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封冻火山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16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水乡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20 编辑


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分清)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关于词牌的来源,有三种情况:  (1 )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3] ,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 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西江 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 )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3 )本来就是词是题目。《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 淘沙》咏的是浪淘沙,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词的对仗与律诗不同有:一:平仄相对,也可以不平仄相对。二:词的对仗允许同字相对。三:在不同的词牌里,对仗位置不同。四:可以用对仗的句子,也可以不用对仗。五:特殊对仗。一字逗或两三字顿以外,其余的部分与下一句字数相同,往往也用对仗。这种对仗,有时不限于两句,可以连对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鼎足对,系指三句连对。扇面对,系指隔句相对。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也叫“转韵”。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有三种情况:一: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音协)格);二: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三: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第一境界是一个立志之境,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是一个探索之境、身体力行之境,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唯有经过刻苦努力,积极探索奋斗才会有成功。
王国维的第三境界是顿悟之境,一个学有所获、功到自然成的境界。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1、不限韵;题目自拟;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虞美人》
叹春
从来好梦惊醒早,花谢春光老,崔郎往事付东风,长叹桃花人面已成空。
三更夜雨频频顾,无计留春住,子规啼处暗伤神,且把残香入冢葬芳魂。
发表于 2012-4-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22 编辑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上述便是词牌的来历。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如:《渔歌子》的第三、四句两个三言句必须对仗;《踏莎行》前、后片起句各两个四言句必须对仗,等等。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如周密《唐多令》:“丝雨织莺梭,浮钱点细荷。”(前片),“宫柳老青娥,题红隔翠波”(后片),平仄就不全对,这种情况,在词的对仗中称为“字面相对”,也算对仗。
3、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如辛弃疾《金人捧露盘》:“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
又如毛泽东《沁园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等等。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如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去掉“迟迟”二字领,就是五言句对仗。
又如呉文英《高阳台》:“在灯前敧枕,雨外熏炉”,去掉“在”一字领,就是四言句对仗。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第一种境界是一个立志之境,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有了这层境界,说明他已经具备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眼界高度,也就明确了目标与方向。
第二种境界:是一个探索之境、身体力行之境,无论遇到何种何样的困难,要始艰苦奋斗,刻苦努力,前进的路途上没有平坦大道,更多的是艰难险阻,要敢于进取,积极探索。
第三种境界:是一个学有所获、功到自然成之境,在经过长时间周折磨练之后,取得了一些成功,对别人看不到东西能明察秋毫,对别人不理解的事物能豁然领悟贯通。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 春
春音杳杳居何处?寻觅千般苦。
夜听细雨约东风,今日枝头初见杏花红。
含羞曳露盈盈立,却把金钗坠。
绿云初绾更无尘,唯有轻风疏雨识清纯。
发表于 2012-4-1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32 编辑

李白(轮回) 18:34:10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 );(2 )( 中调 );(3 )(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 阙或者片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 )和( 无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答: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词又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等。从词的许多别名可以窥见词与诗及音乐的不解之缘。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民间歌谣及当时盛极一时的律诗、绝句的影响。就如诗最初是合乐而歌一样,词在发展初期也是配乐演唱的。填词一般是按照某种曲调的乐谱填制歌词。而曲调的名称如《沁园春》、《菩萨蛮》、《念奴娇》等就叫做“词牌”,也叫“词调”。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a:词大都是长短句,只有相邻两句字数相等的才对仗;律诗格式一致,对仗有固定的位置。 b:词调成百上千,对仗依词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c:词的对仗比较自由,相邻两句字数相同,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必须平仄相对. d:词的对仗不一定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答:谓同一韵文用韵的转换。除律诗绝句必须一韵到底外,古体诗和赋以及其它诗歌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每隔若干句换韵;词曲必须按谱,或一韵到底,或换韵。亦称"转韵"。 (一),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二),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三),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既然在诸多理想中选定有目标,就执着不悔努力。将远大的理想,结合现实的努力,走下去。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就一番心事,不是唾手可得,而是付出艰辛努力、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后才可能实现。
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无论江山平远,湖天清旷,淡定天真,还是工致周密,皆能随心所欲。妙尽毫端,远微轻素。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盈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虞美人 江南
无声细雨随风舞,夜月烟云牧。扶琴弦楼头疏眠,落寞飞花香 入泥芊芊。
休说伤怀江南雨,徵羽似更鼓,惊得红杏疾出阁,小巷卖花声 胜浣纱歌。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 0顶请发这个 谢谢你
发表于 2012-4-16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36 编辑

