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记得当年遇到了一个初中生
他写了首词
我给大家看看:
落日胡山好,衰临树叶黄,凭高一望自凄凉,又是多愁天气近重阳。
举袖西风起,依篱小菊香。天教吾辈应疏狂,常在花间沉醉又何妨。
这是一阙南歌子,大家觉的如何,这是一个初中生的作品,估计也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最多是初三的学生,很多人看了都说这一般。
我们学习古典诗词写作,首先都是在临摹,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临摹前人的作品,有这样一句话,说我们现在都是丑小鸭,但是不怕,因为丑小鸭是天鹅的童年。
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当然这词的作者现在已90多岁高龄了,因为这词是他初中时候所写的,70多年前的事了。
这作者呢是我一个老诗友了。同时大家想下,70多年前的中国是一个战争时期,一个初中生,本着对诗词的喜爱,自己临摹着写,写出来的作品,没有老师教,也没有大量的书籍去看,都可以写出这样的作品。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大量的信息去阅读,手机百度,电脑度娘已经慢慢的取代了纸质书。我们慢慢的变懒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还是有空的阅读下书,最好是纸质书,而不是电子书。
这段是我们的课前甜点。今天是我们的第七节课
先来讲解下花间词
说起南唐词呢,不得不说下《花间集》
《花间集》是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编纂的一部词集,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文人词总集,由后蜀人赵崇祚编辑。《花间集》是后蜀人赵崇祚编辑的一部词集。《花间集》共10卷,收录了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到后晋高祖天福五年(公元940年)间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和凝、顾敻、孙光宪、魏承斑、鹿虔、阎选、尹鹗、毛熙震、李洵等十八位词人的五百首词作,集中而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早期词史上文人词创作的主体取向、审美情趣、体貌风格和艺术成就,真实地体现了早期词由民间状态向文人创作转换、发展过程的全貌。花间词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最终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并对宋元明清词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了,既然是南唐词,为什么没有南唐李后主的词,为什么没有冯延巳的词,
这里要给大家说下,花间集成书的时候,多是选自西蜀的文人的作品
李后主当时才4岁,冯延巳当时也不过是十八岁
虽然中主李璟有文采,但是由于地域问题,没有选录他的作品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介绍下花间集里的一些词人。
花间集一书中表现出来的主题多为浪漫的爱情、女性的姿态、怨旷与伤逝,离情别恨、游仙、咏物、入世的政治态度、出世理想抱负、边塞与地方风物。下面我们来介绍下花间词中几个代表人物。
一、 温庭筠与韦庄
这两人也是南唐词里最出名的两位,南唐四大家之二
南唐词四大家是 温庭筠、韦庄、李煜、冯延巳
温庭筠的作品几乎全是儿女之情,别离之怨,他词的特点是极擅用细腻婉丽的文笔,写出无可奈何的离情别绪来。他的词美在于敷色,使得辞藻浓艳,固有“镂金错彩,眩人耳目”的说法。
温庭筠描写出来的人物情态与自然景物完美的交融在一起。多使用见景生情,触景生情,情景对照的句法。情语景语交替应用,多使用“正,又,还,犹,空”等虚字与上下语气的转折处。
韦庄的风格正好与温庭筠相反。他多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清淡白描之笔,来表达主题思想。言之有物,直抒胸臆。
我们来分析下,温和韦的 区别
