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1037~1101) 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少有改革时弊的大志。嘉 祐二年(1057)进士,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从此踏入仕途。仁宗末年,他曾屡次上书朝廷,提出不少改革弊政的建议。神宗时,政治思想趋向保守,他上奏反对王安石的新法,遭到“新党”的排斥,出任杭州(今浙江杭州)、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徐州(今江苏徐州)等地方官。元丰二年(1079),被捕进御史台狱。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因他对“旧党”尽废新法的做法表示不满,又受到“旧党”的打击,出知杭、颍等州。“新党”再度当权,将他以诽谤朝廷的罪名降职到惠州(今广东惠阳)、琼州(今海南省)。赦后北归,第二年卒于常州(今江苏常州)。他在做地方官时,有机会接触下层人民,对人民疾苦及地方政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做了不少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在徐州时,他率领军民抗洪救灾,做了大量的“治黄”工作,保全了全城百姓的生命财产。在杭州时,疏浚西湖,大搞农田水利,葑泥筑堤,留下了有名的“苏堤”。 他是宋代最有成就的文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其事见《宋史·苏轼传 》。
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高田生黄埃,下田生苍耳①。苍耳亦已无,更问麦有几②?蛟龙睡足亦解惭,二麦枯时雨如洗③。不知雨从何处来,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④。试上城南望城北,际天菽粟青成堆⑤。饥火烧肠作牛吼,不知待得秋在否⑥?半年不雨坐龙慵,共怨天公不怨龙⑦。今朝一雨聊自赎,龙神社鬼各言功⑧。无功日盗太仓谷,嗟我与龙同此责⑨。劝农使者不汝容,因君作诗先自劾⑩。
[导读]
李邦直名清臣,邦直是他的字。英宗治平年间以进士出身中才识兼茂科,神宗时任国史编修官,哲宗时任尚书右丞,徽宗时为门下侍郎。后因曾布陷害,出任大名府知府。有《淇水集》。 《沂山祈雨有应》原题为《沂山龙祠祈雨有应作》。沂山又称东泰山,在山东省中部。苏轼的这首唱和之作,写于徐州任上。诗歌体现出了对下层百姓生活艰难的关切,讥讽了那些尸位素餐、不失时机地竞相表功的官员,并对自己不能及时帮助百姓解除旱情威胁、度过青黄不接的春季表示了深深自责。
[注释]
①高田:指坡地上的农田。黄尘:黄尘。指农田因久旱而干燥到了极点。下田:指低洼之处的农田。苍耳:草名。古代饥民多采之以为蔬食。张耒《海州道中》其二:“秋夜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②亦已无:也已经没有了。指因旱情严重,连苍耳这样极易生长的野草也已经荡然无存。这两句是以衬托手法,写小麦皆已枯死。 ③蛟龙:即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因其形状像传说中的龙,故称蛟龙。此处用蛟龙代指龙。据说龙是一种能弄云兴雨、润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水族之长,其与麟、凤、龟合称“四灵”。佛教典籍中也有龙王致雨的传说。《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复有无量诸大龙王……其数无量,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解惭:知道惭愧。二麦:指高田与下田之麦。这两句是说,龙睡醒了也应该感到惭愧,因为坡地、洼地上的麦子直到干枯的时候才降了大雨。 ④但闻:只听见。吕梁:在今江苏省徐州市东南。《水经注·泗水经》:“又东南过吕县南。”《注》云:“泗水之上有石梁焉,故曰吕梁也。”百步:即百步洪。地名,一名徐州洪,即吕梁。泗水所经,洪有乱石峭起,流水迅急,凡百余步,故得名。苏轼《百步洪》:“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穿梭。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极状其流水险急。