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15|回复: 27

[联话] 《评释巧对》清·汪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释巧对》清·汪升

本书简介
  《新镌评释巧对》,十八卷,清初星江汪升撰。升字兰友,生平不详。

  是书为较早出现的类同联话的刻本,所辑五百余首联语,绝大多数属于巧对类,可谓洋洋大观,包罗万象。撰者在广泛搜集的基础上,就此前坊间的同类刻本作了适度清理。全书按内容分类,首举对文,次为注释与评述,语言浅近,条分缕析,对旧时初学对联的学童不失为一本可以开心智、长见识的启蒙读物。从书中的评释可以考知撰者大约是一位塾师,所以冬烘气较浓,思想较迂腐,且引经据典去嘲弄身有残疾者。又,撰者学识肤浅,引书与原文多有出入,举人事亦多有舛误,甚至举唐人温李对答却涉及宋人赵普事。

  《评释巧对》书前有汪升康熙五十一年(1712)冬十月所作《选评精巧对类自序》、《新镌评释巧对目录总论》,分别阐述了编纂大意及各卷之内容特色。龚联寿《联话丛编》及国学网《国学宝典——中国历代笔记(清代卷)》据收入此书。哈哈儿即据此两版本录校制作。对《自序》提到的尖圈符号,改以下划线代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选评精巧对类自序
  《系词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则两间之内,有阳必有阴,有奇必有偶。故其见于天地万物者,有流行未尝无对,待其在于人,凡事皆有之,虽文字亦然。此自古以来,无论成人小子,皆有属对之说也。对之为类,固有天文、地理、人事与鸟兽、花木、身体、衣服、宫室、器用及珍宝、书史、时令、数目之异门,其出题者,或抚时动念,或见景生情,或髑物兴怀,或因人命意,种种不同,而属对首要以各中其旨为佳。以言其法,不特字义之死活、虚实,声音之平仄、高下宜相符也,即物之彼此,意之主宾,皆须相敌而无差焉。其为法也精矣。能通其法,则一切对联皆可仿此。诗歌古文词尽不外是,即八股中之对句,亦以其法行之。而于棘闱之表判尤宜,朝廷诏诰批答之文又岂出于斯乎?扩而充之,其为用也多矣。尝观古今之善属对者,或入泮,或拜官,或得偶,或受财,或免刑而活命焉,其为益也不更大乎?故从来之登于梨枣者,载籍极博,而对类之刻亦复不少。但选之者惟以天文、地理等分门,以句字之多寡为序,而各种对法杂出乎其间,使观之者难以引伸触类耳。愚之为是编也,撮其大要,别为十八类,天文、地理皆备于内,而以其类相从,则句字之多寡弗计焉。虽《玉堂》所载巧对,亦以其意分为三十类矣,然愚与彼之所分者多有不侔。且彼以对句杂于叙事之内,纲目不分,令人对之茫然。况他人之选者,徒载其文词,而不考其事实;即纪其事实,而不加其释评。甚而无句读,无圈点,则众人观之,安能醒目而会心乎?愚于是编,则以文词列之于前,以事实载之于后,苟无事实之可考者,而亦释评之必加。若无庸于释评者,则为之句读,为之圈点。而有意之所存在某字者,仍用尖圈以表之,使人一望瞭然,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得愚是编而存之,凡欲为四六者,固可悟其对句、对字、对意之精;而为师于童蒙者,尤可以之启发其心思,引进其学问也。且无论何人,举之于口,可为谈笑之资;笔之于书,可为引证之藉。即当燕饮之际,欲因人、因时、因事以行觞政,亦无不可取诸其中而出之。若往来于江湖者,或在舟,或在寓;或炎天夏日,或霖雨冬时;或于己独阅,或与人并观,不亦可为驱愁取乐之一助乎?末附牖蒙一类,专为教小子者设也。若夫醒世又皆可以劝戒人者,故特加之发明。韩昌黎《上于襄阳书》曰:“如赐览观,亦足以知其志之所存。”吾于此类,亦云。康熙五十一年冬十月星江汪升撰。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新镌评释巧对目录总论
  余之分门,与从来诸家以天文等为类者不同。盖就其所对之句,以类相从,使人易于寻玩也。而其间所选对句,亦有数类以天文等分而序之者矣。所分之类,虽云二十,皆有两类为偶之意,如寓意与赋事相对,写景与状物相对。是已各类之内有事实者为上,无事实者为下。惟卷末所附牖蒙、醒世二类,则无上下之可分焉。虽所选对句于诸类中亦有彼此可相通者,而既区以别矣,则义各有所取耳。

  赋事为卷之一:

  朱子注《诗经》云:“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此类所列对句,俱是就事言事,故谓之赋。有无实事而为假设之词者,比如文王后妃托言采卷耳、陟崔嵬而亦谓之赋也。事字所包者广,凡天地人物事皆是。

  寓意为卷之二:

  不明指其事,而隐寓其意,此与比体相似。《诗经》注云:“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寓意亦然。

  状物为卷之三:

  状物者,就物之形状而描写之也。物字所包亦广,天地人物事,亦皆在其中也。

  写景为卷之四:

  写景与状物大同小异,以其对句之多,故强分为两类。大约景之自然在物者,则谓之状物;物之有因成景者,则谓之写景耳。

  借影为卷之五:

  借影者,借此以影于彼也。此与寓意相似而微不同。盖寓意为隐,而借影则显矣。

  照应为卷之六:

  照应者,照彼以应于此,盖就其上下而言耳。有以意之相合为言者,有以意之相反为言者。无论一句二句,皆有照应处也。

  采色为卷之七:

  《书》曰:“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则色固有五矣。然有正色,有间色,其色甚多,皆成其采,即粉字、班字,亦为采色。

  数目为卷之八:

  自一二以至万亿,皆数也。即孤字、单字、只字、双字、半字,亦为数目之属。

  物类为卷之九:

  物各不同,而以其类相从,故曰物类。有以数端为偶者,即从而录之耳。

  人名为卷之十:

  专以人之姓名为言,或二人,或四五人,无论男女,皆以之为偶。此则又是一格矣。

  拆字为卷之十一:

  或一字分为两字,或两字合为一字;或移上就下,或移下就上;或移左就右,或移右就左;或移内就外,或移外就内,概谓之拆。

  叶音为卷之十二:

  或一边俱是平声,或一边俱是仄声;或声之相同,或声之相近,亦谓之叶。

  字殊为卷之十三:

  所读之音虽一,而所画之字却殊,此与字之拆者不同,故另为一类。

  音异为卷之十四:

  所画之字虽同,而所读之音却异,此与字之殊者又相反矣。

  叠文为卷之十五:

  此文字是《孟子》“不以文害辞”之文,朱子训之为字者,是已叠者不一而足之。词自一字以至数字,或顺而下,或逆而上,颠倒错综,皆以为叠。

  成语为卷之十六:

  有尽述成语以见意而不自措一词者,亦有自措他词而以成语合意者。无论出自经书子史诗词歌赋与夫恒言俗说皆是。

  牖蒙为卷之十七:

  蒙者,幼童之称。此时智识未开,蒙昧而不明也。取其少字之句有合式者述而教之,使其渐渐通晓,如于暗室之中开窗牖,以引其明一般,故曰牖蒙。前后所录对句俱是五字以上,此类则是二字以至四字也。

  醒世为卷之十八:

  语云:众人皆醉。盖于各样事理,多有昏惑未明者,如沉湎于酒一般。而以对句之可训人者,特加发明,致其警悟,是于醉者而使之醒也,因名之门醒世云。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一·赋事类
  ○天文门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憾月常圆。

  李长吉尝咏此诗句,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曰:“是不难。”因答之。空中设想,奇极幻极。非长吉不能咏此句,非曼卿不能属此对。闻当时以为劲敌,良然。

  五更钟鼓楼头月;
  万里帆樯江上风。

  李泰幼称神童,师出此对,遂答之,师大奇焉。观其对句,殆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概。称为神童,不亦宜乎?

  细雨密如丝,何机可织;
  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

  传有馆师,于天微雨之时,适有客在而出此对。徒不能还,其客乃代答之。出句设想已佳,对句构思亦妙,洵为的对。

  ——右是天文门。

  ○地理门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一士人出阊门山塘,有人云:“此去虎丘共七里。”士人因出此对。遍传于众,无能属者。偶遇乩仙,述以求对,乩逾时始书之。士人叩其所答之迟,乩书云:“适遍行华夷,方得此耳。”下句算来,恰合上句之数。所出巧,所答更工;出对易,对对难。苟非乩仙,似亦无以应矣。但果是仙也,则心思灵通,又何必遍行华夷方得耶?不可解也。

  黄河浊水三三曲;
  青草流沙六六湾。

  南安傅黄门凯使外域,梦有歌“青草”之句。至外域时,款宴特隆。国王令主客者以“黄河”句请曰:“愿天使为我对之。”公即以梦中所闻者应,王大惊服。盖中国有九曲河,而外域有三十六湾也。即以外域之境,对中国之地,何等确当。其梦果然,则是亦有授之者欤?

  ——右是地理门。

  ○鸟兽门

  鹦鹉能言争似凤;
  蜘蛛虽巧不如蚕。

  王元之七岁,毕文简公为州从事,令作磨诗,大奇之。一日太守席上出此对,众客皆未能属,文简写之屏间,元之书其所答于下。文简叹息曰:“经纶才也。”遂加以衣冠而呼为小友。出句之意已妙,对句之意更佳。

  梁上呢喃紫燕,说尽春愁;
  枝头睍皖黄鸟,唤回午梦。

  徐祯卿与戴冠相聚客斋,见燕语梁间,戴出此对,徐答之。以燕语为说春愁,其意已佳;以鸟声为唤午梦,更对得确。

  玉兔捣药,嫦娥许我十五圆;
  喜鹊成桥,织女约郎初七渡。

  高季迪与杨孟载于月下徘徊,高出此对,杨答之。十五之圆,是谁许你?初七之渡,何曾约他?玉兔捣药,喜鹊成桥,已是子虚之事。而更换此鸟有之语,以成对句,亦为幻想,亦属趣谈。

  ——右是鸟兽门。

  ○花木门

  风吹不响铃儿草;
  雨打无声鼓子花。

  状元马铎,与邑人林志同学。志高才,乡会试皆第一。比殿试出,遍叩诸名士作,皆不己若。迨传胪之夕,梦马夺其首,既而铎第一,志第二,甚怏怏。上知之,乃曰:“朕试汝等一对,佳者为真状元。”因出此对,铎应声答之,帝大称许。志逾时不能对,遂愧服。盖“雨打无声”之句,铎在幼时神于梦中已告之矣。从来之相传者如此,亦奇矣哉。“钤儿草”、“鼓子花”,则真为的对也。

  二月莺花,声色动人耳目;
  九秋蟾桂,影香惹我身心。

  王宠与文衡山同饮花下,王出此对,文答之。所对之寓意佳也。

  画草发生,顷刻工夫非为雨;
  灯花开落,须臾造化不关春。

  吴交之家有画花草,客出此对,吴答之。出句推说画草,心思已妙;对句推说灯花,意义亦佳。两下词致,更为俊爽。

  草号相思,思岸柳眉弯腰细;
  花名含笑,笑石榴齿露皮班。

  苏东坡在李端叔家,见草有号相思者,因出此对,李答之。代草与花推出相思含笑之意,设想幻甚,亦能耐人思,并耐人笑也。

  ——右是花木门。

  ○人事门

  十岁儿童守马驿;
  万年天子坐龙亭。

  明太祖围集庆路,与元兵大战。元兵解去,乃坚守江左。见有十岁儿童守马驿,上问之,封曰:“臣故父原当此役,今臣代父耳。”上曰:“能对否?”曰:“能。”因出此对,儿童答之。上大悦,免其役。后长,命从军,有功封都指挥。即以太祖作对,固为不易之理,而出自十岁儿童,则不可及。尝闻我邑有姓余童生应郡试,太守出“余氏七岁神童”之对,童生答以“朱家万年天子”,气象亦与此同。但以天子对于太守之前,觉为不类。必以赞太守者对之,乃为当耳。

  童子六七人,无如尔狡;
  太守二千石,莫若公廉。

  杨季任佥浙宪时,见数童从社学归,中有一童,手执书囊而戏。季任召至前,见其秀异,因出此对。童应声答之,留其尾字不言,且请赏。许之,乃言“廉”字。季任诘之曰:“设不赏,云何?”对曰:“莫若公贪。”季任大奇之。对以太守,固宜矣。妙在上句亦有成语,兼能合着数目字也。且以童子而见贵官,能留尾字请赏,心思更妙。及诘之,竟敢说出“贪”字,是何胆耶?智勇俱全,真属奇才,不可及也。或以此对为杨季任因有书童对“手抱屋柱”之句,复出此对诮之,而书童复答之者,谓童姓吕名升,后官翰林学士。未知果否。

  小小书生,袖内暗藏春色;
  堂堂太守,眼前明察秋毫。

  蜀中一奇童应府试,太守见其纱衣袖中有红花一朵,因出此对。童答之,太守称善,荐入泮。童子所对,即以太守能见袖中之花为言,已成巧思。至用《孟子》语,以对“暗藏春色”,尤为精矣。刻本有云:“书生袖里携花,暗藏春色;太府堂前秉鉴,明察秋毫。”“暗藏春色”,便见是“袖里携花”,“携花”二字不必说出。且论文词,亦不若余所录者之爽快也。

  小小书生,已是凤凰池上客;
  巍巍学士,由来龙虎榜中人。

  云间张能一,名德纯,颖异绝伦。七岁时,有命以对者,不假思索,巧夺天工。即如此对,气象便不凡矣,后来其可量耶?

  小学生穿红着绿,内家装,外家装;
  老大人衣紫腰金,素富贵,行富贵。

  雉山邢太史六岁时,在蒙师馆中以善对称。偶一工部主事避雨入馆,时邢穿红布披风,绿布夹袄,主事因出此对。邢答之。红为女子所服,是内家装;绿为男子所服,是外家装。以主事为对,固已切当,而以《四书》成语对“内家装”二句,不但冠冕,且极自然。

  两手并持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
  一心勤读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

  杨一清十二岁中举,至京,有尚书与国公同设席邀饮,一齐递酒两杯,因出此对。杨即答之。尚书是文,国公是武,齐递酒而并问之,杨固难于置词矣。乃以“希圣”“希贤”为对,既于文武两无所背,而且见其立志之高也,何其敏慧乃尔。刻本于出句多是“身学两般文武艺,为文乎?为武乎?”对之上句则是“胸藏万卷”四字也。余谓艺学两般,则是文武并为之矣,何须又问于彼此乎?且传有尚书、国公设席之事,亦或不诬。仍以余之所录者为正。

  人头戴鬼睑;
  虎榜跳龙门。

  王洪五岁时,戴鬼脸子作戏。师见而出此对,即答之,以登虎榜与跳龙门串成一语为对。年方五岁,遂有此心思,有此志气,岂非生而知之者乎?

  手抱屋柱团团转;
  脚踏楼梯步步高。

  大学士杨季任致仕在家,见数总角抱柱为戏,季任召至前而出此对,内一童答之。此其对句,诚为有气象矣。我邑大坂宗家先达讳伭锡公者,与群儿戏舞,自桌而跳于地。长者命以“三跳跳下地”之对,先达答云:“一飞飞上天。”气象亦与此同也。

  衡门稚子璠玙器;
  翰苑神仙锦绣肠。

  雨湿红袍苏木气;
  风吹金带荔枝香。

  苏东坡归宜兴时,道经无锡洛社,尝至孙仲益家。仲益年在髫龄,坡曰:“童子习何业?”应曰:“学属对。”因出此对,仲益答之。坡抚其背曰:“真璠玙器也。”时天微雨,东坡复出后对,仲益又答之。前对即以东坡对自己,固为切当。而以“锦绣肠”对“璠玙器”,又何其工巧也。后对乃东坡以自己所服者命题,仲益仍即以其所服者作对,又亦为切当而工巧也。尝闻有以“风吹蓝布靛花香”命对者,其人当时未能还焉。及后应试,官命对云“日晒红袍苏木气”,其人即以前所命者对之。此与后对相类也。

  父坐子立,礼乎?
  嫂溺叔援,权也。

  于谦自幼能言,开口即成文理。一日择姻者至其家,父令出,起,抱置之椅上。妇翁言此对,公答之。《孟子》之句,固是可对,亏他幼稚之时,便能会得来也。

  红孩儿骑马游街;
  赤帝子斩蛇当道。

  于谦八岁时,衣红衣骑马,长者戏以此对,公答之。以汉高之事为对,句字相当,成语恰好。年未出幼,何学问之已博,而心思之克敏耶?若对于兴王之前,则尤佳也。

  龙虎榜中题姓字;
  凤凰池上沐恩波。

  杨廷和八岁应乡试,监试官见而奇之,因出此对,公答之。监试官曰:“天才也。”“龙虎榜”、“凤凰池”,固是成语,亏他撰出“沐恩波”三字,凑合上面为文以对也。

  一枝烛尽,烧残举子之心;
  三幅文成,惊破试官之胆。

  永乐乡试,生员赴选,至夕各执烛一枝完卷。上仍命以此对,林环答之,廷试遂中状元。出句“烧残”之意已精,对句“惊破”之言亦奇。有此高文,安得不中状元耶?

