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50|回复: 1

[玲珑公告] 玲珑阁第四讲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玲珑阁第四讲讲义
讲师:柳三 20:01:06
今天是我们玲珑阁第四讲


讲师:柳三 20:02:04
相信大家应该知道上次的相见欢,大家感觉到有点难度了哈。这个不急。


讲师:柳三 20:02:25
今天我们第四讲讲解 诗词的写作技法和浣溪沙的写法


讲师:柳三 20:02:53
都说诗词的写法技法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就只有三种技法


讲师:柳三 20:03:09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三个字---赋比兴


讲师:柳三 20:03:32
想问下,大家是否都对这三个技法了解呢?


讲师:柳三 20:04:59
古典诗歌的写作,先学习的 是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然后学习诗词的表现手法,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法----然后学习结构章法---然后学习句式句法---然后学习炼句炼字,中间还要学习修辞手法等。


讲师:柳三 20:05:29
这个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所以我们学习填词也要学习赋比兴。
也要按照这个从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来学习。诗词就写作上来讲,原理是一致的。赋比兴不仅仅适用于写诗,也适用于填词。所以今天的课的例子,有诗也有词。


讲师:柳三 20:05:49
下面我们来讲下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
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千变万换,但是归根到底也就是说三种手法-----赋比兴


我们来逐一介绍下,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讲师:柳三 20:06:12
例如,欧阳修的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讲师:柳三 20:06:32
生查子,查字读什么音呀?


讲师:柳三 20:07:17
不是读茶字音哈,正确的读音是扎,第一声。


讲师:柳三 20:07:57
这首词,作者归属权还有一个版本,说是朱淑真所写,但是这个不是我们今天讲课的范围。大家了解就成。


讲师:柳三 20:08:18
再如 苏轼的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讲师:柳三 20:09:33
苏轼的卜算子呢,据说有个故事,说邻女慕苏轼才华,想嫁于他。但是苏轼不予,答应给她另择一人家。后来因为苏轼再次被贬,把这事给耽误了。后来邻女郁郁而终,苏轼有感而写了这首词。但是这是故事,不是真事。


讲师:柳三 20:10:11
再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赋的手法是古典诗歌最常用的写作技法之一。


讲师:柳三 20:10:44
下面我们来看几首诗的例子


讲师:柳三 20:11:01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讲师:柳三 20:11:45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讲师:柳三 20:12:16
李涉的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唐诗纪事》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
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我们虽然是词班,但是关于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还有表现手法,诗词是一样的。所以有些时候,举例会诗词都举例,有些时候呢就只举诗例,或词例。


讲师:柳三 20:13:43
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赋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感叹,也可以写景。


讲师:柳三 20:14:07
下面我们来说下比


讲师:柳三 20:14:38
这里要强调一下,比不是说要打比方,是比喻。这样理解是错误的


讲师:柳三 20:14:52
好多学校里都这样解释,说赋比兴的比就是比喻。


讲师:柳三 20:15:01
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


讲师:柳三 20:15:32
比这里不仅仅是说比喻,因为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这里的比呢是一种写作手法。比是说把诗人要表达的抽象情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
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抽象的,看不到,也摸不着。那么古人一般会用一个具体形象的事物,用打比方的手法来表达出来。


讲师:柳三 20:16:24
打比方就是比喻。这个手法要注意比喻的运用,首先要做到一点,那就是使用恰当的比喻。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四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前两句说愁生白发,以白发之长,喻愁之长;后两句把镜中的白发比作秋霜。对镜触目惊心,为壮志未酬,人已衰老而感叹。


讲师:柳三 20:17:42
赠汪伦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把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用桃花潭水深来表达出来,说水纵然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
说句题外话,这个桃花潭据考证,水深不过数米,是一小水池而已。李白梦游天姥山一诗说,山高一万多丈,清代有人去游览,后悔不已,因为这个天姥山很矮,数十米而已。看来李白是著名的诗人,但他地理学的确实不好哦。/呲牙


讲师:柳三 20:19:03
又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愁呢是抽象的,但是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景物来描写,这样才会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形象化。


讲师:柳三 20:19:39
我们再看个例子


讲师:柳三 20:20:01
贺铸的青玉案


讲师:柳三 20:20:16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讲师:柳三 20:20:53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好象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讲师:柳三 20:21:25
用一组比喻来形容了这愁。大家知道这是比喻的那种手法么?


