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惠淇源《婉约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重元

忆王孙
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①,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②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作者简介】
  李重元,生平不详,宋徽宗宣和前后(约1122年)在世,工词。
  南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录其《忆王孙》(春、夏、秋、冬)词四首。
  【注释】
  ①萋萋:草茂盛貌。 王孙:旧诗词中对男子的称呼。 刘安《招隐士》赋:“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②杜宇:即杜鹃鸟。
  【评解】
  此词抒写春闺相思。见芳草而念王孙,登楼眺望而不见伊人归来。眼前雨打犁花,窗外杜宇声声。春色恼人,动人愁思。结尾两句,渲染出黄昏时分的凄恻气氛。伤离意绪,也就浮现纸上。全词委婉曲折,轻柔细腻。
  【集评】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是写闺人春日思念丈夫的词。芳草是触动情怀的季节;高楼是触动情怀的地方;杜鹃啼唤,是触动情怀的声音;黄昏,指明时候;雨打梨花,指情境。由于情景逼人,闺人念远的苦思可以想见。

忆王孙
风蒲猎猎小池塘①,过雨荷花满院香。沉李浮瓜冰雪凉。竹方床,针线慵②拈午梦长。

  【注释】
  ①风蒲:风吹蒲柳。蒲柳,即水杨。 猎猎:风声。
  ②慵:懒。
  【评解】
  小池雨后,风蒲猎猎生响,荷花满院生香。词中女主人浸着瓜果,懒于针线,竹床昼寝,午梦方长。小令画出一幅具有夏令特色的仕女图,颇有风致。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观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①,山是眉峰聚②。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③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简介】
  王观字通叟,北宋高邮(属江苏)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曾著《扬州赋》、《芍药谱》。有《冠柳词》。今有赵万里辑本。
  【注释】
  ①眼波横:形容眼神流动如横流的水波。
  ②眉峰:形容眉弯如山峰。 聚:指双眉蹙皱状如双峰相并。这两句说水是横流的眼波,山是蹙皱的眉峰。
  ③盈盈:脉脉含情。两句是说先问行人到哪里去?回答是要到山水明秀的地方去。
  【评解】
  这是一首浸润着真挚感情的送别词,表现了作者新巧的艺术构思和形象地刻画离情别意的艺术手段。上片以眼波和眉峰来形容水和山,以眉眼盈盈处来显示浙东山水的清秀。下片写暮春送客又兼送春,并祝愿友人与春同在,表现送行人的一片深情。
  【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诗贵缘情。这首小词正是用它所表现的真挚感情条打动读者的心弦的。且不必问题目云云,它那从民间营养吸取来的健康情调、鲜明语言、民歌的艺术技巧引起读者的美感和共鸣,使它臻于词的上乘。
  《能改斋漫录》:王逐客送鲍浩然游浙东,作长短句云:“水是眼波横”云云。韩子苍在海陵送葛亚卿诗云:“今日一杯愁送君,明日一杯愁送君。君应万里随春去,若到桃源问归路。”诗、词意同。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滂

踏莎行
元夕
拨雪寻春,烧灯①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宫桥②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沉香③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于酒。

  【作者简介】
  毛滂字泽民,北宋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哲宗元祐间任杭州法曹(司法官)。受知东坡。徽宗正和中,任嘉禾(浙江嘉兴)知州。有《东堂词》。
  【注释】
  ①烧灯:即燃灯。
  ②宫桥:在山东滕县东南45里,跨薛河。
  ③沉香:水香木制成的薰香。
  【评解】
  腊梅开后,白雪残存,词人拨雪寻春,乃至燃灯续昼,其雅兴已似痴。月上柳梢,云雾笼星,沉香烟消,其梦境又如醉。词写得清丽宛转,韵味淳郁,上下片两结句尤觉尖新。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泽民的作风很潇洒明润,他与贺方回适得其反。贺氏浓艳,毛则以清疏见长;贺词沉郁,毛则以空灵自适。

