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7|回复: 1

望天门山》故址、诗意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 陈友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望天门山》故址、诗意散考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三
陈友冰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两年前,我到天门山去了一趟,结合有关史料对李白的《望天门山》一诗进行了若干考查,现将结果略述如下:一、天门山的地理概况  天门山又叫峨眉山,是由夹江相对的两座山峰所组成。江东一座叫东梁山,又叫博望,在安徽当涂县境内;江西一座叫西梁山,又叫梁山,在和县境内。《江南通志》云:“博望山,在太平府西南三十里,梁山在和州南六十里,两山石状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日东粱山,总谓之天门山。”所谓东梁山,实为江心一小岛,面积约一百平方米左右,下面有座神庙曰 “东梁山庙”,庙在“文革”中被拆平,现在 庙宇为二十世纪就是年代后重建。山顶矗立着巨大的过江电缆铁塔。风景较好的是西梁山。西粱山实际上又是由两座山峰所组成。一峰状如伏象,尾北而首南,沿江而卧,当地人叫长山,海拔130米,相对高度90米左右;另一峰如蜗牛,尾东首西,同长山成个“广”形夹角,当地人叫团山。固山海拔110米,相对高度70米左右。据《和州志》记载,团山上原有怒吴阁、龙王宫;长山的石壁上有晋代大书法家壬羲之的草书“濯足振衣”四字,上方还有明代天启年间和州太守池显京写的“天门”二字。现在池书仍在,每字径长二尺余,书法遒劲,船经石壁之下,仰头清晰可辨。怒吴阁于解放前夕毁于兵火,龙王宫于1958年被拆除。西梁山由于地势险要,又濒临大江,所以历史上南北对峙时,这里成了军事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南朝宋孝武帝曾驻跸西梁山上,检阅水军;梁大将王僧辩曾在此大破侯景;陈朝的陈霸先又遣侯安都在此山上立栅以备北周。一九四九年四月渡江战役时,我人民解放军三野九兵团三十军九十师的一个团曾在此与据守西梁山的国民党军队激战三昼夜。解放后和县人民政府于一九五二年在团山怒吴阁遗址建立了“烈士塔”,一九五三年又在长山最高处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江上远望天门,东西梁山宛如人之咽喉,在最狭窄处锁住江流。高耸在东西梁山上的铁塔,宛若巨人的两条巨臂,把粗壮的电缆从江西牵往江东。塔座之下,江流湍急,呼啸有声,如离弦之箭直射往石壁之上,激起白练万丈、飞雪千堆。  据《历阳典录》载,历代名人在天门山下题咏甚多,除李白的三首诗外(另两首为《天门山铭》、《天门山》),吴筠、贺铸、王安石、杨万里等皆有题咏,均刻于龙王宫的石碑之上,惜龙王宫被毁而随之散失无存。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望天门山》诗中的几个问题  对《望天门山》一诗的解释,分岐最多的不外是“至此回”还是“直北回”,李白望山的位置以及李白写诗的时间等几个问题。现将实地考察察后得出的一些印象分述如下:  第一,关于“碧水东流至此回”的“此”字。《中国历代诗歌选》、《李白诗选注》皆作“北”;《唐诗选》、初一语文课本皆作“此”。王琦的《李太白全集》中对此的处理办法是在诗中为“北”,但后面加上括号“又作‘此’”,并在注中引毛西河语:“因梁山、博望夹峙,江水至此一回旋也。时刻误‘此’作‘北’,既东又北,既北又回,已乖句调,兼失义理”。从实际考察看来,毛西河的话是对的,应作“此”而不应是“北”,主要理由是:  从江水的流向来看,江水由从西向东改为由南向北,并不始于天门山下,而是从上游无为县蛟虮乡附近即正式回流向北。中学语文课本中所说的“江水原来向东流,到天门山转弯向北流去”是不确的。因此如果诗句是“直北回”的话,“直北”二字尚可能为一直向北,但“回”字就难讲通了。  再从天门山下的实际情况来看,江水在西梁山下形成一个大的回流。因西梁山前有一个江心洲,叫陈桥洲,洲上有十六个村庄,一千二百多居民,是个较大的沙洲。大概由于地质坚硬,这个洲不象一般的江心洲那样随水流呈纺锤形,而呈方形。由南而来的江水受阻于洲头而猛折向北,向西梁山脚直扑而去,形成一个孤形的大回流。