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熊东遨《诗词医案拾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0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  廖公启良被狂涛剥去泳裤戏赠?
白玉条条浪里翻,衣衫剥尽见真颜。先生欲作乘龙婿,无角无鳞入选难。?

?◆  读《对庐集》赠岭南徐续老

原 作
昨夜东篱酒半酣,新词诵罢有余甘。未曾雅范瞻城北,已觉清风起岭南。?
心结佛缘松列五,韵涵天籁月初三。扁舟便欲随公去,好钓沧溟万顷蓝。

改 作?
昨夜东篱酒半酣,新词诵罢有余甘。未曾雅范瞻城北,已觉清风起岭南。?
情寄云山松列五,韵涵天籁月初三。扁舟便欲随公去,好钓沧溟万顷蓝。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0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岭南徐续先生是当代诗坛名家,他的诗词结集出版时,曾有选择地向海内外一小部分诗友征贺。我当时与先生虽神交已久,但尚未谋面,亦蒙青眼顾及,遂写了上述一律附骥。诗寄出不久,便收到续老回信,云:"尊作大佳,足光篇幅,只是我不信佛,第五句请再斟酌。"我知道自己生造的故事在行家面前卡壳了,心中一阵惭愧。续老说得很委婉,"不信佛"云云,不过是想给我一个下台阶的机会,心里头其实早已看出这句诗前四字与后三字的不搭界。现在不妨老实交代,我写这诗的时候,对续老的生平还不是很了解,恰好有次出差路过衡山,看到祝圣寺前苍松环列,便想杜撰出一个"五松听经"的故事让人猜上一猜。当时还自鸣得意: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杜撰了蒋雄戏王姬的故事,让人们猜了几百年,《探皇陵》中的李妃,信口一句"昔日里有个潘老丞相,他的事儿美名扬",便弄得徐延昭们摸不着头脑,不是都有趣得很么?如今我也照胡芦画上一个瓢,说不定也能把一些人引进迷宫里玩一玩呢。没想到假货还没上市,就被行家一眼拆穿,此时不改,更待何时!改这句诗并未花费多少气力,这要感谢朋友及时送了我一本《岭南五家诗词钞》。那是张采庵、莫仲予、刘逸生、徐续、陈永正五位诗家的合集。有了此书作根据,我立即将"心结佛缘"四字裁革,换上"情寄云山"。这样一来,那原先前后不搭界的"松列五"三字,反而因祸得福了。此诗后来在《中华诗词》上发表,获得了一些师友的谬许。上海马祖熙先生来信称赞说:"中两联清新隽永,光彩四溢,尤为可贵……"马老是不知道我原先的大胆妄为,倘若知之,不拿起板子打我一顿手心才怪哩。教训良多,以此为最,附志于此,以警后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怀程千帆先生

原 作
千帆老丈坐南京,阅尽沧桑鬓转青。饮食近来无别物,一江水煮半天星。?

改 作
千帆老丈坐南京,阅尽沧桑眼转青。饮食近来无别物,一江水煮半天星。

    这是我《夏日怀人歌》中的一节。程千帆先生是我的同乡前辈,我虽心仪已久,但不曾拜谒过。这首诗表现的,只是我的单相思。因未识荆,故我想尽量写得潇洒,空灵一点,用浪漫笔调来弥补对实际了解不多的缺陷。谁知事与愿违,篇中错用了一个"鬓"字,几乎导致全军尽墨。问题是著名诗人史鹏先生发现的。史老对我说:"千帆丈早已秃顶,雪山上没剩下几颗松,你这'鬓转青'只怕不大合适,不如我送你一个字,作'眼转青'如何?"当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是又惊又喜,自然要厚着脸皮接受馈赠。史老的以"眼"易"鬓",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纠错,而是起死回生,救通盘于绝境。几十年来,我就是这样不断地得益于师友们的教诲,方成今日寸进。正因为如此,如今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业或与朋友交流诗艺时,也不敢有丝毫藏私。不然,怎么对得起那些曾经无私帮助过我的师长?《夏日怀人歌》后来在北京《新华诗页》及澳门《写作学刊》上发表,怀千帆丈一节隐去未公布,原因就是不敢贪天之功归己有。如今千帆老人已作古,我又重新把它拿出来,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我这位乡前辈,另一面也是为了向史鹏老申谢。??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赠李白友先生

