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基础班升级考试试卷(满分;100分)
基础诗词二班,组号H组,静数秋天
第一题;名词解释;(30分)
1;替;就是按马蹄韵的方法两两交替使用平仄。 失替;就是没有按马蹄韵的方法两两交替使用平仄写诗句。 2;对;就是在同一副联中上句和下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相对,主要看二四六位置和尾字(首句押韵的除外)。 失对;就是在同一副联中就是上句的二四六位置字的平仄和下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没有相对。
3;粘;就是下一副联的上句和上一副联的下句相同位置字的平仄相同(尾字平仄相反)。主要看二四六位置和尾字。
失粘;就是两幅对联相邻的两句之间相同位置的平仄不相同(尾字除外)。
4;孤平;在押韵的诗句中,除了韵字外就只有一个平声字的情况叫孤平(两个平声字并列的除外)。 5;一三五不论的条件;A;不能让诗句出现孤平。B;不能让诗句出现三平尾。C;不能让诗句出现三仄尾。 第二题;分析题(20分) 请分析下面这首古诗,解释起承转合,(15分)。并说明这首诗是属于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中的哪一种(5分),(老师只讲过王国维说的前两种,那么第三种境界可以排除在外)
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起 远近高低各不同。(承
不识庐山真面目,(转 只缘身在此山中。(合 答:起句总写庐山的景色,承句接着描写庐山的总貌。全为粗笔虚写,转句笔锋突转,就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发出议论:不识庐山真面目,合句得出结论: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是诗人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人生哲理。 答:这首诗属于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二种境界。
第三题;对联(20分)
1;蝉噪西窗,扰乱诗心无意境==风薰东室,吹开尘虑得文章
2;新月当窗,牵出离情千里远==银釭照壁,引来别绪万层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