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63|回复: 40

【散文游记】秋风戏马文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5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2-4-6 15:47 编辑

秋风戏马文集
作者:魏新建


简  介

      生于徐州市,曾下放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先当知青,后为工农兵学员,奉献铁路事业,现任调研员。谦和,正派,乐观,坚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州诗词协会理事,徐州市楹联家协会理事。



目 录
 
1、流过记忆的河.............................................#2
2、风雨云龙湖................................................#3
3、谒韩世忠墓记.............................................#4
4、怀念外祖母................................................#5
5、寻诗访古皖鄂行...........................................#6
6、细雨蒙蒙赤壁游...........................................#7
7、池州杏花村与齐山........................................#8
8、花亭湖畔谒朴老...........................................#9
9、状元碑园游记............................................#10
10、静静的西潮河...........................................#12
11、知青轶事................................................#13
12、初到兵团................................................#14
13、麦口.....................................................#17
14、捉鼠记...................................................#19
15、沧海扬帆诗作舟——诗家黄新铭先生小记............#20
15、雨思乡情................................................#21
16、观唐温泉游记...........................................#22
17、石台县的集市...........................................#23
18、感受变迁................................................#24
19、冬贮大白菜..............................................#25
20、云南旅游散记之一初到昆明............................#26
21、云南旅游散记之二风情大理............................#27
22、云南旅游散记之三悠闲丽江............................#28
23、云南旅游散记之四美哉,虎跳峡.......................#29
24、龙年旧事与本命年......................................#31
25、春运.春节.杂谈..........................................#32
26、那年在老家过春节.......................................#33
27、耕牛遍地走...............................................#34
28、八闽游 三坊七巷........................................#3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过记忆的河
作者:魏新建

      一条大河贯穿这座城市,她已经磨掉了往日的野性,实现了与人类的和解,变得温驯可亲了,徐州人仍然称她叫“黄河”。
  我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儿时常在五孔桥南边的老鳖滩戏水,那是一处浅滩,河水清澈,水底是平坦的沙板地,恰是天然浴场。一群光屁股的孩子在河里嬉闹,一个猛子扎下去,水花溅在河边捶衣的妇人身上,留下多少笑骂声。后来五孔桥拆了,河水变绿了,难闻了,再后来又挖河治污,在河滩上建起了一幢幢住宅楼,我就在河边安了家。下班回到家,我喜欢站在阳台上观赏河景,晚霞中看鸥鸟在河面飞掠,迎着河风,枕着河岸,听河水娓娓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水纹波光里都翻泛着历史的回声。
  我看过一张明代嘉靖徐州府志地图。图示的徐州古城山环水绕,汴水、泗水在城东北角呈Y型交汇,合并成一条大河滚滚南流,往南就是著名的徐州洪、吕梁洪。古运河就是借着这段河道漕运商船通达苏鲁豫皖和直隶通州。徐州因此成为五省通衢的水陆交通枢纽。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站在徐州城门楼上观河景,只见汴泗交汇,河水滔滔,帆樯不绝。此景启发了诗人的文思,才有了那首流传千古的《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情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丈夫经商随船南去杳无音信,少妇思夫盼归,每天傍晚站在城门楼上眺望河上的来往船只,但始终不见丈夫的身影,直到玉兔东升。月色撩人,爱变成恨,恨化作愁。这条河太古老了,谁知道她卷走了多少血泪情思?又有多少悲欢离合?
  流传于民间的传说给这条河又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那是1077年7月17日,黄河在河南决口,8月21日洪水涌到城下,徐州城变成了孤岛。徐州知府苏东坡亲荷畚锸,布衣草履,带领全城百姓抗洪。时天降大雨,城外水深二丈八尺,形势十分危机。传说这时有一种鸟在城头边飞边唱,“苏东坡,苏东坡,半夜子时将汝过。”苏轼大惑不解。其妹苏姑娘却明白了神意。当夜子时她从城头跳入洪水嫁给河伯,大水逐退,全城免祸。次日清晨人们发现苏姑的红装显现在水波中。虽然是传说却有旧志记载。徐州府确有苏姑墓和苏姑庙,解放后才坍塌。徐州人不忘苏姑舍身救城之恩,河中的显红岛就是最好的纪念。
  有水就有岸,有岸就有史。徐州的历史就是一部大河横流的斑驳史。从秦汉有史记载至民国,徐州城遭水淹455次。灾害最烈莫过于黄河水患。一次次黄水灌城,一次次在淤沙中崛起。近几年发掘的“地下城”就是历史的见证。站在高高的河堤上,西望繁华的街市,你就会感到徐州人那种百折不挠气质的养成竟和这条河息息相关。从1194年黄河决口夺泗入淮,到1855年黄河改道北徒,滔滔黄河在徐州奔流了六百多年。河道沉积下来的泥土高出城内10米,成为名副其实的“悬河”。
  解放后政府为根治水患多次疏浚故黄河。1979年那次挖黄河全市各单位分段包干,我也上了河工。人们使用铁锹、抬筐、平车等工具搞人海战术。2004年黄河再次疏浚就是机械化了,挖泥船通过管道将淤泥排到郊外,几十台挖掘机深挖找平,截污护坡绿化同步干,市民为之叫好。
  不过二十年光景,故黄河的容颜变了,像似由一个自然质朴的村姑,变成了一个俊俏端庄的少妇,穿戴着雍容华丽的服饰变得楚楚动人了。过去沙尘扑面的河堤变成了迎宾大道,两旁石雕花栏树影婆娑。入夜漫步在河畔,华灯璀璨,满河流光异彩。树影花丛中倩影绰约,情人依偎,舒展着徐州的现代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河是徐州的灵气和血脉,愿黄河造福徐州,成为一条生态河,景观河,母亲河。  2005.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4-26 09:00 编辑

风雨云龙湖
作者:魏新建
  又到了入梅落雨的季节。昨晚的雨下了整整一夜,清晨还是不紧不慢的下着。我站在窗前观雨,忽然萌发了一个念头,何不到云龙湖去观赏一下雨景呢?记得游杭州西湖时听人讲过,“日湖不如夜湖,夜湖不如雨湖,”那么雨中的云龙湖想必也另有一番情调吧。容不得犹豫,我穿上雨衣,骑上自行车就钻进了雨帘中。
  雨丝被东北风刮成斜线,清凉的雨滴打在脸上感觉很惬意。上了黄茅岗,雨景和晴天大不相同了。青山隐隐,烟雨迷蒙,亦如在虚幻中,眼前的景色恰如一幅浓墨涂抹的湖山烟雨图。天空满是浅灰色,云龙山九节山峦托着低垂的天幕,观景台和整个山头已被云层遮掩,从山腰的树林中升起一缕缕一团团乳白色的水汽,好象整个山体刚刚洗过桑拿浴,浑身散发着热气。山坡上的树木、草丛和湖边的柳树、槐树、玉兰树被雨水淋的鲜亮碧绿,一切都湿漉漉的青翠欲滴。我想,此刻如果兴化寺能撞响晨钟,斜风细雨中回荡着古刹钟声,那意境就更美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也不曾想到苏北的徐州咋会有江南美景呢?
  过了刘备泉,耳畔传来哗哗的流水声。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汇成多条小溪一直冲到湖东路的柏油马路上,陡然增添了几分野趣。路面被雨水冲刷的非常洁净,行人极少,偶而有汽车驶过,卷起一团雨雾,片刻又恢复了宁静,只能听到沙沙的雨声。此时湖面浩浩淼淼,湖水变成了浑黄色,颇象长江的江面,在东北风的趋动下,泛起了一排排波浪,湖面上没有一只船空荡荡的,倒是水上世界象一只巨大的龙虾高昂着头浮游在湖上。我站在杏花坞游船码头上,柳枝拂面,看着港湾里泊着的几十只游船起伏波动,感觉到这幅烟雨图画中好象缺少点什么,是动感?是色彩?还是幻想?假如此刻白娘子撑着油纸伞袅袅地走来,假如一梢翁戴着斗笠摇着船过来,假如苏公披着蓑衣在湖边垂钓,那画面是何等生动!
  人文的积淀是靠历史传承的,云龙湖毕竟太年轻。1958年徐州人民才修筑了北岸长堤,我就亲眼见证了它的开发建设。当年苏轼站在云龙山上曾发出感慨:“如引上游丁塘之水以注,则此湖俨若西湖。”然而苏公的设想和愿望迁延了九百年后在新中国才得以实现。
  我骑车继续南行,在苏公塔下的公交站台上看见两个穿着橙色物业制服的妇女在雨棚下辟雨,在这阴雨天大清早能按时到岗,敬业精神让人钦佩。美丽的云龙湖不正是这些普通人的平凡工作才变的逾加秀美吗。
  雨渐渐小了,小鸟不知从哪里飞来,在湿透的树丛中忙碌的叫着,一阵风抖落了树枝上无数的水滴,掉在碧绿的草地上。置身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觉是那么合谐美妙。
  雨中漫步在湖南路上真是一种享受。呼吸着新鲜湿润的空气,两边都是湖水,风吹水波浪打浪。这时的小南湖格外静谧,细雨中的廊桥亭阁一派江南情调。远望泉山、珠山、拉犁山,若隐若现,如黑绿浮屿,真是“山色空蒙雨亦奇。”美中不足的是小南湖里的蒲草、荷花还未长成,湖面显得单调,少些生机和灵气。
  在湖南路上隔湖北望,晴日里大气磅礴的建筑群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水墨,雨雾锁湖,气象万千。一会儿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市区的广厦楼宇和电视塔的身姿,一会儿只能影影绰绰地显露一角模糊一团了,恰似海市蜃楼,虚无缥缈,让人心旷神怡。我想起了今年春天陪同济南的朋友游徐州时的情景,他们说两汉文化无与伦比,而两处景点不看遗憾。一是观景台上俯瞰徐州,山绕城,城中山,山水相依好地方。二是小南湖畔望徐州,隔湖观城,琼楼玉宇,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记得蓬莱阁有一幅对联:“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有情有义的徐州人民不正是这样的神仙吗?他们创造了徐州的现代化,染绿了徐州的山水,建设了历史文化名城,我想,作为徐州人拥有这样的好山水真乃幸事啊。
  风又大了,雨亦更紧,原想再往前走赏荷花,无奈风雨太急只好作罢了。这时的湖面上白茫茫一片,远山近景若明若暗,风雨中的云龙湖又变换了模样。云龙湖雨景,美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4-26 09:00 编辑

