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100|回复: 110

[联话] 《千年对联佳话》马书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3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对联佳话》马书田

内容提要
  《千年对联佳话》作者:马书田
  本书是讲述有关对联的故事、知识和历史的书。二百篇对联故事,从传 世的第一联谈起,介绍了五百多副古今名联、奇联、妙联,既有妙趣横生的 故事,又有对这些对联艺术特色的分析,还将对联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概况 介绍出来,敷衍成一部简要的对联发展史。书中附有学写对联的练习,供初 学者选作。本书兼有故事性、知识性、资料性和实用性,是一本综合性读物。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实与明理(代 序) 刘叶秋
  对联,是我国汉语所特有的一种文艺形式,以简炼的语言,概括丰富的 内容,对比鲜明,音节谐畅,源远流长,雅俗共赏,一直为广大人民群众所 喜闻乐见。古人佳作,流传很多。清代梁章钜所撰《楹联丛话》及其续书, 就是论述对联的专著。近几年来,各地出版社印行了不少汇编古今对联的书: 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连续举办的三届迎春征联活动,也对继承传统、撰写对联, 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征写联的,就有少年儿童。但到目前还没见为少年 儿童提供这方面常识的读物。
  读过马书田同志所编《千年对联佳活》的部分书稿,觉得这正好填补现 在的空白。少年儿童入校学习,一切都在打基础,一时没有学作对联的必要, 为他们讲有关的常识,贵在深浅合度,对其正课学习,起一些充实配合的作 用。《千年对联佳话》,以讲故事为中心,通过各种内容的有趣叙述,引起 少年儿童阅读的兴趣,使之增加对祖国固有文化的了解,设想很好!用普通 话口语来写书,生动易懂,也适合少年儿童的接受程度。开头部分讲对联的 特点,点到为止,是恰当的。
  为少年儿童编写读物,很不容易,首先要考虑所讲知识的科学性问题。
  少年儿童求知欲强,什么都想知道,但分辨思考的能力,有时不足,除去相 信他们敬爱的老师的话之外,往往先入为主,认为他们所看到的第一本书讲 的话对。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的老师之一——少儿读物的作者——应该给他 们提供正确的知识。
  有人认为写少儿读物不必像作考证文章那样要处处言之有据,我不以为然。讲历史人物的故事,应该合于史实:即写传说,最好也交代个出处。这 样,一方面表现编者的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少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 面也为要“寻根究底”的人,提供线索,便于核对研究。少年儿童的家长, 若是这方面的行家,看到孩子的课外读物,编写不苟,必定十分高兴,否则 就将不放心了。例如,本书中的“蜘蛛虽巧不如蚕”一条,记北宋文人王禹 偁对对子的故事,后注见朱熹所编《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九《内翰王公》, 这就很好。朱熹是南宋人,他谈北宋人的事,时代相近,自然比较可信。这 样,即使材料出自第二手,亦可见出编者的认真,使少年儿童相信其内容的 确实。
  此外,还有不少传说故事,出于人民群众的共同创造,各地口头流传, 其说不一,未经统一的文字写定,自然无书可查,无法注明出处。其中提到 的对联,往往比较粗糙,不合规范;有的甚至不成其为对联。
  这类传说,《千年对联佳话》内,也辑录了不少。如“吕蒙正的一副怪 联”一条,记宋人吕蒙正在自己家门口贴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表示缺“一”(衣)少“十”(食);横披是“南北”, 表示没有东西。这一副对联,反映了封建社会人民的贫苦,内容可取:但平 仄不对,不合撰联的要求,宋代的吕蒙正是不会写出这样对联来的。本书编 者,于此加了说明,指出其不可靠,也很必要。其他如记李岩撰联为崇祯皇帝“画像”之类,事既无据,联亦不佳,不过却表现出人民的爱憎。因此, 少年儿童读到本书这类不注出处的传说,不要相信其人确有其事,而要细心 思考,从中吸取于自己有益的东西,藉以认识现实,了解历史,求实与明理, 两面兼顾,这就算是会读书而不是死读书了。
   一九八五年六月写于北京 本文作者刘叶秋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编审、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和中国楹联学会顾问。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少年朋友谈对联
  亲爱的少年朋友,看到书名——《千年对联佳话》,你们也许会提出一 连串的问题:对联是怎么回事?对联都有些什么用处啊?从什么时候起有对 联的?有一千年了吗?好,现在就先说说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对联
  顾名思义。“对”,就是对称、对偶(又叫对仗),也就是两两相对;“联”,是相关联的两个句子,这两句必须对仗,而且意思相互有关系。合到一块简单地说,对联就是意思上有关系、形式上对偶的两句话。对联还叫 楹联(楹 yíng)、对子。举个例子:
   四化蓝图图图美; 九州春色色色新。
  第一句叫上联,又叫上句、出句;第二句叫下联,又叫下句、对句。上 下联的字数完全相等,每个词都对得挺整齐。“九州”对“四化”,都是专 用名词,每个词的前边还都是数词:“九”和“四”;“春色”对“蓝图”, 都是名词;“色色”对“图图”,都是名词叠用;“新”对“美”,都是形 容词。上下联不单在形式上对仗,在内容上也互相补充。也有的上下联意思 相反,比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多数对联在使用的时候,都配有横额。横额也叫“横幅”、“横披”、 “横批”、“横联”。对联都是竖着写的,上下两联分左右两边张贴;横额 是横着写的,贴在对联上方的中间位置上。要是拿人的头像打比方,对联就 像是左右脸面,横披就像是人的额头,所以也叫“横额”。横额跟对联在内 容上互相补充,有的是对联内容的总结,成为点睛之笔。比如,胡耀邦在一 九八○年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赠给大伙儿一副对联:
   狠钻新本领; 甘当小学生。
  横披是:
   合格干部
  横披的字数一般比较少,四个字的最多,而且常常用成语。比如: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披是:
   春满大地
  那么,所有的对偶句是不是都叫对联呐?不是。比如周朝的《尚书》、
  《诗经》,汉朝的赋里,就有一些对偶句,可那会儿还没产生对联。只有对 偶的两句话从诗文里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以后,才真正产生了 对联。