A组20-淡月听竹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    );(2 )(  中调 );(3 )(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 两片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上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  七言律句         )和(        五言律句    )。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  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布局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1.来自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等。
2.摘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忆江南》等。
3.取自原词的题目。有些词牌本来就是词的题……如《浪淘沙》,《更漏子》等。
4.取自乐府。唐、宋两代也都设有类似的音乐机构,专门整理古乐和创制新曲。《黄河清》《寿星明》《舜韶新》等。
5.来自外域或边地。如《菩萨蛮》,《六州歌头》《八声甘州》等
6.诗人自度或自制。如《扬州慢》《长亭怨慢》《淡黄柳》等。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1、诗的对仗要求平对仄、仄对平,词除了这种律句式的对仗以外,还有仄对仄、平对平的自由式对仗。
2、律诗对仗要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允许同字相对。
3、律诗的对仗位置相对固定,而词是长短句,只有字数相当时才能对仗,所以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
4, 词有两种很有特色的对仗:一种是以一字逗或二字逗领起的对仗,这种对仗在律诗中非常少见,在词中却很常见。
5,词的对仗根据词牌而定,律诗的对仗一般的是七律或五律的承句和转句。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答;“换韵”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答;1,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2,王国维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3,王国维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这是借词喻事,就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
云炉袅袅青烟淡,窗外梧桐乱。经花细雨入庭中,应是满园娇艳正初红。
流莺叠影寻花迹,一地香轻袭。梳妆小杏落芳尘,又道纷纷云霭最消魂。
发表于 2012-4-16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41 编辑

D组13广告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 小令   );(2 )( 中调  );(3 )(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基本上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  七言律句         )和(  五言律句          )。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   )、(中间   )和(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1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2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3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这便是词牌的来历。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可以平仄相对,也可以不平仄相对3、允许同字相对4特殊对仗。一字逗或两三字顿开外,其余的部分与下一句字数相同,一般也用对仗。这种对仗,有时不限于两句,可以连对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气势颇盛。还有鼎足对,系指三句连对。扇面对,系指隔句相对。、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广告以句答题很有新意!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答,词中韵味谁人晓,句里辛酸我自知 一境
书山有路勤为径,词海无涯苦作舟,二境
不满华词媚拙笔,要将练字记深心 三境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虞美人
品雨
 素衣把酒青楼上,红绡舞罗帐。悠弦疾雨素纱中,细柳云遮闲醉舞东风。
 时来弄笔兰亭处,一梦春时共,是非冷暖自相同,惆怅窗前点滴扰心重。
 楼主| 发表于 2012-4-16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44 编辑

B组20山海•融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上述便是词牌的来历。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是一个立志之境,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是一个探索之境、身体力行之境,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唯有经过刻苦努力,积极探索奋斗才会有成功。
王国维的第三境界是顿悟之境,一个学有所获、功到自然成的境界。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虞美人•春
钱塘细露和风暖,
如梦桃花懒。
招摇绿竹对花田,
帘外闲鸥照水过篙杆。
春愁无意花红落,
依旧情难却。
梅溪烟柳正倾心,
为何佳人总在梦中寻?
发表于 2012-4-16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7:55 编辑

C01凤尾竹考试卷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
)、(中间)和(煞尾)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0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又有个别名叫“长短句”,起源于民间,在唐代中期,刘禹锡和白居易等诗人开始了词的创作。到了晚唐五代,上至君王下至贫士,都能倚声填词。及至宋代,词成为了可以与诗相抗衡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词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点:一、词的句式长短是有规定的。二、词的句子是讲究格律的。每首词都有自己所要依据的乐谱,也就是词调,又称为词牌。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 )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
、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2
、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
、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
、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

