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90|回复: 63

一青基础班考试试卷收录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29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同学们,努力加油,大家一起升级坚决不落下一个!!
发表于 2011-9-29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B组 13号     姓名; 紫烟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答:五言古绝。
   因为不符合格律,起句承句应该相对,但第四个字不相对,所以失替;承句转句应该相同,但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相对,所以失粘,转句和句应该相对,但是第二个字却相同,所以失对。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既不是对偶也不是对仗。上下句平仄是不相对的。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答: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犯孤平,寂寞人不能对无知己,失对,音部不对,词性不对。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仄起仄收。起句实写,起句虚写。
白日依山尽(起句),黄河入海流。(承句)     欲穷千里目(转句),更上一层楼(和句)。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夏夜,风情云淡,一轮明月高悬天上,一江清流缓缓东去,明月倒影江中,好像跟人很近。
七绝
萧疏残鬓随云瘦,无尽清愁与日新。
江畔蒹葭摇白露,依稀难觅水中人!
发表于 2011-9-29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E组18号     姓名;  舒朗人生     得分;      
一,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这是一首五言古绝。若按近体诗五绝格律,第一句“明”应仄,第二句“上”应平,第三句“头”应平,第四句“头”应仄,“思”应仄。它的平仄关系是: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这首20字的绝句,有这么多的字不和格律,以上均有悖于近体诗“替、对、粘”的规律。很显然把它作为近体诗看不合适,但如果把它看成古绝和古风就很合适了。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是对偶句。 因为上下句有重字,且平仄失对,不符合对仗、对联要求。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不足:“无知己”与“寂寞人”失对。“可怜”与“未惜”失替。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诗意为通过作者对登鹳雀楼的实景描写,表现出来作者的远大抱负与理想,也反映了盛唐时期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白日依山尽,(起,实写)
黄河入海流。(承,实写)
欲穷千里目,(转,虚写)
更上一层楼。(合,虚写)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意境:滔滔江水清澈明亮,倒映在江水中的月影清晰可见,似乎更加与“我”更相近,伸手即触。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描绘出一幅静谧唯美的江映月画面。
七绝:江清月近人
      一
永夜思乡独下楼,
泛舟江上更添愁。
清波映月传千里,
俯首念亲涌心头
    二
夏夜偷闲下小楼,
横舟江上任逍游。
清波似鉴映千里,
弯月天光一并收。
发表于 2011-9-29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B组       姓名; 秋雨梧桐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答:音节划分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标平仄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答:是五言古绝。因为从平仄来看, 首句失替了。一二句失对了。二三句失粘了。三四句也失对了。所有是五言古绝,不是律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不是对联。也不是对仗,只是对偶句。因为 :愿作=愿为 都是仄仄。  翼=理也都是仄。根据246分明,所以说不是对仗、更不是对联,只是对偶句。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未惜/网中/寂寞/人。仄仄仄平仄仄平答:从平仄来看,对句未惜/网中/寂寞/人。犯孤平了。从音节来看【无/知己=/寂寞/人】词性不对。所以说对句不妥。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白日依山尽,是实写。黄河是实景,但是入海流就是虚写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是虚写,只是一种想象的空间,起句:白日依山尽。写遥望一轮太阳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 。冉冉而落。承句:黄河入海流。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转句: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   方。合句:更上一层楼。是诗人登到高处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
       望江月
风送银波淡淡寒,
疏星几点醉依栏。
蛩鸣又忆床前语,
对月倾听素女弹。
发表于 2011-9-2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C组           姓名;英子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五言古绝。因为:不符合格律诗的要求,一二句失替,二三句失粘,三四句失对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是对偶。因为上下句有重字,且平仄不合格律失对,不符合对仗、对联要求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不足之处::平仄不合格律,“无知己”与“寂寞人”失对。“可怜”与“未惜”失替。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是实写。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为虚写。
白日依山尽,(起)
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
更上一层楼。(合)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意境: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若隐若现,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简单五个字组成一幅唯美的图画。
绝句:《江清月近人》