  二、对联的产生

  历史上记载下来的第一副对联,是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这本书要讲的 第一个故事,就要说到这副对联。
  当时写的对子并不叫“对联”,叫“桃符”。“桃”是桃木板,“符” 是在桃木板上写的神名或是画的神像。挂桃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
  到了唐朝的时候,格律诗非常盛行,这就促进了对联的产生。唐朝律诗 要求得特别严格,每首律诗有八句,第三四两句和第五六两句,必须对仗, 也就是说都得是对偶句。比如白居易少年时代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三四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和五六两句“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都是对偶句。
  唐朝的一些绝句(每首四句)也用对偶。比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二两句和三四两句全用了对偶,显得特别工整。 唐诗里对偶句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对联的产生。到了唐末,过年的时候,人们就在桃木板上写上对偶的吉祥话,一左一右,贴在大门两边,来代替“门神”。最初的对联——春联,终于产生了。不过,那会儿老百姓写的春联, 是不会在史书上留下记录的。这样,五代后蜀皇帝孟昶这个“大人物”写的 那副春联,就成了有史可查的第一副对联了。其实,对联产生的时代,肯定 要比孟昶的时候早得多。
  对联这种形式产生以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慢慢地,人们用红纸代替了桃木板,也不单是过年的时候写对联了。对联用的地方越来越广,种类也 越来越多。
  
  三、对联的种类 按照对联的用处,能分成以下几种:

  1.春联。前边已经讲了,比如:
   杨柳吐翠九州绿; 桃杏争春五月红。
  2.门联。常年贴在大门上的,叫门联。比如过去一些有钱的读书人家, 常在大门上贴这么一副门联: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喜联。送给结婚人家的对联,叫喜联、婚联。比如:
   一对红心向四化; 两双巧手绘新图。
  4.寿联。为了祝贺别人过生日送的对联,叫寿联。比如: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5.挽联。为悼念死去的人写的对联,叫挽联、丧联。比如有一副悼念周 恩来总理的挽联:
   悼总理继承革命志; 举红旗横扫害人虫!
  6.楹联、名胜古迹联。挂在殿堂、住室或者建筑物的柱子上的对联,叫 楹联[楹 yíng,柱子]。过去也常把对联叫做楹联。比如,济南大明湖沧浪 亭上有一副楹联是: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在名胜古迹上的对联,叫名胜古迹联。上边的沧浪亭楹联也是名胜古 迹联。
  7.赠联、自勉联。送给朋友的叫赠联,写给自己的叫自勉联。革命老人 徐特立早在一九三八年写过一副对联,送给一家商店的青年店员: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副自勉联,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决 心: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8.行业联。三百六十行,像茶馆、酒楼、药铺、粮店什么的,全有自己 的行业联。
  比如,书店联: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钟表店联: 刻刻催人资惊醒; 声声呼君惜光阴。
  眼镜店联:
   悬将小日月; 照澈大乾坤。
   旅店联: 欢迎春夏秋冬客; 款待东西南北人。
   煤店联: 雪中送炭家家暖; 锦上添花户户春。
   理发店联: 理世上万缕青丝; 创人间头等事业。
  9.口头对联。一些文人、读书人平时在口头上一问一答作的对子,叫口 头对联。我们这本书里介绍的,就有好些是口头对联。
  要是从艺术角度分,对联里有回文联、嵌[qiàn]字联、谐音双关联、 叠字联、合字联、拆字联、数字联、方位联、比喻联等等。我们在后边的故事里要把上边说的各种对联,都要具体说说。 对联的种类还有别的一些分法。
  对联用处这么广,容量又大——短短的几个十几个字,就能包含着许多 内容。所以,从宋朝到现在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好多人都爱写对联、对对子, 留下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对联故事。

  四、对联里的“佳话”

