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5|回复: 0

[文心阁公告] 文心阁第十八讲 律诗的章法结构(下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21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心阁第十八讲   律诗的章法结构(下)

@全体成员 今天是我们文心阁第十八讲
律诗章法结构 下篇

我们从开始讲律诗的章法结构的时候,就说了
先从诗里的中二联该如何来写,讲起的
我们最近讲的律诗的章法结构,其实就是按照如何来写承转联来讲的。
A、承联写景,转联抒情一般三四句要承接一二句,要做到和缓,一般多是描写景物为主五六句以抒情为主。我们讲解了如何写景的问题,我们讲了移步换景的运用。

B、承联叙事,转联抒情
不管承联是在写景还是在叙事,都要和转联的抒情有联系,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C、承联叙事、抒情,转联写景
这种方式和前面两种正好相反。大家要多体会在颈联在写景的时候的作用。我总结了这个时候写景的六点作用

第一:把前面的抒情,用景物具体形象化。这个就是点染的一种使用手法
第二:有所指代或者寓意,为结尾抒发的主题情感,做一个铺垫
第三:由于前面过多的叙事,中间写景的话,可以使诗韵味更足,意境更足。
第四:移情。将作者要抒发的情感,用景物表达出来。让读者从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作者要抒发的情感
第五:第三联在第二联抒情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主题情感。可用正面描写也可以用反衬的手法。这就是第三联的写景要描写出真实可感的效果。
第六:收拢情思的作用。前面抒发了很强烈的主观情感,那么下面的写景就要从抒情拉回到现实里来,使全篇真实可感。

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第四种方式:
今天我们来讲第四种承转联的写法:
D、层层递进
所谓层层递进,就是说律诗至少中间的承转联描写的内容是一致的。例如,承转联都在叙事,或者都在抒情,或者都在写景,又或者都是议论。

我们称这种方式叫中二联同项描写

因为诗句从内容上来分,就只有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或者说是感叹

如果律诗的中间二联同项描写就是说,中二联可以都是在写景、叙事

抒情、议论或者是感叹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元稹的遣悲怀三首
《遣悲怀•其一》
作者:元稹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遣悲怀是古代比较出名的悼亡诗

虽然作者无比花心,但是他的诗才还是屈指可数的

我们来看下中间两联“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承转联都是在叙述着过去的种种,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看似承转联属于是并列关系,但不是。承转联处于一种递进的关系。这种递进的关系一般是最感人的都放在后面,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情感抒发来说,转联比承联抒发的更到位,转联不仅仅是承接承联,而且还要把承联要表达的内容,进行一个补充和升华。这点和我们以前讲过的绝句的章法里的转句不转继续承接起句,补充承句之不足。和这个章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来看下首例子,承转联都是在写景
承转联都是在写景,那么这个时候有两个特点:
第一,承转联写景,写出的是一副完整的画面,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写景的顺序,景物的描写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并且,承转联要写出一副完整的画面
第二、承转联写的是一组画面,这一组画面都是为体现同一个主题而服务的,还有就是,后一组画面在抒情上,要比第一组画面要更进一步

送崔融
唐 杜审言
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
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 
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
坐觉烟尘少,秋风古北平。
承转联都是在描写,但是转联比承联描写的更具体,这首这个时候的描写所按照的顺序,一般是总到分,由整体到局部。或者由局部到整体。切忌杂乱无章的描写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题义公禅房
唐 孟浩然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承联写的是“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
转联写的是“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承转联写的是一组画面,这一组画面都是为体现同一个主题而服务的。还有就是,后一组画面在抒情上,要比第一组画面要更进一步才对。
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伤昔 韦庄
昔年曾作五陵游,午夜清歌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下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字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惟见水东流。

这也是一组画面,承联是总写,转联是描写的局部
我们来总结下,这里大家要记住一点:

层层递进章法结构的特点
第一:承转联描写的内容是一致的,转联要比承联再进一步
第二:承转联是承接起联而来的
第三:承转联都是在写景,有两个特点
1、承转联写景,写出的是一副完整的画面,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注意写景的顺序,景物的描写要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并且承转联要写出一副完整的画面
2、承转联写的是一组画面,这一组画面都是为体现同一个主题而服务的,还有就是,后一组画面在抒情上,要比第一组画面要更进一步
以上就是承转联的第四种方式,层层递进。
律诗章法里的承转联的写法,总计四种形式。都讲完了
我们来总结一下
我们讲律诗章法承转联写法的时候,主要是从第二三联的写法上有三种形式。

  第一、第二联写景或叙事,第三联抒情或议论,

我们来看个例子:

七律 岁末感怀  
当时惯用酒催程,已累多情复薄情。
一盏昏黄扶我影,三千风月是君城。
飘零兴味随年尽,苦楚相思逐日惊。
梦里盈盈堪寄与,却书别事不关盟。
二联写景,三联抒情。也就是承联在写景,转联抒情。这个时候呢,写景的时候放大情思,抒情的时候把情思收拢。这样能体现出诗的起伏。

第二、二联抒情或者议论,三联写景,叙事
  这种方式呢,我们讲过,承联直接抒情,转联利用景物的描写把抒发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
  这两种方式呢,一般承联也就是第二联的时候要舒缓,转联也就是第三联要突起。例如: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荣绊此身。
第三、承联和转联,都在叙事或者抒情,或者写景或者议论。
  这个时候承转联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承转联都是在写景呢,一般注意写景的顺序,并且写出的景物最好可以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如果多是在叙事或者抒情的时候,要注意情感上要层层第进。

《遣悲怀;其二》
作者: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这首律诗呢,第二三联都是在叙事,但是情感上确是一层层的推进。我们称这为层层递进。
这是我在写鹧鸪天和律诗的区别的时候,所归纳总结的
下面我带着大家读一些古今的律诗。
我们写律诗,一般很难把握的是律诗里的对仗联,
第一是对仗,第二是这两对仗联之间的衔接。这两点是学写律诗的难点
【蜀先主庙】
唐 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此诗意在赞誉英雄,鄙薄庸碌,赞扬了刘备的功业,慨叹蜀汉事业后继非人,总结蜀汉亡国的历史教训。首联写先主庙堂威势逼人,颔联赞刘备的英雄业绩,颈联为刘备功业未成、嗣子不肖而叹息,尾联感叹后主亡国。全诗措词精警凝炼,对仗警辟工整,风格沉着超迈,前半写功德,后半写衰败,以形象垂戒当世。
关键是看中间的对仗联之间的衔接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颔联紧承“英雄气”三字,引出刘备的英雄业绩:“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刘备起自微细,在汉末乱世之中,转战南北,几经颠扑,才形成了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之势,实在是得之不易。建立蜀国以后,他又力图进取中原,统一中国,这更显示了英雄之志。“五铢钱”是用典。这是借钱币的典故,暗喻刘备振兴汉室的勃勃雄心。这一联的对仗难度比较大。“势分三足鼎”,化用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业复五铢钱”纯用民谣中语。两句典出殊门,互不相关,可是对应自成巧思,浑然天成。
同时还要关注颔联承接的起联的,哪一点。一般多是承接起联的第二句。如果说颔联是赞美了,那么颈联就是在感叹。感叹为什么刘备没有一统全国,因为生了一扶不起的阿斗。


无题诗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首呢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律诗了。举这个例子,是要告诉大家,在抒情后的场景描写,其实就把情感用具体的场景来收拢。这样情感才会真实可感。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五六句转入写外向的意念活动。上句写自己,次句想象对方。"云鬓改",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回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他揣想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常常吟诗遣怀,但是愁怀深重,无从排遣,所以愈发感到环境凄清,月光寒冷,心情也随之更趋暗淡。月下的色调是冷色调,"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又如  苏轼的雪泥鸿爪一诗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我们来看前四句情感抒发的很到位。第三联转入了现实里的景物描写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抒发的情感,必须要落在具体的景物上来。这样情感才会有根。不然情感过于漂浮了,
这点很关键,好多写了好多年诗词的朋友,都经常忽略这点。
这点很重要,大家要牢记哦
我们读古人的诗,一定要学习他们的句与句之间的衔接。

