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诗美创造学 作者:毛 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所要表现的美,有时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如某种美好的精神、情操;不是实有的,而是虚幻的,如某种韵致、境界。这种抽象之美和虚幻之美应该如何表现呢?简而言之,就是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营造美的形象,以美的形象作为载体,从而表现之。艺术形象既然可以作情与思的载体,当然也可以作美的载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诗人为之代言。如何代言?让艺术形象为之代言。
  天行健,日月星辰东起西落,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天地万物生生不息,自有一种健朗从容之大美充盈于宇宙时空。古来诗人仰慕这份大美,“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18) 算是一种表现吗?“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19) 算是一种表现吗?“未离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万国明”(20) 算是一种表现吗?

  侧面烘托
  作为美的印证,诗在表现美时,侧面烘托也是常用的手法之一。
  例如,汉代乐府民歌《陌上桑》为表现罗敷之美,首先进行正面描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之后,即转入侧面烘托,以周围人们的“回头率”印证罗敷之美: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
  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躇……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印象中,从“行者见罗敷”到“但坐观罗敷”八句为侧面烘托。而实际上,接下来从“使君从南来”一直到篇末,都不妨认为是烘托的继续,以一州太守之尊为罗敷倾倒,由失态、求欢,到遭遇拒绝,反衬罗敷之美,之自尊自爱。
   王维《山居秋暝》也在描绘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美景之后,宕开一笔,以“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为印证。《楚辞•招隐士》有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不可久留”,王维却认为,春天的芳草凋零就由它去吧,秋色如此可人,王孙自可继续留居山中。
  作为美的印证,烘托者与被烘托者的关系,应该是不同事物之间的烘云托月,是春风解情,彩蝶识香,而不应该是同类事物之间的类比,此起彼落,以贬损一方为代价,抬高另一方的身价。譬如牡丹诗,咏者有时不惜贬低群芳,以突现牡丹的王者风范,以“六宫粉黛无颜色”,衬托“回眸一笑百媚生”。如此“烘托”之法,即使出自名家之手,亦不足为训: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唐]白居易《牡丹芳》乐府诗片段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唐]徐凝《题开元寺牡丹》律诗后二联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接赞叹

  以抽象的语言直接赞叹:“多美呀!”“真是美不胜收呀!”在很多时候也是必要的。作为对美的冲击力、震撼力的回应,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赞美绝代佳人,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有一段脍炙人口:

  天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21)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这显然是直接赞叹。这一段以抽象语言赞叹的文字,其魅力和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接下来的形象描绘:“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今天的诗歌对美的事物作直接赞叹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阿娜木汗怎么样?身材不肥也不瘦!
             ──新疆民歌《阿娜木汗》

  太湖美,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江苏民歌《太湖美》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为了逼真而富于感染力地传达美,正面刻画、侧面烘托和直接赞叹,这三种艺术手法可以并用,以收相得益彰之效。上述《登徒子好色赋》在赞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绘以“眉如翠羽,肌如白雪”之后,犹不忘更以烘托之法予以突显:“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白桦林簇拥的幽潭
  白天鹅在翩然飞旋

  以舒展而柔软的长臂
  展现出想象的空间
  以变幻莫测的曲线
  将小夜曲速写在水面

  给你,火红的热情
  给你,蔚蓝的梦幻
         ──岛子《水上芭蕾》

  此诗三节,正是三法并用。第一节先行烘托,以“白桦林”、“白天鹅”这美丽的景物烘托美丽的人物。第二节正面描绘少女们作水上芭蕾表演时的动态之美,“以变幻莫测的曲线,将小夜曲速写在水面”,见出人体曲线美与音乐旋律美之浑然一体,真可谓神来之笔。第三节赞而叹之,并以“火红”、“蔚蓝”的高调着色,进一步点染着艺术形象。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1)“唯美诗”这个名词不大妥帖,但没有更好的名词可以代替。如果称为“审美诗”,也有所不妥,因为这类诗旨在对美的传达和赞颂,不在对美的审视和领会。称“赞美诗”则更容易产生误解,“赞美”二字在人们的印象中,通常不是动宾结构“赞许其美”,而是并列结构“赞而美之”。况且,赞美诗作为基督徒赞美上帝和教义的诗歌,已经是一种特指。
  (2)杨匡汉《诗美的高蹈》,马来西亚《犀鸟文艺》笫6期,1998年6月28日出版。
  (3)《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814页。
  (4)[南朝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5)[唐]贺知章《咏柳》。
  (6)[北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8)[南朝梁]“山中宰相”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9)[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
  (10)[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
  (11)[南宋]杨万里《小池》。
  (12)[清]赵翼诗句。
  (13)当今社会,秀外与慧中有分离倾向:世俗社会关注的秀外,只要看一看那熙熙攘攘的化妆品和时装商店,以及门庭冷落的从不为时髦女郎光顾的书店,就不难得出这一印象;而主流意识形态强调的是偏重教化的“慧中”,所谓五讲四美,有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却并不包括个人的仪表美、气质美。
  (14)[北宋]苏轼《浪淘沙•赤壁怀古》。
  (15)原载《新诗》1936年第3期。
  (16)[南朝梁]吴均《山中杂诗》。
  (17)[唐]刘禹锡《巫山神女庙》。
  (18)[唐]李白《公无渡河》。
  (19)[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20)[北宋]赵匡胤《咏月》。
  (21)“天下文章在三江,三江文章属我乡,我乡文章算舍弟,舍弟随我学文章。”此牛不知何人所吹,却是其来有自。宋玉夸耀东家女子,即意在自夸:“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8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美创造学

