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8|回复: 5

[卧云书院炼笔] 华夏一青卧云轩书院九月十六号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9-17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今天要讲解下咏物诗的写作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在诗中作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古人很喜欢咏物,据统计,仅《全唐诗》已存咏物诗6261首,其中初唐504首,盛唐746首,中唐1455首,晚唐3556首。


我们一青呢讲过咏物诗词的写法,但是没有具体到咏物诗的写法。其实这是互通的。当时觉的无需分的过细


提起咏物诗呢,大家可能会写起来骆宾王的那首鹅。
但是不管你是直接描写物体,还是借物言志。首先都要做到一点
要把诗写的生动形象。
这样才可以怎么把诗写的形象生动呢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来看一组咏蝉的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作者:虞世南


我们再来看骆宾王的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我们再接着看李商隐的 咏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无论是虞世南想表达高洁也好,骆宾王想表达怨情也好,李商隐想表达孤清也好,都不是直说,都是通过对蝉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的,这就不生硬,不直白,能够让人有生动的想象。
写诗,必须注重形象思维,必须写得鲜活生动,只有这样,才是文学作品而不是报告也不是论文。



咏物诗,必须有物,没有物就称不起咏物诗。但只简单写物不行,还要有人的思想情感作其灵魂。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写的物就会苍白无力。情中有物,物中有情,情物交融了,才是咏物诗应有的境界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我们说了,咏物诗的两种写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咏物诗的两种表现手法


一:形神俱似,运用正面描写和反衬手法
二:运用侧面烘托和反衬手法



在唐代,唐明皇时期张九龄为相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故事。
张九龄在相,有謇谔匪躬之诚。明皇怠于政事,李林甫阴中伤之。方秋,明皇令高力士持白羽扇赐焉。张九龄作《归燕诗》贻林甫,林甫知其必退,恚怒稍解。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践,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归燕诗》从海燕微眇说起,实际是说自己是从民间来的,不像李林甫的出身贵族。“泥滓贱”从燕子衔泥作窠来的,在玉堂的画梁上作窠,实指自己从民间来到朝廷作相。“暂来”表示只是暂时作相,不会久留朝廷的。最后点明“无心与物竞’,并不想和李林甫争权,希望他不要猜忌,不要中伤他。这是有寄托的诗,当时唐明皇追求声色,怠于政事,大权已经落到李林甫手里,张九龄已经看到自己不可能有所作为,所以写了这首表示退让的诗,透露他无可奈何的心情。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来看个袁白燕的故事:袁凯谒杨廉夫,见几上有杨廉夫的《咏白燕诗》,谓廉夫曰:“此诗殆未尽体物之妙。”廉夫不以为然。海叟归作诗,翌日呈廉夫云:“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柳絮池塘春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廉夫得诗叹赏,连书数纸,尽散坐客,一时呼为袁白燕。


白燕
元杨维祯(杨廉夫)
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
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
天下公侯夸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
江湖多少闲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
白燕
元袁凯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春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这里引了两首《咏白燕》的诗,袁凯认为杨维祯的一首“未尽体物之妙”,杨维祯不以为然。所谓“体物之妙”,就是咏物诗要不即不离,不离于物,又不要太粘着物上。杨维祯时大本的一首,太粘着物上。如“玉剪一双”,专写白燕的形状,紫颔、乌衣专指燕子,用来反衬白燕,这些就不免粘着物上。杨维祯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大,这首诗还是写得工的。袁凯因此自写一首,他的一首,既是写白燕,又不粘着白燕。他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联系到“故国飘零”,这就点明是燕子。再联系到月明无影,雪满未归,用来衬出“白”字;柳絮、梨花也是衬出“白”字,暗指白燕。最后两句有些寓意。


这两首有同有异,相同的如杨维祯的“春社归”同袁的“旧时王谢”都点燕子,杨维祯的“带雪”“院月”同袁的“月明”“雪满”都点白,时的“鸥鹭”也点白。时的在江湖与袁的不向昭阳都指在野。这是相同的。相异的,如上面指出的时比较粘着的写法,袁没有。这两首诗都追求“体物之妙”,比起张九龄的《归燕诗》,咏物而抒情的显得不如,也没有寄托。

 楼主| 发表于 2017-9-17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我们来看下林和靖的三首咏梅诗。
山园小梅
宋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梅花》
宋林逋
吟怀长恨负芳时,为见梅花辄入诗。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
人怜红艳多应俗,天与清香似有私。
堪笑胡雏亦风味,解将声调角中吹。



《梅花》
宋林逋
小园烟景正凄迷,阵阵寒香压麝脐。
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
画工空向闲时看,诗客休征故事题。
惭愧黄鹂与蝴蝶,只知春色在桃蹊。



第一首大家读的多


欧阳修曾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不如“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也有人认为“‘池水倒窥疏影动,屋檐斜入一枝低’这一联写的最好。其实各有各的特点,怎么说呢,有句话说的好,叫各花入各眼。


我们举林和靖诗的用意,不是要说哪首好,哪首不好,而是要说明一点,咏物要描写出物体的神态,但是也要注意,要描写物象的神态和用合适的背景。
这些咏梅诗。一首写梅花的风格高,给它安排一个背景,雪后园林,水边篱落,用雪来衬托,显得梅花耐冷,在百花凋谢时开放;用水边来衬托,显出梅枝横斜的倒影,跟一般花不同,这些都从梅花的风格着眼的。一首写梅花的神情,疏影暗香是写花,用水和月来陪衬,因为写出了花的神态,所以更为人所爱好。





