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74|回复: 22

一青三期每日导读《花间词》卷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4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十四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玩影。山枕隐浓妆,绿檀金凤凰。两蛾愁黛浅,故国吴宫远。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


【注】


竹风句——从竹丛中吹来的轻风,使庭阶更清冷。除:廊阶,台阶。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珠帘句——月上珠帘,显影精美。玲珑(linglong 零龙):精巧细致。


山枕句——闺妇凭倚着山枕,她的浓妆已经淡薄。山枕:枕形边高中凹,如山形,故称“山枕”。隐:藏,这里是隐没的意思,卧时浓妆已模糊不清了。又:“隐”,作“倚凭”讲,《孟子·公孙丑》:“隐几而卧。”赵歧注:“隐,倚也。”这里说闺妇倚凭在枕头上,亦通。


绿檀句——绿色的檀香枕,饰以金色凤凰。


两蛾句——两眉带愁,黛色浅薄了。


故国句——借西施之口喻自己怀念故国之情。吴宫:此春秋时吴国的王宫,在今江苏苏州一带。


残点声——漏壶计时的滴水之声。残:将尽;漏尽更残,即天将晓时。漏壶是古代计时的器具,铜制成,分播水、受水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以漏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中有立箭标,标上分一百刻,箭随蓄水上升,露水的多少从刻度可见,用以表示时间。诗词中多用“刻漏”、“漏点”、“更漏”、“漏声”等。


【析】


这是一首宫怨词。


上片写一种清凉的境界:竹影森森,凉风萧飒,庭阶变得寒冷,人自然也感到了一阵寒意,这是写景而寓人的别致写法。“珠帘月影”,是写明朗的月光从珠帘外射进来,投抹层层影子。在这月影清幽的晚上,浓妆的宫女凭枕闲卧。“绿檀金凤凰”是补足“浓妆”的,以见其环境华丽。


下片头两句为倒置,只因想到自己的家园与吴宫相距很远,所以两眉带愁,浅著黛粉。清张惠言《词选》说此处“略露寓意”,寓什么呢?这里暗用西施思越,而不堪吴宫幽禁的典故,以寄寓作者对现实的处境不满。末二句是更深一层的境界:女主人公独居画楼,通宵不眠,外面传来画楼的残漏声,天又将明,在这春天慢慢的消逝之中,她的愁怨更深了。《白雨斋词话》说:“春恨二语是两层,言春恨正自关情,况又独居画楼而闻残点之声乎?”


更漏子


其一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注】


柳丝三句——写春景:雨细花开柳丝长,雨点声声。漏声:一般指漏壶滴水声,此处是指雨点之声。迢递(tiáodì条弟):形容悠长,这里指雨点声连续不断。


惊塞雁三句——写春雨打叶之声,使塞雁惊,城乌起,唯画屏金鹧鸪不为所动。塞雁:塞外南归之雁。城乌:城头栖宿的乌鹊。金鹧鸪:用金彩绘画在屏风上的鹧鸪。


香雾三句——芳香的薄雾,透过重重帘幕,使闺妇更加惆怅。谢家:泛指美丽的少妇之家。据《唐音癸签》载,李太尉德裕有美妾谢秋娘,太尉以华屋贮之,眷之甚隆;德裕后镇浙江,为悼亡妓谢秋娘,用炀帝所作《望江南》词,撰《谢秋娘曲》。以后,诗词多用“谢娘”,“谢家”,“秋娘”,泛指妓女,妓馆和美妾。又:六朝已有“谢娘”之称。如《玉台新咏》中有徐悱妇《摘同心支子寄谢娘因附此诗》,故以“谢娘”为谢秋娘之说,恐非。


红烛三句——掩住烛光,垂下绣帘,将入睡,但睡梦中仍然思念郎君,可他哪能知道?


【析】


这是一首女子怀念情人的词作。


上片六句两层。前三句就气象和花树来写女主人公的感受:春雨蒙蒙,柳条丝丝,细雨飘洒,在花木之上,积水渐多,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在宁静的夜晚,听起来好像铜壶的滴漏声。这已写出女主人公在宁静中的不宁静;岂只不宁静,这漏滴之声,简直使她心烦意乱了。故紧接着第二层感受就更为激烈,偶尔听到一两声遥天的雁唳,城上的乌啼,她内心尤为惊异,莫不是漏声惊起了塞雁、城乌。甚至她还觉得画屏上的金鹧鸪,这无生命的东西,此刻也被惊起,要破屏而飞去了。这纯是女主人公在外界刺激下的一些主观感受,化呆为活,假物言人,以显示女主人的心绪不宁,夜不能寐的情状。《白雨斋词话》说:“惊塞雁三句,此言苦者自苦,乐者自乐。”意思是“塞雁”、“城乌”被惊而飞,当为苦;而“金鹧鸪”在屏上安然不动,当为乐。《栩庄漫记》评:“全词意境尚佳,惜画屏金鹧鸪一句强植其间,文理均因而扞格矣!”二者说法均未尽善,可资参考。“画屏”一句,是女主人公听到乌、雁之声,同类连及到室内,而见屏上鹧鸪,并无什么深邃寓意。在结构上,为下片写内景作了铺垫。


下片承“画屏金鹧鸪”一气贯下,直写女主人公所居室内的情景:薄雾透过帘幕,使闺人更加惆怅。在红烛斜照,绣帘低垂的华丽洞房里,只有以睡梦来排遣这种闺怨的痛苦。但她又转念一想:梦毕竟是梦,就是梦见了她所怀念的人,而被念者又哪能知道呢?一个“长”字,足见怀念的幽深,梦境的委曲。其柔情缱绻,婉丽入微,正如叶嘉莹《嘉陵论词丛稿》中说:“怨而不怒,无限低徊。”


其二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虚阁上,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注】


兰露——兰草上的露珠。


虚阁——空阁。惆怅(chóuchàng 愁唱):伤感失意。


【析】


这首写少妇晨起登阁,望远怀人。


上片写清晨景象,看上去像是纯客观的描绘,实则是女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星稀鼓歇,晓鸯残月,是一种清晨景象。“兰露重”三句,是用众多的事物写晨景,兰花带露,柳枝摇曳,落花满地,加重了早晨的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春残欲暮。在这清丽的物色中,已蕴含着人情的冷寂。


下片展示了女主人公在这清丽的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在空虚的楼阁上倚栏眺望,望她远行的爱人归来,但还是如去年一样,人未归而空留惆怅。“还似”二字,足见相别之久,怀念之深。“春欲暮”三句,揭示了她思绪重重的心理状态。春天快过去了,人生的青春时光也会渐渐消逝,爱人到底何时来归?他现在情况可好?无穷无尽的思绪缠绕着她,每每想到往日团聚的欢乐,如同在梦中一般。


