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3|回复: 1

[玲珑公告] 玲珑阁第二十二讲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玲珑阁第二十二讲

我记得我说过,我们的讲义精髓在于学诗词的九个关键点

我们 一青称这个为学诗九章。

我们玲珑阁呢,讲了六点了

学古典诗词写作,有三个关键点
第一:首先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
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
第三:要写好关键句。
这个是最基础的三点。这三点,是我们讲过的。主要是教大家谋篇。我们去年就这三点练习了半年,现在来回顾下。

一首古典诗词的情感主题只有一个,诗词内所有的字句都是为这个主题而服务的。古典诗词和现代文体如小说,散文,记叙文等,行文方式不同。古典诗歌有其固定的章法结构。我们填词也有自己的结构。

这个呢,我们主要讲解了三个结构

上景下情,上情下景。还有并列式。

我们来回顾一下

一、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要注意三点:
A、上片的写景,主要是为抒情做铺垫的,不可和情感主线偏离
B、过片很重要,一般来说过片必须抒情,且笔落实处
C、多用景语收尾

看一首例词,我的昔日旧作。
临江仙
倦倚纱窗闻竹韵,惊回往事朦胧。依稀去岁赏春浓。拈花听絮语,踏月沐清风。
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当时月色已无踪。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


  简单的讲解下,上阙呢,描写因风过竹林的声音想到了过去,主要是描写过去的种种。过片“数十年来如一梦,此身犹似飘蓬”主要是在抒情,同时将描写从过去的描写拉回到了现在。“刘郎今又至,还识旧桃红?”结尾用刘禹锡的典故,来煞尾。

因为上景下情,是填词最为常见的章法。其中变化很多,但是无外乎是在描写中,参杂过往。或者还是时空产生变化,由过去到现在;或者是空间产生变化。

当时我们说了,这个章法在当时是中调的章法,没说适应于长调。现在说也适用于长调

因为可以在长调中的上景中,杂入一些不当紧的句子,把描写的景物给串起来,使写景变的更有层次

这里一般多用一些点染的手法。

这个呢,我们再讲长调的时候,没讲。因为我觉的大家可以自行领悟出。

结果一看,是我失误了,大家没有将长调和中调结合起来看。

不管是长调还是中调,它们都是词哦

二、上片抒情,下片写景;这个也要注意几个关键点:

A、下片的写景,必须是情感的延续,或者说是使用点染的手法来深化主题情感。
在使用点染手法的时候,需要记住一个要点那就是,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意思是说,我们用景物的描写去渲染,中间不能插一些无关的语句。

么什么叫点染呢?
点染是画家手法,有些处加点,有些处渲染。这里借来指有些处点明,有些处烘托,点明后用景物来烘托,更有意味。

例如《雨霖铃》:“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点明“去去”,就用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空阔,三样景物来烘托,衬出远别的离情。接下去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里点明“伤离别”,用“冷落清秋节”来渲染,再衬上多情,更觉难堪,所以说“更那堪”。这是一重渲染。
  再有这句点明在冷落的清秋节伤离别,说“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三样东西构成一种凄清的意境,来烘托在清秋节伤离别的感情。这是又一重渲染。这里有两重渲染,显得感情的色彩更浓重。这样,先点明,后用景物渲染,烘托感情,收到情景相生的效果。

B、注意结尾,最好用情语收尾。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上阙描写“时阴时晴的秋日又近黄昏,庭院突然变得清冷。伫立在庭中静听秋声,茫茫云深不见鸿雁踪影。”看似在写景,其实已经通过这些将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了。这个也是我们常说的,用景说话。
过片描写“夜深人散客舍静,只有墙上孤灯和我人影相映。”来衬托渲染情感。结语“浓浓的酒意已经全消,长夜漫漫如何熬到天明?