   所谓“佳话”,就是指流传一时的好事或者有趣的事。
  对联的数量大,作者多,内容广。从古到今不下几十万副对联,涉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各个方面。要是全写出来,可太多了,咱们这本书挑了有意义、有代表性,还挺有意思的对联四百来副,编成了二百个故事,介绍给大家。这二百个故事,不单是向你们介绍一些对联知识,还要介绍有关的历史人物、政治事件,以及其他知识,可以说,我们这本书,既不一本谈对联的文学知识书,又是一本历史知识书。这二百个对联故事,是按对联作者的生活时代,也就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这里面,有拿对联当武器,跟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的故事;有讽刺和嘲笑社会上的坏人坏事、丑恶现象的故事;有表现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故事;另外还有一些风趣幽默的对联故事。其中有些对联艺术性挺高,流传很广,值得好好欣赏。读了这样的对联,是一种美的享受。
  下面,就请看对联里的故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和少年朋友谈对联
  亲爱的少年朋友,看到书名——《千年对联佳话》,你们也许会提出一 连串的问题:对联是怎么回事?对联都有些什么用处啊?从什么时候起有对 联的?有一千年了吗?好,现在就先说说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对联
  顾名思义。“对”,就是对称、对偶(又叫对仗),也就是两两相对;“联”,是相关联的两个句子,这两句必须对仗,而且意思相互有关系。合到一块简单地说,对联就是意思上有关系、形式上对偶的两句话。对联还叫 楹联(楹 yíng)、对子。举个例子:
   四化蓝图图图美; 九州春色色色新。
  第一句叫上联,又叫上句、出句;第二句叫下联,又叫下句、对句。上 下联的字数完全相等,每个词都对得挺整齐。“九州”对“四化”,都是专 用名词,每个词的前边还都是数词:“九”和“四”;“春色”对“蓝图”, 都是名词;“色色”对“图图”,都是名词叠用;“新”对“美”,都是形 容词。上下联不单在形式上对仗,在内容上也互相补充。也有的上下联意思 相反,比如: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多数对联在使用的时候,都配有横额。横额也叫“横幅”、“横披”、 “横批”、“横联”。对联都是竖着写的,上下两联分左右两边张贴;横额 是横着写的,贴在对联上方的中间位置上。要是拿人的头像打比方,对联就 像是左右脸面,横披就像是人的额头,所以也叫“横额”。横额跟对联在内 容上互相补充,有的是对联内容的总结,成为点睛之笔。比如,胡耀邦在一 九八○年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赠给大伙儿一副对联:
   狠钻新本领; 甘当小学生。
  横披是:
   合格干部
  横披的字数一般比较少,四个字的最多,而且常常用成语。比如: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披是:
   春满大地
  那么,所有的对偶句是不是都叫对联呐?不是。比如周朝的《尚书》、
  《诗经》,汉朝的赋里,就有一些对偶句,可那会儿还没产生对联。只有对 偶的两句话从诗文里独立出来,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以后,才真正产生了 对联。

  二、对联的产生

  历史上记载下来的第一副对联,是唐朝以后的五代时期。这本书要讲的 第一个故事,就要说到这副对联。
  当时写的对子并不叫“对联”,叫“桃符”。“桃”是桃木板,“符” 是在桃木板上写的神名或是画的神像。挂桃符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风俗。
  到了唐朝的时候,格律诗非常盛行,这就促进了对联的产生。唐朝律诗 要求得特别严格,每首律诗有八句,第三四两句和第五六两句,必须对仗, 也就是说都得是对偶句。比如白居易少年时代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其中,三四两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和五六两句“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都是对偶句。
  唐朝的一些绝句(每首四句)也用对偶。比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二两句和三四两句全用了对偶,显得特别工整。 唐诗里对偶句的广泛使用,促进了对联的产生。到了唐末,过年的时候,人们就在桃木板上写上对偶的吉祥话,一左一右,贴在大门两边,来代替“门神”。最初的对联——春联,终于产生了。不过,那会儿老百姓写的春联, 是不会在史书上留下记录的。这样,五代后蜀皇帝孟昶这个“大人物”写的 那副春联,就成了有史可查的第一副对联了。其实,对联产生的时代,肯定 要比孟昶的时候早得多。
  对联这种形式产生以后,受到了人们的喜爱。慢慢地,人们用红纸代替了桃木板,也不单是过年的时候写对联了。对联用的地方越来越广,种类也 越来越多。
  
  三、对联的种类 按照对联的用处,能分成以下几种:

  1.春联。前边已经讲了,比如:
   杨柳吐翠九州绿; 桃杏争春五月红。
  2.门联。常年贴在大门上的,叫门联。比如过去一些有钱的读书人家, 常在大门上贴这么一副门联:
   忠厚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3.喜联。送给结婚人家的对联,叫喜联、婚联。比如:
   一对红心向四化; 两双巧手绘新图。
  4.寿联。为了祝贺别人过生日送的对联,叫寿联。比如:
   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
  5.挽联。为悼念死去的人写的对联,叫挽联、丧联。比如有一副悼念周 恩来总理的挽联:
   悼总理继承革命志; 举红旗横扫害人虫!
  6.楹联、名胜古迹联。挂在殿堂、住室或者建筑物的柱子上的对联,叫 楹联[楹 yíng,柱子]。过去也常把对联叫做楹联。比如,济南大明湖沧浪 亭上有一副楹联是: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写在名胜古迹上的对联,叫名胜古迹联。上边的沧浪亭楹联也是名胜古 迹联。
  7.赠联、自勉联。送给朋友的叫赠联,写给自己的叫自勉联。革命老人 徐特立早在一九三八年写过一副对联,送给一家商店的青年店员: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写过一副自勉联,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决 心: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8.行业联。三百六十行,像茶馆、酒楼、药铺、粮店什么的,全有自己 的行业联。
  比如,书店联:
   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
   钟表店联: 刻刻催人资惊醒; 声声呼君惜光阴。
  眼镜店联:
   悬将小日月; 照澈大乾坤。
   旅店联: 欢迎春夏秋冬客; 款待东西南北人。
   煤店联: 雪中送炭家家暖; 锦上添花户户春。
   理发店联: 理世上万缕青丝; 创人间头等事业。
  9.口头对联。一些文人、读书人平时在口头上一问一答作的对子,叫口 头对联。我们这本书里介绍的,就有好些是口头对联。
  要是从艺术角度分,对联里有回文联、嵌[qiàn]字联、谐音双关联、 叠字联、合字联、拆字联、数字联、方位联、比喻联等等。我们在后边的故事里要把上边说的各种对联,都要具体说说。 对联的种类还有别的一些分法。
  对联用处这么广,容量又大——短短的几个十几个字,就能包含着许多 内容。所以,从宋朝到现在的各个历史时期,有好多人都爱写对联、对对子, 留下了许许多多有意思的对联故事。

