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7|回复: 0

[玲珑讲义] 玲珑阁二期第二讲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玲珑阁第二讲  情景相生和单片小令的写法

我问下大家以前学诗的时候,是否学过诗家语?@全体成员

其实诗家语简单的说就是写诗词呢,就要用诗人的语言。

诗家语的特点呢就只有三个。

含蓄性。诗多用形象思维,意思和情感多不直接道出,往往寄寓在具体的物象之中。有人说诗词与其它形式的文体在语言上最大的区别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理解这一点是解读诗意、领悟诗情的又一个层次。

第二就是叙述的跳跃性,

第三就是诗词里要有突出的形象

这三点是诗家语的特点。

那么诗家语到底如何做到呢。其实就是四个字:情景虚实

所以今天呢,我们先来讲解一下情景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句话“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似空而实,似疏而密,优柔善入、、、、、、、”其实词也是如此。我们讲小令多用比兴手法,而这个比兴手法就离不开情和景的关系。

我们先来看下一首词:
  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他所描写的,表面上只是夜静更阑、一片荒凉景象。乍吟也只感到一些“没关紧要语”。但把整个结构联系起来,仔细体会一下它所包含的情致:为什么会全神注视着那残缺月轮斜挂在那疏疏落落的梧桐枝上?为什么会感到“寂寞沙洲”上的“缥缈孤鸿”,像是“幽人”在踯躅“往来”,“拣尽寒枝不肯栖”呢?为什么这“缥缈孤鸿”又要“惊起却回头”,好像是“有恨无人省”呢?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一举一动都要受到监视,当然谈不到什么言论自由。他这时的忧谗畏讥而又不肯屈志循俗,又感到像屈原一样的“系心君国,不忘欲返”的矛盾心理,是难以自制而又无从声诉的,也就只能托物寓兴,借以稍抒其抑塞不平之气而已。这个呢就是比兴手法的体现--外景于内心的融合。

黄州团练副使是什么官呀,有知道的么?

相当于解放后的地方民兵营副

民兵副营长

李璟的《摊破浣溪沙》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李璟是李煜的父亲,

两人都是南唐有名的词人,可惜偏偏做了帝王。
这词呢,事浅而情深。描写的事物非常平常,但是蕴藉着深厚的情感。后主的父亲中主李璟的《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也只是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淡淡著笔,寓情于景,而读之使人黯然神伤,袅袅馀音不断萦绕于灵魂深处,这境界是十分超绝的。

在描写一些平常的事物,表达出深厚的情感,平常的景物,无关紧要,但却把“没要紧语”转化为“极要紧语”,而使作者内蕴的深厚情感,成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弦外之音。
  李璟的这首词,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是这样评价的“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

那么如何要通过学习哪些知识来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了解情景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古人在情景方面是如何处理的。我们来简单的介绍下。



古人在情景的处理方式有三种方式:一是,上句(文)写景,下句抒情,二是上文抒情,下文写景,三是情景相生。
如荆轲《易水歌》,上句“风萧萧兮易水寒”,侧重写风和水,也含有悲壮的情绪,下句“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决死的感情。情景结合,更见悲壮。古诗“白杨多悲风”,侧重写景,也透出悲来;“萧萧愁杀人”,侧重写愁,反映的感情很深切。

这个时候的上句和下句,并非是第一二句,在词中关键的部分。前两种方式是情景分离的,这个时候要注意,情景互藏。即情藏在景中,不是随便写景,要写含有情的景,离开了情的景就不宜写。景藏在情中,不是抽象写情,说悲说喜,而是在写悲喜时藏有景物。前者以写景物为主,写可以表达感情的景物;同样先写情语后辅以景语,这个时候的景语也不能和情语分离,这个时候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写景,景语一般是为主题情感的抒发而进行的铺垫。