《白雨斋词话》说:“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此言盛者自盛,衰者自衰,亦即上章苦乐之意。颠倒言出,纯是风人章法,特改换面目,人自不觉耳。”此论未免牵强。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温庭筠 六十六首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①,鬓云欲度香腮雪②。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③,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④,双双金鹧鸪⑤。
【注解】
①小山:女子画眉的式样之一。
②"鬓云欲度"句:鬓发撩乱如云,低垂下来。
③"照花"句:对镜簪花。用前镜、后镜对照以瞻顾后影。
④罗襦(rú):绸制短衣。
⑤"双双"句:罗襦上用金线绣的成双的鹧鸪鸟。反衬自身孤独。
【鉴赏】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词中首句写了室内的晓景: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浮动。第二句写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三、四句写她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着一"懒"字和"迟"字,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五、六句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形,她簪花时,置放双镜,是那么细致、讲究,花容与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愈增艳丽。既然前面写了"懒"和"迟",而此处又写她这样"细致"、"认真"地打扮,这正是她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因情人不在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本能又促使她细致地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新衣时,忽见衣上有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
菩萨蛮
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②,人胜参差剪③。双鬓隔香红④,玉钗头上风。
【注解】
①鸳鸯锦:绣有鸳鸯图案的锦被。
②"藕丝"句:写女子衣裳的颜色。
③人胜:人形的饰物。旧俗于正月初七人日用之。
④香红:指花。
【鉴赏】
这首词是写怀人之情,与前首一样,没有明白说出,需要细致体会。上片的一、二句,是写室内的陈设,接着两句是写室外的景象。室内是水精帘、玻璃枕之类晶莹澄澈的器物,构成一派清明的环境;而暖香的鸳鸯锦,却又唤起人一种极华丽的意象。"江上"二句,境界更为开阔:残月朦胧,江天一色,柳丝如烟,并点以飞雁,景象由前面的华艳转为清丽。背景虽只是罗列了一些现象,但人物的思绪已微微透出。"暖香惹梦"的"惹"字,与前首的"度"字一样,极为生动传神。"惹"出什么梦呢?词人没有明写,但在鸳鸯锦被之中所做的梦,自然是怀人的春梦了;同时,鸳鸯也反衬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这两句把孤单之情织进华丽的画面中,别有情趣。"江上"二句,实为她梦醒之后,所见室外的一派清丽之色,这正好与她凄寂的情怀相融合。下片写女主人公梦醒后的形象。"藕丝"句状其服饰之色,"人胜"句写其首饰之丽。最后两句,使女主人公的神情全出,簪花如画,在和风骀荡之中,微微颤动。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①,宿妆隐笑纱窗隔②。相见牡丹时③,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④,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注解】
①"蕊黄"句:形容女子的黄额妆。
②宿妆:隔夜妆。隐笑:浅笑。
③牡丹时:牡丹开花的时节,即暮春。
④翠钗:翡翠钗。
【鉴赏】
这首写相见恨迟,相别怨速的情景。词的一、二句写闺中人的形象:虽是旧妆,但还可见额间点黄的痕迹,隔着纱窗还可以看得见她的笑意已消失了,略带愁容。"相见"二句,补充刻画她"隐笑"的原因:她与其所爱者相见在牡丹花开之时,即暮春时节,暗喻相见之晚;"暂来还别离"点明共处时间之短,离去匆匆。一个"隐"字,深藏着无限情致,将其沉浸于幸福的囬忆转为怨恨相聚短暂的那一刹那的神情,淋漓写出。下片"翠钗"二句,乍看只是写了妆饰的双蝶金钗,但在闺中人眼里,却大有人不如物的感慨,这与第一首见到"双双金鹧鸪"一样,隐含着对人情冷寂的喟叹!最后两句,总揽全章:她此时的心情,有谁知道呢?特别是对着那默默无语的窗外明月和满树花朵,她的幽怨便更可知了。全词融情于景,给人以玩索无尽的情趣。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鶒①,水纹细起春池碧。池上海棠梨②,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③,烟草粘飞蝶④。青琐对芳菲⑤,玉关音信稀⑥。
【注解】
①翠翘:翠鸟尾上的长羽。金缕:指金缕衣。鸂(xī)鶒(chì):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②海棠梨:一种果树,二月开红花。
③笑靥(yè):笑时出现的酒窝。
④烟草:草色如烟,指春草茂盛的样子。
⑤青琐:门窗上雕刻着花格,涂成青色。
⑥玉关: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北。此处代指边关。
【鉴赏】
这首词为怀旧思远之作。上片追叙往日欢会的情景:用鸂鶒在平静的春水中嬉戏起兴,以喻两情的和谐融洽;又用雨后池上海棠花的红艳满枝,来烘托欢乐的气氛。紧接着下片开头"绣衫遮笑靥"一句,点出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娇羞情态。"烟草粘飞蝶"承前启后,烟笼芳草,飞蝶双双,既关合前面的春日幽会,是虚写;又是后两句"青琐对芳菲"的伏笔,是实写。最后二句揭出本意,芳菲景物依然,而人则音讯稀疏,一种怀旧念远的幽怨情绪,溢于纸上。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灯月在胧明②,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③,妆浅旧眉薄。春梦正关情④,镜中蝉鬓轻⑤。
【注解】
①香雪:指白色的花。
②月胧明:月色朦胧。
③褰(qiān):提起,挂起。翠幕:翠色的帷幕。
④关情:涉及、牵连别后的情思。
⑤蝉鬓(bìn):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
【鉴赏】
这首词也是写闺阁怀人。首二句点明梦中再现的离别之时的情景:正是杏花带露开放,陌上杨柳依依的芳菲季节。以美景烘托离情,深含不忍之意,一个"多"字,已微露哀怨,那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已孕在其中。"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鸯",是紧接上两句而来,因别而忆,因忆而成梦,这两句就是一梦醒来的镜头:以往在一起的时候,华灯相照,情意缠绵,而今所用的灯还在,月色也还是那样的朦胧,大有物在人去,人去室空之感,而晓莺的啼叫更加恼人,增加了无穷的惆怅。下片从主人公的行动中,显示了她的迷离恍惚、百无聊赖的情态。过片二句,写女主人公晨起之象,接上片的梦醒写起,人虽起床,挂起帷幕,但因夫君远出,故也无心梳妆打扮了。末二句是写晨妆之象。这两句是倒叙,意思是对镜一看,觉得自己消瘦了许多;再想到昨宵春梦,更频添相思之情。
菩萨蛮
玉楼明月长相忆①,柳丝袅娜春无力②。门外草萋萋③,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④,香烛消成泪。花落子规啼⑤,绿窗残梦迷⑥。
【注解】
①玉楼:闺楼的美称。相忆:相思,想念。
②柳丝:垂柳枝条细长如丝,因以为称。袅娜:轻柔细长的样子。
③草萋萋:春草茂盛的样子。此处借春草起兴,比喻思远怀人的意绪。
④"画罗"句:罗帷上画有金色的翡翠鸟。
⑤子规:杜鹃鸟的别名。
⑥绿窗:此处代指闺人居室。残梦:谓零乱不全之梦。
【鉴赏】
这首词抒写女主人公夜间长久相忆之情。首二句以明月杨柳为外感因素,笼罩全篇,鲜明地表达了相忆之深,怀念之切。每当明月高挂在玉楼的时候,女主人公总是深深地怀念起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当春风杨柳之时,则更为感伤。词中将主人公因相思而无力的感觉,外射到柳丝上,此即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物皆着我之颜色"。接着二句,承相忆而来,追叙分别时的情景。"门外草萋萋",既是分别时的具体环境,又是用春草随处生长来比喻深长的离恨别愁。"送君闻马嘶",是伫立远送的形象。行者渐渐远了,看不见了,而送者还呆立在那里远望,好像还听见了行者的马叫声。这与上句的萋萋芳草,组合成了一幅离恨绵绵的图画。下片又转入描写眼前的情事。"画罗"二句是写室内景象的凄寂。"画罗金翡翠"只是室内环境的展示,而"香烛销成泪"一句,则笔墨凝重,既有显示长夜时间进程的作用,又有女主人公内心的无言表白,与开头"长相忆"相呼应。末二句是美人迟暮之意:鸟啼花落,残梦迷离,是"长相忆"的又一表现形式。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凤凰相对盘金缕①,牡丹一夜经微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②。