  四、对联里的“佳话”

   所谓“佳话”,就是指流传一时的好事或者有趣的事。
  对联的数量大,作者多,内容广。从古到今不下几十万副对联,涉及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政治、军事、文化、艺术各个方面。要是全写出来,可太多了,咱们这本书挑了有意义、有代表性,还挺有意思的对联四百来副,编成了二百个故事,介绍给大家。这二百个故事,不单是向你们介绍一些对联知识,还要介绍有关的历史人物、政治事件,以及其他知识,可以说,我们这本书,既不一本谈对联的文学知识书,又是一本历史知识书。这二百个对联故事,是按对联作者的生活时代,也就是按历史顺序编排的。这里面,有拿对联当武器,跟反动统治者进行斗争的故事;有讽刺和嘲笑社会上的坏人坏事、丑恶现象的故事;有表现人们,特别是少年儿童聪明才智的故事;另外还有一些风趣幽默的对联故事。其中有些对联艺术性挺高,流传很广,值得好好欣赏。读了这样的对联,是一种美的享受。
  下面,就请看对联里的故事吧!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2.最早的扇联
   
  范质是后唐进士,在朝廷里做官。后来,他对后唐君臣的腐败无能十分 不满,就辞官回家了。范质回到家乡以后,曾经在自己的白纸扇上写了一副 对联:
   大暑去酷吏; 清风来故人。
  意思是,让人气闷难忍的酷暑天气,赶紧跟那些贪官污吏一起滚走吧。 扇子一摇,凉风习习,要好的老朋友就要跟清风一道,来我这儿做客了。
  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扇联。以后,各个朝代都有不少文人喜欢在 扇子上题联,留下了不少好扇联。
   
   据宋·文莹《玉壶清话》。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3.吕蒙正的一副怪联
   
  当过北宋两朝丞相的吕蒙正,小时候家里生活困难得厉害。大了以后, 家里也没什么起色,还是穷得叮当响。这一年,到了过年的时候,他在家门 口贴了一副奇怪的春联,上联是:
   二三四五;
   下联是:
   六七八九。
   横额是:
   南北
  怪联贴出来以后,不大工夫,就围了一大群看热闹的人。大伙儿莫名其 妙,猜不出对联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都站在那儿瞎嘀咕。一会儿, 有个小伙子咂摸出味儿来了,他对大伙儿说:“你们看,上联少个‘一’, 是说‘缺衣(一)’、缺穿的;下联少个‘十’,是说‘少食(十)’、少 吃的;横额只有‘南北’,是说没有‘东西’呀!”
  吕蒙正在屋里听了,哈哈大笑,走出来对小伙子说:“不简单,猜得对。 大年下的,我这会儿真说的上是: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大伙儿 要是不信,欢迎进屋观看。”看热闹的人全笑了,大伙儿都说吕蒙正写的这 副春联,怪有意思的。
   [说明] 这是个流传很广的对联故事。说是吕蒙正作的,其实,并不一
   定可靠。对联特别讲究声调相对,就是上下联的每个字要平仄相对。平声字, 就是在普通话里读成一声或者二声的汉字。比如,“三”[sān]、“十”[shí], 就是平声字。仄[zè]声字,就是在普通话里读成三声或四声的汉字。比如, 帧X啤拔濉保踳ǔ]、“二”[èr],就是仄声字。这副怪联上下句的声调是:
   二三四五 仄平仄仄 六七八九 仄平平仄
  大部分声调平仄不相对。吕蒙正是个有学问的人,当然懂得作对联的起 码要求,他不大可能写出这种平仄根本不对的联儿来。过去,我国的老百姓 常爱把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或者传说,安在自己家乡一些有名人物的头上,这 种例子多得很。我们后边讲的故事里,就还有一些。这种民间流传的对联故 事,我们从史书上是很难查到来源的。所以,这种对联故事我们就不注明出 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4.“蜘蛛虽巧不如蚕”
   
  王禹偁[chēng]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他小时候家里挺穷,父亲靠给人 家磨面挣点钱,日子过得很艰难。可王禹偁人穷志不穷,自己努力读书,刻 苦学习。
  当地有个叫毕垵[ǎn]的官,听说王禹偁是个要强的孩子,就把他找了 来,对他说:“你们家靠磨面过日子,你能不能拿石磨作首诗?”小禹偁想 了想,就作了一首:
   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借力,便是转身时。
  诗中的“心”,是指磨盘的中心;“眼”,指磨盘上用来灌麦粒的窟窿 眼儿。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只要磨盘安得正,不怕磨得慢。只要有人稍微使 点劲,磨盘就能转起来。这首诗表面说的是石磨,其实王禹偁是在说自个儿 呐:只要我心正肯努力。还怕眼下进步慢?要是有人能帮帮忙,我就会有大 显身手的时候!
  毕垵听了,惊奇得不得了,心里还真佩服小家伙有志气。他知道王禹偁 家里穷,读书困难大,想“得人轻借力”,自己一定得帮小家伙这个忙。毕 垵就让王禹偁跟自己的孩子一块到私塾[私塾 shú,过去私人办的小学堂, 一般只有一个老师]里念书去了。
   有一天,当地的知府[管理一个府的地方大官]请客吃饭,毕垵也去了。
   吃到半截儿,知府说了个对子上联,让客人们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意思是,虽说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它嘴再巧,外表长得再美,也比不上 鸟王凤凰。
   在座的客人没人能对,毕垵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下联。他回家以后,就把对联写在屋里的屏风上了。碰巧,这个上联让王禹偁看见了,他就对了 一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意思是,蜘蛛虽说也能拉丝,可比蚕差远了。蚕吐出的蚕丝能织出漂亮 的绸缎,可蛛丝就不成了。
   毕垵一听小禹偁对得这么好,挺佩服。往后,也不拿他当晚辈看了,见面就叫他“小友”,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小”朋友。
   