我们主要是介绍下情景相生,这个时候要给大家介绍两个名词。王国维先生提出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实际上就是触景生情。作者当时的心里比较平静,没有什么激情,王国维称这种心境为“物”,这时凭直觉去观察外物,他称为“以物观物”。这时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由于这种感情是从外物引起的,好像是从外物那里传过来的,所以说“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实际上,触景生情的情还是作者本身所具有的,所以一接触到某种景物,又被唤起了。

如苏轼的那首卜算子词就是这样,其实苏轼内心是有情的,只不过被眼前之景唤醒了,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有我之境”指的是诗人当时的心情比较激动,把这种激动的心情加到景物上去,高兴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高兴,悲哀时看到一切景物也都在悲哀,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构成缘情写境。
这个时候是借助景物的描写来抒情,是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加到景物上去的。

这个时候景物是不带感情的,而是作者强加上去的

同样的景物,作者心情好的时候,表达出来是喜悦的。不好的时候,就会写出悲哀的

无我之境呢,是由眼前之景唤起了心中之情。有我之境呢是作者强加感情到了景物上

大家都听过缘情写景吧?

即在创作的过程中,先有情,然后随情而生景。这个叫做缘情写景。

缘情写景是有我之境

前人缘情写景的三种手法:
  一种是选取适于抒情的景物来写。
秦观的词,诗人要表达愁苦的心情,就选择使人感到愁苦的景物来写,像“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一种是对那不适于抒情的景物,把它改造一下。比方把枫叶说成“点滴是离人泪”。经过这样改造,就把它改得适于抒情了。
  三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感情的色彩就更强烈了。像“泪眼问花花不语”,好像花跟人那样,所以要问它,是化无情为有情。

我在把缘情写景的三种手法,详细讲一下哈。
1、选取适于抒情的景物来写;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如这句,要表达愁苦的心情,就选择使人感到愁苦的景物来写。

这点说明下。古典诗词里的一些意象,也就是我们说的景物所带的感情色彩是固定的。有些是具有延续性的。

例如,古人常以折柳比作分离,又多以草来喻离别。柳谐音留,既然分别就喜欢被送别的人不要离开,以草喻离别呢,出自楚辞里的一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这个就要求大家多读前人的诗歌,不可以生造词汇。
又例如,我们形容春意怏然,绝对不能用松柏森森来形容,为什么呢,因为松柏不适合用来表达春意。
同样杜鹃就是杜宇,它的叫声就是凄苦的。
杜宇、化鹃、子规是一种鸟,俗称杜鹃。也就是布谷鸟。相传这种鸟是上古时代蜀地的一个帝王变的。这个帝王人称望帝,名叫杜宇。他做皇帝之后励精图治,非常有德能。后来蜀地发大水,他的丞相巫山治水有功,他自认为自己的才能比不上巫山,于是退位将皇位让给了巫山,独自离去。死后他化作了一只小鸟,由于思念故土,这只小鸟整天叫着“不如归去”,以至于嘴上都啼出血来。人们便称它为“子规”。地上有一种跟他同名的花叫做杜鹃花,据说就是他啼出的鲜血滴在地上变成的。
这个就是意象的延续。
后人在用杜鹃或者杜宇的时候,就不会写喜悦之情。

2、对那不适于抒情的景物,把它改造一下,使它适合抒情
如,把枫叶说成“点滴是离人泪”。经过这样改造,就把它改得适于抒情了。这个要展开作者的联想,而不能是单一的改造。这句出自哪里,大家知道不?
点滴是离人泪,出自哪里呀?

