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774|回复: 601

[公告] 木斋《苏东坡研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斋《苏东坡研究》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前言

第一编 生平研究
第一章 “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 苏轼评传
第二章 “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 -- 苏轼野性论

第二编 苏词研究
第三章 “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 苏轼“雅词”论
第四章 苏轼“豪放雅词”论
第五章 “天涯何处无芳草” -- 略论苏轼的婉约雅词

第二编 苏诗研究
第六章 “至东坡益大放厥词” -- 苏轼“以文为诗”论
第七章 “高论逼河汉,清诗鸣佩环” -- 苏轼“以议论为诗”论
第八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苏诗“尚理”论
第九章 “信手拈得俱天成” -- 苏轼“以才学为诗”论
第十章 “表面滑稽而骨子里沉痛” -- 苏轼“以文字为诗”论

第四编 苏文研究
第十一章 “驰骋翰墨,其文一变” -- 苏文论
第十二章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 《东坡志林》的写意艺术论
来源:木斋文学

木斋,现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宋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研究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代表作有《走出古典——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中国古代诗人的仕隐情结》《苏东坡研究》《宋诗流变》《唐宋词流变》《恍若隔世》《与中国作家对话》等。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斋《苏东坡研究》

前言

我对东坡的学习或说是研究,始于十余年前的研究生时代。当时的选择似乎纯属偶然,或说是一种被动的选择,因为,我师从的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朱靖华先生以研究苏轼而闻名于学术界。

而今天,我为当年这一偶然或说是被动的选择而深感庆幸和愉悦。如果让我再做一次选择,我会主动选择苏东坡。

反思十四年来的苏轼研究,至少有以下几点收获和体验:

首先,是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

我想,东坡先生的人格形象,不仅对我个人具有魅力,对于我们这一个时代的知识者来说,也是颇具魅力的。比起我国古代其他的文学家来说,苏轼似乎更合于我们现代人的口味。在人们的心目中,苏东坡是幽默诙谐的化身,是身处逆境而能保持旷达的情怀、随遇而安的快乐者,是虽然不能不做官而又能“醉眠芳草”的心隐之士等等,从而成为身处困境时效法的楷模。

苏轼的这一人格魅力,比之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君爱民;比之陶潜的“悠然见南山”的退避;比之李白“载妓随波任去留”(《江上吟》)的浪漫;比之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现世,都显得更亲切、更自然、更贴切于现代人的内心世界。

如果说,屈、陶是中国古典时期士大夫文化的开端,李、杜则可以说是这一文化的终结;而苏轼的人生方式,则可以说是一个新时期文化的发轫。苏轼的人生方式虽然也是从前人发展而来的,但却是新的历史时代社会土壤的产物,因此,他对宋、元以来的中国文化,也就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屈、陶、李、杜等离我们太远,而本世纪以来的文人又离我们太近,从而失去了距离美。

在十余年东坡研究的时光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东坡的人格精神对于我的浸染。古往今来的文人中,东坡最得我心。我注东坡,东坡注我,我与东坡,主客为二,客我为一。东坡的灵魂、人格已经溶入我的血液里了。

我写东坡,便是写我自己,写我对人生、对文学、对艺术的认识,当然,这一切都是通过苏轼这一审美客体与研究对象得以实现的。

东坡塑造了陶渊明的人格形象,东坡也塑造了我,塑造了无数的喜爱东坡精神者。

其次,是东坡在文学艺术上的创新精神,是东坡的文学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殊的地位。

与东坡的人格形象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相似,东坡的诗词散文,在中国文学史的长河中,也处于一个枢纽的位置。笔者甚至认为,苏轼的“以文为诗”、“以雅为词”及以散文表现深邃的人生哲理、以小品文表现日常生活的特质,开了近代文学的先河。这样,对于苏轼的“这一个”的研究,就具有了宏观研究的意义。

笔者在近几年逐渐形成的“宋代文学是近代文学的开端”的观点,正是在苦苦寻求解释苏轼的“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的答案中顿悟得出的。反过来,这一宏观的认识,又有助于对于苏轼这一个体研究的进展。

譬如单就诗歌方面的地位而言,苏轼的地位也许不一定高于李、杜,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也许高不过王、孟,但若就其成就的性质而言,则李、杜、王、孟的成就属于一种守成,是我国诗艺自《诗经》播种以来的金秋丰获;而苏轼的成就则源于创新,是唐诗金秋收获后翌年新一轮的春播。