   据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九《内翰王公》, 清·褚人获《坚瓠七集》卷一《王元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5.杨大年巧对翰林院
   
   宋朝时候,有人在翰林学士院的墙上,写了这么一句上联: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句中的“李伯阳”指的是老子。老子是春秋时候有名的思想家。他姓李 名耳,字伯阳。李耳又叫老聃[dān] 、老子。传说,李伯阳刚生下来,就 用手指着门外的李树。后来,他就用李树的“李”做了自己的姓。老子死后 好多年,到了汉朝,兴起了道教。那些道教徒抬出了老子当他们的教主,硬 说道教是老子创立的,还说他“生而知之”——刚一生下,就知道天下大事 了。墙上的这句上联,说的就是这么个事儿。这当然是不可信的。
  上联出得挺妙,妙在几个地方。第一,前半句人名的姓[李]得跟一样 东西[李树]有关系;第二,“生”是“姓”的偏旁;第三,下半句是个成语, 还得用前半句的“生”字开头;最后,整句说的又是古人的一件事儿。对上 这个上联,得符合这好几条,够多难!
  翰林院里头,净是些有学问的人。可大伙儿看了这个上联,都皱着眉头 不言语,过了好长时候,也没人能对出下联。
   
  一天,诗人杨大年[又叫杨亿] 来翰林院找一个朋友。他进了院子,一 眼就看见了墙上的题句。杨大年挺感兴趣,朋友也不找了,就站在那儿琢磨 下联。一会儿工夫,杨大年一拍大腿,大叫了一声:“有了!”他这一喊, 把屋里的人吓了一跳,都走出来看看出了什么事。他们看见杨大年正用毛笔 在墙上添下联呐。他写的是: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屍,死而后已。
  “屍”是尸的繁体字。杨大年的下联说的也是一个古人。马文渊[yuān] 就是马援,是东汉初年有名的大将,人称伏波将军。马援一生立下了好多战 功。他曾豪迈地立下过誓言:“男子汉应当勇敢地死在战场上,用马皮裹着 尸体回家乡!”后来,马援病死在军中,实现了自己的志愿。“死而后已” 是个成语,意思是干事情要一直到死,才算完了。这个成语用在马援身上, 特别合适。
   杨大年的对联实在高明,不单是对得整齐,还全符合上联的几条妙处。
   我们不妨把两句对照一下看: 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
   △ · △ · ★ ·
   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屍,死而后已。
   △ · △ · ★ ·
  少年朋友们,你能说出这副对联的妙处吗?反正那些翰林们看了杨大年的下联,一个劲儿地挑大拇哥,没有一个不佩服。
   
   据宋·范正敏《噱斋闲览·谐噱·学士院题》, 宋·赵令畤《侯鲭录》。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6.“面前人”妙对寇宰相
   
  寇准是北宋有名的宰相。一天,他跟几个大官儿聊天儿,写了个上联让 他们来对:
   水底日为天上日;
  是说水里的太阳,不过是天上的太阳照出来的影儿。这几个大官听了, 大眼儿瞪小眼儿,谁也对不上来。
  赶巧,杨大年这会儿进来,要跟寇宰相谈公事。寇准跟杨大年谈完了公 事,就把刚才的上联跟他说了。杨大年盯着寇准的两眼,稍微一琢磨,马上 对了一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准说的是日影,杨大年就对了个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里准 能照出我的人影,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读者朋友要是不信,你就盯 住别人的眼珠儿试试看!
   
   据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7.杨大年答对骂奸臣
   
  杨大年成了翰林,在朝廷里当工部侍郎[shìláng,相当于副部长] 。 杨大年长得挺精神,特别是他的胡子又密又长,都过了胸脯,真叫漂亮。
  天下了早朝,杨大年从皇宫里出来,正好碰上了丁谓。丁谓看着杨大年 的那把长胡子,就跟他开玩笑说:
   内翰拜时须扫地;
  内翰,就是翰林。意思是说,你这个大胡子翰林,向皇上磕头下拜的时 候,长胡子就跟笤帚[tiáo zhǒu] 似的直扫地。这个丁谓是个什么人呐? 这可是个大人物!丁谓和奸臣王钦若几个排挤抗辽[北方的辽国]宰相寇准, 末了他当上了宰相、晋国公。丁谓和王钦若,还有三个坏家伙,被人们叫做 “朝廷五鬼”。
  杨大年对这个“五鬼”里头的“大鬼”,早就恨透了,他看了丁谓一眼, 冷冷地对了这么一句:
   相公坐处幕漫天!
  “相公”,指宰相丁谓:“幕”是大帐子。杨大年在说,你这个宰相净 排挤好人,独霸朝廷,真能一手遮天!
   丁谓一听杨大年拐着弯儿骂自己,挺有气。可又一想,这是自己招出来的,也没法发火,只好干笑了几声。 据宋·欧阳修《归田录》。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8.十根竹子一片叶
   
