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10|回复: 2

[原创诗词] 七绝 十二花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绝 茶花
腊前十里百花终,乐奏尘清意自通。  

露国芳姿仙有迹,何曾吹落北风中。


七绝 兰花  
淡雅情怀盈尺芳,深居幽谷怯残阳.               
春敷葳蕤寒云色,私爱秋心不改香.
  

兰花是世界名花,国兰家族中有一万五千多个品种,亚洲中国兰是蕙兰,大洋洲、非洲多为凤兰,新加坡万带兰,芬兰铃兰,南斯拉夫铃兰, 塞舌尔--凤尾兰,津巴布韦--嘉兰,南美洲国家的定为国兰:巴西卡特兰,哥斯达黎加卡特兰。厄瓜多尔、危地马拉都是丽卡特兰,哥伦比亚卡特兰,厄瓜多尔白兰花。

七绝 芙蓉
晨昏三变任君猜,醉酒佳人羞满怀。
占尽秋心清丽处,蓉城九月待霜开。  

芙蓉花(又称木芙蓉) 之所以人见人爱,一是因为它艳丽无比,一日三 变,晨粉白、昼浅红、暮深红,其娇艳之姿,常令人流连忘返;二是它“拒霜”的独特性格,此花盛开于农历九至十一月,这时百花凋谢,它却傲霜绽放,故白居易诗曰:“莫怕秋无伴愁物,水莲花尽木莲开”。苏东坡更赞芙蓉花性格是“唤作拒霜犹未称,看来却是最宜霜”;三是木芙蓉浑身是宝,花叶皆可入药。李时珍说,以芙蓉花叶治疗“痈疽肿毒恶疮,妙不可言”。 常德人喜爱芙蓉花,广为种植,历史悠久,曾花红遍地。屈原流放常德见此美艳之景就 曾在《九歌》里写道:“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明朝陈洪谟撰《嘉靖常德府志》 作为常德最骄人“物产”之一记入该志书:“木芙蓉,一名拒霜,九月开故名,有红 白二色,有单瓣者,有重瓣者,朝开色白至午后渐红者名醉芙蓉。”唐朝苏颂著《本草图经》就明确记载“木芙蓉出自鼎州,九月采叶,治疮肿,盖即此物也”;二是明朝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时,沿《本草 图经》之说,来常德实地考察,确认鼎州出产之木芙蓉为正宗“道地药材”,记入《本草纲目·木芙蓉》篇,说其皮可为索,花叶可入药,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

七绝 水仙  
纤尘不染玉为肌,金盏露台香自奇。  
不屑封侯南面贵,凌波仙客岂能欺。

  据说,宋代时,有一闽籍的京官告老回乡,当他乘船南返,将要回到家乡漳州时,见河畔长有一种水本植物,并开着芳香的小白花,便叫人采集一些,带回培植。据《蔡坂乡张氏谱记》载;明朝景泰年间,他们的祖宗张光惠在京都做学官,一年冬天请假回乡,船过江西吉水,发现近岸水上,有叶色翠绿、花朵黄白、清香扑鼻的野花,于是拾回蔡板栽培育成新卉传下。
  传说崇明水仙来自福建。那是唐代则天女皇要百花同时开放于她的御花园,天上司花神不敢违旨,福建的水仙花六姐妹当然也不例外,被迫西上长安。小妹妹不愿独为女皇一人开花,只行经长江口,见江心有块净土,就悄悄溜下在崇明岛。所以,福建水仙五朵花一株开,崇明水仙一朵怒放。
   水仙花早在宋代就已受人注意和喜爱。《漳州府志》记载:明初郑和出使南洋时,漳州水仙花已被当作名花而远运外洋了。“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水仙花通常是在精致的浅盆中栽培,然而,它对生活也挺简单朴素,适当的阳光和温度,只凭一勺清水,几粒石子也就能生根发芽。寒冬时节,百花凋零,而水仙花却叶花俱在,胜过松、竹、梅,仪态超俗,故历代无数文人墨客都为水仙花题诗作画,呈献了不少幽美的篇章。
  花主要有两个品种:一是单瓣,花冠色青白,花萼黄色,中间有金色的冠,形如盏状,花味清香,所以叫“玉台金盏”,花期约半个月;另一种是重瓣,花瓣十余片卷成一簇,花冠下端轻黄而上端淡白,没有明显的付冠,名为“百叶水仙”或称“玉玲珑”,花期约二十天左右。水仙花分布的范围极小,只在漳州八大胜地之一的园山东麓一带,因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园山挡住了烈日,园山在斜影所及的地方日照较短,为水仙花栽培创造了有利格条件。当地有歌云:“园山十八面,面面出王侯,一面不封侯,出了水仙头。”
  春节,能工巧匠们创作出的水仙盆景雕刻艺术,且能依照人们的愿望,在预定的期间里开放,给节日、寿诞、婚喜、迎宾、庆典增添了不少光彩。那栩栩如生,生气盎然,耐人寻味,怪不得人们赞誉水仙一青二白,所求不多,只清水一盆,并不在乎于生命短促,不在乎刀刃的“创伤”,不在乎于严寒的“凌辱”,始终洁身自爱,带给人间的是一份绿意和温馨。

