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回复: 0

[文心阁讲义] 文心阁第十二讲 学诗九章(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2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二期第十二讲 学诗九章(下)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文心阁二期第十二讲 学诗九章(下)
我们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就讲了古典诗词写作,有三个关键点,不知道大家还记的不?
我们课上所讲的精髓就在学诗九章上,俗称九点。
如果大家记不住没关系。今天就先来复习一下
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三点。
第一:首先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
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
第三:要写好关键句。

这三点跟随大家一年多了,天天陪着大家
一首古典诗词的情感主题只有一个,诗词内所有的字句都是为这个主题而服务的。
古典诗词和现代文体如小说,散文,记叙文等,行文方式不同。
古典诗歌有其固定的章法结构。我们学习过绝句的章法,学习过律诗的章法,用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来写古典诗词的话,那就会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关键句就是我们讲过的绝句中的结句,律诗中的中间两联,词里的中心句。
很多时候我们会为写而写,那么这个时候经常容易犯的错误呢,就是没确定下来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就动笔。
其实这三点是告诉大家如何来谋篇的,然后我们又讲了三点
一首成功的诗词,具备的三个要素:
第一: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
第二:要情感真实。
第三:要适当的体现生活中的情趣。

尤其是这三点的第三点,我们专门来了一堂课。
其实避免诗歌写成大白话,提高诗词的韵味,这一点就可以做到。
刚我们说了,第一个三点是教大家如何谋篇,
那么这三点呢,是教大家如何提升神韵,其实就是“润色”
下面我们来讲下学诗九章的最后三点
也就是写诗的基本三点
第一:是诗词的语感节奏
诗歌并没有和音乐完全脱离,还具有一定的音乐特性,那就是诗歌的节奏。
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国粹,讲究京字,京腔,京韵。
这里的京腔,就等于是古典诗歌的语感节奏。
我们用广东话能唱京剧么?不能!
同样,并不是符合格律诗格律要求的句子就是诗。
我给大家看一首,一个朋友的作品:
嗟嘆惜乎時光之荏苒,忽忽間稚子已少年。憐兮容顏之漸變,默默處霜雪染鬢尖。當時輕狂,且把豪言灑人間;今朝從容,無作徒勞之悲歎。人力有時而窮,才情難免一空。壯志也會未酬,淡泊成就永恆。閑來且執壺飲雪,興至好吟風弄月。休再提金宇華廈蟒纏腰,莫嘆息姹紫嫣紅玉妖嬈。但須是,野粟茅櫞下,濁酒清輝前,一闋歌罷悠悠伏幾臥;哪管那,廟堂高衙上,紅塵俗世中,萬般故事紛紛現臺前?

其实这个不是古风,这篇作品的语感节奏里有元曲的味道,也有现代流行歌曲的味道,当然我就诗论诗,不存在批评他人的意思。
只是当代文人写了一个四不像的作品
俗称顺口溜
我有次在朋友的群里也写过这样的顺口溜:
群主失踪,含蓄退群。皆因聊天的多是自己人,打又不能打,踢了又伤人,可怜我那白荷妹妹,只好躲起来暗自伤神。唉,紫藤呀,你这无趣的人呀,无趣的人。

你说这有曲味吧,难道就是曲么,说实话就是顺口溜,不算是诗词曲的。
诗习惯上称为诗歌。“诗”和“歌”是联系在一起的,说明诗和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诗经大序里有这样一段“情动与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里说的言就是歌词,歌就是曲调;舞就是舞蹈。这说明了诗乐舞是同源的。
诗歌最先是和舞蹈脱离的,成为只可以咏唱的诗歌;后来又和音乐脱离开,成为只可以诵读的诗歌。
不过这时候只能算是个半脱离的状态,因为诗还保留它的音乐性即节奏和韵律。
就中国最早的时候如诗经、楚词以及后来的汉魏时代的诗歌都是有韵律的,但是其韵律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给他定出严格的规定。
还有很多这样的顺口溜呢,例如,“春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
又如“府衙大门朝南开,有理没钱别进来。”
“大檐帽两头翘,吃了原告吃被告。”
顺口溜呢,有诗歌的节奏,但不属于诗歌,我给大家看下一首诗:


《中秋》
明月中秋
月风拂柳凉初透
云白水秀
只盼相厮守
无奈星河
空使轻波皱
枉怀想
难相聚首
热泪湿衣袖。

这诗大家都读过吧
这是已故诗人汪国真写的一首现代诗
我记得我上学的时候,他的诗可是风靡我们校园的哈
那到底什么样的诗才是古典诗呢?

