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苍梧听风

【原创】廉政诗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执信(1662~1744)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是王士禛的甥婿。因于佟皇后丧葬之“国忌”期间(1689)观演《长生殿》被革职,坐废终生。有“狂士”之名,曾著《谈龙录》以指讥王士禛之“神韵”说,诗多反映现实生活。有《饴山堂集》。
    其事见《清史稿·文苑·赵执信传》。

道旁碑

    道旁碑石何累累,十里五里行相追①,细观文字未磨灭,其词如出一手为②。盛称长吏有惠政,遗爱想像千秋垂③。就中行事极琐细,龃龉不顾识者嗤④。征输早毕盗终获,黉宫既葺城堞随⑤。先圣且为要名具,下此黎庶吁可悲⑥。居人遇直聊借问,姓名恍惚云不知⑦。住时于我本无恩,去后遣我如何思⑧?去者不思来者怒,后车恐蹈前车危⑨。深山凿石秋雨滑,耕时牛力劳挽推⑩。里社合钱乞作记,兔园老叟颐指挥(11)。请看碑石俱砖甃,身及妻子无完衣(12)。但愿太行山上石,化为滹沱水中泥(13)。不然道旁隙地正无限,那免年年常立碑(14)。

[
导读]
    这首诗写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当时,作者任山西乡试的主考官来到太原,乡试结束后,从太原南下,经太行山区,回故乡山东探亲。作者行经太行山一带时,看到沿途“思政碑”及多,心有所感,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长诗。
    思政碑又叫去思碑,或叫德政碑。它本是地方长官离任后,地方绅士为颂扬其政绩而立的纪念碑,李白就曾为虞城县的李县令撰写过去思颂碑文。所以,立去思碑本来是为了表彰那些勤政爱民的清官廉吏的。没想到,一些庸官俗吏及拍马溜须之徒,却弄虚作假,邀取美名,甚至因此敛钱伤农,祸害百姓。这首诗以其犀利的语言,对比的手法抨击了这种造假的恶政之风,鞭挞了那些无德无恩于百姓却想方设法为自己歌功颂德的民贼,对百姓的苦难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
注释]
①何:多么。累累:连续不绝的样子。相追:指一个接着一个。形容去思碑极多。
②磨灭:消失;湮灭。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其词:碑上的文字。指内容都是颂扬之词。
③盛称:极力称赞。长吏:泛指行政长官。《汉书·景帝纪》:“中元六年诏:‘吏六百石以上,皆长吏也。’”惠政:即惠化,仁政。惠,仁爱、宽厚。《书·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遗爱:指遗留及于后世之爱。《汉书·叙传》:“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余思。”想像:犹想见。屈原《远游》:“思旧故以想像兮,长太息而掩涕。”这两句是说,那碑上的文字都是在极力称赞这些行政长官施行仁政,有德于民,人们将千秋万代地怀念他们。
④就中:其中。行事:所做的事情。琐细:繁碎,细小。龃龉:音jǔ yǔ,本指牙齿参差不齐,比喻抵触、不合。识者:有识别能力的人。嗤:讥笑。这两句是说,其中所写的事迹都很繁碎,有些内容前后不合,漏洞百出,也不怕有识别能力的人讥笑。
⑤征输:税赋征收。征,取、抽税。输,献纳。特指纳税。毕:结束。黉宫:学校。元人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葺:修建。城堞:城上女墙。泛指城墙。这两句是说,税赋早已经及时征收上来,滋扰乡里的窃贼也终于被抓获;学校已经修缮一新,紧接着又维修了城墙。这些都是碑文上面所罗列的地方行政官员的所谓政绩。实际上,以上这些本是他们应尽的份内之事,不料现在却成了官员们往脸上贴金的依据。作者字里行间,暗含讥讽。
⑥先圣:古代的圣人。指孔子。且为:况且成了。要:求取。黎庶:平民百姓。吁:音xū,叹词。这两句是说,圣人立国安邦的道理都成了这帮人邀取令名的工具,那些下层百姓的遭遇更让人可悲可叹了。
⑦居人:当地人。遇直:即使遇到。直,即、即使。聊:姑且。借问:向人寻问。恍惚:又作“恍忽”。隐约不清,难以捉摸和辨认。云:说。这两句是说,即使你恰巧遇到一个当地人,你问他碑文上的官吏的名子,他也都茫然不知。
⑧住时;指长官在该地做官时。遣:使:令。这两句是以“居人”的语气写:他在这儿做官的时候对我本来就没什么恩惠,他现在走了,怎么能让我思念他呢?
⑨来者:指新上任的长官。蹈:踏。原来的长官走了,老百姓并不怀念他,但新继任的长官却对百姓的“不思”行为大发雷霆,逼着人们一定要为前任建一座去思碑,因为他担心自己日后也会受到百姓的冷遇。“后车”句是比喻说法。
⑩凿:开。劳:夺取。挽推:拉推。指耕作。挽,牵引、拉。这两句是说,秋雨绵绵,道路泥滑,还要到山里开凿建碑的石头,牛拉人推把它运来,百姓连秋季收、耕的农活都耽误了。
(11)里社:本指乡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这时泛指村子里。合钱:凑钱。乞:求请。作记:写碑文。兔园: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的园囿。据《史记·梁孝王世家》言,武好宫室园囿,于是筑东苑,作为享乐和招纳宾客的场所。《三辅黄图》、《西京杂记》均作兔园。唐时,蒋王李恽命僚佐杜嗣先仿效应试科目的策问,编写了一本习题集,恽是太宗之子,因取汉梁孝王的兔园为名,称《兔园策》。当时的士大夫以其内容浅陋、是启蒙性读物,多所讥之。兔园老叟,即指迂腐浅陋的乡村塾师。颐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人的傲慢无礼。颐,音yŠ。挥:本指舞动,这里指挥毫,谓书写。这里是说,村里人凑钱求人作一篇碑记,那村里的塾师尽管浅陋迂腐,但写碑文时仍是十分傲慢无礼。
(12)俱:都是。砖甃:用砖砌成的碑亭。甃,音zhu,本指井壁,后人砖砌物皆称“甃”。及:和。妻子:指妻子与子女。完衣:完整的衣服。这两句是说,请看这每座石碑皆有用青砖成的碑亭,可那些砌亭的村民和他们的妻子儿女连一件完整的衣服都没有。
(13)但愿:只希望。滹沱:河名。出山 西繁峙东之泰戏山,穿割太行山,东流入河北平原,于献县和滏阳河汇为子牙河,经天津,会北运河入海。这两句是说,只希望太行山上的石头都变成滹沱河中的污泥。
(14)道傍:靠近路边。傍:依靠、靠。隙地:空地。那:怎么;哪里。这两句是说,如果不这样,那靠近路边的空地还非常多,难免年年还要立碑建亭,怎能有个止尽呢!

