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952|回复: 105

【原创】廉政诗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4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廉政诗鉴》简介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一、撰写目的:
1、抨击贪官污吏,关心民生疾苦,赞美清官廉吏。
2、以史为鉴,增强行政干部廉政自律的使命感和自觉性。
3、填补古代诗歌选类中的空白。
二、内容简况:
    全书精选先秦至清朝的100位作家的180篇作品,依照作者简介、作品、导读、注释、诗译的顺序安排。
[作者简介]偏于政绩评议、职务升谪介绍及人物的官风品行说明。
[作品]入选的一百八十篇作品共有四种类型:一是鞭挞贪官污吏,二是赞美清官廉吏,三是反映百姓疾苦,四是颂扬为官者高洁的品行。
[导读]这是笔者最为用力之处,主要是交代背景,提示内容,评述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联系社会现实,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
[注释]扫除一般读者阅读上的难点。深入浅出,汇集与原作有关的史料;勾联左右,加大原作的容量。
[诗译]将古诗用现代语体译出,注重押韵、典雅,便于人们吟诵。
三、内容特点:
(一)通俗性与学术性的结合。
    本书的阅读对象是普通读者、各级干部,在考虑其通俗性的同时,尽可能吸收近几年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成果,并力争提出自己的见解。绝不为了通俗而降低其学术价值。对于注释,别人没有的材料,则以材料取胜;与别人相同的材料,则以语言的严谨、周密取胜。
(二)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本书的编撰宗旨就是为了抨击社会的腐败现象,借古人的口,说自己的话。但决不将此做成政治说教,尽可能用鲜活的意象表述理性的见解。例如导语,有些便是散文体的赏析文章;而诗译,本身就可以当作新诗读。
(三)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结合。
    注重发现古诗内容的现实意义。以古鉴今,提倡清正廉洁的为官作风。
                                        目  录

优孟《慷慨歌》………………………………………………………………………
季武子《甘棠》………………………………………………………………………
无名氏《硕鼠》………………………………………………………………………
卫武公《抑》…………………………………………………………………………
屈原《橘颂》…………………………………………………………………………
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
赵壹《刺世疾邪赋秦客诗、鲁生歌》………………………………………………
孔融《临终诗》………………………………………………………………………
汉乐府《平陵东》……………………………………………………………………
无名氏《刺巴郡守诗》………………………………………………………………
刘桢《赠从弟三首》(其二)………………………………………………………
应璩《百一诗》………………………………………………………………………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七十二)……………………………………………
左思《咏史八首》(其二)…………………………………………………………
吴隐之《酌贪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叙》…………………………………………………………
    《归田园居五首》(其一)……………………………………………………
    《归田园居五首》(其三)……………………………………………………
    《饮酒二十首》(其八)………………………………………………………
    《咏贫士七首》(其五)………………………………………………………
谢灵运《游岭门山》…………………………………………………………………
鲍照《代放歌行》……………………………………………………………………
    《拟行路难十首》(其六)……………………………………………………
谢眺《高斋视事》……………………………………………………………………
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二)》…………………………………………………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十一)…………………………………………………………
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虞世南《蝉》…………………………………………………………………………
李世民《赋《尚书》》………………………………………………………………
    《望送魏征葬》…………………………………………………………………
    《赐萧瑀》………………………………………………………………………
魏征《赋西汉》………………………………………………………………………
    《述怀》…………………………………………………………………………
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四)………………………………………………………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首》……………………………………………………………
李颀《行路难》………………………………………………………………………
王维《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
李白《赠崔秋浦三首》(其二)……………………………………………………
    《行路难三首》(其二)………………………………………………………
薛据《题丹阳陶司马厅壁》…………………………………………………………
崔颢《定襄阳郡狱》…………………………………………………………………
高适《封丘作》………………………………………………………………………
杜甫《贫交行》………………………………………………………………………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
    《麂》……………………………………………………………………………
    《客从》…………………………………………………………………………
元结《舂陵行并序》…………………………………………………………………
    《贼退示官吏并序》……………………………………………………………
钱起《送弹琴李长史赴洪州》………………………………………………………
    《宿毕侍御宅》…………………………………………………………………
郎士元《送长沙韦明府之任》………………………………………………………
张籍《野老歌》………………………………………………………………………
    《猛虎行》………………………………………………………………………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刘禹锡《聚蚊谣》……………………………………………………………………
    《昏镜词》………………………………………………………………………
陈标《啄木谣》………………………………………………………………………
白居易《重赋》………………………………………………………………………
    《歌舞》…………………………………………………………………………
    《杜陵叟》………………………………………………………………………
    《捕蝗》…………………………………………………………………………
    《黑龙潭》………………………………………………………………………
    《天可度》………………………………………………………………………
    《采诗官》………………………………………………………………………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岁暮》…………………………………………………………………………
    《别州民》………………………………………………………………………
李商隐《蝉》…………………………………………………………………………
    《安定城楼》……………………………………………………………………
李群玉《放鱼》………………………………………………………………………
曹邺《官仓鼠》………………………………………………………………………
皮日休《贪官怨》……………………………………………………………………
聂夷中《咏田家》……………………………………………………………………
韩偓《安贫》…………………………………………………………………………
杜荀鹤《山中寡妇》…………………………………………………………………
    《自叙》…………………………………………………………………………
    《再经胡城县》…………………………………………………………………
张咏《晚泊长台驿》…………………………………………………………………
王禹偁《对雪》………………………………………………………………………
    《鸟啄疮驴诗》…………………………………………………………………
范仲淹《江上渔者》…………………………………………………………………
余靖《子规》…………………………………………………………………………
梅尧臣《猛虎行》……………………………………………………………………
    《田家语》………………………………………………………………………
    《村豪》……………………………………………………………………………
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
    《览照》……………………………………………………………………………
欧阳修《食糟民》………………………………………………………………………
文同《织妇怨》…………………………………………………………………………
王安石《河北民》………………………………………………………………………
    《兼并》……………………………………………………………………………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
    《梅花》……………………………………………………………………………
郑獬《采凫茨》…………………………………………………………………………
    《道旁稚子》………………………………………………………………………
    《梦蝗》……………………………………………………………………………
    《暑旱苦热》………………………………………………………………………
    《和束熙之雨后》…………………………………………………………………
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吴中田妇叹》……………………………………………………………………
    《新城道中二首》(其二)………………………………………………………
    《与毛令方尉游西菩寺二首》(其一)…………………………………………
    《于潜僧绿筠轩》…………………………………………………………………
    《荔枝叹》…………………………………………………………………………
魏泰《荆门别张天觉》…………………………………………………………………
黄庭坚《寄黄几复》……………………………………………………………………
    《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
    《题胡逸老致虚庵》………………………………………………………………
张耒《有感》……………………………………………………………………………
江端友《牛酥行》………………………………………………………………………
唐庚《讯囚》……………………………………………………………………………
    《张求》……………………………………………………………………………
李纲《病牛》……………………………………………………………………………
    《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
刘子翚《策杖》…………………………………………………………………………
    《汴京纪事二十首》(其七)……………………………………………………
陆游《自咏示客》………………………………………………………………………
范成大《催租行》………………………………………………………………………
    《后催租行》………………………………………………………………………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其三十五)…………………………………………
    《重阳后菊花二首》(其二)……………………………………………………
洪咨夔《狐鼠》…………………………………………………………………………
王迈《简同年刁时中俊卿诗》…………………………………………………………
    《读渡江诸将传》…………………………………………………………………
方岳《三虎行》…………………………………………………………………………
利登《劝农》……………………………………………………………………………
汪元量《利州》…………………………………………………………………………
真山民《山亭避暑》……………………………………………………………………
王寂《日暮倚杖水边》…………………………………………………………………
路铎《襄城道中》………………………………………………………………………
王冕《悲苦行》…………………………………………………………………………
    《蝦蟆山》…………………………………………………………………………
    《伤亭户》…………………………………………………………………………
    《猛虎行》…………………………………………………………………………
    《墨梅》……………………………………………………………………………
刘基《田家》……………………………………………………………………………
    《畦桑词》…………………………………………………………………………
    《买马词》…………………………………………………………………………
    《春蚕》……………………………………………………………………………
于谦《石灰吟》…………………………………………………………………………
    《咏煤炭》…………………………………………………………………………
    《北风吹》…………………………………………………………………………
    《小像自赞》………………………………………………………………………
    《清风歌》…………………………………………………………………………
丘濬《花径二首》(其二)……………………………………………………………
沈周《西山有虎行》……………………………………………………………………
杨慎《三岔驿》…………………………………………………………………………
汤显祖《题东光驿壁是刘侍御台绝命处》……………………………………………
    《感事》……………………………………………………………………………
    《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
李攀龙《岁杪放歌》……………………………………………………………………
李贽《石潭即事四首》(其四)………………………………………………………
民歌《京师民谣》………………………………………………………………………
吴伟业《捉船行》………………………………………………………………………
杜濬《扬州春》…………………………………………………………………………
钱澄之《催粮行》………………………………………………………………………
吴嘉纪《朝雨下》………………………………………………………………………
朱彝尊《马草行》………………………………………………………………………
屈大均《民谣》…………………………………………………………………………
宋荦《邯郸道上》………………………………………………………………………
查慎行《鱼苗船》………………………………………………………………………
    《珠江棹歌四首》(其四)………………………………………………………
赵执信《道旁碑》………………………………………………………………………
    《寄洪昉思》………………………………………………………………………
    《氓入城行》………………………………………………………………………
郑燮《悍吏》……………………………………………………………………………
    《燕京杂诗三首》(其一)………………………………………………………
    《范县》……………………………………………………………………………
    《喝道》……………………………………………………………………………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袁杖《咏钱》……………………………………………………………………………
张问陶《赠韩介堂廷秀同年,时新选陕西平利县》…………………………………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一)………………………………………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孟(?~?)
    优孟,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古代以音乐、舞蹈、戏谑为业的艺人的统称;孟,是这位优者的名。据说他机智善辩,经常以谈笑的方式讽谏当时的楚庄王熊侣。
    其事见《史记·滑稽列传》。
慷慨歌

    贪吏而不可为而可为①,廉吏而可为而不可为②。贪吏而不可为者,当时有污名③;而可为者,子孙以家成④。廉吏而可为者,当时有清名;而不可为者,子孙困穷披褐而卖薪⑤。贪吏常苦富⑥,廉吏常苦贫。独不见楚相孙叔敖⑦,廉洁不受钱⑧。

[
导读]
    《慷慨歌》又作《楚商歌》。慷慨,指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爱财无厌,取之不以其道,谓之“贪”;清平公正,虽一毫而不苟取,称为“廉”。《慷慨歌》就是这样一首我国古代最早的、主题鲜明的反贪倡廉之歌。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期思(今河南淮滨东南)人,姓蒍 ,名敖,字孙叔,一字艾猎,任楚国令尹(楚国的最高官职,掌军政大权)。邲之战,他曾辅肋楚庄王指挥楚军,大胜晋兵;又曾在雩娄(今河南商城东)兴修水利,并开凿芍陂(今安徽寿县安丰塘),灌溉万顷良田,为民造福。据说孙叔敖三任令尹而不骄,三次去职而不悔。他权倾朝野,而不以权谋私。司马迁将他的事迹记入《循吏列传》,赞叹道:“(孙叔敖)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贫困无靠,以砍柴出卖来维持生计。优孟就穿起孙叔敖的衣冠,在楚庄王面前装扮起孙叔敖的样子,抵掌谈语,并抓住机会,高吟了这首《慷慨歌》。庄王很感动,孙叔敖之子于是得到了封赏。
    在这首《慷慨歌》里,作者话藏机棙,认为贪官也好、清官也好,都不能做、不好做,这实际是一种戏谑式的讽谏,它真正要表达的却是赞颂孙叔敖这样的清官的严肃主题。

[
注释]
①可为:能做。这句话是说,贪官既能做又不能做。能做的原因,即下文“子孙以家成”,不能做的原因,即“当时有污名”。此处《慷慨歌》出自《隶释·延熹碑》,为宋人洪适据孙叔敖碑文所录,此碑立于后汉延熹三年(160年),碑文内容与《史记·滑稽列传》所记稍异。该传记载道:“(优)孟曰:‘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令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②这句是说,清官既能做又不能做。能做的原因,即下文的“当时有清名”,不能做的原因,即“子孙困穷披褐而卖薪”。
③污名:恶劣的名声。污,肮脏。比喻不廉洁。
④以家成,以(之)成家。指子孙凭上辈人为官所贪之财而使家道兴旺。以,靠;凭。家成:为押韵而倒置,应为“成家”,即:“持家”、“兴家”。
⑤披褐:穿着粗劣的衣服。褐:音hè,粗毛或粗麻织的短衣,泛指贫苦人穿的衣服。薪,柴火。
⑥常苦富:经常被富贵所苦。此指因贪致富后,经常生活在一种惶恐畏惧之中,即《史记·滑稽列传》所载《慷慨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⑦独:表示反问。岂:宁、难道。相:古官名。《吕氏春秋·举难》:“相也者,百官之长也。”春秋时,齐景公始设左右相。战国时,各国先后设相,称为相国、相邦,或称丞相。只有楚国一直到战国时代结束也未设相,只以令尹为最高官职,统理军政事务。而就权限范围来讲,令尹相当于相国,所以这句“楚相孙叔敖”只是一种追述假借式的说法。
⑧廉洁:公正,不贪污。

[
诗译]
贪官能当又不能当,清官能当又不能当。
贪官为什么不能当,当时的名声太肮脏。
为什么贪官又能当?后代子孙们家道旺。
清官为什么又能当?当时的清名传四方。
清官为什么不能当?子孙们穷困度时光。
贪官们经常忧惶惶,清官们经常寒怆怆。
岂不见楚相孙叔敖,他一生清白不贪脏。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季武子(?前535)
    季武子,名宿,春秋时鲁 国执政。鲁襄公11年(前562年)建立三军,由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各统一军,瓜分了公室。鲁昭公5年(前537年)改为二军,四分公室,季孙氏得其二。从此后,季孙氏独专鲁国国政。
    《甘棠》相传是他的作品。

甘  棠
    蔽芾甘棠①,勿剪勿伐②,召伯所茇③。蔽芾甘棠,勿剪勿败④,召伯所憩⑤。蔽芾甘棠,勿剪勿拜⑥ ,召伯所说⑦。

[
导读]
    这是一首怀念、赞美召公德政的诗,出自《诗经·国风·召南》。召公,又作:“邵公”、“召康公”。他是周的支族、周武王的臣子。《白虎通》认为他是文王之子。因其封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他曾与周公旦一起辅佐武王灭掉商朝,又改封于北燕(今北京一带)。周成王时,召公任太保(辅弼国君的官),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据说召公勤政爱民,清廉高洁,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的清官之祖。
    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鲁昭公二年(前540年),韩宣子受晋平公之遣,前来鲁国聘问。有一天,季武子设家宴款待他。院中有树,枝繁叶茂,宣子赞不绝口。季武子说:“我岂敢不培植这棵树,又怎敢忘记您《角弓》中的话啊!”于是就写了《甘棠》这首诗。《角弓》为韩宣子此次来鲁之作,是讽人不可疏远兄弟而亲近谗人,更不要贪图禄位而不顾其它。
    《甘棠》出自《诗经》,全诗三节,采用的是《诗经》中最常见的四言形式,且多用重章叠句,复沓咏唱。这种形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有助于主题思想的表达,又能以物带情,渲染气氛,同时还能显出一种生动、鲜明的节奏美、韵律美。

[
注释]
①蔽芾:茂盛的样子。芾,音fú。甘棠:树木名,又叫杜梨,有红、白两种,红的叫“杜”,白的叫“棠”,白棠就是甘棠,又称棠梨,果实酸美可食。传说周武王时,召伯巡行南国,曾在甘棠树下休息过。据王应麟《九域志》所记,召伯憩于其下的甘棠在陕州府西南,即今之河南省陕县。
②剪、伐:这里指剪其枝叶,砍其枝干。
③茇:在草舍里住宿。此指召伯在甘棠树下休息。
④败:毁坏;摧残。
⑤憩:休息。憩,音qì。
⑥拜:通“拔”,拉折。
⑦说:通“税”,休息、止歇。

[诗译]
白棠树啊高又大,莫剪它呀莫伐它,召伯曾宿那树下。
白棠树啊高又大,莫剪它呀莫折它,召伯曾息那树下。
白棠树啊高又大,莫剪它呀莫拔它,召伯曾歇那树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氏
硕  鼠
    硕鼠硕鼠,无食无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逝将去女,适彼乐土③。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④。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⑤。逝将去女,适彼乐国⑥。乐国乐国,爰得我直⑦。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⑧。三岁贯女,莫我肯劳⑨。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⑾。

