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基础班升级考试试卷(满分;100分)2班--B组22--长春第一题;名词解释;(30分)1、替:是指一句中平仄上交替出现的,以俩平或俩仄为一单位。
失替:即平仄不是交替出现。2、对:是指平仄在一联中的对句与出句是相反的。
失对:即不合乎对的规则3、粘:是指平仄在下联出句与上联对句间是相粘的,即平对平,仄对仄。
失粘:即不合乎粘的规则。(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平仄相反叫失粘)4、孤平:按照王力先生的说法,是指在平收的句子中,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孤立存在的。(两仄夹一平)5、一三五不论的条件是?
答:
1、诗句不准出现三平尾。
2、诗句不能出现三仄尾
3、诗句不准出现孤平。
在仄收的句子中,才可以不论,因为这种句子中不忌孤平;在平收的句子里也就是韵句,不违背孤平。
只有满足了以上三点才可以使用“一三五不论”。否则不能用“一三五不论”去写诗。第二题、分析题:(20分)
请分析下面这首古诗,解释起承转合,(15分)。并说明这首诗是属于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中的哪一种(5分),(老师只讲过王国维说的前两种,那么第三种境界可以排除在外)古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 请分析下面这首古诗,解释起承转合,(15分)。
答:起句总写庐山的景色;承句接着描写庐山的总貌,全为粗笔虚写;转句笔锋突转,就庐山的变化多姿发出议论;合句得出结论,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融情入理,通过对庐山宏伟气势和高深莫测的感受,体现出诗人蕴藏于心的人生哲理。转句和合句有着丰富的涵意,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和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二、并说明这首诗是属于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中的哪一种(5分)(老师只讲过王国维说的前两种,那么第三种境界可以排除在外)。
答:这首诗是属于王国维说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二种境界。第三题;对联(20分)
1、蝉噪西窗,扰乱诗心无意境= 琴弦东阁,传来悦耳有清芳。
2、新月当窗,牵出离情千里远=
残荷倒影,伴随友谊万年长。
第四题、写近体七绝一首(30分)
题目;《七绝•蚕》(要求;要有起承转合)
食桑卧绿百蚕忙,
玉体通明吉利藏。 作茧临行非自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