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93|回复: 2

【转】介绍诗词作品的开头与结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这堂课主要是与大家共同探讨三项内容;一是简单,
二是必须要求大家掌握词的部分常识概念。
三是介绍词牌《十六字令)并作业。
针对我们班各位同学程度不同,头两次课我只能取两头走中间,
这就需要刚起步的同学加油努力,基础好点的同学再次引导温习一下。
谢谢!是在讲课.开始讲第一个知识点。
第一;关于诗词作品的开头与结尾
大家知道;诗词字字如金,起承转合款款重要,谋篇布局步步马虎不得。
我个人认为更无有轻重厚薄.诗眼词眼之说。
一个作品的开头与结尾更是显得作品优劣的关键所在。
先让我们一起看看古今诗词名篇是如何开头与结尾的。
【诗词作品(注意;我这里是指你创作进行时)的开头】

一、诗词作品的开头,通常指作品的前几句,而一、二两句最为重要。
开头句的作用——(1)点题或曰破题;(2)交代时令、地点、事情等;(3)引出下文,或总领全篇;(4)与结尾相呼应。

二、诗词作品的开头,通常用的方法是——
(1)开门见山法,直接交代,直接破题,引出下文。起笔平缓、从容。
         例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闲。”(毛泽东《长征》)
(2)铺垫法,第一句不破题,仅仅为下一句铺垫。
例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杜甫《登岳阳楼》)
(3)开头就写景,别开生面。
例如,“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秋。”(王维《山居秋暝》)

(4)以感言开头,或以警句开头。
例如,“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酬张少府》)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用问话句开头,奇峰突起,引起读者注意。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6)用比兴手法开头,常见于乐府民歌,或其它的古体诗。
如;“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再讲【诗词作品的结尾】
“诗词的结尾好比说相声,最后要给听众丢‘包袱’
只不过,相声赢来的是笑声,而诗词收获的是回味。”
此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古今诗词名篇给我们就如何结尾做出了范。
方法多多,略举数种;
(1)总结法。总结上文,老老实实地结尾。

当然,措辞必须得体、简洁、有力。
例如,“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
(2)警句法。就是在总结的同时运用警句作结尾,其效果更加好些。

例如,“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6?1雪》)
(3)用画面作结尾也称景语结,而作者又是画中的主人翁,从而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例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用遐想句结尾,拓宽读者的思维空间。

例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5)用问话句结尾,将遐想的空间让给读者。如同书法家、画家的手法——留白。

例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6?1长沙》)
(6)用至理名言结尾,这比一般的警句要高级了。读者就好像听一位哲学家在告诫什么哲理。越想越有道理。

例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等等。。。

一句话;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结尾,都必须与开头呼应,都必须扣紧题目,都必须让读者有回味才是一首好的诗词作品。
先复习到这里。好了. 下面继续讲述第二项教学内容;
词的常识既然大家热爱诗词,就必须先了解作诗填词的文字游戏规则吧。
填词的概念和要求很多,
今天只作初步接触了解,以后再分而详述之。
【什么是词】
词和诗一样,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词是一种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点的诗歌体裁。

词是诗的别体,有人也称词为诗。

但它又独立于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
诗,多为七言;词,多为长短句。

词本来是歌词,是可以配音乐吟唱的,后与音乐脱离,成为文人词。

远言之,一切文学都起源于劳动;

近言之,词渊源于两汉乐府民歌,
奠基于隋唐,盛行于两宋,

繁衍于明清,影响并发展至今天。


词的别称很多,

有乐府(如苏轼的词成为“东坡乐府”)、

曲子词、

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

诗余、琴趣等等。

总之,

词是基于汉形成于唐而盛于宋的一种新型格律诗。

早先的词大都合乐歌唱,

所以唐五代多称为“曲,杂曲,曲子词”等,

自宋以后称词也叫“乐章,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由于单纯一个“词”字可能指歌词中的词,也可能是指诗词中的词,
由于诗词中的词大部分是律化了的长短句,

因此我们把诗词中的词也叫“律词”。


律词可以说是格律诗体对长短句的延伸,

从而也丰富了格律诗的体裁。

【词的特点】是有那些呢?
(1)句式
绝大多数词用长短句,
是律化了的长短句;
这与古风中的杂言诗,句式不一样。
再说,
句子的节奏停顿,
词和诗有时也不相同,
如孟浩然的五言句“绿树村边合”节奏是二二一,

“开轩面场圃”节奏是二一二;
而词的五言句有时却是一二二,

如“望长城内外”节奏则是如此,
为什么呢?
因为“望”是个领字(统领下面文字的字)。
望/长城 内外....