   疏星点点映江中
   岸柳婆娑漫夜空。
   秋水横波无限恨,
   一湾烟渚正蒙蒙。


发表于 2011-9-30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水乡 于 2011-10-6 20:25 编辑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F组         姓名;江南水乡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古绝1.失替的字:按照律诗的要求,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平仄应该相反【疑似地上霜】中似——上,同为仄;【举头望明月】中头——明,同为平;因此失替。2.失对的字:【床前明月光】中的【月】和【疑似地上霜】中的【上】字平仄应该相对,这里失对了;【举头望明月】中的【头】【低头思故乡】字平仄应该相对,这里失对了;3.失粘:按照律诗的要求,上一联的下联,与下一联的上联之间,应该在对应位置上平仄相同,这就是粘。这首诗的二三句,【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的平仄完全相反,此为“失粘”。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符合五言律绝的要求,由于每句的字数相同,又有韵脚,应该是一首五言古绝。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答:是对偶,对联是一种文体,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对仗是指形式,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词性一致,避勉同一位置字的重复。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这两句是对偶。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仄仄仄平仄仄平此古韵对中平仄有问题,孤平,失替。上联中的【寂寞人】和【无知己】词性和结构不一样,不符合对联要求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更上一层楼。——合答: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江清月】的意境:。“江清月近人”是谓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轮明月,在舟边荡漾。在这茫茫四野、悠悠江水中,惟有明月来陪伴孤独的游子。由于江水净洁,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显得又大又圆,人在船上看它,只觉得它似乎离人尤近。绝句江水清幽入楚天,
蟾宫皓皎照无眠。
举杯相觑婵娟月,
同饮乡愁到客船。
发表于 2011-9-30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破浪 于 2011-10-1 12:28 编辑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组号; B01        姓名;乘风破浪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答:清明\时节\雨\纷\纷,
    平平 仄仄 仄 平 平
    路上\行人\欲\断\魂。
    仄仄 平平 仄 仄 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
    仄仄 仄平 平 仄 仄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平 平仄 仄 平 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这是一首古绝。虽然使用了平声韵,但不合格律。此首诗压的是平声韵,按格律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诗句中失替的很多。即失粘又失对,不符合格律标准,所以我判断是古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这两句是对偶句。这两句的字数相等,虽然平仄略有不同但是词性相关结构相等,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符合对偶
的标准,所以我认为这两句是对偶句。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可怜世上无知己=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仄平仄仄平
首先我觉得对句的词性没有和出句对应上,比如“无知己”和“寂寞人”。再有就是“怜”和“惜”失对。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起句和承句是实写的,转句和合句是虚写的。起句和承句都是写景,是点式结构。转句加深了启承句的意向,合句托出作者的远大志向。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  我个人觉得“江清月近人”的意境是在平静清雅的江面上有一轮明月在陪伴着作者,把月亮拟人化,仿佛和作者心
意相通。
根据此句的意境我写了一首:过烈士陵园
西风折柳梦依稀,
血洒疆场荒冢凄。
野草黄花怀忠烈,
英雄百战马长嘶。
发表于 2011-9-30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A组-23           姓名; 红雨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路  上  /行  人   /慾  /断 魂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是古体五言绝句。
这首诗的平仄是这样的: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原因:
(1)失替:如出现246字平平仄或仄平平就是失替如这首诗的颈联就是失替。
(2}失对:这首诗的出句和对句明显平仄不相反,不合律绝的要求就是失对
(3)失粘:粘就是上一联下句和下一联上句前两个字的平仄应该相同。这首诗的“似”和“头”平仄却相反,就是失粘
故此这首诗不是律绝是古绝。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对仗是指形式,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对,词性一致,力避同一位置字的重复。对偶是一种修辞方法,也就是修辞格,对联是一种文体,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对应位置词性相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因此这两句应该是对偶。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此古韵对上联中的“寂寞人”和“无知己”词性和结构不一样,不符合对联要求,且平仄也存在同样问题。
这对是孤平韵。又失替。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起句描绘夕阳衔山的现实景色,是写实。承句是俯视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是虚写。转句为前景转向引发想象和欲望的冲动做铺垫。合句是具体行动,是提升,激发出一种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揭示了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作者怀着愁心,在这宁静清澈的江面上,在慢慢孤寂的旅途中,甚而至于在这广袤的宇宙中,终于发现此时此刻还有和他那么亲近的一轮孤月,似乎寂寞的愁心寻到了慰藉,使羁旅之思更加铭心沉长,清幽。