作者:毛 翰
第七章 诗的意象(上)

  1、什么是意象

  什么是意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不过,《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是以阳爻阴爻配合而成的试图概括世间万事万物的六十四种符号,属于哲学范畴。诗学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不是卦象,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具体可感的物象。
  诗的意象手法的实际运用,则应该还在意象理论形成之前。相传舜禅位给禹之时,与群臣一起高唱《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1)这就是一首纯意象诗,它娴熟地运用着意象,以祥云灿烂,延绵不绝,日月光辉,永驻人间,象征国运昌盛,教化广远而久长,以寄讴歌与祝福之意。诗的意象理论,如果不是从《周易》的卦象理论借鉴而来,也会从诗的意象实践中归纳而来。
  诗对意象的推重,是因为“言不尽意”,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诗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2) 用意象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言征实则寡余味也,情直致则难动物也,故示以意象。”(3) 意象入诗的目的和所要达成的效果,是以“象”征“意”,是喻示,是象征,是“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4)。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源于原始的近乎图画的符号,如“日”、“月”、“水”、“火”、“山”、“川”、“马”、“牛”。相对于西方的拼音文字,汉字与诗的意象表达手法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甚至有人据此提出“字思维”。不过,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已逐渐抽象化。在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式中,象形的比重越来越小。现代汉字已经成为一套趋于纯粹的语义符号。于是,诗的意象表达,主要是借助一个个代表物象的词汇,而不是依赖组成词汇的单字本身的形象性。尽管如此,汉字残存的象形特征,对于诗的意象表达,还是不无助益的。对中国古典诗歌推崇备至的美国诗人庞德(1885-1972)就曾感叹道:“用象形构成的中文永远是诗的,情不自禁的是诗的,相反,一大行的英语字却不易成为诗。”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意象艺术直到二十世纪初才“舶去”西方。作为意象派领袖,庞德就是通过阅读和翻译中国古典诗歌,发现“中国诗人从不直接谈出他的看法,而是通过意象表现一切”,才领悟到意象艺术的。在西方,意象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虽属异类,不入主流,但广义的意象诗,则不妨说古已有之。“这种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明喻在荷马的诗中比比皆是。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隐喻是诗歌之本。”(5) 所谓明喻或隐喻,也就是比喻性的意象,所谓喻象。黑格尔关于美与艺术的定义,与诗的意象理论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艺术要把这两个方面调和成为一种自由的统一的整体。”(6)
  所谓中国诗人“通过意象表现一切”,这一判断只适合于立象尽意的诗(纯意象诗),不适合于直言其意的诗(点缀性意象诗)。立象尽意和直言其意,这是中国诗歌的两种基本表达方式,后者实际上是直抒胸臆,只点缀若干意象。庞德说:“意象主义的要点,就是不把意象用于装饰。”在直言其意的诗中,意象的作用恰恰在于点缀和装饰。庞德所推崇的,只是中国诗的表现方法之一,可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西方主流诗学对此却是只知其二,不知其一。这也正是庞德的意象主义在西方被视为异类的原因。
  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许多古诗名句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秋风吹不尽,落叶满长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其中的意象,都是自然意象。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诗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铺陈的社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也是用来寄托情思的,这便也是意象。即相对于物象的事象,相对于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