(2)按譜填词。

词有词牌,牌有词谱,

譜有定句,句有定字,

字有定声。

还有一定的韵脚。

权威性词谱有:

《钦定词谱》有826谱,

含正格、别格计2306个体

《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著)介绍了 153个词牌的格律;《宋词鉴赏辞典》附页列举一百多个词牌的格律。


天下的词谱版本很多,
我们能较熟练地掌握60个常用词牌的格律就算不错了。

(3)词的用韵。

自古以来,律诗绝句用“平水韵”,

词用“词林正韵”,
曲用“中州韵”

词的用韵比诗的用韵要宽。现在有人提倡,尽量简化,与时俱进,

写诗、填词皆用《诗韵新编》18部韵。这还未定论。

(4)关于词的书写格式
题目,如《沁园春?6?1雪》(作者  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雪”是正题。

有时古人的词只有词牌,

没有正题,
往往编书者以该词第一句为题目。
再是正文,每段开头空两格,连写下去,

该段完。空两格,再写第二段。
或另起一行,空两格,连写,直至写完。


【关于词的分类】

分类方法很多,列举4种:
(1)按照每一首词的字数多少来分类——
58字以下含58字,为小令。
如《十六字令》、《浪淘沙》。

59字至90字含90字,为中调。

如《渔家傲》、《青玉案》。
91字以上为长调,如《念奴娇》、《沁园春》。

(2)按照每一首词的段落数多少来分---
一段为单调,二段为双调,

三段为三叠,四段为四叠?6?1?6?1?6?1?6?1?6?1?6?1
(3)按照词的用韵分--平韵格(押平声韵押到底),
如《采桑子》、《小重山》。
仄韵格(押仄声韵押到底),

如《念奴娇》、《渔家傲》。
转韵格(由押平韵转为押仄韵,或由仄韵转为押平韵)

如《菩萨蛮》、《清平乐》。

平仄韵通叶格
其实也是平仄韵转换,但要加个难度,平仄韵必须属同部韵
平仄韵错叶格(平仄韵交错相押)
如《相见欢》、《定风波》。
(4)按照词作品或词人的创作风格来分----

如温庭筠等人的词为“花间派”;

如苏东坡辛弃疾的词为“豪放派”,

柳永李清照的词为“婉约派”,等等。【关于词的一些专门用语】

(1)自度曲
通晓词律的人自己创作的新的曲调。

如姜夔的《扬州慢》原本就是姜夔的自度曲。
初学者词律未通,切不可冒称之。

(2)阙,若为双调,

第一段称上阕,第二段为下阕。
上阕又可称为上片,下阕又可称为下片。
(3)令,一般而言,短小的词叫令,或曰小令

但是有长调也叫令,如《念奴娇》又 叫《百字令》。
(4)引,大型乐曲的前一部分,此所谓引子。
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之曰引。

短的引子只有24字,长的却有96字。
(5)近,一般而言比小令要长一些。
以旧曲翻成新调,亦可以称为近拍,即称近。

最短的只有45字,如《好事近》,

而长的有96字,如《剑器近》。

(6)慢,歌声延长,唱得迟缓。

慢属于长调,如《声声慢》。

有的慢词是由小令扩展而成的,


如《浪淘沙慢》扩为133字。

(7)摊破,即添字。
在词谱中用增字法改变原有句式。如《摊破浣溪沙》。

(8)减字,用减字法改变原有句式。

如《减字木兰花》。不管摊破、减字,

都有定格,绝不是各人随意而为 的。
(9)过片,或曰过拍。
就是上下片之间的过渡句。

上片末句叫准备过片,

下片第一句为过片。

一般以韵字逗为界。
如《沁园春?6?1雪》的过片“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小结一下;

词的格律慨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1;定段,定句,定言;

定段是指每首词由一段,两段或三段等构成的。
定句是指每首词是由几句组成的。
也称几拍
定言是指每句由几言或几个字组成。
2;平仄,在整首词中,每个字的平仄都有具体规定且落到每字。