大家看过我写的老干体的律诗么
有时候,为了应付一些唱和不得不写
记得有一年应宿迁楹联协会的邀请,他们邀请了四个城市协会,共同到沭阳桑墟镇去采风。
我不得不写了首类似老干的作品

七律 桑墟印象
春风拂却旧时尘,幸福花开喜满门。
新厂新区眼边起,老庄老路影无存。
诗词书画笔端趣,戏曲评书耳畔温。
万众齐心须努力,小康之日酒千樽。

虽然诗不怎么样,但是没办法。有些时候,难免要去歌颂一下的。
新厂新区眼边起,老庄老路影无存。
诗词书画笔端趣,戏曲评书耳畔温。
第二联写的是古镇新貌,到处都是厂房,以前的村庄道路已经没有了。变成了现在的小康村
然后第三联写村民的业余生活。
诗词书画笔端趣,戏曲评书耳畔温。

我曾写过几首讽刺的诗
七律 赠“爱国者”
前几日在群里遇到一老者,漫言爱国论,忒感好笑。于是酒后做一诗戏之
白发苍苍一老头,胡言爱国不知羞。
匹夫岂有安天志,村妇焉能驱敌酋?
阅尽世情须淡性,穷通物理再深求。
劝君莫作愤青态,闲读诗书酒半瓯。

这是一种现象,有些老年人打着爱国的旗号,进行一种道德绑架。例如他说日本不好,你就不能说好,否则他就会对你展开攻击。
匹夫岂有安天志,村妇焉能驱敌酋?这是对他的这种现象的嘲讽。但是这类诗,嘲讽完后必须要有劝诫。否则这诗写来就无趣了
阅尽世情须淡性,穷通物理再深求。这是劝诫
当时我故意以长者口吻来写的,谁知道对方自诩是诗坛前辈,却没看出来。他看出的是
他说他上学时候,国家还没解放,没学过物理,化学这些学科。正常

七律 戏题
鱼香斋听宋兄谈及诗坛趣事,拈韵纤字,草成一律。
胸怀如月一钩纤,看似温柔恭且谦。
遇错皆为别人过,有功先往自身添。
虚名上秤能几两,俗利拈来心可腌?
堪笑世情莫若此,学诗谁个学陶潜?

这是前几年和徐州诗词协会的新会长,一起喝酒。酒后分韵的作品
颔联写的是 一种现象。社会中就有这样的人,他永远是对的。错都永远属于别人
遇错皆为别人过,有功先往自身添。
颔联写实了,颈联必须要感叹。否则都是写实,这诗读起来就逊色许多
虚名上秤能几两,俗利拈来心可腌?
名利二字,世人都离不开,但是不可以过于追逐这些

中秋望月随感
随风漂泊久,东北复西南。
因甚奔波苦,为儿睡梦酣。
倚栏观月皎,对影叹成三。
江汉一叶落,斯人何以堪。
这首律,写了好久了。都忘记是哪年的作品了
起联写漂泊久。颔联写为什么漂泊,
颈联感叹,照应题目。
尾联呢,感叹岁月流逝
树犹如此,人何已堪
结句化用枯树赋
北周·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江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可笑的是现在好多人只读唐宋诗,唐宋外的几乎没读过,所以好多人问我,这江汉一叶落,斯人何以堪是什么意思。

这周我们不留具体的作业了,
要求大家利用这周到五一假后的时间来多读下律诗
我们下周五讲解律诗的具体的章法结构。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大家晚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 23:25 , Processed in 0.0567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