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惠淇源《婉约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翠葆①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②碎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注释】
  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
  ②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评解】
  此词写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体物工巧。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见新颖别致;至曲阑斜转,风约帘衣,水摇扇影,则人、景浑然一体,意趣横生,清新柔丽,委婉多姿。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美成这种小词与任何词家的意境和风格都不相同,虽然都是属于清丽婉柔的一派写法,他于清丽婉柔之外含有一种极细微敏锐的感觉,而以静默自然的意态写出。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通首皆写景,别具一格。字字矜炼,“归燕”二句宛似宋人诗集佳句,虽不涉人事,而景中之人,含有一种闲适之趣。“摇扇”句虽有人在,只是虚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犯
咏梅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①同燕喜。更可惜、雪中高树,香篝②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③。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相将④见、翠丸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⑤,黄昏斜照水。

  【注释】
  ①冰盘:果盘。燕:通“宴”。指喜得梅子以进酒。
  ②簿:熏笼。比喻梅花如篝、雪如被。
  ③悴:忧也。
  ④相将:行将。翠丸:指梅子。
  ⑤潇洒:凄清之意。
  【评解】
  这首词借咏梅花,抒发自己萍踪无定、离合无常的慨叹。上片从眼前写起,梅花盛开,风情如旧,忆及去年独赏雪中素梅的雅兴。下片仍从今年写起,人将远行,梅花亦似惜别而坠落。待到梅子熟时,自己身在江上,只能遥想潇洒扶疏的梅影。全词句句紧扣梅花,也句句紧扣自己。人与梅花溶为一体。委婉地透露自己年来落寞的情怀。作者善于从虚幻处着笔,写得曲折含蓄,余味无穷。
  【集评】
  黄昇《花庵词选》:此只咏梅花而纡徐反复,道尽三年间事,圆美流转如弹丸。
  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之清婉者如此,故知建章千门,非一匠所营。
  黄蓼园《蓼园词选》:总是见宦迹无常,情怀落寞耳。忽借梅花以写,意超而思永。言梅犹是旧风情,而人则离合无常;去年与梅共冷淡,今年梅正开而人欲远别,梅似含愁悴之意而飞坠;梅子将圆,而人在空江中,时梦想梅影而已。
  谭献《谭评词辨》:“依然”句逆入,“去年”句平出。“今年”句放笔为直干。“吟望久”以下,筋摇脉动。“相将见”二句,如严鲁公书,力透纸背。
  陈洵《海绡说词》:只“梅花”一句点题,以下却在题前盘旋。换头一笔钩转。“相将”以下,却在题后盘旋。收处复一笔钩转。往来顺逆,磐空自如,圆美不难,难在拙厚。“正在”应“相逢”,“梦想”应“照眼”,结构天然,浑然五迹。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宋词中咏“梅花”者,侔色揣称,各极其工。此词论题旨,在“旧风味”三字而以“去年”,“今年”分前、后段标明之。下阕自“吟望久”至结句,纯从空处落笔,非实赋梅花。闰庵云:“此数语极吞吐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低。听几片、井梧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①,书一纸?