江清月近人(夜泊)
风掠暗树鸣秋韵,水起烟波笼暮愁。
夜没空山停客渡,江邀满月伴行舟。
发表于 2011-9-30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B组24    姓名;蓬莱仙子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划分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标平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古绝。因为其用字平仄不完全符合律绝的要求。如:月-上都是仄声,失对;头-头也都是平声,失替。似(仄)--头(平),仄--平失粘。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答:这两句不是对联,所以只能算偶句。
因为对联是由上、下联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内容,上下句位置上的字词或者字意义相对。而这两句有相同的字词。如:“在天愿作-在地愿为”有重复的字,而在对联中,字义不能是一样或者是近似。所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仅仅是律诗中的一个部分,属于局部而不是整体,不但有重字,从平仄上看,也有失替的地方。
对偶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恰恰符合,所以这两句只能算偶句。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仄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此对联存在的问题是:对句与出句的音节不协调。无知己和寂寞人不对仗。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实写;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虚写;
白日依山尽,--起句
黄河入海流。--承句
欲穷千里目,--转句
更上一层楼。--合句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江清月近人”------江水悠悠、清澈碧透,一轮明月倒映在江中,月影随波而动,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诗人。人通常是见月伤情,那淡淡的相思随着悠悠的江水一起流动,情景交融!
七绝
一弯冷月映江清,
孤棹漂流随影行;
独立帆头盈泪眼,
碧波奔涌总关情!
发表于 2011-9-3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姓名;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古绝,2、3句的第2、4字位置为俺马蹄韵平仄互换属失替。1、2句、3、4句第2、4字位置未按平仄相对所以失对。2、3句2、4字位置未平仄相对所以失粘,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要求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对句失替,未能与出句平仄相对,词性不对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实写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
虚写的是:欲穷千里目,
起句写景,承句承接起句加以扩展,转句将已经引向作者自己为结句做好铺垫,合句为整首诗画龙点睛,做圆满结尾。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清幽的夜色下,月光与江水交相辉映,处身其间,亲近自然!
     江韵
水荡幽光起万鳞,
连天一线望无垠。
孤舟渔火传箫韵,
夜色江清月近人。
发表于 2011-9-30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蓝冰儿 于 2011-9-30 17:47 编辑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组号C组
姓名蓝冰儿
得分
一、给下面的古诗标出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首五言古绝。不符合律绝的要求。一二句失替二三句市粘。三四句失对。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都不是,不符合对仗、对偶、对联的要求。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仄平仄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寂寞人跟无知己失对、平仄不对。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白日依山尽【起句】,黄河入海流。【承句】
欲穷千里目【转句】,更上一层楼。【合句】实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虚写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七绝--江清月近人江边枫叶独留秋,暮色云山醉难收。
风吹桨声摇入梦,月筛星影照兰舟。
发表于 2011-9-30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若梦 于 2011-9-30 19:26 编辑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姓名;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划分音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属于古绝。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律绝格式应是: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如此,平仄有悖,【月】【上】失替;出句与对句应平仄相同,是失对;二三句应格律相似;这里是失粘了。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联是平仄相反,词性相对,不能重字;对偶是上下句意义相近,字数相等,相互关联;对仗比较宽泛,需两两对应词性相近。所以这两句应是对偶。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平仄仄平     上句无知己,下句寂寞人,词性不对,【可怜】【未惜】失替。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更上一层楼。【合】
登高望远,气象万千。千里黄河,奔腾入海,黄昏美景豪情不减,读来心胸开荡。
起句,承句写实;转句,合句虚写。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江清月近人---水月清幽,静懿,使人沉醉。月色溶溶让人陶醉。一叶孤舟载碧华,清风醇酒共天涯。冰心无垢俗尘远,闲钓悠情天地家。
另一首,还请老师指正。
心倚江月
冷瑟枝头霜露行,飘摇渔火忍不明。
蒹葭邀梦无人嗅,心倚江月共潮升。
发表于 2011-9-30 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鹤舞翩跹 于 2011-9-30 21:42 编辑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a组 22
