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之第十五讲 王沂孙(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是说自己的意志,词就是游戏笔墨,写美女,写爱情,写伤春悲秋。他们把写词看作是一种消遣游戏的笔墨。可是你要知道,虽然词里边只写美女和爱情,但无论按照西方的理论来说,或者按照中国的理论来说,都是说作品之中必定要反映作者自己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感情、你的思想、你的人格、你的学识、你的修养,都会流露在作品之中,无论如何,毕竟有你的影子在里面。因为同样写美女、写爱情,这个人写美女和爱情就有品格,那个人写就没有品格。同样是写爱情,却有品格高低上下的不问。欧阳修不把自己治国安邦的道理写进词里去,不把他《五代史伶官传论》、《一行传论》中的这些大思想大议论发表在小词之中。可是他在小词里写什么呢?他在小词里边道:
  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送目。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  芳菲次第还相续,不奈情多无处足。尊前百计得春归,莫为伤春歌黛蹙。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首,他说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闽,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他写春天美丽的花,写游春,写赏花,写春天跟所爱美丽女子的离别。他却于无意之中表现了他的思想,他的品格,他的感情,他的修养。他说的是什么?他说,我“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我一定要把我能够做到的事情都做完,才放下手去。人都有生老病死的,什么事情都有一个终结,我也知道一切事情都要过去,一切事情都有终结,但是我能做的事情,我一定在我能做的时间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做。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冯延巳(冯正中)写的词,说:“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我知道我是憔悴了,消瘦了,我为了对花的爱惜,每天在花前饮酒、看花,不推辞,不避免我的憔悴和我的消瘦。我等待着一个人,期望着一个人。这个人没有来,我的等待落空了。像我们现代、当代作家所写的《车站》,像法国贝克特所写的《等待戈多》,我等待一个人,那个人终于没有来;我等待一辆车,那辆车终于没有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冯正中写什么,他说:“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他说:“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我在楼上站了这么久,“一晌”是很久的时间。“一晌”,有时候是短时间的意思,像李后主李煜“一晌贪欢”是短的,但这里是很长久的意思。“一晌凭栏”,我这么久地靠在栏杆上,等待盼望,可是我所盼望的那个人没有出现,“一晌凭栏人不见”,他说我“鲛绡掩泪”,我当然是悲哀的,用鲛绡的手巾擦试了我的泪痕。但是我放弃了吗?我没有放弃。纵然是鲛绡掩泪,我也要“思量遍”。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词里边,就是写美女和爱情的词,但却表现出了这些词人们的品格,他们的修养,他们的心灵,他们的感情。这是我在唐宋词系列讲座中所讲的要真正认识的一种境界。西方的符号学所说的,一切符号都有一个形式的价值和意义,也有一个材质上的价值和意义,而语言和文字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最普遍的符号。他外表写的可能是伤春悲秋,是美女跟爱情,这是这个符号的形式和外表的意义和价值。但是他所表现的那种我要做一件事情,我要尽我的最大的力量做好,我“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到我临死的那一天,才不惭愧,才不亏欠,才觉得对得起我自己,也对得起春天。这是他的材质上的意义,真正的心灵、精神、感情的本质上的意义。西方语言符号学也这样讲的,这也正是王国维讲的“词以境界为最上”的境界。同样写美女和爱情,什么叫有境界,就是在他的材质里面给你一种感发,给你一种提升,给你一种兴发感动的力量,这样的小词才是好的作品。所以王国维也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雅就是典雅的雅,郑是郑卫之音的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他说过词是雅正的,是正当的;郑卫之风,是淫靡的。