  成化手持鹦鹉盏,专敬状元;
  罗伦身到凤凰池,来朝天子。

  闻成化年,程篁墩与罗伦争状元,上出此对,罗答之,程不能属,因愧服焉。以“身到”句之成语对“手持”句,固已恰好,而以“来朝”句对“专敬”句,立言又何其妙耶!程虽高才,不能不愧服矣。或谓罗伦姓名,只是两字,故可以对“成化”,若程敏政则有三字,不可以对,盖天使之然也。此属无知之谈耳。篁墩若能想得罗公所答之意,则去其姓而对以名,何如?世人曲解《金刚经》以神其说者,大率类此。愚深恶其无知也,故于此辨之。

  状元原是渴睡汉;
  宰相须用读书人。

  卞荣在一阁老座,适外报其廷试首选矣。阁老因言此对,卞答之,盖讽之也。欲讽阁老,亦有成语可对,何其巧合乃尔。

  先生其知几乎,曷为又入职方也;
  太史非附热者,奈何只管翰林耶。

  陆容在成化间留滞郎署最久,迁职方。李西涯时为学士,戏语此对,陆答之。以“职方”官名,反影“知几”,寓意微妙。而以“翰林”影于“附热”,更为醒快。

  师弟重分离,不升他太常卿也罢;
  君臣难际会,便除我大学士何妨。

  陈师擢南京太常,门生会饯,有垂涕者。李西涯在席而出此对,陈答之。对句意妙,而语亦爽朗。

  吾闻君子远庖厨,何须媚灶;
  我本有官居鼎鼐,暂且调羹。

  某邑宰性廉洁,止一仆相随。一日仆他出,自起炊焉。适二尹至,嘲以此对,宰答之。出句之致诮者已好,对句之解嘲者尤佳。刻本有于“有官”二字改作“相臣”者,有于“鼎鼐”二字改作“台鼎”者,不知“有官居鼎鼐”五字,乃魏野赠寇莱公诗“无地起楼台”之上句也,原是成语。故以对《孟子》之“君子”句耳。此固无容改易,且鼐是大鼎,皆可以熟乎物者。若三台是星名,以其高列于天,故尝以之比三公也。而用于此句,则星亦可调羹耶?于下句为不贯矣。

  赌钱吃酒养婆娘,三者备矣;
  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以贯之。

  储静夫游州庠时,不循矩度。学官出此对,储答之,已而乡会之试皆第一。观其对句,则其才不可及也。后来又进于德,更可嘉矣。

  学浅才疏,提学一来心打鼓;
  身衰力倦,阎王三请脚摇铃。

  传有文宗将到之时,老者以此对谑士子,士子答之。以“心打鼓”形容秀才怕考之景,固如画矣。而以“脚摇铃”描写老翁畏死之状,不亦切乎?回复得好,令人解颐。

  张果老过赵州桥,跌了宝蹇;
  崔夫人居普救寺,守着秃驴。

  李太史于张吏侍海阳公最欢,而其乡赵州桥,有张仙驴跌迹,因出此对。众未及属,李曰:“还是我对。”乃答之。盖张夫人姓崔也。寓意为巧,“守着秃驴”句甚妙。

  老张爱着瓜皮绿,偏袒右肩;
  小沈能吞竹叶青,惯伸后脚。

  张东海好穿绿衣,至作字,右肩常袒。时有沈大理名藻者,嗜清酒,赴席必曰:“后日再来。”二公偶聚首,沈出此对,张应声答之。两相戏言,俱是实事,而对句则字字工致也。“惯伸”句,更对得确。

  信是陆兵曹,开手便中帖木耳;
  可惜张给事,闭口常学摩兜肩。

  陆容一日与张给事同投壶,张因陆中耳而出此对,陆答之,张有惭色。给事以言官而闭口不语,是为旷职,故张有惭色也。回谑得妙。○“帖木耳”是虏人,“摩兜肩”是不语者。

  北台东御史,西人巡按南方;
  冬官夏侍郎,春日办完秋税。

  东郊巡按苏松刷卷,许御史语以此对。东不能属,公柴私为答之。演说御史之事,排出四方字来,命题已巧。设言侍郎之事,配成四时字来,不亦工乎?

  穿冬衣,摇夏扇,春秋不知;
  生北地,掌南权,东西莫保。

  一内监偶出,一人摇扇而过,监怒执之,因出此对,曰:“能对恕汝。”其人答之。即以内监作对,可谓有胆,而“东西”之句尤佳。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有才人偶成此句,未有属者,后请乩仙答之。所对下句,亏他想出“北西厢”来,以配“春秋传”也。

  雪塑观音,一片冰心难救苦;
  雨淋罗汉,两行珠泪假慈悲。

  杨循吉在南京报恩寺看雪,有好事者,取雪照殿上观音法身,塑之于殿。杨出此对,一僧答之。观音原不能救苦,又何论于雪塑者乎?罗汉初未尝慈悲,又何有于雨淋者乎!而论其对句,则出者答者俱妙。

  ——右是人事门。

  ○宫室门

  岭上高亭,明月清风留客醉;
  山中古寺,白云流水伴僧闲。

  高季迪同僧山中玩月,高出此对,僧答之。“明月”句固为隽语,“白云”句亦成妙谛。如此对句,足以涤人尘襟。

  ——右是宫室门。

  ○器用门

  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
  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

  朱太祖见陶安用书作枕,因出此对,陶答之。出句就陶安之事而言,其意已精;对句能称太祖心期,尤为妙甚。

  虎皮褥盖学士椅;
  兔豪笔写状元坊。

  戴大宾八岁入泮,宗师指厅上椅而出此对,公答之,宗师惊异。十三岁中乡试。观此对句,气象便自不凡矣。尝有贵公来谒其父,见大宾戏于庭侧,尚是婴稚,以为方业童子艺也。因以“月圆”命对,即应曰“风扁”。问:“风何尝扁?”曰:“侧缝皆入,不扁何能?”又以“凤鸣”命对,即应曰“牛舞”。问:“牛何尝舞?”曰:“百兽率舞,牛独不在其内耶?”贵公大加叹赏。询之,即大宾也,盖已成乡举矣。对语皆含刺云。

  三尖笔架山,内无虎豹;
  一勺砚池水,中有蛟龙。

  余澹心出此对,张能一答之。对句寓意为佳。

  琴抚七弦,奏流水高山之曲;
  笛吹三弄,和阳春白雪之歌。

  一名妓多技艺,有客访焉,妓方鼓琴。客出此对,妓答之。对句工甚,真名妓也。

  蜡烛泪流,只为火烧心痛;
  铜钟声吼,皆因木撞腰酸。

  唐六如与陈白阳夜饮,至钟鸣,偶风吹烛淋。唐出此对,陈答之。烛流钟吼,俱是当时实事。出句已佳,对句更为精当极矣。

  ——右是器用门。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向宝幼时,师出此对,遂答之。出句评得确当,对句则更见得精微。细玩之,乃知其妙耳。

  千年老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浴盆。

  解学士九岁时,父携江滨洗浴,以衣置老树上,因出此对,学士答之。两下俱是就其当时之事而言,已为切当。而出句固有“振衣千仞冈”之思,对句亦有“濯足万里流”之概也。

  池中荷叶鱼儿伞;
  梁上珠丝燕子帘。

  祝枝山于沈石田家看池荷,祝出此对,沈答之。两下品题俱妙。

  书房好似药室;
  学士乃是郎中。

  苏东坡一日过黄山谷书舍而出此对,山谷答之,两人为之一笑。“学士”与“书房”相应,“郎中”与“药室”相应,已为巧矣,而以学士戏东坡也。

  青蛇每用腰为力;
  红苋时将叶作花。

  马希振,湖南诸子中白眉也,与门下何致雍、僧贯彻联句。马见一青蛇驰过,因出此对,僧答之。“用腰为力”,此鸟兽中之所少者。“将叶作花”,此草木中之所少者。所出所答,俱非能格物不办,不亦可为确对耶?后又能答蚁子子之句,则虽僧也,亦可取矣。

  木鱼口内含珠,吞不入,吐不出;
  纸鹞腰间系线,放得去,收得来。

  唐伯虎幼时,见木鱼内有一木珠,不能取出,而对父云:“一线之缝,木珠何从得入?”其父因出此对,伯虎答之,所对为工。

  ○附长联

  秋雨连绵,檐前如奏九霄音,丁丁当当,惊回深闺淑女梦,梦不成,夫戍萧关;
  春云缥缈,空中似放五毫光,来来往往,动起他乡游子思,思无穷,亲羁瀚海。

  张扆性敏慧。平凉赵中令浚谷闻其奇,既试以“一日存心十二时”,而彼答之以“九重献策三千字”矣。又故难以此对,张复答之。后卒以诸生老。出句形容秋雨之音,对句描绘春云之状,各作长文,均为工致。出得佳,亏他对得来也。以张君之才,而卒老于诸生,何天生之而又困之耶!

  洛水灵龟双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合乎道,道定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丹山彩凤两呈祥,雌声六,雄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世宗皇帝修道,学士争献青词为媚。时远方有献灵龟者,上自出此对句。有一词臣答之,上甚喜,厚赍之。“元始天尊”,乃上龙潜时所祈禧之神。及御建极元佑宫,颇尊崇,所以谓之诚感。此对共计三十一字,其数目字甚多,而一气贯注,此难于属者也。以凤之雌雄三十六声,对龟之二十五数,洵为劲敌。至说到“嘉靖皇帝”一句,极能中旨,尤为妙不可言。刻本于首句,有无“双”字与“两”字者。然无“两”字,则雌雄之谓何耶?观对句既有“两”字,则其出句必有“双”字可知矣。“道定元始天尊”句,意义难明。“天生嘉靖皇帝”句,亦于上文所言“彩凤”、“呈祥”者为不相接。尝见有一刻本,山句无“数合乎道”,只云“数定元始天尊”,似为可解。对句无“声闻于天”,只云“声祝嘉靖皇帝”,盖即承“彩凤”而言,则无间矣。不知刻本何以多有前二句也,余盖尝疑之矣。后见有无此二句者,实获我心,当从之。今所录者,却仍是从众耳。

  那畔消息,见半点儿有甚巴鼻,若非是千了万了,说不尽百样郎当,因此上雪山中忙倒了释迦,吃麻吃米,受苦耽饥,恐怕放逸魔,花费了眼前日子;
  这边事情,到十全处还未称心,忽地便七旬八旬,叹原来一场扯淡,只落得漆园里笑杀个庄周,应牛应马,逍遥散诞,都将顺逆境,交付与头上天公。

  伯修太史,寒夜集宋晋晋侍中维摩室,作禅庄语,成五十七字对,以写“空达”二字之义。以吾儒而说异端之话,亦为多事。然于禅边,便纯是禅语;于庄边,便纯是庄语。且如此长文,而能一气贯去,亦不可及,故录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二·寓意类
  ○天文门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明太祖与刘伯温下棋,因出此对,伯温答之。太祖“日月”之句,殆以两人下棋,而言君臣之欲较胜欤。伯温“风云”之句,则谓君臣之幸相遇耳,各有寓意存焉。思之乃觉其妙。

  闭门推出窗前月;
  投石冲开水底天。

  苏小妹适秦少游,合婚之夕,先封三个题目难之,言能中式,方许入房。第三题,是此七字之对也。少游想至三更未就。庭前有清水一缸,内养鱼儿数尾,少游倚而看之,鱼方上游,见人影急走下水。其缸中天光月影,纷纷淆乱。少游因而触动灵机,遂援笔答之。小妹所出,盖戏以拒少游之意也。少游所答,则言我能自进,不为汝所拒耳。隐而不露,各极其妙。

  月明星稀,今夜断然不雨;“雨”影“语”。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霜”影“双”。

  又传少游与小妹合婚之夕,小妹出此对,少游答之。两下寓意俱巧。

  晓日斜穿校尉头;
  秋风正贯先生耳。

  焦阁老方,面黑而长如驴。一日李西涯与焦公及礼部傅公瀚早朝,焦公见校尉有露卧者,戏以此对。盖以傅为新喻人,时有江西校尉之号也。傅不能应,李颐指焦耳,傅即悟而答之。盖俗有秋风贯驴耳之说,以焦为驴,故戏之也。两下相谑,亦足成趣。

  点雨滴肩头;
  片云生足下。

  孰谓犬能欺得虎。此对宜入鸟兽门,以其为同时之事,故附之。
  焉知鱼不化为龙?

  丘琼山幼从学于里宦之塾。一日其师他出,宦儿归家,公独肄业中堂。时雨,座席漏滴公肩,公潜移席宦儿地,以宦儿席移于漏处。宦儿告师,师曰:“我今日且不较是非,伹出一对,善属者即为理直。”因出前对。公答之,师以为奇。宦儿不能对,归告其父。父怒,召公试以后对,公又答之。“片云”之句,寓意已妙,“焉知”主语,吐气更豪。有此心思气象,宦儿能与之敌耶?其师以为奇,可谓能知弟。彼父有所怒,是为莫知子也。

  ——右是天文门。

  ○地理门

  青山原不老,一朝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几度因风皱面。

  沈义甫八岁时,同师玩雪,见西山青变为白,师因出此对,沈答之。头之白,面之皱,皆因有所摧挫而然。人之有老与忧者,亦犹是耳。此对不无寓意欤。刻本多无“一朝”、“几度”四字,然有之者为佳,故从之。

  平湖湖水水平湖,满而不溢;
  无锡锡山山无锡,虚当其名。

  传有平湖县官,无馈于府,府官讽以此对,县官答之。出句讥其入而不出也,对句自明其原无入耳。以平湖水与无锡山寓意,可谓精极。

  ——右是地理门。

  ○鸟兽门

  小犬入门嫌路窄。
  大鹏展翅恨天低。

  传有一书生少时,乡绅为有一事,欲召而辱之,至则令从小门而入。书生不从,乡绅怒而出此对,言若能属,乃开大门与入。书生答之,乡绅乃愧谢焉。此其所对,是为何等气象。或传为解学士之所对者,未知然否。

  小猪连头二十斤;
  大鹏展翅三千里。

  传有兄弟二人皆敏慧,弟至邻家杀一小猪,或出此对,即答之。归以出句告于其兄,兄曰:“何不对以大鹏云云。”弟曰:“吾尝以此答之矣。”噫,智者所见略同耶,洵所谓难为兄难为弟也。

  云间鸑鷟人间现;
  天上麒麟地上行。

  杨廷和幼时,举奇童。御史命以“诗书继述千年业”,杨答以“绣斧巡行两道清”。御史嘉之而奏闻于朝,召侍东宫读书。东宫爱之,常令随见。一日上命此对,公答之。出句盖比于杨,而对句则自比也,可谓并皆佳妙。

  世上岂无千里马;
  人间难得九方皋。九方皋,善相马者。

  杨一清八岁,举奇童。掌院教习庶吉士者,命以此对,杨答之。掌院曰:“此千里马也,我当为九方皋。”杨之所答,盖冀掌院济拔之也。后十四岁中乡举,官少师。立言寓意,便有心思矣。

  牛头喜得生龙角;
  狗口何曾出象牙。

  三角如鼓架。此对宜入状物类,因同时之事,故附之。
  一秃似擂槌。

  于肃愍公幼时,其母梳其髻为双角。僧文兰古春见而戏此对,公答之,僧惊服。公归而告于母,母因改梳其髻为三角,僧复戏以后对,公又答之。僧语其师曰:“此救时之相也。”对句惊拔,足见其才。于秃驴谑得痛快,尤妙。

  蜡鸡独擅江西味;
  响马能空冀北群。

  李时以此对嘲夏言,夏言答之。人尝嘲江西以蜡鸡,嘲畿辅以响马。夏籍江西,李籍畿辅,二公各指所籍相谑,亦自成趣。

  溪边螃蟹浑身脚;
  檐外蜘蛛一肚丝。

  常州府学教授陈旺,每过秀才家,饮酒无间。赵同知某,戏书此对,陈号北溪故也。陈答之,赵以其讥己而衔焉。赵既讥陈,陈独不可讥赵耶?而何以衔之也?以“浑身脚”讥陈数出,亦巧。陈答而赵遂衔,则以“一肚丝”讥之,不亦宜乎?

  黑象口中含玉齿;
  乌龟背上嵌金文。

  陆昹黑面象齿,人皆嘲为象奴,与丽水金文皆景泰二年进士,善戏谑。金以此对嘲陆,陆答之。金嘲陆以面貌,比之于象,而刻画已甚。陆嘲金以姓名,拟之于龟,则唐突不为过矣。而论其对句,则皆妙也。

  浅水班鱼,他日焉能变化?
  高冈彩凤,今朝果见稀奇。

  我邑有济溪游先达者,其父织布,尝至邻乡汪口生理。见馆师堂上饮食,而处己于堂下,心为不甘。因自道其子亦能读书,可以发达而得银带。东家谑云:“皮带必可得也。”因出此对。其父归告于子。先达彼时未还,后来发达,承君命而往江西封王,道经汪口地方,太守送之。以其东家所居之屋,有碍龙亭而锯其角,盖先达使之也。复以所答之句书于轿门,而自步行过之。东家深有惭色。观其对句,可知男儿到此是豪雄也,堪为当年吐气。然则读书之人,其可量哉。

  小小济溪,焉有鲲鱼生羽翼;
  深深道巷,岂无猎狗弄獠牙。

  又闻有济溪游先达者,在道观读书。道士谑以此对,先达答之,以“猎狗弄獠牙”反嘲道土之戏谑,意妙而语快矣。

  ——右是鸟兽门。

  ○花木门

  剖玻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仁”影“人”。

  徐睎为兵部尚书,乘传归里,守令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俱渺忽不为礼。郡守怒,因命诸生以此对,诸生久不能属,睎代答之。郡守借说石榴,而以红门酸子诮诸生,命意巧矣。尚书借说银杏,而以白衣大人赞自己,更为巧绝。白衣里有此才思,红门中或不及也,何嫌其不由科目耶。

  什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还是三分。

  一秀才送学师节仪,每次止一分,学师因出此对,秀才答之。节仪三分,亦觉太轻,学师责成于后,亦不为过。而秀才乃悭吝如故,无怪乎世称秀才为酸也。然学师之以竹笋为言,寓意已巧;秀才之以梅花作对,埋机更妙。答此佳对,不可谓无才矣。而有周公之才,其如吝之不足观何。

  旧竹先生,新竹后生,后生不如先生高节;
  西瓜小子,东瓜大子,大子未若小子多仁。

  祝允明幼时,师憎其自恃,命属此对,祝答之,师亦服焉。出句乃先生自负,欲以压倒后生也。对句乃后生自负,则又突过先生矣。以旧竹之高节命题,已为巧思,亏他能以西瓜之多仁作对也。

  画竹终无生笋日;
  灯草也有结花时。

  传有师教一徒甚顽,学无长进,师欲辞之而去。其徒留之不舍,师出此对,曰:“若能属此,则犹可教,吾乃留耳。”其徒答之,师因不去。未闻其徒后来何如,然果如能答此对来,则虽愚而犹可进于明者也,岂真同于画竹哉!