姓名;鹤舞翩跹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五言古绝,2、3句的第2、4字位置为俺马蹄韵平仄互换属失替。1、2句、3、4句第2、4字位置未按平仄相对所以失对。2、3句2、4字位置未平仄相对所以失粘,不符合近体诗格律要求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对联是平仄相反,词性相对,不能重字;对偶是上下句意义相近,字数相等,相互关联;对仗比较宽泛,需两两对应词性相近。所以这两句应是对偶。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 仄仄 平 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 仄平 仄仄 平
对句失替,未能与出句平仄相对,词性不对,【可怜】【未惜】失替。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  起句写景。
黄河入海流。承  承接起句加以扩展
欲穷千里目,转  转句将已经引向作者自己为结句做好铺垫,
更上一层楼。合  合句为整首诗画龙点睛,做圆满结尾
答:实写的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更上一层楼
虚写的是:欲穷千里目,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因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似觉月亮在向人亲近。
   《江清月近人》
春阑夜静一桴游,水漾芦摇几鹭鸥。
篙碎银芒难拢月,星星点点绕沙洲。
发表于 2011-9-3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封冻火山 于 2011-10-3 13:05 编辑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C组          姓名;封冻火山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五言古绝。
    1、李白的《静夜思》,据说这首是现代版,版本很多,争议也多,有人说属于五言绝句,也有人说应属于古风或古绝。
    2、如果按五言绝句平起首句押韵格律与本诗平仄规律对照看:
床前明月光
平平平仄平---本诗
平平仄仄平---格律
疑似地上霜
平仄仄仄平---本诗---上 失替
⊙仄仄平平---格律
举头望明月
仄平仄平仄---本诗---头 失替
⊙仄平平仄---格律
低头思故乡
平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平
3、本诗中2句的“上”与1句的“月”失对;3句的“头”与4句的“头”失对。
4、邻句2、3失粘   
5、律体诗的句子是以两句为一个单位的,每两句(一和二,三和四,依次类推)称为一联,同一联的上下句称为对句,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称为邻句。近体诗的构成规则就是:对句相对,邻句相粘。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答:不是对联。不符合联律。也不是对仗,词性不对。有同义词和近义词。是偶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1、孤平
2、同一句中失替
3、出句与对句失对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答: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1、出句的音节是“2212”对句是“2221”音节上不符:
2、出具与对句的句意上宽下窄。
3、“无知己”与“寂寞人”词性不对,却又合掌。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      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      更上一层楼。-----合答:1、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2、第1、2句“白日”、“黄河”实景实写,第3、4句“千里”、“一层”虚数虚写。
      3、白日依山而尽,一个极短暂的过程做为起句;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作为进一步承述。“欲穷千里目”,转句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自然地合在了“更上一层楼”。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答:本句出自《宿建德江》[1]【唐】孟浩然
“江清月近人”大意是:因江水清澈,月映江中,人在船上俯身而望,似乎觉得月亮在向人亲近。七绝    江清月近人风平难挽水东流,浪静孤帆建德州。
夜宴昙花伤不起,归心摇橹月催舟。
发表于 2011-9-3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E组长    姓名:风外听竹   得分:一、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 平仄 仄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 仄平 平仄 仄, 仄平 平仄 仄平 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答:是五言古绝。因为:月/上、头/头,失对;上,失替;举头,失粘。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答:是对偶。不是对联、对仗。因为对仗要求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对联则要求更严。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不足有三:1、下联孤平;2、后三字的节奏不同;3、无知己和寂寞人不对仗。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答:前两句是实写。我认为“白日”、“黄河”是实景,“山”和“海”为虚景。
后两句是虚写。特别是“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描写诗人心中所想,表达了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白日依山尽,——起
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
更上一层楼。——合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答:“江清月近人”,我理解:由于江水净洁,故水中的月亮倒影便显得又大又圆,人在船上看它,只觉得它似乎离人尤近。诗人在此句中同样也赋予深厚的情感,即以月之近人写它的灵性,将月拟人化,它似乎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作者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无法排解,还好有月,多亏有月。七绝  拟“江清月近人”诗意泊渚枫桥秋夜深,西风无处不伤心。
凭栏欲诉一江冷,且向长空对月吟。
(悲哉,秋之为气也。别离在深秋,又独自飘零异乡,西风过处伤心地,看到冰冷的江面,顿觉心中寂寞清冷。这心中愁苦又能向谁诉说呢?还好有月,多亏有月。)
发表于 2011-9-30 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晓月 于 2011-9-30 15:55 编辑