声如雷:形容波涛之声大。 ⑤试上城南望城北:指带着几分疑虑登上城楼向四周眺望。际天:天际,即天边。菽粟:菽,豆类的总称。粟,黍、稷、粱、秫的总称。菽与粟连用,泛指各种粮食作物。 ⑥饥火烧肠:指受着饥饿的煎熬。作牛吼:指因饥饿发出阵阵肠鸣。秋成:秋天庄稼成熟。这两句是说,在饥饿的煎熬中,肚肠发出很大的响声,不知道还能不能等到秋天庄稼成熟。 ⑦坐:因;由于。慵:偷懒。天公:天。公,敬称。以天拟人,故称天帝为天公。此处是以天公比天子,言当官的人慵慵碌碌,无功于民,不能替百姓排忧解难,使国人纷纷埋怨天子。 ⑧赎:用行动抵消、弥补罪过。社鬼:土地神。《汉书·王莽传》:“莽遣使者分赦城中诸狱囚徒,皆授兵,杀豨饮其血,与誓曰:‘有不为新室者,社鬼记之。’”龙神社鬼:喻指各级行政官员。这两句是说,今天下了一场雨,本来也只能是聊以弥补自己偷懒失职的罪过,然而龙神、社鬼们却借机夸说都是自己的功劳。这是对当时官员不做实事、自吹自擂的流风时弊的有力讥讽。 ⑨日盗:每天窃取。太仓:古代京城中的大粮仓。《史记·平淮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这两句是作者的自责,说自己每天白食国家的俸禄,简直与那些庸官一样,要负同样的责任。 ⑩劝农使者:指李邦直。他当时任京东提刑,兼管劝农使的职责。劝农使,官名。汉承秦制,设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主管农业,为劝农官的开始。唐、宋时沿设,职责没有太大变化。劝,勉励。《史记·孝文帝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不汝容:不容汝。即不会宽恕你们(指蛟龙与自己)。因君作诗:用你诗歌的韵而写了这首诗。因,依据。自刻:自责。韩愈《卢郎中云夫寄示送盘谷子诗两章歌以和之》:“家请官供不报答,何异雀鼠偷太仓。行抽手版付丞相,不待弹劾还耕桑。”苏诗末几句则借用了韩诗的构思。
[诗译]
坡田上飞起黄色尘土,洼地里长着苍耳野草。 苍耳也已经干枯而死,还用问麦子剩下多少? 蛟龙睡足后也要感觉到惭愧,两处枯萎的麦田里大雨如浇。 不知道这雨是从什么地方来,只听见百步洪上雷鸣般咆哮。 试探着登上城楼向四周眺望,大片青青的庄稼直长到天边。 饥饿的肚肠中发出很大声响,不知道能否等到秋收的那天。 半年不下雨是因为蛟龙太懒,人们共怨天公不把蛟龙埋怨。 今日降雨只不过是弥补罪过,龙神社鬼们竟然能争着表功。 没有为国出力每日白食俸禄,自己要负的责任与蛟龙相同。 劝农使者不会轻易宽恕我们,和君之作先责备自己的言行。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①。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②。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③!茅苫一月陇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④。汗流肩 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秕⑤。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⑦。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⑧。
[导读]
该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冬天的湖州。诗篇借吴中田妇之口,道出了江南人民在天灾人祸下走投无路的悲惨命运。苏轼写此诗时,王安石的新法正在全国范围内施行。这对于缓和北宋的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生产力是有一定作用的,但由于新法本身的缺限及施行者的主观原因,也出现了各种没有预想到的弊端,在某些方面甚至加重了人民的生活负担。苏轼对于新法一直抱有不支持的态度。这篇作品虽然也有某些政治偏见,但他关怀国计民生的思想值得肯定的。 原作的诗题下有作者自注:和贾收韵。贾收,字耘老,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喜作诗,好饮酒,极佩服苏轼,曾造“怀苏亭”,并将自己的诗集题名为《怀苏集》。
[注释]