生查子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①,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注释】
  ①花谢小妆残:形容落花飞絮,春色将暮。
  【评解】
  这是一首暮春怀人之作。上片写山城春晚,江岸落日,潮来而人不来的惆怅心情。下片写落花飞絮,莺困歌歇,撩人心绪的情景。抒情委婉,细腻含蓄。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这是一首隐约不露的情歌。为《东堂集》中很少见的作品。我们说过,他是一个俯仰自乐、不沾世态的风雅作家。为什么他也在“愁眉”、“相觑”、“心情乱”,竟动了凡心呢?这个问题除非让他自己来解答,别人是无从代为辨析的。他或者正如一个修道的尼姑,本是个清净的身子,无端的却动了“思凡”的念头。——幸而我们这位毛先生毕竟是理智战胜了感情,尚未演到第二幕的实行“下山”。这或者因为他是一个法曹,头脑总要较凡人冷静些呵!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临江仙
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①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孤棱②,玉皇开碧落③,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小屏风畔冷香凝,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注释】
  ①雕轮:指华丽的车辆。
  ②棱:神灵之威,这里借用。
  ③碧落:道家称天空曰碧落。
  【评解】
  这首词通过对京华元夕的着意描绘,抒写自己当时的情怀。上片写都城元夜的繁华热闹,灯火通明如白昼。下片抒写“江南憔悴客”懒步芳尘,不愿追欢逐乐,而因酒入梦的幽独心情。“窗月寻人”,意境优美,余意不尽。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这是在柳、苏、秦、贺的词集中找不出的一种潇洒而明润的风调。象“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入”的诗句,尤极明倩韵致,风度萧闲,令人百读不厌。
  张思岩《词林纪事》:柯寓匏云,泽民“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入”,真词家佳境也。

玉楼春
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①。碧井酴酥②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③偏故旧。

  【注释】
  ①莲花漏:一种状如莲花的铜制漏水计时器,相传为庐山僧惠远所造。
  ②酴酥:即屠苏,酒名。
  ③东君:春神。
  【评解】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在井悬冻酒,晓寒侵人之时,柳枝的苗条身姿,已透露出了新春气息。虽有佳人歌女劝酒佐兴,可词人却为早春的物候所惊,犹如见到了久别重逢的故旧。构思新颖,饶有情致。
  【集评】
  《词林纪事》:泽民诗文,有闲暇自得,清美可口之语。一吟一咏,莫不传唱人间。曼声歌之,不禁低徊欲绝也。
  薛砺若《宋词通论》:其词明倩韵致,风度萧闲,令人百读不厌。后来如白石、玉田诸人,作风尤与此为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惜分飞
富阳①僧舍代作别语
泪湿阑干①花着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②。更无言语空相彪③。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注释】
  ①富阳:浙江富阳县。
  ②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③取:助词,即“着”。
  ④觑:细看。
  【评解】
  这首词抒写离别时的情态与别后的心绪。上片描绘临别之时无言相对,只见恋人泪眼如露滴花上,愁眉似碧峰簇聚。下片形容别后情绪低落,夜深不寐,由于怕听潮声而分付“潮回去”。款款写来,一往情深而又隐隐含露。
  【集评】
  周煇《清波杂志》:此词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何酷似少游也。
  薛砺若《宋词通论》:东坡守钱塘时,泽民曾作过他的刑掾(当时所谓法曹,即今司法官)。秩满辞去,因恋于歌妓琼芳,遂作了一首《惜分飞》。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别词,起两句即言别离之哀。“泪湿”句,用白居易“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诗意,花着露犹春带雨也。“此恨”写别时情态,送行者与被送者,俱有离恨,故曰“平分取”。“今夜”两句,始说出现时现地之思念,人不得去,惟有魂随潮去,情韵特胜。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耒

秋蕊香
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全兽①。朱栏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归。

