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田寶

[公告] 词人小传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熙宁初,任国子监教授。元丰初改知太和县。哲宗元佑初,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国史编修官。后新党掌权屡遭贬,卒于宜州任所。苏门四学士之一。其书法精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尤长于诗,能以奇崛瘦硬之笔,力矫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为江西派宗主。其词与秦观齐名,然成就不如秦观。早年近柳永,多写艳情;晚年近苏轼,深于感慨,风格豪放秀逸。其词常以江西诗派那种瘦硬诗入词,因而不少作品缺乏词的韵味。著有《山谷集》。书法墨迹有《华严疏》、《松风阁诗》、《王长者、史诗老墓志铭》、《廉颇蔺相如传》等。有词集《山谷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晁端礼(1046-1113) 字次膺,先世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徙居彭门(今江苏徐州)。神宗政和三年(1113)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而卒。其词多咏物、颂谀之作,常与晁补之唱和,风格近周邦彦,气魄较周豪放,而不及周工致。在创制新调方面有一定贡献。著有《闲适集》已佚,今传《闲斋琴趣外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郑仅(1047-1113) 字彦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第进士。历官显谟阁待制,出知宁州,徙秦州。崇宁中为熙河路都转运使。召拜户部侍郎,改吏部侍郎,知徐州。政和三年终显谟阁直学士、通议大夫,赠光禄大夫,谥修敏。《全宋词》存其词十二首,均描写男女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朱服(1048-?) 字行中,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累官国子司业、起居舍人,以直龙图阁知润州,徙泉州、婺州等地。哲宗朝,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徽宗时,任集贤殿修撰,后知广州,黜知泉州,再贬蕲州安置,改兴国军卒。《全宋词》存其词一首,格调凄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弇(1048-1102) 字伟明,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绍圣中,知峨嵋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称旨,任秘书省正字。徽宗立,改任著作佐郎、实录院检讨官。有《龙云集》、《龙云先生乐府》。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彦(?-1107) 字邦彦,开封(今属河南)人。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历官兵部员外郎、集贤校理、秘阁校理、河东转运使、吏部尚书。《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秦观(1049-1100) 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哲宗元佑间,历官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后新党掌权,因与苏轼关系密切,迭遭贬逐。徽宗即位,卒于赦还途中。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齐名,号称“苏门四学士”。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多写男女恋情和放逐后的愁苦。笔法致密,长于运思,蕴藉含蓄,音律和美,语言清丽自然,艺术技巧很高。为婉约派正宗。著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米芾(1051-1107) 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丹徙(今江苏镇江)人,世居太原(今属山西),后迁襄阳(今属湖北)。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校书郎、太常博士。徽宗时召为书画博士。擢礼部员外郎,知淮阳军。因举止“颠狂”,人称“米颠”。中国大书画家之一。其画多用水墨点染雨中山景,自成一派。书法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北宋四大家。能诗文,精鉴别,也能词,传世书法有《苕溪诗》、《蜀素》、《虹县诗》、《向太后挽词》等。著有《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及《山林集》(已佚),后人辑有《宝晋英光集》。其孙米宪辑有《宝晋山林集拾遗》。有词集《宝晋长短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李甲(?-?) 字景元,华亭(今江苏松江)人。善画翎毛。元符中武康令。《全宋词》收其词九首。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7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令畤(1051-1134) 字德麟,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玄孙。哲宗元佑时签书颍州公事。与秦观、朱服、李之仪等人因接近苏轼,遭致新党排斥。后为右朝请大夫,改右监门卫大将军,管州防御使,迁洪州观察使。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卒赠开府仪同三司。其词凄婉柔丽,极近秦观。有《侯鲭录》、《聊复集》。《聊复集》今不传,有赵万里辑本。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铸(1052-1125) 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居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善于锤炼字句。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著有《东山寓声乐府》(一名《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殊(?-?) 僧人。俗姓张,名挥,法名仲殊,字师利。安州(在今河北省)人。举进士,游荡不羁,几为其妻毒毙。乃弃家为僧,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吴山宝月寺。与苏轼交好。崇宁中自缢卒。能文,善乐府。其词有一种出家人的清逸,语言奇丽、和婉。有《宝月集》,不传;今存《宝月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晁补之(1053-1110) 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哲宗朝,累迁著作佐郎,后因事屡遭贬谪。徽宗立,复召为著作郎。官至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出知河中府,徙湖州、密州、杲州,主管鸿庆宫。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秦观、黄庭坚、张耒齐名,苏门四学士之一。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师道(1053-1101) 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耒(1054-1114) 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人。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苏门四学之一。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仅传六首,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侯蒙(1054-1121) 字元功,高密(今属山东)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徽宗时,历官户部尚书同知枢密院、尚书左丞、中书侍郎、资政殿学士。宣和三年(1121)知乐平府,未赴即卒。谥文穆。《全宋词》存其词一首。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滂(1055?-1120?) 字泽民,衢州江同(今属浙江)人。哲宗元佑间为杭州法曹,苏轼曾加荐举。晚年与蔡京亦有交往。官至祠部员外郎、知秀州,一生仕途失意。其词受苏轼、柳永影响。别树清圆明润一格。无秾艳词语,自然深挚、秀雅飘逸。对陈与义、朱敦儒乃至姜白石、张炎等人的创作都有影响。有《东堂集》、《东堂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少微(?-?) 字明举,成都(今属四川)人。元佑三年(1088)进士。以文知名。政和中,曾知德阳。晚号木雁居士。《全宋词》存其词二首。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邦彦(1056-1121)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有教学,元丰初入都为太学生,因献《汴都赋》,歌颂汴京形势和朝廷新法,擢为太学正。及至旧党执政,迭遭贬谪。哲宗亲政,召为国子主薄。徽宗朝累官至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后出知顺昌府,徙处州。其词作多写恋情,还有咏物、怀古伤今、表现羁旅行役的作品。音律严谨,语言工丽,多用典故,形成了浑厚、典丽、缜密的艺术风格。对创制新调也有重要贡献。被称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和格律派的创始人。但其词过分追求格律法度与形式,思想内容比较贫弱,开了姜夔、吴文英等人形式主义词风的先河。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词》。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廌(1059-1109) 字方叔,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甚得赞赏,为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荐于朝,未果。中年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能诗词,尤善属文。喜论古今治乱,苏轼称其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其词时有佳句,清疏淡远。原有《济南集》,已佚。清人有辑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7:01 , Processed in 0.05806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