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0|回复: 12

许浑七律鉴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1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寓居润州(今江苏丹阳),唐代诗人。
武后朝宰相许圉师六世孙。文宗大和六年(832)进士及第,开成元年受卢钧邀请,赴南海幕府,后先后任当涂、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间入为监察御史因病乞归,后复出仕,任润州司马。历虞部员外郎,转睦、郢二州刺史。晚年归润州丁卯桥村舍闲居,自编诗集,曰《丁卯集》。其诗皆近体,五七律尤多,句法圆熟工稳,声调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谓"丁卯体"。诗多写"水",故有"许浑千首诗"之称。      他的诗以登临怀古见长。追抚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颇有苍凉悲慨之致。但往往限于伤今吊古,别无深意,读多难免有落套之感。其宦游、寄酬、伤逝诸作,亦时有佳句,如"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暮宿东溪》),"两岩花落夜风急,一径草荒春雨多"(《郑秀才东归凭达家书》),都能在写景中托寓情思,婉丽可讽。但意境浅狭,气格卑弱,是其通病。

其诗现存500首左右,无一首古体。近体以五、七言律诗居多,圆稳工整,属对精切,致有"声律之熟,无如浑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的赞语。 但也有人批评他"专对偶"、"工有余而味不足"(方回《瀛奎律髓》)。一般说来,他的警句常出现在第二联,如"溪云初起日沉阁(一作"谷"),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洛城》),而到后半篇往往流于平沓,各首间句意也时见复出。他喜欢将律句三字尾的声调改为"仄平仄"对"平仄平",以显示拗峭变化,为后人所仿效,称作"丁卯句法"。


  总体上说,许浑缺乏对现实的自觉关注与刚健高朗的性格,追寻旷逸闲适、逃避社会的思想在他诗中显得更特出。所以,尽管他也写过不少咏史诗,如"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凫鹜占浅莎"(《姑苏怀古》),"行殿有基荒荠合,陵园无主野棠开"(《凌歊台》)之类,但他在叹息的同时并没有批判意味,而是情绪更偏于消沉,一味哀叹岁华变迁,给人以灰暗的感觉。也正因为如此,他更大量地写的是消极恬退的闲适诗。

从艺术角度来看,正如他反复咏叹个人境遇和描写闲适的生活,诗的内容很单调,虽然技巧娴熟,意境却容易重复。像"扣舷滩鸟没,移棹草虫鸣"(《送同年崔先辈》),"鱼沉秋水静,鸟宿暮山空"(《忆长洲》),这种以鸟禽虫鱼来点缀的句子或许清新,却也过繁。后人所谓"许浑千首湿"(《苕溪渔隐丛话》引《桐江诗话》)的说法,就是对他总是重复地用"水"、"雨"之类景物构成诗境的讽刺,但后人也同样认同他在这片领域开拓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主题。