讲师:柳三 20:22:51
@E03:晨馨 用一组事物来比喻一个事物,这样的比喻手法叫?


讲师:柳三 20:23:35
叫博喻


讲师:柳三 20:24:00
这个不多讲解了,因为我们以后会给大家专门的讲解一下诗词的修辞手法


讲师:柳三 20:24:29
小令和中调填词的手法多用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由于小令和中调,受字数的限制无法长篇叙述,所以我们多这样讲,“小令中调主要是以情韵取胜”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景物来传情,避免直白的描写。
景物来传情就是用比的写作技法来表达


讲师:柳三 20:24:50
但是用比喻的手法只是比的一种体现手法


讲师:柳三 20:25:19
还有一种,就是以单纯的写景不含打比方来体现的
讲师:柳三 20:27:34
比的第二种呢,用景物来抒发主题情感,但是不使用比喻比拟的手法。一般运用在绝句中,绝句前两句叙事或者抒情,那么后两句写景,这个时候的景物描写其实就是情感抒发的延续。这个延续是把抒发的情感具体化了。例如: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讲师:柳三 20:27:53
古人最多的是伤春悲秋,但是刘禹锡却相反。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讲师:柳三 20:28:33
再如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讲师:柳三 20:29:07
“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
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讲师:柳三 20:30:11
索性在多讲一首例子


讲师:柳三 20:30:53
我记得年轻的时候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面有一诗,陈家洛写的。说陈家洛在江南偶遇到了微服出游的乾隆,两人一见如故。乾隆索求一首诗,让陈家洛题写扇面上。
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
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我们这里不讨论诗词的格律,因为金庸先生不精通格律。我们只看诗的写作技法。
诗中的后两句虽然是在写景,其实是在借景抒情。这个时候大家要问了,怎么感觉这种方法和赋体一样呀。
讲师:柳三 20:32:15
但是不一样的,比体的写景,是将情思用景物来体现出来了。这是区别哈


讲师:柳三 20:33:04
李白的那首是黄鹤楼,这句的主体是听笛音


讲师:柳三 20:35:00
刚才说了,这首大漠黄沙飞翠羽,是陈家洛所写,历史上没有这个人物


讲师:柳三 20:35:23
但是书剑恩仇录里一书陈家洛的母亲确实有这个人的。


讲师:柳三 20:35:36
清代著名女词人,徐灿。


讲师:柳三 20:36:19
根据当代人对她的评价是 古代第二才女,仅次于李清照的女子哈


讲师:柳三 20:36:54

我们来看下兴。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兴,就是起,是诗的开端,是最初触发诗人情感的客观事物。说白了就是触景生情,因景生情。
例如 诗经 国风里最出名的一首
《国风 ;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讲师:柳三 20:37:38
君子好逑,好字读音是第三声,不是第四声哈。


讲师:柳三 20:37:42
意思是美貌的女子才好于君子相配的。而不是说男子喜好去追求美貌的女子哦
前两句就是兴,诗人触景生情,因物起兴。由一对睢鸠在河中小洲上相对鸣叫作为开头,引起所要吟咏的下文。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先言的“他物”,即起兴的形象,也就是最初触发诗人展开丰富联想的起点。


讲师:柳三 20:38:28
我们来看下兴的技法用在律诗中的例子: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讲师:柳三 20:39:10
这诗呢,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前四句起兴,颈联忽转,即景生情。前两联起到造境的作用。也是抒情的联想点。


讲师:柳三 20:40:50
赋法容易产生平直散芜的毛病。所谓“平”,就是平板、单调;“直”就是一览无余,缺少蕴藉和含蓄;“散”,就是散漫,形象不集中、不鲜明,感情不能一气贯通;“芜”就是芜杂,内容不精炼。
所以,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又主张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以赋、比、兴三法兼用为好。所以说诗词中有赋有比,很正常的。