出自西厢记里的长亭送别一段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这种改造呢,其实是作者发挥的想象力。
这也说明,写诗词呢,就是体现想象力的时候。

3、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化无情为有情,感情的色彩就更强烈了。
这个例子最多了,个人觉的最有名的就是欧阳修的“泪眼问花花不语”。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个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词中。
其实这个拟人化就是将人的情感移植到了景物当中去了,使景物富有生命力了,所以这样写出来的诗句也有了生命力。

这也说明了我们的作品是否有生命力就要看它是否真实的情感了

如果是以文造情,单纯的以华丽的辞藻,是没有生命力的。

当代诗坛上有两种情况比较常见,一是各地协会学会里有一大批的老干体,他们的情感是有的,但是文辞不雅,像领导讲话一样

二就是在大学生里,好多作品文辞华美,但是缺少真实的情感。

我们来总结一下,有我和无我之境的区别

这样看来,触景生情和缘情写景不同,但也有类似处。触景生情,情是由景引起的;缘情写景,情不是由景引起的,这是两者的不同处。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会唤起类似的情;情不是由景引起,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还有一种写景的方式比较特殊,叫造景。

古人在写景中还经常运用这样的一种手法,那就是写出来的景物呢,未必是真实的景物。我们称这种手法为“造景”。

第一种:第一种描写的景物虽然不一定存在,但符合客观逻辑。如: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又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但是这虚构出来的景,要符合逻辑。景物的安排不能很随意,一定要注意先后的安排。还有就是要把营造出来的景物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我们在诗词里写景,多是经过我们大脑修改过的景。因为诗词的写作不是摄影,

造景手法第二种方式就是 就是景物描写是不符合逻辑的,但又确在情理之中。

宋诗人欧阳修的《梦中作》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这首四句描写彼此并列,中间没有呼应关系的词,只靠这些景物的安排构成一种境界。通过一组画面的描写,但这组画面的描写出的景物是不符合逻辑的,一般是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或者有着某种寓意的。现代人把这种写法叫作意识流。

例如,我曾在一首满庭芳词里,在下片中连续换了三个场景,而这三个场景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只不过这三个场景分别代表人生的三个际遇。这个时候的写景其实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

满庭芳 记梦
梦断廊桥,沈园风恶。溯回往事如烟。梦中犹记,相伴理云鬟。俏目流连顾盼,对瑶月、锦瑟同弹。梦醒后,千般万种,历历映心田。  

韶华随水去,潇潇暮雨,尽洒胸前。漫留得,黄昏孑影春残。犹恨归鸿又过,未替我、书信频传。佳期杳,倚栏望月,月白水连天。

暮雨洒胸前,和黄昏孑影春残以及鸿雁未传书,是三个不相关的场景。这三个场景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刻的,只不过这三个场景分别代表人生的三个际遇。这个时候的写景其实跟着作者的情感而变换的。

使用情景相生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写景不是随便写的,而是把情藏在了景里。抒情也不要单一的抒情,最好把景藏在情里。这个我们叫作情景互藏。
   2、情景相生一般要虚实结合。情和景要互为虚实。
   3、情景相生的目的是要把情感升华到一定的境界。而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写诗填词的工具来使用。或者公式来使用。

下面索性在多讲一个例子,一首临屏的蝶恋花
蝶恋花
梦里欢歌容易醒,绿绮谁弹,曲曲都无凭。往事匆匆空记省,落红几片飘枯井。
萧瑟西风身又冷,逝水流年,情似孤萍梗。浊酒一杯消夜永,荷塘月拂庭花影。

这是我过去临屏所写,看似不错,但是问题很多。看似不错是因为有几句写的确实很好,但是全篇缺很失败。
大家看,从内容上来看,内容上非常空洞。从情感上来看,情感不真实。只能看出是充满惆怅的一首小词,到底是什么样的惆怅呢,都不知道。从手法上来看,前面是实写,后面是用景物来衬托情感,比如荷塘月拂庭花影。单看句子是不错的,但是结合整首词来读的话,就不行了。
  因为这个只是把情景相生的手法当做公式来用,也就说斧凿的痕迹太重了。这个是一个通病,往往是用好的句子来点缀全篇,用情景相生的手法来套用。忽略了,不论是诗还是词,首先内容要丰满,情感要真实。

