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53|回复: 2

一青四期先锋班2016年第八讲义 柳三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13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学习写格律诗,格律诗常用的句型有哪几种?常见的句型有两种,五言和七言。 格律诗的每句字数是一样的,一般七言我们见到最多的是上四下三的句型如果一首诗里,句型都是一样的,就显的这首诗略显呆板,我们今天主要讲下句型和句法。


先讲下句型,以五言和七言为主。文章之组成,乃是积字成词,缀词成句,稽之诗词亦然。 综观近体诗之特性,为每首有一定之句数与字数。至于如何于此有限且固定之字句中,表达最丰富之情感与意念,即是诗人于遣词造句,所应追求之目标。目前坊间有关诗学之书籍,于造句之章,皆仅及于句型,而鲜少论及句法。

这段文字,引自诗学概要一书,


我们先来讲下句型

句型即是诗句之组织型态。

五言诗有“上一下四型”如: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青-惜峰峦过,黄-看橘柚来

秋-应为红叶,雨-不厌苍苔


大家看下这些例子,有个共同的特点

五字之中,意义与文法分成上下两节。第一字自成一节,而下四字另成一节,意义相互联贯。

此型之第一字应为名词、代名词或状词,第二字应为动词、副词、介词之类,

我们常说的炼字,应该炼那些字,大家还记的吗?炼字应当首重炼这种句型的第二个字,也就是炼动词,副词,介词。


2、五言诗之上二下三型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切记:此种句型之第二字,应为名词。


3、五言诗之上三下二型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

此类句型有一特点,即是有倒装之倾向,两节颠倒读之亦可。 喜欢写回文诗的朋友,要注意了哈,回文诗多用这句型哈。

例如,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4、五言诗之上四下一型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多;

此类句型,第五字自成一节,且多为形容词或动词。炼字多炼第五字


5、七言诗之句型有“上一下六型”如:

江-动将崩未崩石,松-浮欲尽不尽云;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丹书拜琐闱;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我们说了,五言里有上一下四,有两个重点要大家记住的,那么七言也有两个要点需要大家记住:
A、第一字之意义独立,应用名词或形容词,而与下六字之意义,乃是互相连贯
B、炼字宜炼第二五字。
我们在看下五言上一下四句型的两个要点,
这个句型要注意两点
A、五字之中,意义与文法分成上下两节。第一字自成一节,而下四字另成一节,意义相互联贯。此型之第一字应为名词、代名词或状词,第二字应为动词、副词、介词之类,
B、炼字应当首重炼第二个字
也就是炼动词,副词,介词。
6、七言诗之上二下五句型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当然也有这样读的,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这个叫三顿式 ,这个句型炼字需要炼第五字 。
7、上三下四句型  
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杜甫:野老)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欧阳修)
此类句型,第三字皆为名词,炼字应炼第四字。 这样的句型也叫作折腰句 ,古人的例子很多的 。
想行客--过溪桥滑,免老农--忧麦陇干’
8、上四下三型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9、上五下二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10、一三三句型
风--却有情--偏动竹,雨--浑无赖--不饶花;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11、一四二句型
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
诗-怀白阁僧-吟苦,俸-买青田鹤-价偏;
12、二二三句型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13、二四一句型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崔颢:行经华阴)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4、三一三句型(亦称双折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凤凰乐-奏-钧天曲,乌鹊桥-通-织女河。
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杜甫:野老)
以上就是常见的五七言格律诗常见的14种句型。是以组成诗句的词性和与其分类的。与诗的平仄音节没有任何联系。
同一诗中的句型,必须有所变化,尤其是律诗中的中间两联,绝句中的承句和转句。如果这些地方句型词性都一致的话,看上去全诗显的呆板。同时也犯了形式上的重复。
格律诗有个禁忌,叫做四平头。就是说的这个问题 。
四平头,是说,律诗中间四句,句型一致,尤其是每句第二个字都为名词。
这个就是四平头,绝句中全诗四句句型一致,每句第二字也是名词的话,也是犯重的典范。
诗歌保留着音乐性,就是节奏感。如果以首诗过于呆板,不仅影响诗的音乐性,同时也影响主题情感的抒发 。
我们来看几首例诗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从上述两首诗可以看出来古人的作品句式是多变的,很少有用单一句式的
我们可以随手找一首古人的律诗来,用讲过的这14种句型,来剖析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嶢-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这里要说明的是,在律诗里,颔联颈联出句和对句必须用同一句式
使用对仗的一联都必须是用同一句式的
第二,句型的变化,和情感的起伏要相结合起来。不是单一的要求做到句型灵活多变。
我们来看下句法,
诗句之组成,大都以两句为一段落,两句相互间之语气与句法,可分直贯、问答、及呼应三种:
1、直贯式句法:此种句法上下两句之语气一气呵成,即上句所表达之意思尚不完全,须由下句补足。此种句法亦称“十字句”或“十四字句”如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隋宫)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我们讲过的对仗中的流水对,就属于直贯试句法。
2、问答式句法如: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皇甫冉:春思)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此种句法,乃是将所欲表达之意念,以疑问之语气显示出来,使诗文激起波澜,以引起读者注意,并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至于有无答案则非关紧要,或者答非所问而将语意荡开,给予读者更广阔之欣赏范围,此类情况,亦所常见。
3、呼应式句法:此种句法,乃是下句与上句,必须有深切之关联。如: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我们来看个例诗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大家发现么,呼应式句法,多是诗中的对仗句
尤其是律诗中第二三联居多 ,
此类句法,大都用于律诗之颔联与颈联,且都属对仗句型。然绝诗或律诗之前后两联,亦有用之者。
除这三种句法外,我们在修辞课中,还讲过倒装句
即颠倒字、词之顺序,以使平淡无奇之言辞产生变化,造成去熟生新之效果,称之为“倒装”。如: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照顺序应为“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此诗前后易位,先出现“风劲角弓鸣”之场景与声响,再补述“将军猎渭城”之故事。画面突出而有力。:“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作‘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诀也”。
题外话:
前几年,我一诗友来问我,说她最近在跟熊盛元先生学诗,熊先生说她的诗句型句法过于呆板,她来问我,说是什么意思。于是我给她讲了一些关于诗的句型和句法的问题,
诗者,本为最精炼之文学组织。在一首近体诗中,最少者二十字,最多亦不过五十六字而已。(排律不计)故下字之稳当与否?关系到作品的好坏。
刘勰之【文心雕龙】炼字篇云:“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苏东坡亦尝云:“诗赋以一字见工拙”。皇甫汸亦云:“语欲妥贴,故字必推敲。盖一字之瑕,足以为玷;片语之累,并弃其余。此刘勰所谓‘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
大抵诗文于草创之后,仍须不断之修饰润色,反覆求工,方能成为佳作
清朝有个才子叫袁枚
他有首是这样写到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犹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于此可证明纵是文坛老手,亦不能废弃锻炼之过程。务待精心改定,方肯公开发表。 于此可证明纵是文坛老手,亦不能废弃锻炼之过程。务待精心改定,方肯公开发表。正所谓好诗不厌百回改,就是这个道理。一挥而就的作品,少有佳作。即使有佳作的,非天分过高者不能为之。
天分过高的,古代有之,李白就是。但是古诗人中,有李白之才的,又能有多少呢?
元刘秉忠作【读遗山诗】云:
青云高兴入冥搜,一字非工未肯休;
直待雪销冰泮后,百川春水自东流 。
即是描述元遗山吟诗炼字之情景,道出其锲而不舍之精神,及有所得后之会心况味。其中甘苦,乃一切创作者必经之历程。吟诗作文,于此一关,殊无捷径可寻,必须勤加修习,方克竟其功。
王安石,有名句为"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初时用的是到,后又改用过字、、、、、诸多次后,方改为绿这个字
古人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贾长江的,推敲的故事,也是。