原 作
天下如棋万象悬,故交别后梦长牵。囊空自觉亲情薄,俗世谁弘大雅篇??
一样山川同沐雨,数声问候已经年。近来择得鱼虾侣,闲引涛声到砚边。

改 作
银汉遥瞻万象悬,故人别后梦长牵。囊空自觉亲情薄,世落谁匡道义偏??
一样山川同沐雨,数声问候已经年。居闲幸得鱼虾侣,时引涛声到砚边。

    这是我故乡一位青年诗友的近作。这位诗友我非常熟悉,四年前的作品,还在学步之中,没想到近来竟然突飞猛进,当真是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如此首之开阔、深沉,圆融、浏亮,已达相当成就,如果不是个别地方火候稍差,应可与当世高手一搏。?首句前四字略显牵强,与次句气脉难贯。若以"银汉遥瞻"易之,则不惟前后云衔水接,且本句之"悬"字亦有了"根"。次句用"故交"或是"故人",可依各人习惯,不必强求。颔联上比好,点透了炎凉世态,虽是古意,但有新形。下比则不敢恭维,"弘大雅"云云,实在过于常套,属对欠工,犹在其次。如果用"世落谁匡道义偏"七字易之,便与上句势均力敌,高下难分了。五、六句大佳,看似不甚经意,实则自然成工,其空阔、灵转处,似见老杜律法之趣。结联颇饶新意,上句虽略取东坡,然得下句"涛声"一引,便掩尽前人形迹。惟个别字、词稍硬,须略加润饰,方具十分情韵。??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虞美人·访插队时房东

原 作
下乡像被开除掉,都道前程杳。牛棚日子太难熬,蚊子如雷长夜睡难着。  三十年后重逢了,俱道朱颜老。默然面对两心同,多少离情都在不言中
??
改 作
下乡像被开除掉,尚说前程妙。牛棚难比凤凰窝,蚊阵如雷长夜怎消磨?   卅年重踏山村月,不觉头俱雪。把杯相顾两无言,只有纯情依旧似从前。

    原作写当年的老知青对旧房东的重访,笔端尚有感情,只是基本功太差,离及格尚有一段距离。首先是词律尚未完全掌握,《虞美人》调,上下阕须平仄转换两次用四个不同部的韵,而此作只是到了下阕才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转换,也就是说,前六句都是同声部平仄通押。这还未把将入声字当平声用的错误计算在内。其次是现成词语太多,如"朱颜老"、"两心同"、"都在不言中"等等。第三是重字密度太大,如"日子"、"蚊子"、"太难熬"、"睡难着"等,都集中出现在歇拍二句中,十分扎眼。上片"都道",下片又"俱道",也嫌啰嗦。此外还有缺少形象思维,述事直白等问题,随手可拈,不一而足。此词的改造,须从格律与艺术两方面同时入手,方能凑效。首句以"打油腔"开篇,略带点启元白味(当代著名学者启功,字元白,长于词,以风趣、幽默的大白话入词为时人所倾倒),可以保留。次句太直白,要反过来说才能略增含蓄,故改为"尚说前程妙"。一边是"开除",一边还要说"妙",反差中蕴含的辛酸,比直接说"前程杳"浓烈得多。从"牛棚"句开始,依律须转换另部平声韵,加上原句欠锤炼,因此只留用两个排头兵,以"牛棚难比凤凰窝"取代原型。歇拍句"蚊子如雷"夸张过度,改为"蚊阵如雷"便准确、形象多了。末三字依前韵易作"怎消磨",原意未失。换头二句表述无趣,声律又未尽谐,所以只稍存其意,用两句景语代之。"山村月"与头上"雪"一现,原先枯燥的场面立刻变得情韵悠扬起来,这就是以景语言情的妙处。结穴两句太现成,人人能道,说它作甚?不如稍稍变换一下角度,添一副杯盘作道具,强调"纯情依旧似从前"来得有味。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  五泄湖抒意(之一)