李、杜、王、孟其诗艺的构成,就表达方式而言,是意象的极境;就诗与文的分合关系而言,是纯诗发展的极致;就诗歌的“情”与“理”的内涵而言,是言志载情的楷模等等,不一而足。此一类特征,正是中国诗歌古典时期的典型表现。当然,这仅仅是就主流而言,其中杜甫拥有着更多的开创性的因素。

苏轼生于唐人之后,一切传统的审美风范、一切传统的美好的意象、情感、主题、手法等,似乎都已被唐人用俗用滥,在唐人夺目的成就面前,后人感受到难以为继的困惑。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能在唐诗的高山大河的脚下,独辟蹊径,重伐山林,这需要何等的胆识,需要何等的勇气,需要何等的功力!

只有读懂了苏诗的艺术特质,才能真正理解中国诗史的流变历程;只有读懂了中国诗歌的历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诗歌的现状,才能看到中国诗歌的未来。

对于苏轼诗、词、文、赋的研究,使我如登泰山绝顶,“一览众山小”,浩瀚的中国文学史的长河,微缩成“一泓海水杯中泻”。

这本小册子,是我十余年来学习或说是研究苏轼的一个总结。为了苏东坡研究的全面性,经整理修改后,在此书中收进了已出版过的一些论著的有关章节,在此谨向有关的出版社表示谢意;此书的出版,得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各级领导及责任编辑的大力支持,恩师朱靖华先生百忙之中为本书赐写了精彩的序言,在此一并致谢。

作者于北京木斋寓所

1997年8月

  

来源:木斋文学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木斋《苏东坡研究》



第一编 生平研究
  

第一章 “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 苏轼评传
   
第一节 “我家江水初发源” -- 出生与家族
一、出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诞生于四川眉山纱觳行。

景祐三年,正是公元1036年,而苏轼之生年,却多标为公元1037━━1101年的(也有标为1036年出生的),这是因为他所出生的十二月十九日,已进入公元1037年元月八日。

苏轼生辰之星座,属磨蝎宫,按传统说法,当此宫者一生多磨难。苏轼一生多灾多难,先有著名的乌台诗案,后有黄州、惠州、儋州的流放。当然似乎也正是这些苦难玉成了苏轼的人格与文格,正是“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诗人一生在流放的旅途上,不断以司马迁以来就形成的这种受苦受难方能成为大作家、大诗人的动力(所谓“发愤著书”论)来宽慰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苏轼之前,有号称“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生辰也属磨蝎宫。苏轼后来在《东坡志林·退之平生多得谤誉》中说:“退之诗云:‘我生之辰,月宿南斗’。乃知退之磨蝎为身宫,而仆亦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韩愈此诗,题为《三星行》。三星者,斗、牛、箕也。后人亦多谓生平多折磨,大起大落者为遭遇磨蝎。如元人尹廷高诗:“清苦一生磨蝎命,凄凉千古耒阳坟”(《挽尹晓山》)。韩愈是开一代宋风之先驱,无论诗,还是文,韩、苏都如同父与子、源与流的关系,都是“自昌黎始,至东坡益大放厥词”( 借用清人赵翼语)。也许是由于偶然的相同,启发了东坡, 使他时时以昌黎自许,自觉接受了昌黎的革新精神,并且大大地超过了昌黎。 作为一代巨匠的苏轼,没有出生在繁华的都市,而是出生和生长在僻远的峨嵋山下、著名的乐山大佛以北四十里的眉山镇。八个多世纪后,这一带又诞生了另一位几乎要与他比肩,标志一个时代的巨星━━大诗人兼学者郭沫若。其中是否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就不得而知了。我们所能知道的,是诗人自己的描述:“我家江水初发源”(《游金山寺》);“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东湖》)。此地居于长江之上游,“蜀江水碧蜀山青”,茂林修竹,极得天然之野趣。这种自然环境,所赋予苏轼的那种近乎“野性”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一生命运和艺术创作,使他成为一个对传统具有极大破坏性的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点,自他出生之日始,似乎就已命中注定地深深植根于他所生活的家庭、所成长的环境之中了。

