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作者:踏雪)
雷峰塔
废墟引发幽思,黄妃有幸,白氏无辜,湖光山色重新证
高塔收来胜境,西子不归,东坡何在,岸芷汀兰依旧生
评: 雷峰塔原建造在雷峰上,位于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日慧峰下净慈寺前。雷峰为南屏山向北伸展的余脉,濒湖勃然隆起,林木葱郁。雷峰塔相传为吴越王钱俶为庆黄妃得子在西湖南岸夕照山上建造的,故初名“黄妃塔”。但民间因塔在雷峰,均呼之为雷峰塔。塔原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塔基底部辟有井穴式地宫,存放着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和龙莲座释迦牟尼佛坐像等数十件佛教珍贵文物和精美供奉物品。古塔塔身上部的一些塔砖内,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雷峰塔遭到战乱的严重损坏,南宋庆元年间(公元1195-1200年)重修,建筑和陈设重现金碧辉煌,特别是黄昏时与落日相映生辉的景致,被命名为“雷峰夕照”(李嵩《西湖图》),列入西湖十景。南宋以后,“雷峰夕照”一直是西湖游赏最受青睐的名胜之一。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入侵东南沿海的倭寇围困杭州城,纵火焚烧雷峰塔,灾后古塔仅剩砖砌塔身,通体赤红,一派苍凉、凝重风貌。明末杭州名士闻启祥曾将其与湖对岸的保俶塔合在一起加以评说:“湖上两浮屠,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此说一出世人称是。清朝前期,雷峰塔以裸露砖砌塔身呈现的残缺美以及与《白蛇传》神话传说的密切关系,成为西湖十景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名胜,连康熙、乾隆二帝也多次前来游览和品题,“雷峰夕照”名播遐迩。如清雍正年间成书的《西湖志》这样赞美雷峰夕照一景:“孤塔岿然独存,砖皆赤色,藤萝牵引,苍翠可爱,日光西照,亭台金碧,与山光倒映,如金镜初开,火珠将附。虽赤城枉霞不是过也。”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民间盛传雷峰塔砖具有“辟邪”、“宜男”、“利蚕”的特异功能,因而屡屡遭到盗挖。1924 年9月25日,年久失修的雷峰塔砖塔身终于轰然坍塌,部分塔砖中秘藏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面世,“雷峰夕照”胜景却从此名存实亡。雷峰塔倒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议论,各界人士一直企盼重建这座著名古塔。 1999年底,浙江省暨杭州市人民政府顺应人民群众的心愿,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文物保护原则,发掘雷峰塔地宫,建造雷峰塔遗址保护设施,并对遗址保护设施的内在功能和外观形象加以延伸、拓展,按雷峰塔原有的形制、体量和风貌建造雷峰新塔。雷峰塔重建工程于2000年12月26日奠基,2002年10月25日,雷峰新塔如期落成。
联语淡雅,典故运用效果佳,将雷峰塔的由来、传奇、变迁以及与之有关的人文历史全然道出。发于情终于景,情景交相辉映,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着塔的千年沧桑从联中流出,塔已不再是塔,而成了一种情结、一篇历史、一个文化符号。
087(作者:几、夫)
题凌云寺大门
真乃通灵地,非因郭璞注雅,安佑解经,惠净结茅,自有江峰呈异气
果然忘我天,直教山谷正名,东坡载酒,放翁留句,遥观云景现嘉州
评:凌云寺禅院:著名佛寺,在乐山市(古嘉州)岷江东岸凌云山的栖鸾峰上。因寺前绝壁有乐山大佛,又称大佛寺。唐武德年间(618年~626年)始建,开元元年(713年)开凿大佛时扩建,会昌毁佛时,因有大佛而得以保留。元、明两次遭焚。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建。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弥勒殿、大雄殿、藏经楼等。寺门“凌云禅院”集苏轼手书而成。内藏明塑文殊、普贤、地藏、大势及菩萨像,大雄殿内新塑18罗汉像及其他佛像,另有东坡楼、海师洞、注易洞、尔雅台、载酒亭等景点。
惠净结茅:即海通法师,曾于山中结茅,后凿山造佛。
安佑解经:安佑曾于山中注易经,今存注易洞。
郭璞注雅:郭璞曾注《尔雅》于山中,现存尔雅台。
东坡载酒:东坡曾于此处读书,喜载酒而歌,今存载酒亭。
放翁留句:陆游曾题诗山中。
山谷正名:乌尤山原名乌牛山,后因山中寺奉乌尤大士,黄庭坚逐更名乌尤山。
联语以游客视觉感受为切入点,意欲传达出佛地的灵秀、景色的奇异和人文的璀璨,通过游客说服游客。主要景点典故多在联中展现,以小景带出大景,以远景带出近景,以期达到导游图的功效。
088(作者:二小混混)
题三亚天涯海角
海水滔滔,阅尽世间兴废。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过眼总成空,惟兹醒世哲言,留得真情传万古
巨岩屼屼,历经天下沧桑。想铜雀琴台,秦楼楚馆,回头皆是梦,独此惊人好字,依然豪迈足千秋