 楼主| 发表于 2016-7-13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重点介绍下,诗炼字,究竟该如何炼?归纳前人的理论,主要分成以下四种
一为炼虚字,二为炼诗眼,三为炼叠字,四炼重出字法 。
一:炼虚字
中国文字,可分为实字与虚字两大类,凡有义可解者为实字,如“名词、代名词”等,其无义可解者,称之为虚字,如“动词、状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等等。我们常说的炼字,就是炼动词,形容词等。
也就是我们要讲的炼虚字
诗中所用之字以名词、动词、状词居多,而名词之运用较易,动词与状词之运用较难
故历代诗词名家,均于动词与状词等虚字上用功夫,如果虚字运用得妙,足使全篇生色。
王维之【过香积寺】诗: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第三联之“咽”为动词,“冷”字为状词。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至于所炼之字,于诗中之位置。我们在讲句式的时候简单的介绍了下,下面将重点介绍
炼第一字者如: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颈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颔联)
炼第二字者如: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颈联)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颔联)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岑参:送张子尉南海颈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颈联)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颈联)
古人多是在五言中炼第二或第三等字,七言中炼第二或第四或第五、第七等字。
炼第三字者如: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李商隐:落花颔联)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旅宿颔联)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絃;(李商隐:风雨颔联)
青天回玉垒,远树出华阳;(王渔洋:弥牟道中望八阵图遗址颔联)
藏舟移夜壑,华屋落泉台;(黄庭坚:王文恭公挽词颔联)
金蟾齧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李商隐:无题颔联)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杜甫:上兜率寺颔联)
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杜甫:滕王亭子颔联)
关于格律诗到底是该炼第几字,其实这个很简单。关键是看诗句中虚字所在的位置。
叶梦得【石林诗话】云:“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滕王亭子‘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若不用“犹”与“自”字,则余八字,凡亭子皆可用,不必滕王也。此皆工妙至极,人力所不可及,而此老独雍容闲肆,出于自然,略不见其用力处 。
炼第四字者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颔联)
故国魂销吴苑水,行人肠断越溪丝;(王渔洋:姑苏怀古颈联)
鱼龙夜偃三巴路,蛇鸟秋悬八阵图;(王渔洋:晚登夔府东城楼望八阵图颈联)
炼第五字者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炼第五字的还有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客至颔联)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之一颔联)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颈联)
吴楚青苍分极浦,江山平远入新秋;(王渔洋:晓雨复登燕子矶绝顶)
绝顶高秋盘鹳鹤,大江白日踏鼋鼍;(王渔洋:登金山之二颔联)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颔联)
炼第六字者如:
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山谷:次元明韵寄子由颔联)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颈联)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薛邑:宫词颈联)
炼第七字者如: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颈联)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杜甫:野望颔联) 三楚风涛杯底合,九江云物坐中收;(王渔洋:登金山之一颔联)
泠泠钟梵云间出,历历帆樯槛外过;(王渔洋:登金山之二颈联)
还有一句诗中炼两个字的,如下
炼第一、第五字者如: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元微之:遣悲怀颔联)
炼第二、第五字者如: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者颔联)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春宫怨颈联)
水合南江壮,山连大剑昏;(王渔洋:虎跳驿颈联)
灯昏山鬼逼,雨止蛰龙还;(王渔洋:富顿驿雨颈联)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秋与八首之五颈联)
秋入园林花老眼,茗搜文字响枯肠;(黄山谷:次韵杨君全送酒长句)
炼第二、第七字者如:
雷惊天地龙蛇动,雨足郊原草木柔;(黄山谷:清明颔联)
叶 浮 嫩绿酒初 熟 ,橙 切 香黄蟹正 肥 ;(刘克庄:冬景颈联)
炼第三、第六字者如:
木叶落时山露骨,晚烟平处水加衣;
炼第四、第六字者如:
白菡萏香初过雨,红蜻蜓弱不禁风;(陆放翁诗
炼第三、第七字者如: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昼眠;(杜甫:恨别颈联) 以上都是炼字的例子,大家可以课后百度出原诗来,仔细品味。
刚我们说了,中国文字可以分虚实两大类,炼字多是炼虚字。一句诗中,虚字处都是炼字处但是有的人要问了,是不是所有的诗句中,都有虚字?
一句诗中之字,有实有虚,实字多则语句凝炼,笔力遒健,然其病在于板滞沈闷,易使人费解;
虚字多则气脉流畅,风神飘逸,让人一目了然,而其病则易流于轻浮与浅薄。所以说,我们在遣词成句上要注意,如果在实字中加入虚字,然后把这个虚字写出彩来,这个才是炼字的关键。
关于格律诗到底是该炼第几字,其实这个很简单。关键是看诗句中虚字所在的位置。

