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生何求

一青基础班考试试卷收录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若梦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姓名;              得分;   98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划分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属于古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律绝格式应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此,平仄有悖,【月】【上】失替;出句与对句应平仄相同,是失对;二三句应格律相似;这里是失粘了。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联是平仄相反,词性相对,不能重字;对偶是上下句意义相近,字数相等,相互关联;对仗比较宽泛,需两两对应词性相近。所以这两句应是对偶。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上句无知己,下句寂寞人,词性不对,【可怜】【未惜】失替。 这不是失替,况且惜还是古仄,-2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更上一层楼。【合】
登高望远,气象万千。千里黄河,奔腾入海,黄昏美景豪情不减,读来心胸开荡。
起句,承句写实;转句,合句虚写。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江清月近人---水月清幽,静懿,使人沉醉。月色溶溶让人陶醉。一叶孤舟载碧华,清风醇酒共天涯。冰心无垢俗尘远,闲钓悠情天地家。
另一首,还请老师指正。
心倚江月
冷瑟枝头霜露行,飘摇渔火忍不明。
蒹葭邀梦无人嗅,心倚江月共潮升。  倚是仄,关于诗意,偶水平有限,就不点评了呐~
发表于 2011-10-7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13# 鹤舞翩跹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a组 22
姓名;鹤舞翩跹
得分;96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五言古绝,2、3句的第2、4字位置为俺马蹄韵平仄互换属失替。1、2句、3、4句第2、4字位置未按平仄相对所以失对。2、3句2、4字位置未平仄相对所以失粘,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要求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联是平仄相反,词性相对,不能重字;对偶是上下句意义相近,字数相等,相互关联;对仗比较宽泛,需两两对应词性相近。所以这两句应是对偶。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 仄仄 平 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 仄平 仄仄 平
对句失替,未能与出句平仄相对,词性不对,【可怜】【未惜】失替。  这不是失替,况且惜还是古仄,-2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  起句写景。
黄河入海流。承  承接起句加以扩展
欲穷千里目,转  转句将已经引向作者自己为结句做好铺垫,
更上一层楼。合  合句为整首诗画龙点睛,做圆满结尾
答:实写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         更上句是在转句的基础上,由开头两句的景转入思,虽然有楼,却是作者用来阐述哲理、抒发胸怀的道具,因而还是应该归入虚写中。-2
虚写的是:欲穷千里目,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因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似觉月亮在向人亲近。
   《江清月近人》
春阑夜静一桴游,水漾芦摇几鹭鸥。
篙碎银芒难拢月,星星点点绕沙洲。
发表于 2011-10-7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封冻火山 火山100分
发表于 2011-10-7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5# 风外听竹 风外听竹100分
发表于 2011-10-7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晓月 考试卷: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D组17      姓名;晓月   得分;  86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仄呐? -3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五言绝句。
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通平仄 平平通仄平
1,失对。近体诗要求之一:一联之内要相对。即出句如系平头,对句必须是仄头。如: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而本绝句则: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因此说失对。
2,失粘:近体诗要求之一:两联之间要相粘。即上一联的对句如系仄头,下一联的出
句也必须是仄头。如: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而本绝句的2.3句则:
仄平通平仄 
平平通仄平
因此说失粘。
同学注意下,平仄没有通一说,所谓通是该字可能是平可能是仄,但具体在句中,一定要明确出来。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对偶即对仗,不是对联。2,说对仗的原因:此佳句出自白居易的排律《长恨歌》。对排律(含五七律)的要求是:
除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仗外其它各联必须对仗。此联系尾第二联,另外此句甚工,因此说是对仗。
长恨歌可不是排律哟~-10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一),标出平仄:
     可 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  /  仄仄/平平仄
     未惜/    网中/寂寞人
     (二)对句的不足:
      未惜/    网中/寂寞人
      仄仄 仄通 仄仄平--------(此句孤平)
中,再明确下是平。-1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更上一层楼。(合)
    此五绝的大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鹳雀楼望见的景色----遥望一轮落日向着
楼前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群山西沉。时近黄昏,西方的太阳欲落未落...。同时看到流经楼前下方的黄
河奔腾咆哮着流归大海。寥寥十字就把地面到天边即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表现的淋漓至尽。次句
是写诗人身在鹳雀楼上,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其实,根本看不到黄河入海)。这是把
眼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是即景生意的诗。别翻新意,与前两句呼应,紧密扣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一~~二句属于实写;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三~~四句属于虚写。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一),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
月圆。月辉洒向山川大地江河湖泊。秋夜幽静。晚归的游人乘坐的小舟碾破了月影细波向岸边驶去。
陶醉在游乐氛围的游客们高歌唱醉了映在江水中的月亮(体现江清月近人)。江岸上无数的点点渔
火多若繁星----刻画出渔民正忙于收获的夜间景象。
(二),根据此境写七绝一首:
          七绝.月夜
宝镜清辉夜入幽,粼粼波细送归舟。
游人唱醉江中月,渔火如星落岸稠。