  绿竹漪漪,遇节之时空不过;
  红花艳艳,逢秋之后谢何迟。

  一塾师过节到馆,与工人偕坐,适附徒补送束修,师出此对,主人答之。出句寓意已妙,对句比意尤精。

  墙内桃花,露出一枝难入手;
  园中梅子,不消几个便酸牙。

  常州知州连盛,与推官伍文定出郭。连见墙头一少艾,遂成此对,伍答之。推官谓园梅可以酸牙,余则谓所答之快语,又若哀梨之爽口矣。

  ——右是花木门。

  ○人事门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李崆峒督学江西,有士子适同其名者,公呼而前曰:“汝独不闻吾名而敢犯乎?”对曰:“名命于父,不敢更也。”李公曰:“我有一对,能属,犹可恕。”因出此对,士子即答之。李公笑而遣焉。公之意,盖谓汝之名虽同于我,而实不及于我也。士之意,盖谓汝既犯得我讳,我亦犯得汝讳也。生员之对宗师如此,亦为好胆。以两“无忌”对两“相如”,音字俱工,且能巧合其意,已为妙极。尤妙在想得长孙复姓,以对“司马”二字也。又闻当时有客难此士曰:“汉有张相如,倘更加之命对,奈何?”应曰:“子独不记南宋有何无忌乎?”有此博学,而敢犯宗师之讳,岂独未学礼耶!以为父命之名不敢更也,则应试时,固有改名于册之例矣。且其对句,益无忌惮。李公笑而遣之,爱其才耳。

  张亢凌墙成八字;
  王琪望月叫三声。

  学士王琪与张亢,同在晏元献幕。张肥大,王以太牢目之。王瘦小,张以狝猴目之。王嘲张以此对,张答之,举座为之绝倒。“成八字”,是比牛角。“叫三声”,是比猴号。王以太牢之形诮张,固切;张以狝猴之声戏王,更佳。真堪发笑。

  内翰拜时须撇地;
  相公坐处幕漫天。

  丁晋公常忌杨文公。一日既拜而须拂地,晋公因出此对,文公起视仰尘而答之,人称其敏。“幕漫天”殆讥其蒙蔽于上与,抑或别有所谓也?要其寓意必巧矣。拜起而遂能答之,不诚敏乎?

  人心不足蛇吞象;
  天理难亡獭祭鱼。

  嘉靖甲午年间,廖道南以议建九庙,被眷大擢,会元伦以训与道南同遇弗逮,心甚不平。寥忽语以此对,伦答之。伦籍广东,百粤有蛇蛮之诮。廖藉湖广,荆楚有干鱼之讥。故两下以籍之号寓意也。然廖以蛇吞象,诮伦不平之意,固为巧矣。而伦以獭祭鱼讥廖之意,则不知其何谓耳。

  客少主人多;
  天高皇帝远。

  有一布政,官守尽职,不求汲引,执政失于选擢。入觐时回乡,有为侍郎公者饯之,因邀同部会饮。中一人见止布政为客,戏以此对,众未及应,布政曰:“某有一对,诸大人勿见罪。”乃答,众愕然。盖讥执政之蔽贤而不以上闻也。语意虽隐而不露,执政闻之,能无愧乎?

  ——右是人事门。

  ○器用门

  烛愁身短空流泪;
  锁为须长不出头。

  传有矮子与胡子同饮于夕,胡子见烛烧短而出此对,矮子答之。以烛之身短比矮子,而讥其空流泪,固可使之伤心。以锁之须长比胡子,而诮其不出头,亦可使之赧颜也。两下取象,寓意俱佳。

  ——右是器用门。

  ○杂 色

  水底游鱼引队,日日奔波;
  林间新笋成竿,时时落箨。“箨”音同“拓”。

  金元宾性落拓不羁,张灵性好山水,遍历名胜。金一日遇而告以此对,张答之。金以“奔波”比张,张以“落箨”比金,用字寓意俱妙。

  百尺竿头进步;
  千层浪里翻身。

  王阳明八岁时,父率往游山,偶见撮戏高竿者,因出此对,公答之。其父出句,是比做工夫当如是也。王之对句,是言得功名将若斯矣。不已见其志气耶?

  猢孙献果,摘来尖嘴桃儿;
  和尚栽秧,种出光头谷子。

  赵宗文幼时口撒,一僧出此对,赵答之,僧惊异而愧谢焉。僧以尖嘴谑赵,赵以光头嘲僧,足以相敌。而“光头谷子”,尤亏他想出来也。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
  云间景致,家家皆鼓独弦琴。

  少师徐阶,一日过太师王鏊家。路经民房,见用火通吹竹灶者,遂成此对。王思松江小家多弹棉花者,乃答之。“单孔笛”、“独弦琴”,洵是的对。两相戏笑,亦成趣语。

  棋盘有路,二三车马任纵横;
  砚水无波,多少鱼龙从变化。

  传有老翁在学馆中与师下棋,老翁出此对,师不能应。有一弟子答之,老翁笑曰:“徒聪反见先生拙矣。”其师回云:“强将手下无弱兵也。”学生而属此对,甚有气象。他日变化而为龙也,不可知哉。

  ——右是杂色。

  墨落杯中,一朵乌云遮琥珀;
  梳横枕畔,半翰明月映珊瑚。

  园内好花,蝴蝶有心要采;
  画中佳果,猿猴蓄意难偷。

  园内鸡冠花正发;
  墙头狗尾草先生。

  女子有情,赐我几升邦有道。留“谷”字。
  先生无理,赏他两碗孝无终。留“始”字,影“屎”字。

  传有一馆师,初出“墨落杯中”之对,弟子不能答,归以告姐,姐代答之。师知其为姐之对也,因出“园内好花”之对挑之,姐怒而复答焉。师又挑以“鸡冠花”之对,姐且答而骂之矣。其师一日喂鸭,复以“女子有情”之对挑之,用四书句,作歇后语,藏一“谷”字,意亦巧矣。姐以孝经答之,藏一“始”字,以影同音之“屎”字,则骂之不更毒乎?观其两人前后之对,真是佳偶。本应卿怜我,我怜卿也。但先生虽有才,却无理,女子既有节,自无情耳。

  ○○以上四对,为类不一。以其为同时之事,故总录于此。


国庆制作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三·借影类
  ○影出各字

  水滚石流非是果;“流”影“榴”。
  柳藏莺宿未为花。“宿”影“粟”。

  蔡林屋同王雅宜山中看花果,王出此对,蔡答之。空中设想,此种心思,何处得来。

  愁拈素帕,提起千丝万丝;“丝”影“思”。
  闷拨红炉,尽是长炭短炭。“炭”影“叹”。

  陶振与杨性相对说愁,陶出此对,杨答之。两下寓言说愁之意俱妙。刻本于“丝”字俱是“思”字,于“炭”字俱是“叹”字,则于“拈素帕”、“拨红炉”之语不合矣,故代易之。

  檐下蜘蛛,一腔丝意;“丝”影“私”。
  庭前蚯蚓,满腹泥心。“泥”影“疑”。

  屠赤水与莫廷韩,一日游顾园酒酣,屠出此对,莫答之。皆寓相讥之意。以“泥心”对“丝意”,工甚。

  木屐为鞋,足下果然无履。“履”影“礼”。
  椰瓢作盏,尊前委的不钟。“钟”影“忠”。

  袁柳庄善相,胡惟庸延见留饭。袁见其有反相,穿木屐造之,胡出此对,袁答之。“足下无履”,隐责柳庄之无礼也。“尊前不钟”,暗讥惟庸之不忠也。两下寓言皆妙。尧山堂则是:“脚穿芒鞋迎客,足下无礼;手执椰瓢作盏,尊前不忠。”谓铁冠道人识高皇于龙潜,所言皆验。后结庐钟山下,凉国公蓝玉携酒访焉,道人野服出迎,蓝玉不悦而出此对。道人即以其所持者答之,盖已知其叛矣。此与前对相类,恐是张冠李戴耳。然即用“礼”字“忠”字,则不但各与上句不贯,且亦近于戆矣。不如前对之用“履”字“钟”字为当也。

  因荷而得藕。“荷”影“何”,“藕”影“偶”。
  有杏不须梅。“杏”影“幸”,“梅”影“媒”。

  程篁墩六岁,以神童至京。李贤学士妻以女,因留饭,指席间之果出对,篁墩应声答之,李大奇焉。李以其女妻于篁墩,原未有媒,故戏问曰:“汝因何而得偶乎?”篁墩则言:“我有所遇之幸,便不须于媒也。”李以“荷藕”为言,寓意已巧,程以“杏梅”作对,取义则尤佳矣。

  栗绽缝黄见。“缝黄”影“凤凰”。
  藕断露丝飞。“露丝”影“鹭鸶”。

  朱子卿云楚警慧,赵逊少尝会客,果实有炮栗。赵指之而出此对,妓取席间藕片以进而答之,赵大惊异。所出之句,难于偶矣。而所对者亦佳,皆属匪夷所思也。

  打铁槌鸣,红火焰中三尺雪;“打铁槌名”影“打叠除名”。
  弹棉弓响,白云堆里一声雷。

  闻有宗师,欲除一士子之名,先出此对以示其意。士子答之,乃止。宗师寓意亦巧,士子所答,虽无影射之字,却有气象,故名得不除也。或云施槃幼时,家中闻弹棉花声,师以“弹棉”句为对,即以“打铁炉煽,黑雾丛中几掣电”答之。未知孰是。然“几掣电”三字,不如“三尺雪”之为工矣。

  君子多乎哉;“乎”影“胡”。
  小人樊须也。“樊须”影“繁须”。

  东坡与少游同饮,东坡自矜髯美,而以四书句语少游,少游答之。出句引此成语自夸,固趣;亏少游欲谑之,亦恰得此成语相对也。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髻可施。“髻”影“计”。
  陆大参一道髭髯,何鬚如此。“鬚”影“须”。

  陆文量参政浙藩,与陈启东饮,见其寡发,戏以此对,启东以其多须答之,陆大叹赏。各下句俱属成语,而借同音之字出之,亦戏得妙。

  两猿断木于山中,小猴子也能对锯。“锯”影“句”。
  一马失足于泥内,老畜生怎得出蹄。“蹄”影“题”。

  陆文量于启东前对之句,既加叹赏,笑而复出此对。启东曰:“有犯,幸公勿罪,方可。”乃复答之,相与抚掌竟日。此以“对锯”影出“对句”,以“出蹄”影出“出题”,妙不可言。而以“老畜生”对“小猴子”,则更骂得痛快矣。

  ——右是影出各字。

  ○影出官名

  翰林学士浑身湿;“翰林”影“汗淋”。
  兵部尚书彻骨寒。“兵”影“冰”。

  兵部尚书仪铭,会一翰林学士宴饮。尚书出此对,学士答之。“浑身湿”,是隐“翰”字同音之“汗”字也。“彻骨寒”,是隐“兵”字同音之“冰”字也。如此设想,巧妙异常。

  披衣拖履而行,急事急事;“急”影“给”。
  弃甲曳兵而走,常输常输。“常输”影“尚书”。

  尚书夏靖公,与给事周大有同事治水。一日偕宿天宁寺,夏早如厕,周戏以此对,夏答之。此以时事影出一个官名也。相嘲亦妙。

  蜘蛛结网转运丝,来往巡檐;“丝”影“司”,“檐”影“盐”。
  鹁蛤带铃左右翼,纵横出哨。

  于谦九岁时,随父谒一翰林公。翰林公指檐前蛛网而出此对,于答之。此以虫事影出一个官名也。亏他亦对得来。

  雨打阶前滑利;“滑利”影“猾吏”。
  雷鸣天下同知。
  风来堂上吹干。“吹干”影“推官”是四府。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阶父为府吏,二府欲责之。公时尚幼,诣求代责。二府曰:“汝能对,于父免责。”时值天雨,因小此对,徐即答之。时四府在坐,命再属一对,徐又答之。二府太赏,恕其父。阶后登进士,官至大学士少师。对二府者,即切“二府”;对四府者,即切四府,何其敏妙乃尔,真奇才也。或以此为徐睎事,谓徐睎初为郡中刑房吏,太府于雨时出此对,睎以“风来堂上”句答之。或又有答以“雷鸣天下”句者,此不可从。盖以“吹干”影“推官”,是指四府。则与言对太府之命题者不切矣。且“雷鸣”句有“同知”字,是指二府,则当时必是二府命题。而此句为徐阶之所答也,仍从前说为是。

  指挥有马,千户百户总骑。“骑”影“旗”。
  知县无钱,县丞主簿典使。“使”影“史”。

  闻有知县见千户百户骑指挥之马而出此对,传于指挥,指挥以知县借钱之事答之。此借二官之事,影出一个官名也。刻本俱是“总旗”与“典史”,似于上句不贯,故易“骑”字与“使”字耳。

  ——右是影出官名。

  ○影出人之称谓

  花名七姐妹;
  鸟号八哥儿。

  王汝玉六岁称神童,随父开化尉见立中。立中善画花鸟,一日画十姊妹花,汝玉在旁问之,立中曰“花名”云云,汝玉答之,父大奇之。此以花与乌名,影出人之称谓也,亦巧。

  莲子已成荷长老;
  梨花未放叶先生。

  一上人姓叶者,观僧舍荷花已结子,因出此对,僧答之。出句借物影出“长老”字,亦巧。对句于“叶”字,能合“先生”之姓,尤佳。

  庭前花始放;
  阁下李先生。

  李西涯居政府时,庶吉士进谒,有言“阁下李先生”者,公闻之,既相见,因曰:“请诸君属一对。”而以前句示之。众疑其太易,转思未工。各沉吟间,公曰:“何不对‘阁下李先生’?”相赞而笑。以人对花,句字恰合,亦趣。

  杨柳花飞,白面郎君吹木屑;
  梧桐叶落,青皮光棍打秋风。

  传有二人同行,一人见杨花飞而出此对,一人答之。对句巧绝。

  ——右是影出人之称谓。

  ○影出姓名

  昨夜饮酒太颠,声闻于外;
  今朝炊饭何晏,馁在其中。

  闻有诸友酣歌畅饮,无所不至。次日邻人出此对,一友以其邻之午饭未熟而答之。此借饮酒炊饭,影出一个古人名也。下句各用成语,俱当。

  风吹罗汉摇和尚。“摇”影“姚”。
  雨打金刚淋大人。“淋”影“林”。

  姚广孝微行,遇巡按林御史。御史出此对,广孝答之。“罗汉”是和尚,“金刚”称大人,上下盖相应也。御史影“姚”字以讥广孝,广孝影“林”字以诮御史,各成其趣。刻本于“摇”字多是“姚”字,于“淋”字多是“林”字,则与上面“风吹”、“雨打”之意不合矣。世人之于文字,总不求其所以然,故承讹袭舛者众也。

  李花开太白;
  苏木长东坡。

  杨溥幼时,师命此对,即答之。后官至少保,以花木影出古人姓字来,亦巧。

  竹笋方萌,几时等得林大节;
  梅花初放,何曾看见叶先生。

  闻有姓林名大节者,父为竹匠,在叶乡绅家做工。林时尚幼,代父登门取直。乡绅见其词色不屈,怒出此对,林答之。乡绅改容,而以其直与焉。叶借“竹笋”,而嵌姓名以讥之,固为轻薄。林借“梅花”,而嵌其姓以诮之,更见激昂。后生有此大才,先达安得不起敬乎?

