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6|回复: 0

[其他] 【转】“当句对”及“嵌字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句对

  钱钟书先生的《谈艺录》中提到一种对仗形式,曰“当句对”。

    当句对也称句中对、自对。对联不局限于上下相对,有的本句之内亦有互对而工的。宋洪迈《容斋续笔》三: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当句对用在句中,有灵活多变、抑扬顿挫的效果,如钱先生提到的一个例子: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归。
  
  这是当句对的一个典型的例对:“野水”“田水”互对,“晴鸠”“雨鸠”互对,而上下联又遥遥成对,十分工稳。又如白居易《寄韬光禅师》一首: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全诗共四句,不仅各句之中有当句对,且前后两联又各自成对,非有妙思者不能为。
  
  当句对初见于律诗,后来被运用于对联艺术,成为名家高手极为喜爱的一种对仗方法。(南山种豆)
   

嵌字格

    嵌字格又名嵌珠格,和分咏格并列为诗钟的两大体。顾名思义,嵌字格当是指定几个字,分别嵌在诗钟上下句的不同位置上。至於名之曰嵌珠,其实是一回事,无非取字字珠玑,字面上好看些而已。
   
  诗钟中的嵌字、分咏二体,几乎是同时产生及发展的。但二者各有所长,亦各有爱好者。像清末的李孟符就好分咏而鄙嵌珠,曾在《春冰室野乘》中说过:“嵌珠者,任取两字,平仄各一,分嵌于第几字者也。笼纱(分咏)易稳而难工,嵌珠难稳而易工。晚近多尚嵌珠,鄙意颇不喜之。传世的诗钟集子,大多是二体并存而有所侧重;但也有全录分咏,如《惠园诗钟录》、《百衲琴》,全为嵌字,如《樊园战诗》、《絜园诗钟》。
   
  嵌字格的字数,按前面所引李孟符之言,似应两字,其实并不完全如此。嵌字体例格式,固以两字为多,亦有多于两字,总不能把分嵌两字以上者说成不是‘嵌字’吧。但所说要‘分嵌’,则是无例外的。要分嵌,至少上下句各一字,换言之即最少需二字。分嵌,也意味着题字要分开而而不能连贯,这样每句只能四字,亦即最多是八个字。

    另有一种说法,即称分嵌两字在上下句相同位置者,称之为嵌字格之正格;其他则均称之为‘别格’。这样也有好处,有利于区分,也便于叙述。

    嵌字格的正格有七,按所在位置的前后,分别称之为一唱、二唱……七唱,并另冠之以美名。现依次举例以说明之:

    一唱,或称‘凤顶’格,亦作‘鹤顶’格、‘虎头’格,二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的第一字。如:

  琴·雨(凤顶格)
  琴因焦尾成珠柱 雨已销魂况画船

    二唱,或称‘燕颔’格、‘凫颈’格,二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的第二字。如:

  虫·馆(燕颔格)
  号虫身世如寒士 解馆宾朋似落花

    三唱,或称‘鸢肩’格、‘鸳肩’格,二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的第三字。如:

  鸭·花(鸢肩格)
  养得鸭言惊客弹 拈将花笑悟禅机

    四唱,或称‘蜂腰’格,二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的中间,也就是第四字。如:

  琴·剑(蜂腰格)
  师旷鼓琴玄鹤舞 刘邦挥剑白蛇亡

    五唱,或称‘鹤膝’格,二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的第五字。如:

  天·我(鹤膝格)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六唱,或称‘凫胫’格、‘鹭胫’格,二题字分嵌于上下句的第六字。如:

  家·瑟(凫胫格)
  燕梁最忆卢家好 凤柱初看赵瑟停

    七唱,或称‘雁足’格,二题字分嵌于末字,亦即上下句的第七字。如:

  膝·壶(雁足格)
  吟想卧龙长抱膝 格传司马妙投壶
   
  别名实在太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只要掌握其规律,就能一目了然。名以两字组成,首字为鸟、兽、虫之名,次字则为部位,按其上下而借以阐明嵌字的位置。顶、头是首,腰是中间,足则是末字。头顶之下为颔为颈,故是第二字;颈下为肩,自应为第三字。腰下有膝,膝下有胫,其为第五字第六字无疑。别名挺好听的,只有‘鸢肩’给人以两肩上耸一副凶相的感觉,所谓鸢肩豺目是也;不过相书上到说鸢肩是好的,‘鸢肩火色’是飞黄腾达的征兆,也就得胜于失了。这样命名,美则美矣,但总比不上一唱二唱简单扼要,用那种名称,只能按用者喜好而定。
   
  诗钟本为文人觞政,故题目多即席阄定。对嵌字格来说,主持者事先准备好一批字,按平仄分放,届时各拈一字而得。至于用何格式,可在阄题前商定,亦可同题字一样,当场拈出。由于是拈阄,故二题字一平一仄虽为肯定,但字之性质如何就不一定了。诗钟是讲究对仗的,当二题字性质相同或相近时,相对地说容易做到对仗工整;前面所举各例,均经选择,题字性质近似,或皆虚,或皆实,是比较容易对的。但如题字性质差别较大,不要说对得工整,就连求稳亦难,这就要看作者的功底了。二字虚实迥异,本身无法对仗,只有匠心独运另辟蹊径方可;只要题字对好了,整联就容易取得工整,李孟符所说的“嵌珠难稳而易工”,就是指此而言。
   
  词的分类是对仗的基础,要对仗工整,首先要词类相当。按古人的说法是“实对实,虚对虚”;按现今的说法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数词对数词,……。词类既不相当,如何相对?分析一下前人的佳作,大概有如下几种手法:
   
  一是化实为虚或化虚为实。如题为“蝇·绿”,‘蝇’通常是名词,亦即为实,‘绿’则是形容词,亦即为虚,一般情况下是无法相对的。再如“消·夏”亦相彷。而在能者手下,都很容易得到解决。

  蝇·绿(鸢肩格)
  相看绿鬓菱花镜 自写蝇头贝叶经

  消·夏(蜂腰格)
  病有三消凭药石 威临诸夏献壶浆

  亦有本全是实字,作者偏要将其化实为虚,以收特殊的效果。《清稗类钞》中有这样一段摘录:“有叶芾棠者,亦作手也,有‘虫·馆’限第二字云:

  已虫琴柱知音杳 久馆权门脱颖难
   
  虫、馆皆实字,颇难对,此联竟将虫、馆揉成虚字,妙矣!”说难对,有点言之过甚,改说难对好,更符合实际些。前面二唱例句亦举虫、馆之作,二者比较一下,高下立见。

  最常用的手法,莫过于将题字与别的字组合成专有名词,以之相对,就可避免原来题字的不相当了。可以将题字组成古人名号,如:

  次·如(鸢肩格)
  艳体次回疑雨集 美人如是绛云楼

  牧·陶(蜂腰格)
  诗吟杜牧梢头蔻 相忆皋陶削面瓜

  横·小(鹤膝格)
  尚书老去横波伴 公子归来小宛亡

  双·景(凫胫格)
  扪虱雄谈王景略 骖鸾仙曲董双成

    亦有以题字作为古人名中之一字以相对,这种例子并不太多,但别有一番趣味,录之以备一格。

  之·过(鹤膝格)
  王氏五郎之并秀 苏家三子过尤贤

  将题字组成地名以相对亦是常见的,如:

  华·相(凤顶格)
  相州节钺堂开锦 华岳文章庙有碑

  上·街(鸢肩格)
  李斯上蔡悲牵犬 马谡街亭误卧龙

  曲·梁(凫胫格)
  卖茶客向浮梁去 载酒人为杜曲游

  口·苏(雁足格)
  横槊才看离夏口 听钟今又到姑苏

    此外,还可组成动物、植物、药名、物名、篇名等以对,如:

  子·鱼(燕颔格)
  燕子不归春寂寂 鲤鱼无信路迢迢

  舞·台(鸢肩格)
  羽衣舞尚怜妃子 玉镜台疑是老奴

  平·禹(鹤膝格)
  翠槛浓阴平仲木 青箱妙品禹馀粮

  就·婚(凫胫格)
  十年人老新婚别 万里书飞急就章

    对仗中有正格,也有变格。正格是上下句的相应词成对;变格是上下句'两边各自成对',虽说是变格,但在诗、联、诗钟中都得到普遍使用。如:

  玉·虚(凤顶格)
  玉简金函三万轴 虚心实腹五千言

  吴·虎(鸢肩格)
  越盛吴衰终入楚 奭先虎后共兴周

  麦·秋(鸢肩格)
  黍油麦秀孤臣泪 春韭秋菘处士餐

  蛟·断(蜂腰格)
  射虎斩蛟三害去 房谋杜断两心同
   
  联绵词也可看成是'各自成对'的一个特例,即一个字与一个字相对,这在诗钟中也是常见的。联绵词原是指由双声叠韵组成的词,后扩展为"两字相续,或以其形,或以其事,或以其声"相缀成义的词。联绵词可以和联绵词相对而成工对,这种例子是很多的,如:

  梅·散(凤顶格)
  梅徐名福双奇士 散适同官十乱臣

  张·骨(燕颔格)
  角张两宿悲韩信 皮骨三年感杜陵

  羊·发(蜂腰格)
  落曰牛羊关塞外 凌烟毛发画图中

  未·温(雁足格)
  漏报铜壶过午未 饮倾玉盏话寒温

    将题字组成叠字而相对,可视作是联绵词的特例。用者虽不多,但亦有之。

  格·星(鹤膝格)
  雄心渐退星星发 辩口应无格格言

    有时用联绵词仅仅为了修辞而已,被誉为"谜学开台初祖"的唐景崧有一钟作,是:

  凉·散(蜂腰格)
  百态炎凉尝世味 一官闲散老边才

    由于用了'炎凉'及'闲散'两组联绵词相对,使整联更显得工整。此联颇寓感慨,想必当是唐氏在台未署巡抚时的作品。
   
  题字原皆拈阄而得,故必定一平一仄。后来亦有由主持者拟定,就可能因有感或取词语作题,故也有两题字平仄相同者;但由于声律所限,仅允许嵌一、三、五处,即可用于凤顶、鸢肩、鹤膝三格,且鹤膝格亦罕见。举例如下:

  重·阳(凤顶格)
  重游旧地寻鸿迹 阳转寒天落雁声

  南·人(鸢肩格)
  天上人间今夜月 北征南下隔年霜

  对于能手来说,仅作一联不过瘾,也无以展示其才情及评定高下,故有些地方规定每次按例作四联;尚欲多作者,亦可倍之,但必须仅是八联,不许少,也不许多。据说,清末诗钟名家"易实甫,每次皆作八联,然不如仅作四联之少而易精耳"。亦有为了增加难度,将同一命题限作一套从一唱到七唱的诗钟。这类七唱联吟的诗钟有称为'连环唱',亦有称之为辘轳格,可一人独吟,或数人联吟。如题为"寒·字"的'连环唱'云:

  寒怜范叔讹张禄 字署灵均记屈平
  诗字苏黄兼擅誉 瘦寒郊岛各名家
  光艳寒生雷焕剑 精忠字绣岳飞旗
  旧梦广寒丹桂树 新词减字木兰花
  信传紫塞寒惊雁 帖写黄庭字换鹅
  纵无衣覆号寒客 尚有车停问字人
  裙写羊欣留绢字 玦详狐突虑金寒

    嵌字格的别格是指嵌二字以上,或虽说嵌二字,但嵌在上下联不同位置上。两个字的别格有:蝉联格、魁斗格、辘轳格、卷帘格等,依次说明并举例如下:

    蝉联格,又称连理格,一字嵌上句之末,另一字嵌下句之首,如蝉之相联。如:

  可·下(蝉联格)
  登高作赋君真可 下笔千言仆未能

  种·舞(蝉联格)
  瘦到绿杨犹善舞 种来红豆总相思

    魁斗格,一字嵌上句之首,另一字嵌下句之末,取魁星踢斗之意。如:

  苏·州(魁斗格)
  苏武牛羊归瀚海 王褒鸡马祀梁州

  夜·珠(魁斗格)
  夜深棠睡宜烧烛 曰暮萝牵罢卖珠

    三四辘轳格,一字嵌上句第三字,另一字嵌下句第四字,似辘轳之式。如:

  端·菜(三四辘轳格)
  诏下端门恭巳曰 礼成释菜祭丁时
  景赏端阳刚夏五 节逢挑菜正春三

    五四卷帘格,一字嵌上句第五字,另一字嵌下句第四字,似卷帘之式。如:

  袍·到(五四辘轳格)
  偶携游屐到琴峡 待脱征袍隐鉴湖
  杨柳映来袍一色 酴醿开到酒盈樽

    嵌三字以上者均称之为别格,字数从三到八,但常用者为嵌三字及嵌四字。

  嵌三字有二种格式:一式是三字分嵌于上下句中,但题字不得相连;另式是将一字嵌下句中间,另二字嵌上句首尾,反之将此三字互换其位置亦可。名称则有点乱,计有碎锦、鸿爪、鼎峙三种。
   
  碎锦,凡嵌字数在三以上者均可称作碎锦格,嵌三字亦有称之,但并不太多,《吴社诗钟》中就是将碎锦和鼎峙混用,其他诗钟集中到是罕见。鸿爪,应是根据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诗意而起,取'爪'字字形以象征'三',也就不管鸿的爪印究竟是三还是四了。鸿爪格一般用于三字分嵌于"首、尾、中"那种格式,偶有混用,《聊社诗钟》就是凡嵌三字者均称鸿爪格。鼎峙,鼎有三足,成并峙之势,用于嵌三字之格式到是合式的;一般均指嵌三字而不定位者,但亦有例外而将其定作分嵌于"首、尾、中"的那种格式。诗钟格式本来就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出现分歧并不希奇,特别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差异就会更大。本来就是一种文字游戏,统一既无此可能,也无此必要;不管怎么用,懂的人总能看懂,不懂的人就是统一了也看不懂。但对个人来说,总应统一,不能像《吴社诗钟》那样,一本集子中也出现混乱。我意则从众,也就是如下面这样应用:

    鸿爪格,一字嵌句之中间,另二字分嵌于另一句的首位及末位。如:

  大司马(鸿爪格)
  大文垂世推班马 小吏分司计簿书

  湘影楼(鸿爪格)
  湘帘棐几春人影 玉宇琼楼月子家

    鼎峙格,三字分嵌于两句中,题字不得相连。如:

  铁公鸡(鼎峙格)
  寸铁丁东檐走马 公车辛苦店鸡鸣

  天地人(鼎峙格)
  鸡踪踏地斜书个 鲤鱼朝天倒写人

    嵌四字也有两种格式,名称也有些混乱,和嵌三字的情况有点近似,不过要好得多。我所见过的诗钟集,绝大部分均是如下面那样划分和定义:

    双钩格,亦有称之为香囊格,但极少见。四字分嵌于上下句的首末,如:

  太常仙蝶(双钩格)
  太液联翩池上蝶 常仪缥缈月中仙

  笠泽丛书(双钩格)
  泽国烟波青箬笠 书堂风月紫兰丛

    碎锦格,亦有称之为碎联。四字分嵌于上下两句,一般均作二二分,但也可一三分,唯较少见而已。同样也不能相连,如:

  君平卖卜(碎锦格)
  卜式输边曾卖爵 屈平去国总思君

  雪练西瓜(碎锦格)
  瓜皮雪泛西溪艇 练影江涵北固楼
   
  嵌三字和嵌四字在许多方面是类似的。如都有有两种格式,一为题字按指定位置嵌入,另一则可嵌入任何位置,唯不得相连。其实前者乃后者之特例,既然可嵌任意位置,也没有理由说所指定的位置不能嵌入。即连"不能相连"亦有例外,如《萍社诗钟》有"月中桂"(碎锦格)