诗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要真实,要具体。不能只一味的说愁。要让人读着可以感觉出来,你这是什么愁

因为这个只是把情景相生的手法当做公式来用,也就说斧凿的痕迹太重了。这个是一个通病,往往是用好的句子来点缀全篇,用情景相生的手法来套用。忽略了,不论是诗还是词,首先内容要丰满,情感要真实。
  梦里欢歌容易醒  往事匆匆空记省  浊酒一杯消夜永  需要改下,不然影响内容的丰满落红几片飘枯井。 这句由于上句多余,所以它也跟着多余了,就显的生造了.这词前片该有伤昔的情感才对,下片过度到现在,整体脉络该是如此。不过由于 下片第四句,不协调,下片的不协调,上片的情与景没能结合到一起,导致全篇的失败。
  为什么举这词为例子呢,是想告诉大家,情景相生是为了更好的营造主题情感的,如果当做公式来看,最多可以写好某一句,无法写好全篇的。

同时也告诉大家,诗词如何谋篇,首先要做到三点,第一要有明确的主题情感,第二采用合理的章法,第三写好诗词的关键句。词里是中心句,往往是靠近结句或者就是结句。这个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三点,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很难。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练笔,从练习中逐渐进步。

下面我们来介绍下小令的基本写法。小令和中调填词的手法多用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由于小令和中调,受字数的限制无法长篇叙述,所以我们多这样讲,“小令中调主要是以情韵取胜”
奉旨填词柳三 21:10:46
什么叫比兴手法?就是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的讲,比就是通过形象贴切的比喻把词的无形的主题情感,具体化形象化;“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

我们来讲下,小令要体现情韵,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体现:
1、线索,2,情景,3,中心句,4.过片(双片的词)
当然了,我们今天只是简单的讲下单片词的写法,就不存在过片的问题了,只讲线索情景和中心句

先看下忆江南这个词牌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词的赏析不发了,因为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词。

江南好,那么好在哪,通过一个对仗句来体现。所以说,好是线索,贯穿全词的线索,情景呢,我们都知道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才有境界。也就是说,我们要表达的主题情感,通常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景物来体现出来。中心句,是说这词的关键句,也就是说词中最吸引人的部分,好比是小说电影里的高潮部分,这词中心句就在第三四句,词里的中心句一般都是靠近结句或者就是结句的句子。

我们再来看下白居易忆江南的其他两首: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两首词的线索都是关键字,忆

所有的句子都体现了这个关键字

这个是体现词里线索比较明显的。这三首的写作方法是一样的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甚至是其他单片的词,如 如梦令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些词说明了词的线索未必都是有关键字来体现的

那么这样的词的线索是什么?

就是填这首词所围绕的中心,而这个中心未必都要体现在词里,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词里所有的句子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表达,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线索就是词的中心,也就是主题

我们要写的这词到底表达的是什么

这个要回到了我们一青的学诗九点上了,大家还记得前三点是什么么?
第一要明确词的主题思想什么?是说我们要表达的什么
渔歌子表达的是“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那么全篇都要围绕这个中心来体现

第二要采用合理的章法,这个单片词不存在。我们以后双片的词会讲解
第三要写好词的中心句
中心句所处的位置,一般是在靠近结尾位置

线索是说,填这首词所围绕的中心,而这个中心未必都要体现在词里,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到底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词里所有的句子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进行表达,不能偏离这个中心。

我们来看下古代一首关于爱情的词,这是一首描写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和对爱情的殉身精神,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感动和丰美的联想。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的线索也是没体现在词里,我们知道了要表达的中心,也就是我们说的线索。
    然后还要学会通过形象的景物描写,把要表达主题情感具体化形象化。这个要在情景上下功夫,还要在中心句上下功夫。
在中心句处,一般小令呢,多使用比兴手法,要溶情于景,景里含情才可以。
我们这期就来练习一个单片的小令

忆王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1-22 12:34 , Processed in 0.05910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