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作者:许浑
吴门烟月昔同游,枫叶芦花并客舟。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一尊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首联叙事。核心是“昔同游”三字,“吴门烟月”点明“同游”之处:苏州的风景区。“枫叶芦花并客舟”则描绘“同游”的具体景象。“客舟”出行乃“同游”之事,“枫叶芦花”是“同游”之景。诗人通过“并”字,把“事”与“景”联系起来,描绘出一幅秋江月夜泛舟的的画面:月明星稀,清风徐来,远处烟云轻绕,近处水明山净,一叶小舟划开满江月影,逐碧波而漂流。岸旁,枫叶流丹,水边,芦花翻白。以舟、水之动态与枫叶、芦花之静态结合、映衬;并以月夜作为背景,把“吴门烟月”描绘得色彩艳丽,形象鲜明。舟中诗人及其亲友,自然也一同陶醉在月光碧水、枫叶芦花的大好秋色之中。然而这种乐趣已是昔日之往事。
京口、京洛天阔地遥,远隔千里,向往之情只能寄寓于回忆之中。于是便引起诗人一叹:“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上句就仰视所见设喻,说白云飘然北去,正如人生不定,离台有期;下句从俯视所见设喻,说青水悠悠东流,恰似世事浮沉,难以自料。诗人把俯仰所见之自然景象,信手拈来,化为形象,以“北去”、“东流”暗切亲友和自己的所在,并以慨叹语气出之。抽象的意念与具体形象和谐统一,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分离而兴起的人生感慨,情也随之深沉起来。
颈联回笔反拨,落到今日之“京口”,乃全诗构思的起点诗。上句写诗人的孤独无友。孤独无友,故需借酒消愁,然樽空酒尽,却只见青山隐隐,暮蔼沉沉。“尽”字写酒已完而愁未消,“青山暮”则以暗淡的景象渲染气氛,蕴含着“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情怀。下句写诗人的离群索居。离群索居,故曾寄诗书以致意,然“千里书回”,带来的依然是不能相见的信息。于是秋风中摇颤的“碧树”,便成为注目的对象,诗人愁肠百结的意绪,依附于萧瑟清冷的景象,宛转而出。这一联,笔随情转,情从景出,以对仗工稳的律句,抒写诗人坐对青山、秋树而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惑。就手法来看,仍是以景写情然而,然而,昔日同游既不可再,他时同游又恐难期的愁怅,却使本来美好秀丽的“青山”、“碧树”,足可消愁解闷的饮酒、“回书”,各自向其本来意义的反面转化,不但与自联同游欢愉的场面、心境形成鲜明对照,且能在写景叙事中,加一倍地表现自己的感情,是一组概括性强且极富感染力的句子。
最后两句乃全诗结穴处。“相思不相见”正是全诗中心,加上“何处”化为设问句,挑开一笔;使语势宛转,文气疏宕,最后用“凤城宫阙”与“楚江头”平列并举,分别点明“不相见”的两处。就章法结构而言,今日异地分居与首联昔日同游呼应,使颈联之“北去”、“东流”喻意显豁,并点明颔联感伤愁怅的缘由,归结全文。从诗的构思来看,诗人一念飞驰,情牵两地,使平地而起的“宫阙”和高楼遥遥相对,给人可供眺望的印象。然千里相隔,云天杳杳,只能使这收摄于同一幅画面中的景象,仅存于想象之中,思情回环,含蓄隽永,令人产生悠然不尽的遐想幽思。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陵怀古·玉树歌残王气终/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不再有六朝的金粉繁华。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这首诗便是一首咏怀金陵的诗。
这首诗的首句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咸阳城东楼/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此诗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蒹葭”,暗用《诗经·国风·秦风·蒹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蒹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涌上心头。蒹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
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磻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
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姑苏怀古/许浑
宫馆余基倚棹过,黍苗无限独悲歌。
荒台麋鹿争新草,空苑岛凫占浅莎。
吴岫雨来虚槛冷,楚江风急远帆多。
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月东流生白波。

首联叙登台。上句以平叙之笔直接点题,“宫馆余基”指姑苏陈迹。“辍棹过”言舍舟登岸,凭吊古台。下句“黍苗”承“宫馆余基”来,初登台基,放眼眺望,只见残砖败瓦间禾黍成行,断壁颓垣上蒿草丛生。“黍苗”二字实写眼前景色,又暗中脱化《诗经·黍离》诗意,借古人亡国之哀思,表现自己对人世沧桑的感慨。“独”字传神,将独来吊古那种惆怅情绪写得极真。“悲歌”即含黍离之悲意。这一联以叙事起,以情语接,用一“悲”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语言平淡而富有深韵,已然将读者引入浓厚的思古气氛中。
颔联以赋笔铺写姑苏台遗址景象,但景中意蕴深藏。一边是人去台空的荒凉阒静,另一边则是争食新草的麋鹿和各据莎草、筑巢栖息的水鸟。这一联遣词用字极为考究:野鹿、凫鸥性极警觉,在此栖游,可见荒台空苑之静寂;新草、浅莎,当春始发,正见出春机盎然之状。动词“争”、“占”,绘出了自然界旺盛的生命活力。工整的对仗,显示出诗人匠心独到之处,这里并置着的人事意象和自然意象,通过精确而富于表现力的形容词与动词的修饰连接,把历史陈迹的死寂与自然生命的生机统一于有机的画面中,形成强烈的生和死的比差,活生生地逼出人们心中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悲情。这一联以表面的赋法铺写,包裹着深沉的内核,诗人充分利用了律诗对偶的特点,以各个意象间强大的张力,造成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以空外传音的方式,暗示出作者吊古的情绪。
颈联使用比兴手法表现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吴岫雨来”、“楚江风急”实写眼中景色,而“吴”、“楚”字面,可以引发历史联想,惊风飘絮,雨打浮萍既为国破家亡象征意象,亦可被认为其意味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晚唐政治现状,似此似彼,亦此亦彼,彼此难分。“虚槛冷”是山雨将至时,诗人登台凭槛的思绪,是眼前天气变化造成的,同时它又是诗人怀古而产生的,对时局和个人前途的寒颤情绪。风雨中的远帆,是诗人眺望中所见,亦可视为他在怀古中体悟出的回避乱世、远身避祸的道理。事实上,诗人“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夜归丁卯桥村舍》)的想法,正是有感于乱世产生的。
尾联照应篇首,抒发诗人历史无情、自然永恒的感慨之情。“忠臣”,指伍子胥,吴越战争时,夫差败越,越王勾践求和,子胥力谏吴王不可应允,吴王夫差不从,且偏信伯嚭谗言,迫子胥自杀,弃尸江中,后来越国果然击败吴国。“可怜”句,是诗人对伍子胥悲剧命运的哀悯感叹。孔子面对滚滚流水,曾发出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急风吹帆的大江,在滔滔白波中向东而去,消失在天际。人生短促、历史无情,自然永恒,使诗人思绪万端。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汴河亭/许浑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
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