谒韩世忠墓记
作者:魏新建

  三月十二日金陵文友会别后,我直接乘动车到苏州,了结我多年的夙愿——游太湖东山。买张苏州旅游图,发现灵岩山景区标有韩世忠墓,于是中途在木渎下车顺便拜谒忠良墓。
  小时候喜欢看画书,尤其爱看岳飞传,故事情节烂熟于心,对民族英雄蒙冤屈死童年时不知流下多少眼泪。其中对抗金英雄韩世忠敬佩尤嘉。他与梁红玉伉俪战金山,威震黄天荡的故事更是让人荡气回肠。今天偶然知道英雄忠骨埋于此地岂能不去瞻仰?
  从灵岩山下来出山门往西走约一里便看到一处黄墙青瓦的院落,上面树木苍翠。走近才看到门前写着“韩蕲王祠”,大门紧闭,墙上贴着告示“奉上级指示古祠大修谢绝参观”。顿时心里凉了半截,我是怀着敬仰之心千里来访,上苍怎能如此不公?我绕过大门见东墙有一小门留有一尺宽的门缝便侧身进去。蕲王祠不大,九间正房,门前有两棵古香樟树,增添了几分静谧和沧桑。走进祠堂迎面悬挂着一块扁,上写着“忠勇”二字,下面是蕲王塑像,两边廊柱上挂着林则徐馔联谢孝思手书的对联,“祠庙肃沧浪更寻来一万字穹碑彩焕巚前衰栋;威名震吴越还认取七百年华表遥传江上旌旗。”往里屋看,四面墙壁绘有六幅彩色壁画,再现了韩世忠首战西夏、燕山抗金、金山战兀术、威震黄天荡,驰聘疆场力抗金兵的场景。再往里走是蕲王生平展室,已破旧不堪,稍作浏览,抄录一段如下。
  韩世忠(1089~1151),字良臣,陕西省绥德县砭上村人,南宋抗金英雄,卒后追蕲王,缢忠武。十七岁从军转战沙场,身经百战,毕生为国尽忠,身上布满刀痕剑伤,临终前双手仅存四指完好无损。他英勇善战,在镇江金山一役,以少胜多,以数千宋兵,大破万千金兵;在南京黄天荡一战,差点活捉金兀术,威赫一时。可惜当时奸臣秦桧当权,继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受害后,韩世忠也被革除兵职。赋闲后的韩世忠一度住在苏州沧浪亭。宋绍兴二十一年病逝,十月,葬在灵岩山西麓,时年62岁。
  韩蕲王祠住着一对老夫妇,在后院种菜兼管看护祠堂。出门时我问他,蕲王墓在何处?先生指着西北方向说,再走一里地在山林中。走约三百米有一小路通往山上,路口有几个老太太见我这个陌生人要进山便围上来,有的兜卖香烛,有的要给我带路。现如今那里还有无赏带路的好事。我摆脱了纠缠继续走,两边山林茂密,忽然眼前一亮,一座大墓,就在近前,背山面南,林木怀抱,壮丽肃穆。韩世忠墓几个大字,挺立其中。韩蕲王墓占地两亩,三层平台青石铺地,雕花石栏半圆弧型的罗城围着大墓。墓旁立一碑刻着韩蕲王墓重修记,才知古墓2008年重修,是因为得到了苏州民营企业家吴炯出资六十万元的捐助。
  碑的后面刻着碑文题为《心缘》,落款吴炯。细看碑文很有意思。原来1986年吴炯才八岁时就经常在梦中见到一座庙宇,其后隐约有一大型古冢,至到1999年梦境不时出现。这年秋他回国探亲路过韩蕲王祠,一眼便认出了梦中的画面。两年后他又专程来韩祠确认了梦境。看到英雄古冢荒芜凄凉便决定捐资修墓。2005年找到吴中区文管会,一年后得到省文物局批准。2007年签协议时再次到韩墓,时天下小雨而墓碑却干燥不湿,走时天又放晴,令人惊叹不已。此后他再无梦境。
  不远处有一块神道碑,是韩世忠死后几十年,由当时的南宋皇帝宋孝宗派大臣竖立的。碑原本坐东朝西面对神道,现在神道已很难找到踪迹。碑上有宋孝宗御笔亲书“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几个大字。碑文刻有一万余字,碑高二丈五尺许,加上龟趺高达三丈有余,号称“天下第一碑”。
  青山有幸埋忠骨,凡是对国家对民族有过贡献的人,后世都不会忘记,八百年后重修蕲王墓就是最好的印证。不远处的木渎古镇游人如炽,熙熙攘攘,这儿却空寂仅我一人。我默默无语,也许只有这样宁静,古人才可安息,英雄才能长眠。
  2011.3.1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4-26 09:26 编辑

怀念外祖母
作者:魏新建

    母亲说我的童年是外祖母抱大的。恍惚记得学龄前外祖母抱着我在钟鼓楼下的石台上,在彭城剧场前的石狮子下面玩耍,依稀还能想起那耳熟的卖茶叶蛋,卖五香瓜子的吆喝声。六岁那年我在幼儿园手面生了冻疮痒的钻心,到家就扑在外祖母怀里撒娇哭泣。外祖母心疼的抱着我到处治,按偏方用干蒜梗点着烟熏,后来不知在那里找来一小瓶雪水泡樱桃给我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生过冻疮。

    大跃进的年代我上小学。父亲在省城学习,母亲在区里忙着建公社,只有外祖母守护着我。记得第一次做课外作业,手还不会写字,铅笔断了削,削了断,两杆铅笔用完了作业还没写完,我又哭又闹使劲埋怨奶奶为什么不会写字,不能帮帮我。十点多了她领着我上街买铅笔,马市街昏暗的路灯映照着古老的街道,走在凸凹光滑的石板路上到处静悄悄。我们走到街口头菜店隔壁敲门,“二嫂子睡了吗?麻烦你起来给俺买两杆铅笔,俺孙等着用。”买回铅笔我含着眼泪继续写,外祖母陪着我到深夜。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后我放下书包,外祖母就会塞给我五分钱,轻声对我说,“看画书去吧,别乱跑,看完来吃饭。”街口头的画书店我看了数遍,就连公园门口的,青年路上的几家画书店都看遍了。晚上在柔和的电灯下,我趴在椅子上做作业,外祖母陪着我坐旁边纳鞋底,功课做完了她才问我“今天看的啥画书?讲给我听听。”我就把《岳飞枪挑小梁王》,《杨七郎打擂》等古往今来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四年级时说《水浒》《杨家将》我已经口若悬河了。

    外祖母出身大户人家,她的外祖父是晚清举人,曾在京城翰林院做官。她的母亲嫁到家境殷实的王家生了六个子女。外祖母是长女虽不识字却受到书香门第的熏陶,通情达理,乐于助人。她坚决不缠足,一双天足支撑了她劳动的一生。作为女人外祖母是不幸的。她二十八岁守寡,带着三个孩子,务农耕,躲战乱,含辛茹苦。在这种情况下她仍坚信“惟有读书高”的古训,让三个孩子上学,为此她不断地变卖田产以供学资。此举遭到本家亲邻的嘲弄,“让两个闺女上学有啥用?早晚是人家的人,花冤枉钱。败家子!”外祖母挺直腰杆顶住压力供三个孩子在农村读完高小,1947年又举家搬到徐州,她白天给人帮工晚上给鞋厂纳鞋底挣钱继续供孩子读书。数年后乡亲们都对外祖母投去钦佩地眼光,“还是二嫂子有眼光,孩子都成器了,不是国家干部就是工程师,在城里享福喽。”那年月农村生活苦,鸡腚眼子是银行,白芋干子当主粮,乡下亲戚隔三差五来我家走动。不论是娘家侄子还是婆家亲邻她都宾客相待,焖一锅大米饭熬一锅菜,想法搞点荤腥,临走再塞上块把零花钱。遇有要饭的上门从不让人空手走,她常对我说,“人行好事,莫问前程,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心要实,火薪要虚。”

    文革中有一段时间父亲挨批斗母亲有病,我们兄妹四个和舅家的五个孩子在一起吃饭,全靠外祖母照料。天气炎热,,小小的煤球炉上座着大锅,外祖母发面蒸花卷,她一边教我们和面抹油盐撒葱花,一边说“你们都快长大啦,要学会自立要会过日子。”她教我们“热气上了梁馍馍不用尝。”掀开锅盖热腾腾的一锅馒头转眼就吃光,再等下一锅。汗水浸透了她的布衫,她看着我们的吃相不急不燥地说,“明天还给恁蒸花卷省得弄菜了。”外祖母始终是那么平和慈祥。

       1969年底在我下放兵团的前夜,我和外祖母同住一屋,我坐在她的床沿上听她再一次嘱咐:“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一定要学会团结人。不要争强好胜,要学会照顾自己,吃亏人常在。要考虑婚姻大事,看中好的姑娘要早下手,晚了就被别人挑光了。”1972年我回家探亲,有几个女同学常来串门,看着她们充满朝气的脸庞外祖母很高兴,对我说几个姑娘人都不错要抓住机会呦。1974年我把女友带回家,外祖母喜上眉梢,当着俺俩的面说上次来我就看她好,贤淑大气,夸我有眼力。妻确实贤惠没让老人家失望,后来她病倒在床上时,妻伺候她搽洗也尽了孝。

       1976年我回城到铁路工作,外祖母的身体已显衰老,步履蹒跚。头几年就出现了多饮多渴口干的症状,晚上睡觉前用大号茶缸到满水留着夜里喝,半夜口干就漱冰糖。现在人都知道糖尿病的表现,可在当时懂得糖尿病的人不多,到医院看了几次开了点药也无诊断。后来腿肿了行走不便。我亲手给她制做了一辆手推车,她每天上午推着它上公园溜腿,下午到马市街先锋饭店买三角钱麻老歪熟菜解谗。到81年她终于走不动了,双脚疼痛发烫,只有泡在冷水盆里才好受。市里几家医院都看了,一说是脉管炎,一说是红斑症,没有好办法。解除疼痛只有截肢。外祖母是多么敞亮的人,那能同意截肢。她说“我这把年纪了,死也要全和的。”最后双脚溃烂,她咬着牙不吭声,全靠注射杜冷丁止疼。

    还是在我下放前外祖母不止一次对母亲和舅舅说,“等我死后可不能把我烧了,就是用一张芦席也要把我埋在老家。”舅舅也是孝子,便在老家给她打好了寿材。外祖母病重后曾对我说,“我死后你别哭,无论如何你要把我送回家和恁外爷爷埋在一起。别忘了每年去坟上看看我,我想你。”说这话时祖孙俩已是泣不成声了。

       1984年春节我和妻去看她,外祖母坐在床上,目光浑浊但思维还清楚。我和表弟说初一又闯过来了都暗自庆幸。谁知到正月十四晚上十一点她老人家竟在熟睡中驾鹤西归,印证了那句老话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等我赶到时,院子里静悄悄地,没有一点哭声。我掀开被子最后看一眼外祖母,她像睡着了一样遗容安详。我心里有些安慰,强忍住悲痛把她抬上汽车连夜送回老家,满足了她的遗愿。

    春风一度又清明。许多年过去了,每到这时我都会想起您。含泪追思写完这篇祭文,外祖母您听得到吗?