3;对仗,

绝大部分词不要求对仗,不要求对仗的地方可对可不对,

但少量的词一些地方是要求对仗的。要求对仗的地方必须对仗。
如《踏莎行》《鹊桥仙》每阙的首二句

《满江红》中间的七言句

《沁园春》中间的四言句等是要求对仗的。

4;押韵,词的韵比诗韵要宽。

诗韵中《佩文韵府》中共106部,

其中平韵,上平,下平各15部,计三十部。
而词韵中《词林正韵》共十九部。
诗韵脚只可押平韵。
而词韵脚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也可换韵。

我发现,

很多人作诗填词时不根据自己作品感情内容去选韵字;
更不按四呼五音的音律和声律去选韵脚字。

只是不落韵错韵就了事,这是不可以的!
诗只用平韵,而词有平韵有仄韵字作为韵脚,或平仄韵字互换韵脚。
5;章法,
以句号为单位,句号内承接,句号间递转。

一个句号相广当于格律诗一联。

6;叠字,叠句,叠韵

即是有一部分词要求在一定位置有叠字,叠韵,叠句的要求。

如《如梦令》等。

7;词句要合平仄,词的字数基本上用的是律句。

除了五字句,七字句外,

三字,四字,六字也多为律句。

关于这点,王力先生有过精当分析;

三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末三字,

四字句可认为七言律句的前四字,
六字句可以认为是七言律句的前六字。

如;《生查子》完全由五言律句构成,

与格律诗所不同的是押仄韵。
再如《浣溪沙》,

则完全由七言律句构成的,

而且也押平韵。
所不同的是只比律诗少两句。
再有些词是由五言律句与七言律句合成的,
如《卜算子》上下阙各三句五言句,一句七言句。
当然..词没有什么三平三连仄之说

尾....平头之说

另总结一下;除上述外,粗析诗与词的风格上区别有;
1. 一般认为诗开张在战国盛于唐,词发于残唐五代盛于宋。

诗的表现内容比词要广泛得多,
总的说是诗言志,词言情。
诗主律,词倚声。


诗易学难工;词难学易工。
2.诗对押韵要求比词严格,词对押韵方面的要求比较松散。对吧?

3.词的表现内容少,因而刻画人物方面更细腻准确生动.

4. 诗要庄重,词要妩媚;

诗要隐显,词要隐婉。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诗刚,词柔;
诗直,词曲;
词曲;词隐;
通常为男爱诗,女喜词
5. 诗句可入词,但词句不可入诗。
诗,叫作诗;词,曰填词。
6. 诗: 文学体栽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
中国古代称不合乐的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统称为诗歌。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要眇宜修是说这种美是带着修饰性的一种很精巧的美。
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
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 等等。
大家课后再去分析。

总之,切不可把词填得象诗一样。

词是介于诗与曲之间的风格。

要超课时...对不起第三;最后给大家介绍词牌《十六字令).
雁南飞 20:20:04
平韵格。

单调,小令

四句16个字,
一、二、四句. 押平声韵
(限韵同部)

共有三个韵脚。
其常用格体如下:
平(韵),中仄平平仄仄平(韵)。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

说明:“平”指平声;“仄”指仄声;“中”指可平可仄。(韵)表示韵脚。

填词,用什么韵书?或用《词林正韵》,

或用《诗韵新编》。

《诗韵新编》可吟诗,又可填词。

目前普遍是用《词林正韵》作为韵书。诗大也是用《词林正韵》作为韵书。

【名篇赏析】

大家必须走完模仿别人词这一过程

十六字令      (作者   北宋?6?1蔡伸1088——1156)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押十四寒韵)

请看;这首小令通过月夜的所见所感,
写出了对心上人无限的思念之情。
一、二两句生悬念,

为什要“天”不让月亮“照客眠”?

这要求能如愿吗?
似乎不合情理,却字字在情理。

三四两句回答这个问题。

原来词的主人公客居异乡,所思念的心上人不在自己身边啊,
只有月中桂影婆娑嫦娥翩翩!

寥寥16字,曲折有致,景情交融,

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起承转合无断裂,

词味缠绵,一首好词啊!
发表于 2014-8-18 11: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静云 发表于 2014-8-18 11:19
鼓掌学习!老师教的真好!辛苦老师了!辛苦翠班班!

静云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0:34 , Processed in 0.06160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