此诗首联写隋炀帝东游前的准备。闻说扬州花盛,便想前去观赏,这是人之常情。起句气势和缓;语不惊人。但紧一句便顿起波澜,杨广为了去广陵看花,竟凿渠引流、大兴水土。为逞一己的私欲,竟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其奢侈程度可想而知。“先劈昆仑一派流”,一语中的,揭示本质。颔联写杨广离宫时景象。诗人没有正面写这个场面如何壮观,气势如何盛大,皇帝如何自得,而是从随行的队伍着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禁兵二百,前护后拥,宫女三千,尾随其后。皇帝的赫赫声威,于此表现无遗。颈联写沿途的喧闹情景。鼓声震天,凝固流云,惊动星辰,旌旗招展,覆盖着水面,仿佛波浪起伏,旗开之处,可见水底日月沉浮。这情景,把前面奢靡景象又推进一层。前三联,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依次写来,极言隋朝昏君的豪奢无度。
尾联总束前文,避实就虚,删繁就简,写出隋朝的结局,点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道理。这个结局,是历史的结局,又是隋炀帝荒淫无度的结局。陈后主骄奢荒淫而筑景阳城,终为隋朝所灭;隋君沉醉酒色而建迷楼,终为李唐所代。历史发展遵循着固有的轨迹。诗人以隋比陈,言唐军为有道之师。可是,当初隋灭陈之际,隋军也是有道之军,这种借古讽劝晚唐之意寓于不言之中。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三个特点:
一是在写景叙事上的“示观”描写。所谓“示观”,就是通过艺术想象把未曾见过的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如临其境。作者许浑经过隋炀帝的行宫汴河亭时不由得感慨万千,浮想联翩,隋炀帝当年那种穷奢极欲的情景仿佛呈现在他的眼前。即前三联所描写的奢侈豪华的场面。这一切,诗人都只是“想见”而并未亲见,但却写得这般情景生动,使读者犹如亲见,这就是诗人进行的“示观”描写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
二是诗的意境的动态描绘。诗中“劈昆仑”、“下龙舟”、“星辰动”、“日月浮”等句中的“劈”、“下”、“动”、“浮”,以及“游”、“震”、“拂”、“开”等字,都是动词,因而就赋予全诗意境以活动的体态,形成了骏马走坂之势,给读者以形象飞动之感。特别引读者注意的是,诗人在进行这种动态描写时,能够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虚构和夸张。像颈联“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两句,其中的“鼓震”、“旗开”是历史事实;但是鼓声能上入云霄,把行云挡住并使星辰摇动,旗帜能“拂浪”,在旌旗闪动时又能使人看到波浪中日月的浮影,这都是诗人的创造性想象,是虚构和夸张。诗的首联、颔联本来已经写得很活脱,很有气魄,再加上这样一个颈联,就更显得造形生动,气象雄豪,把杨广东游的那种赫赫声势、巍巍壮观的豪华盛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颈联这两句诗实是全篇的“警策”。
三是“卒章显其志”。诗的前三联基本上是冷静地客观地写景叙事,读者单看前三联几乎看不出作者的倾向所在。只是到了最后一联,才忽然笔锋一转,把对事件的评判,和诗人写诗的旨意,一下子袒露了出来。诗人“显志”的方式也很别致。他笔下的尾联不是前三联所创造的形象的自然延伸,也不是对隋炀帝东游景象的直接批判,而是另起炉灶,凌空一跃,一下子跃到“义师”、“迷楼”上去,对隋炀帝游荡荒淫所招致的亡国后果作了严肃的评论和无情的嘲讽。但又不是直言指斥,而是把隋炀帝为了淫乐而修的“迷楼”与南朝陈后主的“景阳楼”相比,把读者的视线和思绪又拉回到眼前的汴河亭,解景生情,发人深思,无限感慨都在意象之外,这样的结尾是很有韵味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闻释子栖玄欲奉道因寄/许浑
欲求真诀恋禅扃,羽帔方袍尽有情。
仙骨本微灵鹤远,法心潜动毒龙惊。
三山未有偷桃计,四海初传问菊名。
今日劝师师莫愁,长生难学证无生。