三、并列式;这个多是以景语兴起,用情语来收尾。上下片都是这样,但要注意,
A、景物不能和情感脱离;
B、景物到抒情句的过度要自然,不可跳跃太快;
C、虽然是并列式,下片要比上片情感上要升华
D、上下片属于顺承。有的表现不明显,有的表现很明显。

写好关键句,词里的关键句一般是靠近结尾的地方。这个好理解

但是我们的作业里,好多都是忽略了第一点,写前要明确这词的情感主题。

接着我们讲解了 另外三点

“一首成功的诗词,具备的三个要素”
第一:要做到,易懂、流畅、自然。
第二:要情感真实。
第三:要适当的体现生活中的情趣


刚才三点呢,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来谋篇的,那么这三点就是告诉我们如何来给诗词润色的

哪还有三点呢,我们没有讲过,今天就来讲解一下

写作中,需要掌握三点
第一:是诗词的语感节奏。

诗歌并没有和音乐完全脱离,还具有一定的音乐特性,那就是诗歌的节奏。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国粹,讲究京字,京腔,京韵。这里的京腔,就等于是古典诗歌的语感节奏。我们用广东话能唱京剧么?不能!同样,并不是符合格律诗格律要求的句子就是诗。

我记得有一年,有人发了首作品来让我看

我发给大家一同看下

嗟叹惜乎时光之荏苒,忽忽间稚子已少年。怜兮容颜之渐变,默默处霜雪染鬓尖。当时轻狂,且把豪言洒人间;今朝从容,无作徒劳之悲歎。人力有时而穷,才情难免一空。壮志也会未酬,淡泊成就永恒。闲来且执壶饮雪,兴至好吟风弄月。休再提金宇华厦蟒缠腰,莫叹息姹紫嫣红玉妖娆。但须是,野粟茅橼下,浊酒清辉前,一阕歌罢悠悠伏几卧;哪管那,庙堂高衙上,红尘俗世中,万般故事纷纷现台前?

大家觉的这是古典诗歌么

其实这个不是古风,这篇作品的语感节奏里有元曲的味道,也有现代流行歌曲的味道,当然我就诗论诗,不存在批评他人的意思。
这不是赋也不是诗,只能算是顺口溜而已

我们现代人呢经历过诗词曲以及民间小调,流行歌曲。所以很容易写出这样的顺口溜。

你看著名相声大师郭德纲先生。他也能写出几首符合格律的诗
但那些作品严格来说都不诗。最多是算以前在章回体小说里的诗。

例如老郭在评书的时候,准会讲前来一段定场诗。说是诗,严格的说大多不算是诗的

老郭的诗我们过会还会讲到的。
诗经大序里有这样一段“情动与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歌咏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里说的言就是歌词,歌就是曲调;舞就是舞蹈。这说明了诗乐舞是同源的。
诗歌最先是和舞蹈脱离的,成为只可以咏唱的诗歌;后来又和音乐脱离开,成为只可以诵读的诗歌。不过这时候只能算是个半脱离的状态,因为诗还保留它的音乐性即节奏和韵律。就中国最早的时候如诗经、楚词以及后来的汉魏时代的诗歌都是有韵律的,但是其韵律是自然形成的,没有给他定出严格的规定。

所以说诗的语感要自行从古人的作品中感悟,这无法口传心授的。例如我们学习词,就要从古人词里读出它们的各种节奏出来。

如果只是符合了词牌的平仄要求,这样是写不好词的

词开始的时候,只是婉约,后来眉山苏轼的出现,有了豪放派。那么同样的词牌,怎么会有这样的演变呢,

最初的词是可以演唱的,后来进过文人的加工,尤其是苏轼的出现,才使词上升到和诗一样的地位。

苏轼提出了以诗入词的观点,诗可以写的,词也可以写。可以这样理解

我再给大家看一首诗
明月中秋
月风拂柳凉初透
云白水秀
只盼相厮守
无奈星河
空使轻波皱
枉怀想
难相聚首
热泪湿衣袖。
这个是已故诗人汪国真先生的一首现代诗

最早是十四行,然后是席慕蓉,最后才是汪国真。
进入2000年后汪国真的诗一下子就消失了

后来还有海子

所以说符合语感节奏的,也未必是古典诗歌,还要具备第二点,诗家语

诗家语的最重要三点
1、从“诗家语”来看,诗要求精练,可以省去的话就不必说,叙述可以有跳动。
2、含蓄。我们在遣词成句中,要注意避免大白话的语言,直白的语言。
3、诗词中的突出形象,那么如何来体现诗家语呢?主要是从四个字着手,情景虚实。