原 作
五泄湖光碧映天,桃花一路沿溪山。波吻沙岸香唇美,船剪绿绸春色妍。?
岩怪峰奇萦梦忆,流飞瀑泻动心弦。越中雁荡胜人甚,诗意画情长相牵。
?
改 作
五泄湖光碧映天,桃花一路向人燃。波涛吻岸涨还落,雀鸟穿林静复喧。?
岩怪峰奇劳梦想,流飞瀑泻动心弦。抛闲笑我红尘客,半日清游也似仙。
?
    从原作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基本功较差,篇中除了一、六两句稍具情趣之外,余者不是违律,就是乏味,个别地方甚至欠通。这样的诗要想起死回生,除了大换血别无他法。首句差强人意,可以不动,保留一点原汁原味。次句末三字三平脚且意象不佳,故以"向人燃"三字易之,不惟使之谐律,且有赋予桃花潜意识的作用。三、四句过于造作,出力不讨好,加上平仄失调,成了篇中赘疣。故上联大砍,下联全删,别出意象为"波涛吻岸涨还荡,雀鸟穿林静复喧",一侧重视觉,一侧重听觉,视听互见,动静相生,庶几可以撑些门面。"流飞瀑泻"句好,可惜上联不敌,有跛足之嫌。"萦梦忆"三字无趣,试以"劳梦想"易之,勉强与下联成对。结联气不顺,了无余味,须得重新造境,方可收篇。根据前文意脉,另出新枝为"抛闲笑我红尘客,半日清游也似仙"。经过这番大换血,此诗似乎有了新的生命。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五泄湖抒意(之二)

原 作
陟岭造幽不倦人,青山绿水娱形神。一湖波碧舒游目,五泄飞清涤杞心。?
风管溪弦交响曲,虫鸣鸟啭合和音。物轻意惬尘思淡,融入自然忘自身。

改 作
始信奇观亦醉人,山柔水媚倍怡神。一湖酿碧舒游目,五泄飞清涤杞心。?
蝶影花形生死恋,溪弦风管合和音。自然妙趣知多少,但得些须便忘身。

    此诗与前作意象近似,表达方面却比前作稍强。不过从整体上看,仍不够成熟,套一句行话说叫做"有句无篇"。首句欠通顺,全改,与次句构成倒装;次句色彩过艳,故用"柔"、"媚"二字冲淡之,以免与三、四句之"碧"、"清"相犯。"娱形神"三字不稳,用"倍怡神"代之似较合适。"五泄飞清涤杞心"好,在篇中可以称得上是警句。上联亦不错,惟"波"字欠工,故改"酿",以使与"飞"字联动。五、六句亦较生动,只是上、下联俱写声音,未免意象重合,故两句合成一句作下联,另配"蝶影花形生死恋"作上联。这样诗境更为开阔,味亦醇和独特。结联乏味,意思却有,表达不畅而已。故按原意进行了重新包装,使全篇有了一个较好的圆合。上述二诗出自中华诗词研修班同一学员之手,其中第二首是在老师修改了第一首之后写的,从中还是可以看出一些进步来。??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  小 景

原 作
郊桥南岸西堤段,不笼炊烟笼白杨。息息河川慢流淌,啾啾水鸟任飞翔。?
绿油庄稼青青草,淡雅山花细细香。小景怡人浑不觉,皆因只羡美名扬。
??
改 作
石桥西望野村旁,淡淡轻烟裹白杨。有色山花相掩映,无名水鸟自飞翔。?
浸堤波浣青青草,隔岸风传细细香。小立溪头浑似醉,不知衣上染斜阳。
?
    这是一首描摹自然风光的小诗,作者写得十分费力,处处想表现新奇,却处处都留下毛病。首句造景不美,纯自然主义,看到什么便是什么,难出诗味。今拈出句中的"桥"字另组镜头,将"野村"纳入视线,增加几分人间烟火。其中"望"字是关键,以下各句皆由此生发。次句不知所云,且"笼"字违律,故裁掉四个字另行镶边。"裹白杨"的"裹"字,有人认为不若"绕"字有动感。其实不然,"裹"正是远望的效果,朦朦胧胧的,看不甚真;"绕"字的动感要近处才能看得出来,与"望"不符。中两联进行了较大的重新组装。首先将第六句的"山花"移到第三句,以"有色"二字志其无名,亦扣着"望"字;第四句"水鸟"亦是如此,不必具体为某一种鸟类。第三句的"河川"之意只取其一小部分与第五句的"青青草"稼接,构成"浸堤波浣青青草"的诗意画面。第六句的"山花"已被借调到第三句了,故此只用"风传细细香"暗寓其因果关系,这种内在的意脉承转是诗词创作的艺术手法之一。第七句保留意思,文字略有变动,"浑不觉"改"浑似醉",更见流连之意,也为推出后文蓄足了势。原第八句不好,自己说出来,殊无含蓄,故全改。"不知衣上染斜阳"者,正"浑似醉"使然也,余意不尽,余味无穷,较"皆因只羡美名扬"相去何止天壤!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医案拾例》(五)[熊东遨] 著