[
导读]
    《硕鼠》出自《诗经·国风·魏风》,作者不详。
    该诗的主题,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指责统治者的赋敛,有人认为是痛斥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实际上,这首诗是对贪官的有力揭露和愤怒鞭挞。老鼠贪禁成性,永不知足,常在黑暗中活动,做些偷盗的勾当,而且肆虐万物,破坏性极大。贪官利欲熏心,欲壑难平,常在无人知晓时将国家、集体、他人的钱财窃为已有,违法犯禁,害民、害党、害国。这些挺胸肚、脑满肠肥的贪官,与那些又大又肥的老鼠何其相似乃尔!以硕鼠比贪官,既生动形象,又十分贴切。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开头,都用愤怒的申斥,将积郁心中的怨恨倾泻而出,紧接着就是饱含血泪的控诉,最后表达要离开这些害人虫的决心。然而,乐土、乐国、乐郊毕竟只是理想中的桃花园,现实当中绝对没有这样的地方,诗人只能在想象中追求这一吏治清明的美好世界,所以第三章的最后两句,笔法陡变,发出了“乐郊乐郊,谁之永号”,更加突出表现了对清官世界的向往之情。然而,古往今来,憧憬感化不了贪官,诅咒消灭不了贪官,劝解阻止不了贪官,只有正本清源,挥起正义的铁扫帚将这些人类社会的蛀虫统统扫到他们该去的地方。
    此篇一出,后人遂将“硕鼠”作为贪黩自胆的官吏的代称,在“贪官”与“硕鼠”之间划上了永远的等号。

[
注译]
①硕鼠:大鼠。食:吃。黍:又叫黍子、糜子或稷。子粒供食用或酿酒,秆、叶、子均可作饲料。
②岁:年。《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三岁,泛指时间长,不是确数。贯:服事,照顾。女:通“汝”,你。这里指贪官。顾:顾惜,体恤。莫:不。莫我肯顾,即“莫肯顾我”,这里是宾语前置句式,有强调、突出宾语“我”的意思。下文“莫我肯德”、“莫我肯劳”都是此类用法。
③逝:通“誓”,表决心之词,即“发誓”。去:离开。适:往;到。彼:那。乐土:安乐的地方。
爰:音yuán,于是。所:处所;地方。
⑤德:感激。
⑥乐国:安乐的处所。
⑦直:通“职”,适宜的处所。
⑧苗:禾苗。
⑨劳:慰劳。
⑩乐郊:安乐的地方。
⑾谁之永号:谁还会痛苦而长叹呢?之:语助词。

[
诗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黍。
多少年来伺候你,我的生活谁照顾。
发誓从此离开你,搬到那边的乐土。
乐土呀一片乐土,真是我的好住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麦。
多少年来伺候你,没谁曾经感谢我。
发誓从此离开你,搬到那边的乐国。
乐国呀一处乐国,真是我的好住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再吃我的苗。
多少年来伺候你,我的辛苦谁慰劳。
发誓从此离开你,搬到那样的乐郊。
乐郊呀一个乐郊,谁还会痛苦呼号!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卫武公(?前758)
    卫武公,名和。公元前813年被立为卫侯。他即位后,修明政治,使百姓安居乐业。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乐迁到雒邑(今洛阳王城公园一带),他又与晋文侯、秦襄公、郑武公一起,派兵护送。周平王十三年(前758),卫武公去世,在位五十五年。或传说他享年百余岁。
    《抑》相传是他的作品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①。人亦有言,靡哲之愚②。庶人之愚,亦职维疾③。哲人之愚,亦维斯戾④。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⑤。有觉德行,四国顺之⑥。谟定命,远犹辰告⑦。敬慎威仪,维民之则⑧。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⑨。颠覆厥德,荒湛于酒⑩。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⑾。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⑿。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论胥以亡⒀。夙兴夜寐,洒扫廷内,维民之章⒁。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⒂。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⒃。慎尔出语,敬尔威仪,无不柔嘉⒄。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⒅。无易由言,无曰苟矣⒆。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20)。无言不雠,无德不报(21)。惠于朋友,庶民小子(22)。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23)。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24)。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25)。无曰不显,莫予云覯(26)。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27)!辟尔为德,俾臧俾嘉(28)。淑慎尔止,不愆于仪(29)。不僭不贼,鲜不为则(3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31)。彼童而角,实虹小子(32)。荏染柔目,言缗之丝(33)。温温恭人,惟德之基34。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35)。其维愚人,覆谓我僭,民各有心(36)。於于!小子,未知臧否(37)。匪手携之,言示之事(38)。匪面命之,言提其耳(39)。借曰未知,亦既抱子(40)。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41)?昊天孔昭,我生靡乐(42)。视尔梦梦,我心惨惨(43)。诲尔谆谆,听我藐藐(44)。匪用为教,覆用为虐(45)。借曰未知,亦聿既耄(46)。於乎,小子!告尔旧止(47)。听用我谋,庶无大悔(48)。天方艰难,曰丧厥国(49)。取譬不远,昊天不忒(50)。回遹其德,俾民大棘(51)。

[
导读]
    《抑》,又作《懿戒》,出自《诗经·大雅》。周朝自厉王(?前828)以后,国政日渐混乱,内忧外患不断发生,虽宣王(?前782)号称中兴,但也无法真正改变周朝国运的衰败,此时的卫武公正做周平王的卿士。这位“身经三朝不同时”的老臣,谙熟历史经验、明察存亡之机,已经预感到一场天翻地覆的社会变革即将到来,于是在他八十余岁高龄时写下了这首诗,作为对自己的警戒,同时也是在警告子孙、下臣,怎样才能持政、立身、保国。
    全诗共十二章。其中三章,每章八句,其余九章,每章十句。首章明析贤、愚之人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次章告诫子孙、下臣,要以德服人,外睦四国,内安百姓。第三章提出不要贪酒败德,荒废政事,而要牢记先人教诲,进一步弘扬法度。第四章提醒人们,不要迷信上天,而要依靠人为。第五章强调要言语谨慎,态度和蔼。第六章紧承上章内容,进一步强调言论的重要,提出既要言而有度,更要言而有信。第七章指出不要自以为是,在暗中做坏事,要光明磊落。第八章告诉人们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美好的仪表,要能以好的行为去做下属的表率。第九章提示后人,用美好的品德、温恭的态度并不能感化一切人。第十章叙述自己耳提面命、教诲臣子的良苦用心,对自已的忠告是否能被别人接受表示担心。第十一章责备他人不体察自己的忠告、训示。第十二章总结全诗,进一步警示、提醒子孙、下臣:如果不能依照上面提出的要求去勤勉治国,亡国殃民之灾定会降临,因为天道昭昭,毫厘不爽。
    这首诗结构严谨,典雅厚重。远见与卓识显现其中,劝勉与教训融为一体。在强调以德从政的同时,对言语、行为、仪表、态度、方法等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该诗被公认为是“箴言之祖”。卫武公对这首诗极其看重,常自诵读、歌咏,九十五岁时,还使人“日诵是诗于其侧”。
    对这篇两千多年前卫武公为其臣子制定的“干部行为规范守则”,我们今天的从政者难道不能从中领会点什么吗?

[
注释]
①抑抑:谨慎谦逊的样子。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维:句首语气词。隅:通“偶”,匹配。这两句是说,德为内容,威仪是形式,两者应该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亦:也。靡:没有。哲:哲人,即明达而又有才能的人。靡哲不愚,是说哲人表面看去大多有几分木讷,也就是大智若愚。
③庶人:平民百姓。此指平庸一般的人。职:常;经常。维:语助词。疾:弊病;缺点。这两句是说,庸人之愚才是真愚,这种愚就是缺点了。
④戾:音lì。反;违反。即哲人之愚与庶人之愚是不同的。
⑤竞:强。这句是说,为政没有比得到贤人更强的了。强调了人才在治国中的重要。训:典式;法则。四方其训,也就是“四方以其为训”,即四方的诸侯都以他为典范。
⑥觉:通“梏”。高大;正直。德行:道德;品行。顺:顺从。这句是说,品行正直,四方的诸侯都会顺从他。
⑦ 訏谟:音xū mó。宏大的谋划。指不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虑。定命:审定法令。远犹:远大的谋略。指不为一时之计,而有长远之规。辰告:按时告戒。
⑧敬慎:恭敬谨慎。民:普通百姓。《诗经》中的“民”最常见的有两个含义,一是作“人”,属于通称;二是指众庶,即普通人,也就是今之所谓“人民”。此句中的“民”是第二种含义。则:榜样;模范。
⑨兴,通“举”。全;皆。这两句是说,现在,大家对于政事的变化都迷惑不解。
⑩颠覆:翻跌;败坏。厥;他们。厥,音jué。荒湛:沉溺。荒:《管子》:“从乐不反者谓之荒”,也就是乐酒无厌之意。湛:通“耽”,沉迷。《尚书·胤征》:“惟时羲和,颠覆厥德,沈乱于酒。”“颠覆厥德,荒湛于酒”与《尚书·胤征》的这几句诗大同小异,都是说明沉迷酒中的危害。
⑾女:通“汝”,你们。虽:惟。“虽湛乐从”也就是“惟耽乐之从”,即只追求狂欢纵乐。费:不。念:思念、记念。绍:承继。《尚书·盘庚》:“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这两句诗是卫武公责备子孙、下臣,光知寻欢作乐,忘记了继承先人的传统,光大先人的事业。
⑿罔:无;没有。罔,音wǎnɡ。敷求:广泛地寻求。敷:遍。“罔敷求先王”是说没有广泛寻求先王治国、从政的历史经验。克:能。共:相同、一样。明刑:修明的法令。刑,法。这句是说要推行与先王一样修明的法令。
⒀肆:语气助词。皇天:对天的尊称。汉时许慎《五经异义》引《尚书》:“天有五号:尊而君之,则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监下,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尚:辅佐。沦胥:犹言相互牵连。这里同“相率”,有“一个接一个”的意思。以亡:以之灭亡。这三句是说,皇天不辅助你们,你们就会一个接一个地亡国败身,就像那流动的泉水,连续不断。
⒁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音sù。洒扫:洒水扫地。廷:通“庭”,厅堂。章:表率。这三句是说,要早起晚睡,洒扫厅堂,做人民的表率。
⒂尔:你。弓矢:弓和箭。矢:音shǐ。戎兵:士兵。戎:军队士兵的代称。戒:防备。戎作:战争发生。这里的“戎”与“戎兵”的“戎”用法不同,指战争。逷:通“剔”,剪除的意思。剔,音tī。蛮方:古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地区的泛称,这里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地方。这四句是说,要修理战车,备好战马,准备好弓箭、士兵,用以防止突然发生的战争,以打败蛮夷的入侵。
⒃质:又作“诰”,警诫;告诫。侯:语助词。度:法度。不虞:想不到的(变故)。虞:臆度、料想。这三句是说,要能经常告诫你的人民,还要谨守你自己应该遵守的法度,这样才能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
⒄出话:讲话。柔嘉:温和而美善。这三句是说,说话要谨慎,仪表要庄重而恭敬,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会温和而友善。
⒅白圭:白玉。玷:玉上的斑点。也用以比喻人的缺点、过失。“斯言之玷”的“玷”用的就是这个比喻义。为:做。这四句是说,白玉上的斑点,还可以把它磨掉,这话语上的毛病,实在是不好办了。
⒆无易:不要轻易说话。苟:马虎。这句是说不要马马虎虎地说话。
⒇莫:没有。扪:持、拿。朕:古人自称词。逝:及、追上。这两句是说,没人拿住自已的舌头,话都是自己说出的,一旦说出去就再也追不上了。
(21)雠:音chóu。应答,引申为应验。雠报:回报。这两句是说,只要说话,就会引起反响,只要施恩德,就会得到回报。
(22)惠:仁慈。引申为给人以好处。朋友:群臣。庶民:平民、众民。小子:《诗经》中的“小子”一词有多种含义:一是可以作自称的谦词,如古帝王、诸侯对先人或神,二是长辈称晚辈,三是老师称学生。因对“小子”取义的不同,长期以来人们对《抑》这首诗到底是写给谁看的争论不休。有“自警”说、“刺平王”说、“自警兼寓刺王”说等。从全诗的内容、用词的语气、作者写此诗的状况三方面考证,笔者以为该诗是警戒他的子孙、下臣如何持身保国的训政之辞,带有为其制定“守则”、“条律”之意。
(23)绳绳:小心戒惧的样子。承:奉、顺承。这两句是说,只要后来的子孙们都能心存戒惧、勤恳为政,天下人没有不顺从的。
(24)友:古称“同志”为友。《周礼·地官·大司徒注》:“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同,犹齐也。”君子:此指统治阶级中的贵族男子。该词常与被统治的所谓“小人”、“野人”对举。辑柔:和安柔顺。朱嘉《诗集传》:“和柔尔之颜色,常若自省曰:‘岂不至于有过乎’”颜:脸色。遐:通“何”。不遐:该不会。愆:音qiān。失误、过错。这三句是说,看到朋友、君子,脸色要显得和安柔顺,要时刻提醒自己:该不会有什么过失吧?
(25)相:视、观察。屋漏:指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设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开有开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称之。孔颖达《礼·中庸疏》:“言无人之处,尚不愧之,况有人之处,不愧之可知也。言君子无问有人无人,恒能畏惧也。”
(26)显:显明。莫:没有。予:给予。云:语助词。覯:同“遘”、“逅”,遇见。这两句是说,不要认为屋里不明亮,没人人看见自己。
(27)格思:感通、感应。《尚书·说命》:“格于皇天”,古代统治者自认为受命于天,凡所作为,感通于天,叫格天。思:语气助词。下面“度思”、“射思”之“思”用法皆与此相同。度:揣度、猜想。矧:音shěn。亦、又。射:猜测。
(28)辟:修明。为:语助词:俾:使。臧:善。嘉:美好。这两句是说,修明你的德行,使它尽善尽美。
(29)淑慎:婉善而恭慎。止:容貌举止。不愆于仪,即于仪不愆,在礼节上不要有过失。
(30)僭:音iàn。差失。贼:败坏、伤害。鲜:少。则:效法。这两句是说,没有过失,不做伤害别人的事,这样的人没有不被别人效法的。
(31)投:赠送。报:回赠。这两句是说,朋友之间要讲究礼尚往来。
(32)童:牛羊未长出角之称。角:长出角。虹:通“讧”,败乱、溃败。这两句是说,如果你像没长出角的小羊而自以为有角一样的盲目自大,就会自取败乱。以无角之幼羊,与有角之成羊相抵触,胜败不判自明。这意在强调,不要自傲自大,擅自挑起事端,那样只会自讨苦吃。
(33)荏染:轻柔的样子。柔木:柔韧之木。多指可制琴瑟的椅、桐、梓、漆等木。缗:安装弦线。丝:八音之一,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这两句是说,用柔性的木头做成琴,再给琴装上弦。
(34)温温:柔和的样子。恭人:谦恭的人。基:根基。这两句是说,为人柔和、谦恭,这种态度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
(35)话言:善话。话,是“诂”字之误。行:做,这三句是说,那些哲人,你将古代的善言告诉他,他就能按道德要求的标准去做事。
(36)覆:反(过来)。谓:认为。民:人。这三句是说,那些愚人,你告诉他古代的善言,他不仅不能按道德要求的标准去做,还会反过来认为你说错了,因为人和人的心理是不一样的。
(37)於乎:又作“呜呼”,表示感叹。臧否:善恶、得失。这两句是说,唉,这些小子们善恶得失都还搞不清。
(38)匪:通“非”。不但、不仅。手:用手。动词作状语。携:提引、牵扶。言:语助词。示:以示告人、给人看。这两句是说,不仅亲手在各方面扶助你,还拿许多具体的事情教育你。
(39)面:当面。命:教训。这两句是说,不仅当面教训你,还提着你的耳朵反复告诫。谓对其教诲恳切。这两句也就是成语“耳提面命”的来源。
(40)借:假设之词,假使。未知:没有知识。亦既:也已经。抱子:抱了儿子,意即已是成年人了。
(41)靡盈:不足。盈,满。这里是指人的才智有所不足。夙知而莫成:即早慧而晚成。夙:早、年轻时。莫:通“暮”,晚年。这两句是说,人的才智往往有所不足,才迟迟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如果他年轻时就才智足用,那就早已功成名就,哪里还需要等到老年?这实际上是训戒他的子孙、下臣,你们虽然都已经不小了,但还缺少才智,所以还不能有所成就,仍需培养美德,积累才智。
(42)孔:甚、很。昭:彰明、显示。我生靡乐:我活着没有什么快乐。谓自己勤于政事,忧劳家国,不敢有一丝懈怠,从没有享受过什么快乐。
(43)梦梦:昏乱的样子。惨惨:忧闷的样子。
(44)诲:教导、教诲。谆谆:教导不倦的样子。
(45)虐:通“谑”,开玩笑。这两句是说,不把我的话当作教诲,反而用它来当作笑料。
(46)聿:语气助词。耄:老、高年。《礼·曲礼》:“八十、九十曰耄。”这两句是说,假如说你没有知识,可你也已经是年龄很大的人了。
(47)止:礼。
(48)听:听从、接受。谋:主意、想法。庶元:将不会。庶:将要、差不多。悔:懊丧、灾咎。这两句是说,你如果能听从我的主张、劝告,就可能没有大的懊丧。
(49)方:正在。厥:其、乃。这两句是说,上天正把艰难困苦降临给你的国家,就要使你的国家灭亡了。
(50)取譬:取作譬喻。忒:差误、差错。这两句是说,打个不远的比方,上天做事从来不会出现差错。
(51)回遹:邪僻。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解释“回遹其德”云:“反为无常而邪僻其德,贪暴税敛,而使下民资财皆尽,甚大困急。”俾:音b‹,使。棘:音jí。穷困

[
译诗]
    谦逊庄严的外表,与品德相辅相成。
    人们常常这样说:哲人会装出蠢形。
    那些庸人的蠢傻,才是真正的毛病。
    哲人显出的愚蠢,与他们根本不同。    为政在得到贤人,四方诸侯效法他。
    因为正直的品德,周围诸侯顺从他。
    制定宏图定法令,大计一成告天下。
    恭敬谨慎的外表,平民百姓学习他。    面对今天的政事,大家都迷惑不清。
    德行败坏的原因,都因沉醉于酒中。
    只知道狂欢纵饮,早忘了先人传统。
    不寻求先王经验,把光明法度推行。    上天已不辅助你,就像不断的流水,
    一个接一个倒毙。
    迟迟睡呀早早起,厅堂洒水又扫地,
    要给人民做样子。   
    修整你的车和马,准备弓箭与兵士;
    防止战争突然起,用来治服那蛮夷。
   
    常告诫你的人民,严守自己的法度,
    防止意外的变故。
    说话要小心谨慎,态度要威严恭亲,
    人与人温和柔美。
    白玉上面的污点,还能慢慢地打磨。
    说话当中的毛病,那真是无法可做。
   
    不要轻易把话讲,讲话不要太慌忙。
    没人管住你舌头,话说出去追不上。
    没有话语无应答,没有恩惠无报应。
    关心你的下人们,子孙以及老百姓。
    子孙后代知戒惧,万民没有不顺从。    看见朋友与君子,脸色和气又柔和,
    想想有无什么错。
    看你一人在屋里,尚且能够无愧意。
    不要认为屋里暗,没人能够瞧见你。
    这神灵的通感啊,不能够去揣度啊,
    又怎么能猜度啊!
   