①粳稻:稻的一种,米粒短而粗。庶:庶几,差不多。霜风来:表示已经入秋。霜风,秋风。这两句是说,今年粳稻熟的特别晚,幸亏没有几天就是秋季了。 ②雨如泻:指秋天雨很大。杷:通“钯”,爬梳的农具,多用于平整田地。杷头出菌镰生衣,是说因长间的下雨,天气潮湿,杷头发了霉,镰刀也生了锈。 ③眼枯泪尽雨不尽:即将秋收的季节却遇上了连绵不绝的阴雨,农民的眼泪都哭干了,可是秋雨仍旧下个不停。此是化用杜甫《新安吏》中的句子:“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忍见:不忍心看到。黄穗:成熟的稻穗。 ④“茅苫”句:是说在田垄上搭了个茅草棚,住在那里照看稻子。苫,草帘。 ⑤ 赪:音chēng, 赤色。乞与:乞求着卖给人。秕:音bǐ,不饱满的子粒。这两句是说,农民担粮入市,汗流浃背,肩膀都磨肿了,然而集市上的米价低得如糠秕一般,甚至央求着别人也还卖不出去。 ⑥卖牛纳税:卖掉耕牛交纳税收。拆屋炊:指拆下屋里的木头,烧火做饭。依照王安石的新法,国家赋税收钱不收米,造成钱荒米贱的现象,农民只好将米低价卖出,再交纳高额赋税,一年劳作,换来的经常是两手空空,甚至债台高筑。司马光熙宁七年《应诏言朝政阙失状》:“若值凶年,无谷可粜,吏责其钱不已,故卖田,则家家卖田;欲卖屋,则家家卖屋;欲卖牛,则家家卖牛。”此奏章虽有夸大其辞之处,仍可道出农民生活的艰辛。虑浅不及:指为生计所迫,无法考虑长远。 ⑦招羌儿:招抚边境上的羌人部落。宋神宗为灭西夏,采用王韶的《平戎三策》,花了大量钱、粮去招抚西北边疆的羌人部落。这些沉重的经济负担必然层层转稼到农民头上。 ⑧龚黄:指汉时著名清官龚遂、黄霸。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宣帝时,为渤海太守,时值饥荒,遂单车至郡,开仓济贫,劝民农桑,民皆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境内大治。见《汉书·龚遂传》。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少学律令,武帝末年补待郎谒者,历河南太守丞。时酷吏严酷,而黄霸独用宽和。宣帝时,为廷尉正。后任颍川太守、扬州刺史。极得吏民之心。官至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在汉代说到治民的官吏,推霸为第一。见《汉书·黄霸传》。龚、黄二人同为汉代循吏,成了清正之官的代名词。《宋书·良吏传》:“龚黄之化,易以有成。”白居易《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多叙贬官已来出处之意》:“有期追永远,无政继龚黄。”龚黄满朝,是讽刺手法,用作反语。却:退。河伯妇:是褚少孙补《史记·西门豹》中的故事。战国时,邺县豪绅与巫婆假托为河伯娶妇,对老百姓敲诈勒索,谋财害命。西门豹任邺县令,为民除害,设计将巫婆投入河中。作者借用此典表明百姓已经被逼得没有了生路,还不如投河自尽。苏轼元祐元年(1086)《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二十年间,因欠青苗,至卖田宅、雇妻子、投水自缢者,不可胜数,朝廷忍复行之欤?”可作这句诗的补注。
[诗译]
今年的粳稻成熟得格外迟后,幸亏没过多少时日就已入秋。 谁想到入秋后大雨下个不停,钯上长出霉菌镰刀也已生锈。 眼泪哭干了可秋雨仍不停止,不忍看成熟的稻子倒卧黑泥。 搭个草棚在田垄上住了一月,天晴了收获的稻谷拉回家里。 汗流肩肿地把稻米运到集市,吆喝叫卖价格低得如同糠秕。 卖牛交税甚至拆下门窗烧饭,来年的饥寒现在还哪能顾及! 官家逼我们交钱而不要稻米,西北万里边疆正在招抚羌人。 这满朝清官让百姓更加痛苦,还不如做河伯之妻投水自尽。 新城道中二首(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①。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③。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④。
[导读]
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属县。新城,即今浙江富阳新登镇。作者从富阳前往新城。春雨刚停,天气转晴,山头轻云缠绕,路边桃花初开,然而在将至新城的崎岖山路上,诗人触景生情,不禁联想到自己人生旅途的坎坷,于是任马由缰,陷入了沉思。官场险恶,党祸难料,即使是屈身外任,又怎么能完全躲开深文周纳的政治迫害呢!眼前,春雨初过,茶农欢欣,水色天光,清景无限,作者不由产生了归隐之意。“乱山深处长官清”,诗人以对为官清正的好友的赞扬,称道了此处纯朴的民风,反衬出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注释]