       2009.3.28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4-26 09:25 编辑

寻诗访古皖鄂行
作者:魏新建

      应安徽省太湖县诗词协会的邀请,徐州诗词协会黄楼八诗友于3月20日晚乘K611次列车南下采风,次日晨抵达太湖站,受到了太湖县领导、县委宣传部和诗协领导的热情接待。此行正是江南杏花春雨最美的时候,杏李盛开,油菜花璀灿纷黄,空气里弥漫着野花的芬芳和氤氲的水气,间歇飘洒的小雨更增添了几分兴致。两地诗友在学习交流之余,主人精心安排游览了黄州东坡赤壁,太湖花亭湖,赵朴初故居。我们又顺道游览了九华山和池州杏花村等景点。一路访古思幽,诗情飘逸,欢歌笑语,好山好水好风景,烟花三月的皖南鄂东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先发几张照片,系列游记后续。2011.3.2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4-26 09:25 编辑

细雨蒙蒙赤壁游
作者:魏新建
  

  
  3月21日晨,小雨下个不停。8点整在太湖诗人吕小明先生夫妇和县摄影协会李女士的陪同下,一行十一人冒雨驱车前往湖北黄州游东坡赤壁。
  
  太湖距黄州220公里,出城上大广高速(大庆—广州)西行。我还是第一次踏上鄂东这片热土,著名的革命摇篮,林彪、李先念等一批开国将帅就诞生于此。车窗外丘岭高低起伏,林木苍翠,路旁的稻田秧苗已经返青,成片的油菜花璀璨金黄。望远处,山凹里飘浮着淡淡的水气,青瓦农舍掩映在杏花翠竹丛中,濛濛细雨更增添了几分和谐与宁静,好一幅杏花春雨江南水墨图。
  
  随行的李女士唱起了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调委婉动听,若不是同在一车,真象在放严凤英碟片,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路边的标志牌显示,兰溪、黄梅、蕲县,地名都是那么美。“李时珍故居纪念馆”,“林家大湾”的指示牌一闪而过。我知道黄冈,是缘于两个人,一武一文。一个是林彪,共和国的开国元帅,他就是黄冈人。另一个是苏东坡,北宋文学大家,在黄冈为官时把“赤壁”弄得风生水起,沸沸扬扬。
  
  东坡赤壁在黄冈市黄州区,也叫文赤壁,原名赤鼻矶,因“色呈赤色,形若鼻悬”而得名。黄州赤壁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操的古战场,三国赤壁在长江上游方向赤壁市境内,距黄州百余里。
  
  北宋元丰3年,即1079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获罪,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在的人武部副部长)。元丰5年的秋天,苏东坡和友人来到城外的长江边,荡着小船游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亮从东山上面升起,白茫茫的水气笼罩在江面,水光和天色相连。他们听凭小船漂流,无牵无挂,好似入了仙境,成了神仙。他以为游览的这个“赤鼻矶”就是三国赤壁。月夜泛舟,凭吊历史,感触人生,心中自有不公、不平之情,于是就有了《赤壁赋》。苏东坡对黄州赤壁情有独钟,3个月后的冬天,再游“赤壁”,又有新感受,提笔写下《后赤壁赋》,“后赋”与“前赋”一样精彩。后来,苏又填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词句脍炙人口。在黄州的几年,苏东坡借“赤壁”之名写就了“两赋一词”,成就了千古名篇。
  
  十一点半来到了东坡赤壁大门,先拍了一张集体合影,门票四十元。小雨还是淅淅沥沥,游人就我们十一人,上苍好象知道我们的虔诚,既然千里来访就为你们开专场吧。我们举着伞站在东坡塑像前仰望,若大的园林静悄悄,更加诱发怀古思幽之情。拾阶而上,迎面是山门,上写东坡赤壁四个大字,两旁有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进了山门便是著名的“二赋堂”,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堂因纪念苏轼赤壁二赋而得名。堂内立有清人程之祯书写的二赋大型木壁,堂额由清臣李鸿章题,堂前楹联为黄兴所撰。沿着赤石台阶再上,最高处是栖霞楼。楼高三层,背山面江,每当夕阳晚照,霞染大江,风景佳丽,故得名栖霞楼。楼额由当代作家茅盾亲题,楼内嵌有苏东坡书法碑刻,精美绝伦。站在楼上俯瞰,东坡赤壁全景尽收。四百余亩山林,红岩绿树,楼台亭阁,古朴典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尤以碑刻闻名遐迩,有历代名人大家书画碑刻近300块,其中苏轼书画碑刻139块,居全国古今书画名人碑刻之首。
  
  站在望江亭远眺,已看不见滚滚长江东逝水,更无“卷起千堆雪”的磅礴气势,仅能看到远处码头上高耸的吊车和江岸的山峦。斗转星移,江面往南移一公里,赤壁之下已是楼宇林立,非昔日之赤壁的壮阔景象了。
  
  大门外还保留一段黄州古城墙,城门楼上有个古石展览,稍作浏览又有一番感受。原来黄州古城有一老街,曾立四十八个牌坊。蒋介石游后曾发感慨说,一街存有如此多的古牌坊在全国罕见,要保护好。就因为这番话文革初期破四旧时牌坊全毁,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既然老蒋说好红卫兵岂能留之。如今十元门票只是看了几件残碑短壁,可惜了那群牌坊,若能留到现在,且不说其文物价值,仅旅游门票就富了黄州。

  2011.3.26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4-26 09:25 编辑

池州杏花村与齐山
作者:魏新建
       三月二十二日下午我们游罢花亭湖,从太湖县乘长途汽车直奔池州,车票62元,行程三个半小时。到池州城已是万家灯火时。   
       池州也称池阳古称贵池。游池州是我多年的夙愿,缘由在于杜牧的两首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绝唱,使得“杏花村”名扬千古。“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齐山登高》使齐山名扬天下。
      次日早晨我们上齐山时还飘着一层薄雾,几乎没有游人。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齐山虽然不高,确实不容小觑,杜牧、王安石、司马光、包拯、岳飞和陆游等众多名人都曾登临此山并赋诗题刻。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重阳佳节,秋高气爽,菊花盛开。池州刺史杜牧在池州的齐山开了一次诗会,晚唐诗人张祜等应邀参加。诗会旨在以诗会友,却在经不意间为池州做了一次大广告,使池州走向全国。
      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两年。杜牧到任后,在秋浦南通远门外,取李白《秋浦歌十七首》之五中的诗句“饮弄水中月”句意,建“弄水亭”;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亭建成之后,齐山名声大振。杜牧趁势在齐山举办诗会。
      杜牧邀请了哪些诗人来池州不得而知,但张祜肯定是来了,诗会是在齐山召开的。杜牧是东道主,《九月齐山登高》或许就是开幕词。张祜的诗是步韵作《和杜牧之齐山登高》诗曰:秋浦南岸菊霏霏,急管繁弦对落晖。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净浦帆稀。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流落正怜芳意在,砧声徒促授寒衣。
      杜牧、张祜等登齐山诗传扬后,遂使齐山成为池州重要名胜,与近处莲花佛国之九华山齐名。历代文人骚客来此访友和游览,多要登临齐山。北宋苏轼、司马光、包拯、,南宋朱熹、陆游、岳飞、李清照、元代萨都剌、,明代汤显祖、王守仁、吴敬梓、史可法,清代姚鼐、郎遂等历代名人,都来过齐山,留下很多唱和之作和题字。南宋初年岳飞驻军池州,在戎马倥偬中,因慕齐山之名而趁月骑马登齐山,并作《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特特寻芳上翠微。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外地游客大多是默诵着这首诗走近齐山的。我们进了“池阳胜景”牌坊大门,沿石阶而上,不一会便来到了岳飞广场,在岳飞青石雕像下拍照,欣赏一下碑文,便登翠微亭,沿路诗文碑刻不少,齐山二字便出自包拯之手。在亭上远眺,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彰显着现代化的气派,马蹄催趁月明归的景象已荡然无存了。
      从齐山下来乘公交车直接去杏花村。据史料记载,杜牧笔下的“杏花村”,就位于贵池城西: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山庄,山岗上杏花遍野,村子里酒垆如肆,尤以“黄公酒垆”著名。酒垆院里有一口“黄公井”,水似香泉,汲之不竭,用此水酿出的酒,为时人所争饮。
      自《清明》诗后,杏花村声名远播,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吟诗作赋。据说池州有史可查围绕杏花村歌咏的名家就有300多人,留下700余篇诗作。杏花村也因此赢得“天下第一诗村”的美誉。清人郎遂用十一年时间潜心编撰《杏花村志》,并被收入《四库全书》。
      现在的杏花村已被圈在城内,近几年重修成公园,门票88元,赠送一个光盘,免费讲解导游。与想象中的自然和谐古朴的杏花村完全不同,全是现代的痕迹,人工雕琢,索然无味,令人失望。好在几座徽派建筑修旧如旧,还保留些特色。
      景区大门右侧,“杏花村三圣”———李白、杜牧和昭明太子的三尊石像赫然耸立。杏花村的六朝长廊(又称诗画长廊),廊壁上的图画诗文可以作为经典。听着导游的解说,好象这才开始了历史文化之旅。长廊分三个部分,千载诗人地、千年黄公酒、千古杏花村。有古有今,古诗今书。
      走过长廊便是古民居“怀杜轩”,以蜡像、诗画、实景等形式展现杜牧一生文采,以及在池州的政事影响。
      跟着过鱼龙桥,两边桥板上刻满了杏花村诗歌,到广场,右侧是古戏台,左侧是大夫第。好在有黄梅戏表演,坐着休息听戏享受片刻惬意。
黄公酒坊还在,五十米外就闻到酒香。对面是茶社,简陋古朴,茶是免费的,酒是黄公酒,有散酒供游客免费品尝,当然也卖酒,价格不非。
      《清明》诗成就了杏花村,同时也使“杏花村”归属何地成为争论的焦点。前不久,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再次将晚唐诗人杜牧《清明》诗中所写的杏花村归属何地作为考题,所给答案有山西汾阳、安徽贵池等地,当节目主持人王小丫最后亮出正确答案“安徽贵池杏花村”时,不仅令安徽人欣喜和自豪,更在全国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杏花村在安徽池州”已是不争的事实。
        2011.4.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亭湖畔谒朴老
——皖鄂行之二
作者:魏新建