    要修明你的德性,使它美好又有益。
    容貌举止须谦恭,礼貌不要有过失。
    无错又不伤害人,没人会不效法你。
    别人送我一个桃,我要回赠一个李。
    小羊没角装有角,倒霉还是你自己。
   
    柔韧木头做把琴,再给琴儿装上丝。
    为人柔和又谦恭,培养美德有根基。
    他呀如果是哲人,古代善言告诉他,
    他呀如果是愚人,反而说你讲错事,
    人心各自有差异。
   
    唉唉——那小子!善恶得失不会辩。
    好多方面提携你,又拿事情去证验。
    不仅当面教育你,提着耳朵嘱再三。
    如你什么也不懂,儿子已抱怀中间。
    人不成功缺才智,有才何必等晚年?
   
    上天呀明察一切,我从未享乐一天。
    看到你昏昏噩噩,我心里郁郁寡欢。
    教导你不厌其烦,你却是心不在焉。
    不把它看作训诫,反将其当作笑谈。
    如说你没有知识,可你已进入老年。
   
    唉唉——那小子,告诉你先王旧礼。
    你要能听我的话,可能不会大丧气。
    上天正在降艰难,国家灭亡未可知。
    就近打个比方说,老天从不做错事。
    你的德行太邪僻,人民穷困难逃离。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屈原
    屈原(前339~前278?)名平,字原,在《离骚》中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故里在今湖北省秭归县。屈原早年因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对内参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他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亲秦派人物子兰、靳尚等人的谗毁而被罢官。初被流放汉北,一度被召回,出使齐国。顷襄王时,子兰为令尹,对秦完全采取妥协投降政策,他又遭谮毁,被顷襄王长期流放到沅水、湘水流域。在长达九年的流放中,他一刻也没忘记国事,日夜为楚国的前途担心,写下了许多诗篇,抒发忧愤的情感,揭露群小违法乱纪、壅君误国的罪恶。
    屈原的政治理想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清明政治,而这种政治理想的核心内容就是“民本”,也就是解决民生疾苦,致民于康乐之境。当秦兵终于攻破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他感到政治理想完全破灭,怀着极度的痛苦和绝望之情,据说于这年的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尽。
    他的作品,公认的有二十三篇,即《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
    其事见《史记·屈原列传》。

橘  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①。受命不迁,生南国兮②,深固难徙,更壹志兮③。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④。曾枝剡棘,园果抟兮⑤。青黄杂糅,文章烂兮⑥。精色内白,类可任兮⑦。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⑧。嗟尔幼志,有以异兮⑨。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⑩。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此伯夷,置以为像兮。

[
导读]
    《橘颂》是一首咏物诗,出自《楚辞·九章》。该诗大体采用四言形式,句法变化不大,没有最具作者语言特征的长句,一般认为它是屈原早期的作品。
    《橘颂》运用比兴,借物咏志,通过对橘树形象的生动刻画和对橘树品性的热情赞美,隐喻了自己坚贞不移、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志趣和人格修养。
    张履祥《备忘三》说:“德者,业之本;业者,德之著。德益进则业益修,业益修则德益盛,二者交养互发,实是一种工夫。”(《杨园先生全集》第41卷)诚然,如果屈原没有高洁如日月、纯正似碧玉的品德,哪来他对国家民族的眷顾关切、深忧孤愤?哪来他对佞臣群小的抨击鞭挞、不懈抗争?哪来他沉江尸谏、绚身直道的惊世之举?哪来他雄视百代、冠绝千古的不朽诗篇?所以《橘颂》全篇折射出的实际是屈原道德、品格的人性之光,也是《橘颂》魅力永存的原因之所在。

[
注释]
①后皇:即“后土皇天”的省称。后土,对地的尊称。皇天,对天的尊称。嘉:美、善。徕:通“来”。服:适应、习惯。兮:语气助词。它在楚辞中使用最多、灵活性最大。有时相当于“啊”,有时又与“而”、“之”、“于”、“以”、“然”等虚词相当。其用法多随句意及该字所处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这两句是说,橘树是天地间的好树,它生来就适应南方的水土。
②受命:禀受天地赋予的生命和本性。不迁:不能迁移。这句实际包含两个意思,一是指本性不变,二是指橘树不能移植到其它地方。据《晏子春秋》说,橘树只能生长在南方,向北一过淮河就变成臭橘了。南国:南方之地,此指楚国的江陵、云梦一带。这两句是说,橘树天生不能改移,它只能生长在南方。
③深固:根深蒂固。难徙:难以迁移。更一志,此有两种解法。一是:“更”作副词用,解为“更加”,即更因为它有专一不变的意志。二是“更”作动词,解成“变更”,即难以变更专一的意志。
④素荣:白花。纷:美盛的样子。喜:喜爱。这两句是说,绿叶白花,美盛可爱。
⑤曾枝:层层叠叠的树枝。曾:通“层”,重叠。剡:尖利。“剡棘”指橘树枝上的尖刺。园果:指橘子。抟:音tuán。圆圆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树枝重叠,上面长着刺儿;橘子圆圆的,挂满枝头。
⑥青黄杂糅:形容橘子将熟、青黄混杂的颜色。文章:纹理色彩。指橘子的皮色。烂:鲜明、有光彩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橘子的颜色青黄混杂,纹理色彩光灿鲜明。
⑦精色:指果皮有鲜明的色泽。精,明亮。内白:指橘子的内瓤白而洁。类:似。可任:能负重任。这两句是说,橘子外表色彩鲜明,内质精良洁白,真像那些能负重任的贤人。
⑧纷缊:多盛、杂乱的样子。缊,音yùn。宜修:修饰得体,恰到好处。姱:美好。姱,音kuā。丑:相类;相比。这两句是说,纷然繁盛,修饰合宜,美得出类拔萃,无以类比。
⑨尔:你。指橘。这实是以物拟人之词,作者有所兴寄。异:差异。指与人不同。这两句是说,唉,你从小的志向就与众不同。
⑩独立:超群。迁:移易、变化。这两句是说,品质超群而永不变化,这难到不可喜吗?
廓:宽广。无求:指对利禄无所追求。这两句是说,根深蒂固,难以移动,心胸宽广,对利禄无所追求。
苏出独立:清醒地独立于世上。苏:醒。《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横而不流:此句有两种解释。一是正气充盈而不随波逐流,与世浮沉。横,充盈、充满。流,随波逐流。二是以行船比喻人性情坚韧,敢于逆风横渡,不愿随波逐流。横,横渡。
闭心:息心绝欲。自慎:谨慎自守。终:始终。不失过:没有过失。这两句是说,息心绝欲,谨慎自守,就始终不会有过失。
秉德:坚持美好的德性。参:参配、配合。“参天地”即美德与天地相合(古人认为天地是公正无私的)。
岁:年岁。并谢:同时更迭。谢:代谢、更迭。与长友:与橘树长久为友。王夫之《楚辞通释》:“橘树冬荣,霜雪不凋,志愿坚贞,与岁相为代谢,友四时而无渝,喻已忠贞不改其操。”这两句是说,橘树与岁时同更迭,永不凋零,四季常青,我愿与你长久为友。
淑:善。离:通“丽”。不淫:不惑乱。梗:正直、坚强。理:橘树的纹理。
年岁之少:橘树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的时间不如松柏等乔木久长,故谓之年少。少,音shào。师长:做师长。师长,老师与长者。这两句是说,你虽然年轻,但可以做众木的师长。
行:品行。比:类似。伯夷:人名。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开始时,孤竹君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伯夷拒不接受。兄弟二人一起离开孤竹国投奔周。周武王兴兵伐纣,他扣马而谏。商亡后,他俩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古人认为,伯夷、叔齐都是清高、坚强、有气节的义士。置:设立。以为:当作、作为。像:典范、榜样。这两句是说,橘树的品行,类似伯夷,应当把它树立榜样。

[
译诗]
天地之间有此好树,它已适宜当地水土。
天性就是不能移植,只在南方生长延续。
根深蒂固难以迁徙,永不改变志向报负。
绿叶映着朵朵白花,美丽多彩让人羡慕。
丛丛绿枝刺儿尖尖,圆圆果子挂满橘树。
青绿金黄交相混杂,花纹色彩鲜艳夺目。
外面鲜明内部洁美,如同贤士表里相符。
纷然茂盛修饰合宜,无与类比美丽突出。
可叹你啊少有奇志,与其他人完全两样。
品质超群永不变化,难道这不值得褒扬?
根深蒂固难以移动,不求利禄心胸宽广。
头脑清醒独立于世,迎风横渡逆波顶浪。
息心绝欲谨慎自守,言行始终没有错妄。
固守美德大公无私,合配天地完全恰当。
与岁更迭永不凋零,愿为挚友地久天长。
善良美丽永不迷乱,纹理在身正直坚强。
年岁虽然不算太多,世人跟前能做师长。
品格如同义士伯夷,风范道德永为榜样。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穆(100~163)
    朱穆,字公叔,东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市)人。他少有美名,勤奋好学,矜严疾恶,尊德重道。顺帝时,举孝廉。得大将军梁冀器重,得以掌管军事,桓帝时,拜为侍御史(官名,位在御史大夫下,掌检察、督查)。他感到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于是作《崇厚论》以敦世俗。汉永兴元年(153年),蝗灾不断,黄河泛滥,冀州(今河北柏乡北)灾情最重,十万户百姓饥穷流散。朱穆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官名,掌监察,位在郡守之下)。他一到任,便奏劾贪污不法的官吏,很多贪官吓得解印去职,有的甚至畏罪自杀。终因得罪宦官赵忠,被削除职务,罚作左校(工徒)。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上书朝廷,为朱穆鸣冤。才得赫免。数年后征拜尚书(官名,协助皇帝处理政务),遭宦官诋毁,不久,愤懑发疽而卒,时年64岁。朱穆身为高官数十年,一直蔬食布衣,家无余财,他所任用、举荐的官吏都是清廉有德的人。
    其事在《后汉书·朱乐何列传》中。
与刘伯宗绝交诗

    北山有鸱,不洁其翼①。飞不正向,寝不定息②。饥则木揽,饱则泥伏③。饕餮贪污,臭腐是食④。填肠满嗉,嗜欲无极⑤。长鸣呼风,谓凤无德⑥。凤子所趣,与子异域⑦。永从此诀,各自努力⑧。

[
导读]
    据朱穆《绝交论》所述,刘伯宗曾是朱穆的朋友,在刘困顿未仕之时,曾在各方面得到朱穆的照顾,后刘官运亨通,升到两千石,位在朱穆之上,于是趋炎附势,不再看得起自己的故交。朱穆激于义愤,作书致刘,感慨万分道:“咄,刘伯宗于仁义何其薄哉!”即附此诗,宣布绝交。
    这首咏物诗名为咏鸟,实是写人。全诗运用比兴手法通过对鸱鸟丑恶言行的描述,鞭挞了刘伯宗见利忘义、趋炎避凉的丑恶,表达了作者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绝交之义,同时也反映出朱穆视功名利禄如粪土的清正心怀。

[
注释]
①鸱:音chī。又叫鹞鹰。这两句是说,北山上有只鹞鹰,它的两翼污秽不堪。
②飞不正向:飞行时不能正直向前,而歪歪斜斜。这是以其飞行方向的不正,显示其品德的不正。寝:睡觉。这句是说,睡觉也心惊肉跳,忽东忽西,定不下神来。
③则:就。木揽:即“揽木”,拉住树木的枝条,这里是指攫取树枝上的幼鸟,以此为食。泥伏:即“伏泥”,蜷伏在肮脏的污泥上。
④饕餮:音tāo tiè。传说当中的一种贪食的恶兽。贪污:贪得而卑气。臭腐是食,即“食臭腐”,此为宾语前置,起突出、强调作用。突出其所吃的东西是发臭的、腐烂的。这两句是说,你就像那贪食而卑鄙的饕餮,连那些发臭、腐烂的东西都吃个不停。
⑤嗉:嗉囊,鸟的食管末段盛食物的囊。嗜欲:嗜好与欲望。极:边。这两句是说,鸱已经吃得肠满嗉胀了,但它贪婪的欲望还未满足。
⑥长鸣:长叫。呼:喊。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通称为“凤”或“凤凰”。谓:认为;对……说。无德:没有高洁的品德。这两句是说,鸱高声呼叫着凤凰,说凤凰没有高洁的品德。
⑦趣:行为。子:你。代指鸱。异域:异乡。这两句诗是化用了《庄子·秋水》的内容:“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与凤凰同类的鸟),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竹实)不食,非醴泉(甘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过之,仰而视之,曰:‘吓!’”“鸱吓鹓鶵 ”,表现了鸱鸟以卑劣之心度鹓鶵之心的可笑。这两句是说,凤的行为与鸱不同,居住的地方也与鸱不一样。诀:决绝,长别。努:勉力。这两句是说,我们就此永远分别,各自勉力做自己想做的事吧!