  【注释】
  ①萧娘:唐杨巨源《崔娘》诗:“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唐人每以“萧娘”作为女子的泛称。
  【评解】
  周邦彦词“语工而入律”,为后世词人尊崇;其描写爱情,细腻委曲,确有独到之处。本词末三句以前,闲闲写来,乍看初无深意,直至卒章点睛,乃觉通篇有情,无一浪语。
  【集评】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词)亦是层层加倍写法,本只不恋单衾一句耳,加上前阕,方觉精力弥满。
  薛砺若《宋诵通论》:这首《夜游宫》,把秋暮晚景,写得明净如画。即中西最高的诗篇,其写景美妙处,亦不能过此。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①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②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南渡前,家庭生活平静美满。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注释】
  ①玉簟:光华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飞时排成“一”或“人”形。相传雁能传书。
  【评解】
  这是一首抒写离情别绪的词,重在写别后的相思之情。上片虽没有一个离情别绪的字眼,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下片则是直抒相思与别愁。词以浅近明白的语言,表达深思挚爱之情,缠绵感人。全词轻柔自然,歇拍三句尤为行家称赏。
  【集评】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王灼《碧鸡漫志》:易安作长短句,能曲折尽人意,轻巧尖新,姿态百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①消金兽②。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③,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注释】
  ①瑞脑:龙脑香。
  ②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纱厨:有纱帐的小床。
  【评解】
  这是一首著名的重阳词。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上片咏节令,“半夜凉初透”句,尖新在一“透”字。下片“帘卷西风”两句,千古艳传;不惟句意秀颖,且以“东篱”、“暗香”,为“黄花”预作照应,有水到渠成之妙。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
  伊士珍《瑯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消魂”三句绝佳。
  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着末,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方回之“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① 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②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③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④。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释】
  ①金猊:涂金的狮形香炉。
  ②宝奁:贵重的镜匣。
  ③武陵:地名。作者借指丈夫所去的地方。
  ④凝眸:注视。
  【评解】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离愁别恨。上片写临别时的心情。下片想象别后情景。人去难留,爱而不见,愁思满怀无人领会。词中表达感情绵密细致,抒写离情宛转曲折。用语清新流畅,舒卷自如。具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集评】
  张祖望《古今词论引》:“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痴语也。如巧匠运斤,毫无痕迹。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写其一腔临别心神,新瘦新愁,真如秦女楼头,声声有和鸣之奏。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懒说出妙。瘦为甚的?千万遍痛甚?又云:清风朗月,陡化为楚雨巫云;阿阁洞房,立变为离亭别墅,至文也。
  杨慎《词品》:“欲说还休”与“怕伤郎又还休道”同意。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新来瘦”三语,婉转曲折,煞是妙绝。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述别情,哀伤殊甚。起三句,言朝起之懒。“任宝奁”句,言朝起之迟。“生怕”二句,点明离别之苦,疏通上文;“欲说还休”,含凄无限。“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换头,叹人去难留。“念武陵”四句,叹人去楼空,言水念人,情意极厚。末句,补足上文,余韵更隽永。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武陵春
风住尘香①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②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③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释】
  ①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②双溪:浙江金华县的江名。
  ③舴艋:小船。
  【评解】
  这是词人避乱金华时所作。她历尽乱离之苦,所以词情极为悲戚。上片极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下片进一步表现悲愁之深重。全词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现了她的故国之思。构思新颖,想象丰富。通过暮春景物勾出内心活动,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艺术形象来表达悲愁之多。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遂为绝唱。
  【集评】
  《唐宋词百首详释》:全词婉转哀啼,令人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非悼亡,而实悼亡,妇人悼亡,此当为千古绝唱。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感情深切真挚,构思新颖巧妙,语言浅近而含蓄深沉,无论是直抒愁苦之情或细写内心的微妙变化,都很生动感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②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③,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
  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
  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
  徐釚《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
  刘体仁《七颂堂随笔》: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
  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
  许昂霄《词综偶评》:易安此词,颇带伧气,而昔人极口称之,殆不可解。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后幅一片神行,愈唱愈妙。
  陆鎣《问花楼词话》:《声声慢》一词,顿挫凄绝。
  吴灏《历朝名媛诗词》:易安以词专长,挥洒俊逸,亦能琢炼。其《声声慢》一阕,其佳处在后又下“点点滴滴”四字,与前照应有法,不是草草落句,玩其笔力,本自矫拔,词家少有,庶几苏、辛之亚。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李易安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上十四叠字,则出奇制胜,真匪夷所思矣。
  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那种茕独恓惶的景况,非本人不能领略;所以一字一泪,都是咬着牙根咽下。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①。”

