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联话] 《千年对联佳话》马书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98.纪学士对句谢皇上
   
  纪晓岚的学问好,乾隆皇帝挺喜欢他,就让他当自己的侍读学士[陪着 皇上,专给皇上读书、讲书的学士] 。
  可时候一长,纪晓岚就觉得有点闷得慌。整天得陪着皇上,不能随便离 开一步不说,还得事事小心,处处留神。要是说话走了嘴,惹得皇上生了气, 可不是闹着玩的。而且,自己的亲人也没法见到。纪晓岚为这事发愁,人也 瘦了,脸也黄了,成天没精打采的。
  乾隆皇帝看出来纪晓岚不大安心。有一天,他半开玩笑地对纪晓岚说: “纪学士,我看你脸色儿不大好,是不是有心事呐?我琢磨着,你是——
   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这个出句是个合字联,“口”、“十”、“心”合成个”思”字,还是 个复字联,连着用了四个“思”字。
  纪晓岚一听,干脆实话实说吧,就冲乾隆帝磕了一个头说:“皇上猜对 了。要是您能给我几天假,让我回家看看老小,那就太感谢您了。我是——
   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纪晓岚对的也是合字联,“言”、“身”、“寸”合成了“谢”字,同 时还重复用了四个“谢”字。
   乾隆帝听纪学士对得这么高明,心里一高兴,当时就给了他假,让他回家看看。


国庆制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99.乾隆帝与纪晓岚斗对
   
   有一天,乾隆帝给纪晓岚出了个上联:
   两碟豆;
   纪晓岚对:
   一瓯油。[瓯 oū,杯]
   乾隆帝改嘴说:“我念的是——
   两蝶斗;”
   纪晓岚一听音变了,也改嘴说:“我对的是——
   一鸥游。”[鸥 oū,一种水鸟]
   乾隆帝又说:“我念的是——
   林间两蝶斗;”
   纪晓岚马上说:“我对的是——
   水上一鸥游。”
   看,纪晓岚的脑子有多灵!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0.乾隆皇帝的自贺联
   
  过生日的时候,自己给自己写副寿联,这种对联叫自贺联。乾隆皇帝在 七十岁生日的时候,就写了一副自贺联。他写的是:
   七旬天子古六帝; 五代曾孙余一人。
  十岁是一旬[xún],“七旬”就是七十岁。“天子”是指皇帝。上联是 说,活到七十岁的皇帝,从古到今,只有六个人。这六位“七旬天子”是: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活了七十岁;梁武帝萧衍[yǎn]在位四十七年, 活了八十六岁;武周皇帝武则天在位十五年,活了八十二岁;唐明皇李隆基 在位四十五年,活了七十八岁;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活了七十一岁; 加上乾隆皇帝自己一共是六个。
  下联的“余”是代词,指“我”。是说,这些七旬皇帝能够五世同堂的, 就是能见到自己第四代孙子的,那只有我一个人。
  看来。乾隆对自己的长寿,多子多福,是十分的得意。到了一七九○年 八月,他八十岁生日的时候,乾隆当皇帝已经长达五十五年。左都御史窦光 鼎特意给皇上写了一副寿联,献给了乾隆:
   天数五,地数五,五十五年,五世同堂,共仰一人有庆, 春八十,秋八十, 八旬八月,八方万国,咸呼万寿无疆。
  窦光鼎的对联把乾隆皇帝捧得浑身上下舒坦极了,乾隆赏给了他好多财 宝。其实,这副对联的内容,没什么可取之处。不过,联里嵌上了乾隆的生 日、年龄、在位时间,共有十四个数字,对仗工整,还是挺巧妙的。
   