①欲求真诀恋禅扃,羽帔方袍尽有情:羽帔方袍,指道士所穿的衣服,此代指道士。有情,指佛教对人和一切有情识动物的通称,也称众生。这两句的意思是:一切众生,若想证得自己的本心,探寻生命的真谛,都应该皈依佛门,道教中人也不例外。
②仙骨本微灵鹤远,法心潜动毒龙惊:仙骨,指道教说一旦修炼成功,就可以由凡骨换成仙骨。灵鹤,传说中仙人常骑鹤,因有是称。这两句的意思是:道教的许诺是虚妄不可信的,只有佛法无边,是最好的选择。此处是扬佛抑道。
③三山未有偷桃计:三山,道教传说中的三座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偷桃,道教传说,东方朔曾经三次偷食西王母的仙桃,被贬下凡。这一句仍是说道教之不可信。
④问菊:刘禹锡《送义舟师却还黔南》说:“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表示二人交情之深。许诗用之,也是取此意。
⑤无生:佛教的基本观念之一。由于无生,所以也就无灭。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境界。这两句直言对栖玄的规劝。

在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三者的关系基本上是:儒教对佛教往往排斥,但也时有接受;佛教对儒教大抵是妥协;佛、道二教则一般是势不两立。这首诗从一个侧面,让读者看到了唐代佛、道二教的关系。该诗首句“欲求真诀恋禅扃,羽帔方袍尽有情。”指出众生如果想要寻求生命的真谛,看清本心,则应该学习佛道,见心见佛,体现出了佛教与道教之间的关系。颔联与颈联是通过“灵鹤”、“毒龙”、“三山”、“偷桃”说明道教的许诺是虚妄不可信的,只有佛法无边,表明了诗人扬佛抑道的心理。尾联“今日劝师师莫愁,长生难学证无生”现在劝大师不要忧愁,长生之术是难以学得的表明道教的长生原是没有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登洛阳故城/许浑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洛阳,是有名的古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曾建都于此。隋炀帝时,在旧城以西十八里营建新城,武则天时又加扩展,成为唐代的东都,而旧城由此芜废。许浑这首诗是凭吊故城感怀。
 
  登临送目,一片荒凉颓败的图景展现在眼前:禾黍成行,蒿草遍野,再也不见旧时城市的风貌。“禾黍离离”,是从《诗经。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
 
  由城市的衰败,诗人转念及当年兴建时的情景。“城此”的“城”,这里作动词用,筑城的意思。“岂知劳”的“知”,这里有管得上的意思。劳动人民世世代代不辞艰辛,用双手修建起这座城市,任其弃置废毁,岂不令人痛惜?
 
  诗人的联想活动接着向更广阔的方面展开。“水声东去”,既是写的实景(故洛城紧靠洛水北岸),又有双关寓意。《论语》记载孔子有一次经过河边,望着滔滔不息的河水叹息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人也是由脚下奔流向东的洛水,生发出光阴流逝、人世沧桑之感:昔日繁华的街市、隆盛的朝会、熙来攘往的人群、多少悲欢离合的情事,都在这哗哗不停的水声中变幻隐现,而终归烟消云散。想到这一切,真叫人思潮汹涌,起伏难平!
 
  如果说,“水声”是动景,“山势”就是静景,动静搭配,以沧桑之感暗中联系。洛阳城北有芒山,一作邙山,绵亘四百余里,成为古都的天然屏障,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东汉梁鸿《五噫歌》云:“陟彼北芒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巍兮,噫!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而今,城市虽已不复当年繁盛景象,而那残存的宫殿却还高耸着,仿佛在给历史作见证。用静物这么一衬托,人事变迁之迅速就感受得格外强烈。这一联表面看来是写景,实际上概括了上下千年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蕴含着诗人内心无穷的悲慨,历来为人传诵。
 
  第三联由奔驰的想象折回现实,就眼前景物进一步点染气氛。暮云、寒雨、古堞(城上的矮墙)、空壕,合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空寂之中,几声鸦噪,数点雁影,更增添了萧瑟的情味。
 
  结末又从世事无常推想到神仙的永存。缑(gōu勾)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距洛阳约百里。传说东周灵王的太子晋修仙得道,在缑氏山头骑鹤升天而去。后人纷纷扰扰,可有谁能象王子晋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变迁之外呢?诗人无法解决这个矛盾,只能用一声叹息来收束全篇。
 
  许浑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他追抚山河陈迹,俯仰今古兴废,苍莽历落,感慨深沉,其中隐隐寄寓着一层现实幻灭的悲哀。本篇起得苍凉,接得开阔,对偶工整,句法圆活,在其怀古诗中亦称名作。可惜的是后半篇比较薄弱。颈联虽然刻画工细,但未能翻出新意,缺少转折波澜之势。结尾更落入俗套,调子也嫌低沉无力。


http://www.huaxs.com/forum.php?m ... page%3D1&page=6 第六页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春早郡楼书事寄呈府中群公】许浑