画楼相望久③,栏外垂丝柳。音信不归来,社前双燕回④。
【注解】
①"凤凰"句:衣上盘绣着成双的金色凤凰。
②双脸:两颊。
③画楼:闺楼。
④社前:社日之前。春社在立春后,燕子归来。
【鉴赏】
这首词写思妇画楼望归。上片首二句写女主人公精心妆扮后的形象:第一句从服饰写其美丽,身上穿着用金线绣成的凤凰双飞的衣裳;第二句从情态写其娇艳,用比喻手法写女主人公像牡丹花经过夜间微雨洗濯过后一样明丽,"明镜"二句写思妇的微妙情态。或许是她自己的揣测,或许是从旁处听到了什么传闻,她估计自己所怀念的人可能快囬来了,才着意地妆扮一番。妆成后,还恐有所不适,又对着明镜反复地照看,便觉得自己消瘦了,这消瘦的原因自然是为离愁别绪所缠绕。"新妆",说明因爱人不在,平时也极少临镜盛妆了。下片写她妆成后的活动和心情。"画楼"二句,写女主人公妆后登楼远望归人,她望了很久,还不见爱人归来,而只见栏杆之外柳丝低垂,这是通过对她活动的描写来表露其心情。结尾二句,补足余意,直写惆怅和失望:不仅未见人归来,连确切的音信也不曾有过。但是,春季社日之前,双双燕子,却是那么按时而来,真是人不如燕,丝丝哀怨,已寓于此。
菩萨蛮
牡丹花谢莺声歇①,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②,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阑干③,燕飞春又残。
【注解】
①牡丹花谢:形容春天已过。
②翠钿(diàn):以翠玉镶嵌的金首饰。压:遮掩。
③阑干:眼泪纵横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词写因怀人而彻夜不眠。上片首二句写外界环境:牡丹花开过了,莺啼声听不见了,时已暮春,杨柳满院,月到中天,正是午夜时分。这里既写了时间,又写了空间。这些都是女主人公的外感因素。"相忆"两句,点明在这暮春良宵之时,她伤怀念远的情状。因离别而相忆,辗转反侧,难以入梦,坐起沉思。室内半明半暗的灯光,既是"梦难成"的见证,又是当时凄寂环境的象征。下片深入一层,写她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因为"寂寞香闺掩"这样孤独、寂寥,所以,过去用来妆饰的翠钿之类,现在也感到是多余的,只好任它遮着脸。末二句是发自内心的感叹:多少个不眠之夜呵,人远天涯,独守空闺,泪流满面,凄凉孤寂,现又到了燕飞春残的时候!这不仅与首二句的时节相呼应,而且把女主人公深感逝水年华,稍纵即逝的痛楚情绪,曲折地表现出来。
菩萨蛮
满宫明月梨花白,故人万里关山隔①。金雁一双飞②,泪痕沾绣衣。
小园芳草绿,家住越溪曲③。杨柳色依依,燕归君不归。
【注解】
①关山:泛指边塞之地。
②金雁:筝柱。这里指弹筝。
③越溪:相传为越国美女西施浣纱之溪。曲:深隐处。
【鉴赏】
这首词独写民间女子,写她怀念情人的情景。上片从高处、远处写来。首句写室内月光通明,暗示出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女主人公走到窗前一望,月光下,梨花盛开,分外明亮,室内室外,一派洁白,境界是凄清的。再举目远眺,关山重重,挡住视线,而她的情人就在看不见的万里关山之外。"金雁"二句,紧承上句,由远写到近,正因为人我相距万里,看不到,呼不应,所以思念之情尤其急切,以至于一夜接着一夜的不能入睡,有时,只好绣着金雁双飞的衣裳,而相思的泪痕,沾满了绣衣。下片则从近处着墨,"小园"二句,为女主人公的自我介绍,也是她对远隔万里的情人的呼唤:你知道吗?我们家溪水边的小园,春草又绿了,你怎么还不囬呢?末二句又由近及远,"杨柳色依依"是外界景物,"燕归君不归"是外界景物而引起的慨叹:门外杨柳,又像情人离去时那样依依含情,燕子飞去又飞囬了,可是所念之人还不见囬还。以物而反衬人,感情真挚。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鶒①,沉香阁上吴山碧②。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③。
画楼音信断④,芳草江南岸。鸾镜与花枝⑤,此情谁得知?
【注解】
①宝函:枕头。钿雀:金钗。鸂(xī)鶒(chì):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②沉香阁:此处泛指精美的亭阁。吴山:又名胥山,在浙江杭州市西湖东南。
③驿桥:驿路上的桥。
④画楼:雕饰华丽的楼房。
⑤鸾镜:饰有鸾鸟图案的妆镜。花枝:开有花的枝条。
【鉴赏】
这首词也是写离别相思之情。首句写女主人公初起,但未明说,只用华美的枕头旁边留有金钗作暗示,这是温庭筠惯用的手法。次句写她起床后登楼远望,吴山碧翠。这两句看来只写了单纯的物象,其实这为后面写情安排了必不可少的铺垫。"杨柳"二句,是望中之景:杨柳如丝,驿桥隐隐,细雨纷纷,是一幅充满了离恨的画面。这杨柳如丝,春雨朦胧的景象,正如她往年与情人在驿桥边离别的情景一样。一个"又"字,使人如梦初醒,不禁缠绵往复。换头二句,紧接春景写来:在楼上看见岸边春草萋萋,想起情人远出不归,连一点信息都不能传到她所居住的画楼里来。结尾二句用委婉、曲折的笔墨,写出了她的怨情。鸾镜与花枝,本为无情之物,但她每对明镜,簪花涂脂,从镜中看到自己如花的容貌,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青春易逝,春花易残,于是,相思之情便更深切,可此情又有谁知呢?恐怕只有每天伴着自己的鸾镜和花枝吧!这两句情感是回旋的,由镜与花而联想到己,由己又推及到镜与花。真是千回百转,回肠荡气。
菩萨蛮
南园满地堆轻絮①,愁闻一霎清明雨。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②。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③。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④。
【注解】
①轻絮:喻杨花。又称柳絮、柳棉。
②"雨后"二句:雨后又出现了西下的夕阳,杏花被雨打风吹而显得零落疏稀。
③屏山:画着山水的屏风。
④倚(yǐ)门:靠着门。
【鉴赏】
首词写女主人公黄昏时的惆怅。上片写女主人公午睡醒来时周遭的自然景物。这是人物的背景:清明时节,满园柳絮平铺,过了一会,下起了如丝细雨,但很快雨过天晴,斜阳照映着园林,雨后杏花显得格外娇艳。在这画幅背景中,已略略透露了主人公的心理状态,这雨声她是"愁闻"的,而娇艳清香的杏花,在她的眼里,却带上了冷落的色彩,这是她自己感情外射的结果,是她在黄昏时刻孤独、冷落的反映。上片的暮春晚景,虽是那样光润欲滴,但这景物本身所具有的衰暮性质以及这一片空虚寂寞的景象,早已形成了使人物黯然销魂的气氛。下片写人物睡起寂寞无聊的情态:"无言"二句写午睡初醒时的一瞬,绣枕与屏山掩映,女主人公颜色匀和。"无言"与上片的"愁闻"、"零落"相照映,极言其孤寂,最后二句写时间混到黄昏,她十分空虚,独倚闺门,心绪迷茫,百无聊赖。
菩萨蛮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深处麝烟长①,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花露月明残,锦衾知晓寒②。
【注解】
①麝(shè)烟:焚麝香发出的烟。
②锦衾:锦缎的被子。
【鉴赏】
这首词写女主人公长夜难度的景况。上片"夜来"两句,写夜景清凄:皓月当空,重帘悄悄,一个"才"字,显示了女主人公从初夜至午夜,都不曾入睡,深感夜长难熬,时间进展缓慢,怎么过了这么久才只是半夜呢?"深处"二句,承上而来,"深处"照应"重帘","麝烟长"照应"才当午"。因为她不能入睡,很可能也没有燃灯,室内一切都是暗淡的,只有麝香亮着一点星火,冒着一缕青烟,如长夜之悠悠。"卧时留薄妆",点出了女主人公的形态,从而转入下片对往事的追忆。下片头二句似有"天生丽质难自弃"的意思,"那堪忆"也不是说不去囬忆,而是说囬忆当年的丽质丰姿,就更感今天"薄妆"的悲哀。这也是上片"皓月当午"、"重帘悄悄"、"麝烟长"那种最易引人进入深沉囬忆的境界的效果。"花落"二句既写明月自午夜至晓的漫长时间进程,又自然地表现了女主人公的缕缕哀愁。"花落月明残"是她身世的自况,"锦衾知晓寒"是她处境的概括,寒夜孤独,锦衾能知。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菩萨蛮
雨晴夜合玲珑日①,万枝香袅红丝拂②。闲梦忆金堂③,满庭萱草长④。
绣帘垂箓簌⑤,眉黛远山绿⑥。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⑦。
【注解】
①夜合:合欢花的别称,又名合昏。古时赠人,以消怨合好。
②香袅:香气浮动。红丝拂:指夜合花下垂飘动。
③金堂:华丽的厅堂。
④萱草:草本植物,又名忘忧,传说能使人忘忧。
⑤箓(lù)簌(sù):指帘子下垂的穗。
⑥眉黛远山:用黛画眉,秀丽如远山。
⑦魂欲销:魂魄将散,神情恍惚。
【鉴赏】
这首词写女主人公白日闲梦,梦后销魂之情。开头二句,写在雨后阳光明丽之中,无数朵红色的合欢花低垂着,美如雕玉;微风吹过,香气飘动,花瓣流红。"拂"字,将花谢花飞的景象写活了。这二句兴起男女爱情。女主人公在这静谧的环境中午睡了,做着美好的梦。醒后囬味梦中之事:到了华丽的居所,还见到萱草满庭,这是一种令人忘忧的草。这里用草与开头的花相关合。但梦还是梦,囬忆毕竟还是囬忆,都不能真正充实她的现实生活;她隔着垂有流苏的绣帘在沉思,那带愁意的眉头像一抹碧绿的远山;接着她又情不自禁地凭栏眺望,一江春水,从溪桥下缓缓流过,触景生情,她深感自己的美妙年华,也如春水一样缓缓流逝,不禁情思茫然。
菩萨蛮
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山枕隐浓妆②,绿檀金凤凰③。
两蛾愁黛浅④,故国吴宫远⑤。春恨正关情,画楼残点声⑥。
【注解】
①庭除:庭前阶下。
②山枕:枕头形状如山。
③绿檀:指檀枕。金凤凰:金凤钗。