①悠悠:遥远;无穷尽。委辔:放下马缰绳。这两句是说,我行走在前往新城的山路上,不由想到了自己漫长的人生,于是放下缰绳,让马儿没着溪边自由前行,听着这溪中潺潺水声,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②散材:即散木,不成材之木。《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是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橔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庚信《奉和法筵应诏》:“羁臣从散木,无以预中天。”姚合《送狄尚书镇太原》:“散材无所用,老向琐闱眠。”畏见:怕看到。搜林斧:搜索山林的利斧。比喻朝廷的征用。卷旆钲:比喻抽身退步。旆:音pˆi,旗帜的通称。钲:音zhēng,古乐器名,形似钟而狭长,以槌敲击,行军时用以节止步代。《诗集传》:“钲以静之,鼓以动之。”这两句是说,我即使是根不成材的树木也怕看到搜索山林的利斧,疲惫的战马就想着能听到卷旗退兵的钲声。 ③茶户:茶农。长官:指新城县令晁端友。正:清正廉洁。这两句是说,春雨下得很足,茶农们满心欢喜,群山环绕中的新城,县令晁端友又是那样的清正廉洁。 ④歧路:岔道。《后汉书·郑彪传论》:“方轨易因,险途难御,故昔人明慎于所受之分,迟迟于歧路之间也。”作者来到一个岔路口,徘徊不定,不知哪一条是通向新城的路,忍不住感叹,人间到底有多少岔道口呢!这是实写所行之岔道而暗喻人生之岔道。桑田:植桑的土地,泛指田地。《诗·定之方中》:“星言夙驾,说于桑田。”问耦耕:寻问耕田的农夫。耦耕,古代的一种耕田方法,两人挽耒犁田,不用牛力。这是写诗人向田地中的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典故,表露归隐之意。据《论语·微子》,春秋时,有两隐士长沮、桀溺正在田间耕作,孔子让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在何处,二人没告诉他,反倒说:“天下到处像洪水一样泛滥,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着逃避坏人的孔丘,怎比得上跟着逃避整个社会的我们呢?”说完,依旧不停地耕种。
[诗译]
走在路上不觉想起漫长的人生,放开缰绳沿小溪倾听潺潺水声。 虽不成材也怕搜索山林的利斧,疲惫的战马想听到撤兵的铜征。 充足的细雨让茶农们满心欢喜,乱山深处的新城县令廉洁清正。 真不知道人间的岔道还有多少?试探着向耕作的农夫问个究竟。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①。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②。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③。一笑相逢哪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④。
[导读]
神宗熙宁七年(1074)秋,身为杭州通判的苏轼因察看蝗灾路过于潜县(今浙江临安),八月二十七日与县令毛宝、县尉方武一起游览了西菩提寺。该寺又叫西菩寺,在县城西面的西菩山上,建于唐代天祐年间,宋时改名为明智院。 苏轼像其他伟大的文学家一样,喜欢畅游祖国的名山大川。而政治上的失意,有时更使他寄情山水、高歌狂吟。这首记游诗,笔墨酣畅,奔放率真,既写游山玩水之乐,又抒抑郁不平之气,几多人生的感慨便溶尽了诗作的字里行间了。
[注释]
①推挤:即排挤。诗人自熙宁四年十一月赴杭州通判任,至此已届三年。三年时间虽与知州陈述古频有交情,但仍难免遭到某些政客的排挤,故云“推挤不去已三年”。顽:顽固不化。据《困学纪闻》,“东坡文章好讥刺”,其表兄文同戒以诗云:“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然苏轼赤心不改,秉性难除,依然作诗,讥讽朝政,如《山村》、《八月十五看潮》等,连作者也自叹:真是连鱼、鸟也要嘲笑我的顽固不化了。 ②放归:放谪期满而返回旧地。诗人出任杭州虽是自愿请行,实是政敌排挤,难于朝廷立足,故请外任,此正与放逐无异。江北路:指回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之路。汴京在长江以北,故云江北。诗人“赋性刚拙,议论不随”(《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自熙宁七年来杭直到元祐六年(1091)才调翰林院任职。