第一要有古典诗歌的语感节奏。
第二要有诗的语言

诗家语
诗家语最重要的三点:
1、诗要求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说,叙述可以有跳动。
2、诗词中的含蓄。遣词成句时,注意避免直白的语言。
3、诗词中的突出形象,主要是从“情景虚实”四个字着手。
我们在讲绝句的时候,就讲过诗家语。
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
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坚。
蜜饯黄莲终需苦,强摘瓜果不能甜;
好事总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这诗大家都熟悉吧。德云社的定场诗。
算不算古典诗歌呢?
也算也不算,它只是由于明清时候出现了章回体小说,而产生的一种不算是文人写作的古典诗歌。多是民间艺人的诗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厮人不堪言,
吆酒催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倾有泪,徒迷花寥我无缘,
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这是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的公子马东,在异国留学的时候,失恋写的一首
这个呢,格律也没对,只保留了古典诗的节奏感,但不符合诗家语的要求。
像诗而已
我记得过去曾在班里和大家讨论过各地的哭腔。老一辈人,都会哭。例如山东人,鲁西南一带的

八仙桌子在中央,太师椅子摆两旁。想起苦命的哥哥来,忍不住泪两行。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老家的一个大娘就是这样哭的,还哭出了柳琴腔来
河北的哭也有一种腔调,真假嗓音能哭出梆子味道来
八月中秋雁南飞,一声吼叫一声悲,
大雁倒有回来日,死去亡魂不回归。

这些都不是诗
诗家语的第三点,诗词中的突出形象,主要是从“情景虚实”四个字着手。
这些都不算是文人笔下所写的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除了我们以上说的两个特点,还有第三个特点那就是古典诗歌的谋篇。
保留了诗的节奏语感,符合了诗的语言“诗家语”,同时又要符合古典诗歌谋篇,就是我们写诗的基本思路了

这样写出来的诗歌,差不到哪去。
古典诗歌的构思,谋篇,不同于现代文体。
很多写手,经常会把现代诗歌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现代文体的谋篇布局的方法运用到古典诗歌的写作中来。
短小诗歌还能凑合,一遇到长篇的,就掌握不了了。
还有就是在律诗上,也很难把握。
我们班里书香,曾经写过一首诗给我看


文/书香
残雪初融尽,清寒便吐芽。
参差迷古道,迢递接天涯。
风雨尤成翠,无香不自嗟。
寸心无限意,含笑立朝霞。

其实,我第一眼看这诗呢,就想说,书香不懂的谋篇,不懂的如何合理的安排句子。

如果抛开格律来看的话,只需要调整下,这诗还是一首不错的律诗
我只是给简单的调整了下,一字没换

残雪初融尽,清寒便吐芽。
风雨尤成翠,无香不自嗟。
参差迷古道,迢递接天涯。
寸心无限意,含笑立朝霞。
大家觉的这样是不是好了很多呢?

这三点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古典诗歌写作的三个要点:
第一、要有古典诗歌的节奏语感,
第二要有古典诗歌的语言“诗家语”,
第三要符合古典诗歌的谋篇。

写诗不要停留在格律上,要从这三点考虑。
我们今晚的课就到这里,留一练笔,因为近期的天气还是比较热,我们练笔时间,还是两周吧,

练笔要求以“雨中荷花”为题,来写一首律诗,不限韵,练笔时间两周,要求在9月2日周二前提交。暂时写律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写一首绝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8-23 16:54 , Processed in 0.0460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