  船尾拔钉,孔子生于舟未。“舟”影“周”。
  云间闪电,霍光出自汉中。

  解缙一日同友人舟行,见舟人拔船尾钉以换新者,友人出此对,解答之。下句俱以成语形容上句,亦巧极矣。然所出下句,顶上句“船尾”二字言之,仍宜用此“舟”字,以影彼“周”字也。刻本即用成语之“周”字,恐不可解。有一写本是此“舟”字,故从之。

  劈破石榴红子露。“露”影“路”。
  捏开银杏绿颜回。

  闻有二人同食石榴,一人出此对,一人答之。此借果名,影出一个古人名也。刻本有作子路“路”字者,勿从。

  立湖石于江心,岂非假岛。“假”影“贾”。
  蒙虎皮于马背,谓是班彪。

  徐昌谷同文衡山玩园中假山,徐出此对,文答之。岛是海山,立石于江,不得为真山也,故曰假岛。彪是虎文,蒙皮于马,是班布其文也,故曰班彪。班彪是古人名,其字却可通于上句。而“假”字则是影同音之“贾”字耳。刻本即用“贾”字,恐于上句难通。

  潢坑子弟,接戏不来,无颜回夜行子路。“小路”谓之“子路”。
  康野姑娘,嫁夫未去,怀肚腑暗产孤儿。“肚腑”影“杜甫”。

  相传有彼乡人,与此乡争接戏子。因接不去,私行小路而归。此乡谑以此对,彼乡答之。“子弟接戏”是实事,“姑娘嫁夫”是设言,各能影出两个古人名来,俱见其妙。

  双艇并行,帆快不如橹速。“帆快”影“樊哙”,“橹速”影“鲁肃”。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笛清”影“狄青”,“箫和”影“萧何”。

  陈洽八岁时,父与之同行,见两舟一迟一速,因出此对,陈答之。此以行舟奏乐之事,影出四个古人来,可谓巧极。

  顺风帆,逆风帆,帆迟帆快。
  长潮橹,落潮橹,橹直橹班。

  祝允明一日同友人舟出,友人出此对,祝答之。逆风之帆去得迟,顺风之帆去得快,落潮之橹宜直摇,长潮之橹宜班住。此俱以行舟之事,影出四个古人名也。命意何其巧耶。

  赭山湾上浪高低,橹班橹速;
  白塔洋前风缓急,帆快帆迟。

  花宗师岁考宁波府时,出此对以试士,士不能属,因自答之。赭山湾,白塔洋,皆宁波地名也。浪高则橹欲班住,浪低则橹可速摇。风急则帆去得快,风缓则帆去得迟。此亦俱以行舟之事,影出四个古人名来。命意之巧,与前对同。

  弥勒放下布袋,释迦难拖;“难拖”影“难陀”。
  观音失却净瓶,寒山拾得。

  王彝同一友游佛寺,见中坐一弥勒佛,友出此对,王答之。各以佛名串成物事,亦巧。出句多布袋之佛名,更佳。

  伏羲抖乱神农草,伯夷叔齐。“叔”影“束”。
  钟离失却吕公绦,寒山拾得。

  徐有贞同刘珏出行,路有担药材者。刘出此对,徐答之。以四个古人名为文,此与前对同一巧思。“拾得”二字,彼此可通。叔齐之“叔”字,则是影彼“束”字也。

  干木横渠,由也相如达道。“干”影“乾”,“渠”影“衢”。
  盆子安石,望之有若贾山。“贾”影“假”。

  林钟与陈则同出,遇路有木当街,林出此对,陈答之。段干木、张横渠、仲由、蔺相如、滕达道、刘盆子、王安石、萧望之、有若、贾山,共是十个古人姓名,却是各作一气说去,而以下句形容上句之景也。出句,盖言以乾木横在衢上,从而由之,竟似通行之路一般。对句,盖言以盆子安置石头,远而望之,竟与假作之山无异。俱是排列古人姓名,而不复置一字,令人隐会其意,可谓奇想天开。此只借古人以影他物,则该用其本字,与前所引有余文者不同。

  姬公项羽齐青,相如高凤。“姬”影“鸡”。
  老子樊须太白,有若公羊。“樊须”影“繁鬚”。

  杨廉夫一日见公鸡高大,因出此对,虞伯生答之。出句,盖言鸡公颈毛皆青,有似高大之凤。对句,盖言老子多须甚白,竟同公牡之羊。盖以五个古人姓名,串影物之形也。此与前对同为幻想。引古人名者至此,可谓愈出愈奇矣。

  ——右是影出姓名。

  ○影出书名

  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那个汉书?

  唐六如同陈白阳步园中,唐出此对,陈答之。出句,指园林而问曰:“此是谁家之庄子乎?”盖以《庄子》明影庄周之所著也。对句,指文字而问曰:“此是那个汉儿之所书乎?”盖以《汉书》隐影范晔之所作也。双关二意,又有如此种者,可谓奇矣。

  市肆屠沽,大畜挂、小畜挂。“挂”影“卦”。
  街坊博弈,前汉输、后汉输。“输”影“书”。

  徐贲同杨基行市井中,徐取书名而成此对,杨应声答之。“大畜”二句,是明影《周易》之卦名也。“前汉”二句,是暗影班、范之书名也,亦为巧矣。

  大畜革离睽小畜。“革离睽”影“隔篱窥”。
  家人临困涣同人。“涣”影“唤”。

  泰少游晚归,苏小妹不悦,见篱边两犬相视,遂出此对,且曰:“对得好,方许入寝。”秦不能对,走语东坡,东坡因代答之。此对七字,俱是影合五个卦名。与“干木横渠”及“姬公项羽齐青”二对,全列五个古人名昔相类。而上下又有两卦一字相同,尤为难属。所对既工,更合方许入寝之意,何等巧妙。刻本俱是如此。若论见篱边两犬相视命题之说,则于“革离睽”字,宜用“隔篱窥”字,于“涣”字,宜用“唤”字,以影其同于卦名之同音者耳。至于“睽”字刻本多是“观”字,不知卦名“观”字读作去声,是呈示之义,非看视之义。“小畜”之上,用不得此字。且《易》中原有睽卦,其音同“窥”。小妹当时若皆用卦名之字,则定是“睽”字也。尝见有一刻本如此,故从之。

  ——右是影山书名。

  ○影出曲牌名

  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朔雪飞空,农人齐歌普天乐。“乐”影“落”。

  苏东坡与黄山谷出,晚归,见明霞烂然,黄出此对,苏答之。下句影出曲牌名来,亦能切合上句之意,故妙。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行来步步娇;
  水仙子持碧玉箫,风前吹出声声慢。

  高季迪留姚广孝同饮,命一妓佐酒。姚出此对,高答之。此借三个曲牌名,影言人之事也。牌名虽有三个,而一意说去,却能串合自然,所以为佳。

  黄莺儿扑不着粉蝶儿,虚张翼尾;
  白鹤子遇得了红娘子,毕亢室房。“毕亢”影“必旷”。

  唐六如与陈白阳游园,共成此对。出句,是借两个曲牌名与四个宿名,影言鸟之状也。对句,是借两个药名与四个宿名,影言人之事也。以二牌名兼四宿之名为文,而须上下相串,末句四字相连又不牵强,此最难属之对也。唐以药名之带宿名作答,尽足相敌。何其工乎!

  ——右是影出曲牌名。

  ○影出药名

  破故纸糊窗,防风不得;
  黑牵牛遇岭,滑石难行。

  苏东坡一日过黄山谷书舍,窗纸破碎,风透一室。东坡因出此对,山谷答之。以两个药名为对,妙出自然。

  村前木贼夜牵牛,连翘怎过。“翘”影“桥”。
  路上槟榔朝贝母,滑石难行。“槟榔”影“宾郎”,“贝”影“背”。

  都维明与楼仲彝出行,路有盗牛被擒者,都出此对,楼答之。此借三个药名,影言盗物者之难于过桥,负母者之难于履石也。此据刻文而书之。若论文理,则出之下句,宜用“桥”字以影“翘”字;对之上句,宜用“背”字以影“贝”字也。然“槟榔”二字,亦无可易。岂从来属对者多如此,只取其音,不论其字耶?然于文理之牵强者,终不为佳。

  史君子知母多病,常愁没药可医;
  蜜陀僧大腹游方,不畏常山难过。“常”影“长”。

  史公谨与刘珏相嘲,刘出此对,史答之。此借三个药名,影言人子之常愁母病,和尚之到处可游也。如此药名,可以通于人事,则不为牵强耳。

  大黄体挂穿山甲,不畏川芎;“川芎”影“穿胸”。
  木贼身披地骨皮,何愁巴戟。

  张适与周庚,行过药馆门首,张出此对,周答之。此借三个药名,影言人事也。“川芎”二字,亦觉牵强。

  知母当归,大腹子穿山去接;
  槟榔泽泻,刘寄奴熟地来医。

  郑元佑与项炯,至一友人家,见议方合药,郑出此对,项答之。此借四个药名,影言人事也。出句自然,对句牵强。

  杏枣李,且从容;
  柰蔗柿,须当归。

  刘贡父觞客,东坡欲先归,贡父奉果三枚与东坡曰:“三果一药名,道得出,便请回。”东坡答之,贡父曰:“说得好,任你去罢。”此以果名药名影人事也。此种心思,可谓巧极。刻本于上句,有作“幸早哩柰这事”者,愚以奉果三枚而言,似明作果名,暗影人事者为当。故从此。

  红娘子恨杀槟榔,半夏无茴香消息;“香”影“乡”。
  白头翁娶得蕲艾,人参有续断姻缘。“参”影“生”。

  唐六如与阎秀卿以药名成对相难,阎出此对,唐答之。此亦借四个药名影言人事也。不为牵强。

  ——右是影出药名。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四·照应类
  ○上下之顺应者

  雪消狮子瘦;
  月满兔儿肥。

  传有宗师谒圣,路见雪狮,因构此对命诸生,而有一生答之。或云唐伯虎尝见降仙,令对此句者,未可信也。“狮”成于“雪”,故彼消则此瘦。“兔”在于“月”,故彼满则此“肥”。此以“消”与“瘦”、“满”与“肥”相应也。所出巧,所对亦工。

  羊肚石边生虎刺;
  鹅珍荡里种鸡头。

  一学士植一虎刺,设之巧石。友人见之而出此对,遍传诸友,无能属者,乃降乩仙答之。此以“羊”与“虎”,“鹅”与“鸡”相应也。出句亦难偶,对句尽相当。

  萤入垂杨,一点火星缠柳度;
  犬眠芳草,暂时天狗犯薇垣。

  杨士奇同一翰林在园中赏月,翰林见飞萤集于杨上,因出此对。杨方思之未得,适见紫薇花下一犬眠宿,即答之。出句以“火星”与“萤”,“柳度”与“垂杨”相应。对句以“天狗”与“犬”,“薇垣”与“芳草”相应。“暂时”二字,尤下得妙。

  花无百日红,紫薇独占;
  松有万年青,罗汉常尊。

  松江书吏徐姓之子,年十一岁,其邻顾友试以此对,徐子答之,顾大惊。紫薇花名百日红,罗汉松称万年青,命题已巧,对句亦工。

  和尚撑船,篙打江心罗汉;
  佳人汲水,线牵井底观音。

  苏东坡一日同佛印、琴操在舟中。佛印起至船头,戏把篙撑,琴操因出此对,佛印答之。出句以“罗汉”与“和尚”相应,对句以“观音”与“佳人”相应,而“篙打”恰似“撑船”之状,“线牵”逼真“汲水”之形。彼此之句皆精也。

  二八而除教授,后生先生;
  九十而为住持,临老长老。

  一秀才十四岁游庠,十七取首列。因廪生与学师争廪,俱停厅补,廪及贡则少年也。同学者戏为此对,或答之。出句以“后生”与“二八”,“先生”与“教授”相应,对句以“临老”与“九十”,“长老”与“住持”相应,意思亦巧。

  一个佳人对月,人间天上两嫦娥;
  五百罗汉渡江,岸畔波心千佛子。

  东坡同佛印、琴操玩月,佛印出此对,琴操答之。“一个佳人”,是人间之嫦娥,望见天上之嫦娥,是“两嫦娥”也。“五百罗汉”,是岸畔之佛子,映出波心之佛子,是“千佛子”也,洵有巧思。

  胡子贩松毛,终朝卖嘴;
  辣黎种芋艿,镇日埋头。

  虞僧儒、许灵长与余澹心三人偶集。余多髭,许光头,有“辣黎”之诮。许曰:“适有一对,未及构思。”余问之,因告以此。余未及还,虞遽答之,一座大笑。“松毛”与“胡”之在嘴者相似,故以贩松毛为卖嘴,“芋艿”与“辣黎”之头相似,故以种芋艿为埋头。两下心思俱幻。

  流萤三四点菖蒲,七星宝剑;
  科斗两双排藕叶,四字铜钱。

  徐有贞同祝颢夜宴,见流萤集于菖蒲,因出此对,祝答之。菖蒲似宝剑,而以“七星”与“三四”之流萤相应。藕叶似铜钱,而以“四”字与“两双”之科斗相应。两下描绘,令人如见其形。

  命纸糊灯笼,火星照命;
  头巾顶历本,太岁当头。

  滇南有赵姓者,曾仕楚中为郡守,偶见灯笼用推命书所糊,遂成此对。思之不得,后到岁暮,有老人高捧历日,叩头献上,赵遂会意答之。上下固是相应,而以命书作判语,亦妙。

  巾罩七星冠,烟笼北斗;
  镜悬千佛殿,月挂西天。

  客有戴单纱巾,内束发以七星冠者,来游于寺。僧见而笑,因出此对,曰:“请君偶之。”客曰:“出诚佳矣,难为偶也。”及游三宝大殿,见悬一镜,莹然如月,遂答之:“巾罩若烟笼,七星是北斗;镜悬如月挂,千佛在西天。”上下相应,亦佳。亏他想出“西天”二字,以对于“北斗”也。

  十百耍鱼沟内滚,泥拌千鳅;
  三双罗汉灶前蹲,灰泊六秃。

  佛印一日同东坡出,见沟中有鳅,因出此对,东坡答之。耍鱼是鳅之别名,故“十百耍鱼”为千鳅也。和尚是秃驴之称,故“三双”和尚为六秃也。以人对物,虽属不伦,然东坡以此嘲佛印也,则为趣矣。但“泊”字是仄声,韵不合,音便不响耳。

  ——右是上下之顺应者。

  ○上下之反照者

  斜窗拗正月;
  曲巷勒回风。

  刘珙少时,尝谒于大乾惠应祠,梦金牌上有“曲巷”句五字,未晓所以。迨登第,除诸王宫教授。一夕上幸宫邸,问诸王何业,珙对曰:“属对‘时月照窗隙’。”上因命“斜窗”句之对,诸王方思索间,珙遽以梦中之所对者答之,上曰:“此神语也。”出句是以“斜”、“正”二字相照,对句是以“曲”、“回”二字相照。刻本于“正”字多是“明”字,则于“斜”字不类矣。必是“正”字,方见其巧。

  日晒雪消,檐滴无云之雨;
  风吹尘起,地生不火之烟。

  王汝玉七岁时,父见日出雪化,因命此对,即答之。无云之雨,不火之烟,俱是以相反者相应也。

  鸭游阔阔池塘,口称狭狭;
  蝉噪高高溪岸,声叫低低。

  沈周家湖边,祝允明一日至,偶同立岸上。湖中畜鸭甚多,祝出此对,沈答之。“狭狭”与“阔阔”相照,“低低”与“高高”相照。出句构思已奇,对句命意亦工。

  满地苔钱,尚云穷巷;
  一庭柳絮,岂是寒家。

  一士人贫居陋巷,友人过之而出此对,士人答之。友人曰:“君真能不改其乐者,有钱为富,而巷尚以穷名。有絮则暖,而家乃以寒称。”以此相反者为对,命意亦巧。

  柳絮漫天,未济人间之暖;
  苔钱满地,难资世上之贫。

  一士人家贫,又有贫人访之,一出此对,一答之。此对亦与前对同其意也。

  藕笔盈池,竹简蕉书安可写;
  苔衣满地,秧针柳线不能缝。

  王阳明幼时,一日随父游园亭,父命此对,阳明答之。有笔无可写,有衣不能缝,亦事之相反者也。皆以草木之类为言,亦属巧思。

  合肥知县因何瘦;
  芜湖典史怎多须。

  合肥大尹瘦且骨立,直指戏以此对。时未及还,适芜湖典史以解务至。其人多须,尹一见,即以此答之,直指笑而赏焉。如此反照,巧妙极矣。

  插秧农父,退行而有进工夫;
  漂麦书生,死读以求生富贵。

  徐有贞与祝颢闲步郊外,见农人方插秧,缩退种去,徐出此对,祝答之。以“死生”对“进退”,固工。亏他想出漂麦故事对插秧也,可谓学博而心慧矣。

  ——右是上下之反照者。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五·状物类
  ○天文门

  远岭明霞,云母织成绵绣;
  空阶积霰,天公撒下珍玑。

  申屠衡六岁,有客过之,睹远岭红霞而出此对,即答之。客曰:“名下无虚也。”出句即其所见而形容耳,对句则空中想出,亦足相当。

  秋月如盘,人在冰壶影里;
  春山似画,鸟飞锦帐图中。

  陈起宗幼聪敏,师命此对,即答之。两下形容秋月春山之景如画,能耐人思。

  酷日如炉云似火,烈石焚山;
  轻烟似缕雨如丝,经天纬地。

  刘昌七岁,时值炎夏,师命此对,即答之“经天纬地”,天然佳句。

  月缺月圆,缺似梳而圆似镜;
  雪飞雪缀,飞如絮而缀如银。

  杨循吉幼时同师玩月,师出此对,杨答之。描写雪月之状,彼此俱肖。

  ——右是天文门。

  ○地理门

  一点胭脂,便是桃花洞口;
  数茎白发,恍如藕缆桥头。

  花宗师岁考宁波,尝出此对,士莫能属,因自答之。桃花洞,藕缆桥,皆宁波地名也。以“胭脂”、“白发”形容其景,可谓绝似。而作倒装文法,更佳。

  宝塔七层,止存一个囫囵影;
  石桥三洞,倒有六只半爿圈。“爿”音“瓣”。

  赵时春幼时,一贵公慕其名,造令一见,赵出迎之。贵公遥见塔影,指之而出此对,赵答之。后十八岁中会元,官至中丞。亏他想得“半爿圈”以对“囫囵影”也。

  ——右是地理门。

  ○鸟兽门

  螃蟹浑身甲胄;
  蜘蛛满腹经纶。
  凤凰遍体文章。

  李东阳早负奇气,六岁时,与程篁墩皆以神童受纯皇帝召见,过宫门不能度,纯皇曰:“书生脚短。”东阳即应声曰:“天子门高。”此能奉承纯皇,便可为佳对矣。时御馐有蟹,纯皇即指之命题,东阳对以“蜘蛛”句,篁墩对以“凤凰”句。纯皇称赏,并赐宝钞,入翰林院读书,曰:“他日一个宰相,一个翰林。”后李为宰相,程为学士。“他日”云云,盖于言“经纶”者,知其有宰相之识。言“文章”者,知其为翰林之才也。有传纯皇褒李而贬程者,妄矣。