④愁黛:犹愁眉。
⑤吴宫:吴地的宫阙。此处暗用西施入吴的典故。
⑥残点声:即残漏将尽的声音。表示天将明。
【鉴赏】
这是一首宫怨词。上片写一种清凉的境界:竹影森森,凉风萧飒,庭阶变得寒冷,人自然也感到了一阵寒意,这是写景而寓人的别致写法。"珠帘月影",是写明朗的月光从珠帘外射进来,投抹层层影子。在这月影清幽的晚上,浓妆的宫女凭枕闲卧。"绿檀金凤凰"是补足"浓妆"的,以见其环境华丽。下片头两句为倒置,只因想到自己的家园与吴宫相距很远,所以两眉带愁,浅着黛粉。这里暗用西施思越,而不堪吴宫幽禁的典故,以寄寓作者对现实的处境不满。末二句是更深一层的境界:女主人公独居画楼,通宵不眠,外面传来画楼的残漏声,天又将明,在这春天慢慢的消逝之中,她的愁怨更深了。
更漏子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①。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②。红烛背③,绣帘垂,梦长君不知。
【注解】
①迢递(dì):遥远。
②谢家池阁:原指唐李德裕之妾谢秋娘居所。后泛指佳人所居的豪华池阁。
③红烛背:红烛燃尽。
【鉴赏】
这首词是一首抒写女子春夜相思愁苦的春怨词。词的上片写女子春夜难眠的情状。作者由景写起,以动寓静。柳丝亦如情丝,细雨亦湿心田,如此长夜,思妇本已难眠,却偏偏总有更漏之声不绝。"惊""起"雁、乌,更惊起独守空房的相思女子。寂寞中听更漏声,仿佛石破天惊,甚至连画屏上的鸟都已被惊起,女子的朦胧情态一扫而空,惆怅更重。上片写景似乎单纯,但处处都可见情,"惊""起"的气氛笼罩全片,为下片的叙写情怀做了极好的铺垫。词的下片直接写人,以静寓动。香雾虽薄却能透过重重的帘幕,正像相思的惆怅挥之不去,驱之还来,闺中女儿的心思总是这样的怅惘寂寞呢!任红烛燃尽,把帐帷落下,本以为可以不再听、不再看便不再思了,未料想,相思却入梦,只是梦里有君君不知啊!下片写人兼写境,以女子的心境来写女子的环境,实际上暗中写出了"君"的无情和冷漠,由"君"的"不知"更写出了女子的"惆怅"和凄苦,是以情视景、以景见意的写法,委婉含蓄。全词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动静相生,虚实结合,以女子的情态反映相思之情的无奈和愁苦,语轻意重,言简情深,含蓄蕴藉,曲致动人,是婉约词的风格。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漏子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①,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②,倚栏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
【注解】
①兰露:兰草上的露珠。
②虚阁上:登上空阁。
【鉴赏】
这首写少妇晨起登阁,望远怀人。上片写清晨景象,看上去象是纯客观的描绘,实则是女主人公的主观感受。星稀鼓歇,晓鸯残月,是一种清晨景象。"兰露重"三句,是用众多的事物写晨景,兰花带露,柳枝摇曳,落花满地,加重了早晨的色彩,同时也暗示了春残欲暮。在这清丽的物色中,已蕴含着人情的冷寂。下片展示了女主人公在这清丽的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在空虚的楼阁上倚栏眺望,望她远行的爱人归来,但还是如去年一样,人未归而空留惆怅。"还似"二字,足见相别之久,怀念之深。"春欲暮"三句,揭示了她思绪重重的心理状态。春天快过去了,人生的青春时光也会渐渐消逝,爱人到底何时来归?他现在情况可好?无穷无尽的思绪缠绕着她,每每想到往日团聚的欢乐,如同在梦中一般。
更漏子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①,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②,锦衾寒③,觉来更漏残④。
【注解】
①香作穗:香燃烬。比喻君心如死灰。
②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两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③锦衾:锦缎的被子。
④更漏:漏壶。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
【鉴赏】
这首词写少女对负心情人的怨恨。上片囬忆与情人初次幽会的场面。"金雀钗"二句,写她当时的打扮和表情:以"金雀钗"表示她妆饰华美,以"红粉面"表示她美丽含羞。"花里"是幽会的地点,环境与心情是统一的。所谓"暂时",写出她陶醉于爱情的感受,再长的时间在情人感觉上都是短暂的。"知我意"三句,直表衷肠:你是知道我对你的一片深情的,我也被你给我的爱情而感动,当时,我们相互作了山盟海誓,上天可以为我们作证。下片写少女对负心人的怨恨:"香作穗"三句,用精妙的比喻,刻画了少女发现情人是辜负了她的一片真情后的内心活动:她与情郎分别很久了,但情人连一点消息也没送来,其心可能如香穗一般成了死灰,根本没有爱的火光了;而少女的忧伤怀念之情,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只有日日夜夜如红烛流泪。"香穗"与"蜡泪"对举成文,可见负心之可恨,痴情之可怜。结尾三句,是写她被辜负后的痛苦情状:她病倒了,躺在床上,华美的枕头已污垢了,锦衾也不能给她带来温暖,痛苦折磨着她,不觉更深漏残,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呵!全词对被辜负者曲折痛苦的遭遇和爱悔交加的心理状态写得细腻入微,委婉动人。
更漏子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①。垂翠幕②,结同心③,侍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④。宫树暗,鹊桥横⑤,玉签初报明⑥。
【注解】
①"眉浅"句:形容眉薄如淡烟、形如柳叶。
②翠幕:翠色的帷幕。
③结同心:用锦带制成的菱形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同心。
④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
⑤鹊桥横:星星移动。比喻天将晓。
⑥玉签:报更所用的竹签。
【鉴赏】
这首词写思妇怀远人。上片写相忆成梦:前三句写离多聚少,相忆深且久,并用"眉浅"如同淡色青烟,来具体地描绘相忆之人的憔悴面容,形象清晰可睹。后三句以"垂翠幕"转入梦境:在翠幕遮掩下,结下鸳鸯比翼的心愿,接着进入两情融融的境界,"侍郎熏绣衾"。下片写梦醒愁极。"城上月,白如雪",是梦初醒时所见:这里只有如雪的月亮,高挂城头,梦中人不知何处?"蝉鬓美人愁绝",直写女主人公的无限愁悲。结尾三句,把闺中人的愁容化入树暗、桥横、玉签报晓的景象中,婉丽入微。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漏子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①。堤柳动,岛烟昏②,两行征雁分③。
京口路④,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⑤,一声村落鸡。
【注解】
①角声:号角之声。
②岛烟昏:谓水中洲岛夜雾朦胧。
③征雁:迁徙的雁,多指秋天南飞的雁。
④京口:今江苏镇江市。
⑤玉绳:星名。常泛指群星。
【鉴赏】
此词写闺中女子怀远深情。上片三句,主人公倚楼望远,暗写一个"思"字;"角声呜咽",烘托出愁情。接着三句,触景生情,尤其是"两行征雁飞"一句,寓当初分手情景,写此时悠悠离情,蕴籍含蓄,颇为人称道。换头三句,从虚处落笔,写主人公遐想对方情景,以虚写实,更见她此时离愁之深,相思之苦。末三句又将笔触拉回到眼前,以景结情,韵味深长。主人公的怀远深情沿着由夜到晓的时间流程,通过她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景象中透出,从旁处托出,层次分明,意境深沉。
更漏子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①。眉翠薄,鬓云残②,夜长衾枕寒③。
梧桐树④,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注解】
①画堂:华丽的内室。
②鬓(bìn)云:鬓发如云。
③衾(qīn)枕:被子和枕头。泛指卧具。
④梧桐:木名。落叶乔木。种子可食。亦可榨油,供制皂或润滑油用。木质轻而韧,可制家具及乐器。古代以为是凤凰栖止之木。
【鉴赏】
这首词写秋思离情,长夜不眠。上片写长夜秋思。前三句以香烟蜡泪,寂寞画堂的室内气氛,烘托出秋思萦怀的愁苦心情,"秋思"是上片的关键,而着一"偏"字,极为精妙,使无情的红蜡变得分外有情,红蜡也像不忍看这满怀愁思的画堂中人,陪着女主人伤心滴泪了。后三句紧接秋思,转出女主人公的形象,展示她长夜不寐的秋思苦况:"眉薄"、"鬓残",是睡卧长时,辗转反侧的情状,"夜长"是感觉的体验,上片的收束处,点出秋思是因为孤独,虽淡淡写出,但情景凄冷,深沉哀怨都含蕴其中。下片以浅明流利的笔触,用秋夜的典型环境,描摹离情的苦味。彻夜难寐之状附着于夜雨梧桐之景。用"不道"画龙点睛,把景物与人物联系起来,充分表达女主人公的愁苦心情。梧桐雨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无所谓"道"与"不道",而主人公因为夜长难忍,借物言情,主观感到它们是故意扰乱她的心绪,触动她的离愁别恨,极为自然地把夜间窗外之景与窗内之情融合在一起。末尾三句继续写她的感觉:桐叶飘零,雨声晰沥,阵阵吹进胸扉,滴滴落在心上,是心声,也是泪水;而一"空"字,尤现动中之静,烘托了环境的寂寥。但一夜无眠却终未说破,显得含蓄、深沉而真挚。
归国遥
香玉①,翠凤宝钗垂簏簌②,钿筐交胜金粟③,越罗春水绿④。
画堂照帘残烛⑤,梦馀更漏促⑥。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⑦。