我们再来看一首诗
曲木为直终必弯,养狼当犬看家难;
墨染鸬鹚黑不久,粉刷乌鸦白不坚。
蜜饯黄莲终需苦,强摘瓜果不能甜。
好事总得善人做,哪有凡人做神仙。

喜欢听相声的都知道,这是郭德纲的经常说的定场诗
这里要多说一句,古典诗歌发展到明清时候,出现了一种章回体小说里的诗词

章回体小说里的诗词呢,有的是我们读过的传统诗词,有的是作者为了营造氛围,在小说开篇,或则结束时候来上一首诗词。随着章回体小说的流行,从看书,慢慢的发展成了听书。所以艺人在说书前,都会来上一首定场诗
第一集中观众的精神,第二说明要开讲了。

如何区分是章回体小说里的诗词和文人诗词呢?就要看诗句符合不符合诗家语中的第三点了,哪就是诗句里要有突出的形象。

我们再来看一首
伤情最是晚凉天,憔悴厮人不堪言,
吆酒催肠三杯醉,寻香惊梦五更寒,
钗头凤斜倾有泪,徒迷花寥我无缘,
小楼寂寞心与月,也难如钩也难圆!

这些都不是古典诗歌,

尤其这首还是当代人马东失恋时候写的

马东是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先生的公子,所以郭德纲称呼他为师哥

讲到这里,顺带讲一下中国的哭文化

老一辈的人,都会哭,我们现在的人都不会了

老一辈的人哭腔呀,带着地方戏的味道
河北一带呢,哭腔里带着梆子戏的真假嗓音的哭腔

边哭还边絮叨
八月中秋雁南飞,一声吼叫一声悲,
大雁倒有回来日,死去亡魂不回归。

我老家是山东的
小时候,在徐州一个老爷爷过世,结果来了个山东老奶奶吧。她就会这样哭

还一套一套的呢,哭的时候还能念出一首像诗而又不像的,带着山东柳琴的味道

因为哭的有味道,我还记着几句词呢
八仙桌子靠后墙,太师椅子摆两旁。想起了我那苦命的哥哥来,忍不住哭断肠

可惜哪时候我岁数太小了,没记住其他词

古典诗歌除了我们以上说的两个特点,还有第三个特点那就是古典诗歌的谋篇。
古典诗歌的谋篇,这里说的是整体的句子安排
古典诗歌的构思,谋篇,不同于现代文体。很多写手,经常会把现代诗歌的谋篇布局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现代文体的谋篇布局的方法运用到古典诗歌的写作中来。短小诗歌还能凑合,一遇到长篇的,就掌握不了了。

因为我们比古人接触的文学体裁多的多,所以经常会弄混
尤其是古典诗歌呢又比较短小,所以经常会用现代诗的行文习惯来写
短篇的,像绝句,小令,还能勉强的写出来
长点的像律诗,又或者排律,词里长调,就会感觉不好凑出来了

这也是当代人,不管是网上还是现实里,总有一批人,认为古典诗歌好写,

说实话,绝句里五绝最难写好

词里小令最难写好

但是往往这些字少的体裁呢,最为好写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体会呢

例如作协里的朋友,经常会认为古典诗歌太好写了。熟悉平仄后,多注意入声字。整一首绝句太容易了

而现实里诗协的朋友,也会笑话作协的人不懂平仄

我记得有个老先生还调笑写现代诗的

说只要会哭的人,都会写现代诗

其实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一样,好写,但写好难
我们学古典诗歌的人不排斥写新诗就是现代诗歌的

有点跑偏了

今天讲了学诗九章里的最后三点

学诗九点的最后三点是:
总结一下,古典诗歌写作的基础三点:
第一保证诗的节奏感
第二保证诗家语的合理化运用
第三保证使用古典诗歌的谋篇技巧

同时我们学习到了长调,但不能忘记中调。这两者是相通的。

所以我们就来练笔一首中调

等下,我找个中调词牌去
青玉案,以秋思为题,不限韵。
发表于 2022-10-20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荷月辛苦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0:35 , Processed in 0.19315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