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3|回复: 0

[三期基础讲义] 三期复习讲义《赋比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6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主讲院长:柳三老师我们学诗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词汇----意境。那什么是意境呢?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提起意境,大家就会想起另一个词汇---意象。那么什么是意象呢?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例如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直至孤帆消失了,依然站在立江边,若有所失,从而表达出作者对友人的深情挚意。又如杜牧诗“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用了一个典型的景物描写蜡烛滴下来的烛泪,把要表达的主题情感升华。又如,柳宗元◎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此篇多写静景:霜露,幽谷,黄叶,溪桥,荒村,古木,寒花,幽泉。写荒寂之景是映衬诗人的心境。末句麋鹿之惊,不仅把前面的景物带活了,而且,意味深长,含蓄蕴藉,是传神妙笔。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写诗呢要学会用意象说话,就是说把我们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表达出来。切忌直接的说出。所以毛主席与陈毅元帅通信中就诗词写作上有这样一段“、、、、、写诗词要多用形象思维,少用逻辑思维、、、、、、、、”
也要正确的理解这样一段文字“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这里只是简单的讲了下什么叫意境。我们接着上节课的内容继续学习古典诗歌的写作。 我们讲了一诗三读,讲了写绝句的三个基本要领。今天我们来讲下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古典诗歌写作技法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就三种写作技法---赋比兴
我们来分别阐述下。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现在成为诗词创作的写作方法。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
例诗1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该诗用平铺直叙的白描手法,写出了山村的风光和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如同一幅田园风景画。例诗2.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例诗三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在今安庆市,皖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用赋体写诗,是古典诗歌比较常用的手法,不仅仅使用与写诗,还使用与填词。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这里没有使用比兴手法,用的是赋的手法来描写的。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以及欧阳修的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些都是用赋体手法写的诗词。赋就是铺陈直叙,即是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赋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感叹,也可以写景。比 比这里不仅仅是说比喻,因为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这里的比呢是一种写作手法。比是说把诗人要表达的抽象情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一般在写诗中有两种表达手法第一通过恰当的比喻,把要表达的抽象情感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达出来例如 
李白《秋浦歌之十五》: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四句诗用了两个比喻,前两句说愁生白发,以白发之长,喻愁之长;后两句把镜中的白发比作秋霜。对镜触目惊心,为壮志未酬,人已衰老而感叹。《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这首七律的颔联、尾联都有比喻,尤其是颔联,比喻精美,把抽象的感情变成生动地艺术形象,感情真挚,意境含蕴。美妙传神的比喻,不仅使所咏事物形象鲜明。并能加强抒情气象,使所抒之情真感人。
赠汪伦 /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把汪伦对李白的深情厚谊,用桃花潭水深来表达出来,说水纵然深有千尺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意。  说句题外话,桃花潭具考证只是一个水池。比的手法不仅仅使用在诗里,还使用在词里。因为我们讲的赋比兴是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当然包括词了。例如,李后主的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第二种呢,用景物来抒发主题情感,但是不使用比喻比拟的手法。一般运用在绝句中,绝句前两句叙事或者抒情,那么后两句写景,这个时候的景物描写其实就是情感抒发的延续。这个延续是把抒发的情感具体化了。例如。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作者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一为迁客去长沙”,就是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然而,长安万里迢迢,对迁谪之人是多么遥远,多么隔膜啊!望而不见,不免感到惆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此外,这诗还好在其独特的艺术结构。诗写听笛之感,却并没按闻笛生情的顺序去写,而是先有情而后闻笛。前半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