  【注释】
  ①绿肥:指枝叶茂盛。红瘦:谓花朵稀少。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集评】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平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永遇乐
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④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象熔化的黄金。
  ②合璧:象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次第:接着,转眼。
  ⑤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三五:指元宵节。
  ⑦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簇带:妆扮之意。
  【评解】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苦寂寞的情怀。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全词情景交融,跌宕有致。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形成今昔盛衰的鲜明对比。感情深沉、真挚。语言于朴素中见清新,平淡中见工致。
  【集评】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金石录》亦笔削其间。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王士祯《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曰婉约,一曰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
  刘辰翁《须溪词》《永遇乐·璧月初晴》小序:“余自辛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李调元《雨村词话》: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奴娇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①成,扶头酒②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冬,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于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③,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注释】
  ①险韵诗:以冷僻难押的字做韵脚的诗。
  ②扶头酒:易醉的酒。
  ③初引:初长。《世说新语·赏誉》:“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
  这两句形容春日清晨,露珠晶莹欲滴,桐树初展嫩芽。
  【评解】
  这首词写雨后春景,抒深闺寂寞之情。上片写“心事难寄”,从阴雨寒食,天气恼人,引出以诗酒遣愁。下片说“新梦初觉”,从梦后晓晴引起游春之意。全词以细腻曲折的笔触。通过春景的描写,真切地展示诗人独居深闺的心理情态。语浅情深,清丽婉妙。
  【集评】
  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前辈尝称易安“绿肥红瘦”为佳句。余谓此篇“宠柳娇花”之语,办甚俊奇,前此未有能道之者。
  杨慎《词品》:“清露晨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入妙。王世贞《艺苑扈言》:“宠柳娇花”,新丽之甚。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上是心事,难以言传,下是新梦,可以意会。
  邹祇谟《远志斋词衷》:李易安“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词意并工,闺情绝调。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心绪之落寞,语浅情深。“萧条”两句,言风雨闭门,“宠柳”两句,言天气恼人。四句以景起。“险韵”两句,言诗酒消遣;“征鸿”两句,言心事难寄,四句以情承。换头,写楼高寒重、玉阑懒倚。“被冷”两句,言懒起而不得不起。“不许”一句,颇婉妙。“清露”两句,用《世说》,点明外界春色,抒欲图自遣之意。末两句宕开,语似兴会,意仍伤极。盖春意虽盛,无如人心悲伤,欲游终懒,天不晴自不能游,实则即晴亦未必果游。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浣溪沙
淡荡①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②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③。
海燕未来人斗草④,江梅已过柳生绵⑤。黄昏疏雨湿秋千。

  【注释】
  ①淡荡:形容春光疏淡骀荡。
  ②沉水:沉香。
  ③花钿:一种花形首饰。
  ④斗草:古代民间一种斗草的游戏。
  ⑤生绵:谓柳杨花飘絮。
  【评解】
  此词上片写春光骀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
  【集评】
  《谭评词辨》卷一:易安居士独此篇有唐调。选家炉冶,遂标此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佶

燕山亭
北行见杏花
裁剪冰绡①,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②。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③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④,和⑤梦也新来不做。

  【作者简介】
  赵佶即宋徽宗。在位25年。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他与钦宗和宫室多人被掳北去,过了九年的俘虏生活而死去。他的诗、词、画都有名,又通音律。有《宋徽宗词》。
  【注释】
  ①冰绡:洁白的绸。
  ②蕊珠宫女:指仙女。
  ③凭寄:凭谁寄,托谁寄。
  ④无据:不可靠。
  ⑤和:连。
  【评解】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词为赵佶被俘北行见杏花之作。起首六句,实写杏花。前三句,写花片重叠,红白相间。后三句,写花容艳丽,花气浓郁。“羞杀”一句,总束杏花之美。“易得”以下,转变徵之音,怜花怜己,语带双关。花易凋零一层、风雨摧残一层、院落无人一层,愈转愈深,愈深愈痛。换头,因见双燕穿花,又兴孤栖膻幕之感。燕不会人言语一层、望不见故宫一层、梦里思量一层、和梦不做一层,且问且叹,如泣如诉。总是以心中有万分委曲,故有此无可奈何之哀音,忽吞咽,忽绵邈,促节繁音,回肠荡气。况蕙风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
  《唐宋词百首详解》:对杏花的描写,形神并茂,是诗画同一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孝祥