        (平水韵:下平11尤)
发表于 2011-10-7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17# 细雨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d; 姓名:细雨; 得分; 79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平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音节124句也不对哦  -4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 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5绝平起首句押韵。
此绝句的平仄是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采用的马蹄韵是仄仄平平仄 演变而来的  因为首句第二字是平所以这首诗是首句平起因为首句押韵所以是首句平起押韵。平平平仄平 作者又在下句对的手法写下句平仄仄仄平按照对的规律应该是平仄仄平平,作者这里有点小谬,失替了。下句的粘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作者写的是仄平仄平仄也是小谬头改成仄就好些这聚合上句都失对。下句对上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作者写的是平平平仄平,失对了。  这是古绝,-2,所以理由也不对,-8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是对偶不是对仗更不是对联。两句有相对之意,对的很广勉强算对偶。对仗要讲求平仄规整性要比对偶严格,对联有六相关,他不符合所以不是对仗和对联。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失对·第二句失替第二句是孤平,并且合掌。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二句是实写,第三四聚是续写,写的是作者想到的·想做道德·做到后的情景。
起聚白日依山尽,写出了作者对当时情景的一个大概描写是整篇文章的铺垫;成聚“黄河入海流”写出了作者对起的景的一个延续,顺带的写出了作者想借哪种景物来言情;转聚“玉琼千里目”写作者的一个思想变化还有作者的写作顺序从大概网院,在连接到看不见的黄河入海,在从而想知道更远的地方,顺便引出来何惧就是“更上一层楼”。何惧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想知道更多,就一直向前。  起承转合没写 -2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诗人有通过月描述对思加的感觉,同时说出了一个人在外所承受的压力,心情的烦闷月亮的亮更显出了诗人停舟赏月的情怀
日露寸头云掩照 天音万物柳飞扬
碧波黄车飞逝 越近繁华又一乡
学子求千里路 湖光山水映蒸长
云城雾里高楼下 日撒心扉登光  颔联颈联对着都有问题,红字出律,-5
发表于 2011-10-7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18# 枯枝牡丹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G           姓名;入乡随俗              得分;98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床前明月光,
平平平仄平   
疑似地上霜。
平仄仄仄平   本句失替(似---上),与上句失对(月--上),(疑)孤平。举头望明月,
仄平通平仄   (头--明)本句失替,(似--头,上--明)与上联下句失粘。低头思故乡。
平平通仄平    (头--头)与上句失对。应该:仄仄仄平平不符合律诗的替、粘、对规律,所以不是律绝,是五言古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律诗中的一个部分。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对联是由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的对仗组成的对偶句。
对联,要求上下联,意思表达相对完整,合起来,就是一个短篇在天愿作比翼鸟,      
仄平仄仄通仄仄      (翼)本句失替在地愿为连理枝
仄仄平通平仄平        由于上句失替,下句(理)必然失对。“在、愿”重复,对联上下句不允许有重复字出现。失替、失对不符合对联对仗要求。所以,此两句只能算作对偶句。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   红字出必须明确平仄 -2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不足是:后三字的节奏、词性不同,不符合对要求。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实写景物。
      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虚写升华。
白日依山尽,
起句:从高处写景,同时交代时间、地点,太阳即将落山,野外。
黄河入海流。
承句:与起句并列,从低处写景,承句自然。
欲穷千里目,
转句:写意,由景转入情。有前两句句铺垫,自然而然的转入情,没有雕琢痕迹,也不累赘,转折合理。
更上一层楼。
合句:就像喷泉一样的涌出,恰到好处的的联想点题,起到了所谓的诗眼的作用。
        这首诗,不愧是流芳千古的名篇,读来令人口舌生香,赞叹不已。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读来令人口舌生香,赞叹不已。不愧是流芳千古的名篇。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江清月近人”是谓由于江水净洁,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显得又大又圆,人在船上看它,只觉得它似乎离人尤近。诗人在此句中同样也赋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写它的灵性。它似乎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这便是“月近人”三字的意蕴。                 江清月近人秋临旷野雁初闻,夜落客船寒入身。梦浅影单何作解,江清月近自相亲。
发表于 2011-10-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 风竹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C组 10号     姓名: 希言(风竹)     得分:96一,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答:五言古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此诗不符合五言律绝格律,同句二\四韵脚不替,对句又失对,承转句平仄不粘,故为古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勉强算对偶。其他不符要求。 原因太简单哦 -2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答: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可怜,未惜==略合掌嫌 ,无知己==寂寞人,结构不对,整对意境不联,对之忌。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起句实写,承句实写。转句虚写,合句虚写。
     白日依山尽(起句),黄河入海流。(承句) 欲穷千里目(转句),更上一层楼(合句)。
     起句、承句写景,由近至远,一种大气象,转句提升思想境界,抒人生极目,如欲再精进,则需再努力。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江水清清,风静水稳,明月入江,清朗依然,近人,依人,悦人亦愁人。     以“江清月近人”的意境,为七绝一首
     孤舟半箧儒骚客,独畔一江对月人。这句孤平。-2
     举足不知家寄处,寻风醉卧叹红尘。
发表于 2011-10-7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21# 英子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C组10         姓名;希言           得分;  97
(两个希言的作业??还不一样,真是好人缘啊……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 /仄平 /平仄仄,仄平 /平仄 /仄平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五言古绝。