  【作者简介】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今属江苏)人。生于宋仁宗皇祐四年,第进士。元祐初,仕至起居舍人。有《柯山集》五十卷,其词集名《柯山诗余》。辛于徽宗政和二年。
  【注释】
  ①金兽:香炉。
  【评解】
  本词抒写春闺相思之情。上片写眼前景色。疏帘风透,金炉香飘。独倚朱栏,唯见月明如昼。下片抒写相思。年年柳色,春光如旧。而人却逐渐消瘦,谙尽别离滋味。全词写得清新婉丽,曲折含蓄。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文潜官许州,喜营妓刘淑奴。作《少年游》,又为《秋蕊香》以寓意。元祐诸公,皆有乐府,唯张仅见《风流子》及此二词。味其句意,不在诸公之下矣。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亶

菩萨蛮
画船搥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①,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作者简介】
  舒亶字信道,号懒堂,北宋明州慈溪(今属浙江)人。英宗治平二年进士。神宗时做过知制诰,御史中丞。曾与李定劾苏轼作诗讥讪时事。徽宗时任龙图阁待制。有集,不传。
  【注释】
  ①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评解】
  这是一首留别与怀人之作。上片写送别时的情景。临别依依,行者与送行者,相互留恋,却终于分离。下片写别后的怀念。“知君何日同”,表现出难言的相思之情。
  【集评】
  《艇斋诗话》:舒信道亦工小词,如云:“画船搥鼓催君去”云云,亦甚有思致。
  《碧鸡漫志》:舒信道、李元膺,思致研密,要是波澜小。
  《听秋声馆词话》:舒亶与苏门四学士同时,词亦不减秦、黄。
  《词苑丛谈》:舒亶与李定,同陷东坡于罪者。尝作《菩萨蛮》词、王阮亭极赏北。尝曰:“此等语乃出渠辈之手,岂不可惜。”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章栥

水龙吟
杨花
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①,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②,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作者简介】
  章栥字质夫,北宋浦城(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哲宗朝历任集贤殿修撰,知渭州。徽宗立,拜同知枢密院事。卒谥庄简。他的《水龙吟》词,为吟柳花绝唱,最为东坡所称赏。
  【注释】
  ①雪沾琼缀:落满了柳絮。
  ②章台路杳:汉代长安有章台街。后人常以章台为歌妓聚居所。这三句是说,闺中人看不见丈夫游荡的章台路,独居寂寞,只有暗自流泪。
  【评解】
  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集评】
  徐釚《词苑丛谈》:东坡与质夫帖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辞。
  黄花庵《花庵词选》:傍珠帘散漫数语,形容尽矣。
  薛砺若《宋词通论》:《水龙吟》为吟柳花绝唱,最为东坡所称赏。词中如“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刻画柳絮,可谓工细委婉之至。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诗人玉屑》:余以为质夫词中所谓“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亦可谓曲尽杨花妙处。东坡所和虽高,恐未必能及。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诜

忆故人
烛影摇红,向夜阑①,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②,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作者简介】
  王诜字晋卿,北宋太原人,后徒居开封。尚英宗女魏国大长公主,为驸马都尉。能书画属文,与苏轼友善,因坐党籍被谪。近人赵万里始为其词汇成一卷。
  【注释】
  ①夜阑:夜深。
  ②阳关:即《阳关曲》。王维诗:“西出阳关无故人”。
  【评解】
  此词写宴别。上片写宴会上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相思。海棠开后,谁与共赏?双燕来时,庭院寂然。时值黄昏,更觉凄凉。全词工丽婉曲,新颖别致。
  【集评】
  黄山谷云:晋卿乐府,清丽幽远,工在江南诸贤季孟之间。(《宋词通论》)
  吴曾《能改斋漫录》:都尉忆故人作,徽宗喜其词意。犹以不丰容宛转为憾。遂令大晟府别撰腔。周美成增益其词。而以首句为名,谓之烛影摇红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令畤

蝶恋花
卷絮①风头寒欲尽,坠粉飘香,日日红成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
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②信。恼乱横波秋一寸③,斜阳只与黄昏近。