也难怪诗人感叹“人未放归”了。浙西: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浙西共有润、常、苏、杭、湖、秀六州,其间多有奇山秀水。这两句是说,自放南来,未得赐还,这可真是上天赏赐给我的遍游浙西名山的机会。 ③尚书:指三国时魏人毛玠。玠少为县吏,为官清正,生活节俭,及为尚书仆射,主持选举,皆用清正廉洁之士,曹操叹曰:“用人如此,使天下自治,吾复何为哉!”事见《三国志·魏志·毛玠传》。衣冠:士大夫的穿戴。冠,礼帽。此句是说县令毛宝是毛玠的后代。其实毛宝并非毛玠之后,这是赞美毛宝为官清正,有高风亮节。处士: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此指唐代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鉴湖之滨的方干。他生来嘴唇缺裂,考进士落第,从此绝意仕进,隐居不出,贫困至死,弟子谥其为“元英(也作玄英)先生”》。《旧唐书·方干传》:“咸通中,(干)遁于会稽鉴湖之滨,渔钓为乐,时号逸士。”风流:有才而不拘礼法的气派。水石间:指山水风物之间。这句是以方干比县尉方武,赞扬他的风流倜傥。 ④一笑相逢:即相逢一笑。指遇到真正知心的朋友。狂语:狂放的诗句。不须删:不必删改。这两句是说,真正知心的朋友是不容易得到的,这几句诗都是我率真、狂放的内心话,所以不须再去删改了。
[诗译]
遭受排挤仍然没离开算来已经有三年,也难怪就连鱼鸟也都嘲笑我愚顽死板。 遭到外放至今未获准踏上北归的路程,这真是上天故意让我游览浙西的名山。 毛宝就如同那清正廉洁的毛玠的后人,方武真好象留恋山水的风流隐士方干。 人生在世难遇到相逢一笑的真正知已,诗中狂放率真的语句便不须删改遮掩。 于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①。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②。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③。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④?”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⑤!
[导读]
于潜僧人名孜,字慧觉,在于潜(今浙江临安)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周围翠竹环绕,环境清淅幽雅。这首诗以于潜僧绿筠轩为题,塑造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高僧的形象,对那些没有节操、缺乏人格、一味追求名利的“俗士”提出了有力的警示。
[注释]
①居:住处。此句是用典。据《晋书·王徽之传》,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喜竹,为人高雅,其住处常植翠竹。他曾慨叹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这两句诗便化用了王徽之的语意。 ②俗:庸俗;凡庸。与高雅相对。《商君书·更法》:“论至德者不和于俗。” ③尚:还。俗士:原指见识浅陋的鄙俗之人。魏晋以后,文人以隐逸、超脱现实为“清高”,故称热中功名的人为俗士。医:治。 ④旁人:指俗士。似高还似痴:此句写出了俗士世故、圆滑的性格。他故作不解地发问:“你这番话究竟是高深还是迂痴呢?” ⑤此君:指竹。仍用王徽之的话语“何可一日无此君”。大嚼:即“屠门大嚼”。比喻羡慕而不能得到,想像已得之状聊以自慰。语出《初学记》引汉人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出门西向笑,人知肉味美,即对屠门而嚼。”曹植《与吴质书》也说:“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扬州鹤:语出《渊鉴类函·鸟·鹤三》引南朝梁殷芸《小说》:“有客相从,各言所志,或愿为扬州刺史,或愿多资财,或愿骑鹤上升。其一人曰,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欲兼三者。”后多以“扬州鹤”形容如意之事。这里是指世上没有既取名利又能高洁的好事。
[诗译]
可以让吃饭时没有肉食,不能使居住地没有竹子。
没有肉吃只能让人瘦削,没有竹子却能让人俗气。
人瘦了尚且还能够长肥,人俗了可真是难以医治。
他竟然嘻笑着这样问道:你的话是高深还是呆痴?