七绝 丁香  
未展春风恨不休,痴心几许锁重楼。  
坟茔守望花千树,方解情深万字头。
丁香:弱阳性.耐旱,忌低湿、花期4-5月 在法国,紫色的丁香代表初恋
拥有天国之花的光荣外号。
(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年轻英俊的书生,他在赶考途中逗留在一家小店多日。店主的女儿自幼多才,看书生人品端正,才华横溢,便生爱慕之情,而书生也十分仰慕姑娘的机敏博闻。一日,姑娘与考生打赌,哟按比对对子。书生先出了上联:“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姑娘略想片刻,正要开口说出下联,店主突然来到,店主见两人私自幽会,勃然大怒,责骂女儿败坏门风。姑娘哭诉两人真心相爱,求老父成全。然而,固执的店主执意不允。姑娘性情刚烈,当夜气绝身亡。店主追悔莫及,无奈木已成舟,只得遵照女儿的临终所嘱,将女儿安葬在后山坡上。不久,姑娘的坟头上竟然长满了郁郁葱葱的丁香树,繁花似锦,芬芳四溢。书生不忘姑娘的情谊,日日看护坟茔,只是不解,姑娘为何单单绽放丁香?是无意所为,还是令有隐情?经年后,苦苦思索的书生突然顿悟:“她是在告诉我她对出来的对子啊!我的上联是‘氷冷酒’三个字的偏旁依次是一点水、二点水、三点水;她变成‘丁香花’,这三个字的字首依次是:百字头、千字头、万字头!所以全联便是‘氷冷酒’一点,二点,三点;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这上下联对的绝妙。从此,书生更是每日挑水浇花,悉心呵护,丁香花也开得美丽芬芳,书生与姑娘的爱情故事也越传越远。
丁香,花蕾结而不绽,诗词中多以喻愁结不解。见《花间集-四》。
七绝 桃花  
十里清波逐落红,花飞莫遣觅游踪。  
武陵公子泛归棹,春尽蓬莱路不通。