[
诗译]
道旁的思政碑怎么这样多,十里五里间一座接着一座。
细看碑上文字还没有磨灭,上面的语句都像一人所作。
极力颂扬长官能施行仁政,想让遗留的恩德千秋传颂。
其中记述的事件繁多细碎,矛盾之处也不顾识者讥讽。
税赋早已征收盗贼终入监,学校已维修又把城墙修缮。
先圣教诲都成了求名工具,下面的黎民更是可悲可叹。
即使向遇到的当地人寻问,碑上的姓名他们茫然不知。
在任时对我们就没有恩义,离任后我们对他哪有追忆?
不去建碑新长官就会发火,他担心自己日后也受冷落。
秋雨路滑还要到深山开石,牛拉人推为这事误了农活。
全村人凑集钱央求人作记,老村究虽浅陋也傲气十足。
请看碑亭都是用青砖砌成,百姓没一人有件完整衣服。
只希望太行山上所有顽石,都能变成滹沱河底的污泥。
不然靠近路边的大片空地,难免年年还会有碑亭设立!
寄洪昉思

垂堂高坐本难安,身外鸿毛掷一官①。
独抱焦桐俯流水,哀音还为董庭兰②。

[
导读]
    康熙二十八年(1689),国子监生洪昇招集伶人在宅中演唱自己所创作的戏剧《长生殿》,时值佟皇后丧期,给事中黄仪弹劾洪昇等于“国恤”间观剧为“大不敬”。洪昇被革除太学生资格,赵执信也因前去观剧被免职。数年后,他给隐居故乡的洪昇写了这首诗。
    全诗表达了鄙弃功名富贵的旷达襟怀,及看重朋友情谊的热切心情,显示出与龌龊的官场彻底决绝的人生态度。昉思,洪昇的字。

[
注释]
①垂堂:堂屋檐下。因檐瓦落下可能伤人,比喻危险的境地。秦汉时就有“家累千金,坐不垂堂”的谚语,《史记·袁盎传》也有“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说法。这里以“垂堂”比喻官位。高坐:也作“高座”,犹言上座。鸿毛:鸿雁的羽毛。比喻极轻之物。《战国策·楚》:“今夫横人  口利机,上干主心,上牟百姓,公取而私取利,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于丘山。”掷:抛弃。这两句是说,身居官位,本来就难以平安,赞善的官职本来就是身外之物,抛弃了它,就像失去一片鸿毛那样不值一提。这既是自励,也是勉励洪昇。
②焦桐:即焦尾琴。据《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cuàn)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俯:低头。流水:用高山流水的典故。《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这里是借此表示与洪昇的知音之情。哀音:哀伤的曲调。董庭兰:唐时有名的乐工,精于琴瑟。常出入肃宗时名相房琯府中。事见《旧唐书·房琯传》。这里借董庭兰比洪昇。王士禛以为作者比说不妥,不该将自己置于房琯的地位,曾写诗嘲讽说:“君是开元房太尉,一生留得董庭兰。”其实作者仅是借董庭兰之故事说明自己与洪昇的友情之深,不见得就有自诩之意。