 

?◆  喜 雪

原 作
夜雪漫山川,朝阳镀莽原。颜皑净尘世,气色爽心田。?
云树银花落,琼枝喜鹊喧。仙宫何处觅,玉宇满人间。

改 作
夜雪覆山川,乾坤共此缘。功高除世垢,气冽爽心田。?
喜趁银花着,来听野雀喧。瑶台休更觅,只此即神仙。

    首句"漫"字不若"覆"字,"漫"字是当时景,属动态,既是"夜雪",便难见到;"覆"字是事后景,属静态,清晨可见。次句不着边际,全改,取张宗子《湖心亭看雪》之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是也。三、四句保留下联,句式小作调整,用"冽"字突出雪的个性。上联全改,与原意大致相同。五、六句改成流水对,较活,唐人多此法,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可怜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之类。"落"字不如"着"字,反过来说味更醇。结联上句反用原意,以扣住题目中的"喜"字,结语由此生发,自然得体。原句"玉宇满人间"不通,"玉宇"乃宇宙之意,怎么能"满人间"呢?若取其琼楼玉宇(即仙宫)之意,则又与"何处觅"抵触,造成逻辑混乱。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村童放学  

原 作
红巾艳艳带霞飞,一曲新歌下翠微。放学村娃不巡路,三三两两拾柴归。  

改 作
领巾红艳映斜晖,两两三三下翠微。斗罢新歌各分散,树林深处拾柴归。  

    此诗写村童放学较有个性,生活气息亦较浓,问题是结构有些不合理,个别字词不够准确,须要作出一些调整。首句"红巾艳艳"不若"领巾红艳"。因为"红巾"不能专指红领巾,亦可指头巾之类,作"领巾红艳"便别无歧义了。"带霞飞"三字亦不到位,"霞"虽有早霞,晚霞之别,但用法上早霞的成份多一些,不如改为"映斜晖",专指落日时情景,紧紧扣住题目中的"放学"二字。次句"一曲新歌"唱得早了些,应该先把村童群体拉上画面,故将第四句的"三三两两"颠倒一下字序移入此处。第三句虽是过门话,但极不经济,将次句"新歌"的内容融入其中,改为"斗罢新歌各分散",不惟形象生动,且更符生活实际。结句补充"树林深处"四字,与"拾柴归"结合得更为天衣无缝,上句省掉的"不巡路"的内容,也自然暗含其中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农院竹枝词(之一)  

原 作
冰盖寒溪雪盖山,哥操唢呐趁农闲。嘀嗒声中调儿浪,吹得春风上妹颜。  

改 作
冰盖寒溪雪盖山,哥操唢呐趁农闲。几声呖喇春风起,吹得红潮上妹颜。  

    此作有一定的竹枝风味,前二句虽平淡,但稳妥,不必改动;后二句情趣陡然上升,但毛病亦随之而来。第三句思路可取,可惜用词不当且失律。"嘀嗒"不是唢呐发出的声音,通常指钟表或雨滴声,用于此处不妥。又"调儿浪"三字分寸亦未掌握好,竹枝不忌谐谑,但不可过于粗俗,更不得庸俗。此三字有粗俗之嫌。今将第四句的"春风"二字借来,改为"几声呖喇春风起",这样,既为下句的"吹"字布下了双重伏线(哨呐之吹与春风之吹),又增添了全诗的浪漫气氛,可谓一举两得。结句因"春风"已提前发出,故顺势补入"红潮"二字,为女主人公添上几分羞涩情态,更显得绰约可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农院竹枝词(之二)  

原 作
公粮送罢到哥家,窗结霜花掩语哗。论及开春迎娶事,戏称白雪做婚纱。  

改 作
公粮送罢上哥家,窗结霜花笑语哗。待到开春迎娶日,好裁白雪做婚纱。  

    情趣略同前作,唢呐独吹变为雪窗对语,同中亦有异焉。不足处是语言尚欠精确,稍加润色,可以一读。如次句的"掩"字,把能生发后文情趣的诗眼也给"掩"住了,宜以"笑"字易之,增添生活气息一二,便中为后二句伏线。三、四句构思奇特,惟"论及"、"戏称"一类字眼有累赘之嫌,这些内容应该包括在上句的"笑语哗"里面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证了原先的"掩"字不好),不如把这一联全部安排为小情人对话的内容,改作"待到开春迎娶日,好裁白雪做婚纱"。这一改动,将阿哥阿妹天真、浪漫的形象刻划得更为鲜明,诗意也流畅多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青岛听涛  