3
、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亦称"转韵"。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凤尾竹不错!有自己的理解。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单看这几句词的意思,是说
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的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 我的理解是 -----首先要执着的探求,先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后,了解要描写物的外貌。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点盖面的写出好词。
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我的解释是------做什么都不是容易的事,不是随便可得的,伊字代表词,憔悴二字看出学者所付出的辛劳。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的理解是----做学问要达到第三境界,要有千百次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写出想要表达的好词。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春雨送别
桃魂疏淡春来晚,细雨风吹乱。
轻舟飘荡水连天,岸柳清阴何奈别离言。
埠亭把酒徒空叹, 挚臂离情

泪珠湿弄绣罗绢, 欲去他乡从此意难眠
发表于 2012-4-17 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04 编辑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上述便是词牌的来历。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秋风引对此题理解的很有深度!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浅论三种境界》
  王国维曾王国维曾以词谈词,他的《人间词话》诚为古典文艺美学巨著,书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此第三境界也。此等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1、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西风凋碧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落叶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索,人又孤独,几乎言尽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这是从“望尽”一词中可以体味出来的。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要在孤独时候,在逆境时候,要胸怀大志,要登高望远 ,望尽天涯路。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要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和执着的精神。不论碰到什么艰难险阻都不可后悔,要勇往直前。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千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这里作者以含蓄的语言,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孤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的不同流俗。  经过了前两个境界,的确与众不同。这个时候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听雨
东风不解愁滋味,夜送更声碎。
画楼清冷倚窗时,筝曲空灵闲听断肠词。
丁零点点离人泪,化就襟前蕊。
一帘幽梦旧亭台,小巷卖花身影已然非。
发表于 2012-4-17 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01 编辑

E组13 醉清风(1465262948)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上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 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技巧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清楚)。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1)、诗的对仗要求平对仄、仄对平,词除了这种律句式的对仗以外,还有仄对仄、平对平的自由式对仗。如苏轼《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以“仄仄平平”对“平平仄仄”,这属于律句式对仗。而陆游《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以“平仄平平”对“平仄平平”就是自由式对仗。
      2)、律诗对仗要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允许同字相对。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有”对“有”,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以“是”对“是”。蒋捷《一剪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个“了”字对仗。
      3)、能对仗,所以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
      4)、词有两种很有特色的对仗:一种是以一字逗或二字逗领起的对仗,如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周邦彦《兰陵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都是由一字逗领起的对仗。表面上看,这些对仗好象是五个字对四个字,实际上前一句是一字逗加四字句,一字逗并不参与对仗,撇开一字逗,仍然是四字句对四字句;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则是由二字逗“那堪”领起后面的对仗的。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换韵亦称"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在词中除了用平声韵,仄声韵外,换韵也是经常用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平仄通叶格;(换韵不换部)
  此格用韵均在同一韵部内的平仄互换。  
       2);平仄转换格(换韵又换部)
  用此格填词时,先用仄韵,再用平韵,而且平声韵必须与仄声韵属不同韵部才行。  
  3):平仄错叶格(换韵后又回到原部)
  此格先用平声韵,然后换韵到所用平声字以外韵部的仄声韵上,最后又回到原来用的平声韵部上。
三、论述题:(16)16分 醉清风理解的不错!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清风是这样理解的:就像我们学诗词。
第一境是说,入门之前,心中茫然不知从何开始。渴求知识,却有些孤独无助。
                                                                          
第二境是说,学习中以苦做舟,以勤为径,上下求索的执着和忍耐。
                                                                          
第三境是说,功夫用到了,突然灵犀一点,触类旁通,含有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虞美人
东风不解三更梦,
细雨相思送。
无眠犹记旧时颜,
朵朵娇红羞惹柳眉弯。
清晨却览春光好,
红杏枝枝俏。
清滢珠露透明眸,
窗外卖花声醉暖心头。
发表于 2012-4-17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07 编辑