  【作者简介】
  赵令畤字德麟,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元孙。元裕中签书颍州公事。坐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同知行在大宗正事。有《侯鲭录》。
  【注释】
  ①“卷絮”句:意思是说落花飞絮,天气了渐暖,已是暮春季节。
  ②双鱼:书简。古诗:“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③秋一寸:即眼目。
  【评解】
  这是首春日怀人词。上片写暮春景色。落红成阵,柳絮纷飞。春色恼人,杯酒难解。新酒残酒,也难消新愁与旧愁。下片抒写怀人的情思。蝶去莺飞,江水隔阻,秋波望断,全无消息。而时近黄昏,更觉心绪烦乱。全词抒情细腻,婉丽多姿。
  【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此词妙在写情语,语不在多,而情更无穷。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恨春日又恨黄昏,黄昏滋味更觉难尝耳。“只与黄昏近”等句,句句沁入毛孔皆透。
  薛砺若《宋词通论》:德麟词以婉柔胜,风格近少游。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起三句,言风吹花落之多。“新酒”两句,言愁恨之深。“蝶去”三句,言望信之切。“恼乱”两句,点出斜阳在目,感伤无限。盖风格清丽,绝似小山。若非小山之作,亦可追步小山。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蝶恋花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①香一缕,宿酒②醒迟,恼破③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注释】
  ①沉烟:即沉水香,俗称沉香,是一种珍贵香料。
  ②宿酒:昨晚饮过酒,表示饮后而睡。
  ③恼破:恼煞。
  【评解】
  这首深闺怀人词,语不多,情无限。含蓄蕴藉,神情宛然。缱绻缠绵而又不粘不滞,疏秀淡雅,正表现了这首词的特色。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段警拔不足而静婉有余,后段以闲淡之笔,写怀人心事。结处风华掩映,含蓄不尽。德麟为安定郡王,天水氏固多才子也。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托杏写兴,托燕传情,怀春几许衷肠。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闺情,清超绝俗。起三句,画出绣阁姝丽、惆怅自怜之态,欲减罗衣而又未减,盖以寒犹未去也。为恐极目生愁,故珠帘不卷。“红杏”两句,因雨惜花,帘虽未卷,然料想花枝经雨,必已零落殆尽,故惜花而又恨雨。换头三句,极写凄寂之况。“宿酒醒迟”,可见恨深酒多,一时难醒,而醒来空对一缕沉香,仍是无聊已极。“飞燕”两句,更深一层,叹人去无信,空对屏风怅望。因见屏风上之西江路,遂忆及人去之远,余韵殊胜。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服

渔家傲
东阳郡斋作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际,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黾①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②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作者简介】
  朱服字行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北宋神宗熙宁六年进士。哲宗朝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朝加集贤殿修撰,知广州,黜袁州。坐苏党,贬海州,到东阳郡时曾作了一首《渔家傲》,颇寓凄苍遣谪之情。
  【注释】
  ①金黾:唐三品以上官佩金黾。
  ②东阳:今浙江金华县。
  【评解】
  这首小词,借惜春伤春以抒怀。上片写春景。细雨如丝,烟笼杨柳,水流花落,春光将尽。眼前景色,惹人愁思。下片抒情。流光似水,浮生如梦。唯有酒中寻乐,醉里忘忧。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集评】
  《乌程旧志》云:朱行中坐与苏轼游,贬海州,至东郡,作《渔家傲》词。读其词,想见其人不愧为苏轼党也。
  《蕙风词话》:白石词:“少年事情老来悲。”宋朱服句:“而今乐事他年泪。”二语合参,可悟一意化两之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亦上景下情作法。起两句,写雨中杨柳。“恋树”三句,写花落水流,皆令人生愁之景象。下片,写浮生若梦,惟有极时行乐。“而今乐事他年泪”句,一意化两,感伤无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师道