两鬓垂丝发半霜,石城孤梦绕襄阳。
鸳鸿幕里莲披槛,虎豹营中柳拂墙。
画舸欲行春水急,翠帘初卷暮山长。
岘亭风起花千片,流入南湖尽日香。


【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见示詹事相公饯行之什因赠】许浑

紫霄峰下绝韦编,旧隐相如结袜前。

月落尚留东閤醉,风高还忆北窗眠。
江城夜别潇潇雨,山槛晴归漠漠烟。
一顷豆花三顷竹,想应抛却钓鱼船。

【送元昼上人归苏州兼寄张厚二首】许浑

自卜闲居荆水头,感时相别思悠悠。

一樽酒尽青山暮,千里书回碧树秋。
深巷久贫知寂寞,小诗多病尚风流。
昼公此去应相问,为说沾巾忆旧游。

三年无事客吴乡,南陌春园碧草长。

共醉八门回画舸,独还三径掩书堂。
前山雨过池塘满,小院秋归枕簟凉。
经岁别离心自苦,何堪黄叶落清漳。

【送陆拾遗东归】许浑

独振儒风遇盛时,紫泥初降世人知。

文章报主非无意,书剑还家素有期。
秋寺卧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迟。
东归自是缘清兴,莫比商山咏紫芝。

【湖南徐明府余之南邻,久不还家,因题林馆】许浑

湘南官罢不归来,高阁经年掩绿苔。

鱼溢池塘秋雨过,鸟还洲岛暮潮回。
阶前石稳棋终局,窗外山寒酒满杯。
借问先生独何处,一篱疏菊又花开。

【酬和杜侍御】许浑

花时曾省杜陵游,闻下书帷不举头。

因过石城先访戴,欲朝金阙暂依刘。
征帆夜转鸬鹚穴,骋骑春辞鹳雀楼。
正把新诗望南浦,棹歌应是木兰舟。

【酬河中杜侍御重寄】许浑

五色如丝下碧空,片帆还绕楚王宫。

文章已变南山雾,羽翼应抟北海风。
春雪预呈霜简白,晓霞先染绣衣红。
十千沽酒留君醉,莫道归心似转蓬。

卷536_8 【寄献三川守刘公】许浑

三川歌颂彻咸秦,十二楼前侍从臣。

休闭玉笼留鸑鷟,早开金埒纵麒麟。
花深稚榻迎何客,月在膺舟醉几人。
自笑东风过寒食,茂陵寥落未知春。

半年三度转蓬居,锦帐心阑羡隼旟。

老去自惊秦塞雁,病来先忆楚江鱼。
长闻季氏千金诺,更望刘公一纸书。
春雪未晴春酒贵,莫教愁杀马相如。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许浑
词赋名高身不闲,采衣如锦度函关。

镜中鸾影胡威去,剑外花归卫玠还。
秋浪远侵黄鹤岭,暮云遥断碧鸡山。
时人若问西游客,心在重霄鬓欲斑。

【长庆寺遇常州阮秀才】许浑


高阁晴轩对一峰,毗陵书客此相逢。

晚收红叶题诗遍,秋待黄花酿酒浓。
山馆日斜喧鸟雀,石潭波动戏鱼龙。
上方有路应知处,疏磬寒蝉树几重。


【赠闲师(一作送令闲上人)】许浑
近日高僧更有谁,宛陵山下遇闲师。
东林共许三乘学,南国争传五字诗。
初到庾楼红叶坠,夜投萧寺碧云随。
秋江莫惜题佳句,正是磷磷见底时。
【东游留别李丛秀才】许浑
烦君沽酒强登楼,罢唱离歌说远游。
文字岂劳诸子重,风尘多幸故人忧。
数程山路长侵夜,千里家书动隔秋。
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
【竹林寺别友人(一作与德玄别,一作李玄)】许浑
骚人吟罢起乡愁,暗觉年华似水流。
花满谢城伤共别,蝉鸣萧寺喜同游。
前山月落杉松晚,深夜风清枕簟秋。
明日分襟又何处,江南江北路悠悠。



【送处士武君归章洪山居(一作送武全通处士归隐洪山)】许浑
形影无群消息沉,登闻三击血沾襟。
皇纲一日开冤气,青史千年重壮心。
却望乌台春树老,独归蜗舍暮云深。
他时纵有征书至,雪满空山不可寻。
【题义女亭】许浑
身没兰闺道日明,郭南寻得旧池亭。
诗人愁立暮山碧,贾客怨离秋草青。
四望月沉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
至今乡里风犹在,借问谁传义女铭。



【吴门送振武李从事】许浑
晚促离筵醉玉缸,伊州一曲泪双双。
欲携刀笔从新幕,更宿烟霞别旧窗。
胡马近秋侵紫塞,吴帆乘月下清江。
嫖姚若许传书檄,坐筑三城看受降。



【郊居春日有怀府中诸公并柬王兵曹】许浑
欲学渔翁钓艇新,濯缨犹惜九衢尘。
花前更谢依刘客,雪后空怀访戴人。
僧舍覆棋消白日,市楼赊酒过青春。
一山桃杏同时发,谁似东风不厌贫。