原 作
岛绿林阴花满蹊,微风细浪拍长堤。涛声奏出千年韵,念古思今总切题。  

改作
红绽山冈绿涨溪,海风吹浪拍长堤。涛声奏出千年曲,溯古思今总切题。  

    首句不响,俗谓"闷头"者,全换。次句"微"、"细"二字气象不大,难于推出第三句,故以"海"、"吹"二字易之。第三句好,只"韵"字过柔,与通篇不协调,易作"曲"字,其病自除。末句"念古"不若"溯古"。题曰《青岛听涛》,若依原作,前半首只算是山涧边听流泉。第三句虽有"海"味,却又无根无本。作如是改,始近题目。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惠州西湖  

原 作
东江河畔耀明珠,水绿山蓝入画图。楼阁文峰相对影,半城山色半城湖。  

改 作
东江西畔耀明珠,带水环山入画图。楼阁文峰相对影,半藏云幔半涵湖。  

    首句"河"字方位不明且与"江"字相犯,故易作"西"字以正其位。次句"水绿山蓝"俗,作"带水环山"免得三分俗气。末借大明湖陈句状惠西湖有损个性,两俱不便。大明湖岂原样搬得来耶?略易数字,作"半藏云幔半涵湖"便是自家面目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明 月  

原 作
光照城池亦照村,不论富贵与清贫。愿将山川同辉映,明明白白镜一轮。  

改 作
自洒光辉普照人,何论富贵与清贫。江天取用无穷尽,纵有盈虚不失真。  

    严格地说,这首诗还够不上及格水平,主要是平仄不谐,有句无篇。然而此诗又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主要见于第二句。得此一句,便有成篇的脊骨。首句太过平常,现根据次句"骨"上生肉,改作"自洒光辉普照人"。此意象与我早年《咏日》诗"分辉无厚薄,得惠有先迟"近似。然而一为"日",一为"月",形式也有五、七言律绝之别,两不妨也。次句"不"字作"何"字好,不惟音韵谐和,且见柔韧之功。三、四句非诗词语言,今取苏子《赤壁赋》意,换成"江天取用无穷尽,纵有盈虚不失真"。苏子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又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此则两意兼取之,彼是文章此是诗,东坡须怪罪不得。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  啄木鸟  

原 作
浩瀚山林郁郁葱,偏希啄木鸟飞腾。粗心松虎成灾患,大意天牛酿祸星。?
绿淡当防松柏瘦,红浓该御果实零。危堤蚁穴常夯护,啄木终能逮蛀虫。  

改 作
浩瀚山林郁郁葱,遥闻笃笃破晴空。新松欲得高千尺,辛苦劳君捉蛀虫。  

    原诗立意尚好,可惜表达松散杂乱,全无章法。第一句勉强成立,次句便开始离谱。中二联更全是车轱轳话,较"十四个字只写得一个人骑马楼前过"还超一倍。结尾两句,有意思,未说清。现保留首句及末句最后两个字,算是有头有尾,其余全部压缩,另补充两句半以突出言外意,变成七绝一首。补充的"遥闻"句是扣题,按原句"偏稀"便跑题了。"新松"句借杜意,"恶竹应须斩万竿"便不消说得了。
??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  访成都杜甫草室  

原 作
茅舍草堂依旧妆,浣花溪水溢幽香。而今广厦云天立,寒士颜开庆小康。  

改 作
依旧溪边一草堂,风光已改昔年装。周遭广厦齐天立,寒士而今尽小康。  

这是一首很有些意思的小诗,可惜气脉不贯,有隔靴搔痒之嫌。首句即不顺畅,今理顺为"依旧溪边一草堂"。次句无关题旨,换一句充实上句,启动下句。三、四句意思尽有,笔墨不到位,不得不"扶上马,送一程",改成现今模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词医案拾例》(六)[熊东遨] 著  