原因如下:

1、如“疑似地上霜”,按照律诗的要求,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平仄应该相反,也就是交替而行,而此诗明显“失替”;

2、“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两句话对应位置之间应该平仄相对。该诗的“上”字应该用平声,此为“失对”;

3、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按照律诗的要求,上一联的下联,与下一联的上联之间,应该在对应位置上平仄相同,这就是粘。而此诗二三句的平仄完全相反,此为“失粘”。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1、不是对联。对联是要避免相同字的。2、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此诗句符合对偶的要求。3、此句也不是对仗。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有平仄相对的格律要求,如比翼鸟明显的三仄尾,而且“比翼鸟===连理枝”平仄不对的。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1、可怜==未惜,词性尚可,平仄不对。2、无知己==寂寞人,“无知己”是词组,一般“无==有”,是动词;“知己”是名词。“寂寞人”的词组结构不能与之相应,寂寞是形容词,人是名词。3、下联失替也是不足之处。
平仄没有哦,-3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首句以点为景,写高处的日、山,承句与之并列,写远处的河。首联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三句为转,从实景的描写转为思想层面;合句一锤定音,写出境界的提升以及心灵的激荡。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这是一幅诗意画卷,江、月、人悉数登场。江清、月明、人静。所以诗人更形象地说成“江清月近”人。使本无意识的江月拟人化,赋予了人的心境与情感,给人以清凉、空旷、或哀愁或无奈或禅意的感觉。多少年后,这句子的独特意境还是令人见仁见智。