[
诗译]
高居官位本来就难以平安,抛弃官职如丢根鸿毛一般。
独抱焦琴弹一曲高山流水,只有知已才听出曲调哀婉。
氓入城行
   
    村氓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①。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②。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③。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④。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⑤。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⑥。一呼万应齐挥拳,胥吏奔散如飞烟⑦。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⑧。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⑨。门外氓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⑩:“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11)。”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12)。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13)。诘朝氓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顾县令(14)。

[
导读]
    这首诗作于康熙六十年(1721),作者寓居苏州时。农民由于天灾,生计已变得异常艰难,县令不仅不知道体恤百姓,却借“赈荒”之机,下乡敲骨吸髓。农民忍无可忍,群起暴动。“官逼民反”的道理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体现。

[
注释]
①村氓:乡下农民。氓,音ménɡ。终岁:一年到头。逢:遇见。县令行:县令出行。
②犹自可:还勉强过行去。意即不是最糟的事。莫见:不敢见。当衙:正在衙门里升堂。此是言其盛气凌人。据案坐:靠着案桌而尘。案,长形的桌子,这里指衙门里官员坐堂理事的公案。
③但闻:只听。喧轰:县官下乡时随行衙役的吆喝声。来向村:向村中走来。
④锒铛:音láng dāng,拴锁囚犯用的铁锁链。杻械:刑具,手拷脚镣。杻,音chǒu。《新唐书·刑法志》:“死罪校而加杻。”青盖:青色的车篷。代指车。盖;车篷。旧时官员出行必张盖。县令品级低,服色用青,所以张青盖。狼顾狐嗥:形容县令一行野兽一样的神态、声音。狼顾,狼行时常常回头,防止来自后面的袭击,此指官差衙役左顾右盼,像搜索猎物而又担心别人偷袭他的狼一样。嗥:音háo,野兽吼叫。怖杀人:吓死人。这两句是说,众衙役手持各种刑具跟在县令车后,他们野兽一般地左顾右盼、不停吼叫,真是能把人吓死。
⑤鞭笞榜掠:都是拷打人的刑罚。笞,音chī,用竹板或荆条抽打人。榜:捶打。掠,拷打。这两句是说,动用各种刑具,不停地拷打农民。血相视:带泪相看。血,指泪。汉李陵《答苏武书》:“战士为陵饮血。”注:“血,即泪也。”
⑥官私计尽:无论向官府恳求,还是托私人讲情,都无济于事。生无路:没有活路可走。却就:还是到。城中死:即到官府去与之拼命。
⑦“一呼”句:形容众多村民团结一致,响应暴动的号召。胥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和衙役。奔散:奔跑散去。这句是说县令的随从们都很快跑得无影无踪了。
⑧窜:逃跑。高城:指高高的城墙。这两句是说,可怜县令逃到了什么地方?只见他眼巴巴地望着高高的城墙,不敢回到城里来。
⑨大官:指同在这一城中的知县的上级长官。广堂:官署大堂。过去省、府、县的治所有设在同一城中的。颇知:深知;很了解。赈荒:发放粮款救济灾荒。由此可知,县令是在赈荒中因贪脏枉法而激起民愤的。
⑩鼎沸:人声嘈杂,如鼎中之水沸腾。鼎,古代饮器。温语:温和的语言。无;勿。张皇:惊慌。是说大官传下温和的话来,叫下面不要张皇失措。
(11)酒浓:酒质醇厚。馎饦:音bó tuō,一种汤煮的面食。《齐民要术·饼法》:“馎饦,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买醉饱:买酒食给农民吃饱肚子。这两句是说,大官吩咐下来,城中有的是好酒、好饭食,发钱给大家,吃个酒醉饭饱就没事了。这是城中的大官为避免事态扩大、冲击了自己而用的软招子。
(12)趋:跑向。扉:门。阁:闺中小门,指内室。这两句是说,暴动的农民并未上当,他们吃饱喝足之后,争先恐后拥进县衙,像一阵风一样拆掉大门,捣毁住房,将县衙砸了个落花流水。
(13)深宵:深夜。匍匐:爬行。奴颜囚首:蓬头垢面,像个奴才、囚犯似的。销凶威:威风扫尽。
(14)诘朝:第二天早晨。诘,音jié。咨嗟:音zī jiē,叹息,无可奈何的样子。顾;回看。这两句是说,第二天早晨,暴动的农民已经离开,城中安定下来,大官看着县令直叹息。

[
诗译]
村民一年到头都不进城,进城后怕巧遇县令出行。
遇到县令出行也还将就,千万别看到他升堂办公。
只听他坐衙审案已魂动,更何况喧嚣吆喝来村中。
车后跟着拿刑具的衙役,野兽般吼视着把人吓死。
严刑拷打一个接着一个,家家老少全都含泪相视。
公私计尽也没寻到生路,不如进城拼个死活高低。
大家一呼万应齐挥铁拳,小吏衙役飞烟一样逃散。
可怜县令逃到什么地方?眼望高高城墙不敢向前。
城中大官来到官署大堂,他深知县令去赈济灾荒。
门外传来百姓喧闹叫喊,急传软话让人不要慌张:
“城里酒味醇厚馎饦也好,人人发钱你们喝醉吃饱。”
酒足饭饱争着冲向县衙,一阵砸门捣房如同风扫。
深夜里县令才爬着回城,蓬垢如囚再无往日威风。
早晨百姓离去城里安定,大官看着县令叹息声声。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郑燮(1693~1765)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做过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十余年。因帮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忤大吏,于是弃官,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 之一。他出身贫寒,又长期任下层官吏,对百姓疾苦体验较深。其诗、书、画号称“三绝”。有《郑板桥集》。
    其事见《清史稿·郑燮传》。