【注解】
①香玉:泛指头上精美的首饰。
②簏(lù)簌(shù):下垂的穗子,流苏一类的妆饰物。
③钿(diàn)筐:是小簪子。交胜:彩胜在头上交错戴着。
④越罗:越地所产的丝织品,以轻柔精致著称。
⑤画堂:古代宫中有彩绘的殿堂。
⑥更漏:漏壶。计时器。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故称。
⑦屏山:山名。其山如屏,故称。
【鉴赏】
这首词写美女的情态。词一开始,他用"香玉"两字来概括了女子通体的优美。仅此"香玉"二字,便已足够是人间之至可宝贵的了,其人如玉。而词的第二、三两句进一步写她的身份。她头上的钗是用翡翠打磨而成的一只翠凤,翠凤的口中,还吊着一串耀眼的宝石,如流苏般沉沉地垂着。第四句写她身上穿的衣服。那质地的高贵,是经过西子浣洗过的春水般的越罗。用春水来形容罗,不仅写出了颜色,而且还写出了飘拂的姿态,像碧波般的漾荡。这就将人更衬的如出尘的仙女、那宓水妃子。这些都写出她的身份是高贵的,这就恰如高明的电影导演那样,首先给观众看到的是这么一个服饰华丽的绝色女子的特写,使观众一开始就为她的艳色所惊异。人既如玉,而服饰又是这般的华丽,极言其美,也就是极言其才。她既是这般的美,读者便也极希望看到她将是如何幸福。下片将镜头一下拉开,成了全景,使读者看到了她所居的卧室,是雕梁绘藻的画堂。自然室既如此,则与之相应的摆设也就不言而可知了。看来已是半夜了,因为蜡烛已经烧了很久。闪闪的余光在低垂的竹帘上跳动着。这一特写,首先给人的是一个不安定的空虚的感觉。于是,读者就要用另一种怜惜的眼光,再看一下这个女子了。她如此盛装,却原来是那无限伤心的样子。而随着更漏滴残的声音,读者似乎也理解了她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她所守望的人。但却被这无情的更声惊醒了,好梦成空,原来只是一己的空想。是以她这才忡怔地呆着,两眼只盯着那有着山水画的屏风。读者随着她的眼光落在了屏风上,看到了曙色光临,因为屏风是曲折着摆在那里的。向阳的一面就被曙光照见了,而向阴的一面却还是黑的,因此上面画的山水,也就像若断若续的那样——读者从这痴呆的眼神中,感到了她的惆怅,是在想望着那山水之间的他。是的,一夜又过去了,连梦也做不完全。这就又透露了她已不知这样经历过多少次的伤心和失望了。望极之后,便会是失望。词人虽没有说,然而其势岂非已是摆在这里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国遥
双脸,小凤战篦金飐艳①。舞衣无力风敛,藕丝秋色染②。
锦帐绣帷斜掩③,露珠清晓簟④。粉心黄蕊花靥⑤,黛眉山两点。
【注解】
①战篦(bì):装饰在妇女头上微微抖动的篦子。金飐(zhǎn)艳:金光闪闪,艳丽耀眼。
②藕丝:颜色之一,指青白色,这里借代为衣裙。
③绣帷:绣花帷幕。
④簟(diàn):竹席。
⑤黄蕊:黄色花蕊。花靥(yè):妇女面上的妆饰物。
【鉴赏】
这首也是写美女形象的。上片小凤、战篦、舞衣、秋色,都是描写女子的妆束。下片写她的室内陈设和面饰,突出其华艳。此首与上首一样,正如李冰若先生所指出:"除堆积丽字外,情境俱属下劣"。其实,温庭筠虽然在字面上写得极其香艳,而实际上,内里却又是极其悲凉。外热而内冷。他是在将美撕毁给人看,所以他所写的实际是一曲曲的悲剧,是粉脂中的不和谐音。
酒泉子
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①。凭栏干,窥细浪②,雨萧萧③。
近来音信两疎索④,洞房空寂寞。掩银屏⑤,垂翠箔⑥,度春宵。
【注解】
①绿萍:绿色的浮萍。
②细浪:微小的波纹。
③萧萧:形容细雨连绵。
④疏索:稀疏冷落。两疏索指双方都未得到音信。
⑤银屏:镶银的屏风。
⑥翠箔bó:绿色的帘幕。
【鉴赏】
这首词写女子春日怀远。上片写她池上闲望,用"花映柳条"领起,"雨萧萧"作结,两句都是写景,前句明丽,后句暗淡,以喻好景不常,美人迟暮。中间三句写女主人公的行动,关键在一"闲"字,以示她凭栏窥浪,全不觉得赏心悦目,纯属百无聊赖。下片写深闺怀远。"近来"二句是写她的境遇和感受,音信疏索是心情寂寞的原因。洞房寂寞而修饰以"空"字,足以体现其无比遗憾的心绪,与前片的"闲"字相应。最后三句紧承"疏索"、"寂寞",写女主人公掩屏垂帘,苦度春宵。全词用女子的行动来表现了她的内心世界:空虚寂寞,无限惆怅。
酒泉子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①。故乡春,烟霭隔②,背兰釭③。
宿妆惆怅倚高阁④,千里云影薄。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注解】
①金鸭:香炉的形状,多用铜制成,内燃香料,用以熏香气。
②烟霭(ǎi):云烟,这里指室内烟雾。
③兰釭(gāng):焚兰香膏油的灯。
④"宿妆"句:意思是带着隔夜的旧妆而凭倚高楼,心情惆怅。
【鉴赏】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怀乡的心曲。此词上片写女主人公在室内怀乡。头两句写晨光透过纱窗,照亮了室内的香炉和屏风上的群山。"碧"字用于句末,分量特重,意脉自局下句"故乡春"相连,由屏山碧翠,联想到故乡的山水也是一派春色,怀乡之情,自在其中。"烟蔼"二句接"金鸭"而写,意思是兰灯已灭,室内的香烟还弥漫着,眼前如隔雾蔼。这就造成了一种迷茫的愁思境界。下片紧接上片而来,写女主人公思乡的焦渴心情,质朴露,"宿妆"二句写她未曾梳妆就登高眺望故乡,而所见到的是千里云影,"薄"是因遥远而显得模糊。近看则是芳草平铺,花落燕飞的暮春景色。在这景色中,女主人公惆怅的感情,已不待多言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酒泉子
楚女不归①,楼枕小河春水②。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簪云鬟髻③,裙上金缕凤。八行书④,千里梦,雁南飞。
【注解】
①楚女:古代楚地的女子。此指抒情主人公,一个身世飘零的歌舞女伎。
②楼:楚女暂栖之所。
③簪(zān):插,戴。
④八行书:指代书信。
【鉴赏】
这首词是写男子怀念女子,在温词中是少有的。上片写日夜怀念。"楚女不归"是长久思念之后的深情叹息。"楼枕"四句是写男子所在的客观环境。"枕"字极为生动,既是春水傍楼的实写,又是男主人公枕上长忆,梦随流水的虚拟。"月孤明"中的"孤"字,更是传神之笔。明月自古至今,只是一轮,无所谓"孤"不"孤",而况月为自然界的无情之物,何生孤独之感?看似无理,实则绝妙。这些都是男子对水、风、花、月等周遭环境的感受,突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冷落。过片两句,是男主人公仍然沉浸在对楚女的追忆之中,眼前幻化出她美丽动人的形象。末三句写南飞的鸿雁,声声啼叫,打断了他的遐想。他自然地联想到请南飞的鸿雁给楚女带去书信,以抒千里遥想之情。
酒泉子
罗带惹香①,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②,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③,还是去年时节。绿阴浓④,芳草歇,柳花狂。
【注解】
①罗带:古时妇女束腰的丝织带。
②金缕:金丝。此指衣服上的金丝绣纹。
③雕梁:饰有浮雕、彩绘的梁;装饰华美的梁。
④绿阴:绿色的树荫。
【鉴赏】
这首词写别情,是一首伤春怀人之词,写得清新可喜,文意流畅。上片直吐衷肠。首二句写别后余香犹在,红豆长系,以表不忘。"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罗带引来芳香,还系着相别时所赠的红豆。红豆:又名相思子,也是象征爱情的信物。末三句写相思之情,"泪痕新"写别情深切,"金缕旧"写别时长久,"断离肠"写相思痛苦。泪痕日日流,所以"新"。金缕花饰已无心收拾,所以"旧",离别之情痛苦,所以断。下片写眼前景,以景托情。"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既是对往年此时两情融洽的怀恋,又是眼前景色的实录,暗喻着自己的孤寂;犹言双燕呢喃依旧,而人却天各一方。结尾三句"绿阴浓,芳草歇,柳花狂"是暮春的景象,将别恨寄寓在这"草歇花狂"中,言虽尽而意无穷。
定西蕃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①,折寒梅②,上高台③。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④,月徘徊。
【注解】
①攀弱柳:攀折细柳枝表示赠别。
②折寒梅:折梅花赠远人。
③上高台:征夫游子,常登高台,遥望故乡。
④羌笛:笛名。
【鉴赏】
这首词是就题发挥,写西域人对张骞的怀念。上片写了张骞离别西域时国内地的一个镜头。用折柳、赠梅、送至高台这些传统的形式,表示了西域人民对张骞的怀念。"折柳"、"赠梅"未必实有其事。"上高台"表示依依惜别之状。首句有"昔年"一词,表示是在追叙。下片转到现实中来,用"玉关"、"春雪"、"雁飞"、"笛声",突出塞外的地理环境。"雁来人不来",语浅情深,可见盼望之殷切。结尾用月影徘徊、羌笛悠悠来加深怀念的气氛。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定西蕃
海燕欲飞调羽①,萱草绿②,杏花红,隔帘栊③。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④。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注解】
①海燕:燕子。古以燕子从海上来,故称。调羽:调弄羽翼。亦指飞翔。
②萱草:植物名。
③帘栊: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
④"双鬓"二句:双鬓戴着碧霞色的玉石和金丝制成的首饰,看去好像春天里一朵盛开的鲜花。
【鉴赏】