讲师:柳三 20:41:24
以上内容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解的赋比兴。下面我们来介绍浣溪沙


讲师:柳三 20:42:30
我们前三节课主要阐述的填词的基础,
第一,小令和中调由于篇幅短小,只适宜于用传统的比兴手法,通过象征性的意象群来烘托、传达抒情主人公的情思意绪。所以当时我们讲了,小令中调主要是以情韵取胜。
那么小令和中调如何体现出情韵呢,主要是通过四个方面 1、线索,2,情景,3,中心句,4.过片(双片的词)。


讲师:柳三 20:43:02
第二、我们知道如何去构思小令了,同样我们还提出了,初学者必须掌握的三点,古典诗词写作,有三个关键点。第一首先要确定下来情感主题,第二要使用合理的章法结构,第三呢,要写好关键句。这个是最基础的三点。


讲师:柳三 20:43:53
我们学填词,首先要熟悉这些“诗体词”这些和诗形式上接近,或者是雷同的词牌,我们今天就先来讲下  浣溪沙
词多从诗律。意思是说,词的每句的格律,大都符合律句的要求。我们看下浣溪沙一 :
⊙仄⊙平⊙仄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句)
⊙平⊙仄仄平平(韵)
⊙平⊙仄仄平平(韵)
我们来看下浣溪沙的词谱,每一句都符合律句的要求,咋一看,这个词牌象一个缺少第三句和第七句的七律, 那么这个词牌的要求是过片两句例用对仗。


讲师:柳三 20:44:56
大家要记住,词里没有严格的对仗要求,一般都是例用对仗居多,什么是例用对仗,意思是按照惯例,此处多 用对仗,也可以不 用。


讲师:柳三 20:45:33
这个词牌的填写要求有三点:
1、语感上不能让大家读起来看,象一首少了两句的七律。
2、过片是这个词牌的中心句。也就是说中心句要写好,
3、过片例用对仗而不是必须用对仗,也就是说,过片也可以不用对仗。


讲师:柳三 20:46:59
还有就是


讲师:柳三 20:47:01
我再加一点,这个大家要注意,浣溪沙的第一句,为仄起平收式律句,那么我们刚才说了,词律从于诗律,就是说,这句词谱上虽然表明第三五字,都可以平仄不拘的,但是不能犯孤平。也就是说浣溪沙的第一句的第三      五两字不能同时为仄。
这样的词牌很多,鹧鸪天的第一句,阮郎归的上下片第二句,菩萨蛮的上下片最后一句等等,都要注意这个问题。大家只需要记住一点,符合律句要求,同样律句的禁忌也不能违反。
讲师:柳三 20:48:18
我们先来欣赏下几首前人的作品。


夜夜相思更漏残,
伤心明月凭栏干,
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
忆来唯把旧书看,
几时携手入长安?
   -----韦庄的浣溪沙


讲师:柳三 20:49:08
浣溪沙【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
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讲师:柳三 20:49:51
晏殊是北宋初期的词家,这首浣溪沙是使用了对仗
韦庄是南唐五代名家,他的那首浣溪沙没有使用对仗。


讲师:柳三 20:50:04
五代早于北宋哈。


讲师:柳三 20:50:41
我们在看下大文豪苏东坡的作品,苏东坡共写了46首浣溪沙,我们看三首。


讲师:柳三 20:51:42
其一
风卷珠帘自上钩。
萧萧乱叶报新秋。
独携纤手上高楼。
缺月向人舒窈窕,
三星当户照绸缪。
香生雾縠见纤柔。
其二
风压轻云贴水飞。
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
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


讲师:柳三 20:54:15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讲师:柳三 20:54:44
苏轼是北宋文坛的领军人物,诗词俱是大家。他的浣溪沙过片的两句有的使用了对仗,有的没有使用对仗。