升级词班E组26-无悔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 小令 );(2 )(中调 );(3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 基本)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 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过片)和(结尾)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共有一千多种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他们成为第一式、第二式,所以给他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同用一个词牌,因为他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好几个名称而已.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成为约定俗成的词谱如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1)词的对仗是自由的,律诗的对仗比较严谨         (2)词的对仗可以平仄同对,律诗对仗平仄相反         (3)词的对仗可以同字相对,要使相应词语的词性相同或相近         (4)词的对仗根据词牌而定,律诗的对仗一般的是七律或五律的承句和转句对仗。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换韵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第一境界是一个立志之境,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第二境界是一个探索之境、身体力行之境,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唯有经过刻苦努力,积极探索奋斗才会有成功。王国维的第三境界是顿悟之境,一个学有所获、功到自然成的境界。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1、不限韵;题目自拟;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 .小楼独听风吹雨小楼独听风吹雨,花落飘何处?无言轻叹泪儿潸,梦断相思一夜又无眠。晓来怅忆温柔现,人却天涯远。忽闻窗外卖花声,勾起眉间心上几多情。
发表于 2012-4-1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13 编辑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D组07-- 心问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 小令   );(2 )( 中调  );(3 )(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阙或片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上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           )和(   五言律句         )。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 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 《秦楼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1)诗的对仗要求平对仄、仄对平,词除了这种律句式的对仗以外,还有仄对仄、平对平的自由式对仗。
 (2)律诗对仗要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允许同字相对。
  (3)律诗的对仗位置相对固定,而词是长短句,只有字数相当时才能对仗,所以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
(4)词有两种很有特色的对仗:一种是以一字逗或二字逗领起的对仗;还有一种是扇面对,亦称“ 扇对 ”。即隔句对,如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一首诗中前联与后联形成对仗,便是扇面对。这种对仗在律诗中非常少见,在词中却很常见。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换韵也叫“转韵”,就是诗句中韵脚有改变就是换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心问的理解很透彻!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1)第一种境界:说明诗词的欣赏与创作在未入之前,无从捕捉,首先必得钻了进去,逐一了解它的所有窍门,才能发现问题,取得经验,彻底明白它的利病所在。因此要成大事大学问者要耐得住寂寞,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以平和姿态坚持的自己目标与追求。
(2)第二境界:说明既入之后,探索与身体力行的过程。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唯有经过刻苦努力,积极探索奋斗才会有成功。熟则生巧,自然从追琢中来。从艰苦探索中得到乐趣来。
(3)第三境是说明入而能出,豁然开朗,恰似“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前人所谓先贵能入,后贵能出,一切继承和创作的关系都是如此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春愁
一双娇燕雕梁寝,
谁冷鸳鸯枕?
阶云梯雨砌无眠,
落下几多红豆入芳笺?那年别在春深处,
惨绿悲红路.
鱼书雁字已零丁,
窗外清甜还是卖花声.
发表于 2012-4-1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21 编辑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D组11蓬莱仙子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
(1 )(  小令  );(2 )( 中调  );(3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  七言律句 )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  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牌是唐教坊乐曲的名称。例如: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等等。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词的对仗
   对仗是古典诗词的重要艺术手段之一。近体诗的对仗,要求相当严格。例如律诗颔(三、四句)、颈(五、六句)两联必须用对仗——联中两句各字的平仄要相反(这只是大略的说法),词性和意义要大致相同,并且要尽量避免重复字。而词的对仗就不像近体诗那么严格,什么地方用对仗也不那么固定。这是因为词调有上千种,各调的句式不同,就某一个词调说,用不用对仗可以有所限定,而就整个词体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一致的要求。词的对仗,有些象散文的对偶,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同字相对
(2)        不拘平仄。
(3)        同韵相对
(4)        特殊对仗。一字逗或两三字顿开外,其余的部分与下一句字数相同,一般也用对仗。这种对仗,有时不限于两句,可以连对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气势颇盛。还有鼎足对,系指三句连对。扇面对,系指隔句相对。等等。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答:“换韵”顾名思义,就是从这句起押韵不再用前面的韵部,而是换一个韵部,有换韵规定的词牌,大致分为“平仄韵转换格”、“平仄韵通叶格”、“平仄韵错叶格”几种。三、论述题:(16)16分 蓬莱仙子 看来是经过一番思考,理解的很有深度!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此境界寓意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番大业,必须能忍受寂寞,要专心致志,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一定会成功的,虽然要历尽艰辛,克服一般人不能克服的困难,就像登山一样,一步一步的不停的攀登,这样不停的追求,目标一定会实现的!这是走向成功的基础!
答:“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在通往成功的征途上,会遇到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废寝忘食、风餐露宿、离乡背井、遭人冷眼、不被理解…甚至丢掉了官职、放弃了应该属于自己的幸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渐消瘦,始终无怨无悔,这是走向成功的过程!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经历了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饱尝了人世间的苦辣辛酸,也曾越过高山、涉过险滩、搏击风浪、倾流血汗,以为最美的风景在遥远的天边,忽然有一天,顿悟,其实人所追求的幸福和最高境界,不在远方,就在自己的周围,只是没有发现而已!
如果不经历前面的第一、第二境界,是不会悟透第三境界的,人生需要这样的历练过程!
王国维用不同作者的词句,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虞美人》(词林正韵)小楼一夜听春雨,愁绪知几许。
孤灯曳影枉凝眸,梦断长庚无语泪空流。春花秋月迷离幻,谁把红颜伴?
杏花如雪傲新枝,柳巷明朝依旧醉心痴。
发表于 2012-4-17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25 编辑

