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苍梧听风

【原创】杜诗随笔(修订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58.口号,口占也,偶有所感,随口吟出,此可见梁萧纲《仰和卫尉新渝侯巡城口号》。公才气冲天,然慎于为文,绝少轻率下笔。有诗千首,口号之作,一二而已。

59.台省之作,价在曲江。《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曲江二首》、《曲江对酒》、《曲江对雨》皆先生袒露襟怀之作。曲江诗篇篇有酒,而意在酒外。“自知白发非春事,且尽芳樽恋物华”、“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真与世相违”、“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等,皆可见先生难言之隐。“且”、“暂”字当轻看不得。

60.“一病缘明主,三年独此心”(《奉赠王中允维》)可为胡乱时维之遭遇作一结语。是记实也,非辨怨也,《杜臆》言过其实。如需辨,辨于宥迁前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61.《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唯在一个“情”字。“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是伤离别之情;“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是告体恤之情;“棋局动随幽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是记相款之情;“问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是叙感伤之情。

62.杜诗开笔,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给。同是题画诗,《画鹰》“素練风霜起,苍鹰画作殊”起以威猛夸饰之笔,《天育骠图歌》“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起以议论援引之笔,《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起以实况摹写之笔。学杜,难哉!

63.《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此体式从乐府中来。《陌上桑》曰:“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焦仲卿妻诗》:“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此体式必从民间俚语中来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64.“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怜邻里间,十日不见一颜色”、“不是爱微躯,非关足无力”、“徒步翻愁官长骂”、“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男儿性命绝可怜”、“况我与子非壮年”、“街头酒价常苦贵”、“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早归来,黄土污衣眼易眯”、“老兄真不坠,小子独无承”云云,皆以口语、俗语入诗,与白氏诗风相似。杜诗如市,万物俱陈,虽南徒北客、胡夫越人皆有所好而取者。

65.杜诗虽有史诗之誉,然亦不可尽以杜诗证史。子美有“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而太白有“金陵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岂金陵酒价高于长安乎?非也,诗语也,丁晋公答真宗,戏言耳!

66.“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老仇以为无韵致。然韵致与否,当联系全篇看。甫与郑十八乃诗酒知己,观赠郑之作大多放言无忌,摇曳舒展,绝无忸怩惺惺态。此二句以实写作结,写尽苦儒固穷像,属别种韵致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67.“日暮不收鸟啄疮”(《瘦马行》),老杜此句,百余年后孕出王元之《鸟啄疮驴诗》也。

68.《义鹘行》,倡侠义也。欲知该诗意旨,当先看老杜《贫交行》!

69.《义鹘行》功在写动,《画鹘行》妙在绘形,然俱有神焉。前者神在仁慈义勇,后者神在威毅刚猛。老杜写鹘,意在一发胸中纡郁。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70.《望岳》:“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乃老杜随口吟咏之句也。乖俗清新,自有别种味道。儿孙之比,尤见亲切、大胆,看前人篇籍,鲜有以此比者。

71.《早秋苦热堆案相仍》留杜子一段恶心也。自辞金光门,诗文唱和甚少,唯见寄赠二高之作,此真应《贫交行》所疾也。早秋酷热,蝎蝇扰人,簿书急仍,呜呼,惟有“束带发狂欲大叫”矣!

72.“奇兵不在众,万马救中原”(《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其二),既不在众,何需万马?余不解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73.《九日蓝田崔氏庄》是老杜外放之第一首好诗,好在句句有变!

74.“欲出畏虎狼”(《遣兴三首》其一)盖有所指欤?琯兵败罢相,公疏言琯有才,贺兰进明谮琯及公,逐。

75.“蓬生非无根,飘荡随高风。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遣兴三首》其二)吟诵此章,公之形如在目前,公之声如在耳边,艰难苦恨,热泪盈掬,知公者几人欤?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76.公出京华,虽有虎狼之畏,然仍有憻悇眷眷之心,此由《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可见。

77.略。

78.韵语,唐时无所不用。如子美之《路逢襄阳杨少府入城戏呈杨四员外琯》、乐天之《问刘十九》等皆短札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79.“多才依旧能潦倒”(《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乃主客双举也。多才本不应潦倒,偏下一“能”字,幽默中夹杂讥刺。