1、 韦词写境,多写个人的离合悲欢的有我之境,属于主观的抒写;温词属于造境,多写人类对于宇宙人生所同具有的感觉与印象的无我之境,属于客观描摹。
2、 韦庄的词清俊疏淡,以显豁秀雅取胜,温的词浓妆艳抹,以浓艳富丽,含蓄深美取胜。
3、 韦庄的词飘忽淡雅的 自由浪漫的词风,他的词充满生命与感情。温的词不是这样,他的词浑圆深婉,典丽精工,形成依丽高华的古典唯美词风。
我们来比较下他们的菩萨蛮
温庭筠《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菩萨蛮》,为了适应宫廷歌伎的声口,也为了点缀皇宫里的生活情趣,把妇女的容貌写得很美丽,服饰写得很华贵,体态也写得十分娇柔。仿佛描绘了一帽唐代仕女图。
词的上片,写床前屏风的景色及梳洗时的娇慵姿态;下片写妆成后的情态,暗示了人物孤独寂寞的心境。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表现了作者的词风和艺术成就。
我们再来看他的一首菩萨蛮
菩萨蛮
夜来皓月才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深处麝烟长,卧时留薄妆。
当年还自惜,往事那堪忆。
花落月明残,锦衾知晓寒。
我们阅读温庭筠词的时候,要结合他的艺术特色来阅读,尤其要注意他虚字的运用。
前三句都是写环境。第一句写时间,应该是在后半夜。第二句写地点,在重帘之后,也就是在闺中。另外还有“无人语”三字,写环境之静,也点出词中女子孤身一人。第三句写室内环境,熏炉里麝香已经燃尽(所以才到了“深处”)。第四句写到人,“卧时留薄妆”,就是说,这女子睡时脸上还留着淡淡的妆。
本来,这是个很美也很幽静的状况,但是透出一股孤寂的情绪来。
下片写女子的思绪。当年还自惜”,女子在一片寂静中醒来,躺在床上回忆过去,感觉过去的美好都已经不再。
“往事哪堪忆”,往事不堪回首,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是孤身一人,越是回忆过去的美好,越是映衬出现在的孤寂,所以不堪忆。
“花落明月残”,写景,以这种零落的景象暗示女子的遭遇或是思绪。
“锦衾知晓寒”,这句意蕴最为丰富,细点说:
“晓寒”,不单单是指温度的低,而是说“我一个人孤睡,凌晨所感受到的寒冷”,意思主要是放在“孤睡”上。
“锦衾知晓寒”,实际上是说这种“晓寒”没有人知道。寒,怎么办呢?只好盖好锦被,可是越盖得严,越是觉得落寞,因为锦衾根本温暖不了那种孤睡的寒。
然后再看“当年还自惜”,这个句子正常的语序应当是“自惜当年”,可是中间还加了一个“还”字,就是说“又在自惜当年”。后面又接着一句“往事哪堪忆”。就是说,常常自惜,然后又说算了吧,不忆了吧。但用不了多久,又会再来一次。如此反反复复。这个“还”字,就比较值得玩味了。
下面我们再来看几首温庭筠的菩萨蛮
菩萨蛮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菩萨蛮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菩萨蛮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菩萨蛮
宝函钿雀金鸂鵣,沉香阁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温庭筠是著名的快手,他写诗才思很敏捷的,有八叉手之称。正史上说他,用现在的话说才思敏捷,史称温李,是说他和李商隐齐名。后世人的评价是说他诗不及李商隐。但是词上的造诣很高。
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 《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婉约派的鼻祖。
这个正史上没有记载,说温庭筠长相磕碜。也是著名的枪手
擅长科考时候作弊
唐朝前期的科举考试主要是明经和进士,明经包括了帖经和墨义。这个时候考试内容主要考察考生诗赋能力。之前也说温庭筠外号“温八叉”,所以对于诗、赋信手拈来。几乎不用思考多少,一篇文章便脱口而出。再加上唐朝后期监考比较松,也就给了他“交头接耳”的机会。
在他的第四次科考,主考官是礼部侍郎沈询,听说著名“枪手”又来了,便在考场内,单独为温庭筠设置一个座位,并告诫他:“上届的考生,都托你代写诗文,这一次,你可要好自为之啊。” 没想到的是,防范如此严密,温庭筠还是为八个考生成功代笔。结果,考场是成功了,但是阅卷才是发现了,雷同卷,这样温庭筠不仅自己被抓,来科举的生涯都结束了!