  绝句:《江清月近人》

       孤舟半箧儒骚客,独畔一江对月人。
      举足不知家寄处,寻风醉卧叹红尘。
发表于 2011-10-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22# 一生何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班长           姓名;一生何求              得分;97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音节二二一二,二二一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二二一,          二二二一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是古绝,第二句失替,第二句跟第三句失粘,第三句跟第四句失对。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这两句是对偶,因为对偶允许重字,也不论平仄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惜古仄,没说明不足啊 -3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二句是实写,第一句是起句,第二句是承句,第三句是转句,第四句是合句,第三四句都是虚写。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此意境就是,江水平静清澈,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里,看起来那么清晰近人,
     江月思
从来离恨未曾休,
依罢楼船古渡头。
千里江河融旧月,
素光新照几城秋?
发表于 2011-10-7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24# 无魂之仙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F组11      姓名;无魂之仙       得分; 86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答:平仄及音阶如下,音阶处用/表示
平平 仄仄 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仄仄 仄平 平仄仄   仄平 平仄 仄平 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时是仄 -1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此诗为五言古绝。
二四字位置失替:似=上,头=明;
平仄失对:月=上,头=头
中间联句失粘:似=头,上=明;
因为此诗二四六位置失替、失对、失粘,所以此诗为无言古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此两句为对仗,诗中对偶为对仗。 其实是对偶…… -10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仄平仄仄平平仄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仄仄平仄仄平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1.此对中多处有孤平,孤平在联中出现平仄拗口是为忌讳;
2.上下联中词性不相对,无=寂 不相对 ;
3.上下联意境不和谐,下联有戏联之嫌疑,嘻嘻!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
实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虚写: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起:白日依山尽  ,一轮白日--点出诗中事件的时间,证明已然是到了落日时候了。为整个事件拉开序幕。
承:黄河入海流,由远及近,由天边白日、青山,至脚下的黄河,引出思潮起伏,为下句做出铺垫,事件的气势已经悄然登场。
转:欲穷千里目,欲穷一词,把整个首诗的情绪推向顶峰,以此句为突破口,将前二句里面所堆积的情感发泄出来。与此同时有又提出了一个设问,就是说,想要看到更远的世界怎么办呢?这样下一句就呼之欲出了。
合:更上一层楼,回答了上一句的设问,使之句意完整,情感自然流畅,合乎情理,为事件画上圆满的句号。此句写作手法简单,平铺直叙,毫无修饰,却起到了提升境界的作用。全诗的立意立刻体现出来,具有哲理性。激励人、鼓舞人,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愈来愈高的境界,在事业上取得愈来愈高的成就。人生就像登楼,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
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我们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别  思七言律绝/无魂之仙

晚风萧瑟伴江堤,瘦月清幽野草凄,遥夜举杯同一醉,多情从此
。 后边仨字不对哦 -3

注:谨以此诗献给章文轩老师!
发表于 2011-10-7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25# 灵芝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D         姓名;  玫瑰像蛇            得分; 57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
平平平仄平,
疑似地上霜。 本句失替,和上句失对,且孤平。
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本句失替与上联下句失粘。
仄平仄平仄
低头思故乡。与上句失对
平平平仄平
    答:五言古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在、愿字重复,对联的要求上下句不允许有重字出现。失替、失对不符合对联对仗要求,所以只能算作对偶句。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不足呐?-3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
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
更上一层楼。合
答: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40
发表于 2011-10-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6# 路曼曼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G组07         姓名;路曼曼              得分;98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绝。若按近体诗五绝格律,第一句“明”应仄,第二句“上”应平,第三句“头”应平,第四句“头”应仄,“思”应仄。不符合格律诗的“替、对、粘”的规律,有失替,二三句失粘,三四句失对等不符合近体诗的规律。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是对偶句。对仗就是对偶,是一种格式。但不是对联, 因为上下句有重字,且平仄失对,不符合对联要求。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不足:“无知己”与“寂寞人”失对。词性不对,音节不对。“可怜”与“未惜”失替。惜古仄,不是失替。-2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白日依山尽,是实写。黄河是实景,但是入海流就是虚写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是虚写,只是一种想象的空间,起句:白日依山尽。
承句:黄河入海流。
转句:欲穷千里目。
合句:更上一层楼。
起句遥望一轮太阳在远处群山的尽头冉冉而落。承句目送黄河奔腾咆哮而下流归大海。转句诗人有一种探求的愿望,想看得更远。合句是诗人想象中登到高处就能看得更远了。表达了诗人的美好的愿望与憧憬。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意境:夜白风清的傍晚,皓月高悬,微风习习,远离都市热闹喧嚣,漫步在关中八景之一美景曲江岸边,一切显得静谧清新,江岸曲径幽通,随水流转,人在岸边走,月在水中移。江水清澈,细波微微,映在江水中的月影,偶尔动一下,好像缓缓移过来向游人靠近。 曲江池月夜风清夜白玉盘悬,
岸绿通幽静水涟。
柳摆风吟穿径后,
人移月影到江前。
发表于 2011-10-7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27# 回风舞柳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D06  姓名;回风舞柳 得分; 95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纷纷该分开的,-1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五言绝句 是古体诗。
如果是近体诗,应符合: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所以,月和上失对,头和似失粘,疑和上,明和头失替,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要求,是古风。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对偶,这两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总思相关,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了“在”字。所以是对偶。
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及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可怜/世上/无/知己
平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平平/仄仄/平
虽平仄相对,但对句和出句的音节划分不同。无知已是谓宾结构,寂寞人是偏正结构。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是实写眼前所见之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是虚写。
起句写太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落下。承句写黄河朝着大海奔流。这两句把登楼所见的远近,上下风景尽收眼底,描写了一幅完整壮观的画面。转合句写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由景自然入情,含意深远,耐人寻味。给人无尽遐思。起承转合没写哦~~-4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江清月近人
秋江似练远连天,冷月无声渚雁眠。
依稀还是旧渔火,重倚桥栏思悄然。
发表于 2011-10-7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28# 紫绡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A组04           姓名:紫绡           得分: 95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五言古绝,不符合律诗要求。第一句的下句出现了“孤平”。替:第一句中,上句第二字为平,第四字为仄;
              下句第二字为仄,第四字为仄; 此句失替
    第二句中,上句第二字为平,第四字为平; 此句失替
              下句第二字为平,第四字为仄。
对:第一句中,上句第二字为平,下句第二字为仄;
              上句第四字为仄,下句第四字为仄; 此句失对
    第二句中,上句第二字为平,下句第二字为平; 此句失对
              上句第四字为平,下句第四字为仄。
粘:第一句下句第二字为仄,第二句上句第二字为平; 失粘
    第一句下句第四字为仄,第二句上句第四字为平。 失粘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这两句属于对偶。原因:
1.        因为出句与对句的一三字相同;
2.        出句出现“孤平”;
3.        对句与出句,一三六字平仄相同。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1.        对句出现了孤平。
2.        对句与出句节奏不一致。
3.        虽然对句在二四六字上与出句平仄相反,但对句属于孤平,不在“一三五不论”的范围内,所以对句也没有将平仄两两交替使用。
4.        出句与对句最后三字词性不相对。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实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虚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起:“白日依山尽”。属于“点式”写法,交代了时间是黄昏,太阳落山时。给了读者一副很大气画面。
承:“黄河入海流”。读者的视线由上而下,从依山而落的太阳,转入奔流如海的黄河,承接起句的大气,展现了一副长河落日的气势。
转:“欲穷千里目”。承接上文的长河落日,由景入情。为了看到黄河奔流入海的情形,为了看得更远,希望得到一双千里眼。
合:“更上一层楼”。怎样才能看得更远,看到黄河奔流入海呢?就是站得更上一层楼。诗的开头就是一副很有气势的画卷,结尾处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勇于攀登以追求更高目标的精神。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意境月亮是具有怀乡思念之情的意象。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外,因江水清澈,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江中,诗人在船上俯身而忘,似乎觉得月亮在向他亲近。月影乌篷影绰绰,渚烟沙白乐幽幽。
此声纵使天有,不及村中一鸠。 三仄尾,上出律 -5
发表于 2011-10-7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30# 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都对咯~100分
兰心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1-10-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绝·江清月近人
文/临风玉立