讲师:柳三 20:55:15
我们再来欣赏下淮海词中的压卷之作 浣溪沙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回头我们会讲解使用对仗和不使用对仗的区别


大家先看下例词,我们学习填词首先要师法古人,从古人作品中学习到写作的技巧,不能按照程序化填词,这样写来的作品就会千篇一律。
我们接着来看宋代以后的浣溪沙作品,
读完例词后,我们会详细讲解的。


讲师:柳三 20:55:35
我们再看下清代的作品。
浣溪沙 ------纳兰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讲师:柳三 20:55:59
浣溪沙 王国维(清末民初)
山寺微茫背夕曛,
鸟飞不到半山昏。
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
偶开天眼觑红尘。
可怜身是眼中人。


讲师:柳三 20:56:26
建国后,我们中国的第一任国家主席毛泽东先生和柳亚子也有过浣溪沙的唱和作品
我们继续来欣赏


讲师:柳三 20:57:24
毛主席和柳亚子的那首浣溪沙 ,
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讲师:柳三 20:57:58
柳亚子的原玉: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讲师:柳三 20:59:08
我们从五代的浣溪沙一直欣赏到了近代,下面我们来讲解下双片的小令该如何填写,在填写的过程中,如何掌握词的基调(情感起伏、词的节奏)。
      首先我们要说下一点,关于词谱中要求对仗的地方,其实词的对仗不同于律诗的对仗,词要求的是例用对仗,意思是说按照惯例使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不使用。律诗则不同。
我们前几次课中提到过,小令多以情韵取胜,那么该如何体现情韵。我们讲了通过线索、中心句、过片、情景,四个方面来体现,我们前几次的作业都是练习单片的词,所以过片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探讨过。今天我们先来探讨下过片。


讲师:柳三 21:00:22
浣溪沙的中心句,在过片的两句。不管是使用对仗,还是不使用对仗,都要体现出“词眼”。


讲师:柳三 21:01:01
如 苏轼的这首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讲师:柳三 21:02:07
大家看下 苏轼的这首词,上片是写景,下片过片是抒情,情感在过片处突起 ,这是对词情感起伏的处理。这是浣溪沙写作的要点。至于对不对仗,看作者的表达的需要了。


讲师:柳三 21:02:25
问大家一个问题,对仗是什么?


讲师:柳三 21:02:48
对仗是一种修辞手法,


讲师:柳三 21:03:17
在律诗里,它不仅仅是修辞手法,还是律诗特有的要求。
讲师:柳三 21:03:49
在词里呢,它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讲师:柳三 21:04:30
我给大家看下过去我写给我们一青学院一个管理兰心生日贺词。
风过荷塘月满窗。涓涓流水拂弦商。樽前美景共卿长。
喜听屏间歌雅韵,轻吟小令作琼浆。“兰花”独占一年芳。
兰花指院长兰心,


讲师:柳三 21:05:05
当时我们一青的一个副院长,后来独立出去。办了一个兰轩学院


讲师:柳三 21:05:33
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读过花间词


讲师:柳三 21:06:06
花间词里的好多浣溪沙,都是每句句尾是一个句号的,只有在过片两句中才会有个逗号


讲师:柳三 21:06:37
虽然说古典诗词里,没有标点的。但是我们是当代人呀,要知道这标点的用法


讲师:柳三 21:07:13
用句号,表示这一句是一个意思,说明这个词牌节奏很舒缓。


讲师:柳三 21:08:30
但是过于舒缓的节奏,会使这词牌的情感起伏上过于平淡,所以在过片两句要节奏紧一些,也就是说过片两句是一个整体


讲师:柳三 21:09:15
这个标点的问题,仅限于词里,在律诗和绝句,尤其是律诗中


讲师:柳三 21:09:58
律诗两句中间必须是一个逗号,要点成了句号,那就是错误。大赛中当做出律一样的硬伤处理的


讲师:柳三 21:10:15
也就是说律诗 两句为一个单元。


讲师:柳三 21:10:59
这个标点的问题,不再说了


讲师:柳三 21:11:05
我们来看下韦庄的词


讲师:柳三 21:11:36
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干,想君思我锦衾寒。
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唯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