如果对着翠竹装出羡慕的模样,世上哪有既要名又要利的美事! 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①;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②。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③;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④。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⑤;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⑥。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⑦;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⑧。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⑨,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⑩。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耶!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导读]
这首诗作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当时作者正被贬谪在广东的惠州(今广东惠阳)。诗作揭示了地方官吏争相进贡当地名产给人带来灾难的弊政,暴露了统治者穷奢极欲的贪婪本性,充分反映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注释]
①置:驿站。以马传递叫“置”,以人传递叫“邮”。飞尘灰:尘土飞扬。堠:音hu,记里程的土堆。五里只堠,十里双堠。又叫“堠子”。韩愈《路傍堠》:“堆堆路傍堠,一双复一只。”这两句是说,进贡荔支的车马,疾驰而过,尘土飞扬,一站接一站地赶路,就像急着传递紧要的军情一样。 ②颠坑仆谷:送荔支的人由于车速太快,疲劳过度,有的跌入深坑,有的倒入山谷。枕藉:指尸体很多互相积压在一起。知是:无人知道这是。荔支:又作“荔子”、“荔枝”。稽含《南方草木状》:“荔枝树,高五、六丈余,如桂树,绿叶蓬蓬,冬夏荣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实白如肪,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子来。”龙眼:果名。又叫龙目,俗称桂圆,又称木弹、骊珠等。树如荔枝,但枝叶稍小。荔支过即龙眼熟,因常随其后,故称之荔支奴。果甘美。左思《蜀都赋》:“旁挺龙目,侧生荔枝。” ③飞车跨山鹘横海:这句是写水陆兼程传送荔支的情景。用飞车跨越山冈,用快船横渡海道。鹘:音gǔ,原指一种海鸟,这里指绘有鹘形装饰的快船。横:当间截断,绝流而渡。风枝露叶:形容荔子极为新鲜。 ④宫中美人:指杨贵妃。破颜:开颜;发笑。《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惊尘:尘土飞起。即前“飞尘灰”之意。溅血:鲜血飞溅。即前“颠坑仆谷相枕藉”之意。这两句是说,宫中的杨贵妃看到了新鲜的荔支后嫣然一笑,可在进贡荔支的途中,那尘飞血溅的场面似乎千载之后仍然没有结束。 ⑤永元:汉和帝刘肇的年号。交州:即广东、广西的南部地区。天宝:唐明皇李隆基的年号。涪:涪州。在今四川涪县。这两句是说,汉和帝永元年间,宫中食用的荔支来自南方的交州,唐明皇天宝年间岁贡的荔支是取自四川的涪州。 ⑥林甫:唐宗室,小字哥奴。玄宗时任宰相,封晋国公。李林甫任职十九年,厚结宦官妃嫔,迎合玄宗意旨,排除异已,败坏政事。其为人往往阳示和好,而阴谋中伤,无所不至。世人谓之“口蜜腹剑”。其事见《新事书·李林甫传》。举觞:举起酒杯。觞,音shāng,盛有酒的杯。酹:音lèi,以酒洒地表示祭奠。作者在这句诗的后面自注道:“汉永元(89~105年)中,交州进荔支、龙眼,十里一置,五里一堠,奔腾死亡,罹猛兽青虫之害者无数。