【同韦少尹伤故卫尉李少卿】许浑
客醉更长乐未穷,似知身世一宵空。
香街宝马嘶残月,暖阁佳人哭晓风。
未卷绣筵朱阁上,已开尘席画屏中。
何须更赋山阳笛,寒月沉西水向东。



【舟行早发庐陵郡郭寄滕郎中】许浑
楚客停桡太守知,露凝丹叶自秋悲。
蟹螯只恐相如渴,鲈鲙应防曼倩饥。
风卷曙云飘角远,雨昏寒浪挂帆迟。
离心更羡高斋夕,巫峡花深醉玉卮。



【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许浑
外监多假帝王尊,威胁偏裨势不存。
才许誓心安玉垒,已伤传首动金门。
三千客里宁无义,五百人中必有恩。
却赖汉庭多烈士,至今犹自伏蒲轮。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姑苏城外柳初凋,同上江楼更寂寥。绕壁旧诗尘漠漠,
对窗寒竹雨潇潇。怜君别路随秋雁,尽我离觞任晚潮。
从此草玄应有处,白云青嶂一相招。知

卷536_22 【夜归孤山寺却寄卢郎中】许浑

青山有志路犹赊,心在琴书自忆家。醉别庾楼山色晓,
夜归萧寺月光斜。落帆露湿回塘柳,别院风惊满地花。
他日此身须报德,莫言空爱旧烟霞。知

卷536_23 【赠桐庐房明府先辈】许浑

帝城春榜谪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阙下书功无后辈,
卷中文字掩前贤。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知

卷536_24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许浑

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青山尽日寻黄绢,
沧海经年梦绛纱。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知

卷536_25 【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许浑

南郭烟光异世间,碧桃红杏水潺潺。猿来近岭猕猴散,
鱼下深潭翡翠闲。犹阻晚风停桂楫,欲乘春月访松关。
几回策杖终难去,洞口云归不见山。知

卷536_26 【客至】许浑

得路逢津更俊才,可怜鞍马照春来。残花几日小斋闭,
大笑一声幽抱开。袖拂碧溪寒缭绕,冠欹红树晚徘徊。
相逢少别更堪恨,何必秋风江上台。知

卷536_27 【经李给事旧居】许浑

归作儒翁出致君,故山谁复有遗文。汉庭使气摧张禹,
楚国怀忧送范云。枫叶暗时迷旧宅,芳花落处认荒坟。
朱弦一奏沉湘怨,风起寒波日欲曛。知

卷536_28 【新兴道中】许浑

芙蓉村步失官金,折狱无功不可寻。初挂海帆逢岁暮,
却开山馆值春深。波浑未辨鱼龙迹,雾暗宁知蚌鹬心。
夜榜归舟望渔火,一溪风雨两岩阴。知

卷536_29 【下第有怀亲友】许浑

万山晴雪九衢尘,何处风光寄梦频。花盛庾园携酒客,
草深颜巷读书人。征帆又过湘南月,旅馆还悲渭水春。
无限别情多病后,杜陵寥落在漳滨。知

卷536_30 【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许浑

汴人迎拜洛人留,虎豹旌旗拥碧油。刁斗严更军耳目,
戈鋋长控国咽喉。柳营出号风生纛,莲幕题诗月上楼。
应念散郎千里外,去年今夜醉兰舟。知

卷536_31 【卧病(时在京都)】许浑

寒窗灯尽月斜晖,佩马朝天独掩扉。清露已凋秦塞柳,
白云空长越山薇。病中送客难为别,梦里还家不当归。
惟有寄书书未得,卧闻燕雁向南飞。知

卷536_32 【残雪】许浑

忆昨新春霰雪飞,阶前檐上斗寒姿。狂风送在竹深处,
隔日未消花发时。轻压嫩蔬旁出土,冷冲幽鸟别寻枝。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晚来又喜登楼见,一曲高歌和者谁。知
卷536_33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许浑

谢守携猿东路长,袅藤穿竹似潇湘。碧山初暝啸秋月,
红树生寒啼晓霜。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
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知