  月下木鱼敲古寺 山中桂蠹贡天厨

    清·丁治棠《仕隐斋涉笔·诗钟》中有

  "碧文圆顶"(碎锦格)
  文章绝顶青莲集 人月双圆碧玉家

    都是两题字相邻,但语气则不相连,且都是佳作,可能编者不舍割爱,因而流传下来。但这到底是不足为训的,应予以反对,至少是我认为应如是。

    对于指定嵌字位置的鸿爪格和双钩格,有的书还指出题字的先后次序亦须一定。如鸿爪格应第一字嵌上联的第一位,第二字嵌下联的第四位,第三字嵌上联的第七位。
   
  而双钩格则应按序分嵌于上联第一位、下联第一位、下联第七位、上联第七位。前面举例的"大司马"及"太常仙蝶"就是按此规定分嵌的。但是这一规定即使在以前,亦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现今更没有必要奉行不违。
   
  和二字的正格不同,三字及四字,也包括五字到八字,题字绝大多数是选用成句。也有触景生情而取题,如清·陈琰《艺苑丛话》即记录下这样一件事:"某君一名大风,在京师曰,尝邀诸客饮于其家。席间有狗,风子怒而逐之。座客因举'大风打狗'四字限作诗钟。

    文芸阁学士应曰:'英雄大泽思屠狗,风雨寒江独打鱼。'"
   
  嵌三字和四字,不多不少,难度亦适中,是以制者颇多。特别是嵌四字的双钩格和碎锦格,流传下来的佳作很多。近年,台湾《谜汇·新时代谜坛》中亦经常悬四字之碎锦格,我有数作抡元。其中"月满中秋"及"一二三四"二联,自己认为做得还可以,录后以就正于方家:

  中庭竹影三更月 满郭风声万木秋
  四邻静寂三更后 二鬓萧清一镜中
   
  嵌五字以上,一般均称之为碎锦格,唯嵌五字亦有称之为"五杂俎"者。相对而言,嵌五字以上要难得多。清末诗人、又是诗钟名家的易顺鼎说过:"限字体,大率限两字不对者,分嵌于两句中第几字。其用三字四字以至七八字者,则苛政也,变体也。"连嵌三字四字都说是"苛政",这当然是有些偏见,但嵌五字以上的确要算是'苛政',特别是如要当场制作就更难了。是以制者不多,流传下来也只有有限的几联名作,分别绍介于下:

  十二月十二(碎锦格)
  十里楼台十里月 二陵风雨二陵秋

  山冷微有雪(碎锦格)
  快雪看山晴有约 微波荡月冷无声

  鸡鱼肉锣鼓板(碎锦格)
  鸡市鼓喧分社肉 板桥锣响卖溪鱼

  七才子八乡兵(碎锦格)
  七步诗才曹子建 八门兵法武乡侯

  七月半烧纸衣(碎锦格)
  半夜烧灯花落纸 七弦弹月露沾衣

  一二三四天地人和(碎锦格)
  一丛人影三弓地 四面和风二月天

    嵌七字者,手头诗钟集及搜集到笔记散作中均无之。我参与《新时代谜坛》征作中到有二联,是以唐·崔涂《春夕》诗句"水流花谢两无情"为题,敝帚自珍,录之充数:

  花若有情长不谢 水应无意两分流
  两地慕思花不谢 无边情愫水长流

    嵌字格中尚有一些极少见的格式,大概只行于某时某地,未得广泛流传。手头恰好有此资料,亦录之以备一格。
   
  张伯驹《素月楼联话》卷三中有:"又有居易格,内嵌古人名,如天津寇梦碧联云:'望去荒丘为乐土,折来新柳是离枝。'嵌丘为、柳是两古人名。甚自然,意亦好。余联云:'丛林逋去笼中鸟,勺水来苏辙里鱼。'"从例中可见,此格乃每句中直接嵌入一古人名,与前述题字不得相连迥异;但字意则分而不连,到也别有一番趣味。
   
  上海广文书局1919年版的《游戏大观·诗钟》则载有:"碎流。碎流格出题,四五字不等。嵌装位置,亦任意凌乱,初无一定。所异者,碎锦须对仗,碎流则无须对仗耳。但对仗虽免,而上联与下联造意,务须一气贯通,自然流利,正未可云易易也。"如:

  织女会牛郎(碎流格)
  不图王会图耕织 机上女儿牛背郎
    为郎憔悴织机女翻羡牵牛有会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

GMT+7.8, 2024-11-15 00:59 , Processed in 0.0502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