C组06—七月七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0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的句式长短是有规定的。词的句子是讲究格律的。每首词都有自己所要依据的乐谱,也就是词调,又称为词牌。词,是“曲子词”的简称,又有个别名叫“长短句”,起源于民间,在唐代中期,刘禹锡和白居易等诗人开始了词的创作。到了晚唐五代,上至君王下至贫士,都能倚声填词。及至宋代,词成为了可以与诗相抗衡的一种文学形式,而且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1)同字相对。)如:“春到—分,花瘦—分。”(吴文英《一剪梅》)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前者两个“一分”相对,后者两个“头”字相对。  
(2)不拘平仄。如:“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
  “住长江”重出,平仄也全按词谱,不要求相对。(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
(3)同韵相对。如:堂阜远,江桥晚。(上片) 旗影转,鼙声断。(下片)韵脚 “远”、“晚”、“转”、“断”,都是仄声,属于同韵。这些对仗的特点,在律诗中,都是不许可的,律诗中的对仗要求平仄相对。
(4)律诗的对仗要求非常严格, 对仗要求对偶两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平仄、词性、意义都是相对的。律诗除首尾两联外其他各联必须对仗。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说明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得成功的基础。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才能成就大事业者。
第二境界,如何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人生境界茅塞顿开回归自然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春思
小楼昨夜听风雨,花瓣庭前舞,残红满地画屏幽,几度芳菲如似水东流。
轩窗独倚低垂泪,恼破寒宵至,相思几缕寄天涯,万里云帆何阻早还家?
发表于 2012-4-17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27 编辑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A组06-宁静致远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4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中调);(3)(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阙或者片),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无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牌是唐教坊乐曲的名称。例如: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等等。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 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一),可以平仄相对,也可以不平仄相对。
      (二),词的对仗允许同字相对。
      (三),在不同的词牌里,对仗位置不同。
      (四),可以用对仗的句子,也可以不用对仗。
      (五),特殊对仗。一字逗或两三字顿开外,其余的部分与下一句字数相同,一般也用对仗。这种对仗,有时不限于两句,可以连对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气势颇盛。还有鼎足对,系指三句连对。扇面对,系指隔句相对。等等。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也叫“转韵”。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一),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二),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三),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
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第一种境界是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多来自于胸怀天下的责任和自我修为的不足,有了这层境界,说明他已经具备普通人难以企及的眼界高度。第二种境界:无论遇到何种何样的困难,始终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成就事业,舍去再多也在所不惜。执着地追求奋斗。前进的路途上没有平坦大道,更多的是艰难险阻,要敢于进取,而且善于等待。第三种境界:在经过长时间周折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并且取得了一些成功,能力上,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惯通。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春日即景
东君挥袖群峰翠,烟柳芳菲醉
蝶飞幽径去寻谁?烂漫丛间嬉戏影相追
夜阑晓梦听春雨,心陷相思曲
晨闻叫卖杏花来,不见当年伊影泪徘徊
发表于 2012-4-17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白(轮回)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35 编辑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4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 );(2 )(  中调 );(3 )(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  阙或者片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     )和(  无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   )声。
5、[size=+0][size=+0]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0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词萌芽于隋唐之际,兴于晚唐五代而极盛于宋。最初,词又被称为曲子、曲子词、琴趣、诗余、长短句等等。从词的许多别名可以窥见词与诗及音乐的不解之缘。在词的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受到了民间歌谣及当时盛极一时的律诗、绝句的影响。就如诗最初是合乐而歌一样,词在发展初期也是配乐演唱的。填词一般是按照某种曲调的乐谱填制歌词。而曲调的名称如《沁园春》、《菩萨蛮》、《念奴娇》等就叫做“词牌”,也叫“词调”。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a:词大都是长短句,只有相邻两句字数相等的才对仗;律诗格式一致,对仗有固定的位置。