卷536_34 【送人之任邛州】许浑

绿发监州丹府归,还家乐事我先知。群童竹马交迎日,
二老兰觞初见时。黄卷新书芸委积,青山旧路菊离披。
亨衢自有横飞势,便到西垣视训辞。知

卷536_35 【和河南杨少尹奉陪薛司空石笋诗】许浑

暖溪寒井碧岩前,谢傅宾朋盛绮筵。云断石峰高并笋,
日临山势远开莲。闲留幢节低春水,醉拥笙歌出暮烟。
闻道诗成归已夕,柳风花露月初圆。知

卷536_36 【献鄜坊丘常侍】许浑

诏选将军护北戎,身骑白马臂彤弓。柳营远识金貂贵,
榆塞遥知玉帐雄。秋槛鼓鼙惊朔雪,晓阶旗纛起边风。
蓬莱每望平安火,应奏班超定远功。知

卷536_37 【寄当涂李远】许浑

赋拟相如诗似陶,云阳烟月又同袍。车前骥病驽骀逸,
架上鹰闲鸟雀高。旧日乐贫能饮水,他时随俗愿餔糟。
不须倚向青山住,咏雪题诗用意劳。知

卷536_38 【和崔大夫新广北楼登眺】许浑

北望高楼夏亦寒,山重水阔接长安。修梁暗换丹楹小,
疏牖全开彩槛宽。风卷浮云披睥睨,露凉明月坠阑干。
庾公恋阙怀乡处,目送归帆下远滩。知

卷536_39 【送客自两河归江南(一作西河送客归江南)】许浑

两河庶事已堪伤,南客秋归路更长。台畔古松悲魏帝,
苑边修竹吊梁王。山行露变茱萸色,水宿风披菡萏香。
遥羡落帆逢旧友,绿蛾青鬓醉横塘。知

卷536_40 【题陆侍御林亭】许浑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松斋下马书千卷,
兰舫逢人酒一杯。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
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知

卷536_41 【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许浑

云斋曾宿借方袍,因说浮生大梦劳。言下是非齐虎尾,
宿来荣辱比鸿毛。孤舟千棹水犹阔,寒殿一灯夜更高。
明日东林有谁在,不堪秋磬拂烟涛。知

卷536_42 【春日思旧游寄南徐从事刘三复】许浑

风暖曲江花半开,忽思京口共衔杯。湘潭云尽暮山出,
巴蜀雪消春水来。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
蓟门高处极归思,陇雁北飞双燕回。知

卷536_43 【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许浑

楚水西来天际流,感时伤别思悠悠。一尊酒尽青山暮,
万里书回碧树秋。日落远波惊宿雁,风吹轻浪起眠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嵩阳亲友如相问,潘岳闲居欲白头。知
卷536_44 【送杜秀才归桂林】许浑

桂州南去与谁同,处处山连水自通。两岸晓霞千里草,
半帆斜日一江风。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
愁君路远销年月,莫滞三湘五岭中。知

卷536_45 【春雨舟中次和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寄江南】许浑

芳草渡头微雨时,万株杨柳拂波垂。蒲根水暖雁初落,
梅径香寒蜂未知。词客倚风吹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青云几首诗。知

卷536_46 【东陵赴京道病东归寓居开元寺寄卢员外宋魏二先辈】许浑

西风吹雨雁初时,病寄僧斋罢献书。万里咸秦劳我马,
四邻松桂忆吾庐。沧洲有约心还静,青汉无媒迹自疏。
不是醉眠愁不散,莫言琴酒学相如。知

卷536_47 【闻开江宋相公申锡下世二首】许浑

权门阴奏夺移才,馹骑如星堕峡来。晁氏有恩忠作祸,
贾生无罪直为灾。贞魂误向崇山殁,冤气疑从汨水回。
毕竟功成何处是,五湖云月一帆开。知

月落湘潭棹不喧,玉杯瑶瑟奠蘋蘩。谁能力制乘时鹤,
自取机沉在槛猿。位极乾坤三事贵,谤兴华夏一夫冤。
宵衣旰食明天子,日伏青蒲不敢言。主

卷536_48 【赠所知】许浑

因钓鲈鱼住浙河,挂帆千里亦相过。茅檐夜醉平阶月,
兰棹春归拍岸波。湖日似阴鼍鼓响,海云才起蜃楼多。
明时又作闲居赋,谁荐东门策四科。主

卷536_49 【谢人赠鞭】许浑

蜀国名鞭见惠稀,驽骀从此长光辉。独根拥肿来云岫,
紫陌提携在绣衣。几度拂花香里过,也曾敲镫月中归。
莫言三尺长无用,百万军中要指挥。主

卷536_50 【早秋寄刘尚书】许浑

天生心识富人侯,将相门中第一流。旗纛早开擒虎帐,
戈鋋初发斩鲸舟。柳营书号海山暝,菌阁赋诗江树秋。
昨夜雨凉今夜月,笙歌应醉最高楼。主

卷536_51 【及第后春情】许浑

世间得意是春风,散诞经过触处通。细摇柳脸牵长带,
慢撼桃株舞碎红。也从吹幌惊残梦,何处飘香别故丛。
犹以西都名下客,今年一月始相逢。主

卷536_52 【归长安】许浑

三年何处泪汍澜,白帝城边晓角残。非是无心恋巫峡,
自缘□臂到长安。黔江水暖还曾饮,楚岫云深不识寒。
大抵莫教闻雨后,此时肠断不应难。主

卷536_53 【经古行宫】许浑

台阁参差倚太阳,年年花发满山香。重门勘锁青春晚,
深院垂帘白昼长。草色芊绵侵御路,泉声呜咽绕宫墙。
先皇一去无回驾,红粉云鬟空断肠。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卷536_54 【秋晚怀茅山石涵村舍】许浑