   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


国庆制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01.灯谜联难倒君臣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帝在宫中张灯结彩,君臣一块猜灯谜取乐。乾隆帝 一连气猜中了好几个灯谜,挺得意。他兴致勃勃地跟大臣们又来到了另一盏 大彩灯眼前。只见上面写着一副用对联写成的灯谜: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帝一连把这副灯谜对联看了三遍,也没猜出来,身边的大臣也都摇 头咂嘴,连说:“难猜,难猜!”乾隆帝就对身边的纪晓岚说:“这个灯谜 是你编的,乱七八糟的真叫人莫名其妙,谜底到底是什么呀?”
  纪晓岚笑了,对皇上和周围的大臣们说:“最常用的颜色是红、黄、蓝、 白、黑。其中的蓝色里最深的,又叫青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所以,上 联的前半句‘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那就是个‘青’。后半句说 的是“犬’,犬跟狐、狼、猫、狗差不多[古时候的“狗”和“犬”是有区 别的,小个儿的叫“狗”。大个儿的叫“犬”] ,犬虽说是人们家里养着用 来看家的,可它不算是家畜。马、牛、羊才算是家畜:当然,它更不是野兽 了。前半句的谜底‘青’,跟后半句的谜底‘犬’合起来,是个‘猜”纪晓岚看大伙儿听得连连点头,笑着接着说:“下联的前半句是个‘言’字,言者,字也。字嘛,当然‘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了[《论 语》是记录孔子言论的一部很有名的书]。后半句是个‘迷’字,‘对东西 南北模糊’——不是‘迷’是什么?‘言’跟‘迷’合到一块,就是个‘谜’ 字。谜语称得上是‘虽为短品,也是妙文’呀!”
  纪晓岚看着大伙儿呵呵地笑了:“这副灯谜对联的谜底就是——猜谜。”
  乾隆帝听了,哈哈大笑,连连说:“有意思,有意思。”大臣们也个个 佩服得五体投地。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102.“南北通州”和“东西当铺”
   
  有一年,乾隆皇帝南巡,来到了江苏。这一天,他路过的一个城镇叫通 州。乾隆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个地方叫通州。他一下想了个上联, 叫身边的大臣们来对: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这个上联用“南”、“北”、”通”、“州”四个字重复组成,想得十 分巧妙。大臣们听了面面相觑,大伙儿使劲想各处的地名,差不多把全国的 重要地名都过了筛子,可就是想不出个合适下联。
  还是纪晓岚有办法,他没有死抠(抠 kōu)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动脑子。 他一眼看见了街头上挂着“当”字大招牌的当铺[当铺是旧时代专门收取抵 押品、放高利贷的店铺],马上想出了下联: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下联对得十分工整。也是由四个字:“东”、“西”、“当”、“铺”, 重复组成。
   
   据清·李伯元《南亭四话》卷七《通州南北》。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03.一心编联句失身落水中
   
  乾隆年间,有个文人叫刘维谦。一年秋天,他逛完西湖以后,乘着兴致 连夜坐小船回家。坐在船头上,他抬头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侧耳听着岸边 秋虫的轻轻叫声,远处的村子里还时而传来声声的犬吠。这一切使得农村的 夜晚显得更静了。刘维谦触景生情,脑子里冒出了这么两句:
   犬吠孤村月; 蛩吟两岸秋。
  “吠”[fèi]就是狗叫声,“蛩”[qióng]是蟋蟀,“吟”,在这儿是 低声叫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一轮明月照着远处孤零零的村子,村里不时传 来“汪汪”的狗叫声。在这个深秋的夜晚里,两岸的蛐蛐儿和秋虫们在轻轻 地吟唱着。深夜显得多静啊!
   
  刘维谦对自个儿琢磨出的联句十分满意,他摇头晃脑地一个劲儿的反复 吟诵,着了迷似的想着句子里的情景。
  突然,“扑通”一声响,打破了深夜的宁静,船舱里的人全被惊醒了。 大伙儿走到船头,借着月光一看:哎呀,不好!有个人正在水里挣扎呐。大 伙儿赶紧七手八脚地把水里的人捞了上来,仔细一看,是刘维谦。
   原来,他琢磨联句想得发了呆,不留神身子一歪,掉进了河里。幸好人们发现得早,把他救了上来。虽说刘维谦这会儿成了个“落汤鸡”,可他苦 心作联句的事,一下子传扬开了,一时成了美谈。
   
   据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一。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04.魏源九岁应对
   
  魏源是清代著名思想家和史学家。他九岁时去参加湖南邵阳县的童子 试。当地县令指着茶杯上画着的太极图,出了个上联让他来对:
   杯中含太极;
  “太极”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认为太极是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 “太极图”是根据这种理论画的一种示意图,由两个一黑一白的对称的鱼形 相对组成一个圆形图像。这种理论很深奥,对中国思想界影响很大。
  这时,魏源怀里正揣着两块充饥的烧饼。他摸了摸怀里的烧饼,对出了 下联:
   腹内孕乾坤[qián kūn]。
  县令听了,十分惊讶,问他:“你说说什么叫‘乾坤’呀?”魏源拿出 烧饼来说:“天地叫做乾坤,这烧饼一块像天,一块像地,我把它们吃下去, 心里就要想着天地间的大事。”
   县令和周围的人听了,连连点头,称赞他人小志气大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05.第一个楹联专家的身世联儿
   