桃花象征爱情的俘虏。在中国,桃花一直以来都离不开爱情两个字,人们常说桃花运,就是因为桃花能给人带来爱情的机遇,有了桃花的祝福,相信你会很快拥有你自己的爱情,所以,它的花语是爱情的俘虏。通俗所说的“桃花运”是指命理中的桃花,也叫做“咸池”。以下来自命运分析师方晨的博客:
  说起桃花,一般不免让人想到微妙的事情,有家庭的人也常常带一些畏惧。其实命理中桃花的作用很广,并非都表示色心,更不是专被误认为婚外情。结合不同的八字,桃花有丰富的含义。例如貌美、诗情画意、聪明、包括责任心等。
申子辰在酉, 寅午戌在卯, 巳酉丑在午, 亥卯未在子.
查法: 以年支或日支查四柱其它地支, 见者为是.
咸池是取日入之义, 指万物暗昧之时"日出扶桑, 入于咸池", 故五行沐浴之地曰咸池.咸池又名桃花. 主要影响一个人的情感, 性欲, 魅力和恋爱, 婚姻生活,附带还有隐秘, 阴暗, 酒水之类的影响. 命带桃花, 其人性巧, 有同情心, 爱风流, 多才艺, 能艺术, 如果八字出现桃花而且处于生旺之地则主其人姿容俊美, 如果是男人, 则慷慨好交游, 喜美色; 如果是女人则风情万种, 漂亮诱人.桃花并主聪明, 倜倘风流, 异性缘佳.桃花最忌见水, 见之则性滥滔淫, 美貌如花, 如申子辰人逢癸酉或亥子丑水.时支桃花, 时干不宜再见伤官, 因为伤官本身已伤害官星(夫星), 如再座桃花, 将导致多夫, 及婚姻不美满的情形.
凡女命带桃花与它支相合, 必主外貌尊重, 内意风流, 心好酒色.如果八字原局伤官, 偏财多的人, 就显得太多情, 且再见原局金水, 多见桃花, 必更增多情多欲之性, 因为金水伤官即属多情重义, 如再见地支亥子丑或申子辰全更增其力量.
桃花带羊刃, 如甲戌见卯名咸池桃花, 又如庚申, 庚辰见酉, 也是桃花羊刃, 主其人多学多能, 未免多疾, 如见岁运逢冲桃花的话, 会因色犯刑.女命桃花带七杀又多合或身旺夫绝, 官衰食盛或伤官伤尽, 很可能为娼妓或女优.
俗所谓的"桃花",是纵三合局五行的"沐浴"之位取出。如亥卯未木局,木长生在亥,沐浴在子,子即桃花。一般说的桃花,是主酒色、性欲、予异性的吸引力,对男女之间的性爱比较随便,也代表审美、装饰。
其实"桃花"在命学上,是有很多品类的。桃花居于年月是"墙内桃花",于日时则为"墙外桃花"人人可采矣。桃花喜与正官、正印同柱:表示自己有自制能力,不致于滥。喜与食神同柱:表示将欲求转为文学、艺术的才华。忌与七杀同柱:表示容易为性欲犯罪,女性则被迫,坠入风尘、火坑,于烟花界送往迎来。与伤官同柱:表示喜新厌旧、容易自恃才貌、追求时毛,而玩弄感情,成为色中恶魔。与劫财同柱:敢爱敢恨、横刀夺爱、争风吃醋,发生桃色事件。与偏印同柱:容易自淫、意淫、同性恋。与比肓同柱:孤芳自赏、独身主义。
桃花在命理中有很多名称,有春夏秋冬之分。
从正月至三月为阳春,且为桃花开放的季节,故取名为桃花春。古人三月游春,此时诗人仕女敞开情怀,互诉衷肠,桃花飘香……桃花春以卯木为真桃花。此外还有更细的说法,辛卯为死桃花,癸卯、己卯为活桃花,乙卯为仁慈桃花,丁卯为淫欲桃花。死桃花不易开放,活桃花易开放;仁慈桃花心地善良,无恶毒之心;淫欲桃花之人,言谈举止等方面层次低,以淫见长。
   四至六月的桃花,是桃树结果的时候,名为桃花扇。因为四、五、六月为夏季,是人们乘凉纳暑的季节,扇子成为文人雅士手中的一件宠物。以午为桃花之人,也就显得文雅洒脱了(火为文明之象)。但亦有类别之分,壬午为死桃花,甲午为活桃花,丙午为礼仪桃花,戊午为枯萎桃花,庚午为金钗桃花,因此一般以午为桃花之人对生活都比较负责。
七至九月是金秋之时,为金当令,故名为桃花刀。以酉为桃花者为真桃花刀,其辛酉为最强的桃花刀,而癸酉、丁酉为淫欲桃花,带此桃花者,肾功能特别强。乙酉为无根桃花,己酉为活桃花。凡带桃花刀之人婚姻或恋爱时都易造成争斗现象。
  十至十二月为冬季,是伏藏之际,是古人享乐的季节。不免饮酒作乐,故名为桃花酒。因古时风尘之所饮酒后即兴作乐,而以此桃花最为淫欲。王子为真桃花酒,最为厉害,庚子次之,丙子、戊子为死桃花,甲子为仁义桃花。带桃花酒者肾功能强,存淫欲之心。
桃花在四柱中因其所处各柱又有分别。桃花在年柱者,为头,为早年;处月柱者,为胸肩,为青年,为当令桃花;处日柱者为腹部,为中年;处时柱者,为脚,为晚年。