而对于苏轼这样的一代文学宗师来说,他所生长的环境、所出生的家庭,似乎应具备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学术、哲学的氛围,使他不致成为一个完全的野孩子,成为一个纯粹农夫的子弟;另一方面又不致于拘泥于礼教,成为谨守礼规而不具备破坏因素的儒子━━这种儒子能够成为学者和诗人,但绝对成不了苏轼这样的开创一个时代的大文豪。

而苏轼所出生的家庭、环境恰恰具备这两个方面的特点。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苏轼的家族

苏轼的家族,不能说是世代书香的家庭。根据其父苏洵的苏氏族谱推演,他们的祖先是赵郡栾城人( 苏轼之弟苏辙的集子为《栾城集》),推演过程大致如下:?

苏氏之先出于高阳,至周有忿生,为司寇……封于河,世世仕周,家于其封,故河南河内皆有苏氏。汉兴,高祖徙天下豪杰以实关中,而苏氏迁焉,其后曰建,武帝时为将,以击匈奴,封平陵侯,建生三子:长曰嘉,为奉车都尉,其六世孙纯为南阳太守,生子曰章,当顺

帝时为冀州刺史,又迁为并州,有功于其人,其子孙遂家于赵州。其后,至唐有味道者,圣历初为凤阁侍郎,以贬为眉州刺史而卒。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自味道至吾之高祖,其间世次皆不可纪,而洵始为族谱。 (苏洵《苏氏族谱》引自《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卷一P1)

根据苏洵所撰之族谱,苏氏一族就远祖而言,与屈原同祖于高阳,屈原《离骚》首句即云:“帝高阳之苗裔兮”,高阳乃远古颛顼大帝的称号。

高阳━━(周)忿生━━建━━嘉━━(后六世孙)纯 ━━章(自此家于赵州)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苏章至味道,其间六百余年皆不可考,至味道贬至眉州,有子一人不能归,遂家焉,此人当是苏家眉州家族之宗,但名字亦不可考。此人之后,直至泾,亦不可考。?

泾生釿,娶黄氏,以侠气闻于乡闾,生五子,最少曰祜,以才干精敏见称,娶李氏,其存没与五代相终始,祜生杲,杲以孝友著于乡,人无亲疏,皆爱敬之,娶宋氏,事上谨,御下甚严。杲卒于太宗淳化五年,享年五十一,以曾孙苏辙等朝赠太子太保,宋氏追封昌国太夫

人,杲生序,序字仲先,生于太祖开宝六年,娶史氏,眉之大家,慈仁宽厚。……生三子,先序十五年卒。序以子涣登朝授大理评事,卒于仁宗庆历七年,享年七十五,累赠职方员外郎,以孙辙登朝,赠太子太傅,史氏追封嘉国太夫人。(同上P2)

自苏泾始,皆可足信:泾━━釿(娶黄氏)━━(少子)祜(娶李氏)━━杲(娶宋氏)━━序(娶史氏)

苏轼之祖父为苏序,苏轼从苏序始避祖讳,其诗文集序皆称引。

再看苏洵之《族谱后录下篇》,以备咨询:?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昔吾先子尝有言曰:吾年少而亡吾先人,先世之行,吾不及有闻焉。盖尝闻其略曰:苏氏自迁于眉而家于眉山,自高祖泾,则已不详,自曾祖釿而后稍可纪。曾祖娶黄氏,以侠气闻于乡闾。生子五人。而吾祖祜最贤,以才干精敏见称。生于唐哀帝之天祐二年,而殁于周世

宗之显德五年,盖与五代相终始。……吾祖娶子李氏。李氏唐之苗裔。太宗之子曹王明之后世曰瑜,为遂州长江尉,失官,家于眉之丹稜。祖母严毅,居家严然,多才略,……生子五人,其才皆不同。宗善、宗晏、宗昇、循循无所毁誉。少子宗晁,轻侠难制。而吾父杲最好善,事父母极于孝,与兄弟笃于爱,与朋友等于信,乡闾之人,无亲疏皆爱敬之。娶宋氏夫人,事上甚孝谨,而御下甚严。生子九人,而吾独存。善治生,有余财。时蜀新破,其达官争弃其田宅以入觐,吾父独不肯取,曰:吾恐累吾子。终其身,田不满二顷,屋弊陋不葺也。好施与,曰:多财而不施,吾恐他人谋我然施而使人知之,人将以我为好名,是以施而尤恶使人知之。”(《苏轼资料汇编》P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语堂曾说苏序是个“不识字”的怪老头,似有失查。苏序“晚好为诗,能自道,敏捷立成,不求甚工,有所欲言,一发于言,比没,得数千首。”(《本集·苏廷评行状》)“敏捷立成,不求甚工”,皆是后来苏轼作诗之特点,看来苏轼之为诗人,亦多少有遗传因素在内。?