  北宋有个诗人叫王琪[qí],他年轻时候挺傲气。有点不知天高地厚, 老觉着自个儿能耐大。
  有一天,他到一个花园去玩,看见一片竹林子,竹子绿绿的,长得真好 看。王琪看了,马上想了个联句。提笔写了出来:
   叶垂千口剑; 干耸万条枪。
  王琪把耷拉下来的竹叶子比作宝剑,直直的竹竿比作长枪,比方得还算 形象。他拿这副联句让朋友们看,大家伙儿全夸他写得好。王琪美滋滋地把 对联贴在了屋里墙上。他还吹出这样的大话:“谁要是能改一个字,我白送 他十两金子!”多狂啊。
  过了些天,大学士苏东坡上他这儿来串门,看见了对联,可没言声。王 琪装模作样地对苏学士说:“我写的这两句,请学士指教。”
  苏东坡微微一笑,对王琪说:“联句比方得还不错,可惜就是十根竹子 才一片叶儿!”王琪细一想,可不是嘛!自己写的是“千叶”、“万竿”, 叶儿少竿儿多,平均十根竹子才长一片叶儿,这叫什么竹子呐!王琪的脸一 下臊得跟大红布似的,一个劲儿地向苏东坡道谢,连声说:“提得好,提得 好。”
   打这儿起,王琪再也不狂了,老老实实地做学问。往后,他成了个有真才实学的诗人。
   
   据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一。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9.晏殊求对儿得佳句
   
  晏殊[yàn shū]是北宋有名的“神童”。他七岁就能写文章,十四岁就 成了小进士,后来做官一直做到了宰相。
  晏殊不单是个大官,还是当时有名的大词人,他的词写得挺好。后来的 一些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比如范仲淹、韩琦、欧阳修这些人,全是他的学 生。
  有一次,晏殊路过杨州,在城里走累了,就进大明寺里休息。晏殊进了 庙里,看见墙上写了好些题诗。他挺感兴趣,就找了把椅子坐下。然后,让 随从给他念墙上的诗,可不许念出题诗人的名字和身分。
  晏殊听了会儿,觉得有一首诗写得挺不错,就问:“哪位写的?”随从 回答说:“写诗的人叫王琪。”晏殊就叫人去找这个王琪。
  王琪被找来了,拜见了晏殊。晏殊跟他一聊,挺谈得来,就高兴地请他 吃饭。俩人吃完饭,一块到后花园去散步。这会儿正是晚春时候,满地都是 落花。一阵小风吹过,花瓣一团团地随风飘舞,好看极了。晏殊看了,猛地 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不由得对王琪说:“王先生,我每想出个好句子,就写 在墙上,再琢磨个下句。可有个句子,我想了好几年,也没琢磨出个好下句。” 王琪连忙问:“请大人说说是个什么句子?”
   晏殊就念了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听了,马上就说:“您干吗不对个——‘似曾相识燕归来?’” 下句的意思是说,天气转暖,燕子又从南方飞回来了,这些燕子好像去年见过面。
   晏殊一听,拍手叫好,连声说:“妙,妙,太妙了!”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燕归来”对“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也恰到
   好处。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 晏殊对这两句非常喜欢,他写过一首词《浣溪沙》,里边就用上了这副联语: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写作者在花园饮酒,看到满地落花,心里十分伤感。虽说词的情 调不太高,不过,写得情景交融,艺术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晏殊太喜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了,后来他在 一首七言律诗里,又用了这两句。这在我国古代诗词作品里,还是不多见的。
   
   据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五。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10.“成八字”和“叫三声”
   
  晏殊当了一辈子大官,家里有的是钱,他又性格豪爽,特别好交朋友。 这么一来,当时好多文人名士都成了他家的座上客。他的幕僚里边[幕僚是 大官的属员,像参谋、文书一类就是] 有两个顶有学问了,一个就是前边提 到的王琪,另一个叫张亢。
  这两位长得可都是其貌不扬,张亢满身肥肉,是个大胖子,王琪老爱叫 他“肥牛”。王琪呐?跟张亢正好相反,骨瘦如柴,是个小瘦子,张亢就叫 他“瘦猴”。这俩人很要好,平时还老好开个玩笑。
   
   这一天,晏殊请客。大伙儿喝得正高兴,王琪瞅着张亢,笑嘻嘻地说:
   “张亢触墙成八字。”
  意思是说,张亢一撞上墙,就成了个“八”字。这是在挖苦张亢,说他 是头笨牛,牛脑袋撞上墙,头上的两个犄角一分开,不正像个“八”字吗。 大伙儿一听,“哄”地笑开了。
   张亢脑子来得快极了,听了马上反唇相讥,冲着王琪说:
   “王琪望月叫三声!”
  这句里边的“叫三声”是个典故。古代诗歌里有一句“猿啼三声泪沾裳”, 意思是一听见猴子那凄凉的叫声,不由得勾起了自己的伤心事,流下的眼泪 把衣裳都给沾湿了。这是在嘲笑王琪是只猴子。
   他俩风趣的舌战,引得满座的人哈哈大笑。大伙儿看着胖大的张亢和瘦
   小的王琪,再一琢磨“成八字”和“叫三声”,乐得更欢了。 这两句其实还是谜对儿,上句暗藏着“牛”,下句藏了个“猴”。
   据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上。