[
诗译]
北山之上有只鸱鸟,污秽之物沾满双翼。
飞的时候从不正向,睡的时候也不安息。
饥饿之时攫取幼鸟,吃饱以后躺在脏地。
贪吃不厌如同饕餮,腐臭之物当作美食。
填满肠子装饱嗉子,它的欲望还不停止。
高声呼叫长天凤凰,说凤没有美好德仪。
凤凰自有志向去处,与你相比差之天地。
从此以后永远分别,各取所好自己努力。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壹(?~?)
    赵壹,字元叔,东汉汉阳西县(今甘肃天水)人。生活在东汉末年顺帝、桓帝、灵帝年间。他出身低下,为人耿直倨傲,狂放不羁。汉帝光和元年(170年),为上计吏(又称“计吏”,即入京执行上计的人员。地方官员年终将行政事务总结上报、供朝廷考核叫“上计”)入京,因司徙(官名,掌土地、人民及徙役征发等事)袁逢等人的延誉,名动京师。为官正直,屡次触犯权贵,几至于死,幸友人营救得免。一生为官,位不过郡吏。后回归故里,官府十次征召他做官,均推辞不出,终老于家。
其事见《后汉书·文苑传》。

刺世疾邪赋秦客诗、鲁生歌

    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①。顺风激靡草,宝贵者称贤②。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③。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④。    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⑤。被褐怀金玉,兰惠化为刍⑥。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⑦。哀哉复哀哉,此是命也夫⑧。

[
导读]
    《刺世疾邪赋》是赵壹“舒其怨愤”的名作。全文挟击的对象涉及卖官鬻爵、贿赂谄媚、任人唯新、贵戚专权、好人受害等社会内容的许多方面,措辞激烈、态度大胆,表现出了作者愤世疾俗的反抗精神。
    《秦客诗 》、《鲁生歌》是全赋的结尾部分。作者以诗歌形式总括全赋要旨,其思想与全赋紧密契合,一脉相承。秦客、鲁生皆为作者的假托人物。辞赋篇末本有“乱曰”、“讯曰”的总括全篇的习惯写法,自赵壹以此五言诗代之后,后人争相摹拟。
两诗多用旧典,方法灵活。如“人寿河清”为隐括,“顺我靡草”是反用,“富贵称贤”是引用,“咳唾成珠”是变意,“披褐、兰惠”是化用,“命矣夫”是反语。另外,诗中将贤与愚、刚正与谄佞、文才与金钱、权势与真理并述对陈,造成了寓义深刻的对比效应,给恶风病俗以本质性的揭露。
    真实性、深刻性、广泛性、尖锐性是这两首附诗最大的特点。

[
注释]
①河:黄河。俟:等待。延:延长。语出《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黄河滚滚,泥沙俱下,是有名的浊流。相传须等圣人出现之后才能千年一清。《太平御览》卷61引《拾遗记》:“黄河千年一清,圣王之大瑞也。”因此李白后来在《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里也说:“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圣人出现,黄河变清,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但时光催人老,纵使人命得以延长,也难以等到政治清明,更何况人命不能延长呢?这两句诗表明作者对东汉王朝的彻底绝望。或许正因为这个,他才断然拒绝当政者的邀请,宁愿老死故乡,也坚决不再与之合作。
②激:本指阻遏水势使之腾涌,这里是疾吹、摇动的意思。这句诗源于《论语·颜渊篇》:“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务说:“如果采用杀掉坏人来亲近好人的办法来使国政清明,您看怎么样?”孔子回答:“你治理国政,为啥非要用杀戮的手段呢?你想善,民众就会善。君子的德行是风,小人的德行是草,风向哪边吹,草向哪边倒。”)这段话本是说当政者要以德育民,以德导民,赵壹却反其意而用之,指出社会风气败坏,操守不坚之人,望风披靡,逐流随波。靡草:枝干细弱的小草,比喻普通百姓。称贤:被称为贤人。时谚说:“举秀才,不知书”,“孝廉不廉,富贵者贤”。这些所谓“贤人”实际大多是些临财贪取的为富不仁之徙、买官盗禄的寡廉鲜耻之辈、尸位素餐的无德无才之人。这两句是说,无耻之徙趋炎附势,欺压平民百姓,那些富贵的人却被人们称为“贤”人。
③文籍:文章典籍。这两句是说,即使满腹文章,也不如有钱,因为钱可以买到官,而才学却不能保证温饱。
④伊优:卑躬献媚的样子。北堂:古代居室在房的北边的叫北堂,为妇女洗盥的地方。此指朝堂。抗脏:高亢刚直的样子。此指正直的人。这两句是说,谄媚者卑躬阿谀,能够登门趋庭,升堂入室,而正直的人却不被接纳,只好靠门而站。
⑤势家:有权势的人。宜:应当。咳唾:咳嗽出的唾沫。咳,音k„i。语出《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后以“咳唾成珠”比喻言谈的名贵。这里诗人变用典故 的原意,谓当权者的痰涎唾沫都成了极为宝贵的东西。这两句是说,掌权的人所做的事都是正确的,连他们唾沫都是那样宝贵。
⑥被褐:穿粗布短衣的寒士。被,通“披”,穿。金玉:比喻美好的才华。,语出《老子》:“圣人被褐怀玉。”兰惠:香草。刍:喂牲口的干草。刍,音ch’,语出《楚辞·离骚》:“兰惠化而为茅。”这两句是说,身穿粗布短衣的贫穷之士,却怀有美好的才华,就像香草被送进牛棚充当了饲料,他们不为人重用,被任意糟蹋。
⑦且:姑且。各:各自。守:安守。尔分:你的本分。勿复:不要再。空:徙劳地。驰驱:疾行;奔波。这两句是说,姑且各自安守你的本分,不要再徒劳地奔忙了。
⑧哀:悲伤。这两句是说,哀伤啊,接连不断的哀伤,这是天命所致啊!“时也,非命也”,归之于命,是诗人的愤激之词。

[
诗译]
难以等到黄河彻底变清,人们也没法子延长生命。
趋炎附势之徙专欺弱小,有权有钱的被称为贤能。
即使文章满腹又能怎样?那还不如袋里有钱管用。
卑躬谄媚者已登堂入室,正直的人靠在门边发愣。
有权者没有做错的事情,唾沫都象珍珠一样贵重。
身穿着破衣的怀金握玉,香草变成饲料送进牛棚。
贤士虽能清醒认识社会,无奈被笨蛋们困在当中。
姑且安守你自己的本份,别再费力劳神胡乱折腾。
悲伤紧接着的还是悲伤,这一切居说是因为天命。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孔融(153~208)
    孔融,字文举,东汉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一。少有盛名,汉灵帝时辟司徒杨赐府。他亢直为公,不避权贵,对中官亲族中的贪赃枉法者多所揭露。中平初年(185年),举高第,为侍御史,与中丞不合,托病归家。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因得罪董卓,被调至黄巾军最盛的青州北海郡(山东昌乐西)为相。兴平二年(195年)刘备表荐他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攻青州,孔融只身逃脱。汉献帝迁都许昌(今河南许昌县东)后,征他为将作大匠(官名,掌土木营建),不久迁少府(官名,为九卿之一,掌宫中御衣、宝货、珍膳等)。他见曹操雄诈渐著,便多所斥贵,时有轻侮,被曹操上奏免官,后复拜太中大夫,终为曹操所忌恨,枉状构罪,下狱弃市,年56岁。妻子、儿女尽被斩杀。
孔融不仅是一代名儒,也是东汉末年有名的清正之臣。他为官期间,见贤思齐,闻才必荐,以荐达人才为已任,海内英俊,无不称许。
    “文举之高志直情,其足以动义 而忤雄心。故使移鼎之迹,事隔于人存;代终之规,启机于身后也。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岂有员园委屈,可以每其生哉!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后汉书·卷70·孔融传》对孔融一生的分析评价是极为恰当和公正的。

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①。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②。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窒③。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④。靡辞无忠诚,花繁竟不实⑤。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⑥。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⑦。生存多包虑,长寝万事毕⑧。

[
导读]
    曹操捏造种种罪名杀掉孔融,实际上是出于不愿言明的原因。孔融具有相当敏锐的政治眼光,他早已洞察曹操图谋汉室的野心,因此立志“靖难”,不愿与曹操同流合污,但他书生气太重,放言无忌,又无所协附,于重权在手的曹操面前,悲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除去实现政治目的一切障碍,曹操终于将这位公开与自己唱对台戏的政敌送上了断头台。
    这首《临终诗》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一生政治教训的沉痛总结。最使他痛悔莫及的是自已不慎小节、以言语致祸。诗人太天真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当曹操已把你作为一个必欲除之的政敌来对待的时候,还怕找不到杀人的理由?全诗不仅有对自己的过失的追悔,更有对奸臣蔽君、迫害贤良的一腔激愤。这首《临终诗》与一般所谓文人雅士的临终诗绝不能同日而语。

[
注释]
①令:让;使。器:器皿,此指加盖的器物。密:严;紧。这两句是说,话说多了,就会使事情败坏,器物漏水了,是苦于盖得不严。诗人对曹操的篡汉之心,难守缄默,经常呤嘲热讽,“发辞偏宕,多致乖忤”而且广结后进,还公开到处炫耀:“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并向曹操示威性的张扬:“吾无忧矣”诗人认为这些频频泄漏自己活动信息的言辞是导致祸乱的主要原因。
②河溃:黄河水冲破堤防。蚁孔:蚂蚁的孔洞。端:开头。坏:毁坏,这里指倒塌。由:因为。猿穴,猿猴的洞穴。这两句是说,黄河决口,冲破河堤,是由蚂蚁洞开始的,而山陵崩塌常常是因猿猴的洞穴。作者以此说明小节不慎、出语随便,足以败坏大事。
③涓涓:细流。《意林》引《太公六韬》:“涓涓不塞,将成江河。”江汉:长江、汉水。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天窗:屋顶上用以通风、采光的窗子。冥窒:黑暗的阻隔。这两句是积小为大,如果不谨小慎微,小错就能酿成大祸。
④谗邪:喜欢说别人坏话的奸邪之人。谗:《荀子·修身》:“伤良曰谗。”邪:不正。公正:正直无私的人。翳:遮盖。翳,音yì。这是以浮云遮盖太阳,暗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⑤靡辞:巧言、好话。忠诚:真诚,无二心。《论语·学而篇》:“巧言令色,鲜矣仁。”《伦语·卫灵公篇》又说:“巧言乱德。”繁:多;盛。竟:最后。不实:不结果。这两句是说,花言巧语的人几个是对人真诚的,这就像果树一样,花开得过于盛,最后就不结果了。
⑥两三:即“二三”。有时二,有时三,反复不定。安能:怎么能。合为一:团结成一个整体。这两句是说,满朝官员,大多反复不定,这又怎么能结合成一个与曹操斗争的整体呢?
⑦三人成市虎:集市之上本无老虎,但经三人转传,就可以弄假成真,使很多人相信真的有老虎。这句意在说明流言可畏。浸渍:物受水久而湿透。引申为积久就会发生作用。解:分离。胶漆本不溶解于水,但长时间泡在水里,也会慢慢溶解。这里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的意思。《后汉书·孔融传》中收录了路粹在曹操授意下诬告孔融的奏状全文,多为道听途说的传言:“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刘”的繁体安)’。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五条“罪状”,无一能够坐实,且五条之中竟有四条是所谓出言所致。难怪孔融对自己言语不慎痛悔切责,对流言之毒,恨入骨髓。
⑧虑,思考。长寝:永远睡着,即死。毕:完。这两句是说,人活在世上要整天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死了,一切事情都永远结束了。

[
诗译]
话说多了就会败坏事情,器物漏了苦于盖下有缝。
黄河溃决实是发于蚁穴,高山崩塌大多因为猿洞。
水流虽细可以汇成江河,天窗虽小也能穿过幽冥。
奸佞之徒总是谗害君子,浮云遮住了太阳的光明。
花言巧语不会心地真诚,花儿过多哪有果实产生?
犹犹豫豫而又朝秦暮楚,怎么能组成统一的阵营?
三人相传街上真像有虎,久泡水里油漆也会消溶。
人活着就不会停止思虑,永远睡了万事都成虚空。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乐府
    乐府本来是两汉时的音乐官署。乐是音乐,府是官府。该机关掌管朝会庙堂所用的音乐,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同时负责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以“观风俗,知薄厚”(《汉书·艺文志》),从而了解人民的意向,调整政治措施。现存的两汉乐府民歌总共不过三、四十首,大多收录在沈约的《宋书·乐志》中。魏晋六朝时,人们将乐府所唱的诗,汉人原叫“歌诗”的也称为“乐府”,于是,所谓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成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而唐时,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皮日休《正乐府》则完全抛开乐府诗原有的形式要求,变为一种批判社会现实的讽刺诗。
    汉乐府民歌,是两汉社会现实全面真实的反映,人们不仅可以从中倾听到人民内心深处的声音,也可以看到当时人民生活的生动画面。因此,汉乐府诗是《诗经》现实主义精神的直接继承和进一步的发气扬光大。
平陵东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①。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②。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③。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④。

[
导读]
    《平陵东》出自《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中的“相和歌”。
    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这三大类中,相和歌中尤多。
    相和歌是美妙动听的民间音乐。何谓相和?《宋书·乐志》解释说:“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作为一种演唱方式,它便含有“丝竹相和”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
    这首作“相和曲”的《平陵东》,通过官吏青天白日绑架良民、明目张胆勒索钱物的描述,控诉了贪官暴吏的邪恶,展示了东汉社会吏治的腐败,同时揭示了人民生活贫穷的真正原因——当权者的敲榨压迫。
    诗歌采用民歌中常用的顶针手法,三句一节,每节一事,又相互钩连,生动灵活,错落有致,在流畅自然的节奏中,增强了抒情的气氛。

[
注释]
①平陵:汉昭帝刘弗陵(前86~前74年在位)的墓。在长安西北七十里处。松柏桐:指墓地。古代墓地常种植松、柏、梧桐等树,故称。劫:音jié。强取,掠夺。义公:好人。义,善。这三句是说,平陵的东侧,树木阴森,不知道是什么人把从这里经过的义公给劫持走了。
②高堂:高大的殿堂,也指正厅。这里是代指官府衙门。两走马:两匹走马。走马:善跑的马,即好马。走,跑。这三句是说,那些人把义公一直绑架到官府的衙门里去了。说要能交一百万钱和两匹好马就放他回去。
③亦诚难:也确实困难。顾:回脸。追吏:正在追逼的官吏。恻:凄怆;伤痛。这三句是说,别说是交一面万钱了,就是光交两匹马我也确确实实没有啊,可转脸看那些追逼正急的官吏,心里感到无限悲伤。
④漉:渗出;润湿。归:结果。黄犊:黄牛犊。犊:小牛。这三句是说,心中悲伤,双眼已哭得渗出了血。结果只好让人告诉家里把那个还未长大的小黄牛卖了作为赎身的费用。

[
诗译]
平陵东面的树木郁郁葱葱,不知何人在那绑架了义公。
一直把义公押到官衙之下,提出要百万钱和两匹好马。
光要两匹好马都实在难办,看看官吏我心里实在凄惨。
心内凄惨地两眼鲜血渗出,只好让家人卖掉小黄牛犊。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氏
刺巴郡守诗

    狗吠何喧喧,有吏来在门①。披衣出门应,府记欲得钱②。语穷乞请期,吏怒反见尤③。旋步顾家中,家中无可为④。思往从邻贷,邻人已言匮⑤。钱钱何难得,令我独憔悴⑥。

[
导读]
    《刺巴郡守诗》出自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作者不详。
    常璩,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学者。他的《华阳国志》是记述晋代梁、益、宁三州(相当于今四川及陕西汉中、云南一带)的历史书。因该地方就是《禹贡》一书中所记载的梁州,并有“华阳黑水惟梁州”一语,故以“华阳”为书名。全书十二卷。
他曾在这部书的《巴志》部分里记载道,东汉恒帝时,巴郡(今四川东部)太守李盛为官不正,贪财重赋,经常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当地百姓诅咒痛骂,有人便写了这首诗。该诗名为讽刺李盛,实际上它的讽刺对象也包括当时所有的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其内容具有极大的普遍性。

[
注释]
①吠:叫。喧喧:声音大而嘈杂。这两句是说,随着声声狗叫,嘈杂的声音为什么乱响成一片?原来是郡吏已经到了我家门口了。
②应:应答;应付。府记:郡府掌文书的小官。这两句是说,披衣下床,赶快出门应答,原来是府记替郡守来要钱的。
③语尽:话说完了。乞:请求。请期:请求延缓时日。反:更加。尤:怨恨;怒责。这两句是说,我把话都说尽了,府记还是逼着我要钱,我只好肯求他能宽限几日,不料府记一听更加暴怒,对我越发斥责。
④旋步:转足。即转过身来。顾:回头看。无可为:没有什么 可拿来抵钱的,即已经无法可想。这两句是说,转身看看家里,家里已经空无一物,实在没什么可以拿来抵钱的。
⑤思往:想到。邻:邻居。贷:借。匮:缺乏。这两句是说,想到邻居家里去借点钱,可他们也说早已经没有钱了,还去借什么呢?
⑥憔悴:因苦不堪。这两句是说,钱呀,钱呀,多么难以弄到呀,真是让我困苦不堪了。

[诗译]
狗叫后紧接着一阵喧乱,郡守派的官吏已到门前。
慌忙披衣下床前去应答,未料道府记来又是要钱。
好话说尽唯有暂求宽限,他却高声训斥怒气冲天。
回头看家里面空无一物,还能够拿什么前去抵换?
想去到邻居家暂借一些,邻居说早已经囊空袋干。
钱啊钱你怎么这样难寻?这可是真让我困苦不堪。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桢(?~217)
    刘桢,字公干,东平(今山东东平)人。汉魏时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汉献帝建安中,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佐治的官吏,主官自选,不经朝廷,与长官有君臣的名分。掾,音yu„n)。他是位很有骨气的文士,没有阿谀奉承之辈的奴颜和媚骨。据《曲略》记载,刘桢有一次出席曹丕的宴会,曹丕夫人甄氏出席行礼,“坐中众人皆伏”,唯独刘桢“平视”不肯折节。曹操闻之大怒,以“不敬”之罪罚他做苦役。不久又免罪署为小吏。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桢与“建安七子”中的另外三人陈琳、徐干、应玚同时病故。有《刘公干集》。
    事迹见《三国志·刘桢传》。

赠从弟三首
(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①,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②,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③。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④。

[
导读]
    《赠从弟》共三首,分咏蘋藻、松柏、凤凰,以其高洁、坚贞的品质和非同寻常的抱负来激励他的堂弟,亦以自勉。这里所选的是第二首。
    全诗以松柏为喻,勉励堂弟既要有坚贞自守的品性,又要有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勇敢精神,“其情真,其味长,其气胜”,是建安诗歌创作中难得的咏物佳作。

[
注释]
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瑟瑟:风声。这两句是说,山上的青松高高地耸立着,山谷中传来一阵阵的风声。
②一何:何其;多么。盛:大。劲:强;坚强有力。这两句是说,风是多么大啊,可是青松却愈发显出坚强。
③惨凄,极其寒冷。惨,酷、狠。凄:寒冷。终年:一年到头。端正:本指容貌整齐,这里指松树正直、不动摇。这两句是说,既使是冰天雪地,天气异常严寒,可松树一年到头都是那样高高耸立,毫不动摇。
④罹:音lí。遭受。凝寒:严寒。本性:天性;生来就有的品性。这两句是说,难道松树就不遭受严寒的侵袭吗?原来它生来就有抵御严寒的本性。

