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诗社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其他] 奇联妙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 夸张法     与比喻一样,夸张也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楹联创作中,借助丰富的想象,运
用“言过其实”的语言,以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的制联方法就是夸张法。夸张法是
楹联制作中常用的方法,以夸张这种修辞方法在楹联中的具体运用。如:
    猛虎一杯山中醉;
    蛟龙两盏海底眠。
一看就知这是悬挂于酒店的楹联。作者借助于自己的想象,把酒店中酒的威力作了极力
的夸张,这在生活中是不真实的,但在艺术创作中却是真实的,因为这正是夸张的效果
,通过夸张,把所要表达的内容,尽情地表现出来了,其效果必“三碗不过岗”有过之
而无不及。又如:
    声驱千骑急;
    气卷万山来。
这是钱塘江观潮亭联。联语以“千骑急”、“万山来”极力夸张潮势之汹涌,“潮”与
“骑”、“山”虽无共同之处,但利用“千骑急”和“万山来”之气势,来形容“潮”
之涨落之势,在艺术表现上仍给的以真切之感,不愧为写潮佳作。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3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拟人法
    把某些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表现为有生命力的人的言语或行动,借物以抒情的方法称
为拟人,用这种方法制作楹联就是楹联创作中的拟人法。这种写作方法在联语创作中也
常常用到。如:
    青山忍恸埋忠骨;
    碧水含悲泣英魂。
    “青山忍恸”和“碧水含悲”是利用拟人手法,将山与水人格化了,也把人们对周
总理的无限深情抒发出来了。再如:
    烛向灯云:靠汝遮光作门面;
    鼓对锣曰:亏侬空腹受拳头。
    此联将“烛、灯、锣、鼓”人格化,借它们的对话,表现出旧时社会上人与人之间
的某些关系、彼此的处境和感受,联语显得幽默滑稽而富于内涵。
    * 综合法
    上面介绍了许多楹联写作方法或称作联格,但在实际运用中,除了某些方法单独运
用外,还常常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联格综合运用,特别是那些长联
多种手法。    试举数例于下:     1.用典与镶嵌的综合运用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联镶“六君子”、“二陈汤”两味中药汤头。但同时又是用典:上联指杨度、刘师培等
筹安会拥立袁世凯做皇帝,暗讽袁得了想做皇帝的梦;下联指陈树藩、陈宦、汤乡铭三
人,本是袁的亲信,后见大势不妙,先后宣布“独立”,成了袁的“送终汤”。全联语
意双关,简洁明白,功力深厚。    2.漏字与谐音的综合运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这是广大联友十分熟悉的一副楹联,上下联分别漏了“八”与“耻”字,寓意“忘(王
)八”“无耻”,讽刺辛辣而含涵,令人回味无穷。     3.用典、借代、双关的综合运用
    骑青牛出嘉峪老子姓李;
    斩白蛇入咸阳高祖姓刘。
    相传古时有一秀才与一老者同住一店,老者谦逊地问道:“秀才高姓?”那秀才本
就恃才傲物,见老者衣着朴素、土里土气,便出上联以奚落之,同时反问老者“何姓”
。老者见秀才如此无礼,便毫不客气地回敬了下联。应该说上下联均出口不凡,上联用
李聃出关之典,借“老子”之名以自代,语意双关。下联老者用刘邦斩白蛇之典,借“
高祖”以自代,同样语意双关,且对仗工整,一扫秀才之傲气,使其从此懂得了“山外有山”的道理。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一青诗社 ( 沪ICP备2021008031号-2 )沪公网安备31011502402258号

GMT+7.8, 2025-1-22 19:26 , Processed in 0.08614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