国庆制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1.“猢狲”和“鲇鱼”
   
  宋朝有个大诗人叫梅尧臣,诗和文章都写得好,在当时挺有名气。他跟 当时的大文学家欧阳修特别要好。
  虽说梅尧臣有一肚子学问,可他不太走运,考了好多年,就是考不上进 士。直到岁数大了,皇上才给了他一个“进士出身”的名,让他参如编写《新 唐书》的工作。梅尧臣觉着自个儿这么大岁数了,也没办成什么大事,这会 儿只好给朝廷编书。编书特别费功夫,兴许书没编完,自己就先入土了,这 辈子恐怕没多大起色了。
  这一天,梅尧臣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他叹了口气对妻子刁氏说:“我 这会儿干上了编书的差事,真算得上是‘猢狲入布袋’了[‘猢狲’húsūn, 一种猴子]。”意思是说,我就跟猴子被装进了口袋里似的,没指望再爬出 来了。
  刁氏虽说也一把年纪了,可平时挺爱跟丈夫开个玩笑。这会儿,她听了 丈夫的牢骚[láosāo]话,“扑哧”一声笑了,说:“可不,您整整忙活了 一辈子,也没奔[bèn] 出个名堂,真算得上是‘鲇鱼[nián yú] 上竹竿’ 了。”鲇鱼身上特别滑溜儿,让它爬竹竿,那还不“刺溜儿”一下摔下来? 刁氏说丈夫想当官儿,可老是一个劲儿地往下出溜——爬不上去!梅尧臣听 了,心里挺不是滋味儿,只好“嘿嘿”地苦笑。
   
  还真是这样。书刚编完,还没送给皇上呐,梅尧臣就死了。同事们都挺 替他可惜[给朝廷编完书以后,编书的人差不多都能升官]。梅尧臣老两口 答对的两句话:“猢狲入布袋”和“鲇鱼上竹竿”,不久就传开了。人们都 说这是一副好对子,这老两口真会打比方。
   
   据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上, 清·梁章矩《巧对录》卷三。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2.张载刻苦读书的一副楹联
   
  张载是北宋有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曾经在家乡关中[在陕西省]讲 学,他的学说被人们叫做“关学”,是理学[宋、明时期的一种儒家哲学思想] 的四大学派之一。张载研究学问特别下功夫,有时候思考问题入了迷,连饭 都忘了吃,觉也不睡,他还在自己书房的柱子上,亲手写了一副楹联: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意思是,我读书读到深夜,人们全都睡熟了,我才上床休息;清晨,天 刚蒙蒙亮,鸟还没叫,我又起来看书了。张载这么刻苦努力,写出了好多书, 成了我国古代一个有名的学者。
   
   据民国·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13.苏东坡智对辽国使臣
   
  北宋神宗时候,北方的辽国派来了一个使臣。神宗就派大学士苏轼[号 东坡]去接待他。这位辽国使臣有点学问,他早就听说苏东坡是位大名鼎鼎 的文学家。这回见了面,就想考考苏东坡。
  使臣客气了几句,就对苏东坡说:“我有一联儿,请先生对个下句。我 的上联是——
   三光日月星;”
  这个上联看着不难,说了三样发光的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其实月 亮自己不会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可一细琢磨,一点也不简单。对句的 第一个词,开头得对上个数字,这个词又得跟后边的三样东西,有直接联系。 要不,这个上联在辽国一直没人能对出下联呐。这会儿,辽使把这个难题出 给苏东坡了。
  旁边陪着的几个宋朝官员,一听这个上联,直皱眉头,都挺替苏东坡着 急,可别对不上来呀:苏东坡稍微想了一下,笑了笑说:
   “四诗风雅颂。”
  对句里的“诗”,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 经》一共有 305 篇,是由《风》、《雅》、《颂》组成的;《雅》又分成了
   《大雅》和《小雅》,合到一块儿正好是四部分,这就叫“四诗风雅颂”。
  在座的宋朝官员一听,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一个劲儿地点头。那位辽国 使臣马上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苏东坡一抱拳[古人行礼的姿势],连声说: “佩服,实在佩服。”
   说来也巧,这会儿屋外忽然电闪雷鸣,来了暴风雨。苏东坡朝窗外一看,灵机一动,对辽使说:“你的上联还可以对——
   “一阵风雷雨。”
  辽国使臣听了,惊奇得不得了:辽国好长时候没人能对的难联儿,苏学 士不大工夫,一气对上了两个,果然名不虚传。
   还没等辽使称赞,苏东坡又对了一句:
   “两朝兄弟邦。”
  这两朝就是指宋朝和辽国,苏东坡的这个下联是说宋朝是汉族政权,辽 国是少数民族政权,应该友好相处,成为兄弟邻邦。
   辽国使臣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连点头,说:“对得好,说得对!”
   