[
诗译]
山上高高耸立着青松,抗拒深谷里瑟瑟寒风。
吹来的寒风多么凶猛,松树的枝干多么坚劲。
冰天雪地是这样寒冷,一年到头都端端正正。
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因为它有抗寒的本性。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璩(190~252)
    应璩,字休琏。三国魏汝南(今河南汝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的弟弟。魏明帝时,任散骑常侍(官名,即汉代散骑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魏废帝齐王曹芳即位,迁侍中(官名,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庭)后又掌管国史编纂等事务。有《应休琏集》。其事迹附记于《三国志·王粲传》后

百一诗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①。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②。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③。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④。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⑤。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⑥。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⑧。避度跪自陈,贱子实空虚⑨。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⑩。

[
导读]
    《百一诗》出自《昭明文选》。
    据《文章叙录》说,曹爽秉政之后,多违法度,身为谏官的应璩不愿做唯唯诺诺的庸臣,便写诗讽谏。“百一”便取“百分有一补于时政”之意,据说这是一组有百篇之多的大型组诗,每首意思相对独立,但中心都是讥切时事。
    这首诗写于应璩辞官归田后的晚年,全诗以疏缓清朗的语调,回忆自已的官场生涯,用设问解嘲的笔法,表白了自己的人品和气度。从侧面展示了他深厚的学养和人格魅力。

[
注释]
①下流:比喻众恶所归之处。《论语·子张篇》:“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意谓人一旦有了恶名便众毁所归。处:存在。君子:德才兼备的人。慎:小心。厥初:开始。厥:音jué。其。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不要处于对自己不利的境地,因为德才兼备的人对于自己最初的行为都是非常慎重的。
②名高:名声显著。宿著:守住;保留。易:容易。受:遭受。侵诬:诋毁。唐时的韩愈也曾在《原毁》里说过类似的话:“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这两句的意思是,名声显赫不容易长期保住,因为时间一长就必然遭致别人的诋毁。
③前:从前。隳:毁坏。隳,音huī。隳官,这里指辞官。去:离开。据《三国志·朱建平传》所载,应璩辞官归乡是在嘉平二年(250年)后。有占卜者预言他六十一岁当独见白犬,定有恶运,后果应验,遂弃官而去。但由此诗来看,辞官的真正原因,大概是遭到了别人的诋毁,感到仕途险恶,前景莫测,再加年事已高,于是坚意辞官。适:到。闾:里巷的大门,即以为里巷的代称,郑玄注《周礼·地官·闾胥》引郑司农的解释说:“二十五家为闾。”此代指住处。这两句是说,前些时候我主动辞了官,有个人来到我的住处。
④田家:普通百姓家:平民。酌:饮。酌,音zhuó。醴:甜酒。醴,音lǐ。焚:烧,这里是烹煮的意思。枯鱼:干鱼。蔡邕《与袁公书》:“酌麦醴,燔干鱼,欣然乐在其中矣。”这两句是说,普通百姓家也没有什么好招待客人的,就来点自酿的甜酒,烧点干鱼吧。
⑤何:有什么。功德:功业与德行。承明庐:魏文帝曹丕在建始殿朝见众臣,其门叫承明,是朝臣止息之所,故称“承明庐”。庐,宫殿中的小屋。应璩初为侍郎,后为常侍,再为侍中,三次入朝为官,故云“三入承明庐”据《三国志·杜恕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说,当时对散骑常侍及侍中的人选要求甚高,“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选”,魏明帝太和二年(228年)六月又下诏说:“任侍中、常侍者,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三国志·魏·明帝》)。
⑥占:住。此土:反映归隐的地方。谓:叫做。仁智居:仁人智士的住处。这两句是说,你现在辞官归隐的这个住处,怎么能称为“仁智居”呢?
⑦经国:治理国家。曹丕《典论·论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箧,小箱子。箧,音qiè。这里的“筐箧”指出使者的行囊。尺书:出使用的信札、文件。语出《汉书·韩信传》:“奉咫尺之书,以使燕。”这两句是说,你应璩既没有经邦济世的文章,也不曾有出使国外的功劳。
⑧用等:什么样的。用:据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六作“何”讲。是当时的俗语。称:声称。往往:常常。见:被。叹誉:赞美。这两句是说,你到底有何等才学,经常被人们赞美?
⑨避度:古时席地而坐,故称离开坐位叫避席。跪:两膝着地,伸直腰股为跪;两膝着地,臀着于蹠者叫坐。这里的“跪”与今之所谓跪含义不尽相同。自陈:自述。浅子:对自己的谦称。实:的确。空虚:这里指胸无点墨。这两句是说,我立刻离席跪地自述,卑人的确胸中没什么才学。
⑩宋人遇周客:典出《阙子》(或称《阚子》):“宋有愚人得燕石,以为大宝珍藏之。后为周客所见,始知是寻常燕石,与瓦块无异。”靡:不。所如:所认为的那样。即不是自己所以为的那样。这两句是说,我见到你,真像当年那个宋人遇到了周人,惭愧把你所认为毫无价值的当成有价值的了。

[
诗译]
于已不利的境地不可久居,君子看重开始的成败荣辱。
显赫的声名难以长久保持,时间久了会受到抵毁侵诬。
前些时候我主动辞官归隐,没想到有人来到我的住处。
普通百姓没有啥招待客人,自酿的甜酒又烧制些干鱼。
问我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能够三次进出皇帝的宫宇。
你现在所居住的这所房屋,居说是号称什么仁智之居;
文章没有治国安邦的计策,更无出使外国的功劳计录;
不知你到底是有何等才学,能够经常受到人们的赞誉。
离席跪地我慌慌张张回答,卑人实在无才学满肚空虚。
如同一位宋人遇到了周客,惭愧所藏的不是什么宝物。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阮籍(210~263)
    阮籍,字嗣宗,三国魏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是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的儿子。与当时的稽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合称“竹林七贤”。他自幼丧父,勤勉上进,政治上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在今河南荥阳东北广武山上),观楚汉古战场,喟然长叹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睿已亡,曹芳即皇帝位,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辅政,二人明争暗斗,政局险恶莫测。后司马懿杀掉曹爽,独专朝政。阮籍曾做过曹爽的参军(官名,参谋军务),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但又知世事已不可挽回,于是他弹琴长啸,倾心老、庄。或闭门读书,数月不出;或登山临水,经日忘归;或酣醉酒中,数月不醒。他喜怒不形于色,发言玄远,绝口不品评人物、议论时政。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他又不得不与之应付、周旋,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官名,僚属之类)、散骑常侍(官名,掌规劝,备顾问)、步兵校尉(官名,掌宿卫兵,秩比两千石),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有《阮步兵集》。
    其事见《三国志·王粲传》附记、《晋书·阮籍传》。

咏怀诗八十二首
(其七十二)
    修途驰轩车,长川载轻舟①。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②。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③。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仇④。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⑤。

[
导读]
    《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共八十二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七十二首。
    《咏怀诗》是他在政治的高压之下,寓藏在内心深处愤懑与痛苦的隐约曲折的反映,因此它“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历来被认为“厥旨渊放,归趣难求”(钟嵘《诗品》)。魏晋易代之际,社会道德沦丧,很多人置道德伦理于不顾,忘情于官场,醉心于名利。这首咏怀诗揭露了世风日下的丑恶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欲远离浊世、洁身自好的情怀。

[
注释]
①修途:长远的路途。驰:奔驰。轩车:大夫的车。班固《白虎通·车旂 》:“诸侯路车,大夫轩马。”长川:大河。载:装载;乘坐。轻舟:小巧轻丽的船。这两句是说,世人有的乘车奔驰于慢慢长途,有的坐船飘波于长江大河,无不忙忙碌碌地去追名夺利。
②性命:人命。岂:难道。自然:人的天性。道家崇尚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四处奔波去追名逐利,阮籍认为是违反人的自然本性的。势路:名利的道路。由:缘由。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难道不应该顺从自然之道清静无为吗?但追求名利就只能使违背自然的天性。
③高名:大名,指追求高名。令:让。志惑:心志迷乱。重利:注重利益。心忧:心内惶惶不安。这两句是说,追求大名,就会让人心里迷乱;追求权利,就会让人一天到晚心中惶惶不安。
④亲昵:新近的人。怀:怀藏。反侧:反复无常。骨肉:比喻至亲。相仇:互相成为仇敌。据史书记载,司马懿两受曹氏托孤之命,魏明帝甚至“忍死以待”,把幼帝曹芳托付于他,他自己也信誓旦旦,表示要忠心辅佐幼主。司马氏与曹氏可谓“亲昵”,但司马懿父子三人终于弑孤主、杀皇亲。名士吕巽与吕安是至亲兄弟,与嵇康也是挚友,但吕巽却告发吕安、嵇康对司马昭不忠不孝,至使二人双双被杀。这是典型的“骨肉还相仇”。这两句是说,亲近的人有时会反复无常,包藏祸心;骨肉兄弟之间有时也相互仇视,成为敌人。
⑤希:希望;企求。珠玉:比喻美好的名声。登:立时;即刻。遨游:游乐。这两句是说,我更希望能毁弃自已所谓的美名,无忧无虑的及时行乐。

[
诗译]
漫漫长路上奔跑着官车,长长大河里行进着轻舟。
人生难道不该顺应自然?这都是因为势利的缘由。
追求高名使人心志迷乱,看重势利让人成天担忧。
亲近的人也会反复无常,骨肉至亲照样变成敌仇。
我更想毁弃美好的虚名,快去将人生的快乐追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左思(250?~305?)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他出身寒门,仕途极不得意。加上他容貌丑陋,口才拙涩,因此闭门勤学,不喜交游。曾以十年构思写成《三都赋》,一时人们争相传抄,遂有“洛阳书贵”之誉。因其妹左棻以才学被选入宫,左思全家迁居洛阳。曾任秘书郎(官名,掌管图书经籍),为当时文人集团“二十四友”之一。晋惠帝时,曾为贵戚贾谧讲解《汉书》,元康末年,贾谧被诛,左思退居宜春里,专攻典籍。后齐王冏(jiǒng)想召他做记室督,坚辞不就。太安二年(303年),河间王部将张方纵暴洛阳,左思移居冀州(今河北高邑西南),数年后病故。有《左太冲集》。
    其事见《晋书·左思传》。
咏史八首(其二)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①。以彼径寸地,荫此百尺条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③。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④。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⑤。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⑥。

[
导读]
    《咏史》共八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出自《昭明文选》。
    《咏史》诗八首是左思诗歌的代表作,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诗人一生的思想历程,大约创作于诗人的晚年,不是一时一地的作品。
    这首诗作于272年至279年之间。诗中对有才能而出身微寒的由于门第的限制不得不屈居下位、而世家大族的子弟却占据要位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表示了极大的愤慨。并对反动、腐败的用人制度给以强有力的抨击。

[
注释]
①郁郁:繁盛的样子。涧:两山间的流水,这里指山涧。离离:繁茂的样子。苗:这里指树苗。这两句是说,山涧下面长着繁盛的松树,山顶上面长着繁茂的树苗。
②以:用。彼:那。径寸:直径一寸。茎:树茎。荫:遮盖。此:代指涧底松。百尺条:极言树之大。这两句是说,用它那仅有一寸粗的小小的树苗竟然遮盖了山涧下面百尺高的大树。
③世胄:犹世家。贵族的子孙。蹑高位:占据了高官的位置。蹑,踏。《晋书·段灼列传》:“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英俊:杰出、有才能的人。沉:沉没。下僚:职位低微的腐吏。这两句是说,贵族的子孙们都占据了高官显要的位置,而出身卑微的有才之士都沉没在低下的官位上。
④地势:地位权势。使 之然:使它成为这个样子。由来:从过去到现在;从来。非一朝:不是一天。指由来已久。《晋书·刘毅传》:“今之中正不精才实,务依党利;不均称尺,务随爱憎。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衷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已,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罔时,实为乱源,损政之道一也。”这两句是说,权势、地位造成这种用人的局面,早已经不是一天了。
⑤金张:金日磾家族、张汤家族。金日磾(前134~前86)西汉时大臣。字翁叔。他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跟随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汉昭帝即位,与霍光、桑弘羊等同时受遗诏辅政,遗诏因他曾有擒缚谋反的莽何罗之功,封秺侯。张汤(?~前115)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任廷尉(官名,为九卿之一,掌刑狱)、御史大夫(官名,三公之一,掌监察、执法)等职。曾建议铸白金及五铢钱、盐铁专卖等。后为朱买臣等陷害自杀。据《汉书·金日磾传》载,金家从金日磾,几代人都曾充任内侍,侍奉从武帝至平帝七代国君。班固在《金日磾列传赞》中感叹道:“七世内侍,何其盛也!”而《汉书·张汤列传》记载说,从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藉:凭借。旧业:先辈的基业。七叶:七世。珥:插。汉貂:汉制,凡侍中、中常侍等官都要在冠旁插貂鼠尾为饰,侍中插左边,中常侍插右边。这两句是说,金氏、张氏都凭借先人的基业做了汉家七代的贵官。
⑥冯公:冯唐。他是西汉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文帝时曾为云中守魏尚辩护,指责文帝“赏轻罚重”、不能用将之弊。文帝任命冯做车骑都尉。景帝时任楚相,不久免职。从此以后,一直不得朝廷辟用。武帝即位后,举贤良,想召他入京为官,但此时的冯唐已经九十余岁,垂垂老者,难以入朝为官了。伟:奇异。不见招:不被招用。这两句是说,冯唐难道没有特殊的才能吗?可他白发苍苍了仍不被朝廷招用。

[
诗译]
繁茂的苍松长在涧底,旺盛的树苗生在山顶。
用它一寸粗的小枝干,遮盖了百丈高的巨松。
贵族的子孙占据高位,杰出的人才压在底层。
地位权势造成的结果,本来不是一朝的事情。
金张的子孙依靠基业,做了汉家七代的侍中。
难道说冯唐不是奇才,白发苍苍却不见召用。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吴隐之(?~413)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今山东鄄城)人。东晋时著名廉吏。他十岁丧父,家境清寒。艰苦的生活,培养了他清正的美德,“虽日晏歠菽,不飨其非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加上他勤奋好学,博涉文史,弱冠之年已有清操的美名。太元十年至十三年(385~388)间,他以奉朝请(皇帝侍从官)的身份,被卫将军、尚书令谢石召为卫将军主簿(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后累官至晋陵太守。他虽为一郡首要,仍清正廉洁,自家烧的材都由妻子亲自上山去砍。女儿要出嫁,无钱置办嫁妆,只好将自家的一条狗卖掉。后入京为官,由中书侍郎,历任国子博士、太子右卫率、转散骑常侍、领著作郎,迁廷尉、秘书监,直到御史中丞,进位左卫将军。此时的吴隐之是朝中的高官显要,但他仍是不攀附权贵,不醉心淫逸,所得赏赐、俸禄尽与亲族平分,甚至“冬日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后出任广州刺史,两年后又被调回京城,委以度支尚书(官名,掌国家财政收入)的要职。他虽有此肥缺,却仍以清贫自守,座下无毡席,衣上有补丁,不积钱财,不存俸禄。义熙八年(412年)以年迈辞官,次年病卒于家中。
    当时的东晋王朝正日渐衰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达官贵人溺于酒色,醉生梦死;朋比为奸,争权夺利。或贪脏枉法,巧取豪夺;或买官卖官,奢侈腐化。而为官四十余年的吴隐之却自始自终保持廉洁俭朴的操行,这不仅在东晋一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是极为罕见的。
    其事见《晋书·吴隐之传》。

酌贪泉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①。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②。

[
导读]
    《酌贪泉》出自《晋书·吴隐之传》。这是作者流传至今的唯一的一首诗。
    晋代的广州地势偏僻,瘴疫严重,很多为官者将此视为畏途。但又因广州包带山海,盛产奇珍异宝,有时“一箧之宝,可资数世”,因此在广州当行政长官的大多贪污成性。晋安帝时,朝廷想革除广州的弊政,任命当时的左卫将军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出任广州刺史。吴隐之举家赶赴广州。距广州二十里,有一个叫石门的地方(在今广东省南海县西北),此地有名泉叫“贪泉”。据当地传说,即使是清廉的人只要一饮此水,就会变得贪得无厌。隐之途经此处,闻知这个传说顿时明白了什么,他深有感触地对身边的亲人说:“不见可欲,使心不乱。越岭丧清,吾知之矣。”于是来到泉边,酌而饮之,并当场赋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
这首诗首先概述饮泉而贪的传说,然后以伯夷、叔齐抛弃王位的事实来表达自己饮贪泉不做贪官的决心和志向。全诗不事雕琢,直抒胸臆,言简意赅,古朴动人。
    隐之果然用自己的行为替这首诗作了最好的注解。上任以后,清操逾厉,每日饮食不过是青菜、干鱼而已,原来府中的帷帐器服全部收缴起来交官库保管,同时整顿吏治,对于阿谀奉承之徒降职处罚,广州风气一时大为改观。朝廷下诏予以嘉奖:“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孝友过人,禄均九族,菲已洁素,俭愈鱼飧。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飨惟错之富,而家人不易其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朕有嘉焉。”(见《晋书·吴隐之列传》)及至离广北归之日,做了两年多广州刺史的他,行囊空空,舟无余资。回到家中,几亩穷宅,数间破屋,生活几乎难以维持。然而,一代良吏却和他的这首《酌贪泉》诗一起,名垂青史,代代传颂。