讲师:柳三 21:12:10
大家看下韦庄的 ,前面是叙事,后面是抒情 ,这个是告诉大家如何把握词的节奏,那么浣溪沙的过片该如何处理呢? 过片可以抒情,可以写景,但不管是抒情还是写景,又或者是议论,叙事,都要注意一点,过片处要体现出情感的起伏。
      我们这里要讲下起伏是怎么回事,通常来说先平缓,在平缓中进行铺垫描写,然后再过片处情感突起,然后再收尾处把突起的情感落下去,大家体会下。
讲师:柳三 21:13:53
我们再来看下柳亚子的浣溪沙


讲师:柳三 21:14:22
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翩跹,歌声唱彻月儿圆。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良宵盛会喜空前。


讲师:柳三 21:14:53
前三句描写,然后过片转入抒情,情感突起 ,不是一人能领导,那容百族共骈阗。
我们读词呢,要不仅仅从欣赏的角度,还要从写作的角度去读,正所谓行家看的是门道。
诗词的内容不外乎是 写景,抒情,叙事,议论。
      我们在词中描写,初学的时候避开描写的过于单一。例如词中都是叙事,或者都是写景。要结合使用。
诗词都可以咏志,抒情的。词中无法描绘的物象,可以通过景物的描写来体现。
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方有境界。


讲师:柳三 21:16:02
这里要再加两点介绍
第一关于对仗
很多人错误的以为对仗也是格律要求
其实对仗只是一种修辞手法
对仗的好处在哪里,大家知道么?


使用对仗的好处,第一使句子衔接更加紧密;第二采用对仗可以更好的突出主题;
所以一般填词的时候,使用对仗呢,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讲师:柳三 21:17:02
浣溪沙 王国维(清末民初)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讲师:柳三 21:17:18
试上高峰窥皓月,
偶开天眼觑红尘。


我们来看下,这个对仗句


节奏上是突起了,情感也是抒发到位了,使用对仗句,还使这两句衔接的更加紧密了。
讲师:柳三 21:18:25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候表达情感舒缓呢,这个要看写手要表达的情感和表达的方式
没有固定的套路
如果说浣溪沙象一首缺少第三七句的七律,那么摊破浣溪沙更像一首七律了,我们来看下两首例词, 中主的词和易安的词,《摊破浣溪沙》。


讲师:柳三 21:18:33
菡萏香销翠叶残,
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
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
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
倚阑干。


讲师:柳三 21:19:20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李清照


讲师:柳三 21:20:18
浣溪沙有三个要点:1、语感上不能让大家读起来看,象一首少了两句的七律,也不能过于平淡。2、过片是这个词牌的中心句。3、过片例用对仗。其实摊破浣溪沙,比浣溪沙多了一个要点,就是在上下片第三句和结句三字句的时候,要注意情感的起伏。


讲师:柳三 21:21:45
意思是 摊破浣溪沙 上下片第三句的句尾和第四句的句首,一般很少上 用同声的仄声。多是上去或者是上入、去入连用的


讲师:柳三 21:22:25
还与韶光共憔悴--去声
不堪看。-------------不字是入声


讲师:柳三 21:23:04
多少泪珠无限恨,---------去声
倚阑干。-------------------倚字是上声


讲师:柳三 21:23:22
这个是写作的一些技巧。


讲师:柳三 21:23:35
但不是硬性规定哈。


讲师:柳三 21:24:53
熏透愁人千里梦,----------去声
却无情-----------却字是入声


讲师:柳三 21:25:33
为什么这样呢,因为这样可以使这两句的节奏出现一些顿挫。


讲师:柳三 21:25:48
从而显的节奏上不生硬


讲师:柳三 21:26:07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讲师:柳三 21:26:13
留个练笔


讲师:柳三 21:26:54
摊破浣溪沙  不限题和韵了。要求下周四前交卷。我们下周四同一时间,来讲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20:40 , Processed in 0.07709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