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97|回复: 2

[其他] 转-----《金奖对联赏析与创作》(林南部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3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题云南腾冲张问德:
骆宾王亦儒生,草檄陈兵,四海共推公可继;
范少伯真隐者,功成身退,九州既靖此何忧。
【背景资料】

  此联题于2011年,时值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正热播之中,偶然从剧情中了解到张问德其人其事,通过全面搜集有关材料,随着了解的深入,愈来愈觉得其人可敬可钦。
张问德,云南腾冲人,文人出身,赋闲名士。1942年夏,日寇进犯腾冲,政府官吏望风而逃,时逾花甲的张问德临危受命,出任县长,组建起抗日临时政府和根据地。1943年面对日寇诱降,写下了传世名檄《答田岛书》,史称“抗日县长”。腾冲光复数天后,张问德挂冠而去。张有言云:我只是中华民族的读书人。【作品赏析】
    此作非应征作品,源于偶然的生活积累,胸有感概可发,构思的时候没有任何拖沓,信手而题,并且一气呵成,因此情感充沛,整体上沉稳洗练,丝毫不带滞涩之感。技法上相对比较常见,上下联均使用了以宾定主之法,上联以唐初诗人骆宾王作衬,骆宾王因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而名扬天下,同为儒生,均有草檄、陈兵的经历,这一点与所题人物吻合度极高;下联拉入了范蠡作衬,众所周知,春秋时候著名政治家、谋士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复仇吴国后,乘舟泛湖而去。同样是隐者,同样是功成身退,这两点与张问德的经历何其相似。
通过对两个为读者所熟知的历史人物的解读,侧面地映射到所题人物的身上,恰如其分地勾勒出其人其事的主要特征,看似轻描淡写,着墨不多,实则是借他人之力为己所用,成功地完成了对人物的雕塑。
    自始至终,联语能做到娓娓道来,不徐不疾,不作激愤语,不求枝节的延展,点到即止,从而在整体更见从容之态。
   
【创作心得】

在前人的对联创作中,涉及到人物的作品比比皆是,酬赠、贺挽或者庙祀等各类作品,都离不开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解读。所知愈深,所写愈能传神到位,在这个作品的创作中,我认为主要是做到了以下几点:
其一、对人物的理解全面到位。
不得不说的是,这个作品所题写的人物,并非为读者所熟知的历史名人,而是偶然有所了解,并通过大量的资料查询,才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看似普通的人物的特殊经历。很显然,如果不通过网络搜索的运用,大量的挖掘式阅读,是不可能了解这个人的特殊所在的,更无法在作品中准确地将他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其二、情感真实饱满。
前面提到,这个作品属于自发创作,没有任何牵强应付的成分,纯粹是有感于斯人斯事,不间断地酝酿发酵,最后不吐不快,因此创作时情感的积累比较丰富,下笔时思路明确,想什么,写什么,都可谓是胸有成竹,所以落笔时能做到信手裁剪,以我手写我心。
其三、技法运用熟练合理。
拉人作衬的技法,为对联创作中所常见,优秀的作品总能将这一技法运用得恰到好处,此即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所以关键不在于技法,而在于技法为我所用。
在这个作品中,所拉入的两个历史人物,与所题写的人物至少具备两个以上的类似点,因此具有极高的吻合度,既能通过读者对历史的了解,来加深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又能通过两个不同的角度,立体化地展现,有效地避免了文字空间的浪费。
二、  唐伯虎
天助清狂,竟许其谢公屐、江郎笔、刘伶酒;
世知寂寞,故佐以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背景资料】
这个作品也是人物题写类别,成于2011年,题目源于中国楹联论坛组织的一次比赛,因为对这个流传甚广的历史文化名人颇有兴趣,同时,在学习《对联话》的过程中,发现关于唐伯虎的对联作品极少,因此就产生了写一写这个人的想法。当然,这又是一次主动性的创作。
唐寅,字伯虎,明代画家、文学家,其人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坊间野史众说纷纭,然与《明史•唐寅传》所载多有异处,可供采信的有“佯狂使酒”,应为的事。【作品赏析】
  同样是人物题写类的题材,与前作相较,这一作品的切入角度大相径庭。前作从侧面着笔,交相掩映,而这一作品则正面泼墨,直观可鉴。
上联首分句就给人物作出了一个定位----“清狂”,意即放逸不羁,然后在后分句中,先后拉入了三个典故,每一个典故后面都有一个特定的为读者入眼即知的人物,并且每一个人物都具备鲜明的性格特征,谢公屐,言其爱游历、耽山水;江郎笔,言其不世出之才;刘伶酒,言其纵酒佯狂。这三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通过类比的手法,都集中地投射在所题人物的身上,唐寅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
下联也拉入了三个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作衬,看似平淡无奇,而实际上与题写的人物大有渊源,因为这里的三人都是与唐伯虎来自同一时代,后人并称为“吴中四才子”,这样一来,首分句的“世知寂寞”一语,也就落到了实处。
    上下联各自拉入了三个人物作为陪衬,看似错杂重叠,实则条理分明,层峰迭起而不觉突兀,可见安排的技巧。
中国楹联学会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编辑出版的《2011佳联三百副》评曰:文字洒脱清俊,正应唐解元之风流。上联可谓奇想,然亦的评也,下联以诸人相衬,增联语之厚味,亦见心性也。