苏序的另一个故事是他对儿子的教育方法。他的小儿子也就是苏轼的父亲苏洵青少年时不爱读书,但苏序根本不着急,也不过问,在他心里,大概认为万物之生长,自有其时,该长的树木到了时候,自然就会生长、开花、结实,反之,只会偃苗助长,徒害无益。后来,这个看来不成器的小儿子果然自己发愤力学,成为了有名的大散文家。

苏轼12岁时,祖父苏序死去,享年75岁。后来苏轼曾回忆:


“祖没,轼年十二矣,尚能记忆其为人。”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序生三子:长子苏澹,不仕,在苏轼两岁时死去,故对苏轼没产生什么影响。次子苏涣亦即苏轼的二伯父,为天圣二年的进士,官做到都官郎中利州路提点刑狱。他曾为其弟洵举制策下第赋诗:“人稀野店休安枕,路入灵关稳跨驴。”?

苏序的第三个儿子就是苏洵了,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苏洵在儿子苏轼出生后,乃大究六经百家之言,发愤苦读,是因为想到了为父的责任,还是担心以后无颜面对儿子,总之,他的成就

与儿子苏轼同生俱长,不但使他本人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造就了八大家中的更重要的另两位。苏洵在其妻怀有苏轼的那年,发愤读书,无疑也是对这个尚在胎中的儿子的最好的胎教,可以说,苏轼从父母的赐予生命之日始,就开始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父母的教养。苏洵文章虽好,文场运气却不佳,屡试未中,后以文名授霸州文安县主簿,死后因儿子在朝,先后赠光禄寺丞,太子太师等荣衔。后人因亦称其为宫师。?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轼母程氏之家世,与苏家相比,显得更正统些。她是大理寺丞程文应之女,封成国夫人。?

苏洵程氏共生三子:长子景先,在苏轼大约三岁时夭折,苏辙有诗云:“兄弟本三人,怀抱丧其一。”(《栾城集·次韵子瞻诗》)所以苏轼排行为仲(一字和仲),实则长子;弟辙小轼四岁,排行为叔(一字同叔),实则次子。兄弟二人感情甚笃,终生相濡以沫。

苏轼还有一个姐姐,嫁给母舅家的表兄程之才,但并非美满幸福的婚姻,在苏轼十八岁时抑郁而死。此事也影响了苏程两家的关系,苏洵宣布与女婿断绝关系,也不允许他的儿子们与程家的表兄弟们来往。苏洵死后,除程之才之外的表兄弟们才互相恢复了往来,程之才本人,一直到东坡晚年贬于岭南,当政者欲借程之才之手报复苏轼,表兄弟也是姐夫小舅子关系的苏程二人才有机会得以释憾。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名字与游学

苏轼兄弟的名字,皆与车有关。“轼”是设在车上供人凭倚的横木,《左传》中多有“凭轼而观”之类的记载,给人一种宏观远眺之感,故其字为“子瞻”;“辙”是车轮碾过的辙道,故其字为“子由”,“由”有跟随之意。苏洵在给他的这两个天份极高,前程不可限量的儿子起名、字时,对他们的性格以及人生发展,已有了较准确的把握。苏洵作《名二子说》时,苏轼十二岁,苏辙八岁:?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文字近似测字占卜,并具有令人惊服的准确。苏轼之于中国社会这驾巨大的车驾,他并不是不可或缺的轮辐盖轸,他不是执政的宰相,如同车轮,也不是谨守政道的小官,如同车条,但是,如果没有了苏诗、苏词、苏文、没有了苏轼其人,中国的文学史将不是一个完整的历史。而“轼”的那种豪迈感、宏观感,那种气势,又使老父颇为担忧:“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而对于辙来说,不必担心他的“不外饰”,因为“辙”是有功而不赏,有难也不会危及辙,所以,后来苏辙的官运、命运都比苏轼要好。?