80.“百战今谁在,三年望汝归”,言战乱相仍,生还本属奢望,然骨肉情亲,三年望眼,期盼归来;“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归”(《忆弟二首》其二),花发故园,鸟归旧巢,人在何处?见花鸟而思亲人,此在“百战”联上又进一层意思。杜诗长于构建。

81.《得舍弟消息》:“乱后谁归得,他乡胜故乡。直为心厄苦,久念与存亡。汝书犹在壁,汝妾已辞房。旧犬知愁恨,垂头傍我床。”真句句悲苦语。亲情发自肺腑,故无须雕琢自能感发人心。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82.《唐摭言·知己》卷七云:“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此又见《优古堂诗话》、《唐语林》、《幽闲鼓吹》、《北梦琐言》、《能改斋漫录》、《全唐诗话》等,是皆录而不考。“春风吹又生”一句,见老杜《不归》:“面上三年土,春风吹又生。”(或作“春风草又生”)是诗人偶有同感而同得,抑或乐天借引子美?余不知也。杜生于唐睿宗景云三年(712),白生于唐代宗大历六年(772),公长白60岁。

83.杜诗善铺写。《赠卫八处士》由聚散之情、别后情状、款待惜别一一写来,素朴真诚,感人尤深,读之恍恍然如在目前!“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皆是百吟千诵而不厌之句。

84.“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是为天下苍生振臂一呼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85.杜诗俗语数不胜数。《严氏溪放歌行》:“肥肉大酒徒相邀。”《天育骠图歌》:“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才尽下。”《晦日寻崔戢李封》:“兴来不暇懒,今晨梳我头。出门无所待,徒步觉自由。”《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偪侧行赠毕四曜》:“东家蹇驴许借我,泥滑不敢骑朝天。”《望岳》:“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早秋热堆案相仍》:“七月六日苦炎蒸,对食暂餐还不能。”《遣兴三首》其三:“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奉送王信州崟北归》:“林热鸟开口,江浑鱼掉头。”《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去岁兹晨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鵷行。”《阌乡姜七少府设鱠戏赠长歌》:“可怜为人好心事,于我见子真颜色。”《百忧集行》:“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三绝句》其二:“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屏迹三首》其三:“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狄明府》:“梁公曾孙我姨弟,不见十年官济济。大贤之后竟陵迟,浩荡古今同一体。比看叔伯四十人,有才无命百寮底。 今者兄弟一百人,几人卓绝秉周礼。……早归来,黄土泥衣眼易眯。”《热三首》其二:“峡中都是火,江上只空雷。”《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变幻为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樽当霞绮轻初散,棹拂荷珠碎却圆。”《寄狄明府》:“子孙不振耀,历代皆有之。郑公四叶孙,长大常苦饥。”《人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忆昔行》:“千崖无人万壑静,三步回头五不坐。”《送重表侄王砯》:“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戏简郑广文兼呈苏司业》:“广文到官舍,系马堂阶下。醉则骑马归,颇遭官长骂。”《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何时太夫人,堂上会亲戚。”如此等,皆平白浅显。唐诗百家专卖店,皆可进货于老杜家也。世懋先生“子美集中,贺奇、仝癖、郊寒、元轻、白俗、无所不有”之语,真知杜者言。

86.“了”字难用。余读韵语,唯见杜子美“整顿乾坤济时了”大气、熨帖。其余如“幸结白花了”(《除架》)等皆弱矣。

87.“中男”、“肥男”、“瘦男”皆在《新安吏》中。中男,未成丁之男也。据《通典·食货》,唐以十六岁以上为中男,二十三岁以上为成丁。《杜诗注》引《通鉴》以为十八岁以上为中男,乃天宝三载以后改也。不知志,难知诗。“肥男”、“瘦男”,杜之前余未见有用者。仇注:“肥男、瘦男用后汉赵孝语。”《后汉书·赵孝传》:“赵孝,字长平,沛国蕲人也。父普,王莽时为田禾将军。……及天下大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则自缚诣贼曰,‘礼久饿,赢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谓曰,‘可且归,更持米备来’。孝求不能得,复往报贼,愿就烹。众异之,遂不害。”此实与之无干。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88.《潼关吏》:“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而此七年前,杜甫作《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云:“今代麒麟阁,何人第一功。君王自神武,驾驭必英雄。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先锋百胜在,略地两隅空。青海无传箭,天山早挂弓。廉颇仍走敌,魏绛已和戎。每惜河湟弃,新兼节制通。智谋垂睿想,出入冠诸公。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胡人愁逐北,宛马又从东。受命边沙远,归来御席同。轩墀曾宠鹤,畋猎旧非熊。茅土加名数,山河誓始终。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勋业青冥上,交亲气概中。”老杜以事评人而非以人评人,故于哥舒翰有先天后地之论列,然余读之,终觉有芒刺在背也。