考试卷: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D组17      姓名;晓月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五言绝句。
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仄平通平仄 平平通仄平
1,失对。近体诗要求之一:一联之内要相对。即出句如系平头,对句必须是仄头。如: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而本绝句则: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因此说失对。
2,失粘:近体诗要求之一:两联之间要相粘。即上一联的对句如系仄头,下一联的出
句也必须是仄头。如: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而本绝句的2.3句则:
仄平通平仄 
平平通仄平
因此说失粘。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对偶即对仗,不是对联。2,说对仗的原因:此佳句出自白居易的排律《长恨歌》。对排律(含五七律)的要求是:
除首尾两联可以不对仗外其它各联必须对仗。此联系尾第二联,另外此句甚工,因此说是对仗。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一),标出平仄:
     可 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  /  仄仄/平平仄
     未惜/    网中/寂寞人
     (二)对句的不足:
      未惜/    网中/寂寞人
      仄仄 仄通 仄仄平--------(此句孤平)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起)黄河入海流。(承)
欲穷千里目,(转)更上一层楼。(合)
    此五绝的大意:“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鹳雀楼望见的景色----遥望一轮落日向着
楼前连绵起伏一望无际的群山西沉。时近黄昏,西方的太阳欲落未落...。同时看到流经楼前下方的黄
河奔腾咆哮着流归大海。寥寥十字就把地面到天边即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表现的淋漓至尽。次句
是写诗人身在鹳雀楼上,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其实,根本看不到黄河入海)。这是把
眼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是即景生意的诗。别翻新意,与前两句呼应,紧密扣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此一~~二句属于实写;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三~~四句属于虚写。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一),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
月圆。月辉洒向山川大地江河湖泊。秋夜幽静。晚归的游人乘坐的小舟碾破了月影细波向岸边驶去。
陶醉在游乐氛围的游客们高歌唱醉了映在江水中的月亮(体现江清月近人)。江岸上无数的点点渔
火多若繁星----刻画出渔民正忙于收获的夜间景象。
(二),根据此境写七绝一首:
          七绝.月夜
宝镜清辉夜入幽,粼粼波细送归舟。
游人唱醉江中月,渔火如星落岸稠。
        (平水韵:下平11尤)
发表于 2011-9-30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d; 姓名:细雨;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仄仄仄平平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 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5绝平起首句押韵。
此绝句的平仄是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采用的马蹄韵是仄仄平平仄 演变而来的  因为首句第二字是平所以这首诗是首句平起因为首句押韵所以是首句平起押韵。平平平仄平 作者又在下句对的手法写下句平仄仄仄平按照对的规律应该是平仄仄平平,作者这里有点小谬,失替了。下句的粘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作者写的是仄平仄平仄也是小谬头改成仄就好些这聚合上句都失对。下句对上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作者写的是平平平仄平,失对了。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是对偶不是对仗更不是对联。两句有相对之意,对的很广勉强算对偶。对仗要讲求平仄规整性要比对偶严格,对联有六相关,他不符合所以不是对仗和对联。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仄平仄仄平
失对·第二句失替第二句是孤平,并且合掌。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第一二句是实写,第三四聚是续写,写的是作者想到的·想做道德·做到后的情景。
起聚白日依山尽,写出了作者对当时情景的一个大概描写是整篇文章的铺垫;成聚“黄河入海流”写出了作者对起的景的一个延续,顺带的写出了作者想借哪种景物来言情;转聚“玉琼千里目”写作者的一个思想变化还有作者的写作顺序从大概网院,在连接到看不见的黄河入海,在从而想知道更远的地方,顺便引出来何惧就是“更上一层楼”。何惧也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想知道更多,就一直向前。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诗人有通过月描述对思加的感觉,同时说出了一个人在外所承受的压力,心情的烦闷月亮的亮更显出了诗人停舟赏月的情怀
日露寸头云掩照 天音万物柳飞扬
碧波黄粱车飞逝 越近繁华又一乡
学子求学千里路 湖光山水映蒸长
云城雾里高楼下 日撒心扉登楼光
发表于 2011-9-30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紧迫,先交作业,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C组 10号     姓名: 希言(风竹)     得分:一,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答: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二,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答:五言古绝。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仄平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仄平仄平仄    平平平仄平
    此诗不符合五言律绝格律,同句二\四韵脚不替,对句又失对,承转句平仄不粘,故为古绝。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勉强算对偶。其他不符要求。
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未惜网中寂寞人 仄仄仄平仄仄平
    答: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可怜,未惜==略合掌嫌 ,无知己==寂寞人,结构不对,整对意境不联,对之忌。
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起句实写,承句实写。转句虚写,合句虚写。
     白日依山尽(起句),黄河入海流。(承句) 欲穷千里目(转句),更上一层楼(合句)。
     起句、承句写景,由近至远,一种大气象,转句提升思想境界,抒人生极目,如欲再精进,则需再努力。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答:江水清清,风静水稳,明月入江,清朗依然,近人,依人,悦人亦愁人。     以“江清月近人”的意境,为七绝一首
     孤舟半箧儒骚客,独畔一江对月人。
     举足不知家寄处,寻风醉卧叹红尘。
发表于 2011-9-3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七绝一手
《江青月进人》
碧水连天沿万里 途停江畔静人愁
柳脂盖顶船撑体 元月依人伴北游
发表于 2011-9-3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班升级考试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48小时)
组号; C组10         姓名;希言           得分;      
一, 给下面古诗划分音节,并标出每句的平仄(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平平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平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仄仄 /仄平 /平仄仄,仄平 /平仄 /仄平平二, 指出下面这首诗是属于什么绝句(2分),请用“替、对、粘”的规律说明原因(12分)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答:属于五言古绝。