  虾蟆水上真书出;
  蚯蚓泥中草写之。

  苏东坡同黄山谷池畔观荷,见水面浮一虾蟆,山谷因出此对,东坡答之。山谷曰:“草写之字,酷象蚯蚓。”东坡曰:“真书出字,尤象虾蟆。”观二公所评,可知其形容之皆妙矣。

  白马尾拖银扫帚;
  乌鸦项带玉绦环。

  解学士九岁时,父命此对,即答之,对得稳当。出自幼童,不可及也。

  ——右是鸟兽门。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木门

  一弯西子臂;
  七窍比干心。

  宋太祖登极后,尝微行至寺,遇一士人,出藕与之食,因出此对,士人答之。上称善,问:“坐馆否?”对曰:“无荐引。”明日即召为国子祭酒。两下俱借古人之形以状其藕,出句已妙,而对句尤为巧出天然。

  青蒂石榴,两手劈开红玛瑙;
  紫皮甘蔗,一刀削出玉琅玕。

  苏东坡一日饮酒于秦少游家,筵中之果,有石榴、甘蔗。东坡出此对,少游答之。两下虽以榴、蔗成句,而其词之爽快,则有似于哀家梨也。

  新竹似村姑,遇节略施薄粉;
  落梅如老妓,下梢犹带余香。

  李旻幼时,师看园中新竹而出此对,即答之。师曰:“所对虽佳,但汝为学者,不宜说此话耳。”李云:“属对如此耳,非敢诞也。”师愧之。后以状元及第,官至侍郎。以“村姑”比“新竹”,以“老妓”比“落梅”,命意已奇。“薄粉”、“余香”,用字亦切。“遇节”、“下梢”四字,尤为精也。以幼学之人,亦知老妓之景,总由聪明天赋也。

  荷叶荷花,似青凉伞盖佳人之粉面;
  瓠藤瓠子,如黄麻绳系和尚之光头。

  慈溪冯益,字损之,其叔为僧,冯往访焉。叔出此对,即答之。谑于其叔,虽为无礼,然叔既为僧,则彼已无父子之亲矣,而此又何有于叔侄之义耶。谑于和尚,不足怪也,适见其为巧趣耳。

  莲叶莲蓬,恰似绿罗盖,盖佳人之粉面;
  瓜藤瓜实,浑如黑铁锁,锁和尚之光头。

  苏东坡一日同佛印观盆荷,适妓琴操坐床。佛印出此对,东坡答之。为和尚者,每说佳人,固属邪心。为儒生者,必讽阗黎,方称正气。东坡之于佛印,谑得妙也。

  ——右是花木门。

  ○人事门

  秋水为神玉为骨;
  芙蓉如面柳如眉。

  杨循吉与吴龙峰,俱于郊外闲步,见女子一群,内有美貌者,杨出此对,吴答之。此其描写俱逼真也。

  鼓瑟佳人,翠袖轻兜呈玉笋;
  踢球美女,红裙揭起露金莲。

  一名妓多技艺,有客访之,妓方鼓琴,既答琴抚七弦之句矣。客又试以此对,妓又答之。出句对句,形容皆妙。

  新人腰大干围,牛羊茁壮;
  相公须长八插,鸟兽氄毛。

  闻有新人身躯壮大,闹房者谑以此对,新人答之。又传所答,是唐伯虎之句,亏他有《尚书》成语,以对于《孟子》句也。

  垂泪佳人,恰似梨花春带雨;
  颦眉女子,浑如柳叶晓含烟。

  传有二士同行,见一门前有美妇垂泪,询知为姑责詈而然。一士因出此对,一士答之。出句形容佳人垂泪之状,已极其精。对句描画女子颦眉之态,又何其巧。

  白马红缨,银胄锦袍金甲将;
  玉麟宝带,绯衣象简赤心臣。

  陈景著八岁时,父命此对,即答之,父惊喜。后以探花及第。此其所对,便觉气概非常矣。但对句之字,于出句不尽工耳。

  麻睑赤须,菖蒲倒栽羊肚石;
  歪腮白眼,明珠斜嵌海螺杯。

  方伯李源野,麻睑红须,佥宪曹前阳,歪口眇目。曹出此对,李答之,众为大噱。麻脸如羊肚石,赤须如菖蒲,须在于脸之下,故曰“倒栽”。歪腮似海螺杯,白眼似明珠,眼睨于腮之旁,故曰“斜嵌”。彼此相谑,各肖其形,是顾虎头写生手也。抚其文而思其状,于颐有能不解者乎?

  ——右是人事门。

  ○杂 色

  羊脂白玉天;
  蟮血黄金土。

  刑部郎中黄暐与客同坐,偶看天色,因出此对,客无以应。召乩仙令答,乩书云:“此句当出丁家巷田夫口。”公明日往验之,见一耕者锄土甚力,公问之,耕者应以此句。公曰:“此确对也。降仙之言验矣。”论其对句,实为不可无一,不能有二者也。

  城内四境人家,鸡鸣犬吠;
  朝中九重帝阙,虎踞龙蟠。

  张适七岁时,博学善属对。师出此对,即答之。以“帝阙”对“人家”,洵为台阁之气象也。

  画里行人,无雨无风常戴伞;
  屏间飞鸟,有朝有暮不归巢。

  吴文之幼时,师观于画而出此对,即答之。师从“画里”看来,想到“无雨无风”之景,已令人笑。吴以“屏间”作对,推出“有朝有暮”之时,亦足令人思也。

  ——右是杂色。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六·写景类
  ○天文门

  新月穿云梳插髻;
  晚霞铺岭锦缠头。

  李东旸六岁,在翰林院读书。上召见时出此对,即答之。上悦,赐御馔果品及笔墨金扇焉。对句稳当。

  晚霞高挂,无烟红火烧空;
  新月初悬,没线银钩挂海。

  张扆,陕西人,性极敏慧,从父上党,父出此对,即答之。下句形容上句,各肖其景。

  新月带星,银弹弓加金弹子;
  长虹贯日,绣毬绦系锦毬儿。

  白圻幼时,同师玩月,师出此对,即答之。所出所答之句,俱描写极佳。

  电掣云端,火焰拽开金络索;
  月沉海底,碧波涌出水晶毬。

  白圻又一日与师同坐,师见雷电交作,因出此对,白答之。“电掣”、“月沉”之状,亦复形容入妙。

  雪满枯田,疑蓝田之种玉;
  月离沧海,同丽水之生金。

  杨性幼时,师于雪天命此对,即答之。所出下句已妙,亏他以“丽水”句对来。

  几阵烟开,野外晚山螺髻绿;
  一番雨过,溪中春水鸭头青。

  刘珏同徐有贞于野外晚眺,刘出此对,徐答之。出句对句,描写俱佳,文亦韵甚。

  风吹马尾千条线;
  日照龙鳞万点金。
  雨打羊毛一片毡。

  明高帝出此对,太孙建文皇帝答以“雨打”句,识趣卑陋。太子成祖皇帝,答以“日照”句,则气象堂皇矣。俱在幼童之时,而出口不同已如此。观人属对,不可以觇其志气耶?

  雪压竹枝头着地;
  风翻荷叶背朝天。

  一士人见雪压竹,倒垂于地,因出此对。自思答之未能,传于友辈,亦无能属,乃请乩仙祝之。乩书云:“我本蓬莱大吕仙,纤些小事也来缠。雪压竹枝头着地,风翻荷叶背朝天。”此对原不难答,但如乩书所言,亦有趣耳。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油”影“尤”。
  雪飘僧顶,犹如摏粉擂槌。“擂”影“雷”。

  一儒生姓尤者,雨湿其巾。过市中,有姓雷和尚,出此对,盖以其姓为戏也。儒生亦以其姓复之,更谑得妙。而以“擂”字之同“雷”音者,对“油”字之同“尤”音者,则尤为巧合矣。

  雪压孤舟,一叶载六花归去;
  雁横远塞,片笺写八字出来。

  王阳明幼时,随父状元公舟中遇雪,父命此对,阳明答之。“一叶”指舟,“六花”指雪,出句已佳。“片笺”指雁,“八字”指足,对句亦妥。

  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
  月映萤灯竹下明,越光越亮。

  吴子孝与杨循吉同饮,吴出此对,杨答之。出句固能绘风绘声,对句又能绘月绘影矣。

  月升海角,一枚玉兔走山头;
  雷掣江心,万丈金龙游水面。

  蒋冕八岁游庠,会一御史按临。行香之日,蒋于郡学丛中进揖,御史见其年幼奇之。命以此对,蒋答之。玩其对句,何等英雄,不谓幼童乃能如是!

  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摺属;
  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江西有提学出此对,诸生不能应,乃相与祈鸾降书,自称李太白答之。出句固已切而巧矣,对句又何确而精耶。

  小沼沉星,似仙人撒下金棋子;
  枯松挂月,如老龙擎出夜明珠。

  陈起宗与师于星月之下,同步园亭,师命此对,陈答之。出得切当,对更声拔。其景皆宛然如画也。

  ——右是天文门。

  ○地理门

  澄潭之远映晴天,上下两重星斗;
  沧海之静涵明月,高低相对山河。

  戴冠与阎秀卿游石湖,戴出此对,阎答之。彼此形容其景,俱有镜花水月之妙。

  ——右是地理门。

  ○鸟兽门

  螃蟹入罾,却似蜘蛛结网;
  灯蛾扑火,浑如蛱蝶穿花。

  祝枝山到沈石田家,见其门首班罾,得一螃蟹,因出此对,沈答之。两下形容逼肖。

  鼠偷蚕茧,浑如狮子抛毬;
  蟹入鱼罾,好似蜘蛛结网。

  相传有一举子入旅店中,闻楼下有人出此对,思之不能答。至死,常往来楼中诵此对句,人不敢上。后一举子强欲上楼,夜中果有诵此对者,因答之,怪遂绝响。此其对句,所出所答俱佳,而鬼话则不可信也。气以成形,有形乃有馨。其人之气未散,则不死,死则其气散矣。气散,则心亡而口灭矣,安能复诵对耶?

  燕入桃花,犹如铁剪裁红锦;
  莺穿柳树,却似金梭织绿丝。

  郭希颜八岁时,随父步园中,见桃红柳绿,徘徊不舍。父出此对,希颜答之。彼此之句,俱极工敏。

  莺入榴花,似火炼黄金数点;
  莺栖荷叶,如盘堆白玉一团。

  陆天池幼时随父游园,父出此对,天池答之。即物写景,何等逼真。

  群雁摩空,排出几行无墨字;
  新蝉噪树,操成一曲不弦琴。

  一蒙师出此对,徒答之。以“不弦琴”对“无墨字”,甚工。

  草堂中蛙闹蚓歌,和出鼓声笛韵;
  雪地里鸦行犬走,踏成竹叶梅花。

  沈义甫同友人坐草堂而出此对,友人答之。出句绘声已切,对句绘影尤佳。

  ——右是鸟兽门。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木门

  胭脂菊上擎霜,红颜傅粉;
  翡翠松间挂月,铁爪拏珠。

  解大绅六岁时,有友人谒其尊人,留赏菊。尊人命大绅出侍酒,友人出此对,即答之。对得工稳。

  两桂擎空,不碍白云来往;
  孤松踞顶,何妨明月升沉。

  李屏侯出此对,张能一答之。“不碍”、“何妨”两语,可想见其豁达高旷之怀。

  杨柳花飞,平地上滚将春去;
  梧桐叶落,半空中撒下秋来。

  陆静逸先生尝对景而出此对,张沧州先生应声答之。以“滚将春去”、“撒下秋来”推说杨花之飞,桐叶之落,设想俱巧。

  菱角三尖,铁里一团白玉;
  石榴独蒂,锦包万顶珍珠。

  浙士出此对,人不能属,降仙答之,亦为工致。

  杨花就地滚成团,春风蹴踘;
  梅影当窗横作画,夜月丹青。

  施槃幼时,读书于洞庭东山友人家。时三月中,柳絮纷纷地间,师出此对,施答之,后二十岁状元及第。“春风蹴踘”、“夜月丹青”,俱属巧思隽语。

  菜花间麦,分明一段绿绡金;
  杏萼联桃,仿佛几端红织锦。

  杨廷和幼时,随父郊外游春,父出此对,廷和答之。各边下句,形容上句俱妙。

  桃花映水,一枝分作两枝红;
  荷叶贴波,数点散开千点白。

  沈石田同邢丽文赏桃花,邢出此对,沈答之。绘出“桃花映水”之景固佳,想来“荷叶贴波”之形尤妙。

  劈开莲蓬,个佃蜂儿脱体;
  剖开棕蕊,攒攒鱼子离胎。

  赵同鲁偕贺美之临河观荷,见叶畔有莲实,呼奴采至,剖分食之。赵出此对,贺答之。描写逼真,对待俱确。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顾鼎臣自幼聪颖,师命此对,即答之。“无孔笛”、“不弦琴”,真的对也。

  ——右是花木门。

  ○人事门

  虫蛀书生面;
  龙蟠天子身。

  吾乡先达太傅公第六子,脸有深麻,如虫蛀然。或谑以此对,即答之。少负奇资,太傅公原以大器期之。观此所对,是为何等气象!而乃卒于弱冠,惜哉。若此题命自天子,于以对之,则尤妙也。

  书生磨墨,渐看石上黑云生;
  闺女开奁,忽见窗前明月起。

  杨循吉幼时,吴文定公见之,命以此对,即答之。文定公大加叹赏,出句对句俱佳。

  醉汉骑驴,步步颠头算酒账;
  梢公摇橹,深深作揖讨船钱。

  苏东坡与秦少游舟出,见岸上醉汉骑驴,苏出此对,秦答之。推度“醉汉”、“梢公”之意,虽云虚摹其形,未必不实获彼心也。可解人颐。

  仙女吹箫,枯竹节边生玉笋;
  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解学士七岁时,随父同出,见有妓者吹箫,父命此对,学士答之。箫是枯竹节,玉笋比仙女手,而“玉笋”与“枯竹”相合,出句已巧。伞如新荷叶,金莲比佳人足,而“金莲”与“新荷”相贯,对句亦精。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青草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佛印造东坡书斋,适小妹亦在,遂避于帐中。佛印因出此对,小妹答之。佛印曰:“小僧得对佳人,实出望外。”佛印赞小妹,小妹便嘲佛印,所以为佳。

  僧眠锦被,万花丛里一葫芦;
  女对青铜,半亩塘中双菡萏。

  姚广孝与高季迪为诗社,适姚暂卧。高出此对,姚答之。高以葫芦比僧,是嘲广孝。姚以菡萏比女,则不能讥季迪也,而其对句却佳。但佛印虽名和尚,而实不尊佛教。开口每说佳人,适见其趣。麖孝是专从事于空门者,而亦以女对僧,则可恶耳。

  恼人无物比离愁,恰似一川梅雨;
  快意有谁同爽气,浑如万壑松风。

  王洪幼时,父心中怀闷,命以此对,公答之。恼人快意之状俱亏他形容得出,描写得真,令人深思细想,愈觉其妙。

  捧瑶觞,南国佳人一双玉手;
  趺宝座,西方大士丈六金身。

  弘治初,王天碧善乩仙术。乩动,有人言此对句,久未有对,愿仙成之。乩即书其所答,对得工致。

  ——右是人事门。

  ○宫室门

  金殿晚钟开万户;
  玉阶仙仗拥千官。

  李东阳入翰林院读书,上常召见。学士岳正试以此对,李答之。岳遂属意,许为东床,以对句之气象好也。

  花亭夜宴,月光长照金樽;
  枫陛早朝,日色下临仙掌。

  张和与弟穆同登进士,寓京师夜饮,兄出此对,弟答之。观其所出所答,可谓难弟难兄。

  ——右是宫室门。

  ○饮食门

  炒豆撚开,抛下一双金圣筶;
  甜瓜切破,分成雨盏玉琉璃。

  唐六如随父侍客食豆及瓜,客见公撚去豆壳方食,因出此对,公答之。摹出撚开炒豆及切破甜瓜之状,宛然如画。

  ——右是饮食门。

  ○器用门

  青凉盖引红妆面,荷叶荷花;
  白团扇画黑交枝,月宫月桂。

  陈景著八岁时,随父看盆荷,父命此对,公答之,父以为奇。后十八岁探花及第,官修撰。“荷叶荷花”,形容上文,已成妙句。不谓“月宫月桂”,更有此佳偶也。

  呵砚作书,口内风云生黑雨;
  铺牌买快,掌中天地现金星。

  陆天池见一馆师出此对,竟无属者,因答之,闻者叹服。出句已妙,对句更佳,亏他想来。

  磨圆眼大齿棱棱,纳粗出细;
  秤直钩弯星朗朗,识重知轻。

  沈石田家方磨粉,祝枝山适至,因出此对,沈答之。出得妥,对得工。

  ——右是器用门。

  ○杂 色

  官舫夜光明,两轮玉烛;
  皇都春富贵,万里金城。

  会元萧良有,十二岁发解,便中榜眼,仕为祭酒。十八龄,入官舫谒一贵人,贵人出此对,萧答之。“两轮玉烛”,盖指天上与水中之月也。在京师而值春时,即以皇都之景为对。何等确切,何等堂皇,真会元也。