 
  
  三月二十二日,天气放晴,在太湖县诗词协会两位会长的陪同下游览花亭湖景区。
  
  花亭湖距县城八公里,1958年由原苏联专家设计,实际是个大水库,水面一百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四十米,蓄水24亿立方米,是安徽省第二大人工湖。灌溉四个县,既调节了气候又辅助了农桑,现在又成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可谓一举多得。但当时淹没七个乡移民近十万人,至今太湖县政府还保留着移民办机构。据王会长介绍,有关移民遗留问题再过若干年也难彻底解决。
  
  临近湖边,清新的乡野景色扑面而来,菜花黄了,春溪涨了,桃花争芳斗艳,新柳翠竹装饰着农家。站在湖岸远眺,烟波浩淼,绿岛浮玉,青山秀水真是个风水宝地。
  太湖山川,毓秀钟灵,誉为状元之乡。在历代科举考试中,中状元3人,文武进士82人,文武举人342人。元朝元统年间,黄信一殿试第一(状元);清嘉庆元年(1796)和道光九年(1829),赵文楷和李振钧两掇大魁,被钦点状元;嘉庆七年,县一榜得三进士(李振翥、王廷元、李长蓁),被传为佳话。当代大儒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马兰等都诞生于此。
  
  我们一行十人分乘两艘游艇,在水面划一条优美的弧线,犁开两道洁白的浪花,向前飞驰。虽然劲风扑面,但天气很好,艳阳高照,并不觉得冷,放眼望去但见湖光山色,树木葱茏,绿岛如黛,更有渔舟点点,快艇如梭,令人心旷神怡。正沉醉间,船家说,到了。就望见有一个小镇,娴静地依傍在湖畔的青山下,这就是赵朴初的家乡寺前镇。走下游艇,拾级而上进入小镇,我问道叫“寺前镇”肯定有什么典故吧?友人说,此地过去有一个古寺,寺前有一条河,就叫寺前河,人因寺因河而聚居成小镇,就叫寺前镇,镇北数里还有一个佛图寺,为西晋高僧佛图澄所建。不由得感叹,一代佛教领袖诞生于此,绝非偶然啊!
  
  赵朴初先生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天台里,四岁时随父母回到安徽太湖县祖居寺前河状元府,直至1920年秋离家外出求学。朴老一生不断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一生对国家和人民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生前担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等重要职务,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世界和平做出了伟大的贡献。2000年5月21日,朴老在北京不幸逝世后,为永远铭记朴老一生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朴老爱国爱乡的崇高精神,太湖县委、县政府顺应全县57万人民意愿,决定在朴老故里寺前镇兴建赵朴初纪念馆。
  
  寺前镇原文化馆馆长余传明先生来码头迎接。他身材不高,虽已六十有五却步履矫健,风趣幽默,经介绍方知余先生不仅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赵朴初研究会理事。赵朴初纪念馆大部分照片资料都是由他收集整理,贡献不小。随他步行几百米就到了赵朴初纪念馆。纪念馆背倚青山,面朝花亭湖,粉墙黛瓦,马头墙,朱漆门,古朴典雅,严肃庄重。门前照壁上刻着行书“状元府”三字,端庄清秀,为当代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所题,背面刻有清嘉庆皇帝钦点朴老六世祖赵文楷为一甲一名状元时所赐御笔题诗,诗曰:
  
  丙辰吁俊典依前,教养菁莪六十年。
  寿宇作人昭化洽,金阶选士听胪传。
  榜悬龙虎彤墀直,云护旌旗紫轪连。
  文楷嘉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
  
  朴老出身太湖名门望族,“四代翰林”之家,幼承家学,终成大器,自然亦不足为奇
  
  纪念馆正门门头上挂“状元及第”匾额,两旁挂对联:“文魁天下;誉满神州。右侧墙壁上悬一枣红色木匾,上刻“赵朴初纪念馆”,进入纪念馆,眼前是青砖铺地,圆柱木楼,回廊勾角,斗拱飞檐,严谨而不拘泥,精致而不张扬。穿过前院,步入中堂,迎面墙上一幅巨大的《明月清风》图,两边有幅对联:“一代宗师过千秋而常住,八方共仰为万世开太平。”以此概括朴老光辉的一生,我以为,并不为过。
  
  清道光年间,朴老先祖在太湖县寺前河建赵宅,人称状元府,1911年,4岁的赵朴初随父母回到状元府居住,在这里接受了启蒙教育,1920年离开状元府到上海求学。赵家为名门望族,四代翰林。其六世祖赵文楷在嘉庆元年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嘉庆四年封正史出使硫球,嘉庆十三年卒于山西雁平兵备道任上。其遗腹子赵昀道光二十一年入进士,为二代翰林,授翰林院编修,曾任广州、潮州知府、按察史。他的二女婿便是李鸿章,也是朴老的曾姑丈。朴老的父亲赵恩彤,毕业于省高等学堂,师从著名学者严复,曾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事,面对纷纭乱世,无意为官,长期在家闭门课徒,潜心字画;朴老的母亲陈慧,湖北武汉人,亦出身于书香官宦之家,有极高的文学修养,能作诗填词,作品多遗失,现有剧本《冰玉影传奇》存世,她一生笃信佛教,每日诵经拜佛,对幼年的赵朴初影响很大。朴老自小在家乡读私塾,接受启蒙教育,对此,他念念不忘,曾说:“我的整个启蒙教育都是在故乡接受的。别看老师都是些普普通通的民众,却给了我智慧,把我引上了探索学术的道路”
  
  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他把佛教的教义圆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积极促进全国各宗教界的团结和稳定。他热情支持十世班禅发展藏传佛教文化,积极拥护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金瓶掣签、报中央政府批准认定的十一世班禅,毕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1980年,他推动和组织了鉴真和尚塑像回中国探亲活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来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众基础。向世界人民广泛宣传了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纪念馆史料详实,图片丰富,浏览一遍受益非浅。
  
  我们又匆匆赶到纪念馆东侧的朴老灵骨树葬地,迎面是徽州风格的青石牌坊,显得古朴而庄严,后面是月塘,内植9珠莲花,祈祝朴老乘愿再来。汉白玉赵朴初塑像高9.3米,最后一段神道为93级台阶,都寓意着朴老走过的93年不平凡的历程。登上青石台阶拜谒朴老的陵墓。朴老灵骨安葬于该处的银杏树下。缅怀一代宗师,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都可称无愧无憾。而他志高意远,宁静淡泊的人品,更是从他的遗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花开,水流不断,
  魂兮无我,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2011.3.29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状元碑园游记
作者:魏新建



徐书信/魏新建

  
  节气已入谷雨,风和日丽,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4月17日随市诗协去丰县采风,游状元碑园赏梨花。
  
  汽车驶上徐丰公路,过了华山镇转入乡间小路,道路两旁梨花烂漫,蒜苗碧绿,农人正在田间提蒜苔。近几年,丰县以果品产业为重点,建成了以大沙河为中心的百里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粮经比例达到4:6,实现了由粮棉大县向果蔬大县的转变,享有“丰熟可抵三州”的美誉。
  
  有幸与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李鸿民先生同行。李老虽已八十高龄却思维敏捷,谈吐儒雅,他曾任沛县县委书记、淮阴市委副书记,又是状元李蟠的九世后人,途中听他讲丰县的风土人情,讲状元李蟠的家谱和传奇佚事如数家珍,长了不少见识。
  
  车行一小时抵达梁寨镇黄楼。远远望去,一片白墙青瓦掩映在竹木翠绿中,这便是状元碑园,也是状元李蟠的祖居地。下了车迎面是一座青石牌坊,正面刻着李鸿民先生亲书的篆额“鳌阕”,门柱刻有对联,“指木为姓,陇西冠盖被四海;登科夺魁,泗上文章数一人。”进了门是状元广场,东边有座三进庭院,垂花门楼前立有李蟠石像,两旁饰以朱色对联“经传道德;名重谪仙。”碑亭位于庭院中间,飞檐翘角,庄重威仪。上悬红地横匾,丹书“状元碑亭”。亭内状元碑巍然屹立。亭前左右一对华表石柱,上面镌刻楹联,古朴厚重。侧后为环状碑廊,嵌有李蟠报家母书及彭城李氏列祖碑碣及传世金石。碑园不大,但设计精巧,布局紧凑,史料和内涵非常丰富。
  
  李老以主人的身份为我们讲解,方知状元碑园原是鸿民先生的老家。他原来的乡间小居“康园”现已作为徐州状元李蟠纪念馆。状元碑是李蟠为李氏始祖七公(正居)撰书的一篇墓表,记载了李氏由原籍——河北真定于元代迁徐,定居程子院(今梁寨镇李新集)的发展历史。由李蟠撰文并亲笔书写,碑高三米,蟠龙碑帽,四百二十六字。其文采飞扬,书法俊美,刻制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距今近三百年,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听李老讲状元碑的遗失和出土还有一段故事。
  
  此碑原来立于丰县黄楼乡李新集(又名程子院)村东李氏始迁祖七公墓前。1958年人民公社化兴起了平坟之风,墓碑被推倒,此后不知所终。而碑文却载入李氏族谱标明李蟠所撰。五十年后碑在何处?李氏后人一直在找。2001年新年前夕终于在李新集李氏族人李敬林的堂屋墙下挖出来,沉埋五十多年后躲过了文革劫难重见天日。当天徐州著名文史专家、学者田秉锷先生曾随李鸿民先生赶到现场察看,在确认后撰写了《状元碑出土记》,文章发表在2001年2月的《徐州日报》上,引起了社会和文史界的广泛关注。后由李鸿民先生统筹,海内外彭城李姓后人捐资,状元碑园得建于状元故里。现已上报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科举制度起于隋朝,到光绪止历时1300年,徐州仅在清康熙年间中李蟠一名状元。李蟠纪念馆有“廷对制策”(即殿试状元卷),仔细观看康熙三十六年的殿试,李蟠的文章论点精辟文采飞扬,能获得康熙皇帝的“钦点”,绝非等闲之辈,确实是大才。
  
