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0|回复: 0

[玲珑讲义] 玲珑阁二期第二十讲,玲珑阁写作四,诗词的情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 0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第二十讲,玲珑阁写作四,诗词的情景。

 古人写诗填词都离开不开写景和抒情的关系。用形象的景物描写来把抽象的情感进行具体化,形象化。这个是古人写作的技法之一。因此才会有这样一句写作经验“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相生故有境界”

同时我们学习词的小令和中调的写作方法,其实小令和中调的写法方法很简单就一种“将主观的情感,用具体可感的景物描写来烘托”。其实说到底就是情景的问题。今天我们来详细的介绍下,情和景的关系。

毛主席当年与陈毅元帅的关于古典诗词写作交流方面的书信来往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主席说写诗要少采用逻辑思维,多采用形象思维。这个形象思维就说的是用景物来抒发情感,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相生故有境界。毛主席给陈毅元帅书信中提到的形象思维呢,其实是说情景的两种关系。

一般说来这个形象思维包括两种:
A:  描写的景物和情感有必然的联系,王国唯在人间词话里也说了下,就是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这时候呢情和景有必然的联系。
B:情和景没有直接的联系。这种就是在传统的写作形式中加入了象征主义的元素和印象派手法(当然这是无意识的),用具体可感的物象表达抽象的情感,情感和物象之间有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上下联各有侧重的,像杜甫《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第二联写景,第三联抒情。
  这个时候呢第二联指出洞庭湖的浩渺无边,好像吴楚的东南部裂开了,天地在其中浮着,是写景。第三联说亲朋没有一个字的来信,自己老病只在孤舟中漂泊,是抒情。

杜甫的旅夜书怀,上文就是在写景,下文在抒情: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个呢,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回头我们会重点介绍这个。在填词中,上阙写景,下片抒情。更是古人填词最多用的手法。我们在学习词的章法时候讲过。

例如,我的一首临江仙
临江仙
倦倚纱窗闻竹韵,惊回往事朦胧。依稀去岁赏春浓。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当时月色已无踪。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

  上阙呢,描写因风过竹林的声音想到了过去,主要是描写过去的种种。过片“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主要是在抒情,同时将描写从过去的描写拉回到了现在。“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结尾用刘禹锡的典故,来煞尾。
情景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先抒情,后写景。这个时候呢,写景是为了把情感进一步深化。律诗中的第二联抒情,第三联写景。就是这种方式。我们填词的章法结构中的第二种章法就是上阙抒情,下阕写景。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例如这首小令,上阙抒情,下阕描写到了具体的景物,其实这时候的写景,就是将情感再次升华。
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是水边的原野,是妇人捣衣处,陇首即陇头,是妇人的丈夫远去的边远地区。从原野的叶落联想到陇头的云飞,从中透露出思妇望远怀人的感情。情景互藏的有很多,大家熟悉的还有,眼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写景的句子里可以不带表感情的字,或喜或忧就藏在景物里面,让下面的情话来透漏出来。不过这样的景物描写,有个特点就是同样的景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不管你采用以上哪种手法,都必须做到一点那就是,把景语写的富有诗意、富有情味。

写景诗有的写得很用力,极工巧,却是诗味不够,有的写得很自然,好像并不费力,却写得很有诗味:这两者的分别在哪里?前者是由于诗人的感情不够真挚,所以虽用力刻划景物,还是诗味不足;后者是由于有了真挚的感情,所以好像并不用力刻划景物,却能在景物中透露作者的情思,这样的写景句就有诗味。
  以上就是古人在使用情景的三种手法。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

有的时候我们回过头来看下自己的作品,发现很少有情景交融的句子,让我们难以忘怀的

最近检索了我的一些词作,发现情景交融的句子,就只有两句,还算是让自己满意的

临江仙
倦倚纱窗闻竹韵,惊回往事朦胧。依稀去岁赏春浓。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当时月色已无踪。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

就是这词里的“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有时候,我们发现用心写的,未必好。反而有时候,没怎么用心的,反而觉的不错

因为我们平时积累的太少了,用心去研究,去写,反而觉的不自然。


当我们积累的多了,有时候会发现不费心就可以写出自己满意的句子。其实这个情况,古人也有过。

古人称这情况为“妙手偶得”

这三种手法,要求大家课后在阅读前人作品中,要慢慢的领会。这样会对写作起到很大的帮助的哦。
下面我们来讲下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有我和无我,估计大家都经常看到。