悍  吏

    县官编丁著图甲,悍吏入村捉鹅鸭①。县官养老赐帛肉,悍吏沿村括稻谷②。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③。长官好善民已愁,况以不善司民牧④。山田苦旱生草菅,水田浪阔声潺潺⑤。圣主深仁发天庾,悍吏贪勒为刁奸⑥。索逋汹汹虎而翼,叫乎楚挞无宁刻⑦。村中杀鸡忙作食,前村后村已屏息⑧。呜呼长吏定不知,知而故纵非人为⑨。

[
导读]
    这首诗通过对悍吏下乡搜括敲诈场面的描述,揭露了他们残酷压榨百姓的罪恶,戳穿了县官的伪善,是一篇替穷苦百姓鼓与呼的好作品。悍吏,凶暴的官吏。

[
注释]
①丁:丁口,即人口。甲:泛指代词,犹“某某”。这两句是说,县官正编制百姓的户籍花名册,恶吏则趁机入村捉鹅抓鸭,敲诈勒索。
②括:搜求。这两句是说,县官发放布帛与肉给老年人,而恶吏却到每个村子里搜括粮食。
③豺狼:比喻恶吏。无虚过:指恶吏每到一处总要捞点什么,绝不会空手走过。抉:音ju†,剔出,挖掉。这两句是说,不是掐断人的喉咙,就是挖掉人的眼睛。极言恶吏压榨人民,手段毒辣,无所不用其极。
④司民牧:管理人民的地方长官。这两句是说,县官好行善,但由于恶吏侵扰,老百姓却愁苦不堪,更何况用那些不善的人来作地方官呢!
⑤菅:音jiān,多年生草,叶细长,根坚韧。阔:广大。潺潺:水声。这两句是说,遇到苦旱,山坡上的农田长出了野草,遇上水涝,水田里变成了一片汪洋,水声潺潺。
⑥圣主:圣明的君主。深仁:大仁,有大仁德。发:开。天庾:星名。《晋书·天文志》:“天仓南四星曰天庾,积厨粟之所也。”此借指官仓。这两句是说,君主圣明仁爱,体恤生民,开官仓赈济百姓,恶吏却从中贪污苛扣。
⑦索逋:讨取欠下的租税。汹汹:指喧闹之声很大。虎而翼:为虎添翼。比喻帮助恶人,此谓更加作恶。楚挞:用木棒打人。这两句是说,讨取欠租的高声喧嚣,越发凶狠如虎,他们不停地吆喝着痛打百姓,连一会儿安宁也没有。
⑧屏息:抑制住呼吸,形容不敢出声。这两句是说,恶吏到村,百姓们赶忙杀鸡做饭招待,前村、后村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⑨长吏:长官。这两句是说,以上种种情形长官定然不知道,如果他知道悍吏这样胡作非为而故意放纵他,那真不是人干的事啊!

[
诗译]
县官正将户籍名册编集,恶吏捉鹅抓鸭来到村里。
县官抚养老人发给布肉,恶吏走村串户搜刮粮食。
逢处便捞如同豺狼一样,断喉挖眼真是毒辣之极。
好官行善民为悍吏发愁,更况坏官去把百姓管理。
旱时坡田早已长满野草,涝时水田更是波涌浪起。
君主圣明打开官仓赈灾,恶吏心黑竟然贪污作弊。
吆喝讨税真是比虎还凶,辱骂痛打没有片刻宁息。
村民杀鸡忙着准备饭菜,前村后村全都屏住呼吸。
可叹长官不知这些情形,知而故纵岂是人做之事!
燕京杂诗三首(其一)

不烧铅汞不逃禅,不爱乌纱不要钱①。
但愿清秋长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②。

[
导读]
    这组诗写于雍正三年(1725)作者出游北京之时。此次北游,他会朋结友,臧否人物,常常放言无忌,遂得“狂士”之名。该诗鲜明地表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不信道、不拜佛、不爱官、不要钱,向往着能自由自在地漫游祖国的名山大川,日日与书画相伴。这种高雅脱俗的人生态度是那些只知道追求高官厚禄、名利金钱的庸俗之辈所难以比拟的。

