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30|回复: 1

转 诗词创作中的常见问题偶拾 作者熊东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词创作中的常见问题偶拾

诗词创作是一门艺术,除了掌握平仄、叶韵、对仗、粘联等基本规则之外,还须讲究立意、选材、谋篇、布局以及文字提炼、语言驾驭乃至内容与体裁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初学者往往容易挂一漏万,顾此失彼。这里,我将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略加整理,归纳为若干类,提供给学员朋友们作参考。
一、“夹生”类

在当代诗坛,煮“夹生”饭的作手不在少数,随便翻开一本诗词刊物,我敢说没有不带“夹生”饭的。犯这类毛病的人,多为格律娴熟者,“火候”往往差在文字驾驭上。请看例作:

晚郊闲步书所见

白云山色隐,墟里起炊烟。新月穿云朵,鸣蝉噪竹园。

松涛翻雨急,归鸟入林喧。仰卧青苔上,身轻漂若仙。

这首诗出自一位离休老干部之手,如果单从音韵、格律上看,已经完全符合规范;然而若从语言、艺术方面要求,则又问题多多。

起句的“山色”便不宜“隐”去,题目既云“书所见”,一“隐”便难有“所见”了。只有让其显露些儿,方能引发无边情兴。故不如用“遥瞩目”取代后三字,以便预留余地,逗起下文。次句套用王维“墟里上孤烟”,易“上”为“起”,已属多馀,把“孤烟”变作“炊烟”,就更没有道理了。作者的原意,或许是想为“隐”字提供一点因由,殊不知“炊烟”一物,早已成为历史,今日的白云山,哪里还有它的踪影?诗一脱离现实,便无立足之根,因此,这一句就算王摩诘不提异议也难以适用。倘用“山影翠横天”这样的自家产品取代之,则不惟可脱因袭之嫌,且与上句水接云衔,构成了一幅美妙图景。中两联前四字结构相同,句型板滞,且用字理意多重合,如“鸣”、“噪”、“喧”等,加之取景亦不甚得宜,因此不作出大的调整恐难以撑持门面。综合四句考虑,首先应当让“归鸟”提前开声,并易“林”

为“木”,凝集镜头,推出一“古木喧归鸟”的热闹画面。“新月”句自然淘汰,因其与鸟喧场景不符,月出则乌安也。其次是需要另取一傍晚景观作下联,补足全景。用落日取代月亮,似较合适,作“长河嵌落圆”,便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了。这五个字虽然同样出自王摩诘,但较俏皮,不至于丢了他老人家的颜面。“蝉鸣”一句也自动下岗,有了鸟喧,就不必劳动“知了”先生的大驾了。五六句的改造略同三四句。上联主要是调整字词位置,以免与三四句同形;下联因“归鸟”前移,亦须另补,试拟“雾散石生烟”五字代之,其产生的错觉效果,应与“涛翻松作雨”不相上下。

结联亦不甚妥贴,既是“闲步”,何得“仰卧”?且作者年事已高,卧于“青苔”之上,扯了湿气,腰骨痛起来可不是作耍的。更何况“漂若仙”之类话语(“漂”疑为“飘”之误),也不宜道得如此明白。诗到结尾须留余地,不必自家把话说足。把《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先生请出来收拾残局如何?若以“安得呼元亮,桃源写另篇”收束,则此地风光之美妙便自不待言了。这样,就把无限的想象空间留给了读者,不至于让人一览无馀。现在,让我们将改后的诗统览一遍:

晚郊闲步书所见

白云遥瞩目,山影翠横天。古木喧归鸟,长河嵌落圆。

涛翻松作雨,雾散石生烟。安得呼元亮,桃源写另篇。

下面这首咏物诗,所犯的是同类毛病:

夜来香

庭前花簇下,寂寞又秋冬。雨滴横枝瘦,风吹叶影重。

露清颜色淡,月白暗香浓。高洁谁可比?池荷与涧松。

咏物之作,须具所咏对象鲜明个性,否则便是通用标签,随处可贴。此诗写夜来香,只具一般花的共性,非夜来香专利所有,难说成功。

起首便含混不清,哪有夜来香的影子?此处宜点破身份,扣住题目,方为正招。三四句亦属随意笔墨,看似摇曳生姿,实则与本花无大关联;加之对仗不工,便作通用标签也差了成色。倘略加变易,继续扣住“夜”字写,情况却又不同。“月下枝形瘦,风前叶影重”,无形中不有了几分“夜来香”面目吗?

五六句稍具意味,惟句型板滞(几与上联同形),改为流水对,通篇俱活。结语将就,“可”字违律,改作“堪”,问题便解决了。加工润色之后再来品味它,你的感觉会如何呢?

夜来香

夜分瑶蕊绽,那复记秋冬。月下枝形瘦,风前叶影重。

莫嫌颜色淡,自有暗香浓。高洁谁堪比?池荷与涧松。
发表于 2013-6-7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21:35 , Processed in 0.0588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