一方面,名字概括了轼、辙的性格,预测了他们的命运,一方面,名字也启示、影响着两人的性格,使他们不自觉地沿着父亲所揭示的道路继续前行,如同一个强有力的气场,磁场。按照气功大师的说法,一个人的名字特影响其人一生的命运,是否有道理,笔者没有研究,但以轼、辙而言,皆似有理。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苏轼授业解惑的老师,主要有道士张易简,眉山刘巨,母亲程氏和父亲苏洵。当然,还有一些人对苏轼产生过影响,比如在苏轼六、七岁时,有一位九十多岁的姓朱的老尼姑,看到小苏轼聪慧可爱,就给她讲史说词,说她曾经跟随她的师傅到蜀主孟昶宫中。一天,天气十分炎热,蜀主与花蕊夫人纳凉在摩河池上,作了一首词,这位老尼姑当时能把这首在文学史、词史上并未流传下来的词背诵下来。四十年后,朱老尼姑早已仙逝多时,这首词作亦如“广陵散”之“从此绝矣”,唯有苏轼尚能回忆起七岁时所记忆下来的前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这大概是苏轼第一次受到的词的启蒙教育,给予了苏轼终生美好的回忆。后来,他猜测这是一首《洞仙歌》,于是用此调足成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次,大概是苏轼八岁时, 当时的仁宗皇帝雄心勃勃,了宰相吕夷简等人,启用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苏轼还不懂政治,还不知这就是有名的“庆历新政”,也不知他自己今后也要象范、欧等人一样,也要处在政治的漩涡中,但他怀着强烈的好奇心,挤在一群乡镇孩童之中,瞪大着眼睛,听一位从京师来的先生,讲述京中发生的政治事件,倾听石介的那首歌颂“新政”的《庆历圣德诗》,倾听着京师来者与乡先生交口称赞范、欧等人的文学品行,他忍不住问先生说,这些人都是什么样的人,先生回答他:“小孩、童子何用知之”,小苏轼答道:“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 ”越是不让孩子知道的 事情,他们越是渴望了解,从此幼小的苏轼, 开始企慕欧阳修等人的为人,这应该说是苏轼受到的最早的政治启蒙教育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的较正规的学习始于八岁,(按旧历),以天庆观的道士张易简为师,所受教育,除传统的启蒙教育外,当有更多一些道教的内容。小苏轼的同学有数百人,但只有他与另一个叫陈太初的学童深受道师的称赞。这个与他并列第一的陈太初,是眉山一带的市井人家子弟。以后,当苏轼成为名扬海内的大文豪时,陈太初做了郡县的小官吏,以后据传成道成仙,真正继承了张太师的衣钵。苏轼晚年在海南时,仍在回忆这位小学同窗,记述了他尸解成仙的情景:“趺坐而逝,焚之,举城人见烟熘上眇眇焉,有一陈道人也。”不知是幻觉,还是想象,总之,人们看到在把他的尸体焚烧之后,在烟火之上有一个仿佛可见的陈道人在向太空飞升。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不满意张道士的教学质量,还是出于其他因素的考虑,两年后苏轼停止了在天庆观的启蒙学习,回家就学,但并未请私塾,而是由母亲程氏执教。程氏的教学就哲学倾向来说,与张道士的恰恰相反,偏重于正统的儒家教育。教材估计有《论语》、《孟子》、《汉书》、《后汉书》。苏轼晚年仍可熟练地背诵《汉书》,很可能就是这段时期学习的结果。少时记忆的东西,往往是终生享用的。这种大量的背诵,是一个大文学家、大学者必不可少的准备。此后,他不但可以信手拈来地引用前人的典故,而且,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