  康熙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对人才的认识亦有独到之处。康熙在三十六年的科举殿试中,向来自全国的士林才俊提出三大课题:靖边、吏治、河防,让殿试学子们“各抒所见,详而敷陈”。针对康熙的《策问》,李蟠在《廷制对策》中开宗明义,提出帝王治理天下,必成天下之大功,必立天下之大法,必兴天下之大利。而要成天下之大功,就必须果敢决断,春温秋肃,恩威并用;立大法,就必须法理明晰,防微杜渐,清浊不能相淆;兴大利,就必须使山川河流渐抚渐平,使国计民生赖以发展。三者既成,帝王即能实现最佳统治,官吏能得到很好的制约,百业就能兴旺发达,能安居乐业。继而对靖边、吏治、河防也进行条分缕析陈述己见。细读这份状元卷,不由得击节称赞。
  
  一赞其对官员“官性”认识之准确和实事求是。李蟠在应对康熙怎样“反贪倡廉”之策问时,谈了自己的看法,可以说既实事求是,又一针见血。他说:“第长吏之爱百姓也,恒不如其爱身家;而长吏之念声名也,又不如其念禄位。”在李蟠看来,那些大官们爱老百姓,远不如爱他自己和其家庭;他们对声名的爱惜,也远不如爱他们那个官位待遇。因为和自己身家性命比,老百姓算不了什么;和八面威风、骄奢淫逸的官位待遇比,那一点点“清官”的好声誉,也算不得什么。声誉是虚的,待遇是实的。李蟠对贪官的人性的认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借鉴。反贪倡廉,就要建立在这样实事求是的认识的基础上。
  
  二赞其对治水的独到见解。据说,李蟠就因为对治理黄河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获得康熙赞赏,从而中了状元。李蟠生在黄河边,对河患了如指掌,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鸿民先生讲的李蟠当时已三十六岁,社会阅历丰富,是那些年轻学子所不能比的。他在《廷对制策》中说:“臣闻古今则无善治河之法,而止有导河之法。逆而治之,修防然,堵塞然,顾泛滥之性,能保其不涨乎?……。法莫若顺其就下而归之海,不得其归,为闸为堤,适激其怒也;为引为支,仅缓其势也;议刷议排,徒增其费也;为疏其下流,则其去也疾,去也疾则不至于或溢或溃,而莫可遏逆也……”本来鲧治水失败,就是只知堵,不知疏;禹治水成功,就是疏防相济,李蟠说的不过是早被大自然验证了的真理。可叹的是我们在黄河三门峡大坝失败后,仍然不接受教训,还要在大江河道上无休止地建起鳞次栉比的一道道大坝,只顾眼前那点利益,不考虑与之俱来的生态破坏!
  
  三赞其文章荟萃论据精辟。通览李蟠《廷制对策》全文,除却因情势为康熙皇帝歌功颂德的奉承之语外,在对靖边、吏治、河防的分析说理上,真可谓脉络清晰,思维缜密,见解独到,鞭辟入里。其文风旷达豪放,治国安邦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工笔正楷不错落一字地完成此文,也足见当年李蟠之才情。
  
  《报母家书》,是李蟠金榜夺魁后写给母亲的书信,详细叙述了殿试、胪传、放榜、宣旨、朝拜及谢恩的过程和隆重喜庆的场面。字里行间洋溢着金榜题名的喜悦,也反映了李蟠的孝心。是一件珍贵的文史资料。信中说最先看过李蟠《廷制对策》的,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吴涵,次阅者,为文华殿大学士张鹏翮,均为之击案叫绝。阅后即传于当廷张、李二中堂,两人详阅之后皆惊叹:“坐而言,起而可行者,惟此一卷耳。”并将此卷定为一等。及至呈送到康熙面前,康熙细心阅读后,,首先被他的书法所吸引,谓:“字在董、赵之间,策字字硕画,非经生可及”。亦禁不住击节赞赏。三千余文不错落一字、通篇秀丽俊逸的工笔小楷为李蟠挣足了印象分。知李蟠为徐州人,笑谓诸臣:“徐州濒河,土居人宜其了了,且江北人老实,不知走声气,此为实学。”可见康熙对李蟠之文评价殊高。康熙详览所有呈送殿试卷后,相较高下,遂御笔亲书李蟠为第一甲第一名,又拔严虞惇、姜宸英同为三鼎甲。
  
  从状元碑园出来已至中午,李老的外甥、大沙河果园的场长包玉丰先生在梨树湾设宴招待。席间大家谈性更浓,针对状元李蟠因何遭顺天乡试案诬陷以及后来的谪戍沈阳、平反昭雪、归隐林下等诸多传奇和历史疑问,李老娓娓道来,其博古通今的学识和他耄耋之年的记忆力真是让人佩服。
  
  顺道入果园赏梨花,可惜晚了几天错过了最佳的赏花期,虽无梨花覆雪的盛景,可嫩叶青青,花缀枝头,蜂蝶乱舞,又是一番景色。
  
  2011.4.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5-3 08:46 编辑

静静的西潮河
作者:魏新建
  

  苏北里下河地区河网密布,从盐城往东流淌着一条河,蜿蜒一百多里经新洋港注入黄海,它就是西潮河,而我们当年更习惯称它叫一里河。方强农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就坐落在一里河入海口广袤的盐碱滩涂上。

  1969年底,一里河畔打破了多年的寂静,拖轮载着驳船送来了大批知青,原来的劳改农场变成了生产建设兵团。团部设在河南岸,自然形成了方强镇。一座水泥大桥横跨南北,旁边有一个码头,机关、宿舍、学校、医院沿河岸排开,镇中心有一座四层楼高的嘹望塔,那是劳改农场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加工连作为团部直属单位在镇东头,轧花车间的后面便是一里河,那里经常停泊着船队,满载着打好包的皮棉往外运。

  每天清晨五点半,一声低沉的汽笛声能穿透半个农场,那是每天唯一的一班开往盐城的客船起航了。那声音曾经唤起多少知青思乡的冲动,有些知青实在是想家心切,未请假便偷偷地乘这条船回家了,因此码头也就成为各连队堵截逃兵的卡子。我乘船往返盐城多少次已记不清了,但有一次令我终生难忘。那是1971年春节前夕,苦熬了一年,终于能回家探亲了。几百个徐州知青来到了码头,一艘拖轮拖着三艘木船,下到船舱,里面是火车厢式的木座椅,每船可以坐百余人,由于人多超员,连走道都站满了人,水手把舱门锁上,开船了。航行六小时到盐城,中转换船。同样的驳船航行在京杭大运河上,经兴化过江都闸渡长江,航行虽然慢,但听着那浪花拍打船头的声音能感觉到离家越来越近了。好在船上卖三毛钱一份的盒饭,不要粮票敞开供应,走了将近一昼夜到镇江。然后再转火车。那时回家的路太难,但年轻觉不着累,看什么都新鲜。驳船在长江的波涛中起伏,浪花打在船窗上,望着滔滔江水心中充满了豪情。

  一里河就象方强农场的血脉,引出无数条小河象毛细血管滋润着农场各营连的大田。小河里水草碧绿,鱼翔浅底,真正的原生态。在河边打下木桩架上木板,食堂用竹筐在河里淘米洗菜,我们在上面洗衣洗脸。那时的一里河清澈见底,象初长成的少女,纯洁宁静还带有一点腼腆。为了她我们曾付出多少汗水?1971年初,团部搞水利大会战,决定开挖一条贯通五营的灌渠。时值隆冬,我随着二营六连打起背包到五营安营扎寨。第二天下起了小雪,工地上红旗招展,广播喇叭反复播放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各连排分段包干开展劳动竞赛,聂参谋长亲自督战,士气高昂。一把海门大锹在我手里使的得心应手,一天挖十几方土,营部写得表扬稿还上了广播。到工程收尾时河底渗水,不少知青都是赤脚站在冰冷的烂泥里。据说那次河工上了三千人,一周挖了一条宽五米深两米长三公里的水渠,青春的力量创造了奇迹!

  1972年的夏天雨水多,蒿草疯长,团部命令开展“战草荒”大会战。加工连奉命支援六营。天刚放亮,指导员胡加荣(三八式干部)就带领全连一百多人扛着锄头出发了。六营的大田在一里河北岸,七月的棉花已结棉桃,棉株高抹胸口。走进棉棵湿热难耐,头上烈日当顶,身上汗流夹背,气温得在40度以上,还得扎紧衣袖防蚊虫叮咬。咬牙坚持到晌午,人体的耐热已到极限,眼看西北上空涌上来乌云,大家都扶锄观望却迟迟听不见收工的哨音,心里都巴不得淋一场大雨痛快。真是应了那句话叫热极生风,随着一声炸雷狂风大作,铜钱大的雨点砸下来,顷刻间暴雨倾盆,雷电交加,天地不分。所有的人都狂奔逃命,广袤的海滩到那里避雨?那一次我亲身体验了暴雨如鞭抽在身上的感受。大雨中的女生薄衫透体轮廓尽显,她们只有拼命地往回跑。正跑着忽然有人喊,“快下河堤,防雷劈”,没有人引导,大家纷纷跳进一里河。温暖的河水替我遮挡了风雨,,河堤上男女人体的轮廓曲线在电闪中频频暴光,没有人感觉羞耻,那是大自然的造化,是青春活力的绽放,是生命和风雨的搏击。

  清晨,一里河上的薄雾渐渐散去,岸边的蒲草、芦苇、树丛露出了婀娜的身姿,两岸全是一望无际的棉田。踏着露水我们在棉田里打杈、锄草、喷药,身边不时有野鸡扑扑的飞起。夏秋的傍晚,一里河的景色是最美的。晚霞烧红了天际,落日的余辉洒在河面上泛起万点金光,成群的鸟雀在树丛上空盘旋。暮色中收工回营的战士们哼着小曲,端着脸盆纷纷到河边洗衣裳,享受着劳作后的惬意。我和陈广陵他们此时已在一里河畅游戏水,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我们从团部食堂后的码头下水向着大桥游去。有时遇到过往的大船就爬到船顶往下跳,犹如站在五米跳台上。一里河水深流激每天随着海水潮起潮落,真是个游泳的好去处。

  几十年过去了,我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名川大河,惟有你静静的一里河时常在我的梦中流淌,河面依然那么宽阔,河风还是那么轻柔,你带走了我五年的好年华。那挥之不去的青春情结如一江春水奔流不息,有时我曾闲生遐想,假如我们都不回城,都在一里河畔扎根安家,现在也该在那河边的小镇里喝茶享清闲了吧。