唐羌,字伯游,为临武(今湖南临武县)长,上书言状,和帝罢之。唐天宝(742~756)中,盖取涪州荔支,自子午谷(在陕西秦岭山中)路进入。”这两句是说,人们痛恨唐明皇时的宰相李林甫,因为他诌媚皇帝,对进贡荔支不加谏阻,直到今天,人们都恨不得吃他的肉;然而对汉和帝时上书谏阻进贡荔枝的唐伯游,却也很少有人酹酒纪念他了。 ⑦天公:天。公,敬称。以天拟人,故称天帝为天公。怜:关爱。赤子:婴儿。引申为子民百姓。尤物:珍贵的物品。白居易《八骏图》:“由来尤物不在大,能荡君心则为害。”疮痏:创伤;瘢痕。痏,音wěi,有瘢痕的疮。疮痏多用以比喻民生疾苦。元稹《连昌宫词》:“庙谋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 痏 。”这两句是说,我祝愿上天能够悯恤黎民百姓,不要生出像荔支那样珍贵的物品,以给他们带来祸害。 ⑧雨顺风调:即“风调雨顺”。意谓风雨适时。吴兢《贞观政要·议征伐》:“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上瑞:上等的祥瑞。这两句是说,只要风调雨顺,百谷丰登,百姓无饥寒之苦,这便是国家最好的祥瑞。 ⑨武夷:山名,在福建,出产茶叶。粟粒芽:指茶叶芽细如粟粒,这是当时武夷的名茶。前丁后蔡:前有丁谓后有蔡襄。丁谓,字公言,宋真宗时为参知政事,封晋国公。他生性险诈,奴颜婢膝,以善于逢迎溜须著称。蔡襄,字君谟,仁宗时进士。他通诗文、精典史,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有名的茶道专家,著有《茶录》一书。曾在谏院、史馆任职,后为杭州等处地方官。笼:指收罗。据陆羽《茶经》,采茶要用竹笼,保藏茶叶用篛笼。加:抢先压倒对方。宋时,把茶叶制成饼状,上印龙凤花纹,称作“龙团”、“凤饼”,作为贡品。而福建一带竟相进贡武夷细茶,即所谓“粟粒芽”是从丁谓、蔡襄开始的。作者在“前丁后蔡相笼加”一句后自注云:“大小龙茶始于丁晋公,而成于蔡君谟,欧阳永叔闻君谟进小龙团,惊叹曰:‘君谟,士人也,何至作此事耶!’” ⑩争新买宠:指官吏们贡茶时争着翻新花样,买取皇上的宠爱。各出意:各自出主意、想办法。斗品:宋代有赛茶之会,谓之“茗战”。官吏们把比赛选出的名品称为“斗品”。斗,品评。作者在这句诗后自注云:“今年闽中(今福建)监司乞进斗茶,许之。”充官茶:作为进贡的茶。这两句是说,官吏们争着变换花样,千方百计地买取皇上的宠爱,今年赛茶会上评出的名品都成了进贡皇家的官茶。 乏:缺少。致:送给。这两句是说,我们的君王所缺少的难道是这些东西,把这些送去奉养君王,这见识是多么浅陋啊! 相君忠孝家:指钱惟演。惟演,字希圣,是吴越王钱俶之子,随俶主动归降宋朝,官至枢密使。俶死后,宋太宗说他”以忠孝而保社稷。”钱惟演晚年曾为使相,留守西京洛阳。故称钱家为“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可惜、可叹。进:贡献。姚黄:牡丹花的一个品种,号称千瓣,黄色,原出于姚氏家,故称“姚黄”。作者在这句诗后自注云:“洛阳贡花,自钱惟演始。”据苏轼《仇池笔记》卷上载:“钱惟演作西京留守,始置驿贡洛花,识者鄙之:此宫妾爱君之意也。”自钱惟演将姚黄牡丹进献给宋仁宗后,洛阳从此年年贡花。这两句是说,可惜像洛阳使相钱惟演本是忠孝之家,竟然也向朝廷进贡名花以邀宠!
[译诗]
急驰的车马经过一个又一个的驿站,真好像将紧急边情向朝廷急报一般。 跌入深坑倒进山谷的尸体相互积压,有谁知道这是把荔支龙眼运往长安。 只看见快船渡过海道飞车跨越群山,风枝露叶的荔支如刚采下似的新鲜。 皇宫中的美人好不容易露一次笑脸,竟使得尘飞血溅的惨况持续了千年。 汉朝永元年间的荔支都是来自交州,唐代天宝时候的岁贡取自四川涪州。 人们至今愤恨地要生食李林甫的肉,却没有人举起酒杯祭奠汉时的伯游。 我祝愿上天多悯恤那些苦难的贫民,别生出给他们带来祸害痛苦的奇宝。 如果风调雨顺各种庄稼都获得丰收,百姓不受饥寒这是国家最大的吉兆。 您没看见武夷溪边细如粟粒的茶叶,丁谓和蔡襄先后收罗都想压倒对方。 千方百计翻新花样来买取君王欢心,今年赛茶会评出的名品要贡给皇上。 我们皇上所缺少的哪里是这些东西,用它们奉养皇帝真是些浅陋的想法。 洛阳钱惟演身为使相出身忠孝之家,可惜连他这样的人也进贡姚黄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