这个我们来详细讲下

有我之境呢,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加到描写的景物里面。作者高兴时候,描写的所有景物都是高兴的。如果相同的景物,作者悲哀的时候,那么描写出来的景物也就是悲哀的了。 这个时候写景抒情,作者是把自己的感情强加在了景物里面。这个时候其实是在描写作者的情感,景物只是情感的表达渠道。景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

例如:
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就是这样,霜叶本身是不带任何感情的,只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加到了描写的景物中去了。

又如,聂胜琼的鹧鸪天 别情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这雨呀,其实是没有情感的,只是作者借其来抒发自己的苦闷之情。

聂胜琼是北宋的名妓,

北宋文人呢,多是喜欢和歌伎交往的,所以有个文人叫李之问,和她情感很好

李归家分别后五日,她以《鹧鸪天》词寄之。而李的夫人一见这词就非常喜欢,

于是就替丈夫,将其赎身回家,并嫁给李之问为妾。

在歌伎中,聂胜琼的结局还算是圆满的

第五程的意思是 极言路程之远。在唱完一曲《阳关》之后,就一程又一程地远远离开了她。离别是痛苦的,但别后更苦;词的下阕,叙写别后思念的心情。

古人送人送一程又一程的。

无我之境,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触景生情。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突然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这个就是触景生情。这个时候景物是有感情的,它触动了作者的心弦。
  “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自暇”诗人眼观寒波淡淡,白鸟悠悠,不禁由此悠闲物态联想到正在归途之人的急迫心情,闲暇与焦急形成鲜明对比,令人为之心动。这个就是触景生情。

又如,采菊东篱下,一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几句就是触景生情,通过两个例子,我们可以得出,无我之境就是描写的直觉中的境界。

例如我们刚才举的杜甫的《旅夜书怀》的例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前四句的写景,大笔勾勒,写得真切细腻,创造出一种阔大雄浑但又寂寞空旷的境界,从而触发了杜甫内心中的情感波动。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以上是介绍 有我和无我之境。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缘情写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个名词“缘情写景”,我们先来看下什么叫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 景随情移
  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可以说都是抒情作品的主要写法。何为借景抒情?即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由此得出,作者的写景不是单纯的写景,而是与作者当时的感情有关系,即缘情写景;同时,景色也会随着人的情感的不断变化而变化。
  这里借抒情作品的一段解释,来讲下缘情写景。其实,缘情写景,就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

我们来逐一的介绍下 缘情写景常见的有三种手法:
1、选取适于抒情的景物来写;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如这句,要表达愁苦的心情,就选择使人感到愁苦的景物来写。这点呢,要说明下。古典诗词里的一些意象,也就是我们说的景物所带的感情色彩是固定的。有些是具有延续性的。
例如,古人常以折柳比作分离,又多以草来喻离别。柳谐音留,既然分别就喜欢被送别的人不要离开,以草喻离别呢,出自楚辞里的一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个就要求大家多读前人的诗歌,不可以生造词汇。
  又例如,我们形容春意怏然,绝对不能用松柏森森来形容,为什么呢,因为松柏不适合用来表达春意。

2 、对那不适于抒情的景物,把它改造一下,使它适合抒情;
  如,把枫叶说成“点滴是离人泪”。经过这样改造,就把它改得适于抒情了。这个要展开作者的联想,而不能是单一的改造。

3、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感情的色彩就更强烈了。
  这个例子最多了,个人觉的最有名的就是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个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词中。
这样看来,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不同,但也有类似处。触景生情,情是由景引起的;缘情写景,情不是由景引起的,这是两者的不同处。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会唤起类似的情;情不是由景引起,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以上是缘情写景。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古人诗词里的景,总感觉不真实


因为古人写的景,其实都是在眼前之景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

这个在写作的时候有个名词叫“造景”

古人在写景中还经常运用这样的一种手法,那就是写出来的景物呢,未必是真实的景物。我们称这种手法为“造景”。造景呢通常有两种手法,第一种描写的景物虽然不一定存在,但符合客观逻辑;第二种就是不符合客观逻辑。
我们来逐一的介绍下:
我们先来看下第一种,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又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种造景的手法,要注意景物的描写顺序,以及描写出来的景物一定要符合逻辑,并勾勒出一副完整的画面。同时要多注意写景的美感。第二种,就是景物描写是不符合逻辑的,但又确在情理之中。

杜甫的这两首绝句,其实他写的景是现实里不存在的。都是他艺术加工后的景

第二种,就是景物描写是不符合逻辑的,但又确在情理之中。

例如
宋诗人欧阳修的《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首四句描写彼此并列,中间没有呼应关系的词,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通过一组画面的描写,但这组画面的描写出的景物是不符合逻辑的,一般是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或者有着某种寓意的。现代人把这种写法叫作意识流。