这位"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当枪手出了名,反受其累没捞着好处,唯"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了。后来当了国子监助教,有幸变身成为监考者,坚决以文判等,将三十份得中试卷张榜公布,以示无私,大快人心,作为蔑视考场规则的狂人,一旦换个位置,态度也就变了。
下面我们来看下和他齐名的韦庄
温庭筠呢,属于是没落的贵族,本身没做过多大的官。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所以呢后人多称温庭筠为温助教。
韦庄呢则不同,五代时前蜀宰相。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
所以后人称韦相,这个是根据诗人的官阶进行的称呼。例如,杜甫称杜工部,是因为他做过工部员外郎。
我们回过来看韦庄的菩萨蛮
菩萨蛮之一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
这首词是写离别之情的。这首词开端两句表面是写闺房情事,似颇为香艳,"红楼""香灯。
""流苏帐"所构成的是一幅何等温磬旖旎的背景。试想如果不是离别,在有香灯和流苏帐。
的红楼之中,该是多么缠绵的情事,可是"红楼"紧接着"别夜","香灯"和"流苏帐"之间。
隔有"半掩"二字,意味着今宵是离别之夜。浅直的叙写中,有许多矛盾的对比,所以说,
"堪惆怅",表明内心之中满是离别的悲哀,寄托了对红楼别夜极为深婉的珍重恋惜,
到第五首的"凝恨对斜晖,忆君君不知"才会真正体会出此中的深意。
"残月"点明了破晓是
行人上路之时,从别夜的香灯到清晨的残月,都透露作者对离别前时间点滴流逝的敏感。韦庄要写的不仅是临别时美人弹奏了琵琶这件事本身,而是着重在写琵琶弦上所传达出来的相思之情。"弦上黄莺语"表面是说琵琶弹奏的如莺啼婉转的声音,实指美人多情的叮咛叙述"劝我早归家",因为"绿窗前的人儿"像花一样的美丽,也像花一样的容易凋零。零落成泥,美人迟暮,那就要抱恨终身了。
菩萨蛮之二 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起句概写"江南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客居江南的人也该终老江南。接下来精绘江南美景和生活在江南的惬意生活。下阕由自然风光转向写人,洒店垆边沽酒的女子貌美似月。
动人,肤白如雪无瑕。这样美好的地方美丽的人,怎不叫人留连忘返?所以作者劝人"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字面上是表达对江南的迷恋,劝人不到叶落归根之际不要回家乡,否则会伤心断肠。
当时正处在唐朝将灭亡之际,中原地区烽火连天,作者为避难而流落江南,如当时还乡只能是目击离乱哀伤断肠,作者有家难归思恋故土而愁肠百结,所以在此借歌颂江南美好的同时来抒发思乡之情,寄托对中原故乡"不堪回首"的叹惋。
在谋篇布局上,起首两句与末尾两句抒情,中间四句写景、写人。纯用白描写法,清新明丽,却又委婉含蓄,蕴藉深沉。我认为本词最巧妙之处在于借他人之口言他乡之好,以乐景衬托哀情,未提思乡二字,却更突出作者哀伤之极和思乡之切。
菩萨蛮之三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这首词写作者回忆自己在江南一段快乐浪漫的生活,虽是回忆却写得栩栩如生,历历如绘,一位春衫舞风、春风得意的少年,立马在横斜水面的桥头,英姿飒爽,风流自赏,
引起满楼的"红袖"为之倾倒。目成心许的美好遭遇,便充分表现在言语之外。接着便到了美女如云的"花丛",那里有饰着翡翠的画屏,把幽深的春闺和喧嚣的闹市隔开,使他在这温柔乡里陶醉了。
"如今却忆"四个字一笔勾销了当年的"人人尽说江南好",再次突出他当时并没有认为江南好的意思。当时在江南,他并不以江南为快乐,他的心心意意都在那"红楼别夜"的中原,都在那"劝我早归家"的美人,所以对那风景如画的江南,垆边似月的酒女都并没产生丝毫的留恋。但等他离开了江南,反而却回忆起在江南那段生活的美好了。"此度见花枝"现在要能再有像当时那样的遇合,便坚决"白头誓不归"了,这句与前首的"未老莫还乡"是鲜明的对比,当初说没有年老还可以暂时不回故乡,真正意思是说年老时一定要回乡,而如今白发苍苍却不但不会还乡,反而说誓不回乡了。
是什么原因使他"白头誓不归"呢?是因为他无家可回,无国可归了,唐朝已经完全灭亡了。一个"誓"字用得非常妙,表明上表达了不还乡的决断口气,而含义则极为沉痛,这正是韦庄词的特色。
菩萨蛮之四