[
注释]
①铅汞:道家言以铅、汞入鼎炼丹,服之可以长生。因谓炼丹之事曰铅汞。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鋉师五十韵》:“专心在铅汞,余力工琴棋。”逃禅:逃避世事,皈依佛法。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乌纱:即乌纱帽。起于东晋,南朝宋明帝初,建安王休仁置乌纱帽,隋时成为官员的专用帽。后人们遂以乌纱帽指代官职。
②但愿:只希望。清秋:凉爽的秋天。米家船:指装载着精美书画的船。米家,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二人俱是著名书画家,并精于古书画鉴别。友仁能传家学,所作清秀脱俗,自成一家,因称其所绘山水为“米家山”、“米氏云山”。郑燮很喜欢这种船载名书画漫游天下的生活,曾刻一印“鸡犬图书共一船”。见阮元《广陵诗事》。

[
诗译]
不迷道术也不去礼佛参禅,不爱官位也不喜追求金钱。
只希望清凉秋日漫漫长夏,载着满船书画在江湖游玩。
范  县

    四五十家负郭民,落花厅事净无尘①。苦蒿菜把邻僧送,秃袖鹑衣小吏贫②。尚有隐幽难尽烛,何曾顽梗竟能驯③。县门一尺情犹隔,况是君门隔紫宸④。

[
导读]
    这首诗写在范县任上。对于为官,作者认为应该“慈惠简易,与民休息。”该诗通过自己吏治情况的描述,就表达了“清静无为”的政治主张。符保森《奇心庵诗话》对作者做县令时的情况曾有过描述,可做这首诗的注脚:“(燮)现身说法,民皆安堵息讼。尝于公庭步月作诗写画。六房如水,吏去无人。”

[
注释]
①负郭民:房屋背靠城墙而居的百姓。厅事;官府办公的地方。又作“听事”。这两句是说,靠着城墙根,住着四、五十家普通百姓,公堂里窗明几净,不时有几片落花落到堂前的庭院中。
②苦蒿菜:味道稍苦的野菜。蒿菜即蒿类的草。有青蒿、白蒿、茵陈蒿等。味苦,民多采之以补饮食之缺。此句是指邻僧送蒿菜给作者。秃袖:即半袖、秃衿小袖。一种无领的短袖衣。私居之服。鹑衣:鹑尾秃。衣服破旧褴褛,故称“鹑衣”。鹑,音chún。《荀子· 大略》:“子夏贫,衣若县(通“悬”)鹑。”这句是指门下小吏贫穷,有时公堂上还穿着破旧不堪的家居之服。
③尚:还;尚且。隐幽:同“隐曲”。幽深偏僻。 代指民间的隐情、冤屈。烛:明察。顽梗:顽固鄙拙、难以教化的人。驯:顺服。这两句是说,即使官吏清廉爱民,民间也仍有冤情未能全部察觉,若干顽固不化的乡民竟然还是没有教化过来。
④隔:阻隔、间隔。况:何况。君门:君王之门。紫宸:殿名。唐大明宫第三殿为紫宸殿,为皇帝接见群臣、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这两句是说,县衙与百姓相隔一尺之遥,县官尚且不能体察全部民情,更何况皇上深居宫殿重重的皇家大内呢!结尾由自己仅是个七品县令尚不能完全了解百姓疾苦,推及皇上,他又能对百姓的情况知道多少?可谓言辞肯切,出自肺腑。

[
诗译]
靠近城墙根住着四五十家百姓,厅堂洁净时常有落花飘入院中。
邻近的僧人有时送些苦涩野菜,办事的小吏破衣褴褛非常贫穷。
即使这样百姓苦难也难以尽察,依然有顽固庶民没有教育成功。
与百姓相隔咫尺尚有民情不知,何况皇上身居殿宇重重的深宫。
喝  道

                                         喝道排衙懒不禁,芒鞋问俗入林深①。
                                         一杯白水荒涂进,惭愧村愚百姓心②。

[
导读]
    这首诗写作者深入乡村,访察民情。自古以来,官员出行,都要有仪仗士卒前引传呼、使行人避道,谓之“喝道”,《周礼·秋官》中就有宫吏出行,仪士“掌执鞭以趋辟”的话。但作者外出巡访从不鸣锣开道,也不打“回避”、“肃静”的牌子,只用一小吏打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前导。这种不合时宜的做法让许多官场中人看不惯,就连他的友人郑方坤也曾在《郑燮小传》里说“(燮)嵚崎历落,于州县一席,实不相宜。”
    这首诗,作者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与普通百姓同等的地位上,连喝百姓一碗白开水都感到惭愧,表现出了一个正直官吏可贵的原始民主思想。

[
注释]
①排衙:指长官升座,陈设仪仗,僚属依次参见,分立两旁。白居易《雨晴放朝因怀微之》:“不知雨雪江陵府,今日排衙得免无?”不禁:禁不住。即受不了。芒鞋:草鞋。芒,野草名。可作绳索、草鞋。问俗:访问风俗。《礼·曲礼》:“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里是指访察民情。林深:深林。山林深处。这两句是说,对于喝道、排衙这些礼仪,我生性疏懒,不想去让人做,也委实受不了,于是穿上草鞋走进山林深处的村落,访察民情。
②白水:白开水。荒涂:野路。涂,道路。据《周礼注》,径、畛、涂、道、路合称“五涂”。古代“塗”、“途”二字并作“涂”。村愚:犹“村夫”、“愚夫”,自谦之词。这两句是说,半路上喝了老百姓家一碗白开水,在下想想没为百姓作什么,真是愧对百姓的热诚之心了。