清平乐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薰炉①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作者简介】
  陈师道字无己,一字履常,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号后山居士。生于宋仁宗皇祐五年。元祐中,经苏轼推荐,授徐州教授。卒于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有《后山词》一卷。
  【注释】
  ①薰炉:香炉。
  【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绘了初秋情景。上片写秋意。露叶翻风,秋光烛地。青林红子暗落,大地一派秋色。下片借景抒情。长廊微行,葱炉生香。灭烛延月,清光微凉。全词写得轻柔灵巧,平易自然,颇有韵致。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相传无己平时出行,觉有诗思,便急归拥被卧,苦思呻吟,或累日而后起,故当时有“闭门觅句”之称。他的词很纤细,平易而少气魄。最足代表他的词风的,则是他的《清平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之仪

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①?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作者简介】
  李之仪字端叔,沧州无棣(属山东)人。北宋神宗朝进士。曾从苏轼于定州幕府,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徽宗初年,以文章获罪,被贬到太平州(安徽当涂)。他的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
  【注释】
  ①已:完结。
  【评解】
  同住长江边,同饮长江水,却因相隔两地而不能相见,此情如水长流不息,此恨绵绵终无绝期。只能对空遥祝君心永似我心,彼此不负相思情意。语极平常,感情却深沉真挚。设想很别致,深得民歌风味,以情语见长。
  【集评】
  毛晋《姑溪词跋》:姑溪词多次韵,小令更长于淡语、景语、情语。至若“我住长江头”云云,直是古乐府俊语矣。
  《唐宋词鉴赏集》:李之仪的这首词,是一阕歌颂坚贞爱情的恋歌。有较高的艺术性,很耐人寻味。
  薛砺若《宋词通论》:李之仪的词,很隽美俏丽,另具一个独特的风调。他的《卜算子》,写得极质朴晶美,宛如《子夜歌》与《古诗十九首》的真挚可爱。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安国

减字木兰花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①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

  【作者简介】
  王安国字平甫,江西临川人。安石之弟。举进士,北宋神宗熙宁初,除西京国子教授,终秘阁校理。著有《王校理集》。
  【注释】
  ①落红:即落花。
  【评解】
  这是一首伤别词。上片写男方别后的恋意。画桥流水,雨湿落花,皆是马上所见。触景伤情,不觉勾起对帘中人的怀念。下片写女方的深闺幽怨。结尾两句,因物寄怨,抒写离情。全词造语工丽,蕴含不尽之意。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他的词虽不多见,然较介甫蕴藉婉媚多矣。
  虢寿麓《历代名家词百首赏析》:这首词咏男女伤别。通首构思细腻,词藻华腴。

李廌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廌

虞美人
玉阑干外清江浦①,渺渺②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③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④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⑤。

  【作者简介】
  李廌(zhì)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父李惇与苏轼同年举进士。他曾以文章谒苏轼于黄州,苏轼认为他的文章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拊其背曰:“子之才,万人敌也。抗之以高节,莫之能御也。”著有《济南集》,自《永乐大典》中辑出。
  【注释】
  ①清江浦:又名沙河,在今江苏淮阴市北淮河与运河会合处。
  ②渺渺:形容雨大,迷濛一片。
  ③青林:喻梦魂。
  ④乘鸾:秦穆公女弄玉好乐,萧史善萧,穆公为筑凤楼,二人吹箫,凤凰来集,遂乘而仙去。
  ⑤南州:南方。
  【评解】
  潇洒中见深情。上片写近水楼台风雨漫天而来的情景。下片写闲卧枕上、游目骋怀时的思想活动。碧芜千里,凉梦霎时,飘逸清新而又回肠荡气,情意绵绵。词中写初夏雨景,颇具特色。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李方叔《虞美人》过拍云:“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春夏之交,近水楼台,确有此景。“好风”句绝新,似乎未经人道。歇拍云:“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尤极淡远清疏之致。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铸

青玉案
凌波①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②。锦瑟华年③谁与度?月台花榭④,琐窗朱户⑤,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⑥暮,彩笔⑦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⑧!一川⑨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作者简介】
  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河南汲县)人,北宋王室外戚。曾做过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性格豪爽。能诗文,尤工词,其词善于锤炼字句,自云笔端能驱使李商隐、温庭筠。风格绮丽,但也有豪放之作。
  【注释】
  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评解】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集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罗大经《鹤林玉露》: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特善于喻愁,正以琐碎为妙。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刘熙载《艺概》: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末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汉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楼角初销一缕霞,淡黄杨柳暗栖鸦,玉人和月摘梅花。
笑捻粉香归洞户①,更垂帘幕护窗纱,东风寒似夜来些②。