【创作心得】

论及对联的产生,或者会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学术争鸣,但是对联在清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却是不争的事实。前人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后来者而言,既是一种启迪,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同时也是一种束缚,会让我们不自觉地避免雷同,正是带着以上这样的思考,我创作了这一作品。
首先是文字风格的把握。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基于正史中的只言片语,还是村女氓童的故口相传,这里所题写的人物,是一个放逸不羁的才子形象,如果用庄重典雅,或者深沉内敛的文字风格来表现这个人,无疑会产生风格错位的感觉,因此,在文字风格的定位上,也应该以清俊洒脱为目标,这样才能与所题写人物产生契合,更收神似之功。所以这一作品,首先能够打动读者之处,就在于文字风格本身。
其次是章法安排的技巧。今人写联、论联,言必称章法、技法,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形式,都应该也必须是为主题服务。这一作品,章法上安排得紧凑而形式灵动,前后能形成回环的照应。表面上看来,上联的三个典故的运用显得过于铺陈,实际是上因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涵,因此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最后是人物描摹的技巧,上联是通过三个点连成一条线,展示了人物的不同侧面的特征;而下联则是一条线,在这条线中,对人物进行了一个整体上定位。通过这样的由局部看整体,又由整体看局部,人物形象也就清晰可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题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非常之世,生非常人,百载而还,精魂不死;
天下之心,视天下事,一抔尚在,大势若何?
【背景资料】