◆  游沩山密印寺  

原 作
九折上沩巅,南瞻别有天。一弯溪绿水,十里稻黄川。?
古寺山岚里,新居云树边。钟声惊客梦,暮色起炊烟。  

改 作
九折上沩巅,南宗别有天。一湾溪绿水,十里稻黄川。?
喜趁双休假,来寻半日缘。钟声云外起,妙处不须言。  

    这是一首较具特色的游览诗,其中有些句子写得很美,如"一湾溪绿水,十里稻黄川"("湾",原作"弯",疑为笔误)之类。不足处是后半首工夫不够,有水土流失之嫌。起句直接入题,次句承接亦大体不差,可惜一"瞻"字减了成色。密印寺是禅宗(南宗)五叶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大有名,与江西仰山被称为"沩仰宗",此处若作"宗"字,是一箭双雕的好笔墨。三、四句妙趣天成,是篇中精华所在。五、六句继续写景无趣,章法上显得分工不明,层次紊乱。故代拟"喜趁双休假,来寻半日缘"以言情扣题。诗中着此一笔,时代气息顿浓,且隐含"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之意,因其用现代语道出,故丝毫不着痕迹。第七句"惊"字不好,与通篇气氛不谐和,结句亦落套。故略变动上句,重塑下句,使之圆合全篇。??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雨夜独饮  

原 作
廿载征程一梦长,读书立业两全荒。凿通匡壁寻朱脉,拜启程门导泗光。?
奈欠慧心通妙理,渐谙世态感炎凉。何如把盏邀豪饮,风雨楼台意气扬。  

改 作
廿载韶华一梦长,文章事业两抛荒。欲通匡壁寻朱脉,谁启程门导泗光??
世路漫漫多坎坷,人生黯黯觉炎凉。何如把盏邀明月,对影狂歌意气扬。  

    题目与内容关系不大,结句勉强入题,显得生硬之极。首句"征程"二字不切,作"韶华"较妥。"征程"通常指生活(经历)之一段,如抗战八年可谓"八载征程";"韶华"则不同,自与二十多岁的青年身份相符。次句"读书立业"不若"文章事业",现成语有时胜过新造语;"两全荒"不通,"两荒"即"全荒",无端多出一字,造成阻塞。易"全"为"抛"其病自除。三、四句理意重合,都说自己,是典型的"合掌"。但治疗不难,将句首的"凿"、"拜"二字易为"欲"、"谁",联意便成流水,上句言我,下句道人,便化腐朽为神奇了。第五句笨拙,又重复一"通"字,不要为好,改为"世路漫漫多坎坷",内涵丰富得多。第六句亦作调整,仅保留"炎凉"二字,以存原意。第七句"邀豪饮"与题目"独饮"不符,作"邀明月"始具此意。结句"风雨楼台"无意思,属于硬往题目上贴,今承上句"明月"改作"对影狂歌",诗意便浑然一体了。不过,改过后的诗题目也要跟着略改,作"月夜独饮"可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1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香山竹海  

原 作
山中新雨后,人在竹林深。雨雾疑仙雾,泉音掩话音。?
谷风吹竹舞,山鸟伴人行。品酒情常醉,吟诗意自欣。  

改 作
三春新雨过,翠竹一林深。岚气层层幕,泉声曲曲琴。?
舞迟风助力,歌歇鸟知音。未结松梅侣,诗成且自吟。  

    原作似诗非诗,空有一个好题目。起首两句互不搭界,糟蹋了王摩诘的式样。今剪掉一半,另着衣衫为"三春新雨过,翠竹一林深",便觉模样姣俏了。"雨雾"二句,生拼硬凑,费尽推移之力而不见好处,今转换成"岚气层层幕,泉声曲曲琴",略存其意而已。律诗最忌生硬凑对,生硬凑成之对,如朽木立柱,看似有形,实则贻误大事,初学者不可不知。五、六句多重字,趣味索然且出韵,亦在删削之列。上句尽人皆知,何不作"舞迟风助力"?下句有违情理,便当为"歌歇鸟知音"。结联亦不好,"品酒情常醉"便如"吃饭人常饱",道他作甚?夫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结尾作"未结松梅侣,诗成且自吟",便觉情趣盎然,意味深远了。此诗改动虽大,但除第七句外,其余每句都有原诗的影子,说它是毛毛虫变蝴蝶,相信读者不会有太大的异见。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1:00 , Processed in 0.06203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