  东方日出天开眼;
  西岳山高地出头。

  周一经,贵溪人。六岁从父入郡,晨旭方升,父命此对,周即答之。后举进士。对句为有气象。

  马足踏开路上沙,风来复合;
  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陈起宗一日同师出,见马岸行,师出此对,陈答之。彼此之描绘俱佳。

  柳线莺梭,织成江南三月锦;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顾鼎臣幼时,同父观新柳栖莺,父命此对,公答之。两下词句,俱极秀丽。而对之下句,尤撰得妙。

  绣鞋低罩绿罗裙,鸳鸯戏水;
  金钗斜插青丝鬓,鸾凤穿云。

  唐六如同张灵出行,见一群游女,张出此对,唐答之。“鸳鸯”指“绣鞋”言,“水”指“绿罗裙”言,“鸾凤”指“金钗”言,“云”指“青丝鬓”言。各以下句比上句,词意俱精。但对句“鸾”、“凤”是二物,以对“鸳鸯”一物不工耳。

  冢上烧钱,灰逐轻风成粉蝶;
  池边洗砚,墨随流水化乌龙。

  王汝玉九岁时,值寒食节,师出此对,即答之。出句状物已佳,对句寓意更妙。

  墨洒粉墙,流黑漆珠儿一串;
  冰垂碧瓦,挂白玉簪子几枝。

  陈景著八岁时,父率至友人家。其家粉墙,洒墨如珠串。友人出此对,公答之。友人曰:“真神童也。”对句诚工。尝见刻本,所出下句,首是“如”字,似对“挂”字不工。故代易以“流”字。

  纸糊屏风千个眼;
  油烧蜡烛一条心。

  郭希颜十三岁中乡举,在场中作文甚捷。监场官见其卷早完,命以此对,公答之。对得工矣。

  ——右是杂色。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七·采色类
  ○一样采色

  龟浮水上分开绿;
  鹤立松间点破青。

  郭希颜幼时,与一长者浴于池,偶一龟浮水上,长者因出此对,郭即答之。长者奇之而妻以女。形容龟浮水上与鹤立松梢之状,而用“分开”、“点破”四字,甚佳。

  ——右是一样采色也,下对亦然。

  ○两样采色

  马蹄踏破青青草;
  龙爪拏开白白云。

  喻子材樗,为玉山尉,授诸子学。有兵在侧,言弓手汪某子颇知诗书,可使侍笔砚。呼视之,状貌伟然,不类常儿。问:“能属对否?”曰:“能。”因出此对,汪应声答之。喻大惊异,曰:“他日必为伟器。”留授之学,且许妻之以女。盖以其所对有气象也。

  黑炭红因火;
  青山白为霜。

  陈言隐出此对,云间张能一答之。所对亦稳。

  乌桕变成红叶;
  白梅点缀青枝。

  余澹心出此对,亦张能一答之。“点缀”二字亦好。

  黄豆磨成白豆腐,用水工夫;
  青梅造作乌梅肉,因火节制。

  唐六如同友人路行,过一腐店,唐出此对,友人不能应。唐见挑青梅者,即代答之。友人愧服。“水”、“火”二句,判断俱确。

  一树桃花红间白;
  两行杨柳翠饶青。

  明朝有邑宰临吾乡,里长治酒,以本村未有乡绅,欲接侨居吾乡之洪觉山先生陪饮。洪先生不肯即来,邑宰坐久,以久不至怒之。里长道故,邑宰言不须乡绅,即有应试童生亦可。因接先达太傅公陪之。时值花柳争妍,邑宰因出此对,先达答之,邑宰称善。洪先生闻而叹曰:“汪家之人已出矣。”先达此时年方出幼耳。

  ——右是两样釆色也。

  ○三样采色

  龙化潭头,黑爪班须腾碧汉;
  鹅浮水上,白毛红掌拨苍波。

  姚广孝同一学士闲玩湖滨,忽然云起,有龙下湖取水即雨。学士因出此对,广孝答之。出得工,对得稳。

  金铃黄犬,卧却绿草丛中;
  铁爪乌龙,潜在碧波心里。此是两样采色,误列于此。

  施槃九岁时,有罗铎者诣书馆,见一带铃之犬,因出此对,施答之。以龙为对,便见气象,盖有自寓之意也。

  史君子花,朝白午红暮紫;
  虞美人草,春青夏绿秋黄。

  金山寺一小沙弥,善属对。有太府呼至,指筵上金杯戏谓曰:“能对,以此赏之。”沙弥请先赐杯而后属对。因出此对,沙弥答之。对句实为工致。

  沼内种莲,藕白花红叶绿;
  田中插稻,秧青苗翠谷黄。

  祝枝山与沈石田赏荷,祝出此对,沈答之。以“稻”对“莲”,各有三色,是为恰好。

  ——右是三样采色也。

  ○四样采色

  藕白花红莲子绿,荷叶青青;
  箨班节粉笋芽黄,竹枝翠翠。

  刘昌七岁,同客池边观荷,客出此对,刘答之。出句以一物而举四色,措词且雅。对句亦能称之,可谓佳矣。

  ——右是四样采色也。

  ○五样采色

  黄犬黑头白项,朝红日,卧向青草池塘;
  乌龙皂角班须,驾紫云,腾出碧波潭水。

  祝枝山往沈石田家,见一犬向日卧池畔,因出此对,沈答之。以一物而具五色,亏他对来。

  ——右是五样采色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八·数目类
  ○一个数目

  三光日月星;
  一阵风雷雨。
  四诗风雅颂。
  四德毛亨利。
  六脉寸关尺。

  元佑初,苏东坡复降翰林学士充馆伴,北辽使素闻其名,思困之。其国旧有此对,无能属者。首以请于坡,坡唯唯。私谓其介曰:“我能而君不能,亦非所以全大国之体。四诗风雅颂,天生对也,盍先以此复之。”介如其言,使方叹愕。坡徐对日:“四德元亨利。”使睢舒欲起辩,坡曰:“尔谓我忘其一耶?谨闭而舌,两朝乃兄弟邦,卿为外臣,此仁祖之庙讳也。”使出其不意,大骇服。此是东坡之急智,亦权词也。虽属奇思,不为的对。后有张幼于者,对以“六脉寸关尺”,亦为佳矣。然震泽吴文之翰林,又曰“日月星,是天文门;风雅颂,真假借”。更对以“一阵风雷雨”,见者谓有神助,良然。窃思一个数目之对,最为难属。盖有几件物事,方可下此数目字。对句物件,须与出句相配,而数目字不可与之犯重。如出句之“日月星”既用了三字,则对句亦须三件物事配之,却用不得三字,不为难乎!“风雅颂”虽是三件,而《诗》却有《大雅》、《小雅》,称为四诗,故可对之。“寸关尺”虽亦是三件,而左右手皆有之,则为六脉也,故亦可对。然“寸关尺”是身体门,亦为假借,不若“一阵”句之为的矣。“风雷雨”虽是三件,而或一时并至,故可以一阵称之。

  三代夏商周;
  四诗风雅颂。

  四诗风雅颂;
  三才天地人。

  王安石以“三代”句谓刘贡父曰:“可对乎?”刘答之。苏东坡出使夷国,夷主闻刘贡父“四诗”之对,即以谓东坡曰:“可更对乎?”东坡答之。夷主叹服。愚谓贡父以四字对三字为佳,东坡以三字对四字,不为难也。

  赵马温关四帅;
  禹汤文武三王。

  苏州扶乩者,吕仙出此对,乩谓当有才子能对之。或意才子者,金圣叹也。因往以告,金即答之。“禹汤文武”虽是四人,而孟子只称三王。盖以其为三代之之王也。此亦可为的对。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七音徵羽角宫商。
  六官天地春夏秋。

  五味鹹酸甘苦辛;
  七音宫商角徵羽。

  钱塘毛稚黄,名先舒,博雅多才。少时客有出此对者,毛以“六官”句答之。客诘:“无冬。”毛曰:“《周檀》冬官独缺。”此是毛之弄巧处,与东坡“四德”句同,亦非的对也。刻本有对以“七音”句者,则为确当,故先之。其时客复思得“五味”之对,毛又以“七音”句答之。客诘:“五为何以七也?”毛曰:“音有半宫半徵,亦有变宫变徵,总为七也。”观此,可知其学之博矣。

  五事貌言视听思;
  七音宫商角徵羽。

  陆贞山六岁时,师出此对,即答之。此对亦为可也。但以七音对五味,犹为相近,而以之对五事,微觉其不类耳。

  六行兴民,孝友睦姻任恤。
  五经试士,易诗书礼春秋。

  此又他客所出,而毛稚黄答之者也。所答上句,虽用五字数目,而《春秋》一经,却有两字书名,故可以对所出之下句也。但以《易》《诗》等对孝友等,为不类耳。

  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韩柳欧苏曾王,八家文字。

  吏户礼兵刑工,尚书六部;
  欧苏曾王韩柳,文字八家。此愚之所易者。

  西安李因笃,字天生,十二岁时,学使者奇其文,因命此对,李即答之。学使者叹赏,遂补学士。文字虽有八家,而苏独占三家,故可用上句,以对所出之上句也。但出之二句押字,俱是平声,致对之上句押字与出句犯重,音韵殊觉不响,故余易其字之上下,以质高明。

  ——右是一个数目也。

  ○二个数目

  一画成爻传四圣。
  五车作腹掇三元。

  褚吕仙命此对,云间张能一答之。对句何等胸襟,真神童也。

  宝塔七层三宝地;
  云台八级五云中。

  此汪苕文先生所出,亦张能一答之。所对亦工。

  三清殿上栖双鹤;
  五色云中驾六龙。

  蒋焘十一岁,为府学生,遇圣节,诣元妙观习仪。巡按某御史,见双鹤集三清殿,命属此对,蒋随答之。御史惊叹曰:“他日人中龙也。”此其所对,气象洵不凡矣。

  五风十两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李西崖与程篁墩过采石,李得此句,程即答之,当时服其巧丽。以李白之人名对“梅黄”字,固为不工,然细玩其词意,诚亦巧而丽也。当别取之。

  七黑八暗皆为夜;
  万紫千红总是春。

  有一童放学晚归,老者命以此对,即答之。此天然之对也,述来恰好。

  尚书二典三谟,臣谟君典;
  大学一经十传,贤传圣经。

  余毅中八岁入庠,学师出此对,即答之。以《大学》对《尚书》,正大确当。

  金炉两耳三只脚;
  铁矛四辨一条心。

  闻有二人同至友家,见桌上有金香炉,彼人出此对,此人不能属。后在于木牌上,见铁矛之状而答之。此其取对,可谓工甚。

  十字街,四隅头,东西南北;
  一年历,八个节,春夏秋冬。

  张耒一日与晁补之同行,至四通之路,张出此对,晁答之。张云:“可为绝对,此对亦诚稳也。”

  螃蟹两螯八足,天下横行;
  鲈鱼一尾四鳃,云间独出。

  钱福幼敏慧,师出此对,即答之。对句隐寓自负之意,故佳。

  ——右是二个数目也。

  ○三个数目

  一日存心十二时;
  九重献策三千字。

  平凉赵中令浚谷,闻张扆颖慧善对,立试此对,张即答之。气象果为冠冕。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渡潮。

  武肃王登泳波亭,闽僧契盈从。王出此对,契盈答之,人以为绝对。盖其时两浙贡赋,自海路至青州登陆,故云三千里。僧所对者,即就其当时之事为言,固好。但“渡潮”渡字,亦作死字,方工耳。

  两镜悬窗,一女梳妆三对面;
  孤灯挂壁,二人作揖四低腰。

  杨维祯与虞集至一妓家,见悬两镜梳妆,杨出此对,虞答之。彼此之绘影者俱佳也。

  远比赵公,三十六年宰辅。赵普,宋相。
  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书。郭令,唐相。一云“裴令”。裴度亦唐相,恐非。

  温庭筠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韵成,人号为“温八吟”。李义山曰:“近得一联,未得偶句。”因述之。温言:“何不曰‘近同郭令’云云?”此亦可为的对也。

  云台二十八将,将将成功;
  孙武一十三篇,篇篇破敌。

  昆山中尊王植三先生作此对,毛稚黄答之。以武经对武功,亦为相敌。

  六和上士,来访七岁奇童,时维九月。
  四美嘉宵,去看五陵才子,序属三秋。

  大弘寺僧端可出此对,云间张能一答之。七岁属对如此,真是奇童。

  ——右是三个数目也。

  ○四个数目

  六贺巍巍,四角八方七耸;
  一掌平平,五指三长两短。

  有游六贺山者,陟山巅四顾,七山回绕,因成此对。同游者答之。以身体门对地理类,似为不工。且对之上句,亦复平声。

  ——右是四个数目也。

  ○五个数目

  孤舟两桨片帆,游遍五湖四海;
  一塔七层八面,观尽万水千山。

  祝枝山与沈石田同舟,枝山出此对,石田答之,可谓工矣。

  五湖内一船四橹,八人摇下九江来;
  万军中匹马单刀,孤将破开千阵去。

  杨廉夫与杨性同舟,廉夫称为老铁,性称小铁。廉夫见一舟来、因出此对,性答之。以五个数目成对,出者已巧,答者亦佳。

  一机二匹三梭布,四尺五长;
  六两七钱八分金,十紫九赤。

  陈景著八岁时,客出此对,即答之。以一二三四五命题,以六七八九十对句,何等确当。

  ——右是五个数目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九·物类类
  铜铸金刚铁面;
  泥装土地灰心。

  僧智荣出此对,张能一答之。金刚土地,乃神名也。而铜铁与金刚相类,泥灰与土地相类。以类相从,能串其意,此为的对。

  车马象士并卒炮,都来护卫将军;
  吏户礼工及兵刑,尽是帮扶人主。

  朱奎十二岁,侍东宫读书,太子每与棋戏,因出此对,朱即答之,太子甚加重焉。以六部官员对一盘棋子,何等冠冕。

  鼓震龙舟,惊起鼋鼍之窟;
  火焚牛尾,冲开虎豹之关。

  有一部使者观学,适遇端阳竞渡,因出此对,诸生无有应者。士人请乩仙答之,此其所对。可为劲敌。

  鲩鱽相斗,鲞鱼鲭鲤难容;
  鸠鸽成群,野雉鸡鹇相迫。

  孝廉刘客泉往舟索鱼,渔翁颇谙书理,乃曰:“相公要鱼,只要对对。”因出此对。客泉答之,渔翁服,奉以鱼焉。以鸟之类,对鱼之类,两足相当。但不知其寓意相嘲之意,是如何说耳。

  蛙鼓萤灯蚯蚓笛,荒塘夜夜元宵;
  莺簧蝶拍鹧鸪词,香陌年年上巳。

  何孟春幼时同父乘凉,父命此对,孟春答之。出句俱是虫类,对句俱是鸟类。以虫之声为赏元宵,以鸟之音为歌上巳,创意俱妙。

  几幅画图,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成何良史;
  一盘棋局,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象无牙,照甚将军。

  满堂古画,虎不啸,龙不吟,花不馨香鱼不跳,笑杀蓬头刘海;
  一局象棋,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火士无谋,闷死在寨将军。

  朱太祖同刘基看花鸟图,因出前对,曰:“先生可属之。”刘答之。上曰:“绝对也,非先生见不能到此。”有评者云:“设言而寓意自深。”余却不知其何谓也。尝见刻本,多是后面所附之句,与前大同小异,而无事实可考,未知孰是。但论其对句,则以“棋”对“画”,两下旗鼓足以相当。所附之对,原文于出之第二三句,是“龙不吟”在先,则与对之“车无轮”二句,俱是先平后仄,故代易之。末句只是“笑杀蓬头”与“闷死将军”,则句末又俱是平声也。后复见一刻本,末句仍有“刘海”以对“将军”,乃为合韵,故从之。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十·人名类
  云间陆士龙名云;
  日下荀鸣鹤名隐。

  弥天释道安;
  四海习凿齿。

  陆、荀二人,会张茂先先生。张以其并有大才,酒令可勿作常语。陆乃举酒而自道其姓字,荀亦以其姓字而自道之。张抚掌大笑。陆、荀俱松江人,松江名云间,滕王阁序有云:“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故二人摘其字以冠姓字之上。后释道安自北来荆州,与习凿齿相见,便自道其姓名。凿齿亦以其姓名而自道之。《高僧传》曰:“天不终朝而雨六合者,弥天之云也。水源弘深而润八极者,四海之流也。”两人亦摘其字以冠姓名之上。此四公者,皆自作张大之语以相戏耳。闻当时指为的对也。

  崔度崔公度;
  王韶王子韶。

  熙宁初,有此姓名。时人以之作对,亦巧。

  高达高文达;
  吴鹏吴一鹏。

  弘治癸丑科,登榜者有此姓名。时人以此作对,亦与前对同其巧也。

  孟春季春惟少仲;
  夏鼎周鼎独无商。

  弘治丙辰科,有四进士之姓名如此。李东阳即席而出此对,一士答之。以其姓名补出一字作对,不亦巧乎。

  郭郑郑东东野绛;
  禹章章夏夏侯璘。

  太宗时,同年数辈,有此姓名。而以连膜顶针文法,作此对句,更为巧矣。

  恩作解元,其荣固为当贺;
  策登追士,嘉谟在所必陈。

  沈石田与陈启东饮,时解元贺恩字其荣,进士陈策字嘉谟,亦同席。陈出此对,石田应声答之,举座称其精敏。此以解元进士之姓名与字作对,可谓巧甚。原文所出下句,是“礼合贺其荣”,对句是“职当陈嘉谟”,则于平仄不合矣,故代易之。不知高明以为可否。