  2、意象的作用

  诗歌创作为什么要用意象?意象在诗中究竟起什么作用?前面说过,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那是分析诗的情思、意象和语言三要素的关系得出的判断。如果从诗歌创作的一般原理出发,则可能对意象的作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和归纳。

  寄情于物,赏心悦目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一,是将抽象的主观情思寄托于具体的客观物象,使之成为可感可触的的艺术形象,使情思得到鲜明生动的表达。如果诗意对于人生是一种精神的维生素,诗人想要把某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不必提供维生素的纯粹制剂,而可以用含有维生素的苹果、香蕉、橘子之类的水果方式提供,因为后者色香味形俱佳,口感好,可能使阅读过程成为一个充满愉悦的过程。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如果不是将一腔情思蕴涵于野草丛生、夕阳残照,尤其是燕子归巢不见故人故居这一意象组合之中,而是直抒胸臆,说“谢安王导今何在,富贵荣华难久长”,诗史上怕就不会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杰作了。(7)

  希望──她是个薄情的女郎,
  她有时冷漠,有时失信,有时轻狂,
  我等了她许多年,许多年呀,
  她总依然罩着面纱,站在彼岸。
  每当我刚刚看到她的一丝微笑,
  转瞬间,一阵风又把她吹向远方。

  只有当她的姐妹──绝望,
  披头散发地向我猛扑过来的时候,
  她才会突然把我拥抱在怀里,
  紧紧地偎着我,吻着我,
  直到重新温暖了我冷却的心房。
           ──石天河《希望》

  石天河1957年因诗获罪,身陷炼狱22年。重获自由后,以其铁骨未销、才情不减的卓越风范赢得诗坛的普遍敬重,并赢得了姗姗来迟的美好爱情。人生希望的失而复得,命运遭遇的不公而公,在他无疑是感慨极深,而这“希望”与“绝望”的情怀一经意象化,化作一对性格乖张的女郎,诗人心中的那份感慨便得到了极具个性极具感染力的表达。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兀立荒原/任漠风吹散长鬃/引颈怅望远方天地之交/那永远不可企及的地平线/三五成群/以空旷天地间的鼎足之势/组成一幅相依为命的画面
  同是马的一族/却与众马不同/那拖曳于灌丛之上的粗尾/披散胸颈额前的乱鬃/未经梳理和修饰/落满尘沙的背脊/不曾备过镶银的鞍具/强健的臀部/没有铁的烙印/在那桀骜不驯的野性的眼睛里/很难找到一点温顺/汗血马的后代/突厥铁骑的子孙/一次酷烈的战役中/侥幸生存下来的/古战场的遗民/荒凉土地的历史见证
  昔日马中的贵族/失去了华贵的马厩/沦为荒野中的流浪者/面临濒于灭绝的威胁/与狼群周旋/追逐水草于荒漠/躲避捕杀的枪口/但是,即使袭来旷世的风暴/它们也是不肯跪着求生的一群
  也有过/于暮色降临之时/悄悄地/接近牧人的帐篷/呼吸着人类温暖的气息/垂首静听那神秘的语言和笑声/潜藏于血液中的深情/从野性的灵魂里唤醒/一种浪子对故土的怀恋/使它们久久地/默然凝神/可是只需一声犬吠/又会使它们/消失得无踪无影
牧人循声而出/遥望那疾不可追的/隐匿于夜色之中的黑影/会轻轻地说:/哟嗬,野马群……/1982.5.24
                       ──周涛《野马群》

  周涛(1946- )此诗的主旨在于对自由的讴歌:在驯服从而温饱,与自由从而苦难之间,野马群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作为这自由魂的参照系的是牧场栅栏中的众生相:驯良,卑躬,萎靡,漠然。诗之笔墨一实一虚,一表一里,挥洒自如,对某种生存窘境的困惑和慨叹即寓其中。如果不将情思寄托于野马群这一客观物象之上,而让一个主题赤裸裸地呈现出来:“自由是多么可贵啊!能够自由地活着,即便生存环境充满艰险,我也在所不辞;如果牺牲自由,被人奴役,在皮鞭下过日子,即便温饱能有保障,我也是决不干的。”诗可能就不成其为诗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意同象异,各见其趣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二,是借助各自的独创性的意象,使相同或相似的情思得到独特的艺术表现。如果诗人是要把同一种维生素提供给读者,他可能以苹果、香蕉、橘子、梨子、樱桃、芒果、草莓、荔枝等许许多多不同的水果及其不同的组合方式提供,而不至于有雷同之感。
  譬如爱情诗,其实古今中外所有的爱情诗都是同一个主题,无非是“我爱你”,“真的好想你”,“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爱情诗却永远也写不完。为什么?我想,主要是因为意象选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爱情诗,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气质、艺术魅力。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游。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唐]皇甫松《采莲子》