[
注释]
①云:说。歃:音shà。饮。怀:怀藏;心想。这两句诗是说,古人传言,说是喝了这贪泉里的水,心里就产生了牟取千金的贪欲。
②试使:试让。试,尝试。夷齐:伯夷、叔齐。他俩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生前想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认为父亲废长立幼的做法不妥,坚决要将君位让位给兄长。伯夷认为父命不能违,避而不受。兄弟俩为了推让王位都弃国出走。天下富贵莫过于做君王,可兄弟二人却弃之如敝履。当:应当;会。易:改变。这两句诗是说,试让伯夷、叔齐来饮这贪泉里的水,我相信他们最终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志、节操。

[
诗译]
古人说这个地方的泉水非同寻常,喝上一口便有了牟取千金的欲望。
那就让伯夷和叔齐喝上一口试试,我想他们也绝不会因此改变志向。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渊明(365~427)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人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晋宋诗人、辞赋家。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官名,位在三公之上,掌军政),总领八州军事,兼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其祖父、父亲做过太守、县令,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他自幼博览群书,有“大济苍生”之壮志,又性爱山水,不慕荣利,不屈已从俗,二十九岁出仕,以“亲老家贫”,初任江州祭酒(学官,掌江州学务),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政局多变,他躬耕于家。以后十余年里,也曾任过几回小官,但在老庄思想及隐逸之风盛行的影响下,他“一心处两端”,企慕归隐的思想有增无减。义熙元年(405年)8月,四十一岁的他出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督邮(官名,郡属吏,督察县乡,宣教令,兼司狱讼捕亡等)来县,属吏提醒他应束带迎接,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自免去职”,从此终生隐居不仕。此后二十余年,他亲自参加生产劳动,这在“士大夫耻涉农务”的当时,是难能可贵的。虽数遭水旱灾厄,几至饥寒乞食,仍坚持“固穷”精神。宋元嘉四年(427年),他于贫病交加中去世。友人颜延之等人仰慕其高风亮节,私谥“靖节”。有《陶渊明集》。
    其事见《晋书·陶渊明传》及《宋书》、《宋史》本传。

归去来兮辞 并叙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缻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①。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②。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③。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④。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⑤。饥冻虽切,违已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⑥。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⑦。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⑧。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⑨。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10)!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1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12)。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13)。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14)。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15)。乃瞻衡宇,载欣载奔(16)。僮仆欢迎,稚子候门(17)。三径就荒,松菊犹存(18)。携幼入室,有酒盈樽(19)。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2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21)。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2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2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25)。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2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27)?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28)。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9)。或命巾车,或棹孤舟(30)。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3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3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33)。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34)。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35)。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36)。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37)。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38)。

[
导读]
    《归去来兮辞》,出自《陶渊明集》,是一篇赋。
    晋宋之际,社会动乱,官场腐败。司马道子等专权,王国宝乱政,王恭等起兵,桓玄夺位,刘裕讨桓纂晋。官场之上,谄上欺下,卖身求荣,廉耻无存。到处是战乱、纂夺、阴谋、杀戮。渊明天性酷爱自由,十几年的生活曲折,终于使他认清了这一切,他采取了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果断地选取了弃官归隐的道路,甩掉了彭泽县令的乌纱。临行前,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兮辞》以宣告与这恶浊的社会彻底决裂。
    赋前的序,叙述了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赋辞衷达了作者不愿混迹官场而回归田园的心中的乐趣,流露出了对现实的失望和不满,在如画的美景中,寄托了作者高洁的志趣和意兴。该赋写于作者将归之际,抵家之后的种种情状都是想象性的虚写,而不是事后的实录,这种“胡思乱想的自白”(鲁迅语)是该赋谋篇的最大特色。
    另外,自《归去来兮辞》一出,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块“归隐文学”的里程碑。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李格非云:“《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朱熹道:“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正是诗为心声,没有一颗正直、高洁、纯真的心,怎么会有这真实、自然、冲和的诗?

[
注释]
①幼稚:幼儿;小孩。缾:通“瓶”,瓦瓮。这里指水缸。生生所资:生活来源。生生:维持生计。前一个“生”是动词,后一个生作名词。所资:所凭借的,资:凭借。术,办法。亲故:亲戚故旧。为:做。长吏:吏秩之尊者。此指县吏之尊者。长:大。脱然:舒畅、不经意的样子。《淮南子·精神训》:“则脱然而喜矣。”有怀:产生了(做官的)想法。靡途:没有门路。靡:无。
②会;遇;逢。四方之事:此有两解。一是反映地方势力的争权斗争。二是说应为陶渊明受建威将军刘敬宣之命出使京都建康之事,因《论语》有“使于四方”之句。诸侯:指各地军阀等地方势力。以惠爱为德:把爱惜人才作为美德(指争着延揽人才)。家叔:指陶渊明的叔父陶夔,时任太常卿(官名,九卿之一,掌司祭祀礼乐。)以余:因为我。见:被。小邑:小县。指彭泽县,在今江西彭泽西南。邑:县。
③风波:指战争。心惮远役:心里害怕供职远方。去家:离家。当时陶渊明家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公田:供俸禄的田地。据萧统《陶渊明传》载:“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尝(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秫就是粘高梁,多用以酿酒。粳是指粳稻。
④少日:不多几天。眷然:怀念向往的样子。归欤之情:回去的想法。《论语·公治长》:“子在陈曰:‘归欤,归欤!’”欤,叹息声。
⑤矫厉:矫揉做作。所得:能够办到。指勉强应付公事。
⑥切:厉害。违已:违背自己的心愿。交病:产生痛苦。人事:指仕宦。口腹自役:为糊口和饱腹而驱使自己(做官)
⑦一稔:指公田收获一次。稔:音rěn。谷物成熟。敛裳宵逝:收拾行装,连夜走掉。逝:离去。
⑧寻:不久。程氏妹:陶渊明妹,因嫁程氏,故称。武昌:今湖北鄂州市。情在骏奔:去吊丧的心情就象奔驰的骏马一样急迫。
⑨乙巳岁:指晋安帝义熙元年,即公元405年。
(10)归去来兮:回去啊。来:表趋向。兮:啊。芜:荒芜。胡:为什么。这两句诗是说,回去啊,家里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呢?
(11)心为形役:心志为形体所驱使,即序中所言“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之意。奚:为什么。这两句诗是说,既然自愿使心灵受到形体的奴役,即为免受饥寒不得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做官,那为什么还要惆怅而独自悲哀呢?
(12)谏:劝止;挽回。追:补救,语出《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两句诗是说,我知道过去的再也无法挽回了,我更知道还可以利用未来的时光加以补救。   
(13)迷途:迷失路途,指出仕。其:大概,今是而昨非: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含有悔悟的意思,这两句诗是说,,实际上还没有在错误的路上走得太远,我今天感到过去的一切真让人后悔啊!
   (14)飏:飘动,这里形容船轻快地行驶。这两句诗是说,船在水面上轻快地向前行着,风儿轻轻吹拂着我的衣服。
(15)征夫:行人。熹微:天色微明。熹,光亮。这两句是说,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埋怨天色怎么亮这么快。
(16)瞻:望见。衡宇:简陋的房舍。衡,衡门,横木为门,极言简陋。衡,通“横”。《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载欣载奔:又欣喜,又奔跑。载,又;一面。这两句是说,已经望到我那简陋的房舍了,我又是高兴,又是奔跑。
(17)僮仆:幼年的仆役。稚子:小孩。这两句是说,年幼的仆役欢迎我回来,小孩们也立在门边等候。
(18)三径:代指家园。据晋人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年,王莽专权,兗州刺史蒋诩告病辞官,隐居乡里,在院中开辟三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来往。后人便以“三径”代指隐士的家园。径:小路。就:快要荒芜了。犹:还。这两句诗是说,我的家园快要荒芜了,只有松树和菊花还仍然是那样茂盛。
(19)携幼:搀扶着小孩。盈:满。罇:古代盛酒的器具。罇,音zūn。这两句诗是说,我搀着小孩走进屋内,桌子上的酒杯里已经斟满了美酒。
(20)引:举起。觞,酒杯。自酌:自饮。眄:音miǎn。斜视、闲看。庭柯:庭院中的树。怡颜:开颜,脸有喜色。这两句诗是说,我手把酒壶、酒杯,自斟自饮,闲看着庭院中的树木,忍不住露出开心的微笑。
(21)倚:靠。寄傲:寄托傲然自得之情。审:领会;明白。容膝:只能容下双膝,形容房子极狭小。这两句诗是说,闲靠在南窗旁,来寄托自己傲然自得的闲情,我知道在这狭小的房间里人是很容易满足的。
(22)涉:此指散步。成趣:自然生出乐趣。这两句诗是说,我每天在自家的园子里散散步,自然生出无限乐趣,院门虽然有,但却是经常关着。
(23)策:拄着。扶老:手杖。流:周游。憩:休息。矫首:抬头。遐观:远望。这两句诗是说,我拄着手杖到处走走,累了就停下来休息,有时惬意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
(24)无心:无意之中,自然而然。岫:音xiù。山洞,这里泛指山。这两句是说,云悠然地从山间舒卷而出,鸟儿飞倦了,便回到它的窝中。
(25)景:通“影”,指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翳,音yŒ。将入:快要落山了。盘恒:徘徊。这两句是说,太阳就要落山,天色渐渐暗下来,抚摸着独立苍茫的松树,我不由地来回徘徊,不想归去。
(26)息交、绝游:停止交往、出游。这两句是说,回去啊,我从此停止与别人的交往,也不在到处游历。
(27)违:离。驾言:驾车出游。《诗经·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言,语助词。焉求:何求,求什么。这两句是说,我已经准备远离这世间的俗情杂事了,我出游又去寻找什么呢?
(28)悦:喜欢。亲戚:父子兄弟等内外亲属。情话:知心话。乐:喜欢。琴书:琴和书。这里指弹弹琴、看看书。这两句是说,我喜欢与新人们唠唠知心话,也喜欢弹弹琴、看看书,以此来化解心中的忧愁。
(29)农人:种田人。春及:春天到了。事:指农事。畴:田地。这两句是说,老农们告诉我,春天到了,又该到西边的地里去忙农活了。
(30)命:差派,巾车:有帷幕的车子。郑玄《周礼注》:“巾,犹衣也。”《华严经音义》引《珠丛》:“以衣披车,谓之巾也。”棹:桨。这里指划桨。这两句是说,或差派车子,或乘船走水路。
(31)既:已经。与下句“亦”照应。窈窕:形容山路幽深。寻:接着;承续。壑:山沟。崎岖:高低不平的样子。经:过,历经。丘:土堆;山丘。这两句是说,走过幽深的山路接着又越过山沟;穿行高低不平的小径又翻过一座座山丘。
(32)欣欣:草木茂盛的样子。涓涓:细水长流不断的样子。这两句是说,树木郁郁葱葱,一片茂盛;山泉细水淙淙,不停流动。
(33)善:以……为善;企羡。吾生:我这一辈子。行休:将要结束。这两句是说,我真羡慕草木万物赶上了这样的好时节能蓬勃生长,感叹自己的生命却快要结束了。
(34)已矣乎:算了吧。寓形宇内:把肉体寄托在天地之间,即寄身于世。复几时:又能有多少时间。曷:通“何”。委心:随心。去留:行止。这三句是说,算了吧,人生于世能有多长时间呢,为什么不按自己的心意去做?
(35)胡为:为什么。遑遑:急急忙忙、心神不安的样子。之:往。帝乡:仙境。不可期:不能等待。期,期望。这二句是说,为什么还要一天到晚急急忙忙、心神不定呢?财富、官位不是我的追求,更不希望去炼丹成仙、长生不老。
(36)怀:想着。良辰:美好的时光。孤往:一个人前去。植杖:把手杖插在田头。耘耔:除草、培苗。耔:音zǐ.给苗根培土。这两句是说,我只想着能在天朗气清的日子里,一个人走向田间,把拐杖往田头一插,给田拔拔草、给苗培培土。
(37)东皋:东边的山岗。皋:山岗。舒啸:放声长啸。啸:撮口发出长而清越的声音。临:到。清流:清清的河边。赋:写。这两句是说,登上东面的高岗而放声长啸,来到清澈见底的河边即兴赋诗。
(38)聊:姑且。乘化:随着自然的变化。化:大化,自然界的变化。归尽:回到生命的尽头,指死。乐乎天命:乐天知命,即安于命运。乎:语助词。《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奚:何。这两句是说,暂且顺着万物四时的自然变化而终其天年,乐天知命,又会有什么疑虑
呢?

[
诗译]
    我家贫穷,靠种田不能解决生计问题。小孩满屋,缸中没有米储存。实在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生活的来源。亲戚故交大多劝我去做个县级的地位较高些的官、不知不觉中便有了真想去做官的想法,只是一时没有寻到做官的路子。恰好遇上地方势力相互争斗,有权势的军阀都把延揽人才作为自己的美德。我的叔父因为我贫苦,于是我便在这个小县得到任用。在那时候,战争没有停止,心中对到远方去供职有些担心,而彭泽县离家百十里,供应俸禄的田地足够保证我有酒喝了,所以就要求到那个地方去。没有几天,心中想家,又有了回去的念头。为什么呢?生性这样,不能造作,勉强地去应付那摊子公事。饥饿寒冷虽然厉害,但这违背自己的心愿去做官也的确让人非常痛苦。回头看看我做这个官,都是为糊口和饱腹才驱使自己干的。于是心情愁怅,情绪激动,为辜负了平生的志愿而感到特别的惭愧。只希望公田的庄稼一旦收拾了,就打点行装,连夜就走。不久,我那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病逝,前去吊丧的心情就像奔驰的骏马一样样急迫,于是便自动免职。从秋天的第二个月到入冬,共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为要做的事终于合了自己的心愿,就写了这篇《归去来兮辞》。公元405年旧历11月。
                                 
                              回去啊,田园荒芜了为啥还不回归?
即然心志愿意受形体驱使,为何还惆怅不安独自伤悲。
过去的已经永远无法挽回,未来的却还有弥补的机会。
的确还在迷途上走得不远,今天才否定了昨天的行为。
船儿悠悠朝着它的前方滑,风儿轻轻对着我的衣服吹。
问行人前边到了什么地方,埋怨东方的天色已经发白。
我于是望见了简陋的房舍,忍不住兴高采烈向前跑动。
幼年的仆役慌忙出来迎接,天真的孩子立在门边欢迎。
庭院中的小路已有些荒凉,只有那青松翠菊依旧茂盛。
当我搀扶着小孩走进屋内,飘香的醇酒已经满在杯中。
手把酒壶我于是自斟自饮,闲看院中的树木面露笑容。
斜倚南窗寄托我耿介傲岸,小小陋室也使我心神安静。
每天在园中散步自成乐趣,常常关闭着院门不想出行。
拄着拐杖在院内走走歇歇,有时抬头眺望远方的天空。
白云无心从山间悠然飘出,鸟儿倦了自然就回到巢中。
日光暗淡太阳已慢慢西沉,我手摸孤松依旧徘徊不定。
                              回去啊,从此后停止交往不再出游,
既然世情已与我格格不入,那还出去把什么东西寻求?
亲人的话语听来那样亲切,读书弹琴消除了心中忧愁。
老农告诉我春天就要来到,西地里的农活就有了忙头。
有时坐着披着帷幕的车子,有时乘着顺流而下的小舟。
走过幽静的山路又过山沟,穿越崎岖的小径再越小丘。
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树木。更有淙淙不断的涓涓细流。
企慕万物遏上了美好时节,感叹自己的生命将到尽头。
                              算了吧,把形体寄托世间能有几日!
为何不按着心意决定行止。为什么一天到晚惶惶恓恓?
高官厚禄并不是我的追求,得道成仙那更是遥遥无期。
只想天朗气清时一人前往,手杖插在田边去培苗锄地。
登上东面的高岗放声长啸,来到清清的河边即兴赋诗。
让生命随着自然之道变化,乐天知命还能有什么怀疑。
归田园居五首(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①。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渊③。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④。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⑤。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⑥。暧暧远人树,依依墟里烟⑦。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⑧。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⑨。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⑩。

[
导读]
    《归田园居》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出自《陶渊明集》。这五首诗是陶渊明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作品。
    该诗自述离开仕途,归居田园,是适合自己的本性的。诗人将上层社会目为“尘网”,把投身其中看作当了“羁鸟”、“池鱼”,把退居田园认为是冲出“樊笼”,回归自然,表现了对社会的由衷地鄙视。诗人着力描绘田园环境的淳朴可爱;原野无际,草屋宽敞,榆柳成荫,桃李争艳;远村暧暧,墟烟袅袅;狗吠深巷,鸡鸣桑颠。这幅恬静、迷人的田园生活与官场上的虚伪、欺诈、倾轧、危机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具有强大的理性魅力。