b:词调成百上千,对仗依词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c:词的对仗比较自由,相邻两句字数相同,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必须平仄相对.
d:词的对仗不一定以平对仄‘以仄对平。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谓同一韵文用韵的转换。除律诗绝句必须一韵到底外,古体诗和赋以及其它诗歌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每隔若干句换韵;词曲必须按谱,或一韵到底,或换韵。亦称"转韵"。
    (一),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二),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三),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第一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既然在诸多理想中选定有目标,就执着不悔努力。将远大的理想,结合现实的努力,走下去。

    第二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成就一番心事,不是唾手可得,而是付出艰辛努力、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后才可能实现。  
  第三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无论江山平远,湖天清旷,淡定天真,还是工致周密,皆能随心所欲。妙尽毫端,远微轻素。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虞美人  江南
无声细雨随风舞,夜月烟云牧
扶琴弦楼头疏眠,落寞飞花香入泥芊芊。
休说伤怀江南雨,徵羽似更鼓,

惊得红杏疾出阁,小巷卖花声胜浣纱歌。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发表于 2012-4-17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38 编辑

c-02为你写诗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或上下片),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在不同的词牌里,对仗位置不同。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可以平仄相对,也可以平仄不相对。
3>、允许同字相对。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可以用对仗的句子也可以不要对仗。
5>、特殊对仗。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另外还有鼎足对和扇面对等。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是说明人在追求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定对理想志向的执着信念,登高望远,明确目标与方向。并且要有勇气忍受一切寂寞,孤独与辛酸。
第二境界是是说成就事业和学习知识不仅要有信心还有身体力行,付出艰难的过程,唯有经过刻苦努力,饱受挫折,积极探索奋斗才会有成功。
第三境界是理想目标出现眼前的欢欣与喜悦,一个学有所获、功到自然成顿悟。这三句词也含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意思。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      春情
     小楼一夜听春雨,朝起霞盈树。鹅黄点点缀嫣红,几抹清新碧翠笑迎风。
     满院娇杏怜人爱,稚子轻摘采。佳人小苑更惜芳,巷弄深酸遍唤卖花郎。
发表于 2012-4-17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18:40 编辑

