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43|回复: 0

三期每日导读《花间集》卷一 温庭筠五十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0 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温庭筠(约公元818 年—约公元870 年),本名岐,一名庭云,字飞卿,太原(今山西阳曲附近)人。才思敏捷,每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成,时人号为“温八叉”。由于他傲视权贵而失意场屋,以致屡试不第。只做过隋县尉、方城尉和国子助教,所以《花间集》称他是“温助教”。


在文学史上,温庭筠是活动在诗衰词兴的交替时期。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他的词则与韦庄并列,号为“温韦”。在词的发展史上,温庭筠可说是词坛上的一位开山大师。现存词具在《花间集》、《金奁集》和《全唐诗》中。


温庭筠的词,内容多写闺情,辞藻浓艳,结构绵密,词旨隐曲,前人对他的词有许多评价,如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温庭筠“工于造语,极为绮靡”;张惠言在《词选序》中也说“其言深美闳约”;李冰若在《栩庄漫记》中则说其所作“有以丽密胜者,有以清雅胜者”。


菩萨蛮


其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注】


小山句——小山:屏风上绘的山景。金:金色的曙光。明灭:日光浮动,忽明忽暗,闪烁不定。又解:小山谓发形高耸,金谓头上妆饰品。又《夏盛选本》解:唐代女子画眉,有一种叫“小山眉”,隔夜的眉黛有深浅,好像山峰重叠。唐代的妇女喜欢在额上涂上黄色,叫做“额黄”,隔了一夜,黄色有明有暗,所以说“金明灭”。


鬓云句——鬓云:形容鬓发细柔乌黑。度:飘度,这里形容头发蓬乱,丝丝袅袅,半掩着面容,如飞飘之状。腮:面庞。雪:白嫩,或指敷粉。


蛾眉——或作娥眉,扬雄《方言》:“娥,好也,秦晋之间好而轻者谓之娥。”


枚乘《七发》:“皓齿娥眉。”


弄妆——打扮、妆饰。


照花句——照镜戴花,前后各置一镜,方能瞻后影。花:头上的妆饰品。


花面句——双镜之中,花朵与人面交相辉映,更显得人面如花。


新帖句——帖:贴金,用金线绣好花样,再贴缝在衣服上。襦:短上衣。古乐府诗《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双双句——指罗襦上有金线绣成的双双鹧鸪。鹧鸪(zhègū 这姑):鸟名。


《本草纲目·禽部》:“鹧鸪性畏霜露,夜栖以木叶蔽身,多对啼,今俗谓其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其形如鸠,头顶紫红色,背灰色,嘴红,腹带黄色,脚红色,外形较美观。


【析】


温词为《花间集》之首,此词又为温词之首,足见其为典型的花间之作。


词中首句写了室内的晓景:屏风上金光时明时暗,在重重叠叠的山景间浮动。第二句写闺妇初醒而尚未起床,散乱如云的鬓发。在如雪的面庞上飘动。三、四句写她起床后的行动:懒洋洋地打扮,慢吞吞地梳洗。着一“懒”字和“迟”字,其惆帐倦怠之情,生动可睹。五、六句承上写妆扮的具体情形,她簪花时,置放双镜,是那么细致、讲究,花容与人面交相辉映,更觉人面如花,愈增艳丽。既然前面写了“懒”和“迟”,而此处又写她这样“细致”、“认真”地打扮,这正是她内心矛盾的真实反映,因情人不在而懒起迟妆,但少妇的爱美本能又促使她细致地妆扮。最后两句写她更换新衣时,忽见衣上有双双鹧鸪,不禁更添了一段新愁。


通篇写闺怨之情,但又含而不露。本词采用了仄韵和平韵交错变换的调式来表现,使曲折细腻的思想感情与语音形式完美的结合起来了。“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两句,不仅平仄合于律句,且巧妙地安排了五个响亮的去声字:“照”、“后”、“镜”、“面”、“映”,置于换头之处,咏唱时,就更显得跌宕飞动、顿挫抑扬了。


其二


水精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注】


水精——水晶石,可作妆饰品,一般透明无色,但也有因含物质成分不同而呈现灰、黑、黄、紫等色。


暖香句——这里说鸳鸯锦被中,既香且暖,最易引人入梦境。惹(rě): 逗引,撩起。《花间集》词中用“惹”字共25 处,多为此意。鸳鸯:水鸟名,常成对共游,羽毛美丽,故人们常用鸳鸯来比喻匹偶。《文选·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锦:锦缎,此处指锦被。


