南子在锦帏中比喻盛开的牡丹,又用越鄂君以绣被堆拥越女比喻含苞欲放的牡丹,以两种女子的妩媚姿态,比喻牡丹有盛开着的,有欲开的蓓蕾,错落有致,形象十分生动。这里还举引彭渊材的《海棠》诗,一句用杨贵妃出浴之艳丽,喻其娇羞;一句用何晏食汤饼汗出,面色更洁白,喻其色白。并用美女子、美丈夫兼比海棠的姿色,栩栩如生。此外,也有用三种东西作比的,如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部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后面三句,是用烟草、风絮、梅雨三种扰人的事物喻愁,比“载不动”的深重之愁更加愁烦。还有用四种、五种东西作比的,钱先生谓之博喻。
  (2)
  《成唯识论》卷八①:“心所虚妄变现,犹如幻事、阳焰、梦境、镜像、光影、谷响、水月。”则又非十如、八如、六如,而为七如也②。(《钱锺书研究》32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①《成唯识论》:由护法等十大论师分论,释世亲之三十颂,后由唐玄奘合糅为十卷,是瑜珈一宗的精要。
  ②十如:即十个比喻,《诸法释论》第十二举十喻是: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揵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象、如化。《维摩所说经•方便品》第二说“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于“无常”、“无坚”举十喻是:如聚沫、如泡、如炎、如芭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浮云、如电。八如:唐译《华严经•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先后两次举八喻是: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水中月、如镜中象、如焰、如化。六如:《金刚经》的“六如”流传最广,即:如梦、幻、泡、影、露、电。明代画家唐寅自号六如,本于此。《华严经》鸠摩罗什译本有“六如”,合真谛、玄奘、义净、菩提流支四译本的“如灯、如星、如云”为“九如”。基督教诗将人生脆促,举十多喻,即:如梦、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如云、如枝头花、如月下雷、如风中叶、如箭脱弦、如鸟过空等。即喻其短促、无常、永不复返。此处所释据《谈艺录补订》。《成唯识论》将心之虚妄举如七喻。
  博喻是一连运用多种比喻,像佛教的“十如”就是。诗喻与禅喻有不少是相像的,所以古代诗坛尝有“以禅说诗”者,如宋代严羽(《沧浪诗话》),明代锺惺、谭元春(《诗归》)等,并以读诗为参禅。但禅与诗终究不同,禅可以借诗以证悟,一悟即可以“得鱼忘筌”,不用喻了。用禅喻来解诗悟,一悟以后不能不用喻,喻成为诗的必要部分,没有喻也就没有诗了。诗悟与禅悟在豁然开窍这一点上有相同之处。譬如释家喻法之生灭不止,或喻人的身体无坚无常,或喻心的虚妄,有如幻、如梦、如影、如泡、如电、如响、如露、如浮云等等。诗家喻人生亦有“人生如梦”,“人生如朝露”(曹操《短歌行》),“人生如过眼姻云”等等说法。西方神秘宗师普罗提纳喻世之空妄,有“梦中境”、“镜中影”、“水中像”的说法;古希腊大诗人平达喻人生有“影之梦”,普洛塔克申解释说:“影已虚弱,影之梦更虚弱于影”,将影与梦重叠起来比喻人生,较释家“如梦”、“如影”的平列比喻,更加有深意,亦“更为警策”。基督教诗文喻人生之脆促,是无坚无常,诗家喻人生危浅“如琉璃”亦喻其脆促,白居易有《简简吟》:“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等。因此,无论说“十如”、“八如”、“七如”、“六如”等等,都是比喻一种不长久又不易捕捉的东西,意在叹其玄妙,在这一点上,古今中外之释家、文人的比喻互有发明。以上所讲全部受益于《谈艺录补订》。这类比喻的运用,在今日中国的民间,愈来愈由虚变实,如喻好景不长,是“兔子尾巴”或“秋后蚂蚱”等等。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曲喻