  采莲的少女春心萌动,只顾贪看年少的意中人,信马由缰,任船漂流,还忍不住主动抛莲子示爱(8) ……当这一场景(意象)被诗笔速写下来,一首独特的爱情诗就产生了。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宋]李之仪《卜算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长一条江水,连接两地相思。这独特的意象创造,成就了一首千古绝唱。长江,倒不见得是特指那条扬子江,痴男怨女一在渝州,一在上海。江水也未必真的很长,只是相思愈深,相思的人儿愈渴望朝夕厮守,则愈觉江水之长。

  高高山上一树槐,手攀槐枝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四川民歌《高高山上一树槐》(9)

  这里,“槐”与情怀的“怀”、怀春的“怀”谐音。有此一束槐花掩映,一个美丽多情而聪敏机智的川妹子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
  正因为意象选择与组合的无限丰富性,使爱情诗这几千年唱滥了的题材,仍然可以不断地别出心裁。一个黄昏的邂逅,一个芳名铭刻于心,当一段情缘得而复失,无奈的主人公“忍痛将你的名字从心上剜去”,却发现“创痕却越剜越深”时,凄美的意象便成全了一首别致的情诗:

  我是地平线上一棵孤独的树?
  错过了色彩缤纷的花季?
  你偶然走进水墨濡染的黄昏?
  来树下躲避风雨?
  信手刻下你芬芳的名字??

  渴望黄昏害怕黄昏偏又黄昏?
  每个黄昏我翘望那幽幽小径?
  再也听不见亲切的足音?
  忍痛将你的名字从心上剜去?
  谁知创痕却越剜越深……
        ──向明《黄昏的心事》(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约会四月,约会星星和月亮,约会花香和蝶舞,约会欢乐和浪漫……拙作《四月之约》似乎也找到了一种不落俗套的表达:

  都说四月最多情
  每一天都是情人节
  都说四月人气旺
  我们得赶紧去预约

  预约一弯红月亮
  佩上四月别样的天
  预约一群海星星
  装点四月另类的夜

  预约夜来香一束
  预约仙家词一阕
  天上人间全约到
  还有两只翩舞的蝶

  别忘了给欢乐发请柬
  让它早早来筑巢
  别忘了对浪漫挤挤眼
  让它抽空来做客

  四月的梦寐不曾醒
  四月的情缘长相结
  四月来了快领回家呀
  我们与四月先有约

  主题朦胧,意绪无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意象手法在诗中运用的作用之三,是“言不尽意,立象尽之”,使难抒之情、难言之理,由意象代抒代言,产生逻辑语言所无法达成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古人所谓“诗无达诂”(11) ,主要就是指这一类诗。这时,由于诗的主题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就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回味余地。如果诗人是要把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维生素多种多样,除了已知的,可能还有若干未知的,难以逐一辨析,诗人索性把一篮多维的水果奉献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唐]李商隐《锦瑟》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把锦瑟,五十弦柱,置于庄周梦蝶、杜宇化鹃、海月映珠、蓝烟笼玉的意象组合的背景上。拨弄锦瑟,抚思华年,诗人是在追忆一段恋情,追悼故去的爱妻,还是在追寻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追问已经淡远了的少年志向,抑或是以美人香草手法,追思政治上的失意和惆怅?读者尽可以驰骋自己的想象去解读。