临江仙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①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②。
谁擫③昭华④吹古调⑤,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⑥。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作者简介】
  张孝祥字安国,蜀简州(四川简阳)人,后卜居历阳(今安徽和县),遂被认为历阳人。宋高宗时,廷试进士第一。历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在建康留守任内,赞助张浚北伐,受到免职处分。著有《于湖居士乐府》,有《双照楼景刊宋元明词》本,凡四卷。他的词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是南宋初期词坛双璧。他追踪苏轼,词风豪放,然亦有婉约之作。
  【注释】
  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
  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
  ③擫:用手按捺。
  ④昭华:即玉管。
  ⑤古调:指笛曲《梅花落》。
  ⑥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评解】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是实景。下片写忽听《梅花落》,不禁梦绕清都,是虚景。张孝祥词以雄奇奔放称,风格近苏轼。但此词却清幽含蓄,虽婉约名家亦不能过;而寄意收复中原,情真调高。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卜算子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①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②雪。

  【注释】
  ①月底:月下。
  ②些儿:一点儿。
  【评解】
  素雪、明月、幽梅,三者具,则光景清艳。惟三者难以一时兼备,故今岁与去岁相较,不能无憾。此词即景抒怀,貌似冲淡,却蕴含无限今昔之感。前人谓张孝祥词有“潇散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诚然。

西江月
题栗阳三塔寺
问讯湖①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②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释】
  ①湖:指三塔湖。
  ②寒光亭:在三塔寺内。
  【评解】
  此词系作者重来江南时所作。史称张孝祥“年少气锐”,至作此词时,已历尽宦海风波、熟谙世态炎凉,故触景有感,流露出一种淡然的闲适之情。末两句的意境,与晋代诗人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相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回文
堵莲红乱风翻雨。雨翻风乱红莲渚。深处宿幽禽。禽幽宿处深。
淡妆秋水鉴①。鉴水秋妆淡。明月思人情。情人思月明。

  【注释】
  ①鉴:照。
  【评解】
  回文为倒顺、回环可读的一种诗体,虽涉文字游戏,亦颇可见巧思,非娴熟于语言艺术、驾驭自如者则不能为。诗中之回文体,魏晋已有;引入词中,此首是创例。全词八句,上下句均成回文,全词亦可回读,比通常回文诗只能全首回读者更为精巧。

菩萨蛮
诸客往赴东邻之集
庭叶翻翻①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②。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③,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途迷。

  【注释】
  ①翻翻:飘坠状。
  ②凉砧:指捣练之砧。催金剪:古代缝制寒衣,先捣练帛使柔熟,故句云“催金剪”。
  ③社瓮:社酒之瓮。社,指秋社,古代风俗,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社神酬谢秋收。
  【评解】
  上片写时令,渲染出晚秋光景,“不堪频倚栏”一句用意深婉。下片写题意“赴东邻之集”,“不辞”两句,弥见主人邀客情重,设辞有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苏庠