  2010.7.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青轶事
——二排长的人生悲歌
作者:魏新建

  昨天喝喜酒,几个兵团老战友又凑在一桌,不经意间聊起了C排长的故事。  那是1970年1月19日,当汽车把我们拉到兵团农场二营六连时,我认识的第一个陌生人就是他。他看上去三十多岁,中等身材,面庞清瘦,穿一件破棉袄,戴一顶毡制老头帽,蹬一双翻毛皮鞋。贫寒的着装遮不住他内在的英气,两眼炯炯有神。他热情地带领我们抱棉柴铺地铺,教我们用马灯,到老虎灶打开水。第二天我才知道他就是我们二排排长,无锡老知青,在这里我叫他C君。  几天后他带着我们干活,到海滩割茅草,下大田拾棉花,拔棉柴,种黄芽菜,确实是个行家里手。其实他只比我大七八岁,1964年高中毕业后他怀着满腔热情,自愿要求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奉献青春,被分配到淮海农场,1969年组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后作为知青骨干调到方强农场。  那时他已建立小家庭,老婆也是老知青,又矮又丑,在营房小卖部售货。C君好友健谈,经常邀排里三两知青到家里小酌。记的有一次曾邀我和阎振清王超到他家吃饭。他家住在营部东南角的一间低矮的草房里,一张床,一个桌,一只木箱,幸有墙角砖砌的炉灶给小屋增添了家的温馨。那次他烧了两条鲫鱼(河里钓的),炒了青椒鸡蛋,搞了四样菜,喝了一瓶老酒。C君好摆个老资格,常说这里原来是劳改农场,我来时劳改犯刚走,屋子里还扔了不少镣铐。你们现在住得就是犯人住的房子。每当谈到人生时他都很有感慨,常说,来到农场就是修地球,什么理想啊抱负啊都成了梦想,热情总有凉的时候,你们是生不逢时啊!其实他说的都是实话,但在哪个年代一旦上纲上线就成问题了。70年底农场搞一打三反运动,二营必须抓一个反面典型,厄运降到C君头上。当时农场的排级干部都是由知青担任,争强好胜,追求进步,互相妒忌。二排的工作让C君搞的不错,又是个老知青,好摆谱,敢直言,有人打了小报告,于是罪名下来了,一是污蔑党中央的知青政策,说知青好比劳改犯;二是散布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散布知青生不逢时论;三是搞小帮派,破坏知青团结。大帽子往他头上一扣,批判会接着开起来。先是连队开,后来全营开。个别知青干部为了表现自己对阶级敌人的憎恨还动了拳头,C君在台上被打的流鼻血。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只能暗自同情,谁敢多言。批斗几场后给他定性为现行反革命,撤职,监督劳动。我们每天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扫地,打扫牛棚,打扫厕所,后来又把他调到七连蔬菜班种菜。  C君结婚几年一直没有孩子,问题可能出在他老婆身上。到了蔬菜班以后他竟然和一个常州女知青暗自好上了,结果哪个女知青在身怀六甲后事情才暴露。一个现行反革命把女知青肚子搞大了,这还了得!营连干部大为恼火,又不敢声张,如果张扬出去上级肯定要追究责任的。只能悄悄地劝女知青把孩子打掉,但胎儿已大错过了时机,如强行做掉大人会有生命危险。此时,C君表现真是大丈夫,把一切责任揽过来,坚持要把孩子生出来,自己抚养。后来生了一个女孩。  这时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大事,福建有个人叫李庆霖给毛主席上书,反映其子下放农村后的困境。毛主席亲笔回信还寄了三百元。此事竟作为中央文件下发,知青问题终于引起了高层的关注。之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又披露出个别军队干部玩弄女知青的问题,枪毙了几个违法乱纪的干部,我们十五团也刮起了整肃旋风,五营教导员事发自缢身亡,一营也有干部被拘,二营岂能平静?战果还得出在C君身上。此时的C君犹如一头死猪已不怕开水烫了,要打开缺口还得在女知青身上做工作。知青谁不想回城,谁不想前程,未婚带个孩子算什么?还能回得去吗?要解脱自己只有告他强奸。政治工作还是卓有成效地,女知青终于翻供了,指认C强奸。为了心爱的人,他认了,承认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此事被定为刑事案件,划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各级领导没有任何责任,他留在农场服刑。  后来知青有的参军,有的上学,我们都回城了,他却失去了资格,只能留在农场继续改造。不知道拨乱反正时他的问题有没有平反,真是太冤了。据说九十年代他曾到徐州购置农机配件有人见过他。那个无辜的小女孩今年也该39岁了,也不知道母女相认没有。真为他惋惜,人生悲歌啊。  2010.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5-3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5-3 09:38 编辑

初到兵团
—— 知青魏新建生活回忆
作者:魏新建
  此文由彭城奔牛转载于2010年05月12日17:28凤凰网知青
  1969年底正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高潮,徐州三中近千名同学怀着广阔天地炼红心的激情即将踏上了兵团之路。那年我十七岁。
  
  1970年1月19日的清晨,天气格外寒冷,全城躁动不安,几乎每家都有学子要远行。三中操场内排满了二十辆大客车,六点整我们出发了,车队冲破了呛天恸地的哭唤,驶向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方强农场。
  
  车过盐城越往东村庄越稀,裸露出大片盐碱地,黄海滩涂向我们氅开她广阔荒芜的胸膛。我的心凉了半截,车厢里异常安静,大家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未来会咋样?
  
  两辆汽车把我们送到二营,一块空旷的操场上建有几排平房,中间有一座茅草屋顶的简易礼堂,两边零散的草屋是仓库和牛棚,浑然一片黄褐色无限凄凉。和我想象中的营房反差太大了。“到家啦,下车吧,再不下去又拉回徐州喽。”翟如义的一句玩笑话提醒了大家,有人爬上车顶卸行李,我们各自忙着寻找自己的东西,这时汽车发动了,司机将开着空车返回家乡,而我们则要留在这陌生的地方。有几个女同学抱着车轮呜呜地哭起来,司机也哭,顿时哭声一片。汽车开走了,我的心绪反到平静下来,既来之则安之,认命吧。我们三十个人被带进一间屋子,已经用棉柴对脚铺好了两排地铺。天黑了,点上马灯,同学们挤在一起度过了兵团第一夜。
  
  闲散了几天没人管,我们象撒欢一样乱串,赶着牛车下海滩,到外营串同学很是痛快。混乱无序的状况导致问题不断发生。因为仍有大批知青不断从苏南地区涌来,农场简陋地生活设施根本不能维持最起码的需求,为了给女同学争得一块铺板,甚至在老虎灶为了抢打一瓶开水,也会大打出手。地方主义哥们义气抱成团,由单兵作战发展到集体群殴,文革练就的造反精神不得了。
  
  穿军装的营长和教导员终于亮相了。教导员是从上海警备区调来的政工干部,搞政治工作很有一套。他立即在大草屋礼堂开会训话:“你们不要觉得有什么了不起,部队这个大熔炉什么人炼不了!从明天开始一切按照军事化来。”他点名批了一通,先把知青的傲气镇住了。接着又把各地知青打散混编成四个连,从知青中挑选任命了班排干部,抓学习抓大批判,思想整顿大有成效。
  
  开始干活了,任务是拾棉花。方强原来是劳改农场,劳改犯种下棉花没来得及收获就搬迁了,给我们腾出了地方。正是寒冬腊月,在大田里干活无遮无掩任凭北风呼啸,尖硬的棉桃壳象刀尖一样,半天下来双手已伤痕累累。我把手套的手指剪掉,戴着它总算护住了手面,许多人的脸和手都冻伤了。
  
  二月六日是春节,营部要求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除夕的早晨,各班照例学《语录》、《老三篇》。远处传来几声猪嚎,那是各连的食堂在杀猪。没有鞭炮声也没有贴春联,一切静悄悄。大年初一中午,食堂特意蒸了馒头,每人一碗干菜熬猪肉,因为司务长确实无法买到供几百人吃的蔬菜。好在每人都收到了家里邮来的包裹,有肉酱、炸带鱼、壮馍和糕点糖果,大家凑在一起吃有说有笑,冲散了想家的念头。
  
  过了春节全营都投入到拔棉柴的战斗。必须清空大田作好春耕前的准备,而棉柴又是我们唯一的燃料。这活儿很累人,手拿一把铁钩弯下腰必须钩住根部才能连根拔起,一垄就是五百米,干到田头腰就累得直不起来了。连部及时开展了劳动竞赛,革命加拼命的热情被点燃了。第一天我拔了二十一垄,满手都是磨破地血泡,等统计数字出来还是有人比我多拔了一垄。第二天我用毛巾把手缠上一直干到天黑,拔了二十三垄,进入了先进行列。
  
  兵团干十天歇一天,营部有个小澡堂十天烧一次。澡堂小的可怜,一间草屋内砌了两个三米长一米宽的池子,池子一头底下支起一口大锅在外边烧火。全营有四百多男生,洗到最后那水就稠得不能看了。这天轮到八连的徐州人烧澡堂,头天就说好水一热就提前喊老乡先洗。天没亮我就被喊起,下到池里水才刚温和,草屋里气温很低,冻得大家都往锅边挤。忽然呼哧一声把锅台踩塌了,就听见外面喊“锅漏啦”,顷刻间池水淌尽,炉灶间却被泡在了水中。
  
  当春风吹绿了防风林的时候,我们这些学生兵已经适应了农场的艰苦生活,接着是更加繁忙地春耕。
  
  2008年4月
  
  作者魏新建,徐州铁路调研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5-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记住牡丹献的花,若成书定当赠送。 11# 枯枝牡丹
 楼主| 发表于 2011-6-19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6-19 19:06 编辑

麦口

作者:魏新建



      在山东老家,每年收割麦子的时候叫麦口。
      1968年徐州两派武斗正酣,麦口前夕父亲把我派回老家。

      小麦成熟前的那几天人与自然非常和谐,田畴麦浪翻滚,艳阳高照,南风习习,布谷鸟那清脆的叫声让人心花怒放。妇女抱着磨棍推磨,然后支鏊子烙煎饼,准备一个麦口的主食;男人赶集置农具、磨镰刀,作好整备;中小学生放了麦假,孩子们割青草、打猪草准备家畜的饲料,因为麦口太忙没人顾得上它们,一切都按照传统习俗有序地进行着。田埂上生产队的干部们正在对每块地估产,准备上报公社。他们摘个麦穗数麦粒,捋一把麦穗放在嘴里嚼着品成色,争论不休。大队干部让多报,小队干部想瞒报。因为报的产量多上缴的公粮多,得到的表扬也多。一旦收成低于估产,上缴量不能变,坑的是社员。当然瞒产慌报一旦败露轻则处分,重则法办。那时没有化肥也没有良种,更没有机井灌溉,全靠老天爷恩赐,亩产三百多斤就算高产啦。