  清朝的梁章钜是大学士纪晓岚的得意门生,后来成为有名的文学家。梁 章钜考上进士以后,当了几十年的官。往后上了岁数,他就辞官回到了家乡, 把精力全用在了写书上,留下的著作多达七十多种。
  梁章钜博览群书,知识广博,他对对联有特殊的爱好,写了一本专讲对 联的书,叫《楹联丛话》。这本书一共有十二卷,把对联分成了十类。梁章 钜对对联的起源和各类对联的特点都作了研究,书里搜集了好多好联。这本 书成了我国第一部研究对联的专书,在我国对联史上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以 后,他又写了《楹联续话》、《楹联三话》,他儿子梁恭辰又写了《楹联四 话》。他们父子俩还写了《巧对录》、《巧对续录》。梁章钜是我国专门研 究对联的第一个学者。
  梁章钜七十岁的时候,他的好朋友王叔兰送给他一副寿联。寿联写了他 一生的经历和贡献: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 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 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上联是写,梁章钜二十岁的时候,在省里考上了举人;不到三十岁,成 了进士;四十岁在朝廷里当了礼部主事;五十岁到外省去做太守;六十岁的 时候,去广西、江苏当巡抚、总督[清代把到外省去做总督、巡抚,叫做“开 府”];快七十岁了,因为年老有病,辞官回到了家乡;打这儿起,闲暇[xiá] 的日子多因了,过得挺逍遥自在,成了个有福气的人。
   下联是写梁章钜的一生著作之多。他写的著作里,简要明了的有《古格言》十二卷,详细的有《退庵随笔》[庵ān] 二十四卷,广博的有《论语旁 证》二十卷、《孟子集注旁证》十四卷、《三国志旁证》二十四卷,精密的 育《文选旁证》四十六卷,巧妙的有《楹联丛话》、《二话》、《三话》共 十八卷,丰富多彩的有各种诗集;先生擅长[擅 shàn]写作,一生的著作真 是多极了。挠*下联里的“名山”是个典故,不是指有名的大山,而是指著作。汉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写完《史记》以后,曾经说过要把这部书“藏之名山”, 将来能流传下去。后人就把写书,叫做“名山大业”。
   有人称赞梁章钜是“著述等身”,就是说他一生写出的书,要是摞[luò]起来,就跟他的身子一般高。他写的书有多多书,呀!
   
   据清·梁章钜《归田琐记》卷六。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06.合字嵌字对联讽贪官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学官叫吴省钦。吴学官的学问不算大,可捞钱的本 事倒不小。他靠着职务上的方便,贪财受礼,捞了不少“外快”。
   有一年,他去江西主持考试,哪个考生送的钱多礼多,他就录取谁。 有个穷学生,非常用功,可家里吃饭都成问题,哪儿有钱送礼呀?不过,
   他觉得自己学问不错,这次试卷答得又挺理想,考上问题不大。可等到发榜 的那一天,他去了一看,榜上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名字,倒有几个平时不正经 读书、不学无术的阔少爷。
  穷学生气坏了,想要出出心里的这口恶气。他琢磨了一下,对,就在考 官的名字上做文章。编了一副对联,贴在了考场的大门口: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门额上还有一条横批:
   口大吞天
   对联的意思是: 你这个脏官,不长眼睛怎么能看出好文章?我这个穷学生,没钱给你送礼,哪儿有希望考得上!横批的意思是:你这个贪官,那张贪财的大嘴,大得能吞天! 这副对联编得十分巧妙,还是个合字嵌字联。上联的“少”、“目”,合成了“省”字;下联的“欠”、“金”,合成了“钦”字;横额的“口”、“天”,合成了“吴”字;正好嵌上了贪官的名字:“吴省钦”三个字。 对联把贪官吴省钦骂得痛快淋漓,穷学生们看了拍手叫好。
   