  (《随园诗话》)卷五:“孟东野咏吹角云①:‘似开孤月口,能说落星心。’月不闻生口,星忽然有心,穿凿极矣。而东坡赞为奇妙,所谓好恶拂人之性也。”按潘德舆《养一斋诗话》②卷一亦云:“东野闻角诗云云,东坡云:‘今夜闻崔诚老弹晓角,始知此诗之妙。’东坡不喜东野诗,而独喜此二句,异矣。此二句乃幽僻不中理者,东野集中最下之句也。”窃谓句之美恶固不论,若子才所说,则“山头”、“水面”、“石脚”、“河口”等,皆为穿凿。杜老《游道林二寺》咏山谓“重掩肺腑”,《绝句》六首谓“急雨梢溪足,斜晖转树腰”;任蕃题《葛仙井》谓“脉应山心”③;皇甫持正赞顾况为“穿破月胁天心”④,尤当悬为禁忌。又何拘耶。桂未谷《札朴》卷三尝论木以“头”称⑤,盖取义于人。随园不解近取诸身之义,识在经生之下。如宋末朱南杰《学吟•垂虹亭》⑥诗有曰:“天接水腰”;明郁之章《书扇》至曰:“石枯山眼白,霞射水头红”;则真“不中理”耳。且东野此二句见《晓鹤》诗,并非咏角;故有曰:“既非人间韵,枉作人间禽。”东坡误而二君沿之。
  “月口”非谓月有口,乃指口形似月;“星心”非谓星有心,乃指尾形类心。鹤喙牛角皆弯锐近新月,东坡殆因此致误。(242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汪廷讷《狮吼记》第二十一折陈季常惧内⑦,诨云:“我娘子手不是姜,怎么半月前打的耳巴,至今犹辣。”则由姜之形而引申姜之味。华兹华斯曰⑧:“语已有月眉、月眼矣。复欲以五官百体尽予此等无知无情之物,吾人独不为已身地耶。”诺瓦利斯曰⑨:“比喻之事甚怪。苟喻爱情滋味于甜,则凡属糖之质性相率而附丽焉。”盖每立一譬,可从而旁生侧出,孳乳蕃衍。犹树有本根,家有肇祖然。通乎此意,诗人狡狯,或泰然若假可当真,偏足概全,如义山之“莺啼如有泪”、山谷之“白蚁战酣千里血”是也;或爽然于权难作实,隅不反三,如香山《啄木曲》云:“锥不能解肠结,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是矣。虽从言之路相反,而同归于出奇见巧焉。(344—345页)
  ①孟东野:唐孟郊字。《吹角》当为《晓鹤》。
  ②《养一斋诗话》:清潘德舆撰,十卷。品评《诗经》至清代诗歌的成就、流变。
  ③任蕃:晚唐诗人。
  ④皇甫持正:唐诗人皇甫湜字。
  ⑤桂未谷:清文学家桂馥,字东卉,号未谷,有《札朴》十卷。
  ⑥《学吟》:集名,一卷。
  ⑦汪廷讷:明剧作家。有剧本《狮吼记》二卷。陈季常:宋陈慥  字。其妻性妒,慥宴客有声伎,妻以杖击壁,客遂散。苏轼有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⑧华兹华斯:十八、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⑨诺瓦利斯:十八世纪末德国浪漫主义诗人。coc2比喻原是一种修辞手段,借彼喻此,或借此喻彼,都是为了形象而委婉地表达思想或感情,增添文采。这里举引两则比喻,一是取义于人,一是以物喻人,均取其部分的相像或相类作比,新奇而绝妙。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孟郊《晓鹤》诗,因月形似口就以“月口”作比;因星形类心,就以“星心”作比。才气横溢的苏轼对此倍加赞赏,而袁枚才分不如,竟指为穿凿,潘德舆更甚,反以为“不中理”。