月夜乌篷梦一秋,水心莲动有孤舟。

  风清醉得天涯客,云海茫茫意不休。
发表于 2011-10-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走马观花 于 2011-10-7 22:48 编辑
30# 走马观花  走马观花,都对咯~100分
凝固de时光 发表于 2011-10-7 13:11

谢谢时光老师
送花花
发表于 2011-10-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升中级班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组号;D组-2O     姓名;旭日东升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 平仄 仄 平 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 仄平 平 仄 仄  仄平 平仄 仄 平 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平答;这首诗是五言律绝诗。
    这首诗,似和上失替,头和明失替。月和上失对,头和头失对。又失粘。还有重字。看类似古风。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这两句是对仗,名词相对在同一位罝,且音节相同,上下句词性相对工整,如,天对地,比对连,作对为。鸟对枝,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音节不对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词性不当  可怜对未惜
又犯孤平  对句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景是实写,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抒情和愿望是虚写。
起句写远处太阳落山的情景,而承句继续承托起句写了眼前黄河奔腾流归大海的景象。转句笔锋一转,转入了原望,想看千里之外,紧接合句,必须要在上一层楼才可达到目德,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 江清月近人,是抒发心中无限愁肠的语句,是写作者站在清洁如镜的江水边,看到镜中月亮的倒影特别明亮,月近人,月亮象懂的诗人心中思愁之苦,欲为之缓解,主动结近诗人,使诗人在寂寞中得到安慰。七言律绝《相思》花落千行未肯埋,相思一冢任风裁飘零多少幽州亊,吹向君心怎不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3 02:13 , Processed in 0.09333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