E组05-秋日
升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  );(3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分明)。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答:
简介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源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罢了。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答:(一),可以平仄相对,也可以不平仄相对。
      (二),词的对仗允许同字相对。
      (三),在不同的词牌里,对仗位置不同。
      (四),可以用对仗的句子,也可以不用对仗。
      (五),特殊对仗。一字逗或两三字顿开外,其余的部分与下一句字数相同,一般也用对仗。这种对仗,有时不限于两句,可以连对三、四句,形成排比句法,气势颇盛。还有鼎足对,系指三句连对。扇面对,系指隔句相对。等等。
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答:也叫“转韵”。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一),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二),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三),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答:    这三句可以贴切的比喻读书的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求学的第一步,是说必须站得高,看得远,选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说,一个人在认定自己的奋斗目标之后,就必须刻苦读书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拼搏,即使衣带宽了,人渐瘦了,也始终不后悔。“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说,在千百次地寻求知识之后,回过头来一看,忽然发现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就在眼前了,成功正在向你微笑呢!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答:
《虞美人》
须留好梦偏偏短,                 
醒后心慵懒。           
小楼一夜雨绵绵,                     
深巷杏花明日卖声欢。


云柔日暖春风翠,               
吹皱清江水。              
谢桥深处漫飞莺,                       
欲渡无舟争奈枉多情。
发表于 2012-4-1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20:30 编辑

B组15胭脂雪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阙),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1)第一种境界:探索阶段。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说明诗词的欣赏与创作在未入之前,无从捕捉,首先必得钻了进去,逐一了解它的词意所在的意境,才能发现问题,掌握窍门,彻底明白它的词境。因此要成大事大学问者要耐得住寂寞,让自己的心沉淀下来,认真学习,探索,领会精神。
(2)第二境界:领悟词境,学习过程的艰难。成功的道路从来没有捷径,学词也一样。想要掌握词的精深绝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不许经过刻苦努力,积极探索奋斗才会有成功。熟则生巧,自然从追琢中来。从艰苦探索中得到乐趣来。只有认真付出,全心投入,才能领会她的完美意境,才能达到信手拈来,融会贯通。
(3)第三境是说明学有所获、功到自然成的境界。豁然开朗,顿悟之后有所收获的境界。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有质的突破。前人所谓先贵能入,后贵能出,一切继承和创作的关系都是如此。沉淀之后的绽放一定会更加璀璨。
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虞美人  夜听春雨
B组15   胭脂雪烛残漏断人空瘦,
听雨西窗叩。
东风一夜杏初红,
小巷卖花声到玉楼东。帘栊轻卷凭栏倚,
烟色凉纤指。
相思渐老梦不成,
空伫伊人只影到天明。
发表于 2012-4-1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20:32 编辑

西风瘦马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小令);(2 )(中调);(3 )(长调)。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片),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部)用律句或(基本上)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七言律句)和(五言律句)。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去)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谋篇)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被称为词谱)。每一个多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起源唐代大中初年,当时女蛮国进贡,她们梳高髻,戴金冠,着璎珞,像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是来自民间的曲调。据说唐玄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
    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舞,《舞马词》咏舞马,《唉乃曲》咏泛舟,《渔歌子》咏打鱼,《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等等。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为了方便填词,人们常把词牌收录成册。古代著名的词谱有钦定词谱、白香词谱、诗韵新编等。有了这些词谱,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填词效率。
   词牌的来历大略就是以上三种。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相对于律诗,词的对仗主要有以下不同的特点:
1、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
就整体来说,词没有固定的对仗位置,这是因为词是长短句形式的文体,必须在上、下句字数相等的情况下才可能对仗,也就是说,不同调的词,如有对仗的话,位置不一定都是相同的。
对某一个具体的词调,可能规定了在该调的某位置必须对仗,这种位置的规定,也仅仅只适用于该调,而不适用于其他词调。
2、不限于上、下句平仄必须相对。
3、允许同字相对
律诗对仗中,同字是不允许相对的,但词的对仗允许。
4、因为词中有“领字”的用法,所以有些对仗,看上去两句的字数不相同,但去掉领字后,字数就相同了。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个人愚见:
第一境界是明其志并锲而不舍之。
第二境界是念其志并坚持不懈之。
第三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之豁达,把个人精气神融入进去。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虞美人@夜未央
小楼一夜听春雨,有柳丝飞舞。隔窗乱影影婆娑,添作奴青春帐幔愁多。
更深千帐灯如昼,空负了红袖。明朝还卖杏子花,一方巷深唯我酒香牙。
发表于 2012-4-17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2-4-18 20:37 编辑