[
注释]
①少:年轻时。适俗:适应世俗。韵:气质、性格、情趣。丘山:泛指山林。丘,土山。这两句是说,从年轻时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情趣,生性就喜欢山林。
②尘网:人在世间有种种拘束,如鱼在网中,故称。这里特指官场。去:离开。三十年:陶渊明二十九岁开始做江州祭酒(公元393年)。四十一岁辞去彭泽令归田(公元405年),正好前后十三个年头,故这里的“三十年”是“十三”之误。或以为“三十年”是夸张之说。少故云多,写出当时生活给人一种特别漫长的感觉,以显示诗人对它的厌倦。这两句是说,当年错误地落进官场的罗网里,这一走就是十三个年头。
③羁鸟:关在笼子里的鸟。羁,音jī。束缚。恋:留恋。旧林:原来的树木。池鱼:从它处捕来养在池中的鱼。故渊:原来的深潭。羁鸟、池鱼留恋它原来自由自在生活过的地方,作者以此表明自己早就有摆脱官场束缚而重返故里的强烈愿望。这两句是说,关在笼子里的鸟,留恋它原来可以自由飞翔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思念它原来能够随意游动的深潭。
④南野:村前的野地。或作“南亩。”际:间。守拙:安于愚拙而不取巧。拙:音zhu,愚笨。归:返回。这两句是说,在村前的野地里开荒,安于愚笨,重新回到田园生活中。
⑤方宅:周围住宅。方:四旁;周围。这两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十余亩田地,草屋共有八、九间。
⑥荫:遮蔽。罗:排列,罗列。这两句是说,榆树、柳树遮盖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⑦暧暧:模糊不清的样子。依依:轻柔飘动的样子。墟:村落。这两句是说,远离世人的村庄昏暗不明,村落里不时飘起轻柔缭绕的炊烟。
⑧颠:顶部。语出汉乐府诗《鸡鸣行》:“鸡鸣高树顶,犬吠深宫中。”这两句是说,狗在深巷里汪汪地叫,公鸡在桑树顶上呜呜啼鸣。
⑨户庭:门庭。尘杂:尘世间杂乱的事。虚室:虚空安静的居室。余闲:闲暇。这两句是说,门外没有尘世上那些杂乱的事情,寂静虚空的屋里有的是闲暇的时光。
⑩樊笼:关鸟兽的笼子。此指官场。复:又。得:能够。自然:天然;非人为的地方。这两句是说,长久地被关在笼子里,这下终于冲出了笼子,又重新回到这清新自由的大自然中来了。

[
诗译]
从小就无适应世俗的性格,喜爱山林本来是我的天性。
没料到错误地落入了罗网,这一走恰好就是十三年整。
笼里鸟思旧林能自由飞翔,池中鱼想故潭可随意游动。
在村前的野地里开荒种地,保持愚直我回到山林田垄。
住宅的周围有十多亩田地,八九间草屋也足够我使用。
榆树柳树遮住了草屋后檐,屋前的桃树李树烂漫分明。
远处的村庄有些模糊不清,只看到炊烟缭绕袅袅飘动。
深巷里不时传出几声狗叫,桑 树顶上的雄鸡声声啼鸣。
门外没有世间烦人的事务,屋里面有的是空闲和安静。
就像长久关在笼中的鸟儿,现在我又回到了大自然中。
归田园居五首(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②。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③。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④。

[
导读]
    这是《归田园居》五首之中的第三首。出自《陶渊明集》。
    对于这首诗的题旨,传统的看法,一般是说它叙述了诗人的躬耕生活和归隐的决心,或者说它叙写了田间的劳动和对于劳动的热爱。其实这都是仅仅对该诗内容的表面物象所作的浅层次的理解,并没有作出全面的实质性的把握。要真正读懂它的内涵就不能不涉及到汉代司马迁外孙杨恽的《拊缶歌》:
    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杨恽曾任中郎将,封平通侯,后以过失被免为庶人,他在给友人孙会宗的书信里大发牢骚,便附了这首诗。唐代的弘文馆学士颜师古在他的《汉书注》里引张晏的解释说,“南山”为“人君之象”,“芜秽不治”是“言朝廷之荒乱”,以“种一顷豆,落而为萁”来“喻已见放弃”。而陶渊明的这首诗不仅在用意上对扬诗有所承借,就是在诗的内在结构上也能看到借鉴扬诗的影子。不幸的是刚直的扬恽因为这首诗被判了个腰斩,陶渊明与之相比却聪明的多。辞官归田之后绝口不谈政治。有势利之徒别有用心地向他“讨教”,他以“酒醉还相笑”的方式机警避开;卢循与何无忌大战浔阳,他的故乡陷入战火之中达半年之久,可他这时仍吟着“晨出肆微勤,日入负来还”的句子,始终不肯有一字触及时事。陶渊明在以一种温文而雅、含而不露的方式讨伐着他所厌恶的官场,抨击着他所憎恨的社会。这一点白居易倒是看得很清楚:“呜呼陶靖节,生彼晋宋间,心实有所守,口终不能言”(《访陶公旧宅》)。
    该诗以浅易的文字,平缓的语调通过对自己劳作南山的记述,表明了自己与世相违的人生态度,意在强调在尔虞我诈、机关处处的污浊社会里,洁身自好是唯一的选择,而洁身自好的最好做法莫过于躬耕田园、自食其力了。这首诗恬淡优美的文字后面,隐藏着陶渊明对社会、人生极为深刻的理性思考。这是阅读该诗需要认真体味的。

[
注释]
①南山:指庐山。盛:茂盛;多。这两句诗是说,在南山下的田里种植了大豆,豆田的草长得特别茂盛而豆苗便很稀少了。
②晨兴:早晨起来。理:清除。荒秽:这里指田中的杂草。带:又作“戴”,披。荷:扛。这两句是说,早晨一起来我便到田里去清除杂草,一直到晚上,我才披着月色扛着锄头归来。
③狭:窄小。夕露:晚上的露水。这两句是说,道路窄小,草木长得茂盛纷披,晚上的露水打沾了我的衣服。
④不足:不值得。但:只。愿:心愿;意志。违:违背。这两句是说,衣服被露水沾湿并不值得可惜,只要自己所做的这些不违背自己的心愿就行了。

[
诗译]
南山之下我种植一片豆田,野草茂盛豆苗便长得稀疏。
一早起来就赶去清除杂草,月光满天才扛着锄头归去。
野草高拥使道路越发狭窄,晚上的露珠打湿我的衣服。
衣服湿了到也不值得珍惜,只要清静的心愿得到满足。
饮酒二十首(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①。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②。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③。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④。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⑤。

[
导读]
    《饮酒》诗共二十首,这里选的是第八首。出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辞官十二年后,写下了著名的二十首《饮酒》诗。这组诗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以其躬耕垄亩、自食其力,来傲视尔虞我诈的官场和追名逐利的豪门贵族。
    其中的第八首,通过对青松品质和节操的赞美,表达了珍惜人格的情怀,向世人展示了诗人高尚沌洁的人生追求。
以松柏象征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具典型性的集体意识,孔子云“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篇》);刘桢说:“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赠从弟》之二),而陶渊明的这首诗正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又一名作。

[
注释]
①没:淹没。这两句诗是说,东园里的青松,却被大片茂盛的野草给淹没了。
②凝霜:严寒的冰霜。殄:音tiǎn 。灭绝。异类:不同于青松的种类,指野草。卓然:高而直的样子。枝:青松的枝干。这两句诗是说,严冬到来,百草凋零,这时只看到青松在冰天雪地里卓然挺立。
③连林:聚集成为树林。觉:感受。独树:一颗树。众:众人。乃:才。奇:以为奇;认为奇怪。这两句是说,如果树木众多,尉然成林,人们倒也对此感觉不到什么,唯一有一株青松傲然独立于严寒中,才让人啧啧称奇。
④寒柯:严寒之中的松枝上。柯,树枝。远望:从远处看。时复:时常又多次。这两句是说,我有时将酒壶挂在寒冬里的松枝上,即使有时不来园中,也多次从远处眺望青松卓然独立的姿态。
⑤梦幻:比喻人生短暂。间:里。绁尘羁:为尘羁所绁。绁:捆缚。尘羁:尘网。此指仕途。这两句是说,生命如此珍贵、短暂,又何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之中呢?

[
诗译]
东园里面生长着一颗松树,众多野草淹没了它的身姿。
冬天的酷寒毁掉杂草之后,又能看到松树高高地挺立。
众木成林时人们难以察觉,孤松一颗才让人啧啧称奇。
或将酒壶闲挂在松枝之上,或在远处眺望着直干虬枝。
人生在世就像在梦幻里面,又何必让尘网束缚了自己。
咏贫士七首(其五)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①。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②。刍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③。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④。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⑤。至德冠邦间,清节映西关⑥。

[
导读]
    《咏贫士》共七首,这里选的是第五首,出自《陶渊明集》。
    《咏贫士》七首总分结合,首尾相互照应,其在诗歌形式与内在精神上无不受阮籍《咏怀》与左思《咏史》的影响,平淡之中实显豪放,“但豪放得不觉来耳”(《朱子语类》第140卷)。
    该首诗通过对贫士袁安、阮公固贫守志的咏赞,表现了诗人穷且益坚、睥睨世俗 的傲兀之志,和“忧道不忧贫”的凛凛心态。

[
注释]
①袁安: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平舆北)人,字邵公。为人严谨,州里敬重,洛阳令举为孝廉。永平十四年(71年)任楚郡太守,曾在楚王英谋反一案中,平反冤案四百余家。汉和帝时,外戚窦宪兄弟专权,袁安守正不屈,汉永元四年(92年)卒于官。固积雪:固于积雪,在大雪中被困。《汝南先贤传》记载:“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出案行(巡视),见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已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求取)人。’令以为贤,举为孝廉。”孝廉是汉时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合称孝廉。东汉时,此为仕进之人的必由之路。历代因袭,州举秀才,郡举孝廉。邈然:轻视的样子,这里指袁安对自己的饥寒、生死不在意。邈,音miƒo。不可:不能。这两句是说,袁安被困在积雪里面,他毫不在意自己的饥寒、生死,不愿去向别人求救。
②阮公:据说是古代的一位高士,其事不详。即日:当天。这两句是说,阮公看到有人给自己送钱来,当天就弃官而去。
③刍藁:音chú ɡǎo。喂牲口的干草。莒:通“稆”,野禾。或云莒就是芋头,古时齐人称芋为莒。莒,音j“。朝餐:早饭。这两句是说,干草作地铺,冬天睡在上面经常是暧洋洋的;到田地里采集些野菜,也足够当早饭的了。
④岂:难道。实:确实;真实。所惧:所担心的。这两句是说,他们难道真的不辛苦吗?可他们所担心的并不是饥饿和寒苦。
⑤贫富常交战:语出《韩非子》:“子夏曰:‘吾人见先王之义,出见富贵,二者交战于胸,故臞(瘦);今见先王之义战胜,故肥。’”戚颜:即“臞颜”。无戚颜,即“肥颜,心广体舒之颜”。这两句是说,贫穷、富贵的想法常常在心里相互斗争,道义终于战胜了物欲,于是就没有戚戚不欢的脸色了。
至德:最高尚的道德。冠:位居第一。邦闾:偏义于“闾”,即里巷。此代指乡里。此句是言袁安之德,冠于乡里。清节:高洁的节操。映:映照。西关:当为阮公的故里。具体所在不详。这两句是说,袁安至高无上的品德冠于乡里,阮公纯正高洁的节操映照西关。

[
诗译]
袁安独自被困在积雪之中,却洒然而卧不向别人求援。
阮公看到有人给自己送钱,当天就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睡在草铺上始终觉得温暖。采些野菜来足够充作早餐。
难道这些人真的不怕辛苦,他们担忧的不是身体饥寒。
贫富的想法常在心中交战,道义获胜就没有凄凄不欢。
至高无尚的道德冠绝乡里,纯正高洁的节操辉映两关。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灵运(385~433)
    谢灵运,晋宋间人,祖籍阳夏(今河南太康),世居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出生后曾寄养在钱塘杜家,十五岁时回到京城建康,所以小名叫客儿,后世称其为谢客。他是名将谢玄的孙子,袭封康乐公,人称谢康乐。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出仕任琅琊王德文的大司马行参军(官名,参与军机的慕僚),次年,豫州刺史刘毅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以之为记室参军。义熙九年(413年),刘毅为刘裕击败而自杀,而裕仍对谢氏家族仍采取了较宽容的态度,以谢灵运为太尉参军。三年后又改任骠骑将军刘道怜的谘议参军,转为中书侍郎(官名,为中书省长官中书监、令之副)。这年,刘裕北伐后秦,谢灵运奉使至彭城(今徐州市)慰劳。后因杀人罪免官。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国号宋,谢灵运的封号降为康乐侯,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官名,在皇帝周围备顾问,并参预机要)、太子左卫率。永初三年(422年)出为永嘉太守,在郡不理政务,纵情山水,一年后称疾辞官。元嘉八年(431年),宋文帝让他出任临川内史,不久被人以叛逆罪弹劾,流徙广州,两年后,在广州被杀。有《谢康乐集》。
    其事见《宋书·谢灵运传》及《南史》本传

游岭门山
    西京谁修政,龚汲称良吏①。君子岂定所,清尘虑不嗣②。早莅建德乡,民怀虞芮意③。海岸常寥寥,空馆盈清思④。协以上冬月,晨游肆所喜⑤。千圻邈不同,万岭状皆异⑥。威摧三山峭, 瀄汩两江驶⑦。渔舟岂安流,樵拾谢西芘⑧。人生谁云乐,贵不屈所志⑨。

[导读]
    刘裕立宋后,谢灵运始终得不到王室的真正信用,而谢灵运自恃门第高贵,兼负才华,自以为“宜参权要”,更使当政者疑忌,终于将他调到偏远的永嘉(今浙江温州)做郡守。这首诗就写在他做郡守时的永嘉。岭门山在平阳县城前,登山远眺,北见飞云江,南望鳌江,风景极为优美。
    这篇纪游诗,前八句赋事,后八句纪游,借前贤以自道,对美景而悟理,抒发了守志不屈、不向命运低头的亢直之情。

[注释]
①西京:指汉朝都城长安。东汉时迁都洛阳,因长安在西,故称西京,称洛阳为东京。后即以西京作为西汉的代称。修政:盛美的政绩。龚遂:西汉时著名的良吏。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字少卿。初为昌邑王刘贺的郎中令(官名,掌守宫殿门户),因刘贺行为不正,龚遂引经据典,直陈祸福,谏争忘已。汉宣帝时,渤海一带饥荒,郡政日乱,他出任渤海太守。赴任之日,单车至郡,开仓济贫,劝民农桑。百姓皆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回归田桑,狱讼大减,境内清平。后官至水衡都尉(官名,掌皇家园林,兼保管皇室财物及铸钱)。后人将他与西汉的另一名以宽和为政的良吏黄霸齐称,并称“龚黄”。汲黯:西汉时有名的直臣。字长孺。武帝时任东海太守,他崇尚黄老之学,以清静无为治民,虽病卧阁中,一年多时间却能使东海大治。后召回京城,出任主爵都尉,他在朝堂上常常敢于直言切谏。武帝外表敬重,内怀不悦,终于又让他出任淮阳太守,七年而卒。龚、汲二人皆以政绩著称。这两句是说,西汉一代,谁有为人称赞的美政?只有龚遂、汲黯二人,他们是有名的良吏。
②君子:德才兼备的人。定所:安定的去处。清尘:车后扬起的尘埃。清,敬词。这里代指贤人的行为。虑:思虑。有担心、忧虑之意。嗣:音sŒ。继承、接传。这两句是说,德才兼备的人难道会为个人的安乐而固定在一处吗?他时刻想着的是如何才能继承先贤的美政和德行。
③莅:到;临。建德乡:语出《庄子·山木篇》:“南越有邑焉,名为建德之国。”这里代指永嘉郡。怀:怀藏。虞芮:春秋时的虞国和芮国。据《史记·周本纪》:“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到)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未见西伯,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何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地理志》:“虞在河东大阳县,芮在冯翊临晋县。”大阳,即今山西平陆;临晋,即今陕西大荔。这两句是说,,我早就希望能到永嘉郡来,因为这里民风淳朴,老百姓心里都有相让以礼的美德。实际上作者出仕永嘉,态度是极为消极的。他上任后便纵情山水,不理政务,“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宋书·谢灵运传》),这里所谓“早莅建德乡,民怀虞芮意”不过是用自标风操的方式回答政敌的打击,于失意之中显倔强之性而已。
④寥寥:空阔的样子。这里指海疆平安无事。空馆:空空的堂馆,此指官府衙署。盈:满。清思:清廉、高洁的想法。这两句是说,海疆平安无事,一直都是那么平静、空阔;身居府衙之中,也全都是些清廉、高洁的想法。
⑤协:和;合。协以:协之以。指为应和一郡清平、官衙无事的美政。上冬:孟冬,即农历十月。晨游:早晨出游。孟冬之晨,永嘉一带并不十分寒冷,故能一大早便出去游玩。肆:极;尽。所喜:所喜欢的地方。这两句是说,为了与民安官清的吏治相合,我在孟冬的早晨便到我喜欢的地方去游玩。
⑥圻:通“碕 ”,曲岸。千圻,言水岸曲折非常。邈:音miǎo。久远、渺茫。这两句是说,渺无边际的河岸弯弯曲曲,数不清的山岭状态各异。
⑦威摧:山势高峻的样子。三山:楼石山的别称。《初学记》载:“温州楼石山,三石并高百丈,杪如剑峰。”又据《平阳县志》:“山在平阳城西南五十里,周回四十三里,高数十仞,望如楼阁,号三山楼”。峭:陡直。瀄汩:河流湍急的样子。两江:指飞云江、鳌江,各在岭门山前后。驰:本指车马疾行,这里指水流很快。这两句是说,楼石山山势高峻,陡直险要;飞云江、鳌江河流湍急,一泻千里。
⑧渔舟:一作“渔商”。指渔民、客商的船只。岂:哪里。安流:在河里平平安安地行进。樵拾:砍柴和采集野菜的村民。谢:别。西芘:指西阳下的林荫山影。芘:通“庇”,遮蔽。这两句是说,渔民、客商的船只在风波艰险中行进,而砍柴和采集野菜的村民在苍茫暮色之中离山归家。
⑨云:说;认为。贵:珍贵;难得的。屈:顺从。这两句是说,人活着谁说是快乐的?如果真有所谓快乐的话,那就贵在按自己的心志做事而不是屈从于他人和外物。