89.黄生以为《新安吏》下述当时征戍之苦其源出于变风、变雅,而植体于苏、李、曹、刘之间。余以为先生之“三吏”、“三别”直出汉乐府,虽苏、李、曹、刘亦难与之并驾也。

90.“对食不能餐”(《夏日叹》)或有所本。《诗·郑风·狡童》:“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史记·万石君传》:“不谯让,为便坐,对案不食。”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其五:“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91.《夏夜叹》:“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天得自适,则运行有常;人得自适,则身心和谐。此一联意旨,从渊明处来。

92.《旧唐书·文苑·杜甫传》:“时关辅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新唐书·杜甫传》:“关辅饥,辄弃官去。”然读华州所作,殊难印证。余以为甫之离官,少因天灾,多以人事。“对案不能食,我心殊未谐。”(《夏日叹》)“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夏夜叹》)“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立秋后题》)公之忧思明矣。其间必有隐情晦事,惜不可知!《立秋后题》“更议居远村,避喧甘猛虎”一联实是借他人之文,发自己感慨。“避喧甘猛虎”是必有甚于猛虎者也!联系《遣兴三首》之“欲出畏虎狼”思考,此使公之畏而避者,必堂上恶吏也。公之去因明也。

93.“田家最恐惧,麦倒桑枝折。”(《留花门》)官家扰民,何时能休?“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佳人》)诗人亦无可奈何。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94.托弃妇以比逐臣,发于屈子,滋长于贾谊、曹植等,故老杜之《佳人》实借佳人表坚贞守节情怀也。

95.《梦李白二首》大异前之赠李之作,何哉?公备尝艰难,感人生不易,故于赠作中杂入个人遭遇情怀也。“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伤人伤己,真千古伤心语也。

96.子美之怀李白、郑虔之作,构思遣词多有相近处。《梦李白》写不明李白死活,梦其魂魄归来:“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落月照屋梁,犹疑照颜色。”《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写郑虔欲归无以归:“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前者,凸写其精神之李白,故在魂魄上着笔;后者凸写其生活之郑虔,故在老病上着笔。前之情境清幽冷寂,后之情境悲怆凄凉。《梦李白》伤其早负盛名、晚触罗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痛其早得自由、晚遭拘禁:“昔如水上鸥,今为罝中兔。性命由他人,悲辛但狂顾。”《梦李白》写旅途险恶:“江南瘴疠地”、“江湖多风波”、“水深波浪阔”,《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写归途无望:“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山鬼独一脚,蝮蛇长如树”。《梦李白》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收笔,肯定其千秋诗名,悼怀其眼前遭遇;《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以“相望无所成,乾坤莽回护”结题,抒发莽莽乾坤,相遇何难之慨!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97.公之《遣兴五首》其三当作一时感慨看,仇氏所评甚是。

98.子美之评贺知章唯在“清狂”上。“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饮中八仙歌》)“贺公雅吴语,在位常清狂。”(《遣兴五首》其四)上言饮酒之狂,下言决事之狂。

99.鲍照、谢灵运、沈约、曹植、刘桢、颜延之、阴铿等确为杜子心中诗学楷模。如其《解闷十二首》(其七)道:“熟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铿苦用心。”《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道:“忍对江山丽,还披鲍谢文。”杜子心仪诸人,或以之嘉许诗友。评孟浩然诗曰:“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遣兴五首》其五)评高适、岑参诗曰:“高岑殊缓步,沈鲍得同行。”(《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评高适诗曰:“总戎楚蜀应全未, 方驾曹刘不啻过。”(《奉寄高常侍》) “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评李白、高适诗曰:“不复见颜鲍,系舟卧荆巫。”(《遣怀》) 评李白诗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此不可尽录。皆出于拳拳之诚,非虚与应酬、逢场作戏也。或一时兴来,接以自许:“流传江鲍体,相顾免无儿。”(《赠毕四曜》)凡此种种,皆可见鲍、谢等在老杜心中位置也。