  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
  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轲之孟子。

  陈景著九岁时,师出此对,即答之。以人名之同书名者命题,已为幻想,而以人名之同书名者对句,尤属奇思。

  宾之访东之,东之宾之;
  回也待由也,由也回也。

  李西崖字宾之,江朝宗字东之。翰林旧有此对,无能属者。陈启东谒选至京,吴文定以此叩焉,而因答之。所出下句“宝之”,与上不同,言以之为宾也。所答下句回也,亦与上不同,言曾已回去也。此以古人对今人也。上下字同,而意则有异者。此种
  设想,何处得来?时江东之、曾先次辞矣。而以“由也回也”为对,亦合时事,更佳。

  潘游洪沈泛瀛洲;
  绛绎绘维绾纶綍。

  韩雍一日同沈周泛湖,韩出此对,沈答之。韩公曰:“沈公博雅尔尔。”潘名良能,游名操,洪名景伯,沈名介,此四人,只举其姓。绛绎与维皆姓韩,绘姓杨,此四人只举其名。七字之旁,出句皆从水字,对句皆从糸字,是为各从其类也。如此为对,又是一格。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十一·拆字类
  二人土上坐;
  一月日边明。

  章宗建梳妆台于都东北隅,与李妃登焉,忽得此句,妃即答之,时皆称其警妙。章宗所出,是与妃两下并言。而妃所对,则自卑而尊章宗矣。立言有体,宜以敏妙称之也。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杨一清在翰林读书,一侍讲学士出此对,而即答之。学士曰:“是子能以天下为己任者。”后官大学士少师。此对虽不难属,而所答者亦工。

  砚向石边见口;
  笙从竹下生声。

  李西崖幼时,师命此对,即答之。“砚”字,是见、石二字;“笙”字,是竹、生二字。“口”字“声”字,俱不论也。

  闵先生门里文字;
  吴学士天上口才。

  一翰林姓吴,有举子姓闵者,送文求阅,吴赞之而出此对,闵答之。“闵”字是“门”字里有“文”字,“吴”字是“天”字上有“口”字,俱是以姓相对,亦自为工。

  八人共拥炉中火;
  十口同耕郭外田。

  朱奎幼时,寒天拥火,父命此对,即答之。“八人”是“火”字,“十口”是田字。对得自然。

  一史不通难作吏;
  二人相聚总由天。

  一太府欲革除二吏,命至前,试以此对,一吏答之。“一史”是“吏”字,“二人”是“天”字。对句似寓奉承太府之意。

  李家十八子;
  奏事二三人。

  李东阳六岁时,在翰林院读书,学士出此对,李即答之。时在院有解者,有未解者。李宣明,俱为骇然。“李”字,上是“十八”二字,下是一“子”字。“奏”字,上是“三人”二字,下是“二人”二字也。“李”字易见,“奏”字亏他想来。

  议论吞天口;
  功名志士心。

  林大钦幼时,志大言大,师因出此对,林应声答之。“吞”字是“天口”二字,“志”字是“士心”二字。师之所出,足以寓其隐刺之意。林之所答,亦足以明其言大之由。并皆佳妙。

  里中田上土何下;
  岩畔石低山自高。

  许思温幼时乡居,门首俱低田,客出此对,许答之。“里”字是“田”字在上,“土”字在下。“岩”字是“石”字为低,“山”字为高。客以土下谑其所处之卑,寓讽已巧。许以山高自比所处之尊,解嘲尤妙。

  陈亚有心终是恶;
  蔡襄无口便成衰。

  陈亚曾与蔡君谟会于金山僧舍。酒酣,君谟谑以此对,亚应声答之。“亚”字加“心”是“恶”字,“襄”字除“口”是“衰”字。两下以名为戏,俱佳。而对句似犹有讥其轻口之意,则更妙矣。

  吕先生品箫,须添一口;
  谢状元射策,何吝片言。

  谢一夔与吕原同饮,有吹箫者佐酒,谢出此对而吕答之,举坐大笑。后谢第状元,吕官侍郎。“吕”字添一“口”乃成“品”字,“射”字加旁“言”乃成“谢”字。盖各以姓为戏也,俱见巧妙。

  学正不正,诸生皆以为歪;
  相公言公,百姓自然无讼。

  一学正居乡,与秀才争产,讼之于官。学正不直,官出此对,秀才答之。“不正”二字是“歪”字,“言公”二字是“讼”字。审官就事出题,而能拆字以责学正,固已巧矣。秀才就意对句,而能拆字以赞审官,则尤佳焉。

  半夜生孩,亥子二时难定;
  百年匹配,己酉两日相当。

  徐祯卿于半夜生子,适唐伯虎、祝枝山至。徐云:“半夜还是子时。”唐云:“半夜还是亥时。”祝云:“半夜还是亥末子初。”唐因出此对,祝答之。“孩”字是“亥子”二字。“配”字是“己酉”二字。三人相争亥子二时于半夜,遂以“孩”字拆之为对,亦巧。而以“配”字答之,则工矣。

  笑指深林,一犬低眠竹下;
  闲看邃户,孤木独立门中。

  祝枝山与唐六如闲暇互相拆辨,唐出此对,祝答之。“笑”字是“犬”字伏于“竹”字之下,“闲”字是“木”字在于“门”字之中。以此为对,亦两足相当。

  奴手为拏,此后莫拏奴手;
  人言是信,从今无信人言。

  王文恪公六七岁时,附学于舅氏。一小女使送茶,王戏而握其手,舅氏闻而出此对,王答之。舅之命题,明以相戒。王之对句,能自解嘲,不但拆字之工而已,所以为妙。而《玉堂》所录,则云杨循吉幼时附馆读书,东家女使送茶,戏执其手。同学与师言之,师命此对,曰:“极佳免责。”公答之句,讽师轻听同学之言也。二说未知孰是。

  女姚虽好,只如半朵桃花;
  人言为信,莫费一番言说。

  姚月华与书生杨达私,一日偶爽约,女怒甚,杨出此对,女答之。所出上句“好”字,旁有女字,是与上面“女”字“姚”字旁之“女”字相应。下句“桃”字,旁有“兆”字,是与上句“姚”字相应。所答上句“信”字,是与上面“人言”二字相应。下句“言”字,是与上句“言”字相应。杨之意,盖谓汝年犹小,不足深念,我即爽约,何至怪之甚耶。盖作是言以解其怒耳。而女之意,则谓凡言须践,汝既失信于我,是为可怒,又何必多此文法耶。亦回得妙。○《字汇》训“姚”字云:“姚,悦美好貌。”则此“姚”字,非指其女之姓而言也。若指其姓,则对句“言”字,于书生之姓无关,为不工矣。

  趙先生饮酒,一走便肖。“肖音”消“,释散也。
  欧大尹追粮,满区全欠。

  欧邑宰与赵教谕同饮,邑宰出此对,教谕答之。趙字是“走”字里一“肖”字也。“欧”字是“区”字旁一“欠”字也。各以其姓为戏。邑宰以饮酒而拆“赵”字已巧,亏教谕想及“追粮”而拆“欧”字也。

  星为夜象,却从日下而生;
  花本木形,何自草头而化?

  李西崖幼时在翰林读书,一学士命此对,李答之,学士大为赞赏。“星”字是“日”字下有“生”字,以夜象日生之相反者为题,命意已巧。“花”字是“草”头下有“化”字,木形草化,亦是相反。以此对句,何其工也,亏他对来。出自幼时,尤不可及。

  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
  一人为大,大邦大国大明君。

  朱太祖尝微行,入酒肆,遇书生。时酒客已满,乃移土地神于地,以其几案与生对坐。问其里居,则曰:“四川重庆府人也。”因出此对。士答之。上悦,召为按察使。太祖因其重庆府人,而以“千里”二字合为“重”字命题。亏生想出“一人”为“大”字,衬出大明君来也。字合而意尤佳。

  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氷;
  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

  文皇在燕邸宴群臣,时天寒甚,文皇因出此对,姚广孝答之,文皇遂决意起兵。“水”字有点,是“氷”字。文皇之意,盖谓此时之势可起兵也。“王”字出头是“主”字。广孝之意,盖谓君宜出头为民主也。文皇所出已妙,广孝所对更佳。然其激劝文皇如此,于永乐则为功,于建文则为罪矣。而释氏之徒为此,尤为可恶。

  谢外郎要钱,抽身便讨;
  吴学士饮酒,下口就吞。

  “谢”字把“身”字抽出便是“讨”字,“吴”字把“口”字放下便是“吞”字。以姓拆字为对,亦好。

  十口心思,思父思母思妻子;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有云:皇上出对与群臣,有朝臣答之,未知其详。“十口心”三字合之是“思”字,“寸身言”三字合之是“谢”字。以三字合成一字,更为巧思。但原文对之下句,是“皇恩”二字,对于“妻子”不工,故代易之。

  四口同圖,外口包藏内口;
  五人成傘,大人遮盖小人。

  杨溥幼时,有司令其父充役。溥诣求免,有司出此对,而溥答之。有司大赏,免其父役,反助其二年读书资。“圖”字有四个“口”字,而有外口内口之分。“傘”字有五个“人”字,而有大人小人之别。不但字形对得工致,且能奉承有司,故父得以免役,而己亦得其资也。

  三女为姦,少女但凭长女哄;
  五人成傘,小人全仗大人遮。

  一家有三姐妹,其姐先与人私,诱其二妹同事。事觉,讼之于官,官出此对,长女答之,官免其刑。以“姦”字命题,下句“少女”、“长女”,既与上句“奸”字相照,又切其事言之,出得巧矣。乃以“傘”字对句,下句“小人”、“大人”,既与上句“伞”字相应,又能作求情语,所答之妙,尤不可言也。

  立女为妾,妾亦为立女;
  山人作仙,仙又作山人。

  赵宗文幼时善属对。一日客至,递茶者乃小女郎,客出此对,赵答之。“立女”是“妾”字,“山人”是“仙”字,此不足道。而颠倒其词,则亦为可录耳。

  二山出守,应求何以应其求;
  千里重来,公使尽由公所使。

  陈师应求知福州,亲故皆至。公设会,置五百千于前,曰:“有一对,苟能属者,即席奉送。”因出此对。一后生答之,陈即以五百千赠之。“二山”是“出”字,上“应求”是自指其名而言,下“应”、“求”,是言应人之所求。盖对亲故之欲索物者说耳。“千里”是“重”字,上“公使”字,未知其解,下“公”、“使”,是言皆任君之所与。盖对“何以应求”之问耳。○五百千,不知是指何物。“千”字或有误耶?

  哥哥街上迎双月;
  妹妹堂上捉半風。

  此苏小妹所出,而柬坡答之者也。“双月”是“朋”宇,“半風”是“虱”字。小妹作此隐语已巧,东坡所对亦工甚也。

  刁大使使刀,撇上撇下;
  厍主管管库,点有点无。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环幼敏,过目成诵。九岁入庠。一日见太守,适有大使姓刁者至,太守出此对,林答之。太守曰:“人物也。”后二十一岁中状元,官文渊阁大学士。“刁”字之撇向上,“刀”字之撇向下。“厍”字之点为无,“库”字之点为有。此是的对。至于两“使”字,虽有去声上声二音,两“管”字俱是上声一音,则不论也。只论其字之叠耳。

  力士有口偏加吉;
  提控无才总是空。

  侍讲王洪幼时,友人命此对,即答之。“力”字右边添“口”是“加”字,“士”字底下添“口”是“吉”字,此句亦难属也。“提”宇左边除“才”是“是”字,“控”字左边除“才”是“空”字。亏他亦能如此对来。

  冻雨洒窗,东二点西三点;
  切瓜分片,上七刀下八刀。

  杨一清八岁,举奇童。入朝值寒天,上见之,命以此对,杨答之。称旨,赐红衣金币,后官大学士。“冻”字是“东”字边二点,“洒”字是“西”字边三点;“切”字是“七”字边“刀”字,“分”字是“八”字下“刀”字。出得巧,对得工。或以为苏郡蒋焘事,人出此对而彼答之也。

  日出东,月出西,天上生成明字;
  子居左,女居右,世间配定好人。

  万安幼时,客命此对,而即答之。“日”、“月”两字是“明”字,“女”、“子”两字是“好”字。其对固工,分及东西左右,更妙。

  二人抬木归來晚,人短木长;
  四口兴工造噐迟,口多工少。

  吴文泰使人买木归迟,丁逊学令工人造器,丁出此对而吴答之。“二人”两字与一“木”字合之为“來”字,二人甚短,一木甚长,以此解归来之所以晚也。四个“口”字与一“工”字合之为“噐”字,四口为多,一工为少,以此解造器之所以迟也。两下拆字释意,俱佳。

  二公并轿撑双傘,大小十人;
  一家造册分两圖,内外八口。

  一日长吴两县知县并轿而出,亦并伞。路逢吴江知县,后邀饮。吴江知县出此对,二县公思之不得。一日册书造两图册,叩见长沙尹,尹曾闻此对,即悟而答之。后两县公闻之叹服。“傘”字大小有五人,双伞则十人也。“圖”字内外有四口,两图则八口也。彼此相对,真为劲敌。

  凿地为池,去土欲求水也;
  从玙出屿,得玉便离山与。

  金文徵幼时,家中治园圃,师命此对,即答之。“凿地”是去土,“为池”是求水,“地”字去旁边土,与“池”字去三点水,共是“也”字,下句“也”字,是从上句合来。“从玙”是得玉,“出屿”是离山,“玙”字去旁边“玉”,“屿”字去旁边“山”,共是“与”字,下句“与”字是从上句合来。此其两下之句俱佳。至于“求水”与“池”字去水之意不合,“得玉”与“玙”字去玉之意不合,可无论也。若“与”字读作平声,音虽不同,字则一耳。

  两束棘针,小大尖儿无数;
  三车轟布,不正歪者极多。

  林大同幼时随师出行,路中遇挑篱棘者,师出此对,林思未得。忽见载布一车者,乃答之。“两束”字是“棘”字,“小大”二字是“尖”字。“三车”字是“轟”字,“不正”二字是“歪”字。彼此足以相敌矣。“不正”对“小大”,二字不工,勿论也。○轟,群车之声。“轟布”二字,不识其义。

  小大由之,合成尖迪二字;
  千里见王,凑作重现两文。

  文衡山与王雅宜论礼之用章,王戏解“小大由之”句而出此对,文答之。“小大”二字是“尖”字,“由之”二字是“迪”字,“千里”二字是“重”字,“见王”二字是“现”字。出句偶然得之耳,难在对句,亏他想得“千里见王”句也。

  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
  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

  朱太祖与刘基计下姑苏,因出此对,而刘答之。上意决,遂起兵攻士诚。“天下口”是“吞”字,“天上口”是“吴”字,以下句合上句而自言其志。字形意思,殊难为偶。“人中王”是“全”字,“人边王”是“任”字。亏刘想出上二句,衬出下句来也。此妙不可言者。

  鸟入風中,衔出虫而作鳯;
  马来芦畔,吃尽草以为驴。

  卢楠戏同年王进士以此对,王答之,两人相为大噱。“風”字去其“虫”字,纳进“鳥”字是“鳯”字;“芦”字去其草头,旁加“马”字是“驴”字。拆字至此,所出所答,皆为幻想妙裁。

  枣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陆贞山七岁时,客至其家,命以此对,即答之。在座未有能对者,俱为屈服。截断“枣”字以为两束,劈开“棘”字以为两束,便能成四束也。于“阊”字移个“日”字出来,于“门”字补个“日”字进去,便可作只间也。拆字如此,可谓奇想天开。

  大两沉沉,二沈伸头不出;
  狂风阵阵,两陈摆尾难开。

  归安沈筠溪,弱冠补博士弟子。与其弟偕之城,时风雨暴作,过陈方伯兄弟邸,方伯戏以此对,公应声答之。“沈”字,下有“几”字,而撇不上冲,是“沈”字之不出头也。“阵”字,右有“车”字,而旁无撇捺,是“陈”字之难开尾也。各以姓而戏其兄弟。如此奇巧,可称双绝。所答下句,有作“摇摆难开”者,似不如“摆尾”之对“伸头”为工也。

  三石作磊,白堆泉水之间;
  双木成林,高出嵩山之上。

  李泰幼时,师见盆中堆假石山,因出此对,即答之。下句承上句“石”字言之,而以“白水”二字合成“泉”字于中间,此为难属之句也。所答者,下句承上句“山”字言之,而以“山高”二字合成“嵩”字于中间,何其工敏有是耶!

  杉梓椿松桧柏,六木森森;
  岩崖岳岛峰峦,四山出出。

  黄五岳往洞庭西山,到蔡林屋家。蔡屋山居,见庭中大木森然,因出此对,蔡答之。所出上句,左边俱有“木”字,六个“木”字,分之为两个“森”字。所答上句,上下俱有“山”字,四个“山”字,分之为两个“出”字。下句承上句言之,可云六木矣,而又以六“木”字生出“森森”二字,何其巧妙乃尔。至于对之上句,有六个“山”字,下句只云“四山”者,盖如俗云四边山耳。欲避出句之六字,不得不如是也。

  六木森森,桃李杏梅槐柳;
  一絲系系,绫罗紬缎绢纱。“系”音“觅”。一蚕所吐为“忽”,“十忽”为丝,系五忽也。

  所出上句“六木”字,分之是两个“森”字。下句六字之旁,俱有“木”字,仍是六木,与上句“森森”相照。所答上句“一絲”字,分之是两个“系”字。下句六字之旁,俱有“系”字,仍是一丝,与上句“系系”相照。出者已为绝对,答者竟成劲敌。此较“岩崖”云云之对尤工也,难在亏他想得“一丝系系”句耳。

  松木公,栂木母,公母两木成林;
  岵山古,岑山今,古今二山并出。

  谢徽与陈则游园,见树木蓊郁,假山前峙,谢出此对,陈答之。“松”字分之为“木公”二字,“栂”字分之为“木母”二字,两“木”字合之又为“林”字。“岵”字分之为“山古”二字,“岑”字分之为“山今”二字,二“山”字合之又为“出”字。所出所对,皆为奇巧之极。此种心思,是从何处得来耶?

