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2|回复: 0

[玲珑讲义] 玲珑阁二期第十四讲讲义再谈含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0-26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来讲下再谈含蓄,没有讲完的内容


今天我们接着讲  含蓄在诗词里的三种表情手法


诗词里抒情的三种方法
1.奔迸的表情法
2.回荡的表情法
3.含蓄蕴借的表情法
什么叫表情法,可以理解成情感的抒发形式


这些内容,大家看下就可以


1、奔迸的表情法
第一类是,情感正在很强的时候,他却用很有节制的样子去表现他,不是用电气来震,却是用温水来浸,令人在极平淡之中慢慢的领略出极渊永的情趣。
这个意思是说,当我们要抒发的情感很强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偏偏用不强烈的语言来表达,
这样的抒情手法,往往能让作品更容易引起共鸣,这类品诗经里居多,例如:
《诗•君子于役》
先秦诗经
君子于役(丈夫当兵去远方)
不知其期(谁知还有几年当)
曷至哉?(哪天哪月回家乡?)
鸡栖于埘(鸡儿上窠,)
日之夕矣,(西山落太阳,)
羊牛下来。(羊儿牛儿下山冈。)
君子于役,(丈夫当兵去远方,)
如之何勿思!(要不想怎么能不想!)
又如《孔雀东南飞》,最得此中三昧。兰芝和焦仲卿言别,该篇中最悲惨的一段。他却悲呀泪呀……不见一个字,但说:妾有绣腰襦(齐腰短袄),葳蕤(绣的花下垂)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奁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新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专从纪念物上头讲,用物来做人的象征,不说悲,不说泪,倒比说出来的还深刻几倍。


这就是当我们要抒发的情感很强烈的时候,这个时候偏偏用不强烈的语言来表达,


2.回荡的表情法
第二类回荡手法,简单的介绍下。
“回荡的表情法”是一种极浓厚的情感蟠结在胸中,像春蚕抽丝一般,把它抽出来。这种表情法,看他专从热烈方面尽量发挥,和前一类(指奔迸的表情法)正相同。所异者,前一类是直线式的表现,这一类是曲线式或多角式的表现;前一类所表的情感,是起在突变时候,性质极为单纯,容不得有别种情感搀杂在里头,这一类所表现的情感,是有相当的时间经过,数种情感交错纠结起来,成为网形的性质。人类情感,在这种状态之中者最多,所以文学上所表现,亦以这一类为最多。格律诗词中极少使用,所以不讲


3、含蓄蕴借的表情法


第三类蕴借表情法,索性把情感完全藏起不露,专写眼前实景(或是虚构之景),把情感从实景上浮现出来。
我们曾讲过,情景互藏。也就是说把要抒发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这个表现不同于比的手法,不是把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而是通过景物的描写,委婉或者是间接的表达。这个手法叫移情入景。


魏武帝的东临碣石,这篇诗歌就是典型的例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首诗仅仅写映在他眼中的海景,他自己对着这景有什么怅触,一个字未尝道及。但我们读起来,觉得他那宽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一齐流露。


第四类的蕴借的表情法,虽然把情感本身照样写出,却把所感的对象隐藏过去,另外用一种事物来做象征。……纯象征派之成立起自《楚辞》,……他(屈原)既有极秾温的情感本质,用他极微妙的技能,借极美丽的事物做魂影,所以着墨不多,便尔沁人心脾。如:
惜吾不及见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这些大家先了解,在以后的讲评中,我们就具体诗例再进行详细的阐述。这里讲的四类含蓄的表情法,也可以换一种说法:
第一种是完全写景,作者的感情借景物来透露的,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
第二种是微露感情,借景物或事物来烘托的
第三种是借对方来透露自己的感情。这个更为常见了,例如,明明是我要表达思念远方的亲人,但是诗里却不这样表达,诗里表达的是远方亲人对我的思念。
其实节奏上的流美婉转也是一种含蓄抒情的手法,这个手法,借助的是音节上的体现,这个呢,随着我们水平的提升,再讲解。


大家是否有一个疑问,是不是所有的诗歌,都必须用含蓄的表达手法?