例如,我曾在一首满庭芳词里,在下片中连续换了三个场景,而这三个场景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只不过这三个场景分别代表人生的三个际遇。这个时候的写景其实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

文人笔下的景,无论你描绘的再详细,都不如画出来的直观,更不如用手机拍下的直观。但我们会发现我们拍下来的,不如文人写出来的

因为文人写出啦的景是带有感情的,是经过了一些艺术的加工。和眼前之景是不一样的,是在眼前之景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

满庭芳 记梦  
梦断廊桥,沈园风恶。溯回往事如烟。梦中犹记,相伴理云鬟。俏目流连顾盼,对瑶月、锦瑟同弹。梦醒后,千般万种,历历映心田。
韶华随水去,潇潇暮雨,尽洒胸前。漫留得,黄昏孑影春残。犹恨归鸿又过,未替我、书信频传。佳期杳,倚栏望月,月白水连天。

我们回到课上来

暮雨洒胸前,和黄昏孑影春残以及鸿雁未传书,是三个不相关的场景。这三个场景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只不过这三个场景分别代表人生的三个际遇。这个时候的写景其实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
以上所有的内容都是在讲解情景相生。

使用情景相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把情藏在了景里。抒情也不要单一的抒情,最好把景藏在情里。这个我们叫作情景互藏。
   2、情景相生一般要虚实结合。情和景要互为虚实。
   3、情景相生的目的是要把情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写诗填词的工具来使用。或者公式来使用。

我们来选一首词来,给大家看下
蝶恋花
梦里欢歌容易醒,绿绮谁弹,曲曲都无凭。往事匆匆空记省,落红几片飘枯井。
萧瑟西风身又冷,逝水流年,情似孤萍梗。浊酒一杯消夜永,荷塘月拂庭花影。

这是当代人写的,是在我群里,玩临屏时候写的

当年网上流行临屏写作这个习惯。可以在某群,晚上七八点开始,先用十几分钟,发个图来,限韵写首绝。这个是用来热身的

然后是律或者词

最后在来首长调,就算结束了今晚的娱乐活动
当然临屏写作,只算是游戏

这首蝶恋花是我当年的游戏之作。

因为临屏写的,

这是我过去临屏所写,看似不错,但是问题很多。看似不错是因为有几句写的确实很好,但是全篇缺很失败。
大家看,从内容上来看,内容上非常空洞。从情感上来看,情感不真实。只能看出是充满惆怅的一首小词,到底是什么样的惆怅呢,都不知道。

你要问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我也不知道。因为十五分钟,根本没时间去构思,

从手法上来看,前面是实写,后面是用景物来衬托情感,比如荷塘月拂庭花影。单看句子是不错的,但是结合整首词来读的话,就不行了。
  因为这个只是把情景相生的手法当做公式来用,也就说斧凿的痕迹太重了。这个是一个通病,往往是用好的句子来点缀全篇,用情景相生的手法来套用。忽略了,不论是诗还是词,首先内容要丰满,情感要真实。

梦里欢歌容易醒  往事匆匆空记省  浊酒一杯消夜永  需要改下,不然影响内容的丰满落红几片飘枯井。 这句由于上句多余,所以它也跟着多余了,就显的生造了.这词前片该有伤昔的情感才对,下片过度到现在,整体脉络该是如此。不过由于 下片第四句,不协调,下片的不协调,上片的情与景没能结合到一起,导致全篇的失败。

所以我现在不建议让大家临屏了。感觉临屏写作,根本写不出好作品的

我记得有一年,我检索了下巴我所写的诗词,都拿出来。发现可以拿出手的,不到二十篇。于是当时一狠心就都删除了


然后逐渐的沉淀下来了

有那么几年我是没有写作的,当时一是利用自己客居昆明的时候,沉下心来从头学起了

这首作品是无意间留在空间里的,所以就保留下来,用作当反面教材了

为什么举这词为例子呢,是想告诉大家,情景相生是为了更好的营造主题情感的,如果当做公式来看,最多可以写好某一句,无法写好全篇的。
  同时也告诉大家,诗词如何谋篇,首先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有明确的主题情感,第二采用合理的章法,第三写好诗词的关键句。词里是中心句,往往是靠近结句或者就是结句。这个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三点,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练笔,从练习中逐渐进步。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周我们继续上课,下周我们来复习下,含蓄和虚实。然后我们就开始放假过年了

放假结束后,我们就开始讲新的内容

大家晚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3 17:22 , Processed in 0.05764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