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8|回复: 1

[学院讲义] 【唐诗故事】老僧赠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2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唐诗故事】老僧赠诗



灵隐寺
宋之问
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这首《灵隐寺》的作者就是前面曾提过的“龙门夺袍”中的宋之问。
神龙元年( 705)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张易之,迎立唐中宗。沈佺期因谄附张易之,被流放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由于“诸事艰难,慕念昔荣”,次年春便秘密逃还洛阳。直到对藏匿他的友人王同皎恩将仇报,向武三思告密,由是擢升鸿胪主簿。景龙元年( 707)七月,太子杀武三思父子后死事,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请造唐中宗神武颂碑,探获赏识,于次年迁考功员外郎,并与杜审言、武平一、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由于此时他又倾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 7O9)将他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此诗即写于任越州长史期间夜宿灵隐寺之时。
灵隐寺位于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为著名的江南古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东临西湖,烟涛迷茫,云烟万状。宋之问这首《灵隐寺》就是描述他初秋之夜,寄宿灵隐的所见所感,抒发他颓丧之际求仙归隐之思。
孟棨《本事诗》“微异”第五所载:这天夜里明月当空,宋之问沿着寺内长廊吟行,开头的两句是“鹫岭郁岧峣,龙宫隐寂寥”,但接下来想了许多句,都觉得不如意。这时踱到一间禅房前,见一老僧盘膝坐在长明灯下的大禅床上。老僧问宋之问:“年轻人,夜这么深了,你不去休息,还在这里苦苦吟哦,为啥原因?”宋之问回答说:“弟子以写诗为业,偶经此寺,欲为此寺题诗一首,但想了半天,想不出好的诗句来”。老僧说:“你把已想好的首联说给我听听”。宋之问于是说出首联,老僧听后再三吟哦,然后说:“何不续上‘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呢。”宋之问听后大惊:这两句实在太漂亮了。于是宋之问接着续成全篇:“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第二天清晨,宋之问再去拜望老僧,老僧已不知去向。寺僧中有知道老僧根底者告诉宋之问:“他就是骆宾王。”宋之问对此很怀疑:“不是说骆宾王早被处死了吗?”寺僧接着又告诉他详情:“骆宾王随徐敬业起兵反抗武则天失败后,和徐敬业一起逃亡,征讨的将帅害怕两个主要的叛逆要犯都没有捉到,朝廷会降大罪,于是从数万战死者中找出两个类似骆宾王和徐敬业的,割下两人之头充数献阙。后来知道两人仍活着,也不敢再去捕捉,免遭欺蒙皇上之罪。所以,徐敬业得以在衡山为僧,骆宾王也当了和尚,遍游名山,至灵隐寺挂单,一年后死在灵隐。因为徐敬业起兵是反对武则天以周代唐,匡扶李家天下,得到多人拥护,所以兵败后,‘故人多护脱之’ ,能在灵隐寺安居下来。”
孟棨在《本事诗》中还特意告诉我们,这个故事是赵鲁在游南岳衡山时听说的,见其所写的《游南岳记》。
“老僧赠诗”这个故事,在孟棨《本事诗》之后,许多诗话或文史笔记皆有记录,如叶梦得《石林诗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宋·曾慥《类说》卷五十一,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四十七,清·孙涛《全唐诗话续编》卷下,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可见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发表于 2016-8-1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0:56 , Processed in 0.06521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