[
诗译]
喝道排衙实在懒散不禁,草鞋问俗进入一片山林。
野路喝了人家开水一碗,在下真是愧对百姓之心。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①。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②。

[
导读]
    这首诗写于乾隆十一年(1746)前后、作者任潍县县令时。郑燮画竹颇负盛名,他在潍县任职时,画竹最多,曾自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他于房前屋后,广植竹篁,常常观察、惴摩、比较,遂能胸有成竹,落笔形神俱备,他在谈及自己的画竹经验时曾这样说:“几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郑板桥集·题画》)
    然而,有时所思又不止是画竹的技艺,这首题画诗便反映出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真切关怀和同情。作为地方官吏,对老百姓“一枝一叶”也要加以关心,这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包含着对同僚的劝勉。潍县,即今山东潍县。包括,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又称中丞。年伯,古时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长辈或与父亲同科的长辈称“年伯”,前加“大”字,表示尊敬。诗题之意是,在潍县官署中画了一幅竹,献给同年考中的长辈、荣任中丞之职的包括。

[
注释]
①衙斋:官署中的书房。萧萧:风吹的声音。
②些小:一点。形容官职低微。吾曹:我辈,我们这些人。一枝一叶:比喻百姓的小事。关情:关心。

[
诗译]

睡在官署书房中听风吹竹响,怀疑是民间百姓痛苦的声音。
我们这些州县官吏虽然官小,对百姓的每件小事总要关心。
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①。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②。

[
导读]
    乾隆十八年( 1753),山东大旱,年过六十,已经做了十二年潍县县令的郑燮因请求赈灾之事得罪了上司,于是他决定弃官归里,与官府一刀两断。临行前,他画竹赠别潍县市民,并在画上题写了这首诗。
    竹,具有虚心劲节,坚贞不屈的性格,它是顽强、坚韧的人格意象。作者曾在《竹石》中称赞它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因此,这首题画诗咏物明志,即是对自己官场生活的总结,又是向恶势力显示自己绝不低头屈服的韧性精神。

[
注释]
①乌纱:即乌纱帽。代指官位。掷:抛、扔掉。为:做。囊橐:都是用来盛东西的袋子。橐,音tuó。萧萧:摇动的样子。这里指口袋空荡。袖:古人袖内常置口袋,能装钱物。寒:穷困。此指袖中袋内空无一物。这句是指自己为官清廉,口袋里没有钱。曾衍《小豆棚杂记》云:“当其去潍之日,止用驴子三头,其一板桥自乘,垫以铺陈;其一驮两书夹板,上横担阮弦一具;其一则小皂隶两娈童骑以前导。板桥则岚帽毡衣,出大堂揖新令尹,据鞍而号之曰:‘我郑燮以婪败,今日归装若是,其轻而且简。诸君之力踞清流,雅操相尚,行见上游器重,指顾莺迁,倘异日之去潍际,其无亡郑大之洎也。’言罢跨蹇以行。”
②写取:画。取,语助词,表示动作进行。这两句是表示自己将要过隐居生活。

[
诗译]

抛掉乌纱帽后不再去做官,清风两袖口袋里没有物件。
画出一枝清而瘦长的翠竹,秋风徐来的江上用作鱼杆。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杖(1716~1798)
    袁杖,字子才,号简斋,晚年号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入翰林散馆,因满文成绩不佳,出为县令。曾先后做过漂水、沭阳、江宁等地知县。三十三岁辞官,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小仓山构筑园林,号随园,吟咏游乐于其中近五十年。他为人通脱放任,耽爱山水、园林等享受,但对正统思想亦有所非议。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等。
    其事见《清史稿·文宛·袁杖传》。

咏  钱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①。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②。空劳姹女千回数,屡见铜山一夕休③。拟把婆心向天奏,九洲添设富民侯④。

[
导读]
    对于钱,古人大多是不愿多谈的,认为那样会很俗,儒家赞美安贫乐道,墨家倡导重节俭、轻富贵,虽然管子、范蠡等人也曾说过钱财的重要,但并未得到当时多少人的重视。作者却不避世嫌,大胆对金钱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钱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人们应该重视,但不能一味追求,甚至贪脏枉法,因钱殒身。清贫伤身,敛财为害。他希望能天下人同富,共同过上好日子。作者充满辩证法的金钱观是难能可贵、值得充分肯定的。