劝君今夜须沈醉,樽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词头两句说"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下半阙又说"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四句之中竟有两个"须"字,两个"莫"字,口吻的重叠成为这首词的特色所在,也是佳处所在。"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劝客之语,"今夜"对"明朝",具有沉痛的含义,明天是未来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用了一个"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你千万别提起。为什么呢?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不可期望,有不可诉说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这里反映了非常沉痛的悲哀。联想到他的"红楼别夜"的美人劝他早归家,纵然是对红楼别夜的美人还是这般的钟情和怀念,但是没有再见的希望,那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在韦庄这二句写的主人劝酒之情中,也隐含了深重的悲哀。
"呵呵"两个字只是空洞的笑的声音,没有真正欢笑的感情,韦庄所写的正是强颜欢笑的酸辛。如果你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的光阴,今天的欢笑,今天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会再存在了。唐朝灭亡,当时的韦庄已经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所以他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菩萨蛮之五
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写作者身在江南,回忆他47岁时春天从长安到洛阳,次年离开洛阳这段生活的。上阙写回忆,述人在他乡却回忆洛阳春日美景,勾起对乡国的思念。起两句叠用"洛阳"二字,表达了对洛阳的深厚感情。"洛阳才子他乡老"流露了作者的无限伤感。下阙写现实情景,韦庄用"鸳鸯"二字除写实外,也有托喻之意,鸳鸳是成双成对的,代表着相思的感情,韦庄看到水上的鸳鸯,就引起了他对故乡故人的怀念之情。末尾两句对景怀人,抒发"才子还乡成一梦,空对残晖忆旧人"的感慨,朴厚沉郁,无限幽怨,语重心长。"斜晖"也有两层含意,一是黄昏最易触动人们的相思怀念,二是托喻的意思,斜晖代表着一个王朝的败亡消逝。本词的写法与第二首如出一辙,颇能体现韦词的风格。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与前面几首对应起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到此,这组词在时间层次上已然非常分明,"红楼别夜堪惆怅"是在中原的离别,究竟是和长安还是和洛阳离别,到第五首才给出明确答案,如果说韦庄有故国之思,那么是对唐朝长时期的首都长安,还是对唐亡时皇室的所在地洛阳的眷念,也要到最后才能得出结论。
这组词写景妍秀,抒情自然,二者巧妙地结合,写景采用白描写法,通过具体事物来展现感情。这五首词是同时有两层含义的,第一层可以说他所写的只是跟一个现实的女子离别的相思怀念,因为他毕竟漂泊江南,终老蜀中而不能重返中原与所爱之人重聚;同时蕴含了托喻之意,暗写对于故乡和唐朝故国的一份忠爱的感情,因为唐朝最后的灭亡是在洛阳,韦庄这首词最后点明洛阳,以历史背景和作者身世而言,自然带有托喻之意。陈廷焯赞美韦庄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也正是如此吧。
韦庄的这五首菩萨蛮其实一组,所以每首都的讲下。
其实这也是对我们来写组诗或者组词有启发。这个我们以后慢慢的讲到的,提起白居易的词,首先大家会想到的是忆江南,花间集里也有一人写了一首不让白居易专美于前的一首忆江南
二、 不让白居易专美与前的 皇莆松
忆江南;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①兰烬:因烛光似兰,故称。烬:物体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③萧萧:同潇潇,形容雨声。
④驿: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三、 犹记绿罗裙的牛希济
生查子
春山烟欲收,天澹稀星小。 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
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恋人相别,自有一番难言的缠绵之情。此词用清峻委婉的语言,描摹出一种深沉悱恻的情绪。上片写晨景,末句方点出“别泪”,为下片“语已多,情未了”张本。歇拍 两句,从江总妻诗“雨过草芊芊,连云锁南陌。门前君试看,是妾罗裙色”中化出,颇见构思之巧、寓意之挚。