七绝 杜鹃  
锦里春风色相鲜,杜鹃啼血广流传。  
此花非是人间种,疑是瑶池座上仙。
中国是杜鹃花的分布中心,约有530种,除新疆和宁夏外,各省区均有分布。西藏东南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北部是最集中的产地,均分别占百种以上,仅云南的杜鹃花品种就占全国品种的一半以上。世界上许多国家从这里引种。
中国常栽培的种类有:毛鹃、夏鹃、西洋鹃、东鹃、春鹃、羊踯躅、迎红杜鹃、马银花、云银杜鹃。
杜鹃花十分美丽。管状的花,有深红、淡红、玫瑰、紫、白等多种色彩 。当春季杜鹃花开放时,满山鲜艳,像彩霞绕林,被人们誉为“花中西施”。五彩缤纷的杜鹃花,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热烈美好的感情,它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国人民热爱杜鹃的真谛。
   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个和平富庶的国家。哪里土地肥沃,物产丰盛,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生活得十分幸福。可是,无忧无虑的富足生活,使人们慢慢地懒惰起来。他们一天到晚,醉生梦死,嫖赌逍遥,纵情享乐,有时搞得连播种的时间都忘记了。
   蜀国的皇帝,名叫杜宇。他是一个非常负责而且勤勉的君王,他很爱他的百姓。看到人们乐而忘忧, 他心急如焚。为了不误农时,每到春播时节,他就四处奔走,催促人们赶快播种,把握春光。可是,如此地年复一年,反而使人们养成了习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了。
   终于,杜宇积劳成疾,告别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对百姓还是难以忘怀。他的灵魂化为一只小鸟,每到春天,就四处飞翔,发出声声的啼叫:快快布谷,快快布谷。直叫得嘴里流出鲜血。鲜红的血滴洒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人们被感动了,他们开始学习他们的好国君杜宇,变得勤勉和负责。他们把那小鸟叫作杜鹃鸟,他们把那些鲜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鹃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杜鹃花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称杜鹃花为“山石榴”、“映山红”、“红踯躅”等。它和报春花、龙胆花合称为“中国三大名花”,杜鹃花还列居其冠。
   我国有不少关于杜鹃花的传说,再加上历代文人墨客在诗画中的渲染,更为杜鹃花增添了一层迷人的色彩。著名诗人白居易写道:“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这是对杜鹃花的高度赞美。
那杜鹃花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很早以前,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的黄鹤山里有座小村庄,庄前有条美丽的河,可以一直通到长江。村子里的人都靠种田打猎过活。
靠河边住着两家人,东边住着一个姓刘的年轻人叫刘鹄,每次出门都随身带着一样特别的东西,那是一支排萧。他一吹呀,就会引来许多五颜六色的美丽小鸟,在他头顶上盘旋。他经常捉一些虫子喂小鸟,小鸟也常衔来一些奇花异草给刘鹄,他们成了好朋友。这些奇花异草都是些名贵的草药,刘鹄经常把这些草药送给村里的穷人治病。
