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2|回复: 0

民以食为天系列散文:苦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深圳,子在川上曰       最先让我想起了荞的,是岳父托人捎到深圳的苦荞酒。今年九月,我回老家。看到环山公路的两边山地里,都生长着苦荞。三角形的墨绿的叶子,红色的茎秆儿,粉白的花儿在地里摇曳着,特别风情迷人。邻居们告诉我,这些荞都是用来酿酒的。酿出来的荞酒三十块钱一斤,都卖给了城里人,他们最喜欢这种原生态的高度粮食酒了。
       荞,又叫荞麦,分为苦荞和甜荞两种。我们老家那一带种植的大都是苦荞,三角形的果实,黑褐色,沉甸甸的,捧在手里是沙沙的感觉,像是捧着一些沙子。解放前,荞是我们那一代山民的主食。做饭的时候,要先用石磨磨成粉状,加上水,调成面团,摊成软饼。或者干脆做成粑粑,蒸熟了吃。蒸熟了的荞靶,黄色中带有一种翡翠绿,很好看,吃起来却有一种苦涩的味道在里面。小时候,我很不喜欢吃。只有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才当做美味,小心翼翼地咬上一口,慢慢咀嚼,细细品味。
       荞耐干旱,耐贫瘠,一般来说,种荞是不需要施肥的。荞的生长期极短,七十天左右就可以成熟。但是,产量却很低,平均每亩的产量只有一百五十斤到两百斤左右。所以,从我记事开始,荞就逐渐被高产的小麦代替了。只有在大旱之年,其他的农作物迟迟种不下去,又不愿意白白地浪费一季地。才提着一些荞种上山,随意地抛洒在干裂的地里。然后用干竹枝扎成的扫把随便哗啦几下,把撒下去的种子扫进裂缝里后就回家了。十天半月后,再去看,这些荞竟然就都钻出了地面,嫩绿绿的,煞是好看。
       关于荞,在老家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参军了。很快就在部队里立了功,入了党。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被村民们当做荣耀,到处炫耀。后来,部队给他放了一个月假,让他回来相亲。回家后的第二天,老爹就带他去荞地里锄草。他没精打采地来到了地里,看到了荞,就用外地的口音阴阳怪气地叫道:“老爹,这些红杆杆,绿叶叶的东西,是个啥玩意儿?”
       老爹气坏了,扬起手中的锄头就砸过来了。他看到情况不对,一闪身,躲开了。然后,撒腿就跑,老爹拖着锄头在后面一直撵着他不放。小伙子看到老爹动了真怒,也吓坏了,一边跑,一边大喊大叫:“救命啦,快来救命啦,荞地里要打死人啦。”
       讲故事的长辈每次讲到这里,都会语重心长地总结道:“做人不能忘本,俗话说:至死不离荞米地。所以,你们长大后,无论是参军或者考上了大学,当了多大的官,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养活了你们和你们爹娘的荞。否则,就只能成为别人口中的笑柄,被人唾弃。”
       其实,到了我儿子他们这一代,早就不认识荞了。这次回家,才让他记住了这红杆杆,绿叶叶,白花花的东东就是荞。他也很好奇,用手机上网查询了一下,然后告诉我,荞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杀菌消炎抗癌。至于上面的这个故事,我说给他听了。只是荞和荞地,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的东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6:35 , Processed in 0.09428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