原因如下:

1、如“疑似地上霜”,按照律诗的要求,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平仄应该相反,也就是交替而行,而此诗明显“失替”;

2、“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两句话对应位置之间应该平仄相对。该诗的“上”字应该用平声,此为“失对”;

3、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按照律诗的要求,上一联的下联,与下一联的上联之间,应该在对应位置上平仄相同,这就是粘。而此诗二三句的平仄完全相反,此为“失粘”。


三,下面两句是对联、或者是对偶或者是对仗吗?请简单说明原因(10分)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答:1、不是对联。对联是要避免相同字的。2、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此诗句符合对偶的要求。3、此句也不是对仗。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有平仄相对的格律要求,如比翼鸟明显的三仄尾,而且“比翼鸟===连理枝”平仄不对的。四,从音节方面分析下面的古韵对子,标出平仄再说明对句的不足之处(10)
可怜/世上/无知己
未惜/网中/寂寞人

答:1、可怜==未惜,词性尚可,平仄不对。2、无知己==寂寞人,“无知己”是词组,一般“无==有”,是动词;“知己”是名词。“寂寞人”的词组结构不能与之相应,寂寞是形容词,人是名词。3、下联失替也是不足之处。五,理解下面诗意,指出实写与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起承转合,(20分)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答:前两句是实写;后两句是虚写。首句以点为景,写高处的日、山,承句与之并列,写远处的河。首联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三句为转,从实景的描写转为思想层面;合句一锤定音,写出境界的提升以及心灵的激荡。
六,写出“江清月近人”的意境,并根据此意境写一首七言律绝(40分) 这是一幅诗意画卷,江、月、人悉数登场。江清、月明、人静。所以诗人更形象地说成“江清月近”人。使本无意识的江月拟人化,赋予了人的心境与情感,给人以清凉、空旷、或哀愁或无奈或禅意的感觉。多少年后,这句子的独特意境还是令人见仁见智。

  绝句:《江清月近人》

       孤舟半箧儒骚客,独畔一江对月人。
      举足不知家寄处,寻风醉卧叹红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5-6 21:43 , Processed in 0.07640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