这个看法的分歧,袁氏认为是“人之性”使然,其实这是文艺素养深浅之分。这里举出不少喻例,如“山头”、“水面”、“石脚”、“河口”等,还有杜甫以“肺腑”咏山,称“溪足”、“树腰”,任蕃称“山心”等等,皆是取其部分相像或相类作比,“山头”即山的上端,犹如人头在人体的上端;“树腰”即树的中段,取其类于人的腰部;“溪足”即水流的尽头,犹如人体下端的足。钱先生指出,这都是“近取诸身之义,识在经生之下”,也就是桂馥所说的“木以头称,盖取义于人”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西方也常有人采用,比如这里举出华兹华斯以“月眉”、“月眼”作比,也是以五官百体比喻无知无情之物。李商隐有更为拟人的比喻,如“莺啼如有泪”,“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庭坚亦有“白蚁酣战千里血”等等。这种修辞法的运用,无疑可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
  二、另有一种比喻手法,是以无知无情的物比喻人。如这里举引汪廷讷《狮吼记》杂剧,由生姜形象类手,引申出生姜之味,以生姜之辣味喻人手打人之狠毒,曲折至极,又十分恰切。诺瓦利斯以糖之甜味喻爱情滋味等,中外相通,都是引申开来以物喻人。一个比喻的产生,“犹树有本根,家有肇祖”,从旁可以引申出若干奇妙的比喻,比如白居易《啄木曲》里用锥解肠结、线穿泪珠、火销鬓雪作比,便是举一反三、“出奇见巧”的构想。《管锥编•归妹》节里举引英国诗人作儿歌:“针有头而无发,钟有面而无口,引线有眼而不能视”,与白居易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钱先生在《读〈拉奥孔〉》(见《旧文四篇》)一文中讲到佛书上的“分喻”,即以部分相类作比,那么也可以说这两则举出的比喻即是“分喻”的例子。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曲喻和双关
  长吉赋物,使之坚,使之锐,余既拈出矣。而其比喻之法,尚有曲折。夫二物相似,故以此喻彼;然彼此相似,只在一端,非为全体。苟全体相似,则物数虽二,物类则一;既属同根,无须比拟。长吉乃往往以一端相似,推而及之于初不相似之他端。余论山谷诗引申《翻译名义集》所谓①:“雪山似象,可长尾牙;满月似面,平添眉目”者也。如《天上谣》云:“银浦流云学水声。”云可比水,皆流动故,此外无似处;而一入长吉笔下,则云如水流,亦如水之流而有声矣。《秦王饮酒》云:“羲和敲日玻璃声。”日比琉璃,皆光明故;而来长吉笔端,则日似玻璃光,亦必具玻璃声矣。同篇云:“劫灰飞尽古今平。”夫劫乃时间中事,平乃空间中事;然劫既有灰,则时间亦如空间之可扫平矣。他如《咏怀》之“春风吹鬓影”,《自昌谷到洛后门》之“石涧冻波声”,《金铜仙人辞汉歌》之“清泪如铅水”,皆类推而更进一层。古人病长吉好奇无理,不可解会,是盖知有木义而未识有锯义耳。(51页)
  《大般涅槃经》②卷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论“分喻”云:“面貌端正,如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翻译名义集》卷五第五十三篇申言之曰:“雪山比象,安责尾牙;满月况面,岂有眉目。”即前引《抱朴子》《金楼子》论“锯齿箕舌”之旨③。慎思明辨,说理宜然。至诗人修辞,奇情幻想,则雪山比象,不妨生长尾牙;满月同面,尽可妆成眉目。英国玄学诗派之曲喻④,多属此体。吾国昌黎门下颇喜为之。如昌黎《三星行》之“箕独有神灵,无时停簸扬”;东野《长安羁旅行》之“三旬九过饮,每食惟旧贫”;浪仙《客喜》之“鬓边虽有丝⑤,不堪织寒衣”;玉川《月蚀》之“吾恐天如人⑥,好色即丧明”。