后半才点出闻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我记的年轻的时候看过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里面有一诗,陈家洛写的。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我们这里不讨论诗词的格律,因为金庸先生不精通格律。我们只看诗的写作技法,
诗中的后两句虽然是在写景,其实是在抒情。这个时候大家要问了,怎么感觉这种方法和赋体一样呀。
其实我们要学习的是古典诗歌的写作技法,而不是去区分这技法归与哪一种。
因为用赋法也容易产生平直散芜的毛病。所谓“平”,就是平板、单调;“直”就是一览无余,缺少蕴藉和含蓄;“散”,就是散漫,形象不集中、不鲜明,感情不能一气贯通;“芜”就是芜杂,内容不精炼。所以,历代诗人和诗评家又主张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以赋、比、兴三法兼用为好。所以说诗中有赋有比,很正常的。我们来看下兴。兴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兴,就是起,是诗的开端,是最初触发诗人情感的客观事物。
说白了就是触景生情,因景生情。《国风·关睢》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前两句就是兴,诗人触景生情,因物起兴。
由一对睢鸠在河中小洲上相对鸣叫作为开头,引起所要吟咏的下文。所谓“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先言的“他物”。即起兴的形象,也就是最初触发诗人展开丰富联想的起点。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前两联完全写景,颈联忽转,即景生情。前两联起到造境的作用。
明代黄荣的牧牛图诗。明&#8226;黃榮《牧牛圖》:
  江草青青江水流,臥吹孤笛弄清秋。放牛莫放南山下,昨日南山虎食牛。不管事因景还是触景生情,那么这个景物的描写都是在为要抒发的主题情感而服务的。绝对不能情景分离。我们要注意这点。诗中的景和情的关系,景是为抒情而做的铺垫,两者密不可分。开课前我们讲的意境,也就是诗的内涵,说白了就是我们写诗人的想象力,表现力。通过诗人的对事物特有的敏锐观察力,通过想象力来把对事物的观察写出常人所不能的感受。
02年左右,在QQ聊天室里曾有人问过我,说“柳三你的诗词都有真情实感的么,你表达的情感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么”我反问她“琼瑶女士”的言情小说,影响了一代人,那么她说描写的感情故事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么?同时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也影响了一代人,那么金大侠绝对不可能有亲身经历的
这说明了什么呢?作家呢 都对生活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对景物可以做到细致的观察,抓住其特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而这个独特的感受最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人不能经历这世界上所有的热闹,但可以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顺便说一句 能引起读者共鸣的作品,才是好诗
好的作品并不是非的用华丽的辞藻。
这个需要大家注意,因为网络上甚至古人也有很多这样的现象,就是用词用句过于精巧。过于精巧的诗,不值得提倡,我们写诗一定要首先做到自然 ,然后通过锻炼做到天然工巧而不见斧凿的痕迹记的当时在聊天室,还有一个朋友问我,说“写诗词先要注意什么”
我说你先要把诗词写的自然点,易懂点。别老是花前月下,所有的情感都是这样的,也别老是使用冷僻的典故。
所以这里也要求大家,做到三点。自然,易懂,流畅。我们上节课要求大家写绝句有三个要点。确定下来主题情感,合理的布局以及要写好结句。
那么今天我们在以上三点要求再增加三点要求A、注意语感的自然,不过于强调使用优美的句子B、要用真情实感去写,不要以文造情C、要注意体现生活情趣。A、自然,流畅
我们初学写作,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自然流畅,且条理清晰。这个要求大家做到几点,第一用词不要过于生造,第二 用的典故或者词汇不要过于冷僻,第三、要注意诗的语感节奏B、情感真实不写一些虚无的情感,不过多的写一些老干体即歌功颂德,要注意用景物的描写来抒情。诗的特点就是“诗言情,情不能达,则寄于景物,情景交融故有境界。” 要学会用景物的描写去体现情感的表达。即用意象来“说话”、传情。尽量不要直接表达出来(直白地说出来)。C、要注意体现生活中的情趣。 诗歌来自生活,适当的体现生活的情趣,或者体现一些理趣,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
我们写诗,未必篇篇都是可以传诵的名作,我们做不到,古人也做不到。 这个呢我们以后会详细的讲解。但是现在需要大家考虑的是如何发挥想象力。作业:七绝  限韵一东。以夏天的月夜为题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4-12-22 10:52 , Processed in 0.058209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