这首词写新妆初罢的少女形象。开头一句用海燕初飞兴起少女新妆,给人一种轻盈明丽的感觉。接着用"萱草绿","杏花红"二句,刻画少女新妆时的美好环境,烘托了少女开朗而欢快的情绪,使之活动于草绿花红的画面中,为下片突出人物衬托了背景。下片写妆后的少女形象。"双鬓翠霞金缕",突出妆饰的艳丽;"一枝春艳浓",以比喻少女如花。后二句,将少女置于月圆之夜。这时,少女的情怀,并未写出,她究竟有何感触,这给了读者以思索的余地。然而,"琐窗中"三字,却透露出清凄之感。
定西蕃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①。肠断塞门消息②,雁来稀。
【注解】
①"罗幕"二句:写美人初起,帘幕初卷,对镜自照,美如花枝。
②塞门:塞外关口。
【鉴赏】
这首词的上片是泛写晚春景色和人物形象,把春景与人面自然地结合起来。"柳如眉",既写了春柳,又写了人面。"正相思",表现了在暮春环境中人物的活动。下片转入具体刻画。帘幕初卷,美人初起。以应"晓莺"。晓妆对镜,如花一枝,以应"人似玉"。"肠断"二句,以应"相思",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杨柳枝
宜春苑外最长条①,闲袅春风伴舞腰。
正是玉人肠绝处②,一渠春水赤栏桥③。
【注解】
①宜春范:秦宫名。
②玉人:这里指宫女。
③赤栏桥:红色栏杆的桥。
【鉴赏】
这首词是借咏柳来表现舞女感物自伤的。或咏杨柳本身,或借咏人事,写得流利晓畅,摇曳生姿,情致缠绵。"宜春苑外"和"闲袅春风"两句,一"外"一"闲",将舞女的被遗弃巧妙地渗透到咏柳的词句中,即现在虽是春风习习,柳条婆婆,可是已不复在宜春苑内翩翩起舞了,而只能是柳条舞腰,寂寞相对!这两句是从侧面写的。"正是玉人"和"一渠春水"两句,是正面深入,直接抒写舞女的愁怀:面对春风杨柳,舞女不禁感物自伤了。特别是这赤栏桥边,碧柳夹道,依依可怜。赤栏桥下,春水潺潺,则使人更为伤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枝
南内墙东御路旁①,须知春色柳丝黄②。
杏花未肯无情思,何事行人最断肠。
【注解】
①南内:唐代长安的兴庆宫。原系玄宗为藩王时故宅,后为宫,位于大明宫之南,故名。
②"须知"句:要想知道春色,须看柳丝颜色是否嫩黄。
【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春柳杏花之中,行人伤别。"南内墙东"一句,暗切杨柳;"须知春色"句,明写柳色,似从李白诗句"春从柳上归"和"柳色黄金嫩"化出,为后两句张本。"杏花未肯无情思",用杏花与柳枝对比,推进一层,说明杏花亦能含情。"何事行人最断肠?"是写行人在杏花柳色之中,而最引人伤别的,还是柳枝,这就把柳色春思更推进了一层。最后一句用疑问语气,又未直接写柳,但柳的艺术魁力,已在其中了。
杨柳枝
苏小门前柳万条①,毵毵金线拂平桥②。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③。
【注解】
①苏小:苏小小,南齐时钱塘一带的名妓,才盖群士,容貌绝美,其家门前多柳。
②毵毵(sān):垂拂纷披貌。
③朱门:富豪人家的大门。
【鉴赏】
这是一首咏柳之词,是一种咏物的小令。词如一幅春柳图,春柳如画,画柳传神,画中寄情,令人遐想。此词咏西湖之柳。暗寄对古代名妓生活的欣赏之情。头二句描写苏小小门前的柳树丽姿。"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苏小小家门前柳树很多,柳枝千条万条垂挂在西湖边,细长金色的柳丝轻抚着平桥。苏小小,南齐钱塘名妓。毵毵,形容柳条细长。金线,指初吐芽的柳丝。将春柳与钱塘名妓联系在一起,使词中的春柳具有西湖之柳特色。春柳与美人相映,春柳自然更美。后二句写日暮时苏小小门内的柳树。"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黄莺不语,指日暮之时。末句"舞腰"实为双关,既指如腰之柳,同时亦暗指细腰美人,读者自可联想到其人。黄莺休息,朱门紧闭,只有春风无声地吹动柳枝,环境十分安静。作者对古代名妓艳情的欣赏,自在其中。这种情调是属于作者所属阶级的趣味的。
杨柳枝
金缕毵毵碧瓦沟①,六宫眉黛惹香愁②。
晚来更带龙池雨③,半拂栏干半入楼。
【注解】
①金缕:指柳条。毵毵(sān):垂拂纷披貌。碧瓦沟:屋上碧绿的琉璃瓦槽。
②六宫:古代天子立六宫。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
③龙池:池名。所名之池非一。其一在唐长安隆庆坊玄宗未即位时所居的旧邸旁,中宗曾泛舟其中。玄宗即位后于隆庆坊建兴庆宫,龙池被包容于内。在今陕西西安兴庆公园内。
【鉴赏】
这首词写宫女望柳自伤。首句写宫女所在的环境,金黄柳丝与碧瓦沟交相辉映,点出柳条,为后面张本。次句写环境中的人物,用"六宫",可见非一二人;用"眉黛",可见此辈年轻、娟秀。一"愁"字,份量甚重,是一篇之主。一"惹"字,将自然柳色与宫女愁思联结起来,"惹香愁"三字,含情深邃,句意翻腾,愁思无限,三、四两句又着墨子柳,形象地交待了"愁"的原由。傍晚,柳丝在微风细雨的沐浴之下,仿佛带着皇帝的恩泽,故意娇宠多情,拂栏入楼。而长期被幽禁在深宫里的少女们。见此景岂不自伤?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枝
馆娃宫外邺城西①,远映征帆近拂堤②。
系得王孙归意切③,不关芳草绿萋萋④。
【注解】
①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邺城:三国时魏都,今河北省临漳县,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②"远映"句:写远方柳影与征帆相映,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③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④萋萋:草木茂盛貌。
【鉴赏】
这首词写柳条给思妇的感受。"馆娃"句写柳所在之地,"远映"句是思妇所见,"馆娃"和"邺城",都是舌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也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
杨柳枝
两两黄鹂色似金①,袅枝啼露动芳音②。
春来幸自长如线,可惜牵缠荡子心③。
【注解】
①黄鹂:黄莺,色黄而艳,嘴淡红,鸣声悦耳。
②袅枝:柳枝柔细摇曳。芳音:形容啼声优美清脆。
③"春来"二句:春日,杨柳本身就条条如长线,可喜的是它还能牵缠住游子的归心。
【鉴赏】
这首词是写少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开头两句写双双黄鹂鸣叫于带露的柳枝之间,这既是少妇所见所闻的实况,又有起兴的作用,因景生情,产生了对久游在外的丈夫的怀念。后两句的写法与上首一样,少妇的思绪由柳丝扩展开去,想象柳丝一条条如长线,也许能将游荡忘返的人心牵住,使他回到自己的身边来。设想奇妙,堪可玩索。
杨柳枝
御柳如丝映九重①,凤凰窗映绣芙蓉②。
景阳楼畔千万条③,一面新妆待晓风。
【注解】
①御柳:皇宫中的柳树。九重:指皇宫,极言其深远。
②"凤凰"句: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
③景阳楼:宫内钟楼。
【鉴赏】
这首词写皇宫柳色如着新妆。"御柳如丝"句,写了一幅广阔的春柳画面:"凤凰窗映"句,绘出了富丽堂皇的宫室。"景阳楼畔"句,又将场面拉开:"一面新妆"句,将柳枝比拟成如美丽的宫女们着上新妆一样,一派春色,迎风飘舞。短短四句,开阖有致。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柳枝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①。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②。
【注解】
①梭:织机上的梭子。征人:远征的人。
②"塞门"二句:写塞外苦寒,三月还如冬天一般,景物萧瑟,即使有垂杨树,也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是一首劳动妇女的怀远之词,在温词中是极少见的。第一句点出人物:织妇;时间:春天;地点:室内织机边。第二句直接写织妇"垂泪忆征人"。三、四句进一步刻画思妇忆征人的细腻而曲折的心理状态:她见到关内已是春意盎然,自然也想到丈夫所在之处,也一定是春光大好,丈夫也会想到她;但是她又怀疑了,丈夫是在塞外苦寒之地,阳春三月,那里还是万象萧索,只怕杨柳都生长不了;转而又想,即使有了杨柳,也不会像内地这样,变得绿叶青枝,丈夫又哪里能察觉到春天来了呢?这正是"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意,翻而用之,情意真挚,读来感人甚深。
南歌子
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①,不如从嫁与②,作鸳鸯。
【注解】
①暗形相:暗中打量。
②从嫁与:就这样嫁给他。
【鉴赏】
待嫁的女子,带着心爱的金鹦鹉,穿起了绣着凤凰的彩衣,暗中左顾右盼,偷偷打量,心想就这样嫁给他,作一生的鸳鸯吧。这首小令,明丽自然而富于情韵,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这是一个很有点气派的公子哥儿,手里擎的是名贵的鹦鹉,身上着的是绣着凤凰的锦服。"偷眼暗形相",这是女主人公的活动。"形相",端详、打量也。一"偷"一"暗",一个思春心切又不无娇羞的少女出来了。"不如从嫁与,作鸳鸯"。一番"形相"之后,女主人公很快地做出了嫁他的抉择。在这里,作者为人们展示了一个鸟的意象系列:活的鹦鹉、绣的凤凰、抽象的富于像象征意味的鸳鸯。唐人多以鹦鹉、凤凰对举,如骆宾王诗云:"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里落梅花。"又如杜甫诗云:"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但词中的鹦鹉、凤凰似乎只是为了招来鸳鸯。他端详了半天,看到的是他手里的鹦鹉、胸前的凤凰,于是自然而然地,她想到了鸳鸯,选择了鸳鸯。"不如从嫁与"一句颇觉突兀,而"作鸳鸯"又使"不如从嫁与"变得顺理成章,意象的转换揭示了少女的心理变化进程。