  渔人
  你撒出的鱼网
  是河上最圆的朝日
  鱼群向你游来
  你年轻的身影
  漫江流淌
  年年桃花水
  桃林在岸
  桃花开在你船旁

  渔人
  你划桨的姿势与生俱来
  男左女右。篝火在左。酒碗在左
  右边的织网女
  是你永世的新娘

  渔人
  你藏起金子似的鱼卵
  一程又一程
  你护送想家的鱼
  回故乡

  渔人
  水域越来越少
  尘世口干舌燥
  你要留下最后的鱼
  衔住人类
  最后一片波浪
       ──张新泉《渔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篇就是一幅渔人的生活图景:渔人已不再是渔人,而是鱼儿及其家园的守护神;渔网不再是渔网,而是鱼群的游乐宫;那梦一般柔媚的波浪里游动的,怕是美人鱼吧。就这样,人与自然和平而友好地相处了,正如猎人与森林家族之间不再有任何暴力和敌意一样,朝日、桃江、篝火、金子似的鱼卵、永世的新娘……渔人守护的这个童话世界多么令人神往!诗人营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乌托邦。诗的主题,可能是品味“人诗意地栖居”的真谛,可能是向往纯朴、从容的上古社会风情,诉说对于喧嚣、污浊、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的困惑和忧思……如果说,诗的主题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那么它不仅关乎我们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的环境保护,也关乎人类精神世界的环境保护。这样一首意象诗,就像是一尊趋于抽象的雕塑,意趣无穷,就像一道复杂的方程式,有着许许多多的“解”。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有狱,取象而避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四,是如《毛诗正义》所说,是“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取比类”就是取意象。在一个没有言论自由的时代,诗人想要倾诉对社会阴暗面的一腔义愤,又不致于以言获罪被割断喉管,一个可能的选择,就是借助意象,藏匿锋芒,作委婉的表达。如果某种维生素或别的什么药物是这个时代所忌讳的,有心匡时救世的你,无奈之中,只好出以一些隐含这些药剂成分的水果。其疗效虽然可疑,但总还是聊胜于无,至少也使诗人的良心稍安吧。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毛诗序》就认为,《秦风•蒹葭》这首诗是秦人讽刺其国君未能任用贤能之士,诗中的“伊人”是指隐逸的贤人。(12)
  不过,今天的诗人们对这种闪烁其辞的表达方式已不大耐烦,今天的某些讽喻诗之于讽喻对象,即便运用意象手法,其讽刺锋芒也要犀利得多。试看台湾诗人李魁贤(1937- )这首《鹦鹉》:

  “主人对我好!”/主人只教我这一句话//“主人对我好!”/我从早到晚学会了这一句话//遇到客人来的时候/我就大声说:/“主人对我好!”/主人高兴了/给我好吃好喝/客人也很高兴/称赞我乖巧//主人有时也会/得意地对我说:/“有什么话你尽管说。”/我还是重复着:/“主人对我好!”

  不过,以象寓意,作为诗人顾虑以言获罪,不敢直述其怀,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委婉表达方式,其实也未必保险。清代有人咏紫牡丹,就曾因“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13) 一联涉嫌讽刺满人入主中原而获死罪。《礁石》则不容分辩地成为艾青的右派罪证之一:“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大海……”因为,据说礁石是与他们的革命航船为敌的。(14)王辽生(1930- )被戴上右派荆冠,则是因为在《雨花》杂志1957年8月号发表了下面这首《碎片》: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滚滚的涛上寻找我那碎了的船;
  临行之前,我要捞起一叶碎片。

  单纯的夜给了我许多单纯的梦,
  我把我的梦给了鼓风的白帆。

  而今,帆也碎了,梦也碎了,
  我才知道爱的海上也有这样的风险。

  我不怕风险,我要向前,
  我要留一叶碎片纪念这一次欺骗。

  这看上去像是一首情诗,或许是为纪念一次失意的恋爱而作,语含愤激,情多怨恨。时人是如何从中读出可恶的右派思想情愫的,待考。不过,一切爱情诗都可以当作政治抒情诗来读,应该是不错的,尽管可能误读。
  也正是由于意象的多解性,有时,无意曲喻嘲讽的一般景物诗、理趣诗,反倒可能被认为寄寓恶意从而祸及作者,如“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15)等诗句惹出的文字狱。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肯殉葬,寓意于象
  意象在诗中的作用之五,是与现实社会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从而避免因为当时对某一社会理想、社会力量、社会人物的判断上的天真,缺乏远见,后来在该理想幻灭,该力量、该人物走向反面时,使作者尴尬,使作品成为殉葬品。如果诗人是要把某种精神的维生素提供给读者,而当时曾被看好的某种维生素,后来却可能被认为是无益甚至有害的,而诗只是提供过含有这种成分的水果,则不必为之付出代价。意象表达可以给诗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
  例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过去许多论者都说它的一大缺点是“革命理想还比较朦胧”,殊不知,它在艺术上的成功,它的艺术魅力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流逝,正是有赖于它的意象化造成的这种朦胧。对于诗而言,向往光明、向往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也就够了。更为明确的对某一理念的阐释,对某一力量的鼓吹,则不是其职责。诗承担了它的职责以外的东西,就可能承担许多额外的风险,可能在时过境迁以后,黯然失色。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越是有时代特色的东西,就越可能是有时代局限的东西;越是红极一时的东西,就越可能是速朽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3:50 , Processed in 0.07742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