  【注释】
  ①洞户:室与室之间相通的门户。
  ②些(suò):句末语气词,是古代楚地的方言。
  【评解】
  这首词全篇写景,却又能寄情于言外。句句绮丽,字字清新,无句不美。上片写室外景色,展现一幅清丽澹雅的图画,使人有超然世外之感。下片写室内情景。玉人捻香归户,低垂帘幕,微感春寒。全词写景潇洒出尘,风格颇与“花间”相近。
  【集评】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此词不作情语,寄情言外。它能给你一种美的享受。是远在那些脂香粉腻的“花间词”之上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词句欲全篇皆妙,极为难得。如贺方回“淡黄杨柳暗栖鸦”之句,写景可谓造微人妙;若其全篇,则不逮矣。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全篇写景,无句不美。“楼角”一句,写残霞当楼,是黄昏入晚时之景。“淡黄”一句,写新柳栖鸦,于余红初消之中,有淡黄杨柳相映,而淡黄杨柳之中,更有栖鸦相映,境地极美。“玉人”一句,写新月,月下玉人,月下梅花,皆是美境,以境衬人,故月美花美,而人更美。下片,因外间寒生,乃捻花入户,记事生动活泼,如闻如见。“更垂”一句,显出人之华贵矜宠。收句露出寒意,文笔空
灵。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薄倖
淡妆多态,更滴滴①频回盼睐②。便认得琴心③先许,欲绾④合欢双带。记画堂风月逢迎,轻颦浅笑娇无奈。向睡鸭炉边,翔鸾屏里,羞把香罗暗解。
自过了烧灯⑤后,都不见踏青挑菜。几回凭双燕,丁宁深意,往来却恨重帘碍。约何时再?正春浓酒困,人闲昼永无聊赖。厌厌睡起,犹有花梢日在。

  【注释】
  ①滴滴:形容眼波不时注视的样子。
  ②睐:斜望。
  ③琴心:以琴声达意。
  ④绾:盘结。 合欢带:与“同心结”同意。
  ⑤烧灯:指元宵节。
  【评解】
  这首怀人之作,可能是通过对男女恋情的吟咏,别有寄托。上片追忆前欢,抒写当初相遇时的情景。下片写别后相思之苦。全词铺叙详尽,情致委曲。在北宋慢词艺术上有较高成就。
  【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凡闺情之词,淡而不厌,哀而不伤,此作当之。
  周济《宋四家词选》:耆卿于写景中见情,故淡远。方回于言情中布景,故秾至。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阕追叙前欢,下阕言紫燕西来,已寄书多阻,姑借酒以消磨永昼。乃酒消睡醒,仍日未西沉,清昼悠悠,遣愁无计,极写其无聊之思。原题云:《忆故人》,知其眷恋之深,调用《薄倖》,殆其自谓耶?
  张文潜《东山词集序》:乐府妙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嫱、施之祛。
 楼主| 发表于 2016-11-4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鹧鸪天
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②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③。旧牺④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注释】
  ①阊门:本为苏州西门,这里代指苏州。
  ②梧桐半死:比喻丧偶。
  ③原上草,露初晞:比喻死亡。晞:干掉。
  ④旧栖:旧居。 新垅:新坟。
  【评解】
  这首悼亡词充满了诗人对亡妻怀念之情。上片写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开始即以“万事非”写出不堪回首的慨叹。下片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挑灯夜补衣”,再现了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以此为结,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词写得哀婉柔丽,真挚感人。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贺铸退居苏州,本来就心情抑郁,“闲愁”颇多,亦颇大;在苏州又死去了妻子,这就给他布满阴霾的心头,又增添了一层乌云。这首悼念亡妻的词作。出语沉痛,感情深挚,很能感动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27 04:28 , Processed in 1.096830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