这个作品题于2011年,时值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各地楹联学会、各大网络论坛不约而同地开展了以此为内容的征联纪念活动。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参加有关赛事,但是参阅了诸多获奖作品,可谓是风格不一,精彩纷呈。但是和我个人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感受有所出入,觉得完全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我的所思所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产生了自己也来写写的冲动,也算是一种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表达了。【作品赏析】
    此作以节奏铿锵沉稳,意蕴深沉内敛取胜。首先来看外在的框架和布局,通篇均以四言行文,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单一句式,均采用这种看似最为简单的形式,简洁本身就是建筑美学的一种形式,置身于前,能使人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大气、整齐划一的视觉美感,并因此形成一种冲击力,直达读者的内心。
但是光有外在的结构还远远不足,还需要与之相应的、内在气质上的完善和细化,两者统一在一起,才能产生有形有质的观感。这就不得不说到气脉掌控和细节处理了。此作下笔不徐不疾,不轻不重,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从而使气脉流畅而充满劲力,与外在的简洁遥相呼应。到下联的后八字,点到为止,余思渺渺。同时,同样是四言,四个分句又能略加变化,避免产生拘束僵硬的感觉,充分地体现了文字驾驭的魅力所在。【创作心得】
   依托重大历史题材的对联创作,很容易因为情感激昂、感触纷纭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笔时候无法自主地收束,任由个人情感全部喷涌而出,这种创作状态下产生的作品,容易流于口号化、偏激化,而脱离了作者本身应该具备的历史观和世界观。所以在这类题材的创作实践中,必须注意到以下几点:
    其一、完整到位的表达。一副作品成形,不管文字多少,风格如何,技法是否老练,这些都是外在的和次要的形式,核心在于你想说什么,是否已经完整地表达出了你自己的思想?这个作品,在这一点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上联的结句,“精魂不死”,就是对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人物的定论,绝不含糊,当然,这一观点与历史的定位也是一脉相承的。
    其二,要做到有感而发,言之成理。具体到这一作品,把辛亥革命定义为非常之世,我想是没有什么人反对的;所谓时世造英雄,把辛亥革命的先烈定位为非常之人,也是符合传统的价值观的。“天下为公”是辛亥革命先行者一生的追求和秉行的理念,所以说“以天下之心,视天下之事”,是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这既是对历史的感悟,也是提醒后继者,要怀有天下之心。所以自然而然地有了下结的“大势若何”,这即是一种设问,也是一种反诘,提醒人们今时今日,来之不易,要居安思危。因为言之成理,所以更见气势和感染力。
四、题郁孤台:
名州揽章贡风烟,襟古带今,近则抚匡庐,远则视吴楚;
壮气激山川怀抱,充天塞地,凝而为台阙,发而作诗篇。
【背景资料】
  郁孤台位于江西赣州,因林木葱茏,山势独孤而得名,登台可远眺市区全貌,历史上多有名人至此,李渤、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
几年前我曾有幸一游,一直想以此为题,写一副联,惜未成文。2012年,偶有所感,慨然落笔,遂有此作。【作品赏析】
我一向认为,对联创作实践中,写人也好,写山水也好,如果文字的风格,能够与所题写的人物山川,在精神上契合,才会更有神似之感,从而起到形神兼具的效果。具体到这一作品,山名郁孤,如果能写出此山独有的郁孤之气,才可谓传神。
上联是一种远镜头的摄取方法,起句即高瞻远瞩,不动声色地为全篇定下一个基调,既有时间的跨度,也有空间的包揽。然后通过“古、今”“远、近”的对比和交织,将这一具体景点,置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中来,而忽略其他与此无关的因素,对所题景点来说,是一种放大和强调。
下联则是近景的写法,落笔就直接破题。壮气,作者将其定义为一种地域气质,特殊的山水,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地域气质,这种气质是动态的,是在不停地冲突的,所有有“凝”有“发”,因此才有了这里的古老的“台阙”和层出不穷的“诗篇”。
全篇有实写,有虚写,实来自客观的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虚源于对实的合理想象和发挥,因此整体上虚实结合得当,动静相宜,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创作心得】
具有悠久历史的名胜古迹,由来就与楹联有不解之缘,正如《对联话》所云:“江山之奇,借文字而益显,文字之奇,非江山无所丽”。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创作这种类型的楹联作品时,往往会因为其丰富的人文背景资料,而觉得难以下笔。这就涉及到一个材料的组织与剪裁的技巧问题。
  以此作为例,可以略作探讨。很显然,郁孤台是一个具有丰富的人文背景的名胜,它距今至少有一千二百年的历史,很多历史名人都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诗篇,附近还有八境台等风景名胜。在一般作品中,这些都是可供采用的材料。在这个作品中,上联开篇就直接点明,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名州”,其所在位于章贡二江交汇的地方;然后用一个襟古带今,简洁地概括出其历史跨度;后面两个分句,则是以一种高瞻远瞩的姿态,从地理地域格局的角度来烘托其气势。
下联开篇就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既有郁孤之名,亦应有郁孤之气,而且气势磅礴,冲天塞地。到两结句则上升到了想象力的高潮,并且将这种想象力,附著于此地由来已久的“台阙”和“诗篇”上,使想象有了具体的依托,更为读者所接受和认同。
不拘泥于资料,不被资料左右了自己的眼光、拘束了自己的思维。而是服从自己落笔的需要,合理地来选取、组织所需的部分,为自己的主题服务。这一点正是此作的成功所在。
 楼主| 发表于 2014-8-3 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挽谭嗣同:
唯通儒始具佛心,男儿当为国死;
非猛药难医痼疾,天下试以歌哀。
【背景资料】

      这一作品题于2012年,我的对联作品中,很大一部分均为自发创作,受外在的因素影响小,此作亦不例外。
      谭嗣同,近代维新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六君子之一,变法失败后,他拒绝东渡,慨然说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然后从容赴死。【作品赏析】
  首先从风格上看,这是一个比较另类的挽联作品,和通常挽联相比,不言哀而生大哀,不言痛而怀大痛,结构虽短,却通篇激荡着慷慨之气,读来如闻金石之声。挽联作品产生如此效果,既有结构上的高度掌控,也有节奏和文字上的完美驾驭。
上起以“通儒”为所挽者生平定位,可谓恰如其分,顺手自然而然地引出“佛心”----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如此一来,又为所挽者的死作出了定位,后分句对死者所言,是一种高度的认同和景仰,同时对后来者而言,亦是对所有人的一种激励,是一种精神导向。
    下起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简洁而犀利。“痼疾”二字,是对当时所处时局的一种高度概括,“猛药”是对死的一种比喻,也是一种赞美,谭嗣同欲以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国人,来医治民族的麻木。至结句则如金石声起,于痛悼中更增激昂。所谓长歌当哭,大抵若此。
     通篇在整体结构、情感收放、文字调用上,精确而巧妙,完整地表达出作者心中所感,并呈送到读者的面前。
【创作心得】