   再说河的西边住着一家姓王的,母女俩相依为命。母亲眼睛瞎了,生活不方便,全靠女儿鹃子纺纱、织布、卖布来赚钱养家。鹃子聪明、伶俐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手巧,织出来的布既好看又耐穿,而且鹃子心地善良,经常接济一些比自己还穷的人家。鹃子还会唱歌,歌声就像百灵鸟一样婉转。只要鹃子一唱歌,那黄鹤山下的一片片杜鹃花就会展苞开放,而且朵朵饱满,朵朵艳丽。 刘鹄和鹃子共饮一河水,同住河岸边,两小无猜、青梅竹马,情投意合。他们经常一个吹萧一个唱歌,引来百鸟飞舞,引得杜鹃花开。
   皇帝听说鹃子既会唱歌,又会织布,而且长得又漂亮,就迫不及待地下了道圣旨,指名要选鹃子进宫。于是,县大爷带了一大帮衙役直奔黄鹤山。一到黄鹤山,到处乌语花香,原来刘鹄和鹃子正在一唱一和。县大爷说明了来意,娟子不从,于是喝令几个衙役去撞开门,刘鹄急得从吹萧的地方跳下来要去保护鹃子。这时又有几个衙役冲上去,他们抓手的抓手,抓脚的抓脚,把刘鹄抱了个紧,刘鹄只能干着急。可怜体弱力小的鹃子,被那些如狼似虎的衙役,三下两下就抓走了。她一路走一路叫:“刘鹄救我!救我!……”刘鹄在一旁心急如焚,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鹃子被抓走了。
   自从鹃子被抓走后,刘鹄天天愁,夜夜愁,鹃子妈天天哭,夜夜哭,眼睛就更瞎了。刘鹄心里想:就算是赴汤蹈火,我也要把鹃子找回来,于是他帮鹃子妈安顿好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他心爱的排萧出发了。他翻过了九九八十一座山,淌过了九九八十一条河,绕过了九九八十一个湾,终于到了皇城。
   再说,鹃子被抓到皇宫后,皇帝就死皮赖脸,胡搅蛮缠,动手动脚,鹃子恨死了这个皇帝老儿,不管皇帝说什么,鹃子都不理不睬。是他派人闯进了自己的家,是他拆散了自己和刘鹄,想到这她操起凳于就往皇帝头上砸去。皇帝一点便宜没沾上,反倒被砸了个头破血流,吓得抱头就逃。鹃子从此不吃不喝,渐渐地瘦得不成人形,容貌也枯槁憔悴了。这时,皇帝连看也不看她,更不管她的死活。鹃子就这样躺在床上等死了。
   刘鹄来到了皇宫前,他不知鹃子在哪里,更不知鹃子病得快不行了。而且到处都是卫土,到处都是高墙,没有一点机会可以让他进去找鹃子。正着急间,他突然右手无意间摸到了排萧,这下他有主意了。他赶紧扎了个风筝,把排萧绑在风筝后面,接着他把风筝放上了天。随着风筝在天上飞起来,他把线放得越来越长,凤筝就在皇宫的上空飞舞,这排萧的声音一直传到了鹃子那里。鹃子正昏昏沉沉地躺在床上,一听到熟悉的萧声,知道刘鹄来找她了,便挣扎着坐起来,唱起了家乡的歌,那是刘鹄熟悉的歌。刘鹄听到这凄楚动人的歌声后,又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鹃子知道他来找她了,难过的是他和鹃子被重重宫墙所阻隔。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受折磨而不能救鹃子脱离苦海,刘鹄的心像刀铰一样难过。
   于是,刘鹄便倚在宫墙上哭,他不吃不喝只是痴痴地望着天,渐渐地支持不住了,后来就变成了一只五彩缤纷的小乌。小鸟振翅飞起跃过高高的宫墙,一直飞到鹃子身边,对鹃子“吱吱喳喳”地叫,鹃子伸出手来抚摸小鸟,说:“乌儿,鸟儿,你要能带我飞出去该有多好啊!”说完就吐血了,吐出来的血变成了一朵朵美丽的杜鹃花,鹃子的身体也慢慢地变成了一朵杜鹃花,小鸟衔着这朵杜鹃花,飞出了宫,一直飞到了黄鹤山下,把这朵杜鹃花栽在了鹃子家门口。从那以后,那里就开出了一片美丽的杜鹃花,但最美的一株还是鹃子变成的那株,这株花有五个瓣,花心有一颗碧绿的珠子,叫“五宝绿珠”,它是杜鹃花中的珍贵品种。
   过了许多年后,这里造了一座庙宇,叫做鹤林寺,庙里有一座非常漂亮的花台叫杜鹃台,杜鹃台上种了许多杜鹃花,各式各样,那株“五宝绿珠”也被移植到这杜鹃台上了,它在那花丛中,花开得更加娇艳动人。每当清晨和黄昏时,总有一群五颜六色的小鸟在花台上空飞舞,其中有一只总喜欢绕着那株“五宝绿珠”转,而且这只乌的叫声特别凄楚,就像排萧吹出来的一样,据说那就是刘鹄变成的。
七绝 杏花
妖桃新谢燕儿翩,簇雪花枝似欲言。  
暖气遣催春正好,软非无力俏含烟。
  