江上句——写初春将晓时的景色:细柳如烟,残月朦胧,鸿雁北飞。


藕丝句——衣裙染为藕丝色,像秋日蓝天之浅色。藕丝:青白色,这里借代为衣裙。李贺《天上谣》:“粉霞红绶藕丝裙。”


人胜句——意思是剪成参差不齐的彩胜戴在头上。人胜:即彩胜、花胜。《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这里是指头上的妆饰品。李商隐《人日诗》:“镂金作胜传荆俗,剪采为人起晋风。”参差剪:剪成长短不一的样子。


隔香红——分戴鲜花。因花分戴于两鬓,所以用“隔”字。隔:分开。香红:鲜花。


玉钗句——钗(chāi),古时妇女的首饰,常以金玉制成。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头上风:指头上所饰花胜之类,随步迎风而微微颤动。


【析】


这首词是写怀人之情,与前首一样,没有明白说出,需要细致体会。


上片的一、二句,是写室内的陈设,接着两句是写室外的景象。室内是水精帘、玻璃枕之类晶莹澄彻的器物,构成一派清明的环境;而暖香的鸳鸯锦,却又唤起人一种极华丽的意象。“江上”二句,境界更为开阔:残月朦胧,江天一色,柳丝如烟,并点以飞雁,景象由前面的华艳转为清丽。背景虽只是罗列了一些现象,但人物的思绪已微微透出。“暖香惹梦”的“惹”字,与前首的“度”字一样,极为生动传神。“惹”出什么梦呢?词人没有明写,但在鸳鸯锦被之中所做的梦,自然是怀人的春梦了;同时,鸳鸯也反衬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这两句把孤单之情织进华丽的画面中,别有情趣。“江上”二句,实为她梦醒之后,所见室外的一派清丽之色,这正好与她凄寂的情怀相融合。


下片写女主人公梦醒后的形象。“藕丝”句状其服饰之色,“人胜”句写其首饰之丽。最后两句,使女主人公的神情全出,簪花如画,在和风骀荡之中,微微颤动。


上下两片,似乎是没有联系,但细寻而脉络具在其中,正因为年轻美丽,才有“暖香惹梦”;“玻璃枕”、“暖香”与“玉钗”、“香红”前后映照,极为浓丽。俞平伯说:“通篇如缛绣繁弦,惑人耳目,悲愁深隐,几似无迹可求。”(见《读词偶得》)


其三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注】


蕊黄句——蕊黄:额黄,因色如花蕊,故也称蕊黄。六朝时,妇女打扮时,额间涂黄,唐五代时,还存此习。无限:没有界限,言黄色已模糊不清了。山额:旧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或曰,额间的高处。


宿妆句一一写隔着纱窗所见的情形。宿妆:指隔夜的妆饰。


牡丹——花名,暮春开放。


股——钗的组成部分,如羽。《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蝶双舞——钗头饰双蝶形,颤动时如飞舞状。


心事二句——意思是面对明月下的花枝,心中的隐曲又有谁知呢?


【析】


这首写相见恨迟,相别怨速的情景。词的一、二句写闺中人的形象:虽是旧妆,但还可见额间点黄的痕迹,隔着纱窗还可以看得见她的笑意已消失了,略带愁容。“相见”二句,补充刻画她“隐笑”的原因:她与其所爱者相见在牡丹花开之时,即暮春时节,暗喻相见之晚;“暂来还别离”点明共处时间之短,离去匆匆。一个“隐”字,深藏着无限情致,将其沉浸于幸福的回忆转为怨恨相聚短暂的那一刹那的神情,淋漓写出。


下片“翠钗”二句,乍看只是写了妆饰的双蝶金钗,但在闺中人眼里,却大有人不如物的感慨,这与第一首见到“双双金鹧鸪”一样,隐含着对人情冷寂的喟叹!最后两句,总揽全章:她此时的心情,有谁知道呢?特别是对着那默默无语的窗外明月和满树花朵,她的幽怨便更可知了。


全词融情于景,给人以玩索无尽的情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4:45 , Processed in 0.0598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