刚才我们说了,咏物诗最好的写法是:咏物要有寄托,有寄托的作品高调才高。寄托要做到天衣无缝,不能过于拼凑。这个是咏物诗格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三点,咏物诗的格调。


咏物诗要写出物的神态,
《白莲》
唐皮日休
素蘤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住瑶池。
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用月晓风清做背景来衬托,也是要写白莲花的神情,它的写法,同用月和水来衬托梅花的写法一样。这里说的是描写物象的神态和用合适的背景的。



咏物也有寄托的,是另一种写法。有寄托呢,就要有格调。我们来以下几首作品举例。
《十一月中旬至扶风见梅花》
唐李商隐
匝路亭亭艳,非时裛裛香。
素娥唯与月,青女不饶霜。
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



纪晓岚评这诗是这样说的: “匝路是至扶风,非时是十一月中旬。三四,爱之者虚而无益,妒之者实而有损。结仍不脱十一月中旬。纯是自寓。”纪昀认为这首诗纯粹是寄托自己的感慨的。因为是十一月中旬开的,不是梅花开的时候,所以称“非时”,称“早秀”。“不待作年芳”,不等到报春的时候就开。这里可能也有寄托。李商隐生在唐朝没落的时代,所以他的诗不可能发生报春的作用。主要的寄托,是“素娥唯与月,青女不饶霜。”素娥就是月里嫦娥,青女就是主管霜的女神。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到咏物诗的另一种写法,就是怎样寄托。寄托的话还是贴切咏物的,既是写梅花,也是自寓,这样的咏物。才是好的咏物诗。


我们上节课中,举了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和薛宝钗的诗


今天我们继续来举她们的海棠诗


宝钗 白海棠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首联是说,作者比较珍爱这个白海棠,亲自打理,首联只是说作者喜爱这个白海棠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第二联是赞美海棠的洁白素雅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这联是说,正因为淡雅至极,所以才显的它娇艳。如果多愁善感,便难免留下斑痕这联名是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人的性格,因为这诗是小说里的诗,所以写出的正是宝钗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最后一联是说,白海棠预报答秋神使它这样雅洁,才会默默无语站在那里直到日落黄昏这诗写的含蓄别致,明是写花,实际是写人,写出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来分析下这诗的章法从叙述起,写出自己比较珍爱海棠,然后承以海棠的洁白素雅,也是作者为什么喜爱它的原因。然后颈联颈联是律诗的关键,因为起承都是在写花,那么转联必须写出人物的性格,因为咏物诗不管怎么去写,托物言志是必须的。否则这诗就流于表面了。尾联呢,也很见功底,以一特写镜头来收尾。将人与花二者合一来表达。大家看下二联是写花,三联实际是写人,那么结尾一句将人和花融合在一起。这样的章法是古人最为常用的。也很见功底的一首咏物律诗的章法。



我们来看林黛玉的律诗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首联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潇洒不羁的性格,同时也把作者的奇思妙想表达出来了。“碾冰为土玉为盆”更关键的是表达出白海棠的冰清玉洁的品格,同时明是写花,实际上是写人的品格承联承接首联,将这个奇思妙想继续深化。以梨花的洁白和梅花的清香---高古。来继续刻画白海棠的冰清的品格偷来和借的,这个很见炼字功底那么我们刚才说了,颈联是律诗的关键,同样这首律诗颈联实际上是描写的是人物的性格也是黛玉这个角色的自我咏叹。月窟仙人,秋闺怨女。这些都符合黛玉的性格特点。尾联,和宝钗的表现手法一致,将写花和写人溶在一起不同的是,黛玉以情语结尾,宝钗呢是以景语收尾。这里要说两点第一,同样的章法,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两人章法一样,但是表现手法完全不同,这样的诗才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特点。其实这些都是曹雪芹写的。也体现了曹的艺术功底这告诉我们写诗呢,同样的章法,可以使用不同的手法,这样构思才是正确的。虽然我们现在暂时做不到,但我们要知道,写诗填词最忌讳就是自我重复。


这里告诉我们写诗呢,构思章法一样,但是表现手法可以不同的。不理解这个,就不会明白写诗的千变万化的技巧。就会觉的写诗,很呆板咏物诗词的写法有三种手法



第一:只描写物体的形态,曲尽其妙
第二:借物抒情
第三:咏物要有寄托



这个是我们今天的课的总结


有寄托的作品高调才高。寄托要做到天衣无缝,不能过于拼凑。这是咏物诗词的三种写作方法。这三种方法都可以使用。并不是说你用了第一种方法,那么你的这作品写的不好。是这样,关键要看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情感是什么。也就是说他的出发点是什么。来考虑选取哪种方法来写。


以前呢,我在网上曾和几个论坛的诗友搞过几次比赛,曾经有一个咏物诗的比赛呢,是这样的咏雪,七律,限支韵
七律.咏雪
现代网友
飘如柳絮落凝脂,高洁吟风片片诗。岂为山寒遮素帽?愿陪梅冷斗清姿。
流云不系他乡梦,庾岭还留昨夜痴。忽报春归零喜泪,纷纷化雨润青枝。
七律.咏雪
现代奉旨填词柳三
雪似人生易别离,人生似雪苦参差。
时随风袂舞千里,偶借梅梢栖一枝。
淡泊情怀倚天远,清高傲骨倩谁知?
都云自古春来晚,不道春归多路歧。



这是我和情僧当年一起比赛时候的作品。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大家晚安。

发表于 2017-9-18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1:31 , Processed in 0.06435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