是不是这样呀?其实不是。
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含蓄的近义词是什么?反义词又是什么呢
含蓄的近意词是委婉
反义词是直率


虽然我们一直说诗词忌直,贵曲。意识是说诗歌忌讳直白,但是并不代表所有的诗歌都必须使用含蓄的表达手法,还可以使用直率的表现手法。直率的手法和含蓄正好相反。
例如,我们常说杜甫的诗歌,可以称为一部诗史,杜甫的很多作品表达手法是使用的直率的手法。


诗歌有写得婉转的,有写得直率的,要看适用的场合,作具体分析,不能说哪种是好,哪种是坏。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就用的直率表情手法。


插播一下:直率与直白的不同
这里要说下什么是直白,什么是直率。直白就是诗词里的意象韵味干枯枯的,像白开水一样。这样的诗歌要不得。直率呢,就是直抒胸臆。还能体现出诗词的韵味和意象。
以前在QQ聊天室里,我多喜欢和朋友一起临屏写作,一晚上十几首作品。大家拿这个臭显摆,大部分的作品都是游戏的,大多写很直白。或者就是千篇一律。例如:
浪淘沙
料峭晓春寒,日上栏杆。莺歌燕语绿阴间。湖中荡舟同举桨,春意无边。
一曲付管弦,相伴婵娟。风光如画艳阳天。携手红颜齐许愿,锦瑟同弹。
这样的词,就属于直白,毫无韵味。


看不懂就说明这样的诗词,其实就是满足了格律的要求,仅此而已


心依流水不沾尘,写罢新诗佐酒醇。
一枕松风鼾入梦,此生胜做武陵人。
这样的作品呢,就属于直率


下面我们来讲解一下直率的两种表情手法


第一种:就是属于情感突变,直接到了白热度,毫不做作,一览无余。
杜甫的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这样的例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句更是杜诗当句对的典范


第二种:就是虽然直接表达了情感,但情感不激烈。
江草青青江水流,卧吹孤笛弄清秋。
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
这个属于第二种。


这诗是明代黄荣的一首题牧牛图一图的题图诗。
南山指的是一种比较舒适的田园生活。
虎食牛不是说老虎吃了牛,而是暗指苛政猛于虎
这诗呢估计大家读过,是在七绝的56法里读到的
七绝56法的作者是近代人
他活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
广西人冯振心,所著的七绝56法。他生于1897,故于1983
我隐约记得有的学校就把他的这个56法当做了古代写绝句的精髓。其实不知道这人是近代人


直率在写作上的三种表现形式
第一:结合景物来直接抒情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第二:直接抒情,不用景物陪衬。

浑浑噩噩一孤身,百态人生看未真。
过眼云烟如逝水,淡观风雨度晨昏。
又如
红尘幻若指间沙,老去情怀似落花。
梦里春风无限好,一声轻叹日西斜。


这是我的旧作


其实古人这样的例子很多


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此诗由写仲夏胜景引出逸香之酒店,铺就其乐融融的赠别场景;随即写吴姬以酒酬客,表现吴地人民的豪爽好客;最后在觥筹交错中,主客相辞的动人场景跃然纸上,别意长于流水般的感叹水到渠成。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流畅明快,自然天成,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有强烈的感染力。


古人的作品,由于没有专业的书籍出版社,所以经常有一些不同版本的
例如苏轼的大江东去
我记得我最早看到的一版是朱东润先生编的
惊涛拍岸,是我们现在在学校的课本上看到的
但是我最早看的是惊涛裂岸,
后来又看了一个版本是惊涛嘶岸
其实想想也正常
古人没有专业的出版社,所以难免有写出入
例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一词中
过片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我最初看的版本是 转朱阁,窥绮户,照无眠。


第三:是结合叙事来抒情,结合叙事来抒情,也就是说通过叙事来抒情。
例如,我们以前举例的刘禹锡的玄都观,刚才举例的牧牛图都是这样的例子。
举个例子,刘禹锡的两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百亩中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花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还有王安石的六言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剩下的课,我们专门会讲下词里的重复。有的词牌是规定了重复,我们会讲解下,它们的体现形式,以及词人是如何来做到的


还有的是古人故意做到的重复,有的是成了词的一种变体,有的不是。我们来重点讲解这些例子


还有我们的总结课,这些加起来估计要到年底,甚至是年初


期待着和大家一起学完课程


大家晚安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7 03:54 , Processed in 0.05766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