   据宋·岳珂《桯史》卷二。


国庆制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4.苏东坡写联挖苦势利眼
   
  传说苏东坡有一天到山里去游玩。山清水秀,风景美极了。苏东坡一路 看着美景,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古庙前边,苏东坡挺高兴,就进了庙,打算 歇歇脚。
  庙里管事的老道,看进来的人穿着一身旧衣裳,心想:哪儿来的这么个 “穷酸”[这是对穷苦读书人的嘲笑说法]。可又不能不招呼,他就坐在椅 子上,带搭不理地冲苏东坡一点头,说:“坐。”又一扭脸对身边的小道士 说:“茶。”
  可老道跟苏东坡一搭上话,就吃了一惊:“这人学问不小哇!”马上站 起来,把苏东坡让到了客房。一进客房,老道口气也变了,挺客气地对苏东 坡说:“请坐。”然后又叫小道士:“敬茶。”老道再一细打听,真没想到, 面前的这位“穷酸”,就是大名鼎鼎的苏学土!老道吓了一跳,赶紧起来让 苏东坡:“请上座!”又喊小道士:“敬香茶!”还一个劲儿地向苏东坡赔 不是。
  老道一想,难得这位大学士来到庙里,可别错过机会。他就满脸堆笑地 冲苏东坡说:“久闻学士的大名,今天您到这儿来,就请给庙里写副对子吧, 贴出来,我们脸上也有光彩。”
   苏东坡看老道点头哈腰的样子,觉得又可气又可笑。他顶看不起这号势
   利眼了,一听老道想要个对子,就“嘿嘿”笑了几声,说:“行,行。”苏 东坡拿起笔来,“刷刷刷”一会儿就写好了一副对子: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写完,苏东坡把笔一扔,走了。老道过来一瞧,脸臊[sào]得红一阵儿 白一阵儿的,他哪儿还敢在正殿上贴啊!
   
  [说明]也有人说,这个有名的对联故事,说的是清朝的书画家、诗人 郑板桥。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15.“松子、棋子落”和“柳丝、钓丝悬”
   
  有一天,苏东坡跟好朋友黄庭坚在松树下边下围棋。下到半截儿,从树 上忽然掉下来几颗松子,“啪啪”正好落在棋盘上,圆圆的松子就跟围棋子 似的。苏东坡盯着棋盘上的松子,心里一动,随口就说: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一听,明白了,这是让我对下联呐!碰巧,离他们不远的河边上 坐着个渔夫,正在柳树下头钓鱼。鱼竿上的鱼线跟长长的柳条,一块儿垂在 水里。黄庭坚一眼瞅[chǒu]见了,马上对了一句: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6.苏东坡的三果一药谐音对儿
   
  有一天,苏东坡到朋友刘贡父家去串门,聊到半截儿,苏东坡家里有事 打算回去。刘贡父劝他多待会儿,再聊聊。苏东坡说什么也要走,刘贡父就 跟他开玩笑说:
   “幸早里,且从容;”
  刘贡父在说,时候还早呐,甭着急,慢慢喝。刘贡父在话里巧妙地利用 了谐音[谐 xié]音,两个字的读音完全一样或者差不多],这句话里包括 三种水果一种草药。“幸早里”跟“杏”、“枣”、“李”三种水果名谐音,“从容”跟“苁 蓉”这种中草药名谐音。
   苏东坡听了,马上对了一句:
   “奈这事,须当归。”
  苏东坡回答说,赶上这么个急事真没办法,我得赶紧回去。对句也用了 谐音,“奈这事”谐“奈”[nài,一种苹果]、“蔗”、“柿”三种水果名, 有一种中草药就叫“当归”。苏东坡也用了三果一药的谐音来对。
   上句出得巧,下句也对得妙。
   
  据宋·无名氏《朝野遗记》, 明·王世贞《调谑编·须当归》。

 楼主| 发表于 2017-6-13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17.苏小妹出对儿难新郎
   
  民间早就流传着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讲的是:苏东坡有个妹妹叫苏 小妹。苏小妹跟年轻才子秦少游很要好,后来俩人相爱成亲了。
  新婚之夜,苏小妹却紧闭洞房大门,不让新郎进屋。她出了三个题目让 丫环交给新郎官,告诉他答对了才许进洞房;要不,就在门外待着!第一道 题是首嵌字诗,秦少游一眼就看出来了。第二道题是个人名谜语,秦少游没 费什么事,也很快猜出来了。第三道题是个对子上联,写的是:
   闭门推出窗前月;秦少游拿到手里就乐了,心想:“我五岁就会对句,这有什么?一会儿 我就能见到新娘子了!”可一细看,并不简单。要是对得太平常了,会让新 娘看不起,显不出自己的本事。得对个绝的!可他想了好半天,还真给憋住 了。秦少游急出了一身汗,在洞房门外直转悠。
  这时候,惊动了一个人。谁呀?就是苏小妹的哥哥苏东坡。苏东坡估计 妹妹可能会难为新妹夫,就没睡觉,偷偷躲在远处,看这小两口斗智。这会 儿看秦少游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闭门推出窗前月”,还做着用手推窗户抬头 看月亮的动作。那副抓耳挠腮的着急样子,瞧着真好笑。他想,我得帮他一 把。
   正好院里有一口养金鱼的大水缸,苏东坡一看有了主意。他随手捡起了一块石子,扔进了缸里。缸里的清水一下溅到了秦少游的脸上,他不由得望 缸里一看,只见水里的天光月影随波摇动。秦少游一下恍然大悟,马上大声 对了个下句: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时,只听“呀”的一声,房门大开,丫环提着红灯,迎接新郎来了。 秦少游昂首挺胸,迈着方步,喜滋滋地走进了洞房。
   
   据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苏小妹三难新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7:39 , Processed in 0.1108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