[
注释]
①薪水:指有水火的日常生活条件。寻常:平常。动辄:动不动就。君:指钱。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总离不开财米油盐,而这一切生活条件的完备,又有哪一件能离开钱?我也时会为钱发愁。
②解用:解其用。即能知晓钱的作用。俊物:好东西。俊,美。清流:指负有时望的清高的士大夫。这两句是说,知晓钱的作用的人又何尝不认为钱是个好东西呢,从来不屑谈钱的人不一定就是真正的清流之辈。
③空劳:徒劳。姹女:东汉时,灵帝刘宏母永乐太后好敛财,京城有童谣曰:“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以钱为室金为堂。”见《后汉书·五行志》》。姹女,少女。屡见:一次又一次看到。铜山:汉文帝曾赐宠臣邓通铜山(今四川荣县北),让他自铸钱。景帝时,邓家被抄,通饥饿而死。见《史记·佞幸列传》。这两句是说,谁也不能把钱带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那些一遍又一遍地为太后数钱的少女们真是白数了,开始富可敌国,终究饥饿而死,这样的事件我真看得多了。
④拟:准备。婆心:慈爱的心肠。向天奏:向上天奏明。九州:指中国。《尚书·禹贡》,分中国为九州,后人们就以“九州”作为中国的代称。富民侯:据《汉书·食货志》,汉武帝晚年,因江充谮杀卫太子,又悔征伐连年,会车千秋上书为卫太子鸣冤,因擢升为大鸿胪,数月后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此仍借其名不借其事,泛指能使天下百姓富足的官吏。这两句是说,我准备把我自己的善心向上天禀奏,让天帝在全国多增添一些能让百姓发家致富的官。

[
诗译]
人的平常生活大都离不开金钱,动辄用钱我的忧愁也与它有关。
知其作用者都知道钱是好东西,从不谈钱的人不一定高尚脱凡。
白白让少女数点也未带离尘世,屡屡见钱如山堆最终饿死人间。
我想把自己一片善心禀奏天庭,给中国多派些发家富民的好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问陶(1764~1814)
    张问陶,字仲冶,号船山,遂宁(今四川遂宁)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后充任会试同考官,出为山东莱州知府。晚年漫游吴越,病卒于苏州。有《船山诗文集》。
    其事见《清史稿·张问陶传》。

赠韩介堂廷秀同年,时新选陕西平利县

    慷慨论交不厌深,恨无好语作官箴①。入关诗要英雄气,经世人须父母心②。钱跃囊中防痛哭,书题判尾费沉吟③。褒斜是我还乡路,他日来听单父琴④。

[
导读]
    韩介堂,字廷秀,与作者为同科进士。当韩廷秀被选为平利县县令、即将走马上任时,作者写了这首诗赠送他。
    该诗情真意切,语重心长。他奉劝同年,要清正为官,不要贪污受贿;要公正断案,不要草菅人命。这篇官箴不仅是对友人的劝戒,也是对世代为官者的劝戒。

[
注释]
①慷慨:意气风发,情绪激昂。论交:谈论交友之道。不厌深:应该深透。官箴:原指百姓对帝王的劝戒,后多用以指对官吏的劝戒。如为官忠于职守的称“下辱官箴”,为官失职的称“有玷官箴”。这两句是说,慷慨论交,总应把道理说深说透,真恨自己没有精妙的语句写出劝戒你的话。
②入关:进入关中。陕西古称关中之地。经世:治理世事。父母:古代称地方官为父母官。这两句是说,你要进入关中做官了,给你的诗应该有一种赞美英雄的豪放之气,但我却希望你能真正关怀百姓,当好这个父母官。
③钱跃囊中:指贪污受贿。痛:指因贪赃枉法被罢官时的懊丧悔恨。书题判尾:在公文末尾作出的判断。这里指审理案件做出判决。沉吟:反复思考。这两句是说,当你要贪污受贿时,不妨多想想因之被罢官时的懊丧,防止贪欲滋长,当你审理案件要做出最后判决时,千万要反复思考,不要轻易下笔。
④褒斜:古通道名,又称褒斜道、褒斜谷,在陕西西南。南口称褒谷,在今勉县褒城镇北十里;北口称斜谷,在今眉县西南三十里。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修成栈道,当时是川陕交通要道。还乡路:作者是四川人,但长期生活在中原,还乡时需经褒斜道。他日:将来的某一天。单父琴:用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担任单父(今山东单县南)宰时鸣琴而治的典故。据《吕氏春秋·察贤》说:“宓子贱治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巫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亲之而单父亦治。巫马期问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谓任人,子之谓任力。任力者故劳,任人者故逸。’”这里借以期望韩廷秀吏治清明。

[
诗译]
慷慨论交尽可能把话说透说深,恨自己没有金玉良言用作官箴。
送给入关者的诗要有英雄豪气,治理众百姓的官须具父母慈心。
贪污受贿别忘记罢官后的懊悔,判理案件下笔前千万反复思忖。
褒斜是我返回家乡的必经之路,希望将来听你吏治清明的佳音。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则徐(1785~1850)
    林则徐,字元抚,号少穆、石麟,晚号竢村老人、俟村退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道光十七年(1837)任湖广总督,次年为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于虎门销毁缴获英、美商人之鸦片二百余万斤,并严设海防。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则徐督促沿海军民屡败入侵之英舰。道光十九年(1839)为两广总督。后以英商勾结官僚琦善,被谮革职。二十七年(1847)复起为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咸丰即位,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督办军务,至潮州病卒。谥文忠。
    林则徐为官清正,敢于为民请命,不惧权贵,百姓颂之为“林青天”。他是清朝末年维新运动的重要先驱者,中国近代史上禁烟抗英的民族英雄,被公认为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有《林文忠公政书》、《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抄》、《信及录》等。
    其事见《清史稿·林则徐传》。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其一)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③。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④。