王国维说词里所写的美女和爱情,是里面有更高的一层境界,还是只写一种风流浪漫甚至轻薄的感情,是“雅”还是“郑”,在神而不在貌,在他的精神而不在他的外貌。大家都写美女跟爱情,但是每个人所写的在精神上、品格上的价值是不同的,这就是在神不在貌的意思。我现在还没有讲咏物词呢!早期的词都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只不过有这样的在神还是在貌,有境界还是没有境界的区分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是像欧阳修、像苏东坡这些人都来写词,他们不知不觉之间就把自己的修养、品德、思想、感情、心灵都流露出来了。不过欧阳修还是无心的流露,苏东坡就不然了。苏东坡这样一个杰出的天才人家就赞美他“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又说他“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这说明苏轼把他的逸怀浩气都写到小词里边去了,是真正写他自己了。他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后边还说,“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是苏东坡遭到政治迫害以后,曾经被关在御史台的监狱中,九死一生,后来被贬谪到黄州时写出来的词,表现了他的逸怀浩气。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苏东坡是真正把词当作诗来写的,是真正抒发自己的逸怀浩气,把他那种超逸的襟怀都写进去了:小词这种歌筵酒席的爱情词已经诗歌化了,而苏东坡这么一诗歌化,就把诗歌中的作风都带到词里边来了,本来小词是没有题目的,你看温庭筠的《菩萨蛮》有十四首之多,有一个题目吗?没有。冯正中的《鹊踏枝》一连十几首,有一个题目吗?没有一个题目。人家苏东坡的词《念奴娇》就有“赤壁怀古”的题目了,这词的风格是诗化了。所以他就把诗的咏物作风带到了词里面,这是一个原因。因为他既然把词诗化了,就把咏物诗的方法带到词里面来了。这是苏东坡词里面咏物之作数量较过去词人为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这个原因(即他自己把词诗化)以外,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原因:你要融合古今来看。前面我已经说过,咏物诗的出现,除了曹子建借咏物诗来抒写自己的志意以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咏物诗有一种社交的性质。当有一个文学团体。几个朋友大家都喜欢诗,碰在一起,做什么呢?找一个共同的题目来写诗,所以你把苏东坡、黄山谷、秦少游等的集子都打开一看,就发现他们都有《咏茶》的词。你也咏茶,他也咏茶,有的词中还说,我们有一个宴集、一个雅会,可见是在一个集会之中,找个题目来写茶。宋朝时,饮茶是比较讲究的-茶要怎么烹,怎样冒出蟹眼,怎么样做成龙团,怎么样分茶,那个时候有一种流行的方式。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苏东坡和他的朋友们大家都写茶,这就具有一个社团的性质。他们之间有时还作一些彼此唱和应答的诗篇。苏东坡最有名的一篇咏物的词大家都学过,就是《水龙吟》(咏杨花)的和词。当时他的朋友章质夫写了一首咏杨花的词,所以苏东坡也写一首和他的韵: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真是咏杨花而能得其神理的。你只要把东坡的词跟章质夫的词一对比,马上就会发现,章的词只能写杨花的一些有关外表的东西,但不能掌握杨花的精神和感情,而苏东坡掌握了杨花的精神。这是他跟朋友唱和的一首咏物词。更值得注意的还有一首,是大家都在争论东坡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词很多人在争论,有人说他说的是他认识的一个女子,跟这个女子有幽会。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它把本来可以给人以丰富联想的词讲的那么狭窄,连中主李璟的词“菡萏香消”,只是写荷花的,本来不见得有托意的词,王国维还可以从里面看到“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意思呢。我们讲词要看它的本质是什么,他说:“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有人就讲了,这首词一定是有比喻和寄托的,张惠言《词选》中就曾引鲖阳居士的话说:“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说“缺月”就是指那个朝代的光明是这么微弱,代表了那个朝代政治不够清明,说“缺月”是“刺明微也”。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先不这样讲,先从文字本身讲,一个残缺的斜月挂在秋天的稀疏的梧桐的树梢上,“缺月挂疏桐”是表现了这样一个幽静的境界。