浣溪沙
书虞元翁画
水榭①风微玉枕凉,牙床②角簟③藕花香。野塘烟雨罩鸳鸯。
红蓼渡头青嶂远,绿蘋波上白鸥双。淋浪④淡墨水云乡。

  【作者简介】
  苏庠字养直,沣州(湖南沣县)人,伯固之子。初以病目,自号眚翁。后徒居丹阳(今属江苏)之后湖,更号后湖病民。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不赴。卒年八十余。有《后湖集》。他一生淡于名利,故其词境亦极潇疏,有尘外之音。
  【注释】
  ①水榭:临水楼台。
  ②牙床:雕饰精致的小床。
  ③角簟:以角蒿编织的席子。
  ④淋浪:笔墨酣畅淋漓。
  【评解】
  这是一首题画小词。它以形象化的文字,再现了原画的色彩、布局和意境,使未睹其画的读者,犹如身临画前。末句点题,绾结入妙。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鹧鸪天
枫落河梁①野水秋,淡烟衰草接荒邱。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
天杳杳②,路悠悠③,钿筝④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蒲芙蕖⑤叶叶愁。

  【注释】
  ①河梁:桥梁。
  ②杳杳:深远幽暗貌。
  ③悠悠:遥远。
  ④钿筝:嵌金为饰之筝。
  ⑤芙蕖:荷花的别名。
  【评解】
  此词写秋景,抒离情。上片写秋风落叶,淡烟衰草,醉眠小店,梦倚高楼。下片写离别之后,天远路遥,钿筝歌扇,早已捐弃。惟见灞桥杨柳,年年牵恨,鸳浦芙蕖,叶叶含愁。全词情景交融,委婉含蓄。词中佳句深得唐人妙处,为宋词中罕见之作。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俟咏

昭君怨
春到南楼雪尽,惊动灯期①花信②。小雨一番寒,倚栏干。
莫把栏干频倚,一望几重烟水。何处是京华?暮云遮。

  【作者简介】
  万俟咏,号雅言,自号词隐。四川崇宁人。善词,充任大晟府乐制撰。与晁次膺按月律进词。著有《大声集》,周美成为之作序。黄山谷称赞万俟咏为一代词人。王灼记雅言行实云:“万俟咏雅言,元祐诗赋科老手也。”
  【注释】
  ①灯期:指元宵灯节期间。
  ②花信:指群花开放的消息。
  【评解】
  这首词描述闺中人春日怨情,也是作者借以自况之作。上片写春候,下片抒怨情,明写春信,暗抒怨情。春雪虽尽,春雨犹寒,花信已传,人事未动,所以倚栏悄然。而“怨”从“莫把”一语传出。倚栏一望,烟水重重,伊人何在?暮云霭霭,京华被遮,不言怨而怨自深。含蓄蕴藉,委曲细腻。
  【集评】
  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雅言之词,词之圣者也。发妙音于律吕之中,运巧思于斧凿之外,平而工,和而雅,比诸刻琢句意而求精丽者远矣。
 楼主| 发表于 2016-11-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蒋兴祖女

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①驿
朝云横度,辘辘②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③,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百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作者简介】
  蒋兴祖女,宜兴(属江苏)人。能诗词。据《宋史·忠义传》载,钦宗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为阳武县令,在城被围时,坚持抗战,至死不屈,极为忠烈。他的妻、子均死于此。其女年轻貌美,被金兵虏去,押往金人京师——中都(今北京)。途经雄州驿,题《减字木兰花》词于壁。
  【注释】
  ①雄州:河北雄县。
  ②辘辘:车声。
  ③白草黄沙:指北方边远地区的荒凉景象。
  【评解】
  此词作者抒写亡国丧家、被虏北行的深哀巨痛。如泣如诉,感人至深。上片写被虏途中的情景,下片写“回首乡关”的悲痛心情。全词情景交融,凄楚哀婉,字字血泪,句句生悲。用语精当,化典自如。
  【集评】
  况周颐《蕙风词话》:此词寥寥数十字,写出步步留恋,步步凄恻之情。
  韦居安《梅涧诗话》:靖康间,金人至阙。阳武令蒋兴祖死之。其女被虏,至雄州驿,题词驿中。蒋令浙西人,其女方笄,美颜色,能诗词。(此亦汤岩起《诗海遗珠》所载)

秦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6-29 23:16 , Processed in 0.06362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