与张道士“童子何用知之”的态度相反,母亲的教育更多有讨论式、启发式,每读完一些文章后,母亲总要考问他古今成败的问题,小苏轼也常能脱口即出,出即能说到要害。一次给儿子苏轼讲授《后汉书》中范滂的故事,这段史传记载东汉末年大诛党人,范滂亦在搜捕之列。滂在与母亲诀别时说,自己舍身取义,是死得其所的,只是对母亲有不可割舍之恩,请母万勿增悲戚。母亲从容回答他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在中国古人的心中, 名声的流传比之肉体的寿考要重要得多,你现在就义,可与党人之领袖李膺、杜密齐名。既得美名,又要不死,哪有如此美事? 小苏轼听到母亲的讲授,向母亲质疑:“我长大如作范滂,您能舍得我去死而作滂母吗?”母亲毅然回答他:“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这个场面使苏轼激动了起来,“亦奋厉有当世之志。”以后,终苏轼之一生,他虽然热爱自然,企慕陶潜,却终生未能归隐。少年时代母亲所给予他的这种忠君爱国爱民,宁死如归的精神,应该说是永远产生着作用的,它溶化在诗人的血液里,从而成为诗人的人格本质之一。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所读书的亭院,当时号曰“南轩”,以后父亲苏洵将它改名为“来风轩”。南轩堂前草木丛茂,庭院里杂花野生,甚有野趣。更兼苏家有不许杀生的禁令,儿童仆婢都一概不许捕取鸟雀,甚至在很低的竹叶间也有鸟窝,孩子们只要弯下腰就可以从林叶的缝隙中窥视到鸟的幼雏。其中有一种叫桐花凤的鸟,其羽毛极为珍贵稀少,属罕见之珍禽,却怡然自得,与人相安无事地在纱觳行苏宅里安家了,连左邻右居们听说此事,都感到非常惊异。苏轼常在南轩读书,也常在园中玩耍,书本给予他以超人的学识与智慧,而极富野趣的生活环境也滋养他富于破坏,擅于反抗的野性人格精神。?

南轩的少年读书生活,是苏轼终生难以忘怀的。几十年后,当他身为朝廷的官员时,仍时时追恋着南轩的生活。在一篇《梦南轩记》中,苏轼记载了他假寐片刻时梦归南轩的神游经历:?

将朝尚早,假寐,梦归纱觳行宅,遍历蔬园中,已而,坐于南轩。既觉,惘然思之,南轩,先君名之来风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苏洵,此期间也在发愤用功,撰写文章。闲暇时,他也常来过问两个儿子的学习。而对儿子每次的测试,都使他喜出望外。一次,老苏正在诵读欧阳修的一个谢表,儿子苏轼侍立于侧,就随意让儿子模仿写作——模仿是对少儿的一种很好的训练。十岁刚出头的小苏轼才思敏捷,很快就交上了这篇模仿作业,其中有“匪(非)伊垂之带有余,非敢后也马不进”的句子,使老作家着实惊喜了半日。

还有一次,苏轼在完成父亲布置的《夏候太初论》这篇文章里,写下了更为精采的句子“人能碎千金之壁,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博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不仅对仗得比较工整,而且寓意也很好,揭示了人是否专心致志的极大不同。以后,苏轼在《黠鼠赋》中再次完整使用这两句。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将《黠鼠赋》认作少年时之作品,误。苏轼少年时所作的与鼠有关的作品是《却鼠刀铭》,据子由《栾城遗言》载,“东坡幼年作《却鼠刀铭》,公作《缸砚赋》,曾祖称之,命佳纸修写,装饰钉于所居壁上。”?

在家中学习,虽有父母教读,毕竟缺少同学,而且,苏轼兄弟天生野性,极爱玩耍,根据苏辙后来回忆,说他跟着兄长,常常跑出去野玩,而苏轼胆子尤大,每遇佳景,他总要撩起衣襟捷足先登,有不得登攀的地方,竟会有好几天为之闷闷不乐。?
 楼主| 发表于 2017-1-1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褰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栾城集》)

总之,三年之后,苏轼兄弟又开始了学校的学习。这次他的老师叫刘巨,字微之,是眉山一带专以教书为业者,在郡城的西寿昌院讲学,有一百来个学生,有些象现在的中学,只不过课程以文史为主要内容——苏轼是大书法家,并且是画家,少年时即喜爱练习书法绘画,是否也是张刘两位启蒙老师的课程,尚不得而知。有一次,刘先生做了一首《鹭鸶诗》,结尾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十三岁的小苏轼已想好了更好的结尾,忍不住就对教师说:先生您的诗不错,只是好象结句没有归宿,何若“雪片落蒹葭”乎?此语一出,先生大惊,说:“吾非若师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20 13:19 , Processed in 0.07752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