花间集里有一首浣溪沙,描写出了一个故事情节。
四、 张泌的浣溪沙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这是一个盯梢的故事,
花间集里还有好多词人,但是都不及这些人出名,所以就带着大家一起读了下
花间集是中国第一本词集,对我们学习填词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大家课后仔细阅读
下面我们来讲下词牌释例子
我们今天主要给大家讲下 平仄换韵的词牌
一、《菩萨蛮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此调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最多。另《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我们来看下这个词牌的词谱:
菩萨蛮
⊙平⊙仄平平仄(仄韵)
⊙平⊙仄平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换平韵)
⊙平⊙仄平(叶平)
⊙平平仄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三换平韵)
⊙平⊙仄平(叶平)
这里要说下,这个词谱里的上下片结句⊙平⊙仄平,起初时候,多是平平平仄平,或者是仄平平仄平
在北宋末南宋初的时候,经过文人的创作发现,这句用平平仄仄平,效果也不错。于是这个词牌上下阙结句呢,大多是采用律句的形式了。
当代词学大师天津的王哲堪老师,他这一派的人就主张这词的结句,必须是中平平仄平,认为第三字如果是仄声了,就不符合要求
我们填词呢,要注意这句不能出现孤平。就可以
那么菩萨蛮换了三次韵,写这个词牌呢,还要注意以下4点:
1、上下片结句的词谱安排是中平中仄平,但要注意,必须符合律句的要求,不能出现这样的格式仄平仄仄平。也就是说不能孤平。
2、由于这个词牌两句一转韵,要注意转韵后,句与句的衔接。不能脱节,叙述上可以跳跃但不能跨度太大。
3、注意过片的应用。
4、情感起伏不能因为换韵而出现脱节。
由于换韵的频率太高了,所以一定记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
换韵的词牌还有虞美人
二、虞美人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古代词开始大体以所咏事物为题,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后即开始名为调名即词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我们来看下虞美人的词谱:
⊙平⊙仄平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平⊙仄平平仄(换仄韵)
⊙仄平平仄(叶仄)
⊙平⊙仄仄平平(再换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平(叶平)
最出名的虞美人是李煜的绝命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就是因为这词才被宋太宗赐了毒酒一命身亡的。
古代人讲究是安家立命保全妻子。这个是古代男子的宗旨
要点:除菩萨蛮4个要点外,还有就是,上下片结句是中心句。而这结句有三种表现手法。虞美人上下片结句都是九字句,写好虞美人的关键点,就在这九字句上。一般九字句有三种表现形式:
1、一气呵成,
2、上六下三
3、上四下五
我们逐一来看下:
1、一气呵成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般来说一气呵成的多是上2下7
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
但是这九字句呢,虽然说是上2下7,但是要注意连接顺畅,不可以出现断层,语感上的断层。
2、上六下三
我们来看下主席当年写给杨开慧同志的虞美人,枕上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上六下三,这种情况也比较多见。
3、上四下五
相对前两种形式,略少些。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九字句的用法,没有上五下四的,这点要紧记哦。
有九字句的词牌不是很多,最为常见的除了虞美人还有相见欢,南歌子。 相见欢的九字句用法有讲究的,我们练习到平仄韵间错的词牌再讲。
再来看南歌子的九字句的用法:
南歌子
仄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句)
平平仄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仄仄平平(韵)