      天麻麻亮,队长就绕着村子吆喝开了,“开镰喽——,下湖割麦喽——”,随着一阵鸡鸣犬吠,不一会人影绰绰都下地了。全村几十个男女劳力加上能拿动镰刀的半拉孩子,近百人联合作业只听见刀割声刷刷地响。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已经放倒了几亩地。八点钟左右,妇女回家做饭,男人继续干。当时男劳力干一个工记十分,妇女记八分,我是城里来的孩子讲点面子也给记八分。一个工分值两分五,干一天也就挣两毛五分钱,确实穷到尽了。值得一提的是俺庄可是革命老区,1939年全村三十五户人家就有三十八人参加革命,有六人牺牲在抗日战场上,曾被授予抗日模范村。

      干到九点回家吃饭。家境好些的煮了咸鸭蛋,辣椒炒土豆丝,汉子们用煎饼包一卷,端一碗玉米面糊粥蹲在门口吃,那是一年中仅次于过年的饭食。家境差的剥一根葱沾上甜酱掰几个青辣椒用煎饼一卷也吃的津津有味。吃完饭接着干。这时分工细化了,青壮劳力收割,翁妪打场,妇女孩子拉车运输,更小的孩子则挎着篮子拾麦穗。烈日当头,汗流浃背,麦芒扎人。一气干到下午三点吃饭,接着再干,直至天黑。那真是筋疲力尽了。如此超强度劳动连续五、六天,直到颗粒归仓。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白居易《观刈麦》诗中的含义。“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旦惜夏日长。…”

      当场上堆着两大堆金灿灿的小麦时,是农民最开心的时刻。队里先预分,按人头每人二十斤,叫吃新麦。当天家家户户都烙新麦煎饼,全村飘着麦香。孩子们吃着麦子煎饼嘴里还唱着“麦子煎饼卷肉越吃越瘦,高粱煎饼卷辣椒越吃越添膘”。因为没有肉吃小孩子嘴谗,大人们只好这样哄他们。其实,乡亲们能吃上麦子煎饼一年也就个把月,麦口和过年。分的那点麦子大部份都得卖掉再换成地瓜干和杂粮,否则春荒是很难度过的。

      第天缴公粮,套两辆马车再拉几辆平车,装上几十麻袋,插上红旗由队长领着往公社粮站去了,收获的麦子几乎去了一半,社员们大眼瞪小眼沉默无语。副队长发话了,“大队让我们估产报三百五,队长硬顶着报了二百八,要不然剩的更少。回家拿家伙去吧,等队长回来就分麦!”当时的口号是“留足种子,确保公粮”唯独没提个人,谁也不敢提,弄不好扣上个四类分子帽子,忍了吧。那年我家分了八十二斤麦子,连同预分的共一百二十二斤。家里就爷爷奶奶两人都年愈古稀,也挣不了工分,年底还得透支,父亲还得寄钱来给生产队抹平。好在三个月我挣了六百多工分,学了不少农活。最难得的是体味了人生。
   
      2011.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捉鼠记
作者:魏新建

      去年夏天,儿媳怀孕在家休息。一天使用洗衣机时出水管漏水,经检查发现软管与下水管连接处被咬烂一个洞。儿子回家给我说俺家可能进老鼠了,我说恁家住四楼老鼠能上去吗?我有点怀疑。
      第二天晚上,儿子开着车带着媳妇和一堆物品回家来了。进门就说,“俺家不能住了,老鼠闹的动静太大,今天媛媛亲眼看见一只大老鼠,下了一跳。孕妇受惊吓对胎儿不好,只好搬回来住。”我说,“也好,你们回来住,我到恁家去逮老鼠。”
      儿子住圆梦花园三室两厅,我进屋后仔细检查一遍。先看卫生间,原来洗衣机出水管直接插入地漏管,没有装地漏盖,老鼠很可能就是从下水管进来的。两间卧室和书房没有什么痕迹,客厅空调柜机铜管上的保温套管被咬碎了一小堆,显然是老鼠想打通第二条通道。厨房橱柜里有老鼠屎,看样子个头不小。我把卧室书房的门关上,把阵地缩小,然后把冰箱洗衣机挪出来,把能钻进老鼠的洞全部堵上,抬头看钟已经十点半了,我关了灯在客厅的沙发上躺下来,静观敌情。
      黑暗中传来轻微地响声,但听不准在哪个方位。我几次开灯想照个现形都没用。快十二点了我也困了,刚想睡着,卫生间里“咣铛”一声响,好象什么东西从高处掉下来,我吓了一跳,用电筒往里一照,只见一只大老鼠被光束照楞了,我顺手把门关上,把老鼠关在卫生间里。尽管天气很热,我还得穿上长袖衣裤穿上皮鞋,不能轻敌,万一被老鼠咬着也很麻烦。准备完毕我拿一根竹棍进了卫生间打开灯,奇怪,没有老鼠踪影!只见一个化妆品瓶从洗脸台掉在地上。卫生间不过四平米它能跑到哪里去?我弯下腰,头几乎贴着地面才发现了老鼠尾巴,谁能想到老鼠竟然趴在马桶下面自来水软管的连接头上,正好有个凹槽,要不是露出了尾巴根本发现不了它,太狡猾了。我拿个皮老虎从底往上一戳,“吱”的一声,老鼠跑出来了,好象受伤了,行动有点缓。我连踩几脚没踩着,它又躲到洗脸台下,我对准它拿竹棍一戳,老鼠尖叫一声踉踉跄跄地爬出来了,我连舞几棍,一只肥硕的老鼠被消灭了,可能是只母鼠。
      战斗胜利结束,我美美地睡了一觉。第二天小两口又搬了回来。没过两天又出现“敌情”。儿子说洗衣机软管又被咬坏,老鼠在厨房又闹动静。我断定上次进来的是两只老鼠一公一母,屋里应该还有一只公鼠。
      接受了上次教训后,我就把地漏盖装上了,老鼠进不来,肯定是这只老鼠还想从原路逃走,咬烂软管后发现路已不通。我叫他们关闭厨房,坚壁所有食物。我买了三张粘鼠板,上面放些花生米,等候老鼠上钩。两天过去了没有动静。第三天媛媛打电话来说老鼠粘着了,她不敢弄,叫我赶紧过去。等我赶到地方,老鼠不见了,粘鼠板上只留下一段尾巴。都说老鼠聪明有智商,我真是领教了。老鼠在极端饥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高度警惕性,对陌生的东西上的食物不感贸然进食,而是先用尾巴试探,在尾巴被粘住后拼命挣扎,最后自残,咬断尾巴逃生。我数落着媛媛,“你为什么不能用竹杆把它打死或者用脸盆把它扣住,以后更难逮住它了。”我心里很清楚,粘鼠板已经没有用了,老鼠不会再上当。
      我到花鸟市场花十块钱买了一个老鼠夹子,装上一段油条当诱饵,叫他们继续关闭厨房,坚壁食物。看来老鼠是饿急了,饥饿加伤痛,就是冒死也得进食。它终于抵不住油条的诱惑,半夜时分偷嘴,“啪”的一声,被夹个正着,闹了十天的鼠患平息了。提醒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防范,现代家庭一旦进了老鼠,想消灭它是很不容易的。
      2009.4
 楼主| 发表于 2011-7-29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7-29 12:47 编辑

沧海扬帆诗作舟——诗家黄新铭先生小记
作者:魏新建


      久仰黄新铭先生在诗学理论研究方面造诣颇深,然而相见恨晚。那是2007年秋天在户部山彭城书院举办的诗词讲座上第一次聆听了他的讲课。虽年过古稀白发苍苍,却面色红润,步履矫健。那天他在讲台上讲平仄格律,讲唐诗欣赏,两个小时没看讲稿,却引经据典谈笑风生,博得阵阵掌声。初次见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传承更要创新
      2008年经徐州诗词副主编任启森先生介绍,我到宣武老年大学诗词研讨班,师从黄新铭先生学习一年。黄老师讲课生动不拘谨,授课空间大,涉猎广泛。赏诗先讲背景,再谈结构,然后分析佳句,领会特色。并穿插着一些历史传奇轶事。他不仅善讲古诗,也讲现代名家伟人的新诗,从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去欣赏并加以分析,强调适应而又超越。适应就是中华诗词的基本格律必须遵循,来不得半点掺假,否则就不叫传承;超越就是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的特色,顺应语言的变化,唯有此才能保持诗词的生命力。
      黄老师作诗不故弄玄虚,宁可平实,不故作深奥,更贴近现实。读他的诗总有一股清新之气,他不用生字怪句,许多诗句看起来很平淡,细品却清香满齿,回味无穷。如他的一首绝句《农村即景——乔迁》
     新楼座座对花开,远近亲朋接踵来。
     柳絮东风都是客,一齐请到小阳台。
      (获首届全国诗词大赛佳作奖)语言朴实无华,贴近生活,描写了一幅农村常见的乔迁情景,出彩在于转的巧妙,犹如春风扑面,朗朗上口,信口哼来都觉得有味道。许多诗家称黄老师的绝句兴象函深,我认为他的律诗更是炉火纯青,,颇有晚唐律诗的风韵。如七律《哭老舍先生》
     大索非因博浪沙,奈何九域挫芳华。
     只凭幻觉草凝寇,一任淫威杯捉蛇。
     游子登楼心印月,春蚕坐茧自为家。
     我怜祖国谁怜我,归鸟难当入碧霞。
      从内容上看,情感真切,毫无矫揉之嫌;形式上,精雕细琢,显见深厚之功;音韵上,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之道。格律严谨中不失灵动,语句古朴中亦见清婉。用典恰当自然,把那个搞政治运动的时代草木皆兵,杯弓蛇影表现的淋漓尽致,强烈地感染着读者,堪称精品佳作。
      作诗更在诗外
      黄老师作诗尤其重视诗外功夫。强调作诗不能凭空想象,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认为诗外功夫其实就是人品、情操、悟性、阅历、文化底韵和观察能力。如他的《浣溪沙.游铜山三岛》
     小岛如珠一线穿,滢滢湖水望中天,碧螺铸镜是何年?
     我立船头观矿影,人从坑口觅财源,扬波寻梦向龟山。
      一首小诗写游山玩水,但诗人看到的不仅是风景,还看到了芸芸众生的活动。远眺废弃的矿井影子他仿佛看到了百姓在废矿渣中觅财源的忙碌,婉转地表达了对利国千年铁矿兴衰的感叹。有景有情有思想,其诗外功夫非同一般。
      从黄新铭先生《寻访朱陈村》的几篇论述中更能看出他治学严谨的风格。凡讲授古代文学都会涉及白居易《朱陈村》、苏轼《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诸诗。然朱陈村究竟在何处?文史界却悬疑多年。为解迷津,黄老师以七旬高龄考证三年,先后到丰县赵庄镇朱陈村、萧县白土镇朱陈村、临沂罗庄区朱陈村、宿县夹沟镇草场村(唐代称朱陈村)等地实际调查,因白居易在符离集生活22年,经常往返于居家至父亲任所(徐州)途中,且白诗中提到符离、武里村、流沟寺山等地名,因此他断定朱陈村应在徐州附近。经对各种资料反复比较,认定了朱陈村原址在草场村,并著论文被文史界认同。由此可见功夫在诗外绝非是一句空话。
      黄新铭先生现为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理事,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徐州诗词协会顾问等诸多社会职务,年轻时曾接受过叶圣陶、梁漱溟、曹靖华、王力等文学大家的教诲。二十年来他倾心致力于徐州彭城、宣武两所老年大学诗词班的教育,并撰写出版了《日本历代名家七绝百首注》、《中华诗词教学》、《律诗教程》、《三寸春风集》、《更阑集》、《流年漫笔》等十余本著作。日前,他亲自题款签名赠我四本诗集,欣喜之余得句两首,以答谢。
      七绝读黄新铭先生《更阑集》有感
     半生施教未蹉跎,走遍天涯好句多。
     一摞诗笺收入梦,高山流水自成歌。
      七律答谢黄新铭先生赠书《流年漫笔》
     流年守望见情真,一瓣山花满目春。
     笔蘸馨香多厚积,诗拈玉露显经纶。
     苏辛感叹知音老,李杜情怀托命人。
       读罢文章心自敬,古稀翰韵更精神。