南歌子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①,逐香车②。
【注解】
①九衢(qú):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②香车:华贵的车马。
【鉴赏】
这首词是写男子对女子的追慕。"似带如丝","团酥雪花",是男子所见到的女子的美丽形象,即形如柳丝轻盈婀娜,色如雪花丰润光洁。"帘卷玉钩斜"等三句,写男子对女子的倾慕之情:他见到女子乘坐着华丽的车子,车帘卷起,玉钩斜悬,在繁华的道路上驶过,他留连忘归,时近暮色,他的心,还追逐着远去的香车。短短五句,写尽了缠绵缝缕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歌子
倭堕低梳髻①,连娟细扫眉②,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
【注解】
①倭堕髻:发髻梳成歪偏于头的一侧,似堕非堕的样式,汉代洛阳一带妇女的时髦发式。
②连娟:弯曲细长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头两句以"低髻"、"细眉"勾画出女主人公姣好的形象。"终日两相思",直写她俩的相思之情,用了"两"字,暗示男方亦有情。后两句写百花时,因思君而憔悴不堪,以花貌与容貌对举,造语功深。
南歌子
脸上金霞细①,眉间翠钿深,倚枕覆鸳衾②。隔帘莺百啭③,感君心。
【注解】
①翠钿(diàn):用翠玉制成的首饰。
②鸳衾:绣有鸳鸯的被子。亦指夫妻共寝的被子。
③百啭(zhuàn):鸣声婉转多样。
【鉴赏】
这首词续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开头两句写女子卧于金帐中的神情,平淡闲适,通过对面部的刻画表现出来。"倚枕覆鸳衾",写女主人公倚枕独眠。"隔帘"二句,说明时已暮春,黄莺百啭,这就引起了女主人公的惜春怀春之情,更感念情人的深情厚意。从"覆鸳衾"到"莺百啭",是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恐此期间,相思正苦。
南歌子
扑蕊添黄子①,呵花满翠鬟②,鸳枕映屏山③。月明三五夜,对芳颜④。
【注解】
①蕊(ruǐ):花蕊。黄子:指面妆饰,古妇女额间点黄。
②呵花:用口吹吹花朵,写戴花的动作。翠鬟(huán):妇女环形的发式。
③鸳枕:绣有鸳鸯的枕头,为夫妻所用。屏山:指屏风。
④对芳颜:意思是男子欣赏着姑娘美丽的容颜。
【鉴赏】
这首词写男女双方幽会的情景。开头两句写女子着意妆饰,表现了她准备欢会时喜悦的心情。后三句是对相会时的具体描写,文笔简洁,含而不露。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歌子
转盼如波眼①,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②。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注解】
①转盼:目光左右地扫视。
②暗相招:偷偷地相互打招呼,这里指幽会。
【鉴赏】
这首词写欢会分别后,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开头三句是写男子对幸福欢会的追忆。"转盼"二句,是他追忆中的女子的美丽形象;"花里"一句是追忆中欢会的地点。这三句纯是以女方的倩影衬托男子的情思。后二句直抒相思情深,春宵难遣。
南歌子
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①。近来心更切,为思君。
【注解】
①炉熏:熏香,焚香。
【鉴赏】
这首词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全词五句都是写一个"思"字。"懒拂鸳鸯枕,休缝翡翠裙,罗帐罢炉熏"三句,写昔思之苦。"近来心更切"写近思之切"为思君"写为谁而思。在写昔思之苦时,作者描绘了三种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鸳鸯枕因久置未用而积满灰尘;积尘而又"懒拂",一是说明鸳鸯枕仍无用处,二是暗示所思之"君"尚未归来,三是表现了思君不至时颓丧的精神状态。翡翠裙而"休缝",也曲折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女卫悦己者容,悦己之人不在,也就无须用翡翠裙来妆扮自己了。罗帐熏香,表现了昔日柔情蜜意的幸福生活情趣,"罢炉熏"说明恋人去后,这种情趣已不复存在了。这三句说明女主人公元无心料理枕帐裙饰等琐事,从而充分表现她那相思时的无聊情绪,这是使用睹物思人、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写的是抽象的感情,但给读者以具体的感受。"懒"、"休"、"罢"三个动词,在这三句词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一层进一层。"懒",疏懒之意,含义较轻。"休",表示停止的意愿,比"懒"的语义稍重,意思进了一层;"罢"是表示终止的一种决断、果敢语气,比"休"的语义又重了一层。通过这种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把闺妇对久客不归之"君"的怅望之情,表现得十分具体。后二句是对前三句的补充,说明百无聊赖的原因,也是更进一层地直抒思念之情。"懒拂"、"休缝"、"罢炉熏"这些都是昔日思念之"切"的心理表现在行为上,而近来的思念,只用一个"更"字,就说明了其程度远远超过了昔日。这种艺术手法,其妙有三:第一,在意脉上使词意曲折层深;第二,在文意上做到言简意赅;第三,在结构上层层相扣。由此可见,这个"更"字的内涵是较为丰富的。末句"为思君"一语,一是点明了所思之人,二是总括了昔思之苦与近思之切的种种痛苦感受,三是交代了全词的主旨。"思"字为词眼,是全词的抒情线索,在篇末出现,成为点睛之笔,在构思上颇具匠心。
河渎神
河上望丛祠①,庙前春雨来时。楚山无限鸟飞迟,兰棹空伤别离②。
何处杜鹃啼不歇,艳红开尽如血。蝉鬓美人愁绝③,百花芳草佳节。
【注解】
①丛祠(cí):建在丛林中的神庙。
②兰棹(zhào):兰舟。
③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两鬓薄如蝉翼,故称。
【鉴赏】
这首词写女子伤别。上片立足于"望",着眼于"别"。"河上"点明女主人公所在船上。"丛祠"以下,皆为望中所见,也渗透望中所感:春雨蒙蒙,正好巧妙带出离别时的迷茫心境;江天寥阔,楚山有情,鸟似恋春而迟飞,这实在也是离人情怀的曲折表达、感情的外射;"兰棹"句更为婉转深透,见船而联想到郎君的远离。而棹从水中举起,水珠滴下,也有如惜别的眼泪,更修饰以"空"字,无情有理,进入一层,看似痴想,实则深厚,不言人情而人情自见。下片紧接上片的一个"伤"字,纵笔驰骋,远扬开去。开始二句借物寄怨。杜鹃的啼叫声是"不如归去",杜鹃花开,夫君应该返回。而现实是他偏偏离去了,这正好反衬出离情的痛楚。思路回环,笔情跳脱,并用"不歇"状声,"如血"烘色,更使哀情激越,如泣如诉。末二句用人美、时美,反衬伤时、伤怀。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河渎神
孤庙对寒潮①,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②,泪流玉箸千条③。
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④,离魂何处飘泊?
【注解】
①"孤庙"句:孤庙迎着阵阵寒冷的江涛。
②谢娘:喻才女。兰桡(ráo):划船的桨。
③玉箸(zhù):喻眼泪。
④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鉴赏】
这首词是写女子伤别的。上片开头二句,刻画了她伤别时的特殊环境:西陵孤庙、风雨潇潇、寒流无尽,中间着一"对"字,言其地别无他物,显示出环境空旷、寂寥、冷落,渲染出一种愁苦的气氛。"谢娘"二句具体刻画女主人公倚舟怀人的伤痛之情。泪流千条,极言其凄怆。过片二句写女子所闻、所见、所感:所闻为杜鹃思归之鸣,愈增离人日暮愁思:所见早梅已放,香满山郭,好景已不为己所留,以乐景写离愁,倍觉伤怀,且"早梅"又暗与前面"寒"字合;所感则为离恨而已。未二句双起单承,用"萧索"突出思者与被思者的情状,十分痛惜。这是她的推想:是不是因为离别后,音信难通,而使情感冷淡了呢?心上的人如今又飘泊到何处了呢?末尾以问语出现,推进一层,表现了思念之切,也突出了女主人公此刻茫然无依的心绪。
河渎神
铜鼓赛神来①,满庭幡盖徘徊②。水村江浦过风雷③,楚山如画烟开。
离别橹声空萧索④,玉容惆怅妆薄⑤。青麦燕飞落落,卷帘愁对珠阁⑥。
【注解】
①赛神:谓设祭酬神。
②幡(fān)盖:幡幢华盖之类。
③江浦:江滨。
④橹声:摇橹声。萧索:萧条冷落,凄凉。
⑤玉容:美称女子的容貌。
⑥珠阁:指华丽的楼阁。
【鉴赏】
这首词是写别易会难的怨艾。上片初看是写赛神会的盛况:山村江浦,铜鼓声声,幡盖阵阵,车驰风雪,何等热闹。赛会一过,烟开云散,楚山历历,何等空寂。这虽只是就题写来,而却别有深意:以赛会的两个场面,喻神之来去自由,反衬出人别易会难,去而不归。可以说这几句是从旁以横笔铺写的。下片则是中锋纵笔,抒写人情。"离别"句是追忆兰舟送别的苦况:艣声似也因惜别而萧索,衬托别情难耐;"玉容"句写女主人公因离别而惆怅消瘦。末二句写她深感聚首不易,后会难期,怀远之时,卷帘只有空阁相对。而暮春三月,麦草青青,紫燕双飞,更使她触景伤怀,倍增其怨。
女冠子
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宨①。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琪树凤楼前②。寄语青娥伴③,早求仙。