十亩山田近石涵,村居风俗旧曾谙。帘前白艾惊春燕,
篱上青桑待晚蚕。云暖采茶来岭北,月明沽酒过溪南。
陵阳秋尽多归思,红树萧萧覆碧潭。主

卷536_55 【贵游】许浑

朝回佩马早凄凄,年少恩深卫霍齐。斧钺旧威龙塞北,
池台新赐凤城西。门通碧树开金锁,楼对青山倚玉梯。
南陌行人尽回首,笙歌一曲暮云低。主

卷536_56 【赠别】许浑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门外若无南北路,
人间应免别离愁。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主

卷536_57 【秋夜与友人宿】许浑

楚国同游过十霜,万重心事几堪伤。蒹葭露白莲塘浅,
砧杵夜清河汉凉。云外山川归梦远,天涯岐路客愁长。
寒城欲晓闻吹笛,犹卧东轩月满床。主

卷536_58 【将赴京留赠僧院】许浑

九衢尘土递追攀,马迹轩车日暮间。玄发尽惊为客换,
白头曾见几人闲。空悲浮世云无定,多感流年水不还。
谢却从前受恩地,归来依止叩禅关。主

卷536_59 【寄湘中友人】许浑

莫恋醉乡迷酒杯,流年长怕老年催。西陵水阔鱼难到,
南国路遥书未回。匹马计程愁日尽,一蝉何事引秋来。
相如已定题桥志,江上无由梦钓台。主

卷536_60 【江上逢友人】许浑

故国归人酒一杯,暂停兰棹共徘徊。村连三峡暮云起,
潮送九江寒雨来。已作相如投赋计,还凭殷浩寄书回。
到时若见东篱菊,为问经霜几度开。主

卷536_61 【金谷怀古】许浑

凄凉遗迹洛川东,浮世荣枯万古同。桃李香销金谷在,
绮罗魂断玉楼空。往年人事伤心外,今日风光属梦中。
□□□□□□□,□□□□□□□。主

卷536_62 【经行庐山东林寺】许浑

离魂断续楚江壖,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数悉,
青山长在好闲眠。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
他岁若教如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主

卷536_63 【途中逢故人,话西山读书早曾游览】许浑

西岩曾到读书堂,穿竹行沙十里强。湖上梦馀波滟滟,
岭头愁断路茫茫。经过事寄烟霞远,名利尘随日月长。
莫道少年头不白,君看潘岳几茎霜。主

卷536_64 【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许浑

帘卷平芜接远天,暂宽行役到尊前。是非境里有闲日,
荣辱尘中无了年。山簇暮云千野雨,江分秋水九条烟。
马蹄不道贪西去,争向一声高树蝉。主

卷536_65 【冬日五浪馆水亭怀别】许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17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芦荻花多触处飞,独凭虚槛雨微微。寒林叶落鸟巢出,
古渡浪高鱼艇稀。云抱四山终日在,草荒三径几时归。
江城向暝东风急,一半乡愁闻捣衣。主

卷536_66 【送别】许浑

溪边杨柳色参差,攀折年年赠别离。一片风帆望已极,
三湘烟水返何时。多缘去棹将愁远,犹倚危楼欲下迟。
莫殢酒杯闲过日,碧云深处是佳期。主

卷536_67 【寄远】许浑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
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主

卷536_68 【新柳】许浑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绿阴未覆长堤水,
金穗先迎上苑春。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日送行尘。
东□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主

卷536_69 【旅怀作】许浑

促促因吟昼短诗,朝惊秾色暮空枝。无情春色不长久,
有限年光多盛衰。往事只应随梦里,劳生何处是闲时。
眼前扰扰日一日,暗送白头人不知。主

卷536_70 【雁】许浑

万里衔芦别故乡,云飞水宿向潇湘。数声孤枕堪垂泪,
几处高楼欲断肠。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主

卷536_71 【出关】许浑

朝缨初解佐江滨,麋鹿心知自有群。汉囿猎稀慵献赋,
楚山耕早任移文。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关吏不须迎马笑,去时无意学终军。主

卷536_72 【寄房千里博士】许浑

春风白马紫丝缰,正值蚕眠未采桑。五夜有心随暮雨,
百年无节待秋霜。重寻绣带朱藤合,更认罗裙碧草长。
为报西游减离恨,阮郎才去嫁刘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1:29 , Processed in 0.1069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