100.“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读之,令吾生秋风鲈鱼之叹!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卷二】

101.黄生《杜说》注《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曰:“憎命达,犹云诗能其穷人。”何哉?骚人,弄情者也。富于文翰,短于生计,焉能不穷?所谓诗人傍穷生,当是另一层意义也。

102.诗之于唐,无所不用,《寄赞上人》即老杜寄赞公尺牍也。

103.《遣怀》全篇尽在一个“愁”字,真句句含愁也。杜子饱经丧乱之苦,卜居西枝村未果,天涯飘泊,安身无处,故触景伤怀,愁从中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104.《天河》,另有寄托。“纵被微波掩,终能永夜清”可见杜子朝天之思。

105.《苦竹》直是老杜画身。咏物无寄托,则落入记物簿也。

106.圣叹评《空囊》曰:“须知《空囊》一篇,是先生自写不改之乐,非写不堪之忧也。”余谓圣叹只得其一也。赵壹《刺世疾邪赋诗》:“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先生反用故事,言虽仅有一钱,尚有才学满腹,此先生一发傲世之讥也。圣叹以为然否?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107.“无钱居帝里,尽室在边疆……心微傍鱼鸟,肉瘦怯豺狼。”(《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皆老杜牢骚语也。去京外放,以“俗态犹猜忌”也;国难家愁,以“妖氛忽杳冥”也;竹斋花屿,以“因人作远游”也。适、参迁官,平添老杜几多感慨,其又何尝不知,居京不在钱多少、噬人不管体胖瘦乎?常理翻出奇意,非人人可为。

108.老杜诗有气脉不足者,“开辟乾坤正,荣枯雨露偏”是也;“地僻昏炎瘴,山稠隘石泉。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则可见老杜秦州一段生活。

109.“笑为妻子累,甘与岁时迁。”(《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全当不得真。佳人累于情,才子累于志!杜子美必不真推诿于家人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苍梧听风 于 2011-3-13 14:21 编辑


110.“静者心多妙”(《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可作读书人箴言。  111.“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不特说白,亦自道也。112.“熊罴咆我东,虎豹号我西。我後鬼长啸,我前狨又啼。”此老杜《石龛》起句。杨慎曰:“起得奇壮突兀。”申涵光曰:“起势奇崛。”然余以为该体式径从《诗·小雅·伐木》”中学来。老杜得益于《诗》多矣。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苍梧听风 于 2011-3-13 14:22 编辑

113.“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出老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其一。毛润芝不喜老杜,然“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实从该句来。

114.朱熹评《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云:“杜陵此歌七章,豪荡奇崛,至其卒章,叹老嗟卑,则志已陋矣。人可以不闻道哉?”听风阁主曰:道不饱人,朱子何其迂也!其一云:“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其二云:“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当此穷困潦倒之时,虽朱子又欲何为哉!

115.杜子行迹尽在诗中。见异必记,有感必记,交朋结友必记,游览宴集必记,可谓风月山川,花草树木,禽鱼鸟兽,雨露雪霜,莫不毕载。杜诗,真成杜子日记也。老杜辛勤,非常人可比!
 楼主| 发表于 2011-3-12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苍梧听风 于 2011-3-13 14:23 编辑

116.行迹越广,眼界越阔。不入蜀地,何以知蜀山之险异哉!“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木皮岭》)蜀地山水风物人情成就大半个老杜,是杜、蜀两幸也。

117.诗人不可无童真之想。“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剑门》)便嗔而可爱。诚使论苍天无罪不当罪之、蜀地叠嶂无以铲之,则不足以论诗矣。 118.高适《赠杜二拾遗》云:“草玄今已毕,此外复何言。”子美《酬高使君相赠》:“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而浣花溪畔草堂落成,子美赋《堂成》道:“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已于扬前坐大矣。君不闻十二载前子美之“赋料扬雄敌”(《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乎?文人自负,天下皆然。仇注所谓“末则谢草《玄》而居作赋,言词人不敢拟经”云云,终是捕风捉影也。牛语諓諓,何辨经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10 04:37 , Processed in 1.162698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