【注解】
①宿翠残红:指脸面上的残妆,未重新打扮。
②琪树:仙家的玉树。
③寄语:传信。
【鉴赏】
这首词着意于刻画女道士的容貌,虽然在思想内容上缺乏深度,但而在艺术上是值得称道的。作品以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来状写女主人公的外貌神态,体现了温词的美学特质。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冠子
霞帔云发①,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帷。
玉楼相望久,花洞恨来迟。早晚乘鸾去,莫相遗。
【注解】
①霞帔(pèi):以云霞为服。帔,帔肩。
【鉴赏】
这首词是写女道士的,表面看起来全是铺陈其外貌妆束,其实词人是用物象的错综排比手法把客观的景物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把它们贯穿起来,从而理解人物。上片用的都是相当于现代电影蒙太奇小景别的手法展现景物,镜头自背后从下而上,先是让人们看到女主人公的服饰"霞帔",然后是如云的黑发;之后镜头切换到照镜子的场景,也是一个特写,人面与镜像相映衬;之后又是另一个正面近景,女主人公轻转罗扇,遮住因窃窃私语而微微翕动的双唇,好像是怕被人听到,娇羞地走到窗前放下绣帏。下片写女主人公的期望。这里,就不是单纯的景物铺陈,而是人的服饰和外貌的客观呈现,但它也需要读者根据想象,在头脑中把这些画面串联成一个连续的情景,感受人物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玉胡蝶
秋风凄切伤离,行客未归时①。塞外草先衰,江南雁到迟②。
芙蓉凋嫩脸,杨柳堕新眉。摇落使人悲,断肠谁得知。
【注解】
①"秋风"二句:秋风飒飒,景物凄凉,使人感伤离别,想到远去的亲人还未回返。
②"塞外"二句:边塞的草木早已枯黄,而鸿雁南飞,为何到迟?
【鉴赏】
这首词写闺人秋日怀远。上片开头二句,一写往日离别,一写今日望归,双起单承。而秋风则是共同的典型环境,由"伤离"而"未归",其间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出语看似平淡,而词情酸楚,韵调悲凄,后二句全由"未归时"展开,写女主人公的内心活动:"塞外"句一笔宕开,设想远人所在的地域状貌,"江南"句由远及近,由"塞外"而"雁",由"雁"而连及远人的书信,线条明晰,思远情致描摹深透,一种细腻之情洋溢字里行间。"草先衰","雁到迟",足见地远天遥。上片在时间与空间上回环跳跃,把殷切怀人的情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过片句写女主人公的形象:嫩脸憔悴,如荷花凋落,愁眉懒画,皆因行客未归,结尾二句,总揽全章,纵笔写情:草木凋落的秋天,本来就使人悲凉,在思妇看来则更增愁情,而这种伤心的境况又有谁知道呢?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哀思无限。
清平乐
上阳春晚①,宫女愁蛾浅②。新岁清平思同辇,怎奈长安路远③。
凤帐鸳被徒熏,寂寞花锁千门④。竞把黄金买赋,为妾将上明君。
【注解】
①上阳:唐代宫名,今洛阳市境内。
②"宫女"句:暮春时节,宫女们带愁的蛾眉黛色已淡薄。
③长安:唐代君王所住之地,京都。
④"寂寞"句:花枝封住了重门,门内无限寂寞。
【鉴赏】
这首词是写宫怨。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统治阶级的荒淫,成千成万的青年女子被幽禁在皇宫之中,消磨了宝贵的青春和人生。宫怨词无论从哪个角度写来,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了对宫女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不满,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这首词的上片是写宫女春晚愁容,以及新的一年给她带来的新的希望和失望。下片写她孤独、寂寞的环境,纯是以物寄怨。鸳被徒熏,宫门重重,花感寂寞,人何以堪!"竞把"句写其最后的希望与挣扎,饱含着泪水。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平乐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①。终日行人恣攀折②,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③,南浦莺声断肠④。愁杀平原年少⑤,回首挥泪千行。
【注解】
①"洛阳"二句:春暮之时,洛阳城内,杨花柳絮如雪飞舞,少年见景生情,愁思至极。
②"终日"句:来往行人,从早到晚,都有随意攀折柳枝的,以资赠别。
③离觞:离杯。
④南浦(pǔ):泛指送别之地。浦是水边的意思。
⑤愁杀:说明愁到极点。平原:古地名,战国时赵国的都邑,今山东平原县。
【鉴赏】
这首词写平原年少,霸陵惜别。上阕写桥上送别。"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一开头就点出了这次送别的地点和时间:正值阳春天气,洛阳城里柳絮纷飞,如同雪花飘飘。这时有人要远行,朋友们都聚集在桥上为他送别。"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按照古人风俗,送别要折杨柳以相赠,用来表示依依不舍之情。因为经这桥上远行的人络绎不断,来这桥上送行的人成群结队,所以整天都有人折杨柳枝,整天都有人执手呜咽。送别的哭声和桥下的流水声发生共鸣,那声音真是撼人心肺。下阕写别后心情。"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飞断肠。"行人上马就要起程了,这时朋友们争着劝饮最后一杯酒,大家便挥手告别。一旦离开洛阳,又是那样的牵肠挂肚。忽然听到莺啼婉啭,好似声声劝人留下,实在不忍离去。"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平原年少,出自"我本平原儿,少年事远行",这里指远行的人。只见他离愁万种,独自骑在马上,频频回首,频频挥泪。泪是擦不干的,情是割不断的,一种难舍难分之情跃然纸上。一般送别之作多写得凄凄切切。
遐方怨
凭绣槛,解罗帷①。未得君书,肠断,潇湘春雁飞②。
不知征马几时归。海棠花谢也,雨霏霏③。
【注解】
①罗帷:丝制帷幔。
②潇湘:两条水名。
③"海棠"二句:暮春之时,海棠花谢,细雨连绵。霏霏:雨雪盛貌。
【鉴赏】
这首词写女子春日凭栏怀人。起二句一"凭"一"解",连续两个动词,写出女主人公有所怀而心绪不宁。"禾得君书"为凭栏解帷之由。"断肠"二字,一气直下,也是凭栏时所见所感:潇湘春雁,按时归去,人不如鸟,归期渺茫。最后以景结情,将无限逻思,织入海棠花谢雨蒙蒙之中,神致宛然,饶有情味。语句也比较朴质。
遐方怨
花半坼,雨初晴。未卷珠帘①,梦残,惆怅闻晓莺。
宿妆眉浅粉山横②。约鬟鸾镜里③,绣罗轻④。
【注解】
①珠帘:用珠玉所饰的帘子。
②"宿妆"句:隔宿的妆淡了,眉黛浅了,眉深如望"远山",眉浅则如望"粉山"。
③"约鬟"句:对着镜子束发。
④绣罗:绣花罗裙。
【鉴赏】
这首词开头四句写女主人公在小雨初晴、花将绽朵的早晨,珠帘未卷,而被晓莺惊醒。后三句写她醒后及临镜梳妆的形象。词多意少,味同嚼蜡。
 楼主| 发表于 2015-4-24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诉衷情
莺语花舞春昼午,雨霏微①。金带枕,宫锦②,凤凰帷③。
柳弱蝶交飞,依依。辽阳音信稀④,梦中归⑤。
【注解】
①霏微:细雨弥漫的样子。
②宫锦:皇宫中所用锦绸之类,这里指床上用的被垫均用宫锦所制,言其富丽。
③凤凰帷:绣有凤凰的帷帐。
④辽阳: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当时是边防要地,征戍之人所居。
⑤梦中归:梦中见到征夫归来。
【鉴赏】
这首是写思妇对征夫的怀念。开头两句平列四种景物,显示春昼、鸳啼、花飞、雨洒的环境,接着用"金带枕、宫锦、凤凰帷"三种饰物突出女主人公室内华美的陈设,上片景物和饰物之间没有承接的关系,又没有感情的融注,使人只觉得是丽辞的堆积,后四句却比较好。以蝴蝶依依双飞,兴起自己的孤独,触发对征夫的怀念。"辽阳"。点明所忆的是征夫,"音信稀"是现实,"梦中归"是无可奈何的想象。
思帝乡
花花①,满枝红似霞。罗袖画帘肠断②,卓香车③。
回面共人闲语,战篦金凤斜④。惟有阮郎春尽⑤,不归家。
【注解】
①花花:言花朵繁多,即花花朵朵之意。
②"罗袖"句:女子穿着罗衣,面对画帘,思念情人肠欲断。
③卓香车:立在散发芬芳的车上。
④"战篦bì"句:饰有金凤花纹的战篦斜簪于发际。
⑤阮郎:泛指心爱的男子。
【鉴赏】
这首词写妇人春怨。"花花,满枝红似霞"写春景烂熳绚丽。三、四两句写妇人于画帘之内,伤怀已极,故立车遣愁。后四句摄取对话的特写镜头:回头闲聊,神态绰约;"惟有"二句用阮肇典故,是妇人之言,实为衷曲,揭出"肠断"之由。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①,摇曳碧云斜②。
【注解】
①"山月"二句:山、月、水、风不了解思妇的感情,而让眼前的落花纷飞。
②碧云:喻远方或天边。多用以表达离情别绪。
【鉴赏】
这首词写思妇恨远。开头两句作急切语,以"天涯"指代远离不归的人,于"恨"之前修饰以"千万",可见其恨远之深长。后三句就眼前之景写离恨之情:山月、水风、碧云,本是客观的事物,无所谓"知"与"不知",而女主人公却把它们作为埋怨的对象,以为是山月不解人事而故意窥人;水风不理怨情而将落花飘于眼前;暮云悠悠,更牵动了她无休无止的离恨。这全是用景象表现、衬托人物的心理,蕴藉含蓄,情意不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1 16:25 , Processed in 0.0701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