唐诗中的杏花
   杏花,因春而发,春尽而逝,既有绚丽灿烂的无限风光,也有凋零空寂的凄楚悲怆,不同的诗人因不同的人生际遇,对杏花的联想感慨也千姿百态:有人在羁旅飘泊中感受到杏花盛开的热烈温馨,有人在惆怅莫名中发现杏花绽放的朦胧灰暗,有人在历尽坎坷后感叹杏花飘飞的落寞凄凉,也有人在相思离别时哀怨杏花凋谢的苍凉无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下面择取部分杏花飘飞的唐诗,稍作剖析,以飨读者。
(一)轻愁淡喜之花。杜牧的《清明》抒写“路上行人”的悲喜情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节是一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这时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平添了一层愁绪。“欲断魂”呼应并深化了“雨纷纷”的情感氛围,突出行路之人的心事重重,凄迷纷乱。一、二两句是通过写景来烘托人物的羁旅愁思。三、四两句则记事志喜。行人希望找个酒家,歇脚避雨,饮酒浇愁,于是问路牧童,牧童随手一指让人产生意外的惊喜:那隐约可见的枝头红杏,那随风飘飘的古朴酒旗,唤起了行人心间多少热情和温馨啊!红杏出林,粉红似霞,遥而可及,望而心动。一颗流浪飘泊的心在红杏林边的小小酒店得到了暂时的安顿,行人的心头顿时涌起一股暖流——轻轻的喜悦,淡淡的欣慰。全诗四句,先愁后喜,借杏花闪现传行人悲喜交加之情,细腻而曲折,感伤而凄美。温庭筠的《碧礀驿晓思》借诗人梦醒所见抒写思乡之情。“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诗人大梦初醒,迷离恍惚,只见孤灯荧荧,明灭不定;只觉楚国故里,远在天涯。他不禁悲从中来,怅然若失,走出客舍,徜徉庭院,只见晓色朦胧之中,残月缓缓下沉,山杏开满庭院,原来长夜悲啼的子规这时也敛声静气,歇息下来,在清晨的清空静谧当中,诗人有一点思乡的寂寞和忧伤,也有一份满目春色、繁花似锦的喜悦和欣慰,陌生、孤独、惊喜、欣悦交融在一起,借“朦胧淡远”的杏花巧妙地传达出来。
(二)心绪缭乱之花。李商隐的诗以捕捉和描绘日常生活中某种微妙的诗意感受而见长,《日日》就是这样一首典范之作,写的就是由烂漫春光所引起的一种难以名状的意绪。“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首句写春光与日光争艳竞妍,造语新奇,意趣盎然。丽日当空,春光烂漫,万物生长,方兴未艾,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热烈欢快的勃勃生机。日光,既指艳阳春日,又兼有时光之意。着一“斗”字,似乎眼前这烂漫纷呈的春光日日与时光争雄比长,力求在这美好的时光尚未消逝之前展现它的全部美艳。这一比斗本身就暗含韶光易逝的轻微惆怅,暗逗下文意绪的纷扰不宁。第二句实写春光,微寓心绪。城郊野外,山路横斜,艳阳高照,杏花盛开,惠风和畅,芳香四溢,极目远眺,只见山杏灿烂却微呈白色,亮人眼目却略带灰暗,这种色调容易触动诗人春日的无名惆怅。杏花开放,一见春光烂漫,二见诗人内心深处难以言状的缭乱不宁。三、四两句更进一步点出了诗人消融纷扰的企盼。什么时候才能使心绪摆脱眼前这种纷扰不宁的状态,能够象这百尺游丝一样轻松悠闲呢?通读全诗,不难发现,芳香四溢的杏花实际上折射出诗人伤春、伤情的纷乱不宁。
(三)轻浮易谢之花。花本无情人有意,古人喜欢托物言志,借花言情。钱起的《暮春归故山草堂》就通过对比杏花和幽竹来抒发自己的人生志趣。“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如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前面两句写眼前景:黄鸟稀,辛夷尽,杏花飞,渲染出春光消逝,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后面两句写诗人的惊喜发现:窗前幽竹,兀傲清劲,翠绿葱茏,摇曳多姿。花鸟销声匿迹与幽竹“不改清阴”形成对比,烘托出诗人回归草堂的发现之喜。耐人寻味的是,写花写竹别具象征深意。“不改清阴”的幽竹象征着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风亮节;与此对应,随风飘零的杏花、辛夷花则隐喻屈俗变节,易衰易谢,经不起考验的凡夫俗子。两相对比,可见幽竹(实际上是诗人心志的写照)之坚贞高洁,杏花之脆弱易谢。杏花飘飞写尽了人生的浮躁不宁,趋时易变。
(四)美人迟暮之花。花红易逝,红颜易老,人花相喻,言愁说恨,这在古代诗词中当是普遍现象,戴叔伦的《苏溪亭》就是反映这种题材的典范之作。借暮春花草烟雨写美人怨别离恨之情。“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溪边亭畔,青草遍地,绿水悠悠,这般景致最容易唤起人们的离愁别恨。东风吹拂之中,美人斜倚阑干,凝眸沉思,“问女何所忆,问女何所思?”燕子不归,春光将尽,美人悲从中来:游子不归,红颜将老,何处是归期呢?“一汀烟雨杏花寒”,迷蒙的烟雨笼罩着一片沙洲,料峭春风中的杏花也失去了丽日晴空下的艳丽容光,显得凄楚可怜。这不正婉转地隐喻苦苦等待、容颜衰老的薄命美人吗?凄风苦雨中的杏花,憔悴无光,烘托出美人迟暮的惆怅哀愁。
七绝 桂花  
步摇金翠压群芳,冷月无声玉树忙。  
天妒幽花遭贬谪,随风飘落百家香。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
七绝 菊花  
把酒东篱陶令醉,凌霜自有晚香来.  
懒同百卉争春艳,不尽风流独后开.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傲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中国古代文人的喜欢。菊花,在日本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古时候,从中国驶出一条大船,载了12个贵族童男童女,为寻找长生不老药面远航海外。作为交换,他们携带最为贵重的物品—金菊花。后来大船遭遇了风暴,被冲到一个无人的荒岛,被迫在那里住下,繁衍子孙,并在岛上种下了金菊花。之后那里的人们就自称“日本帝国”。日本国旗上被大家误认作太阳的图案实际是一朵金色的菊花。而且日本天皇的象征符号也是一朵16瓣菊花。
  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一书:东汉时,汝南汝河一带瘟魔为害,疫病流行,呻吟痛苦之声遍布。有个名叫桓景的人,历经艰险入山,拜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一天,费长房告桓景:"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亲人。"并告诉他:"那天登高,再把茱萸装入红布袋里,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挫败瘟魔,消除灾殃。"桓景回乡,遍告乡亲,于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因菊花酒气刺鼻、茱萸异香刺心,难于靠近。桓景挥剑激战,斩瘟魔于山下。傍晚,人们返回家园,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却免受灾殃。从此,重阳登高避灾的风俗,就世代相传了。
七绝 荷花  
艳而不傲自天然,碧沼凌波疑是仙.  
还记当时初露角,南塘花好叶清圆.