评: 天涯海角风景区位于三亚市区约23公里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沙滩上拔地而起一对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人目。两石分别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经历代文人墨客的题咏描绘,成为我国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览胜地。景区内的海水浴场,钓鱼台及海上游艇等设施,既可观赏自然风光,又是游泳好地方,并有一个由“点火台”、“望海阁”、“怀苏亭”和曲径通幽组成的登山多层次游览胜地。一座由现代建筑和仿古传统园林式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天涯物寨”、“天涯漫游区”、“海上游艇俱乐部”、“天涯画廊”、“天涯民族风情园”、“天涯历史名人雕像”等屹立在海天景区,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上溯一千多年的天涯海角,不禁令人心酸泪下。其时,孤悬海外,“鸟飞尚需半年程”的琼岛,人烟稀少,荒芜凄凉,是朝廷流放“叛民”、“逆官”犯人之地。仅唐宋两代,被流放到此就有四、五十人,其中有不少著名历史人物, 如唐代宰相李德裕、宋代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等。到此荒山僻壤水天相连之地,无人不怀着走天涯海角,去而难归之感。胡铨曾哀叹“崎岖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李德裕赋诗曰:“青山似欲留人住,百迎干道绕郡城。”、“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知何处?生渡鬼门关。”前人的坎坷经历,历代文人墨客的抒感发议和今天的“天涯海角”更增添了景区的色彩。
联语娓娓道来,从眼中景致折射出人生历史大舞台,最终又聚焦在天涯海角四个大字上,如点睛之笔,使全联一下子活了起来,可谓“先平后奇”。惜句脚平仄未注意,读来吃力。
089(作者:达之)敬题西樵山宝峰寺三宝佛(用于“大雄宝殿”)
就尘垢坐金刚道场,灭心行解甚深秘密,幻变真常本贯通,大悲不可称量,周流三界施甘露
于世间证究竟涅槃,离言语转微妙**,菩提方便皆圆满,极果无从思议,超越时空济众生
评: 三宝:是指佛、法、僧,也就是觉、正、净。六祖惠能在《坛经》里面所讲:“佛宝是自性觉,法宝是自性正,僧宝是自性净”。
大雄宝殿: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
金刚:指最为坚硬的金属,喻指勇猛的突破各种关卡,让自己能够顺利的修行证道。
道场:场,读chǎng(仄声)。见《现代汉语词典》、《高级汉语大词典》。佛、道二教诵经、礼拜、修道的场所。
灭心行:佛教有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谓究竟之真理,言语之道断而不可言说,心念之处灭而不可思念也。《大智度论》卷5云:“言语已息,心行亦灭。” 故《金刚经》亦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究竟涅槃:即大般涅槃。指大灭度、大圆寂,指佛所证入的完全解脱之境地。
菩提:意译觉悟。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方便:指佛菩萨度生之法门,为诱引众生入于真实法而权设之法门。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用种种方法施予化益,谓之方便。
极果:谓至极究竟之果,亦即佛果。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界,义为类别。三界又可总分为有情界(有情识的生物)和器世界(处所)两类,而以有情界为主体。三界是据有情所造善、恶业及修不同定业所感苦、乐、色、无色等不同果报而建立的。如“三界众生,轮回六趣”即此义。
微妙**:应当为“微妙法 轮”。 《转妙法 轮品下》:“……尔时世尊。作是思惟。往昔诸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在何方所。转于无上微妙法轮。……”
佛云不可说,不可说。觉悟慧根,不外化缘乞食;菩提心境,无非吃饭穿衣 。看花闹三春,可有一枝留眼底?佛留千卷,原无半句落心中!以儒家情怀入联,其心似蚕,其德如烛。
090(作者:周大烟袋)
题北京延庆玉渡山
山是山,水是水,历千年岁月打磨成画,美在自然中,造化无私,老天大大方方将石、瀑、林、泉和盘托出
坐且坐,行且行,这一带风光约束了谁?思飘云物外,张弛有度,小我平平仄仄把清、幽、静、野次第吟来
评:位于延庆县城西北山中的玉渡山自然风景区,全境面积约一百多平方公里,自110国道,有一条玉海公路相通。该区地处深山,人迹罕至,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它是北京地区一块鲜为人知的处女地;它是大自然保存最原始的绿色记忆;它是藏于深山的明珠,它是现代人回归自然最美好的选择。玉渡山山、石、林、泉之美,在于“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联语自在从容,近似家常,风格闲雅,抓住突出景点,似于山石中边走边吟,次第尽出;又如一幅卷轴,向读者缓缓展开。惜上联平声字收尾,实在不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