      2011.7.10
 楼主| 发表于 2011-7-31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雨思乡情
   作者:魏新建

      徐州入梅比江南要晚十几天。今年天旱,终于盼来了雨季,城市中的树木尽情地沐浴着甘露,水泥森林一任雨水冲刷着身上的尘埃,炙热的空气被洗去了高温,朦胧的马路上绽开了五颜六色的花伞。凭窗观雨,多了一些灵气,还是感觉闷气缺少诗意。

      忽然间想起了乡间的雨。还是1968年在鲁南老家微山湖畔,麦子收完了,豆子耩了,地瓜插了,玉米也种了,老天爷适时地下起了连阴雨,农人终于迎来了一段惬意的休闲时光。

      那时的雨不大不小,,淅淅沥沥,时下时停,连阴十余天。乡亲们猫在自家的茅屋里,男人织补渔网、编筐编斗,妇女则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搓麻线,然后成捆按斤卖给渔业社织网,换点油盐钱。那时没有尼龙线,织渔网全是麻线,湿水后再用猪血酱了晾干可以经年不沤。我从城里来到乡下哪能耐住寂寞,也不知道找活干,只有串门聊天。
      
      我家在村子一角,往南便是湖里。雨幕中的微山湖更显得静悄悄。弯弯的湖汊,袅袅的杨柳和那缓缓行进着的蓬帆船,天地间湿润且朦胧,宁静中点缀着风雨声,是那么和谐自然。

      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全是低矮的茅屋土墙。男人清一色打赤脚,踩在泥泞的土路上,黑泥从脚趾丫里冒出来,我很不适应。但入乡就得随俗,否则就成了另类。农家的孩子都有眼色,趁着雨点稀疏戴上席夹子(芦苇编的草帽)挎上篮子就去打猪草、割青草,猪圈羊栏早就叫声一片了。我自然地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最有意思的是插蛤蟆(青蛙)。戴上席夹子,披上蓑衣,各自拿一杆鱼叉。赤脚走在田埂上,听两侧田里的雨声,打在农作物的叶子上刷刷地响,像美妙的音乐敲打着农人的心扉。湖边的水汽更浓,青蛙趴在湖汊苇稞叫个不停,小伙伴不用眼看,凭声音投出鱼叉,一叉一个,个把小时每人捉了十几斤,沉甸甸的一网兜提着回家了。往鸭圈里一倒,鸭子群嘎嘎地扑上来,一口一个,瞬间吃的精光。当然那鸭蛋非常好吃,在集上卖八分钱一个唉。

      清晨,庄稼汉依然蹲在自家的自留田埂上,披着蓑衣,任凭雨水侵袭。自留田全部种的烟叶,硕大碧绿,水灵灵地,水珠在叶子上乱蹦,犹如雨打芭蕉。再过个把月就可以收获了,卖给供销社,那可是乡亲们一年中最大的一笔收入,家家都能卖个百十块钱,娶媳妇、盖屋全指望它呢。

      天渐渐放晴,终于又听见队长扯着嗓子喊,“妇女到家后翻白芋秧,男劳力下湖捞杂草,沤绿肥…”

      2011.7.30
 楼主| 发表于 2011-8-20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1-9-27 09:53 编辑

观唐温泉游记
作者:魏新建

      上周未,为避秋老虎,举家驱车三百公里到临沂观唐温泉小住两日,感觉不错。

      在徐州生活大半辈子,仅知道附近有东海县温泉、南京汤山温泉,从未听说沂蒙山里有温泉。听朋友说其规模如何之大,服务如何之好,又有人引荐,于是偷得浮生半日闲,也到温泉度假村潇洒一番。

      七点出发,上徐连高速经新沂转京沪高速,过临沂转菏日高速在葛沟下道,十点多钟到汤头镇。汤头镇原属沂南县,据记载此地热泉已流淌一千多年,只不过因交通闭塞才养在深闺无人识。几年前一烟台富商慧眼识宝,投资三亿元开发温泉,取名观唐温泉。仅看其名便知是大手笔,盛唐华清池在此便可观赏体验。一时间达官显贵云集,名气大了,地方整合资源便将汤头镇划给临沂市管辖。镇上一派仿古建筑,清洁静悄,洗温泉是小镇的名片。温泉汤池不少,观唐为最大。仅观唐会议中心就能同时接纳2500人。

      现在是淡季,冬天才是洗温泉的黄金季节。标间380元打7折,房间宽大,装修明式格调和明式家具,古朴典雅。楼内中央空调凉爽宜人。洗温泉再买门票,98元一张,含30元自助餐补贴,可在里面玩一天。整个温泉占地几十亩,大小80个池子,66个室外特色泡池。有游泳池、儿童水上游乐场、水上滑道、梦幻水屋,最有特色的是温泉鱼疗,泡在水里任小鱼用嘴轻轻地琢食人体上的角质和死皮,温泉石则是躺在加热的石板上,下面温泉流淌,任其自然蒸熏养心健体。至于什么玫瑰汤、枸杞汤、贵妃汤等诸多名堂你也体验不过来。

      我感觉他的自助餐蛮不错,68元去掉门票所含30元再掏38元,不便宜也不算太贵。其就餐环境、餐料品种、服务档次堪称一流。京沪宁的大宾馆也曾去过,感觉都不如它大方、温馨、讲究。

      观唐温泉门前紧靠着沂河,河面宽阔,从沂蒙山淌出来的水尚未污染,已很难得。夜幕降临漫步在河堤上看满天星斗,听蛙鸣蝉叫,没有城市的高温和喧嚣,如此亲近自然,久违了。

      2011.8.1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彭城奔牛 于 2012-1-12 17:25 编辑

  石台县的集市  
  作者:魏新建
 
 
  
  去年八月到牯牛降旅游,在石台县城住了一夜。

  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人口仅11万,是个小县,却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以茶、竹、药、畜、菜、苗为经济支柱。我们住在金石台宾馆,晚饭后,我和妻在小城散步,街上人很少,凉风习习,因是旅游季节,有些店面打烊很晚,主要卖些山货土特产。县城坐落在山坳里,两面是山,秋蒲河穿城而过,坐在河边看月亮爬上山巅感觉很惬意。

  早晨六点下楼晨练发现不远处是一个集市,有些卖菜的农人挑着竹筐,背着竹篓正往集市赶。我们到了集市就发现很新鲜,和都市不一样。卖菜人大多是农妇和村姑,品种很多,量却不多。一看便知是自家种的,不是贩的。各种菜蔬扎成小把,鲜活干净,沾着晶莹的露珠。一问价钱更是便宜。我买了两个小甜瓜,闻着味就特香。卖瓜人说你吃了以后肯定还会来。我削了一个尝了一口,果然香甜可口,感觉多少年没吃到这么好的甜瓜了。我又买了六个花了五块钱。旁边一个村姑蹲在竹篮旁,里面一共有五六斤线茄子,茄子长约尺余,细如酒盅,蓿紫发亮。妻说昨晚宾馆上的这道菜很好吃,买了带回去,反正是放在车上。有道理,全当是到乡下赶趟集。五斤茄子三块钱包圆。村姑说在这里买菜吃的放心,不用化肥农药,都是自家吃不了的才拿来卖。我把东西拎回宾馆准备再取塑料袋,这时几个同人也起来了,我让他们尝尝瓜,一吃不要紧,都说好吃纷纷来买。我又买了几斤山梨,个头不大,皮薄肉细,水多爽口。山里人实诚价钱不要谎,碧绿的芦蒿一把两元约有斤半,娇嫩的茭白、竹笋都是时鲜。还有许多山果色彩斑斓。大家的购买欲望很强,我适时提醒一句,“咱是来旅游的,采购适可而止,买多了车子装不下。”七点吃早饭时有人拿出刚买的咸鸭蛋佐餐,通红的蛋黄滴着油,大家都说好,绝对是打野的鸭子蛋。一问说八毛钱一个。开车前我又去买了三十个,摊主高兴地说今天二百个咸鸭蛋一会就卖光了。

  坐在车上大家兴奋地说,“在这里上生活真好,山青水秀,连风都清新。”的确,宜居还是江南小城。

  2009.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2:46 , Processed in 0.1079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