[诗译]
西汉一代谁人曾有过美政,龚遂与汲黯为官堪称优良。
君子不为私利而固守一处,常思把先贤美德光大发扬。
早就想到民风淳朴的永嘉,因这里的百姓能以礼相让。
平安的海缰空阔而又幽静,清静的府衙生清廉的思想。
为与民安官清的吏治相合,我在孟冬的早晨出游观光。
渺无边际的海岸弯弯曲曲,数不胜数的山岭面貌各样。
楼石山山势高峻陡直险要,两条江江水湍急一泻千丈。
江中的小船怎能安然行进,暮色里的樵者正走下山梁。
谁说人生在世能快快乐乐,关键是别违背自己的志向。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鲍照(413?~466)
    鲍照,字明远,因做过刑狱参军的官,世称“鲍参军”。祖籍上党(今山西长治),迁居东海(今山东郯城),寓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最杰出的诗人。
    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年)鲍照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得到赏识,被擢为国侍郎。元嘉二十一年(444年)刘义庆病故,他也随之落职,后始兴王刘濬出任扬州刺史,又将鲍照招到自己帐下,继续让他做国侍郎。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十月,刘濬任南徐、兖二州刺史,出镇京口,鲍照也随之前来。次年冬天,北魏太武帝南侵,始兴王刘濬率军驻扎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此时已做了三年国侍郎的鲍照上疏辞官。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他脱离刘濬,回到建业(今南京)。次年,刘濬伙同太子刘劭谋杀宋文事发,失败后,二刘均被斩首后投尸长江。鲍照因事前早已离开刘濬的幕府而幸免于难。以后又曾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他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 ,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正月,晋安王刘子勋称帝,刘子顼举兵响应。八月,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荆州治中宋景等率兵入城,鲍照等皆为乱兵所杀,终年约53岁。有《鲍参军集》。其事附录于《宋书》及《南史》的《刘道规传》后。

代放歌行

    蓼虫避葵堇,习苦不言非①。小人自龌龊,安知旷士怀②?鸡鸣洛城里,禁门平旦开③。冠盖纵横至,车骑四方来④。素带曳长飙,华缨结远埃⑤。日中安能止,钟鸣犹未归⑥。“夷世不可逢,贤君信爱才⑦。明虑自天断,不受外嫌猜⑧。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⑨。岂伊白璧赐,将起黄金台⑩。今君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
导读]
    代,犹“拟”,也就是仿作。《放歌行》在古乐府中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据《歌录》说,《放歌行》又叫 《孤儿行》,也叫《孤生子行》,在乐府古辞中写的是孤儿备受兄嫂折磨,难与久居的事,而鲍照袭用旧题,翻新内容,拓宽了乐府旧题的表现力,显示出可贵的创新精神。
    这首拟作,蕴含有极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作者所处的时代,世风浇薄,道德沦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高门世族,盘踞要位,无耻之徒,投机跑官,吏治的腐败触目惊心。这首诗针砭时弊,中心突出而明确。对黑暗的官场现状,给以尖锐地揭露和无情的鞭挞,同时也显现出诗人不甘为卑污世风所染的高风亮节。读毕掩卷,那些到处跑官钻营者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曳风结尘,影影绰绰。

[
注释]
①蓼虫:寄生于蓼草之中的昆虫。比喻安于常习,不知辛苦。蓼,水蓼,味辛辣。避:躲开。葵堇:泛指甘菜。葵:冬葵。一种蔬菜。堇:音jīn,又作“堇”,菜名,通称堇菜,又叫旱芹,俗称堇堇菜,味甘。《诗·大雅·绵》有“堇荼如饴”(堇菜、荼菜像糖味)的说法。习苦:习惯了甘味。不言非:不觉得苦味有什么不好。语出《楚辞·七谏·怨世》:“桂蠹不知所淹留兮,蓼虫不知徙乎葵菜。”《楚辞注》:“言蓼虫处辛烈,食苦恶,不能知徙于葵菜,食甘美,终以困苦而癯瘦也。”这两句是运用比兴。旷达知士,习惯了辛苦生活,并不觉得有什么不称意的地方,他们绝不会自改本性,趋甘避苦。
②龌龊:音wò chuò,器量局狭,拘于小节,行为卑污。安知:怎么能了解。旷士:心胸开阔的人。怀:胸襟。这两句是说,小人心胸狭小,器量不够,他们怎能了解旷达之士包罗万象的广阔心胸呢?
③洛城:洛阳域。本是东汉等的都城,这里代指京都。禁门:宫殿的门。宫殿门户皆设禁,故称禁门。这里指城门。平旦:清晨。这两句是说,京城里传来声声鸡叫,清晨,宫殿的大门打开了。
④冠盖:冠:礼帽。盖:车盖。官吏的服饰和车乘,借指官吏。纵横:南北叫纵,东西称横,这里指四面八方。至:到;来。这两句是说,大大小小的官吏乘着车子从四面八方赶到京城来。
⑤素带:白色的带子。这里指官服上的衣带。曳:音yè,摇动、飘扬。飙:音biāo,暴风。这里指车马疾弛,带起的大风。华缨:五彩缤纷的帽缨。结:聚集。远埃:来自远方的尘埃,这里指一路风尘,路途遥远。这两句是说,官吏们白色的衣带在车马疾弛所带起的大风中飘拂、摆动,那些五彩缤纷的华丽的帽带上积聚着从远方一路奔波带来的尘埃。
⑥日中:正午。安能:怎么能够。止:停止(到处钻营)。犹:还。这两句是说,正午了,他们的奔波还没有停下来,甚至到夜半钟鸣之时竟然还没回归。后汉安帝《禁夜行诏》:“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这里以“钟鸣未归”一说投机钻营之徒的奔竞之忙,二显当时政令日弛的社会局面。
⑦夷世:太平之世。逢:遇上。贤君:贤明的君主。信:确实。爱才:爱惜人才。这两句是说,现在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君王又是真正爱惜人才的贤能之君。从此句开始直至篇末均为小人告诉旷士的话。
⑧明虑:英明的决策。天断:朝庭的决断。猜:疑惑。这两句是说,君王的英明决策都是自己决断制定,不受任何外来影响而疑惑动摇。
⑨一言:一句话;一句进献的话。分;分得。珪:古“圭”字。帝王诸侯所执的长形玉版,上圆或尖,下方,表示信符。《左传注》:“珪以为信。”珪,音ɡuī。这里指封官时赐的符信。爵:爵位。片善:小善;微小的优点。辞:离开。草莱:田野,指未出仕者。这两句是说,进献一句有用的话,就可以加官进爵,自身有一点长处,就会被选拔任用。
⑩岂:哪里。伊:语助词。白璧赐,赐白璧。古以白璧为重宝。璧:圆形,正中有孔的玉。将起:将要营造。黄金台:又叫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时燕昭王筑台于此,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贤士,故名。《史记·燕世家》只记燕昭王为郭隗改筑宫而师事之,未言筑台。孔融写《论盛孝章书》始说昭王筑台,但未言黄金云云,至鲍照此诗一出,遂有黄金台之说。以后“黄金台”成为招贤纳士的熟典。李白《古风第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行路难之二》:“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这两句是说,哪里是仅仅赐给你白璧啊,君王还准备为你们建造燕昭王那样的黄金台来重金聘用你们呢!对“夷世”以下八句,余冠英《乐府诗选》评注说:“所谓‘夷士’、‘贤君’都是反说。南朝重视门第,用人不凭才行,但凭出身。那些华缨素带,无非纨绔之弟。‘一言分珪爵,片善辞草莱’这样的事绝不会有,这是当时的制度所不允的。鲍照的出身不是贵胄世家,所以久在下位。这诗讥刺的口吻很显明,正因为他有许多牢骚不平。”今君:现在您。有何疾:有什么毛病。临路:面对大路。迟回:徘徊不定。这两句是说,您到底有什么毛病,竟然还面对大路一个人徘徊不前?

[
诗译]
蓼虫避开性味甘甜的葵堇,习惯辛苦就不觉有啥不好。
只因为小人自己气量狭窄,怎懂旷达之士的心胸怀抱。
京城里响起了一声声鸡鸣,城门在晨光里便徐徐打开。
大小官员从八方蜂拥而至,各种车马由四面纷至沓来。
白色的衣带在疾行中飘拂,华丽的帽带站着远方尘埃。
正午时分又哪里能够停止,夜半钟鸣还尚且没有离开。
“这是千载难逢的太平盛世,贤能的君王确实爱惜人才。
英明决策全是由自己决断,不受外来影响而疑惑改动。
一句进言就得以加官进爵,丁点长处便能够得到重用。
哪里只是赏你名贵的白璧,还要建燕昭王那样的金台。
可先生你到底有什么毛病,这时还面对大路独自徘徊?”
拟行路难十首(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①。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②!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③,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④。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⑤。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⑥!

[
导读]
    拟,摹拟、模仿。“行路难”本是汉代乐府民歌,久已失传,据《乐府解题》说,“行路难”大体上是“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东晋时,袁山松曾对其曲调和文句进行加工改造,惜亦亡佚。故鲍诗虽为拟作,实为今人所能看到的该体裁的最早篇翰,并不同于一般的拟古之作,因此,有的本子便以《行路难》径称。
    《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或将其中的第十三首分割为二,作十九首。这些诗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其内容、风格也不尽一致。但他们都具有“文甚遒丽”(《宋书·鮑照传》)的特点,而且歌咏的也大多是人生的苦闷与艰难。
    《拟行路难》是杂言体组诗。这里选的,是这组诗的第六首。
    这首诗,充溢全篇的是一股悲愤不平的冲天怒气。前四句写 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残、压抑的悲愤。中间六句,以激愤之极的想象性铺写,反衬官场的苦厄与不自由。最后两句,作者失意情怀的抒写一跃而为对世道不公的愤怒控诉,鲜明表现了他孤直耿介的性格及傲岸不屈的人生态度。余冠英在评议这首诗时道:“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这诗见出一个才高、气盛、敏捷、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无可奈何之情。”(《汉魏六朝诗选》)

[
注释]
①案:小桌子。古代设于座侧,以便凭倚,或放食器。击:砍。这两句是说,面对几案上的食物我无心去吃,拔出佩剑砍向木柱,发出长长的叹息声。
②蹀躞:又作“叠燮”,音dié xiè,小步行走的样子。垂羽翼:飞鸟敛翼下落,比喻人失意受挫。垂,落下。羽翼,翅膀。这两句是说,大丈夫生在世上能有多少时间,怎么能一天到晚缩头缩尾就像那垂羽敛翼的鸟儿裹足不前呢?
③弃置:一作“弃檄”。檄,文书。罢官:解除官职。这里是辞掉官职的意思。还:回。这两句是说,还不如抛弃眼前的一切,辞官而去,回到家里独自休养身心。
④朝出:早晨出门。与亲辞:和亲人告别。暮还:傍晚回来。侧:旁边。这两句是说,早晨出门去做事,和自己的亲人道个别;傍晚时,事情做完了,又重新回到亲人旁边。
⑤弄儿:戏耍着小儿。这两句是说,戏耍着小儿,在床前做着游戏;或者看着妻子在织布机上织布。
⑥孤且直:身世寒微而性情耿直。这两句是说,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出身贫贱,更何况像我不仅出身低下而且性格耿直!

[
诗译]
      面对几案上的食品毫无饿意,拔剑击柱忍不住长长叹息。
      大丈夫生在世上能有几时,怎能像敛翅的小鸟缩头缩尾、小心翼翼?
      倒不如抛开眼前的一切弃官而去,回到家中好好休养生息。
      早晨与亲人道个离别,傍晚又和亲人生活一起。
      在床前逗着小儿做做游戏,或看看在织布机上忙碌的妻子。
      自古以来的圣人贤士无不贫贱,更何况我出身寒微、性格耿直!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眺(464~499)
    谢眺,南朝齐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与谢灵运同族,人称“小谢”。曾任宣城太守,故世称“谢宣城”。
    他的高祖谢据为谢安之兄,其父谢纬,官散骑侍郎,他的母亲便是宋文帝之女长城公主。谢眺家世显贵,少又好学,曾参与竟陵王萧子良的文学活动,与萧衍、沈约、王融、萧琛、范云、任昉、陆倕并称“竟陵八友”。谢眺初为太尉豫章王萧嶷行参军,后为随王镇西功曹,转文学(官名,或称文学从事,掌教令)。永明九年(491年),随王为荆州刺史,“亲府州事”,谢亦随之前往,并“以文才尤被赏爱”。后被长史王秀之所谮,调往京都建康任新安王中军记室,兼尚书殿中郎,又为骠骑谘议,领记室,掌霸府文笔,又掌中书诏诰。建武二年(495年)出任宣城太守,复还任中书郎 。两年后出为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因告发岳父王敬则谋反,迁尚书吏部郎。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始安王萧遥光谋夺帝位,谢眺不愿参与其事,反遭诬陷,下狱而死,年仅三十六岁。谢眺是齐代最优秀的诗人,他与沈约等共同开创了“永明体”。有《谢宣城集》。
    其事见《南齐书·谢眺传》,又见《南史·谢裕传》附记。

高斋视事
    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①。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②。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③。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客膝④。空为大国忧,纷诡谅非一⑤。安得扫蓬径,销吾愁与疾⑥。

[
导读]
    这是诗人在宣城(今安徽宣城)任太守时写 的一首诗。
    诗人通过在府衙办公时的所见所感,描述了自己陷身官场、既想摆脱又难以摆脱的无可奈之情,对自己的前途寄予了深深的忧虑。
    谢眺一生胆小怕事,无官时求官,做官时畏官。才华俊秀,几度遭人谮毁;官场险恶,一时欲罢不能。做官的幸、乐、荣,在他这诗中也便成了累、苦、怨。

[
注释]
①余雪:残雪。映:映照。开:散去。这两句是说,太阳出来,寒雾渐渐散去,远处山上残存的积雪,映照着青山。
②暖暖:模糊不清的样子。江村:水阳江附近的村子。水阳江从宣城东流过,在芜湖与青弋江相汇而入长江。离离:历历分明。海树:此指湖边的树。海:大的湖泊也称“海”。这两句是说,远处的村子模糊不清,而近处湖边的树木却看得清清楚楚。
③就,靠近。清盥:洗手的器具。盥,音guàn。凭轩:靠着有窗槛的长廊。方:正要。秉:持;拿。这两句是说,披着衣服到盥器前洗洗手,靠着窗户坐下,提起笔来正要批阅公文。
④列俎:排列着俎。俎:本是用来盛鱼肉等祭品的器具,这里指装着精美菜肴的器具。归:结果;最后。单味:一种菜。这里指选用一种菜。连驾:指高大华美的房子。驾,通“架”,支承,即材木相互支承。止:只;仅仅。容膝:仅能客纳双膝。喻指小房子。这里是指住一间小屋。这两句是说,面前排列着许多是美味佳肴,我只吃其中一个菜就够了;府衙之中高房大屋鳞次栉比,我只居住小间房子就行了。
⑤空:白白地;徒劳地。为:替。忧:忧虑;担心。纷诡:混乱、欺诈。谅:想来。非一:此有两解,一指 人对自己的欺诈、诋毁不只一次;二反映这种官场上的尔虞我诈时常发生,人们不能团结一心,竭力为国。这两句是说,我只是徒然为国担忧,官场之上混乱不清、尔虞我诈,想来也难以团结一起,一心为国做事。
⑥安得:什么时候能。扫:清扫。蓬径:草屋前的小路。扫蓬径,即归隐。销:去除。愁与疾:忧愁与心病。以忧至愁,由愁而疾,说明忧愁之大。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才能归隐乡间,到那时才能真正去除我的忧愁和心病啊!

[诗译]
太阳驱散了漫天的寒雾,白色的积雪浑映着青山。
江边的村落还模模糊糊,湖岸的树木已清晰可见。
披衣来到水盆跟前洗手,靠窗坐下刚刚提起笔杆。
佳肴排列我只选用一种,高屋栉比我只占用一间。
只是我白白地为国担忧,尔虞我诈早已不是一天。
啥时才能真正弃官归隐,把忧愁和心病彻底驱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7:39 , Processed in 0.2483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