F组07-雨菡
级词班考试试题(满分100)
一、填空:(每空1分共计15分)15分
1、词按照字数大致可分三类:(1 )(  小令  );(2 )( 中调 );(3 )( 长调  )
2、.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 阕或者片   ),它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这样,字 数相等的就像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 换头  ")。
3、词的特点之一就是(  全部  )用律句或(  基本上  )用律句。最明显的律句是 ( 七言律句 )和( 五言律句 )。
4、豆,就是读(d òu )。句稍有停顿叫豆。一字豆常用仄声,仄声中又常用( 去 )声。
5、词的结构层次关系到词的( 谋篇  )技巧。从大体上说,一首词分为( 开头 )、( 中间 )和( 结尾 )三部分。不论是那一部分,词的结构安排不但要有层次,并且要层次(  分明 )。
二、问答题:(24分)24分
1、简述词牌及其由来?(8分)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以及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牌是唐教坊乐曲的名称。
词牌的来历有三种说法:
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是来自于民间的曲调。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是从词中的开头和结尾摘取出的几个字作为词牌的名字。如《忆秦娥》,《忆江南》,《念奴娇》等。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了。如《浪淘沙》咏的是大浪淘沙,《更漏子》咏的是夜间景况.《抛球乐》咏的是抛球,《踏歌词》咏的是舞蹈等等。
2、词的对仗和律诗有何不同?(8分,答对四点满分8分)
1、诗的对仗要求平对仄、仄对平,词除了这种律句式的对仗以外,还有仄对仄、平对平的自由式对仗。如苏轼《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以“仄仄平平”对“平平仄仄”,这属于律句式对仗。而陆游《诉衷情》:“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以“平仄平平”对“平仄平平”就是自由式对仗。
2、律诗对仗要避免同字相对,词的对仗则允许同字相对。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以“有”对“有”,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以“是”对“是”。蒋捷《一剪梅》“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两个“了”字对仗。
3、律诗的对仗位置相对固定,而词是长短句,只有字数相当时才能对仗,所以词的对仗很少有固定的位置。
4,词有两种很有特色的对仗:一种是以一字逗或二字逗领起的对仗,如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周邦彦《兰陵王》“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都是由一字逗领起的对仗。表面上看,这些对仗好象是五个字对四个字,实际上前一句是一字逗加四字句,一字逗并不参与对仗,撇开一字逗,仍然是四字句对四字句;秦观《八六子》“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则是由二字逗“那堪”领起后面的对仗的。还有一种是扇面对,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对仗在律诗中非常少见,在词中却很常见。3、什么叫“换韵”?有那几种情况?(8分)
“换韵”也叫“转韵”,也就是说平仄韵互换交替押韵。
第一种,换韵不换部(平仄韵通叶格);
第二种,换韵又换部(平仄韵转换格);
第三种,换韵后又回到原来的韵上(平仄韵错叶格)。三、论述题:(16)16分
王国维曾以词谈词,有所谓三种境界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
第一明确目标与方向,不断求索。第二,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能吃苦,不为外界事物影响。第三,皇天不负苦心人,功到自然成。四、以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意境入词,填一首《虞美人》(45分)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要求:
1、不限韵;题目自拟;
2、本调五十六字,八句,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
3、第四句九字,以一气呵成为佳,语气可于二字、四字或六字处作逗,视具体情况而定。
桃花水溅莺声软,柳外长亭晚。轻雷乍响小楼东,忍听潇潇夜雨湿娇红。
凭栏独自同花语,哪是君行处?一春心事怕人猜,何日似曾相识燕归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7 11:51 , Processed in 0.0702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