据和县水利局同志提供的水文资料,这里江深水急,江心深120米,西梁山脚下也深达80米,流速平均为每秒0.7—0.8米,涨水季节每小时流量为4—5万立方米。而这都是由于这个回流所造成的。站在西梁山顶,看碧水从西南向东北回旋而来,听江涛澎湃犹如万马奔腾,确实很是壮观。所以李白诗句说 “至此回”是较符合当地情形的。  第二,关于李白望天门山时所在的位置。  我认为诗人是在舟中望山,而不是站在岸上相望。因为站在岸上望,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两岸青山相对出”这一景象的,充其量也只能看到一岸青山。而且从“相对出” 的“出”字来看,也说明是动景,是在行进之中。这只有在流动着的船上才能体会出来。另外也只有在江流之中远望东西梁山,才更觉得左右两山更似天门,才会体会到天门中断、大江冲决而出的壮阔景象。再者,从构图上看,人在舟中望山,舟在江、山之间,人、舟与天门山附近的江景浑然成为一体,画面显得极为和谐。这也正是此诗与在岸上写的《天门山铭》、《天门山》等诗有所不同且更为著名之处。  西梁山下有一小块冲积平原,上面住着三十来户人家,这就是古梁山街,街后为一古渡口,现为芜湖到南京的小轮码头。所以李白当年乘船东下,若是在此停靠逛天门山,是极为方便的。  另外,我们还认为:李白不但是在舟中望天门山,而且还是顺流而下,从西向东望山的。因为江水形成的回流是在陈桥洲头,位于天门山上游,如果李白是从下游逆流而上望天门山,就无法体会到“至此回”了,因为船要过了天门山才能见到这种景象。再从“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诗来看,也应是顺流而下由楚入吴。因天门山处于吴头楚尾之处,由天门山往西约五十里处即昭关,是春秋时吴楚的分界处。天门山的上游是楚江,它的下游是吴地。这个地理形势,李白是知道的。他在《天门山铭》中就说过:“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如果是从下游逆流而上,远望天门,那就应是吴江开,而不应是“楚江开”了。最后,我们再从构图上来看,李白也正是站在楚江船上向东望去,只见天门中断,楚江为之豁然开朗;再往远看,只见日出之处,孤帆远影,于是他就很自然地写下“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个名句。这里碧水回旋是近景,天门中断是远景,日边孤帆是陪衬。这幅图画中有主有次,有近有远,有浓有淡,显得画面协调,境界极为开阔。  第三,关于李白写《望天门山》诗的时间。  结合在采石、横江浦一带的考察,我认为《望天门山》一诗的写作时间可能是开元十四年李白东下扬州、路经安徽天门山时的作品,是李白在安徽留下的第一首诗歌。  据李白的《上安州李长史书》、《上裴长史书》以及王琦的《李太白年谱》,李白与天门山发生关系可能一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开元十四年,李白在游历了襄汉、洞庭后,又乘船东下,经金陵、扬州,于次年又溯江西上,还居湖北安陆;第二次是天宝元年,他自东鲁携儿女渡江南下,安置儿女于宣城郡的南陵县;第三次是天宝四年,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后,第二年又从东鲁南下,盘桓于苏、杨等地,曾游安徽的当涂、庐江等处。但在这三次游历中只有开元十四年是乘船沿江而下的。从以上我们对诗意的分析来看,此诗只可能写于第一次东下,即开元十四年之时。他在湖北顺流而下时,第一次见到天门山,为其壮阔的景象所吸引,因而写下了这首绝妙的诗章。在写了《望天门山》一诗后,他又顺流而下到了采石,在采石写了有名的《夜泊牛渚怀古》。而六首《横江词》则应写于东游归来溯江西上之时,因横江词第一首就云:“白浪高于瓦官阁”。按瓦官阁故址在今日南京市西南,横江浦的下游,可见是东游归来之作。现在和县城东五里有渡口曰金河口,就是当年横江驿馆的所在地,李白当年从和州渡江往当涂时,因风阻曾宿此馆三日,为此写下六首著名的《横江词》。现在横江馆址移到江南的采石公园之内。根据实地考察,结合有关史料,我想李白写《望天门山》一诗的前后情形大致如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9:33 , Processed in 0.07358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