荷花 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为多年生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白粉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的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
七绝 牡丹  
众香国里拔头筹,万卷书抄品上流。  
上苑除名天帝怒,霞裳云锦醉中州。
  
牡丹,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为历代人们所称颂,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入《神农本草经》始,散于历代各种古籍者,不乏其文。形成了色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完整机体的一个细胞,透过它,可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这就是“文化全息”现象。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
   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至武则天当了皇帝,与一年冬天,至上苑饮酒赏雪,酒后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 明朝游上苑, 火速报春知 。花须连夜放, 莫待晓风吹。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第二天,除了牡丹外,其余花都开了。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大怒之下,一把火将众牡丹花烧为焦灰。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仍至洛阳邙山。洛阳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武则天将牡丹扔到洛阳邙山,欲将牡丹绝种。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人们纷纷来此观赏牡丹。
“万卷书”的传说:明代,安徽亳州有个书生,又名欧阳搏云,字苦书。本是出生官宦之家,后因家境日下,渐渐败落,十分贫寒。但是,书生不甘命运的安排,更不愿寄人篱下,决心考取“功名”,光耀列祖,哪知连年落榜。有位好心肠的先生告诉他:“后生功底太差,还需读万卷书,方能感招天地之神。于是他终日抄书习文不止。可是家中贫寒,纸又太贵,只得将一篇篇文章抄写在墙壁上和门板上。一日他在室中感到闷倦,便来到后院散心。只见后院那株多年未开花的牡丹丛,花繁叶茂,感到惊喜,于是突然心血来潮,返回室内,取秋笔砚,将文章抄写在牡丹花瓣上,以花代纸。那位好心的先生路过这里看到此景,称此牡丹为“万卷书”。这也许感动了“花神”,翌年,欧阳搏云果真中了“举人”。

七绝 梅花
琉璃世界漫疏狂,独占芳菲首艳章.  
非是梅花偏爱雪,皆因冻土最怜香.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被誉为花魁。“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象征我们龙的传人之精神。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发表于 2009-10-26 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青阳好强大啊
发表于 2009-10-2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露国芳姿仙有迹,何曾吹落北风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3:53 , Processed in 0.06144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