炼字是要大家从阅读古人作品中去感悟。
二:炼诗眼

古人于炼字之法另有点眼一说,盖取画龙点睛之意,谓用之得当可使全句生色。
出自江西诗派之论点,虚谷承山谷、居仁之
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颔联)之‘坼’字与‘浮’字,及李白之‘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颈联)之‘寒’字与‘老’字等”。‘诗眼’原为江西派诗人之共同主张
所论不限一字,更不限于第几字,此论与前述炼虚字之说吻合,唯前述仅限于虚字类,而‘诗眼’则不限虚实。
意思是说,我们说的炼字,是炼虚字,那么炼诗眼呢,则不论虚实字皆可以
也有人主张,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
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江村’(杜甫:返照颔联)之‘翻’与‘失’字,乃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颔联)之‘浮’字与‘落’字乃响字也 。

大家观察下诗句中第三字用法,
孤灯燃客梦,寒杵捣乡愁;(岑参:客舍)
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李白:题苑溪馆)
夜灯移宿鸟,秋雨禁行人;(张蠙:经荒驿颔联)
风枝惊散鹊,露草覆寒蛩;(戴叔伦:客舍)
再看下,七言中第五字的用法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颔联)
万里山川分晓梦,四邻歌管送春愁;(许浑:赠河东虞押衙颔联)
莺传旧语娇春日,花学严妆妒晓风;(章孝标:古行宫颈联)以上的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都是虚字。
那么我们来看下,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都是实字的  
感时花贱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颔联)
夜潮人到郭,春雾鸟啼山;(张凡:赠薛鼎臣)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赵嘏:长安秋望颔联)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岑参:奉和相公发苔昌)
我们总结下,诗炼字,炼诗眼多是在虚字上下工夫;一般来说“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
有个诀窍,五言诗以第三字为眼,七言诗以第五字为眼。一般说这位置的字一定要用开口声的字。
开口声和闭口声,这个是声韵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百度去查询下
讲起来很费事的,因为这是感悟性的知识
需要多读多感悟
古典诗歌写作首先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的时候这个好讲解
然后是一个感悟的过程,这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三:炼叠字
叠字又称重言,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付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户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可继”。
诗中叠字大都以状词居多,有状形者、有状声者。当单字不足以尽其态,则重言以发之,盖写物抒情,两字相叠,能使兴会与神情一起涌现。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苏东坡:台头寺步月得人字)诗中运用叠字,使其余五字精神毕现,最佳”。
由以上诸例,可证明叠字如运用得当,足使全篇生色。然叠字之运用贵在新颖、变化诗中叠字,有用于句首者,有用于句未者。明杨升菴曾就【杜诗】析其例云:“诗中叠字最难下,唯少陵用之独工”。今按七律中,有用之于句首者,如: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颈联)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新亭颔联)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江鱼入馔来;(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颔联) 有用之于上腰者如: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滟澦颔联)

云石荧荧高叶晓,风江飒飒乱帆秋;(简吴郎司法颈联) 有用之于下腰者如:
穿花蛱蝶深深现,点水蜻蜓款款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碧窗宿雾蒙蒙湿,朱栱浮云细细轻;有用之于句尾者如: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凫飞鹭晚悠悠
这里要说一点
关于叠字的运用,要注意自然、新颖两点。不可刻意为之。
四:炼重出句法
重出者,谓一句或一首诗中,一字或数字再现之谓。
如,一丛惨淡一丛深。
又如“相见时难别亦难,
又如一寸相思一寸灰
重出与叠字不同,盖叠字大都为状词。或状其形、或状其声、或状其动作等。而重出则不限于此,如前句之“望春”为宫名,非有“望望”与“春春”之意。其法有于一句中,或一联中各句,皆重出一字
相见时难别亦难,行尽深山又是山
但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有一句之中重出二字者如: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有二句之中重出某些字者如: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重出某些字者如: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
山花落尽山长在,山水空流山自闲。(王安石:游锺山)
重出句,延伸就是重字的问题了,这个我们有过专门的讲义,所以这个不做深入讲解。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句式句法和炼字炼句的话题
说实话,以前这是两课的内容,今天压缩到了一课。
需要大家课后在仔细阅读,否则很难理解透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7:34 , Processed in 0.06226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