上下阙两结呢,都是九字句。用法和虞美人的九字句一样的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这是欧阳修的南歌子,九字句用法是上六下三。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这首是苏轼的南歌子和欧阳修的一样。
叶乱风摇影,花繁燕语频。山幽深处本无人,任我搬柴运水入深云。
一径苍松老,三杯桂酒醇。无名无利乐天真,闲伴孤梅枯竹月黄昏。
这是我曾写的南歌子,九字句的用法是一气呵成。
这里要重点说下,南歌子的九字句用法呢,以一气呵成为佳。
池草抽新碧,山桃褪小红。寻春闲过小园东。春在乱花深处、鸟声中。
游镫归敲月,春衫醉舞风。谁家三弄学元戎。吹起闲愁、容易上眉峰。
大家看下陈亮的这首南歌子。
上阙结句用的是上六下三,下阙九字句用法是上四下五。这是允许的。我们说的九字句的用法呢,三种形式,不是说一首词里只可以用一种形式。只要符合要求,用两种形式也是可以的哦。
三、减兰
减字木兰花又名【减兰、木兰香、天下乐令、玉楼春、偷声木兰花、木兰花慢】 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张子野词》将其归入“林钟商”《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庄词为准。该词牌为双调,上下阕各四句,共四十四字。
我们来看下词谱:
减字木兰花
⊙平⊙仄(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平⊙仄(再换仄韵)
⊙仄⊙平平仄仄(叶仄)
⊙仄平平(三换平韵)
⊙仄平平⊙仄平(叶平)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呢,其实和菩萨蛮的要求一样的,要多注意换韵后的句子之间的衔接,但是这个词牌当代人经常会犯一个毛病,把这个词牌写成两组对联,认为这样比较见功夫,其实是错的。
四、昭君怨
昭君怨﹞本琴曲名。【琴曲谱录】:“中古琴弄名有﹝昭君怨﹞,明妃制。”又琴操:“齐国王穰,以其女昭君,献之元帝,帝不之幸。后欲以一女赐单于,昭君请行。及至,单于大悦。昭君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歌。”故李商隐诗有“七弹﹝明君怨﹞,一去怨不回”之句。(晋人避司马昭之讳,昭君改称明君)。至隋唐由乐府而入长短句,浸成词曲名。清毛先舒【词学全书】云:“汉 王昭君作怨诗,入琴操,乐府吟叹曲,有﹝王明君﹞,盖石崇拟作,以教绿珠;隋唐相沿有此曲。”词调多取名于琴曲;观此,可知本调调名之由来已。又本调亦名﹝一痕沙﹞、﹝宴西园﹞。
词谱如下:
昭君怨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转平韵)
仄平平(叶平)
⊙仄⊙平⊙仄(仄韵)
⊙仄⊙平⊙仄(叶仄)
⊙仄仄平平(转平韵)
仄平平(叶平)
昭君怨
咏荷上雨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像清平乐,昭君怨,感恩多等等这样平仄换韵词牌,多要注意换韵后的语感问题,句与句衔接的问题即可。
此外还有平仄相协的
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
格律对照例词: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平仄韵相协,指的是平仄韵,同属于一个韵部的
这个是按照词林正韵里的韵部来说的
例如
吴文英《西江月·赋瑶圃青梅枝上晚花》
枝袅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玉奴最晚嫁东风,来结梨花幽梦。
香力添熏罗被,瘦肌犹怯冰绡。绿阴青子老溪桥,羞见东邻娇小。
这个词牌的要点是在平仄相协的时候的情感抒发
过呢特别喜欢这个词牌填了几首
西江月 美人醉 -
素手清调锦瑟,樱唇喜唱春宵.侬家容貌胜花娇.檀口痴痴笑道.-
好梦且随音律,浓情又寄笙箫.年年岁岁乐今朝.奴是真真醉了.-
当时我们姊妹一行五人,共同浏览了杭州西溪湿地,晚间一起喝酒的时候,发现四弟流百川喝多了,我就填了这个逗他
后来老二与岸为礁新婚。新娘也是喜好诗词的,当场就要填首词来
我就写了另一首
西江月 酒后戏填词
锦帐合欢鸳枕,洞房桂蕊香飘。夫郎低语美妻娇。“窗外人声悄悄”。
檀口樱唇轻启,朱鬟玉首频摇。“莫忙携手度春宵,先数彩金多少”。
这个是逗新娘子的,说她新婚之夜不想着洞房花烛,竟然想着看下今天收了多少钱
可惜的是本来是同道的两口子,竟然结婚离婚就在半年之间
这也说明了,爱好和现实生活,还是有距离的
本来我们觉的这一对绝对是模范夫妻了,有共同的爱好,应该可以白头到老。
结果这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以端午为题,写一首西江月。
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