    挽联作为对联创作中应用较多的一种体例,寄托的是作者对去者的一种哀悼、怀念,也可籍以表达对在世者的一种期待和慰勉,通常具有悲惋、痛惜、深情之特点。构思之初我就在考虑,挽不同的对象,或者可以持以不同的情感倾向和表达方式,谭嗣同慷慨赴死,吾辈岂能效小儿女痛哭耶?正好记得《对联话》也有此说:“哀挽作悲歌慷慨而又悱怛哀肠出之,斯最耐抽绎矣。”,因此还没有动笔,就为这个作品定下了一个基调。
众所周知,谭嗣同之死,是为民死,为民族为国家的将来而死,是自我选择的结果。因此,他的死与世俗的“小悲”无关,而是一种欲济天下而不能的“大悲”,基于这样的理解,他对于死的态度是超脱的,而且是大笑赴死的,所以如果他泉下有知,闻有人以长歌当哭,必觉欣慰矣。
    在此基调之下,篇幅的长短就很容易取舍了,宜短不宜长。一拖沓必然会在节奏、气脉上无法自如地掌控,而失去短联固有的节奏感,也无法驾驭那种激昂奔放的情绪。
    格调、篇幅既成定局,剩下的则是文字的组织了。这个作品在文字的组织上,简洁有力,力既发则绝不收束,而放任奔腾,并且形成气势。正因为有了以上对于谋篇布局的深度掌控,才有了这个相对较为另类的挽联作品。        六、贺唐老先生七十寿辰:
湖湘需大老以禧文运;
岳麓视古稀犹是少年。

【背景资料】此作成于2013年,应联友吕可夫之请,为湖南唐之享老先生贺寿而作。经了解,其时唐老先生年届七十,正出任湖湘文化交流学会会长。【作品赏析】
  这个作品以较为少见的九言成句,整体上言辞简约,不作俗语,不作陈言,但和通常的贺寿作品一样,既有所祝,又有所期,所期而更远,所祝而更深。纵观全篇,文字之下别具一种从容的意态。因此虽是寻常的贺寿之作,却能毫不拘束,在有限的篇幅内自如地腾挪,不能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上联湖湘二字,既点明所贺者的籍贯所在,又暗合其“湖湘文化学会会长”的身份;而“大老”、“禧文运”之说,无疑是再一次暗扣文化学会,并且赋予了很高的期待。下联之“岳麓”二字,即是对其所在地长沙的一种借指,也可以看作是寿比南山中的“山”,和湖湘二字一样,同样具备双重指向。古稀,是所贺者行年七十的直接交待;犹是少年,既是一种生命状态的描述,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寄望所贺对象能永远保持一种少年的状态----- 因为湖湘需大老,这样又和上联相扣。所以在上下联之间遥相呼应,形成了巧妙的关联。【创作心得】
   楹联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其实用性,贺寿类的作品,就是这种属性的具体体现。在历代名家的楹联作品中,贺寿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屡见佳构。古人在创作贺寿联时,因为其对象都是日常生活中交往多年的亲朋好友,因此感情复杂,可供下笔之处甚多。而今人在创作这种题材的作品时,不得不经常面对的一个事实就是,于写作对象所知极少,甚至是一无所知。构思这个作品的时候,我也因此而倍觉艰难,无从下笔。
    因为可以选用的材料少,所以逼着我构思这个联时,必须写得更精短,这样才能藏拙。所以下笔之初,就实际上对这个联的长短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当然,一个作品的成功与否,与其篇幅并不是成正比的,事实上,我的感觉是,越是短小的作品,越是难以写出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精彩。
    其次,作为贺寿作品,一般的写法当然都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极尽善颂善祷之能事,这样写固然是正格,也是情势所需,但是也容易落入俗套,很难翻出新意。因此,在构思这个作品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都说年龄大,而且期望更大,我则以逆向思维来落笔,并且言之能成理,因此也就有了这个作品。
   由此可见,结构简短的对联作品,如果能辅之以非常规的思路,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3 18:47 , Processed in 0.06662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