  王大夫昆季筑墙,一土蔽三人之体;
  潘先生父子沐发,番水灌两牛之头。

  苏七金用元,每嘲人,诗歌俳语,顷刻立就。一日在文内翰家,谑浪蒙师潘先生。潘愠曰:“吾有一语,能对甘侮。”因出此对,金即答之,满座大笑。“王”字拆开,是为“一土”,“大”字是为“一人”,“夫”字是为“二人”,王大夫是一人,合其昆季算之是三人,故曰“一土蔽三人之体”。此其所出,固属奇思而难于答者也。“潘”字拆开是为“番水”,“先生”二字上面俱是“牛”字之头。潘先生父子共算两个,故曰“番水灌两牛之头”。此其所答,又何如其工耶。潘之设言“王大夫”以取字形,犹颇为易。而金即以“潘先生”作对,亦能合其字形以戏谑之,尤不可及也。虽欲不受其侮,得乎?

  冯二马,驯三马,冯驯五马诸侯;
  伊有人,尹无人,伊尹一人元宰。

  有一童善对,时冯驯知府在座,客举此对而童答之。“冯”字“马”旁两点,可作“二”字。“驯”字“马”旁“川”字,可作“三”字,合“冯驯”二字是为五马。冯驯为知府,可称五马诸侯。如此拆字串意,已为巧极。“伊尹”二字之旁,只有一个“人”字。伊尹官号阿衡,是为元宰。以此作对,又为工之至矣。彼此之句,皆属匪夷所思。

  张长弓,骑奇马,單戈合戰;
  種重禾,犁利牛,十口为田。

  张显宗于洪武朝中榜眼,上出此对而即答之,上大赏焉。“张”字分之是“长弓”二字,“骑”字分之是“奇马”二字,“單戈”二字合之又是“戰”字。字形如此,却以一意串之,命题亦巧。“種”字分之是“重禾”二字,“犁”字分之是“利牛”二字,“十口”二字合之又是“田”字。字形可合,亦能一意串之,对句又为工也。

  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
  女卑称婢,女又不妨作奴。

  苏东坡与佛印谈佛,东坡出此对,佛印答之。东坡曰:“思索所不到也。”“人曾”二字合之是“僧”字。“人弗”二字合之又是“佛”字。“女卑”二字合之是“婢”字,“女又”二字合之又是“奴”字。两下相对,亦足相敌。但东坡是谑佛印,佛印不能回谑东坡,为有歉耳。○奴婢,古罪人。原分男女,今通谓之奴。故所答下句,如此说也。

  夫子天尊大士,头上不同;
  官人宦者宫娥,腰间各别。

  杨士奇幼聪敏,一士人出此对而即答之。“夫”、“天”、“大”三字,下面俱是撇捺,故只头上不同。“官”、“宦”、“宫”三字,上面俱是宝盖,故只腰间各别。此对亦为巧矣。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唐皋先生以翰林使朝鲜,其主出此对,唐答之,主大惊服。出句上四字,上面俱是并列八个“王”字而无异,故曰一般头面。对句上四字,中间有“离”、“未”、“罔”、“两”等字之不同,故曰各自肚肠。夷主所出,已为巧之巧矣。唐公所答,尤为奇之奇也。观其所出之句,必谓是绝对也。岂知所答之句,竟复有此劲敌乎。少时闻唐公至朝鲜,其夷主待之藐然,公欲往于他国,夷主因出此对,而公答之。若如此,则两下之句,俱各有为而发,更妙不可言也。但未见之于书,未知果否。

  滹沱河涨,波涛汹涌没汀洲;
  渔浦浪洪,潮汐瀰漫淹港渚。

  韩毅襄公名雍,为佥都御史。行过滹沱河,水涨停舟,又值一御史之舟相并,乃相过饮酒。韩公出此对,彼御史答之。二句十一字,旁皆有三点水。出者固巧,对者亦亏他合得来也。

  寄宿客官,守定寒窗空寂寞;
  漂流滉漾,泳游激浪漫沉浮。“漾”,音恙,水摇动貌。

  两同年进士进京谒选,路宿于邸中。一进士出此对,一进士答之。出句十一字,俱有宝盖;对句十一字,俱有三点水,亦并见其巧也。

  ○○此附字旁之一类者也。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十二·叶音类
  屋角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徐晞为郡吏,一日偶随守步庭墀中。守见一鹿伏地,因出此对,晞答之,守大惊异。出句五字皆仄声,声且相近,固为巧矣。对句五字皆平声,声亦相近,又何工耶。但“溪西”、“西”字亦与“溪”字之声相近,且五字皆在齐字韵内也。而刻本于出句“角”字,多有作“北”字者。“北”字之声,与“屋”字之声不相近矣。然按“角”字,叶卢谷切,音录,则与“屋”字之声相近,与下三字亦为一类。若把“角”字读叶音,则出句五字皆一类,与对句五字之一类者,不亦有合乎?刻本既有“角”字,似亦可据,故愚从之。但“角”字不在屋字之韵耳。

  讨小老嫂恼;
  相娘狂郎忙。

  一朝士与螟蛉子日觅妾忙忙,其妻恚甚。有两同僚献为此对,此《解人颐》之所述也。而又《一夕话》,则曰尚书边贡继妾胡氏,能通书义,胡常反目。一日宴客,客举此语为令命对,边不能答,胡以片纸书“想娘狂郎忙”五字云:“何不以此对之?”坐客大笑。二说未知孰是。但出句五字俱仄声,对句五字俱平声。且五字之音,俱各相近。对句“相”字,或如金陵谚云“相亲”的“相”字,故与下四字相近,亦与出句相类也。又《一夕话》于“相”字作“想”字,则不合矣,或上一字不论欤?

  老枣靠道倒;
  矮槐捱阶栽。

  成都杨慎,幼随父廷和闲步园中。有一枣树,被风吹倒道傍,父命此对,公行数步,阶下有矮槐树,即以答之。父抚掌曰:“异日当跨我灶者。”廷和有才,少以状元及第,官少师。而其子犹能跨灶,才子生于一家,可羡也。此对对句“矮”字不是平声,岂上一字并不论平仄欤?

  簸谷婆婆簸;
  缫丝嫂嫂缫。

  祝允明幼时,随祖祝颢入乡村。值四月中,见村家老妇簸谷,少妇缫丝。祖出此对,允明应声答之。祖大奇焉。“簸”、“婆”二字之音相近,“缫”、“嫂”二字之音亦相近。所出所对俱佳。

  老鼠上栗树,吃栗壳落。“吃”字音“隙”。
  磅蟹入菱池,擒菱钳连。

  苏东坡同秦少游园步,偶在栗树下,堕一粟壳,树上有鼠食栗也。秦出此对,苏答之,二人抚掌大笑。两边下句,相连二字之音皆为相近。秦以俗语出之,亏苏想出“螃蟹”句,而能对下四字也。

  空中一朵白莲花,风捧奉佛。“捧”,上声。“奉”,去声。
  峡里几枝黄栗树,月远怨猿。

  王彝同杜黄玩池中白莲,王出此对,杜应声答之。出之下句,其音相近。对之下句,亦复能然也。

  前巷也泥深,后巷也泥深,不闻车马之音;
  东邻也墙倒,西邻也墙倒,窥见室家之好。

  有兄弟进士者谒选,寓京师僻巷中。偶值久雨,路不通行,墙垣倾坏,兄出此对,弟答之。下句俱是《四书》成语,而“音”字之声,与上面“深”字相近。“好”字之声,与上面“倒”字相近。两下俱得苦雨光景,叶韵更趣。

  秀才殿上撞晨钟,嗡嗡嗡;
  和尚池边倒夜壶,突突突。

  有一秀才读书于寺,一日至佛殿上撞钟,和尚因出此对,秀才答之。两下形容之声,俱为逼肖,而以倒夜壶谑和尚,尤趣。

  溪南陈,溪东郑,陈通陈,郑通郑,陈郑陈郑;
  岸上吴,岸下孙,吴那吴,孙那孙,吴孙吴孙。

  相传一乡有陈、郑二姓教鼓。吴、孙二姓谑以此对,陈、郑答之。陈、郑二姓之音与鼓音相近,吴、孙以此谑之,固巧。其乡俗音之呼“吴”字与“儿”字之俗音相近。以吴、孙为对,则更谑得毒矣,亦为妙甚。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释巧对》清·汪升

评释巧对卷之十三·字殊类
  ○二字不同

  朝官多戴朝冠;
  宫婢常持宫被。

  王守仁封新建伯,入朝,一中官出此对,王应声答之,中官为之一笑。此取“官”、“冠”二字,与“婢”、“被”二字为对,盖取其音同而字不同也。

  削发又犯法;
  出家却带枷。

  唐寅九岁时,随父出行,见一犯事僧人,官府加刑示众,唐遂口成此对。此取“发”、“法”二字,与“家”、“枷”二字为对也。就僧情事言之,亦成巧对。

  同人同过铜驼岭;
  今上今开金马门。

  都维明与楼仲彝阅志书,志中有铜驼岭,都出此对,楼答之。此取“同”、“铜”二字,与“今”、“金”二字为对也。对句妙,有意思,有气象。

  髫上杏花何有幸;
  枝头梅子岂无媒。

  赵抃帅蜀时,于迎春日见妓子头戴杏花,偶戏此对,妓子应声答之。至晚,公命老兵呼妓,三更未至。公周行室中,忽然高声自喝曰:“赵抃不得无礼。”旋令人召老兵回。老兵乃自幕后出曰:“某事相公最久,知相公邪窦分毫不染。不过一时,此念便息。某实未尝往也。”此取“杏”、“幸”二字,与“梅”、“媒”二字为对也。赵公操守如此,固不可及,老兵亦为知人,而妓之才则高矣。

  无山秀似巫山秀;
  孰道难如蜀道难。
  何水清如河水清。

  一士人言及巫山之秀,固成此对,友人以“河水清”句答之。而刻本于所答,多载“何水”句。余觉以“蜀道”对“巫山”更切。“河水”虽亦可对,似稍为泛。故依刻本所载以“蜀道”句为正,而以“何水”句附之也。

  密云不雨,通州无水不通舟;
  钜野皆田,即墨有秋皆即麦。

  项炯幼时,同师舟行,见云起不雨,师出此对,项答之。此取“州”、“舟”二字,与“墨”、“麦”二字为对也,亦足相当。

  围棋赌酒,一着一酌;
  坐漏请书,五更五经。

  陆粲幼善属对,一日同陆象孙会客,因出此对,客无以应,粲即答之。此取“着”、“酌”二字,与“更”、“经”二字为对也。对句意义正大。

  雨里筑墙,捣一堵倒一堵;
  风中点烛,流半边留半边。

  顾鼎臣幼时,书室中新筑墙被雨淋倒,师出此对,公答之,师大奇之。后以状元及第,官至少师。此取“捣”、“倒”二字,与“流”、“留”二字为对也。以“风中点烛”对“雨里筑墙”,可谓切当。

  老鸦踏断老桠枝,鸦飞枝落;
  仙鹤归来仙壑涧,鹤唳涧鸣。

  刘敞与刘攽兄弟二人闲步园中,见栖鸦踏断树枝,敞出此对,攽答之。此取“鸦”、“桠”二字,与“鹤”、“壑”二字为对也。对句亦工。

  红荷花,白荷花,何荷花更好;
  紫椹子,青椹子,甚椹子最甜。

  两士人赏荷,一出此对,一答之。此取“何”、“荷”二字,与“甚”、“椹”二字为对也。以“甚椹”对“何荷”,亦恰好。

  ——右是二字不同也。

  ○三字不同

  地脉默然生麦叶;
  天河何不种荷花。

  曾棨七岁时,师偕往僧房读书,经麦田边过,因出此对,曾答之。此取“脉”、“默”、“麦”三字与“河”、“何”、“荷”三字为对也。所答之句,心思固幻,文法更觉自然。

  天上星,地下薪,人中心,字义各别;
  云间雁,风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

  王彝幼聪敏,客出此对,即答之。此取“星”、“薪”、“心”三字与“雁”、“燕”、“鷃”三字为对也。客之所出,已属匪夷所思,岂谓对者复有此乎?亦亏他想得来也。

  ——右是三字不同也。

  ○四字不同

  玛瑙原非马脑;
  琅玕不是狼肝。

  王洪幼读书时,以玛瑙压书,一友人至,戏为此对,公答之。此取“玛瑙”、“马脑”四字,与“琅玕”、“狼肝”四字为对也。或对以“珠冠不是猪肝”,亦可。但“珠冠”是衣服门,不若“琅玕”之对“玛瑙”同珍宝门之为工也。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酒不留零。

  有好饮而醉卧于途者,其友扶之以归。及醒语以其事,因出此对,醉者答之。此取“贾岛”、“假倒”四字,与“刘伶”、“留零”四字为对也。其友以贾岛致诮,醉者即以刘伶自解,亦妙。然《玉堂》所录,是唐六如同张灵日事酒杯,唐出对而张答之也。

  指挥烧纸,纸灰飞上指挥头;
  修撰进羞,羞馔饱充修撰腹。

  李西涯为修撰时,见一武职指挥祭神,因出此对,武职答之。此取“指挥”、“纸灰”四字,与“修撰”、“羞馔”四字属对也。或有对以“和尚开河,河上跌伤和尚脚”者,然西涯时为修撰,故以修撰对之,乃为切也。和尚之对,其奚取乎。

  尹兾之杯,宁为饮器;
  卞胡之嘴,实是便壶。
  何充之宅,果在河冲。

  卞焕吾多胡髭,人号为卞胡子。时坐间,有姓尹名冀者,卞乃戏出此对。有宋微之者,对“何充”句,有一人大笑曰:“总不如卞胡云云。”一座绝倒。“尹”字古音“允”,今作以忍切,音“引”,与“饮”字同音。“冀”字之音,与“器”字相近,故以为戏。宋之所答工矣,然凡戏谑之对,必以切于时事,反于本人为妙,故一人笑曰“总不如卞胡云云”。而余之列其所对者,亦先“卞胡”而次“何充”也。

  枇杷树下拨琵琶,又香又响;
  薜荔花间吹觱栗,可爱可哀。“薜”,皮意切,音备。“荔”,力霁切,音例。觱,壁吉切,音必。“觱栗”“粟”字,古作。

  吴子孝为翰林时,杨循吉至,酒中相诘难。吴先出“风送钟声花里过,又响又香”之对,杨既答以“月映萤灯竹下明,越光越亮”矣。杨云:“可再难否?”吴适值枇杷者,座间一妓鼓琵琶,因复成此对,杨又答之。此取“枇杷”、“琵琶”四字,与“薛荔”、“觱栗”四字为对也。“薜荔”虽是草名,或夤缘古树生花,故曰可爱。“觱粟”,羌人所吹以惊马者,九窍皆角音,角声哀,故曰“可哀”。“觱栗”二字,与“薜荔”同音。亏他想出“薜荔”、“觱栗”二物之四字来,以对“枇杷”、“琵琶”四字也。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箍,音姑。

  唐伯虎同友游行郊外,见村妇扫柴,呼叔束去,唐出此对,友答之。此取“嫂扫”、“叔束”四字,与“姨移”、“姑箍”四字为对也。四字之中,各二字同音。出更巧,而对更工者也。

  童子执桐木,撞铜钟,同声相应;
  妃嫔着绯衣,叩扉户,非礼勿言。

  徐昌谷同唐六如步至梵宇,见钟在悬,命童子执木撞之。唐出此对,徐答之。此取“童”、“桐”、“铜”、“同”四字,与“妃”、“绯”、“扉”、“非”四字为对也。四字皆同音,尤难于偶,亦能对之,更妙在末句,犹有成语相合也。

  ——右是四字不同也。

  ○五字不同

  新妇负薪归,涤新釜而煮新腐;
  道官观稻去,回道观而戴道冠。

  呼其媳买薪煮腐。胡出此对,士人答之。出句有三个“新”字,又有一个“薪”字为同音,更有“妇”、“负”、“腐”三字,皆音从同,仍有一个“釜”字,其音与之相近。对句有三个“道”字,又有一个“稻”字为同音,更有“官”、“观”、“冠”三字,皆音从同。仍有一个“观”字,其音仅与少异。各上句四字,皆有颠之倒之之妙。命题如此,巧之甚矣。对句有然,不亦工之至乎。

  ——右是五字不同也。

  ○六字不同

  鸡饥吃食,呼童拾石逐饥鸡;
  鹤渴抢浆,命仆将锵惊渴鹤。

  刘贡父至一友人家,见群鸡啄食,友出此对,刘答之。“鸡饥”二字同音,“吃”字音“隙”,与“食”字之音相近。“拾”音“十”,与“石”字同音。“拾石”二字,与“吃食”二字之音相类。以此命题,殊难为偶矣。“渴”字之音,与“鹤”字之音相近。“抢”字是“锵”字上声,与“浆”字之音相近。“将”字与“浆”字同音。“锵”字与“浆”字之音相近。“将锵”二字,与“抢浆”二字之音相类。以此对句,又何其工乎。

  ——右是六字不同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4 01:08 , Processed in 0.06955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