   据民国·吴恭亨《对联话》卷十四。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07.小学童出联难学政
   
  李调元是清朝有名的文学家,他在乾隆朝考上了进士,后来到广东去当 学政[学官,是朝廷派到各省专管童生考秀才、秀才考举人的官]。
  当地有个姓傅的小童生[准备考秀才的读书人,不管岁数大小都叫“童 生”;要是八十岁还没考上秀才,还得叫“童生”],听说这位李学政能对 对子,心里就有点不大服气,倒憋着“考考”学政大人。傅童生琢磨了几天, 想了个主意。
  这天早上,他在李调元要路过的道上,搬了三块大石头,在道中间垒成 了一座“桥”。他坐在旁边等着。
  不大工夫,李调元坐着轿子过来了,走在前边的差役,一看三块大石头 挡着道儿,就过去把石头踢到路边去了。小傅看了,就跑来成心跟差役争吵, 让他赔“桥”。李调元听见争吵,就钻出了轿子,一看是个小孩,挺奇怪。 没等李调元说话,小
  傅就上前行了礼,然后说:“学政大人,我听说您特别会作对子。学生 我有个上联,请大人对下联。”李调元一听,笑了,说:“什么上联呐?你 说说看。”小傅一指那三块石头说:
   踢破磊桥三块石;
  李调元起初一听是个七字对儿,以为“白玩儿”,可一细琢磨,没那么 容易。这是个拆字对儿,“磊”字被“踢破”,就变成三个“石”了。李调 元盯着那三块石头,想了好半天,楞没想出 下联来。他只好跟小傅说:“我 再想想,明儿早上还在这儿,我告诉你下联。”
   李调元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在屋里坐着发呆。妻子看他那模样,心里好
   笑,问他怎么了。李调元就把道儿上的事说了。妻子一听,“扑哧”笑了, 说:“这有什么难的,亏您还是学政大人呐!你就对个——
   剪开出字两重山。”
  这也是个拆字联,“出”字一“剪开”,不正是两个“山”吗?李调元 听了,乐得眉开眼笑。
   
  第二天早上李调元又去了,小傅早在那儿等着呐。李调元就把下联说了。 小家伙一听,哈哈大笑,说:“我猜这个下联不是您想的,倒象是女人想出 来的。”李调元吓了一跳,赶紧问他:“你怎么猜是女人想的呐?”小傅说: “您想呀,男子汉气魄大,爱用‘劈’呀、‘砍’呀的这些字眼儿。女人们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老在屋里用针线呀、剪刀呀做些针线活儿,她们才爱 用这个轻巧的‘剪’字呐。大人说,是不是呐?”李调元听了,闹了个大红 脸,可心里真佩服小家伙的聪明劲儿。


国庆制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8.李啸村送郑板桥的“三绝”对儿
   
  郑板桥是清朝有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他从小就没了母亲,生活挺 苦,可他特别要强,学习努力,乾隆年间考上了进士。
  郑板桥在山东当县官的时候,替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后来得罪了朝廷 里的大官,干脆把官印一扔,辞职不干回家了。
  他在家写字、画画儿,连带着作诗,靠卖字卖画儿过日子。他的诗讲究 说真话,有股子正气;他的书法揉合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几种笔体, 有独特风格;他的画更有名,特别是兰花、墨竹、怪石这几样儿,画得尤其 好。人们把郑板桥诗、画、书法,说成是“三绝”。
  有一天,郑板桥正在家里跟几个朋友聊天,他的好朋友李啸村来串门。 郑板桥连忙招呼李啸村坐下喝茶。一个客人说:“李先生出口成章,作副对 联吧。”李啸村笑了,说:“我正是送对联来的。”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 张条幅,上面写着:
   三绝,诗书画;
  客人们一看,写的正是郑板桥,都点头说好,可大伙儿一时谁也想不出 个下联。客人们就撺掇郑板桥对个下联。郑板桥摇了摇脑袋说:“难对。宋 朝那会儿,辽国使臣出了个‘三光,日月星’的上联,大学士苏东坡对了‘四 诗,风雅颂’,人们都说苏学士对得绝,夸这副对子是绝对儿。这会儿李兄 出的上联也够绝的,大伙儿好好想想,要是对不出来,咱们可都甭吃饭!” 这伙人在屋里抓耳挠腮地想下联,过了好半天,郑板桥对李啸村说:“李 兄,你也给想个下联。”李啸村没言语,笑呵呵地又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张条
   幅。大伙儿打开一看,上面写的是:
   一官,归去来。
  原来,这正是个下联。“一官”就是指郑板桥,他不是当过县官吗?” 归去来”是晋朝有名的文学家陶渊明弃宫回家以后,写的一篇文章的题目。 这篇文章挺有名,叫《归去来辞》。“辞”是一种文体。“归去来”的意思 是:离开闹哄哄的官场,不当官了,回家去!李啸村用陶渊明的事儿,来说 郑板桥这会儿的遭遇,是太合适不过了。大伙儿看了下联,都佩服李啸村对 得妙。
   
   据清·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十二《杂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7:48 , Processed in 0.093574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