[
导读]
    这首诗写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八月。由于清王朝的卖国求安政策和投降派的陷害,坚持禁烟抗英的林则徐被革职后不久又遣戍伊犁。启程前,他口占两首诗与家人告别,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该诗独运苦心,排解家人忧思,竭尽抚慰劝说之意,并正言相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得失、荣辱、进退是微不足道的。尽管此去伊犁行途修远,山险水恶,但全诗还是充盈着一种无怨无悔、无忧无虑的浩然正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不仅是作者个人用以自勉自励的名句格言,更可作为林则徐之后所有为官者自对自查的万世“官箴”!

[
注释]
①力微:能力小。任重:责任重大。久:长时间。神疲:精神疲惫。竭:尽;完。衰庸:指衰老的身体和平庸的才能。支:支撑、支持。这两句是说,我责任重大,但能力低微,长时间以来已经感到精神疲惫了。身体也已经衰老,再加上才能平庸,再去竭尽心力去做事,一定难以支撑。
②苟:如果、假如。利国家:即利于国家,对国家有利。生死以:语出《左传·昭公四年》。春秋时,郑国大夫子产因改革军赋制度而受到别人的指责,他坚定地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即“如果对国家有利,个人的生死都由它去了”。以:付与。岂:难道。避趋:躲让;奔赴。这一句是说,难道因为有祸就躲让、有福就迎受吗?
③谪居:因谪而居。谪,罚罪。凡官吏降级、调往外边地方皆称“谪”。此指作者被谪戍伊犁。养拙:犹“守拙”,指隐退不仕。刚:正好,恰巧。戍卒:守边的士兵。戍,防守。宜:适合。这两句是说,自己被遣戍伊犁,没有受到更重的处分,都是皇上的厚恩,退隐不再做官,去当一名守边的士兵是正合适不过的了。
④戏:逗趣;调笑。山妻:自称其妻的谦词。故事:典故。诗末作者自注:“宋真宗闻隐者杨仆能诗,召对,问:‘此来有人作诗送卿否?’对曰:‘臣妻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东坡赴诏狱,妻子送出门,皆哭,坡顾谓曰:‘子独不能如杨处士妻作一首诗送我乎?’妻子失笑,坡乃出。”作者所注内容,载《东坡志林》。试:尝试。吟:吟咏,作诗。老头皮:即老头。这两句是说,我逗趣地和老伴谈起宋真宗召对隐者杨朴的典故,说你不妨试着作一首“断送老头皮”那样的诗。

[
诗译]
能力低微责任重大早觉得神倦精疲,老而平庸虽竭尽心力再也难以支持。
假如有利于国家我绝不管个人生死,岂能见福便去迎受而遇祸就想躲避!
我被遣戍伊犁真得感谢皇上的大恩,退隐不仕做名守边的小兵正好适宜。
和贱妻逗趣说起真宗召杨朴的典故,老伴呀,你也试写首断送老头的诗?


一九九七年三月一稿
二○○一年二月二稿
二○○二年二月三稿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  记
    十年前,当我重新系统阅读我国古典诗歌时,并没有要做成一个什么《诗鉴》的打算。后将读书笔记分类整理时才发现,古人也曾反腐倡廉,而且那劲头其实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廉政诗歌,代有佳作,一如九曲长河,奔涌在时代的崇山峻岭中,有时是滔天巨浪,有时是平波细流,就这样汩汩荡荡,一直流到今天。作为跋涉在古典文学山原中的我,此时,便不只是惊讶和赞叹了。何不将其做成一个集子呢?没想到为了这一问,便足足花去了我三年中的全部业余时间。反腐倡廉不可一蹴而就,想我这一个薄薄的册子也不会起多少作用。因此,用一卷空文便能“刺贪官,补时政,正风俗”的美梦我并没做过。然而,作为生活在这改革盛世中的一个普通读书人,我愿将这菲薄的礼品敬献给那些铲除邪恶的斗士和清政为民的官吏,也算为那些反腐倡廉的猛士呐喊助威吧。“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余之用心,何人思之?
    出书难。这个小册子能得以付梓,是要感谢很多领导和友人的。纪委书记ZYC、宣传部长LFG为本书的出版多方筹划,花了不少精力。CL先生、LM文友披览全稿,提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使我得以进一步完善书稿的质量;两人为出书中的诸多繁琐的事务不遗余力地多方奔走,更让我感到了友情的可贵。SHZ学兄治学勤勉,著述甚丰,他的榜样作用数年来激励我沉心经史,乐此不疲,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他也曾给我以无私的帮助。
    笔者学识疏浅,又加上手中资料匮乏,本书谬误一定不少,敬请方家指正。
                                                   
                                                                                  苍梧听风

                                                                           2002年4月26日写于听风阁
发表于 2012-9-3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给老师奉茶,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3 16:04 , Processed in 0.0616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