“漏断人初静”,是说漏壶中的水已尽,夜已经很深了,人已经睡眠了。“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有一个人没有睡,为什么没睡呢?清人黄仲则说:“如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阮嗣宗说:“夜中不能寐。”为什么不能睡呢?总是你心里有所思索,有一种内心感情的活动无法安排。“幽人”有两种解释:有人说“幽人”,是拟比下面的“孤鸿”。有人说是东坡自己谈自己。其实不必这么狭窄地指说,“幽人”可能是苏氏自己,也可能是“孤鸿”。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方文艺理论有一种“多义之说”,有一位英国学者威廉恩普逊叫William Empsom,写过一本书《seven Types of Ambiguity》,朱自清先生把这本书的名字译为《多义七式》。多义是可以并存的,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这正是诗歌可以给人以丰富想像的原因。所以这“幽人”既可以是苏东坡,也可以是“孤鸿”。是一而二、二而一。为什么他这样孤独?为什么那只鸿雁没有跟它的同伴在一起?鸿雁都是结队而飞的,它们或者排成“人”字形,或者排成“一”字形,为什么它只剩下断鸿零雁的孤单的一只呢?为什么这个人在夜深人静、没有一个人的时候,他独自起来彷徨?他为什么落得这样的孤单、寂寞呢?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上半阕只给你这样一个形象,“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同头,有恨无人省”。他说鸿雁被人惊起,因为鸿雁落在沙滩上,常是心怀恐惧。辛弃疾一首词说:“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说你看那害怕受伤的雁,常常要警惕有没有人要射杀它。苏东坡在新党时议政不合,曾遭贬斥;旧党执政以后,他仍然是议政不合,又被旧党贬斥,苏东坡曾说:“昔之君子唯荆是师,今之君子唯温是随。”这是说,以前的士大夫们都追随王荆公出,现在在朝的士大夫们又都追随旧党的司马温公(司马光)。但苏东坡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盲从这一边,也不盲从那一边。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他自己才平生遭受到这样多次贬斥,曾被下监狱,几乎被杀,晚年直至贬到海南。他所说的“惊起却回头”,意思是说有没有人又在嫉恨我,有没有人又想诽谤我,有没有被贬斥的危险。“有恨无入省”,是说我内心有这样一种幽怨,就是有自己的理想而不被人理解,而且被人多次伤害。那我就随便改变我自己了吗?陶渊明说:“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你让我绕个圈子走你们那条路,我也不是不会走。“纡辔”是把我的缰绳纡曲,转个圈子,跟你们走。“诚可学”,我也不是不会学。如果学,可是那违背了我自己的理想,出卖了我自己的人格,人生没有比这更大的失败了,这不但是没完成外在的事业,就连你自己也没有完成。违背了你自己,那是你人生最大的失败,是人世间最大的困惑。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尽管我是“惊起却回头”,我也“有恨无人省”。但是我不随便地就栖落下来,“拣尽寒枝不肯栖”,我要选择一个理想的树枝去栖落,拣遍了寒枝,我不肯随意降落在我认为污秽的、那俗的、没有品格的树枝上。我宁可忍受现在的孤独,现在的寒冷,现在的寂寞,所以是“寂寞沙洲冷”。他写的是鸿雁,也写的是他自己。这里面有他自己幽深委曲一份平生的经历遭遇。他的志意,他的挫伤,他的情怀理想,都隐藏在里面的。他写的也可能是鸿雁,但是,这是真正在物里寄托了自己的情意,隐藏了这么深的情意。这是苏东坡的另外的一类咏物的词篇
  《水龙吟》(咏杨花)也写得很妙,不过那是社交性质的跟别人唱和的词篇。
 楼主| 发表于 2014-3-29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因为苏东坡的天才毕竟与人不同,虽然是游戏、社交的小词,他也写出了他自己的、天才的丰富想像,写了对杨花深切的同情。而他另外的,写鸿雁表现他自己,更写了这样幽深的、细致的感情。从此以后,咏物的词就逐渐多起来了,而写咏物词最多的就是下面我们要讲的作者-王沂孙。他一共只留下来六十几首词,而里面有四十多首是咏物的。他的词是怎么样的呢?在我所讲的整个咏物之作的历史发展的这一大背景之下,他的词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关于这个问题,在下一讲我们再详细讨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22:03 , Processed in 0.23411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