而要以玉溪为最擅此,着墨无多,神韵特远。如《天涯》曰:“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认真“啼”字,双关出“泪湿”也;《病中游曲江》曰:“相如未是真消渴⑦,犹放沱江过锦城”,坐实“渴”字,双关出沱江水竭也。《春光》曰:“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执着“绪”字,双关出“百尺长”丝也。他若《交城旧庄感事》曰:“新蒲似笔思投日,芳草如茵忆吐时”⑧,亦用此法,特明而未融耳。山谷固深于小李者⑨。(22页)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籍所载弈道“杀”字双关之例,似莫早于《晋书•载记•吕纂传》⑩:“纂尝与鸠摩罗什棋⑾,杀什子,曰:‘斫胡奴头!’罗什曰:‘不斫胡奴头,胡奴斫人头。’吕超小字胡奴,竟以杀纂。”山谷“杀之如弈棋”句倘无“如弈棋”三字斡旋,便是“胡奴斫人头”之“杀”,而非“斫胡奴头”之“杀”矣。(《钱锺书研究》10页)
  ①《翻译名义集》:宋姑苏景德寺僧法云编,二十卷。以经典所用之语分类编列,遇梵语则译为汉语。
  ②《大般涅槃经》:佛经名。分大乘、小乘二经,此乃大乘之《大般涅槃经》,有两本,一种十四卷,一种三十六卷。
  ③《抱朴子》:晋葛洪撰,分内外篇,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
  ④英国玄学诗派:指英国十七世纪玄学诗派,以巧于取譬著名,其宗祖为约翰唐。
  ⑤浪仙:唐代诗人贾岛字。撰有《长江集》十卷。
  ⑥玉川:唐代诗人卢仝,自号玉川子。撰有《玉川子诗集》一卷。
  ⑦相如消渴:指汉代司马相如患有消渴病,即现代所谓糖尿病。
  ⑧事用汉丙吉教育幼时宣帝,后宣帝立,丙吉倍受恩宠。李商隐因见旧庄芳草成茵,而想到丙吉酒污丞相车茵而不惧,这是诗人自比往昔在幕亦受恩遇。
  ⑨小李:指唐李贺。只活到二十七岁卒。
 楼主| 发表于 2017-2-14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⑩《晋书》:唐房乔等奉敕撰,一百三十一卷,分本纪、志、列传、载记编排。吕纂入《载记》。
  ⑾鸠摩罗什:梁高僧,秦主苻坚使吕光伐龟兹,虏鸠摩罗什至凉,后吕纂与之弈棋。
  曲喻是修辞的又一种手法,比直接比喻曲折。两物相比,仅有一端相似即可作比,余则全靠读者奇情幻想或引申开去,与双关有相通之处,都是用委婉含蓄的比喻烘托,而意思却在言外,须多转个弯,方能理解。
  这里三则举出若干诗例,意在说明曲喻的特点,佛经里称这种比喻为分喻,实际上是同一种修辞手法,仅称谓不同而已。
  一、李贺是一位有才气的诗人,他运用比喻的手法纯熟而奇妙,比如他常以一端相似,即作比,以推及不相似的另一端,这里举引了若干诗证,如《天上谣》中的“银浦流云学水声”,将云比水,取其相同的流动状态,则云移如水流,也会像水流发出声音;如《秦王饮酒》中的“羲和敲日玻璃声”,将太阳比玻璃,取其相同的一端,皆明亮有光,玻璃敲之有声,则“羲和敲日”也会发声;又如《咏怀》的“春风吹鬓影”,鬓发长在头的两边,鬓影离不开鬓发,则春风拂面,也就“吹鬓影”;《自昌谷到洛后门》的“石涧冻波声”,将涧比波,取其同出于水,而水冻坚锐有声,则波亦有声;还如《金铜仙人辞汉歌》的“清泪如铅水”,用“如”字,形式上是直接比喻,但若作为明喻便不易解,泪怎么会像铅水,实则是取泪之“清”与铅的青白色相似,泪水与铅水皆有光泽,即作比。古人说李贺“好奇无理”,实是不知有曲喻修辞之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3:37 , Processed in 0.10083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